CN111524735A - 微动开关 - Google Patents

微动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4735A
CN111524735A CN202010510703.4A CN202010510703A CN111524735A CN 111524735 A CN111524735 A CN 111524735A CN 202010510703 A CN202010510703 A CN 202010510703A CN 111524735 A CN111524735 A CN 111524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 plate
assembly
plate assembly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07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晓晨
孙国平
王维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ili Xunch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li Xunch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li Xunch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li Xunch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07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47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4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47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0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2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compression or extension of coil springs
    • H01H13/285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compression or extension of coil springs having a symmetrical configu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低压电器开关,特别涉及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上接触板组件、下接触板组件、机架、推杆组件、上、下接触桥和弹性机构;上、下接触板组件在壳体内相对设置,机架位于上、下接触板组件之间;推杆组件沿上、下接触板组件相对的方向可滑动;弹性机构与推杆组件连接,用于在推杆组件滑动时,带动机架一同滑动;上接触桥设置于机架相对于上接触板组件的一侧,下接触桥设置于机架相对于下接触板组件的一侧;弹性机构用于在推杆组件滑至超出标准行程后,逐渐推动机架朝上接触板组件的方向进行滑动,将下接触桥与下接触板组件断开。同现有技术相比,可及时解除开关定触点与动触点之间发生黏连的现象。

Description

微动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低压电器开关,特别涉及一种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作为一种很微小的力度的开关,是外机械力通过传动元件作用于动作簧片上,使其末端的定触点与动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的开关。由于微动开关在使用时,在某些严酷的工况下,经常由于过载大,而出现发热,而严重时,会导致末端的定触点和动触点之间发生黏固,从而引发内部的传动元件无法动作,时出现卡滞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动开关,可使得微动开关可满足严酷工况的使用需求,使得开关在高负载下,可即时解除开关末端的定触点与动触点之间发生黏连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设计了一种微动开关,包括:
壳体;
上接触板组件和下接触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和所述下接触板组件在所述壳体内相对设置;
机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和所述下接触板组件之间;
推杆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沿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和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相对的方向可滑动;
弹性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内,并与所述推杆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推杆组件沿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和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相对的方向滑动时,带动所述机架一同运动;
上接触桥,设置于所述机架相对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一侧,用于在所述机架朝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方向滑动至第一预设位时,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电性抵持;
下接触桥,设置于所述机架相对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一侧,用于在所述机架朝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方向滑动至第二预设位时,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电性抵持;
自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到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方向上,所述弹性机构用于在所述推杆组件滑至超出标准行程后,逐渐推动所述机架朝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方向进行滑动,将所述下接触桥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断开。
同现有技术相比,在实际应用时,当下接触桥与下接触板组件电性抵持后,如在高负载下,因高温而导致下接触桥上的动触点与下接触板组件上的定触点出现黏固,而引发推杆组件出现卡滞现象时,可通过向推杆组件施加作用力,使推杆组件可在壳体内滑至超出标准行程,进而使弹性机构可推动机架朝上接触板组件的方向进行滑动,以将下接触桥上的动触点与下接触板组件上的定触点强制分离,在提高微动开关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延长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
