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2481B - 图层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层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2481B
CN111522481B CN202010339977.1A CN202010339977A CN111522481B CN 111522481 B CN111522481 B CN 111522481B CN 202010339977 A CN202010339977 A CN 202010339977A CN 111522481 B CN111522481 B CN 111522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interface
editable
control
ed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99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2481A (zh
Inventor
周奕霖
黄健峰
陈晓畅
饶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99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2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2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2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2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2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响应针对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在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丰富初始图层上的图层显示效果,进而可以得到具有用户自己特色的个性化、定制化地图。

Description

图层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图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地图应用主要用于在用户出行时进行行程规划,比如,用户可以在该地图应用的行程规划区域中输入自己出行的起点信息和终点信息;此时,该地图应用可以根据该起点信息和终点信息对该用户的出行进行规划,例如,该地图应用可以快速搜索包含该起点信息和终点信息的出行路线,并在该地图应用对应的地图底图图层中,显示包含该起点信息和终点信息的出行路线。显然,对于使用该地图应用的任意两个用户而言,在输入相同的起点信息和终点信息的情况下,会在地图底层图层上以线条的形式标注得到相同的出行路线,以至于存在地图底层图层上的图层显示效果的单一性的现象。
另外,由于在现有的地图应用中,任意一个用户对地图底层图层的编辑操作均受限于地图厂商所提供的地图底层数据,以至于用户无法在地图底图图层上对自己有兴趣的地理位置点进行信息标注,从而难以得到符合用户特色的个性化地图。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丰富初始图层上的图层显示效果,进而可以得到具有用户自己特色的个性化、定制化地图。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初始图层为在第一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携带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图层;
响应针对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中包含用于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图层编辑控件;
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
在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层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初始图层为在第一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携带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图层;
图层叠加模块,用于响应针对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中包含用于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图层编辑控件;
图层编辑模块,用于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其中,第一显示模块包括:
访问单元,用于响应第一用户针对地图应用的启动操作,通过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信息访问地图应用;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在成功访问地图应用时,显示地图应用的第一显示界面;
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在第一显示界面上,显示携带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第一显示界面上包含区域编辑控件;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区域编辑控件的触发操作,在第一显示界面上输出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在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
其中,地图应用中包含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和第二数据访问接口;
第一输出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向与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一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地图数据获取请求;地图数据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服务器获取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初始地图数据;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二数据访问接口,向与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二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数据获取请求,辅助数据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获取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地图数据;
接收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初始地图数据时,渲染得到与初始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一图层,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辅助地图数据时,渲染得到与辅助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二图层;
输出子单元,用于在第一图层上叠加第二图层,将叠加后的第一图层确定为携带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在第一用户的第一显示界面上输出初始图层。
其中,图层叠加模块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生成与初始图层相关联的可编辑图层,且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
图层叠加单元,用于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得到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且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
其中,图层叠加控件包含与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目标控件;目标对象为第一用户从子选择页面上的多个对象中所选择的一个对象;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一增加控件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增加目标对象;多个对象包含文本对象和图形对象;
图层编辑模块包括: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一增加控件的增加操作,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三显示界面,在第三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响应针对第一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放置目标建筑物的第一待编辑区域;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响应针对第一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输出独立于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获取与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文本显示子页面中包含用于确定第一标签的第一确定控件;