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以所述推杆组件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自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到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方向上,所述推杆组件用于在滑至超出标准行程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朝着彼此相对的方向转动,使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推动所述机架朝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方向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
第一弹簧;
第一上支持件,包括:插入所述第一弹簧内的第一上杆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杆体的端部的第一上支持块;
第一下支持件,包括:插入所述第一弹簧内的第一下杆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杆体的端部的第一下支持块;
所述第一上支持块和所述第一下支持块彼此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抵接,所述第一上支持块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持块与所述推杆组件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
第二弹簧;
第二上支持件,包括:插入所述第二弹簧内的第二上杆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杆体的端部的第二上支持块;
第二下支持件,包括:插入所述第二弹簧内的第二下杆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杆体的端部的第二下支持块;
所述第二上支持块和所述第二下支持块彼此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弹簧抵接,所述第二上支持块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支持块与所述推杆组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杆体和所述第一下杆体沿所述第一弹簧的回弹方向,彼此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上杆体和所述第二下杆体沿所述第二弹簧的回弹方向,彼此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本体、设置于所述推杆本体上的驱动块;其中,所述驱动块沿垂直于所述推杆本体的轴线方向包括:与所述第一下支持块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下支持块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机架包括:具有腔体的机架本体、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以所述推杆本体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上支持块活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上支持块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支持块背离所述第一下支持块的一侧开设第一上弧形槽,所述第一下支持块背离所述第一上支持块的一侧开设第一下弧形槽;
所述第二上支持块背离所述第二下支持块的一侧开设第二上弧形槽,所述第二下支持块背离所述第二上支持块的一侧开设第二下弧形槽;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插入所述第一下弧形槽内的第一尖锐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插入所述第二下弧形槽内的第二尖锐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为插入所述第一上弧形槽内的第三尖锐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为插入所述第二上弧形槽内的第四尖锐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尖锐部、所述第二尖锐部、所述第三尖锐部和所述第四尖锐部均为V形尖锐部;
所述第一上弧形槽的槽口直径、第一下弧形槽的槽口直径、所述第二上弧形槽的槽口直径和所述第二下弧形槽的槽口直径均大于所述V形尖锐部的根部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上接触桥包括:
上盖板,设置于所述机架相对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一侧;
第一上动触点和第二上动触点,相对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上;所述第一上动触点和所述第二上动触点用于在所述机架朝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方向滑动至第一预设位时,分别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电性抵持;
所述下接触桥包括:
下盖板,设置于所述机架相对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一侧;
第一下动触点和第二下动触点,相对设置于所述下盖板上;所述第一下动触点和所述第二下动触点用于在所述机架朝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方向滑动至第二预设位时,分别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电性抵持。
进一步的,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包括:
第一上接触板和第二上接触板,沿所述第一上动触点和所述第二上动触点的相对方向,彼此相对设置;
第一上定触点和第二上定触点;所述第一上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接触板相对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上定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一上动触点电性抵持;所述第二上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接触板相对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上定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二上动触点电性抵持;
所述下接触板组件包括:
第一下接触板和第二下接触板,沿所述第一下动触点和所述第二下动触点的相对方向,彼此相对设置;
第一下定触点和第二下定触点;所述第一下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接触板相对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下定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一下动触点电性抵持;所述第二下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接触板相对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下定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二下动触点电性抵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定触点相对于所述第一下定触点的一侧开设第一上V形槽,所述第二上定触点相对于第二下定触点的一侧开设第二上V形槽,所述第一下定触点相对于所述第一上定触点的一侧开设第一下V形槽,所述第二下定触点相对于所述第二上定触点的一侧开设第二下V形槽;
所述第一上动触点的表面、所述第二上动触点的表面、所述第一下动触点的表面、所述第二下动触点的表面均为外凸的弧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动开关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推杆组件、上接触桥、下接触桥、弹性机构和机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动开关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为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动开关的右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动开关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弹性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微动开关,如图1和图6所示,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上接触板组件2和下接触板组件3、设置于壳体1内的机架4、设置于壳体1内的推杆组件5、设置于壳体1内的上接触桥6和下接触桥7、设置于机架4内的弹性机构8。
其中,如图1和图6所示,上接触板组件2和下接触板组件3在壳体1内相对设置。其次,机架4设置于壳体1内,并位于上接触板组件2和下接触板组件3之间,另外,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弹性机构8分别与机架4和推杆组件5连接。在沿上接触板组件2和下接触板组件3的相对方向上,推杆组件5可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沿上接触板组件2和下接触板组件3相对的方向进行滑动,并在滑动时,可通过弹性机构5驱动机架4在上接触板组件2和下接触板组件3之间一同进行滑动。此外,如图2、图3和图6所示,上接触桥6设置于机架4相对于上接触板组件2的一侧,该上接触桥6可用于在机架4朝上接触板组件2的方向滑动至第一预设位时,与上接触板组件2电性抵持。而下接触桥7设置于机架4相对于下接触板组件3的一侧,该下接触桥7用于在机架7朝下接触板组件3的方向滑动至第二预设位时,与下接触板组件3电性抵持。并且,如图2、图3和图6所示,自上接触板组件2到下接触板组件3的方向上,弹性机构8用于在推杆组件5滑至超出标准行程后,逐渐推动机架4朝上接触板组件2的方向进行滑动,使其可将下接触桥7与下接触板组件3断开。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在实际应用时,可将下接触桥7与下接触板组件3的电性抵持作为通电的状态,因此,当下接触桥7与下接触板组件3电性抵持后,如在高负载下,因高温而导致下接触桥7上的动触点与下接触板组件3上的定触点出现黏固,而引发推杆组件5出现卡滞现象时,可通过向推杆组件5施加额外的作用力,即从图4到图5的状态,使推杆组件5可在壳体1内滑至超出标准行程,即推杆组件5达到超程位置,推杆组件5可使转轴10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弹性机构8对机架4施加的作用力从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从而推动机架4朝上接触板组件2的方向进行滑动,将机架4向上顶起,以将下接触桥7上的动触点与下接触板组件3上的定触点强制分离,在提高微动开关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延长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说,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机构8包括: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并且,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均可活动地设置于机架4内,并以推杆组件5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并且,可将第一弹性组件81的一端与推杆组件5连接,同时将第一弹性组件81的另一端与机架4连接,而将第二弹性组件82的一端与推杆组件5连接,同时将第二弹性组件82的另一端与机架4连接。在实际应用时,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自上接触板组件2到下接触板组件3的方向上,推杆组件5用于在滑至超出标准行程后,分别驱动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朝着彼此相对的方向转动,使得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可推动机架4朝上接触板组件2的方向进行滑动。
同时,为了能够让推杆组件5在滑至超出标准行程后,可以直接驱动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彼此相对转动。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组件81包括:第一弹簧811、第一上支持件812和第一下支持件813。其中,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上支持件812包括:插入第一弹簧811内的第一上杆体8121、设置于第一上杆体8121的端部的第一上支持块8122。而相应的第一下支持件813包括:插入第一弹簧811内的第一下杆体8131、设置于第一下杆体8131的端部的第一下支持块8132。并且,如图6所示,第一上支持块8122和第一下支持块8132彼此相对设置,并将第一上支持块8122与机架4活动连接,同时将第一下支持块8132与推杆组件5活动连接,而第一上杆体8121和第一下杆体8131沿彼此相对的方向插入第一弹簧811中,从而使得第一上支持块8122和第一下支持块8132可分别与第一弹簧811抵接,
而相应的,第二弹性组件82可采用与第一弹性组件81相同的结构设计,具体为,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二弹性组件82包括:第二弹簧821、第二上支持件822和第二下支持件823。其中,第二上支持件822包括:插入第二弹簧821内的第二上杆体8221、设置于第二上杆体8221的端部的第二上支持块8222。而相应的第二下支持件823包括:插入第二弹簧821内的第二下杆体8231、设置于第二下杆体8231的端部的第二下支持块8232。并且,如图6所示,第二上支持块8222和第二下支持块8232彼此相对设置,并将第二上支持块8222与机架4活动连接,同时将第二下支持块8232与推杆组件5活动连接,而第二上杆体8221和第二下杆体8231沿彼此相对的方向插入第二弹簧821中,从而使得第二上支持块8222和第二下支持块8232可分别与第二弹簧821抵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推杆组件5包括:推杆本体51、设置于推杆本体51上的驱动块52。其中,结合图6所示,推杆本体51用于连接微动开关的按键9,同时,如图1所示,驱动块52沿垂直于推杆本体51的轴线方向包括:与第一下支持块8132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21、与第二下支持块8232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2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架4包括:具有腔体41的机架本体42、设置于腔体41内第三连接部43和第四连接部44。其中,第三连接部43和第四连接部44以推杆本体51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第三连接部43与第一上支持块8122活动连接,第四连接部44与第二上支持块8222活动连接。
具体地说,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第一上支持块8122背离第一下支持块8132的一侧开设第一上弧形槽8123,而第一下支持块8132背离第一上支持块8122的一侧开设第一下弧形槽8133。同样的,第二上支持块8222背离第二下支持块8232的一侧开设第二上弧形槽8223,而第二下支持块8232背离第二上支持块8222的一侧开设第二下弧形槽8233。同时,第一连接部521为插入第一下弧形槽8133内的第一尖锐部,第二连接部522为插入第二下弧形槽8233内的第二尖锐部,第三连接部43为插入第一上弧形槽8123内的第三尖锐部,第四连接部44为插入第二上弧形槽8223内的第四尖锐部。