第三显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第一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撤销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将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第三显示界面切换为第四显示界面,在第四显示界面中将目标建筑物以及第一标签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其中,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录入子单元,用于若目标对象为文本对象,则在输出独立于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时,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显示第一文本输入区域,在第一文本输入区域中录入与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
显示子单元,用于若目标对象为图形对象,则在输出独立于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时,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显示与图形对象相关联的多个图形标识,响应针对多个图形标识中的目标图形标识的选择操作,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将目标图形标识作为与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第一标签。
其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响应针对第一标签的长按操作,在第四显示界面上显示独立于第四显示界面的标签修改子页面;标签修改子页面中包含用于对第一标签进行修改的标签修改控件;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响应针对标签修改控件的触发操作,在第四显示界面上输出文本提示信息以及与文本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二文本输入区域;
标签修改模块,用于在第二文本输入区域中将第一标签修改为第二标签;
第四显示模块,用于响应针对与第二标签相关联的第二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在第四显示界面中将目标对象以及目标对象的第二标签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其中,标签修改子页面中还包括用于对第一标签进行删除的标签删除控件;
上述装置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响应针对标签删除控件的触发操作,在第四显示界面上将标签修改子页面切换为与第一标签相关联的标签删除子页面;标签删除子页面中包含用于在可编辑图层上删除第一标签的删除提示信息;
标签删除模块,用于响应针对与删除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三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在可编辑图层上删除第一标签。
其中,图层叠加控件包含与线条对象相关联的线条控件;线条控件为第一用户从子选择页面中所选择的控件;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二增加控件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增加线条对象;
图层编辑模块包括:
第三输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二增加控件的增加操作,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五显示界面,在第五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二指示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响应针对第二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放置线条对象的第二待编辑区域;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响应针对第二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获取第一用户在可编辑图层上绘制的至少两个触摸点信息;
第四显示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两个触摸点信息,确定与初始图层相关联的线条轨迹,在第五显示界面中将线条轨迹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其中,图层编辑控件包含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删除历史建筑物的删除控件;
图层编辑模块包括:
第四输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中的删除控件的删除操作,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六显示界面,在第六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三指示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响应针对第三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删除历史建筑物的第三待编辑区域;
第五输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第三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输出独立于第六显示界面的删除提示子页面;删除提示子页面上包含用于删除历史建筑物的第四确定控件;
第五显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第四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撤销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将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第六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七显示界面,在第七显示界面的可编辑图层中显示删除后的历史建筑物。
其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将初始图层以及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作为用于进行数据共享的目标图层,生成与目标图层相关联的链接;
数据共享模块,用于将链接发送至第二用户所属的共享用户群组,以使共享用户群组中的第二用户通过地图应用对应的第三服务器对目标图层进行访问。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
该处理器与存储器、网络接口相连,其中,网络接口用于提供数据通信功能,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一方面中的方法。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一方面中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当第一用户触发(例如,点击)该子选择页面中的图层叠加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在初始图层上叠加用于进行图层编辑的可编辑图层(例如,空白图层),并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并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应当理解,在计算机设备启动该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时,该可编辑图层可以处于可编辑状态,这样,第一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初始图层的底层地图数据的情况下,借助于该可编辑图层进行多种编辑操作(例如,增加操作或者删除操作)。比如,当第一用户对第二显示界面中所显示的相应图层编辑控件进行点击操作时,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在该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多样化的编辑(比如,可以进行信息标注和信息删除等),进而可以在确定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以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修改初始图层中的底图数据的情况下,在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编辑处理,从而可以丰富初始图层上的图层显示效果,另外,通过在第一显示界面上引入图层叠加控件,可以确保能够得到具有用户自己特色的个性化、定制化地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的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始图层的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修改或者删除第一标签的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删除历史建筑物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的交互时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的交互时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服务器10和用户终端集群,该用户终端集群可以包括多个用户终端,如图1所示,多个用户终端具体可以包括用户终端100a、用户终端100b、用户终端100c、…、用户终端100n。