由此不难看出,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结合图1、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第一上支持块8122和第一下支持块8132可在第一弹簧811的回弹作用下,始终分别与第三连接部43和第一连接部521抵持,同时,借助于第一上支持块8122上的第一上弧形槽8123以及第一下支持块8132上的第一下弧形槽8133,可实现对第一弹性组件81在腔体41内的定位。而第二上支持块8222和第二下支持块8232可在第二弹簧821的回弹作用下,始终分别与第四连接部44和第二连接部522抵持。并且,当推杆本体51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二上支持块8222上的第一上弧形槽8123以及第二下支持块8232上的第二下弧形槽8233,可实现对第二弹性组件82在腔体41内的定位。因此,当推杆本体51在沿上接触板组件2和下接触板组件3相对的方向进行正常滑动时,推杆本体51可借助驱动块52分别与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之间的连接关系,正常带动机架本体42一同进行运动,而当推杆本体51滑至超出标准行程时,此时由于下接触桥7已与下接触板组件3电性抵持,导致机架本体42无法在向下运动,从而迫使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可彼此相对转动,并使得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对机架本体42的驱动力是朝向上接触板组件2的,因此,使得推杆本体51在滑至超出预设行程时,能够逐渐带动机架本体42朝上接触板组件2的方向进行运动,以将下接触桥7与下接触板组件3分离。
并且,为了确保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在腔体41内转动时不会受到干涉,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尖锐部、第二尖锐部、第三尖锐部和第四尖锐部均为V形尖锐部,并且第一上弧形槽8123的槽口直径、第一下弧形槽8133的槽口直径、第二上弧形槽8223的槽口直径和第二下弧形槽8233的槽口直径均大于V形尖锐部的根部直径,从而使得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可在腔体41内旋转一定的角度。另外,为了提高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的运动性能,作为优选地方案,如图1、图6和图7所示,第一上杆体8121和第一下杆体8131沿第一弹簧811的回弹方向,彼此滑动连接,而第二上杆体8221和第二下杆体8231沿第二弹簧821的回弹方向,彼此滑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上支持件812和第一下支持件813之间、第二上支持件822和第二下支持件823之间均能够在转动过程中,实现彼此之间滑动上的导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弹性组件81和第二弹性组件82的转动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4和图5所示,下接触桥7包括:设置于机架4相对于下接触板组件3一侧的下盖板71、相对设置于下盖板71上的第一下动触点72和第二下动触点73,并且第一下动触点72和第二下动触点73用于在机架4朝下接触板组件3的方向滑动至第二预设位时,分别与下接触板组件3电性抵持。同样的,上接触桥6可包括:设置于机架4相对于上接触板组件2一侧的上盖板61、相对设置于上盖板61上的第一上动触点62和第二上动触点63。并且,第一上动触点62和第二上动触点63用于在机架4朝上接触板组件2的方向滑动至第一预设位时,分别与上接触板组件2电性抵持。
相应的,上接触板组件2,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包括:第一上接触板21和第二上接触板22,且第一上接触板21和第二上接触板22在壳体1内,沿第一上动触点62和第二上动触点63的相对方向,彼此相对设置。另外,该上接触板组件2还包括:第一上定触点23和第二上定触点24,并且,第一上定触点23设置于第一上接触板21相对于下接触板组件3的一侧,该第一上定触点23用于与第一上动触点62电性抵持,而第二上定触点24设置于第二上接触板22相对于下接触板组件3的一侧,该第二上定触点24用于与第二上动触点63电性抵持。
另外,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下接触板组件3包括:第一下接触板31和第二下接触板32,且第一下接触板31和第二下接触板32在壳体1内,沿第一下动触点72和第二下动触点73的相对方向,彼此相对设置。另外,该下接触板组件3还包括:第一下定触点33和第二下定触点34,并且,第一下定触点33设置于第一下接触板31相对于上接触板组件2的一侧,该第一下定触点33用于与第一下动触点72电性抵持,而第二下定触点34设置于第二下接触板32相对于上接触板组件2的一侧,该第二下定触点34用于与第二下动触点73电性抵持。
并且,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上定触点23相对于第一下定触点33的一侧开设第一上V形槽231,第二上定触点24相对于第二下定触点34的一侧开设第二上V形槽241,第一下定触点33相对于第一上定触点23的一侧开设第一下V形槽331,第二下定触点34相对于第二上定触点24的一侧开设第二下V形槽341。而相应的第一上动触点62的表面、第二上动触点63的表面、第一下动触点72的表面、第二下动触点73的表面均为外凸的弧面。由此不难看出,通过第一上V形槽231和第二上V形槽241,可分别对第一上动触点62和第二上动触点63的运动进行导向,使得机架4在朝上接触板组件2的方向运动至第一预设位时,第一上动触点62可准确的与第一上V形槽231的两个槽壁电性抵持,而第二上动触点63可准确的与第二上V形槽241的两个槽壁电性抵持,进一步保证了第一上动触点62和第二上动触点63分别与第一上定触点23和第二上定触点24在微小负载及大负载下的可靠接通和断开。
同理,当机架4在朝下接触板组件3的方向运动至第二预设位时,通过第一下V形槽331和第二下V形槽341,可分别对第一下动触点72和第二下动触点73的运动进行导向,使得第一下动触点72可准确的与第一下V形槽331的两个槽壁电性抵持,而第二下动触点73可准确的与第二下V形槽341的两个槽壁电性抵持,进一步保证了第一下动触点72和第二下动触点73分别与第一下定触点33和第二下定触点34在微小负载及大负载下的可靠接通和断开。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上接触板组件和下接触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和所述下接触板组件在所述壳体内相对设置;
机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和所述下接触板组件之间;
推杆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沿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和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相对的方向可滑动;
弹性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内,并与所述推杆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推杆组件沿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和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相对的方向滑动时,带动所述机架一同滑动;
上接触桥,设置于所述机架相对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一侧,用于在所述机架朝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方向滑动至第一预设位时,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电性抵持;
下接触桥,设置于所述机架相对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一侧,用于在所述机架朝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方向滑动至第二预设位时,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电性抵持;
自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到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方向上,所述弹性机构用于在所述推杆组件滑至超出标准行程后,逐渐推动所述机架朝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方向进行滑动,将所述下接触桥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
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以所述推杆组件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自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到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方向上,所述推杆组件用于在滑至超出标准行程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朝着彼此相对的方向转动,使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推动所述机架朝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
第一弹簧;
第一上支持件,包括:插入所述第一弹簧内的第一上杆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杆体的端部的第一上支持块;
第一下支持件,包括:插入所述第一弹簧内的第一下杆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杆体的端部的第一下支持块;
所述第一上支持块和所述第一下支持块彼此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抵接,所述第一上支持块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持块与所述推杆组件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
第二弹簧;
第二上支持件,包括:插入所述第二弹簧内的第二上杆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杆体的端部的第二上支持块;
第二下支持件,包括:插入所述第二弹簧内的第二下杆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杆体的端部的第二下支持块;
所述第二上支持块和所述第二下支持块彼此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弹簧抵接,所述第二上支持块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支持块与所述推杆组件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杆体和所述第一下杆体沿所述第一弹簧的回弹方向,彼此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上杆体和所述第二下杆体沿所述第二弹簧的回弹方向,彼此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本体、设置于所述推杆本体上的驱动块;其中,所述驱动块沿垂直于所述推杆本体的轴线方向包括:与所述第一下支持块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下支持块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机架包括:具有腔体的机架本体、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以所述推杆本体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上支持块活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上支持块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持块背离所述第一下支持块的一侧开设第一上弧形槽,所述第一下支持块背离所述第一上支持块的一侧开设第一下弧形槽;
所述第二上支持块背离所述第二下支持块的一侧开设第二上弧形槽,所述第二下支持块背离所述第二上支持块的一侧开设第二下弧形槽;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插入所述第一下弧形槽内的第一尖锐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插入所述第二下弧形槽内的第二尖锐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为插入所述第一上弧形槽内的第三尖锐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为插入所述第二上弧形槽内的第四尖锐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尖锐部、所述第二尖锐部、所述第三尖锐部和所述第四尖锐部均为V形尖锐部;
所述第一上弧形槽的槽口直径、第一下弧形槽的槽口直径、所述第二上弧形槽的槽口直径和所述第二下弧形槽的槽口直径均大于所述V形尖锐部的根部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触桥包括:
上盖板,设置于所述机架相对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一侧;
第一上动触点和第二上动触点,相对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上;所述第一上动触点和所述第二上动触点用于在所述机架朝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方向滑动至第一预设位时,分别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电性抵持;
所述下接触桥包括:
下盖板,设置于所述机架相对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一侧;
第一下动触点和第二下动触点,相对设置于所述下盖板上;所述第一下动触点和所述第二下动触点用于在所述机架朝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方向滑动至第二预设位时,分别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电性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包括:
第一上接触板和第二上接触板,沿所述第一上动触点和所述第二上动触点的相对方向,彼此相对设置;
第一上定触点和第二上定触点;所述第一上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接触板相对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上定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一上动触点电性抵持;所述第二上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接触板相对于所述下接触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上定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二上动触点电性抵持;