如图1所示,用户终端100a、用户终端100b、用户终端100c、…、用户终端100n可以分别与上述服务器10进行网络连接,以便于每个用户终端可以通过该网络连接与服务器10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服务器10可以为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用户终端集群中的每个用户终端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可以为具有图层数据处理功能的实体终端,该实体终端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用户终端,在此不做限定。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计算机设备为用户终端为例,比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从该用户终端集群中选择任意一个用户终端(例如,用户终端100a)作为第一用户终端,该第一用户终端可以是第一用户(例如,用户A)对应的终端设备;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与该第一用户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终端(例如,上述用户终端集群中的用户终端100b)作为第二用户终端,该第二用户终端可以用于与该第一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如图1所示,该用户终端集群中的每个用户终端均可以安装有地图应用,当该地图应用运行于各个用户终端中时,可以分别与上述图1所示的服务器10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其中,该地图应用中可以包含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和第二数据访问接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一数据访问接口所访问的服务器称之为第一服务器,例如,第一服务器可以是与地图厂商相关联的服务器。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调用该地图应用中的第二数据访问接口所访问的服务器称之为第二服务器。例如,第二服务器可以是第三方地图信息服务商相关联的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上述地图应用对应的服务器作为第三服务器(例如,服务器10)。
用户终端100a在启动该地图应用时,可以获取到用户A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而可以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向与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一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地图数据获取请求。其中,地图数据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服务器获取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初始地图数据,并将初始地图数据返回给该用户终端100a,以在该用户终端100a中渲染得到与初始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一图层。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一服务器基于地图数据获取请求所获取到的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地图数据称之为初始地图数据。例如,初始地图数据可以为城市C中的街道、建筑物、河流以及山体等基本地理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在用户终端100a中对初始地图数据进行图层渲染后所得到的地图图层称之为第一图层。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100a可以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二数据访问接口,向与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二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数据获取请求。其中,辅助数据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获取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地图数据,并将辅助地图数据返回给该用户终端100a,以在该用户终端100a中渲染得到与辅助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二图层。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二服务器基于该辅助数据获取请求所获取到的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地图数据称之为辅助地图数据。例如,辅助地图数据可以为城市C中的建筑物轮廓、区域色块、信息点(point of information或者point of interest,POI)标签等详细地理信息,其中,区域色块用于指示相同颜色的区域可以为具有同一地形特点的同一地理区域,POI标签可以指地图上所有非地理意义的有意义的点,比如,商店、银行以及加油站,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在用户终端100a中对辅助地图数据进行图层渲染后所得到的地图图层称之为第二图层。进一步的,用户终端100a可以在第一图层上叠加第二图层,从而可以将叠加后的第一图层称之为携带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100a可以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其中,初始图层为在第一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携带用户A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图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一用户成功访问该地图应用后的显示界面称之为第一显示界面,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在该第一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的弹窗,称之为子选择页面。应当理解,第一显示界面上还可以显示携带第一用户(例如,用户A)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地图图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在第一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包含的图形和文字信息的地图图层称之为初始图层。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子选择页面上具有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功能的控件统称为图层叠加控件,还可以将具有编辑功能的地图图层称之为可编辑图层。图层叠加控件中可以包含与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目标控件,这里的目标对象可以为第一用户从子选择页面上的多个对象中所选择的一个对象。这里的多个对象具体可以包含文本对象(也可以称之为文本标签)和图形对象(也可以称之为图形标签)。
此时,用户A可以触发(例如,点击)子选择页面中的图层叠加控件,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可以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进而可以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其中,第二显示界面中可以包含用于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图层编辑控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显示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的显示界面称之为第二显示界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第二显示界面上具有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功能的控件统称为图层编辑控件。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均可以为该地图应用在不同状态下所对应的显示界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发操作可以为用户A(即第一用户)针对该地图应用以及地图应用中的不同控件的点击操作。
进一步地,用户A可以点击该第二显示界面中的图层编辑控件,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从而可以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其中,该图层编辑控件中可以包含增加控件和删除控件。
其中,为便于进行区别,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增加上述文本对象或者图形对象的增加控件称之为第一增加控件,将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增加上述线条对象的增加控件称之为第二增加控件。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删除控件可以用于删除在初始图层上所存在的历史建筑物。
应当理解,对于第一用户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初始图层上已经存在的建筑物,以及由第二用户(例如,用户B)共享给该第一用户的目标图层中的目标建筑物(即第二用户在初始图层上新增的建筑物)统称为历史建筑物。
进一步地,当用户A确定在初始图层上触发用于表征完成图层编辑的确定控件时,用户终端100a可以确定当前完成对该可编辑图层的编辑,从而可以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可以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此时,用户A可以将该初始图层以及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作为用于进行数据共享的目标图层,并可以生成与该目标图层的链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初始图层以及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统称为目标图层。此时,用户A可以将该目标图层与用户B(即第二用户)进行数据共享,即用户终端100a可以将该目标图层的链接发送至第二用户所属的共享用户群组,以使共享用户群组中的第二用户通过地图应用对应的第三服务器对目标图层进行访问。其中,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属于同一共享用户群组(例如,用户聊天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具有对任意一个用户(例如,用户A)相关联的目标图层进行数据共享的功能的用户群称之为共享用户群组,还可以将该共享用户群组中除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统称为第二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可以以小区规划为例,在对小区(例如,区域A)进行规划之前,调研小组需要先对小区内的建筑物以及绿化情况进行调查,则调研人员(例如,用户2a)可以将调研结果标注在小区对应的地图底图上,调研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例如,用户2b)可以结合自己的调研结果以及该调研人员所共享的在该地图底图上所标注的调研结果,对小区进行合理规划。