所述下接触板组件包括:
第一下接触板和第二下接触板,沿所述第一下动触点和所述第二下动触点的相对方向,彼此相对设置;
第一下定触点和第二下定触点;所述第一下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接触板相对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下定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一下动触点电性抵持;所述第二下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接触板相对于所述上接触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下定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二下动触点电性抵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定触点相对于所述第一下定触点的一侧开设第一上V形槽,所述第二上定触点相对于第二下定触点的一侧开设第二上V形槽,所述第一下定触点相对于所述第一上定触点的一侧开设第一下V形槽,所述第二下定触点相对于所述第二上定触点的一侧开设第二下V形槽;
所述第一上动触点的表面、所述第二上动触点的表面、所述第一下动触点的表面、所述第二下动触点的表面均为外凸的弧面。
CN202010510703.4A 2020-06-08 2020-06-08 微动开关 Pending CN1115247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0703.4A CN111524735A (zh) 2020-06-08 2020-06-08 微动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0703.4A CN111524735A (zh) 2020-06-08 2020-06-08 微动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4735A true CN111524735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12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0703.4A Pending CN111524735A (zh) 2020-06-08 2020-06-08 微动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473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8549A (en) * 1983-09-08 1986-03-25 Square D Starkstrom Gmbh Snap action electrical switch
US20060237297A1 (en) * 2005-04-18 2006-10-26 Xinsheng Xu Switch assembly
CN203859032U (zh) * 2014-06-03 2014-10-01 宁波黎明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式微动开关
CN207690664U (zh) * 2017-12-26 2018-08-03 宋红伟 一种开关装置及其辅助触点结构
CN110223872A (zh) * 2019-07-15 2019-09-10 上海飞力勋铖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型微动开关
CN110265246A (zh) * 2019-07-15 2019-09-20 上海飞力勋铖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动开关
CN210628222U (zh) * 2019-11-27 2020-05-26 徐州合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防过载开关
CN212161655U (zh) * 2020-06-08 2020-12-15 上海飞力勋铖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微动开关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8549A (en) * 1983-09-08 1986-03-25 Square D Starkstrom Gmbh Snap action electrical switch
US20060237297A1 (en) * 2005-04-18 2006-10-26 Xinsheng Xu Switch assembly
CN203859032U (zh) * 2014-06-03 2014-10-01 宁波黎明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式微动开关
CN207690664U (zh) * 2017-12-26 2018-08-03 宋红伟 一种开关装置及其辅助触点结构
CN110223872A (zh) * 2019-07-15 2019-09-10 上海飞力勋铖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型微动开关
CN110265246A (zh) * 2019-07-15 2019-09-20 上海飞力勋铖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动开关
CN210628222U (zh) * 2019-11-27 2020-05-26 徐州合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防过载开关
CN212161655U (zh) * 2020-06-08 2020-12-15 上海飞力勋铖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微动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61655U (zh) 微动开关
KR20190053274A (ko) 스위치의 접점 구조, 트리거 스위치 및 전동 공구
CN107658186B (zh) 一种衔铁改良式继电器
CN111524735A (zh) 微动开关
US6797905B1 (en) Rocker switch
JPH01502788A (ja) クイックブレイク型小形スイッチ
CN212161653U (zh) 微动开关
JP5954450B1 (ja) スイッチ
CN111524736A (zh) 微动开关
CN111033900B (zh) 用于电池单元的插接联接装置
CN107622883B (zh)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CN218939463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107342190B (zh) 一种双稳态的磁保持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CN209843564U (zh) 一种按压式瞬开瞬断开关
CN114188173B (zh) 一种旋转结构触发开关
CN220821335U (zh) 辅助开关系统以及接触器
CN220106375U (zh) 一种带辅助触头的交流接触器
CN216528541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16528616U (zh) 一种具有稳性双触点低电流倾倒开关
CN219677120U (zh) 一种单边按压式微动开关
CN219180372U (zh) 一种转轴部件
CN212209295U (zh) 一种高可靠超长寿命自复式的按钮开关
CN215496408U (zh) 具有动触桥座的开关
CN22052676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触头
CN212161654U (zh) 触点机构及微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