进一步地,为便于理解,请参见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的场景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以计算机设备为用户终端为例,比如,第一用户终端(例如,用户终端1A),该第一用户终端可以为上述图1中用户终端集群中的任意一个用户终端(例如,用户终端100a),该第一用户终端可以是第一用户(例如,用户2a)所在的终端设备。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与该第一用户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用户(例如,用户2b)对应的用户终端(例如,用户终端1B)作为第二用户终端,该第二用户终端可以用于与该第一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A和用户终端1B上均可以安装有地图应用,且该地图应用的对应的服务器可以为上述第三服务器(例如,服务器3)。
如图2所示,用户2a可以启动(例如,点击)用户终端1A中的该地图应用,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用户2a针对地图应用的启动操作,并通过用户2a的用户账号信息访问地图应用。其中,用户2a的用户账号信息可以包含用户2a的账号和密码。此时,用户终端1A可以在成功访问地图应用时,显示地图应用的第一显示界面(例如,显示界面10a)。该显示界面10a中的地图数据可以为区域A(例如,城市、小区、商场,等等)所对应的地图数据,且该显示界面10a可以显示携带用户2a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经纬度坐标点)的初始图层。该显示界面10a中可以包含区域编辑控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具有在第一显示界面上输出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例如,弹窗200a)的功能的控件称之为区域编辑控件,例如,该显示界面10a中的编辑小区A控件。
进一步地,用户2a可以触发(例如,点击)显示界面10a中的编辑小区A控件,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编辑小区A控件的触发操作,在显示界面10b上显示独立于显示界面10b的弹窗200a。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发操作可以为第一用户(例如,用户2a)针对该地图应用以及地图应用中的不同控件的点击操作。其中,子选择页面中可以包含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子选择页面上所有具有在该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功能的控件统称为图层叠加控件,例如,弹窗200a中的控件2000a(比如,新建文字标签控件)、控件2000b(比如,新建图形标签控件)以及控件2000c(比如,绘制线条控件)。
进一步地,用户2a可以点击显示界面10b中的图层叠加控件(例如,控件2000c),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控件2000c的触发操作,从而可以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即可编辑图层处于可编辑状态),且可以将该可编辑图层叠加在上述初始图层上,进而可以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例如,显示界面10c)。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二显示界面中所有具有对该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功能的控件统称为图层编辑控件,例如,显示界面10c中的新增控件和删除控件。
以图层编辑控件中的增加控件(例如,显示界面10c中的新增控件)为例,用户2a可以点击显示界面10c中的新增控件,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该新增控件的增加操作,进而可以将该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可以从显示界面10c切换为第三显示界面(例如,显示界面10d),从而可以在显示界面10d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一指示信息(例如,请在地图选定区域进行新增建筑物)。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一增加控件(例如,上述新增控件)的增加操作后的显示界面称之为第三显示界面,还可以将第三显示界面上用于指示第一用户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信息称之为第一指示信息。
此时,用户2a可以根据显示界面10d上的第一指示信息,通过双指操作在该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缩放操作(例如,用户2a可以通过双指在显示界面10d上放大可编辑图层),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第一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并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进而可以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且可以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例如,显示界面10e中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放置目标建筑物(例如,建筑物300a)的第一待编辑区域。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初始图层上任意一个具有地理意义的点称之为目标建筑物,还可以将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用于放置目标建筑物的区域称之为第一待编辑区域,还可以将放大操作和缩小操作统称为缩放操作。
进一步地,用户2a可以点击显示界面10e中的第一待编辑区域,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第一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从而可以输出独立于显示界面10f的文本显示子页面(例如,弹窗201b),在弹窗201b上显示第一文本输入区域,并在第一文本输入区域中录入与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例如,标签4000a)。其中,文本显示子页面中可以包含用于确定第一标签的第一确定控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响应针对第一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后,在第三显示界面中所显示的弹窗,称之为文本显示子页面。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具有录入与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的功能的区域称之为第一文本输入区域,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与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标签信息称之为第一标签。
此时,用户2a可以点击弹窗201b中的第一确定控件,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第一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并在显示界面10f上撤销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可以将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显示界面10f切换为第四显示界面(例如,显示界面10g),从而可以在显示界面10g中将建筑物300a以及建筑物300a对应的标签4000a显示在初始图层上。进一步地,用户2a可以点击显示界面10g上用于确定可编辑图层编辑完成(例如,完成新增建筑物)的第四确定控件,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第四确定控件的触发操作,确定可编辑图层编辑完成。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响应针对第一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且撤销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后的显示界面称之为第四显示界面。
在完成对该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用户终端1A可以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即可编辑图层处于不可编辑状态),且可以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进而可以将初始图层以及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例如,包含建筑物300a以及建筑物300a对应的标签4000a的可编辑图层)确定为与用户2a相关联的目标图层。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1A可以将与用户2a相关联的目标图层上传至服务器3(如图1中的服务器10所示),以使服务器3将与第一用户相关联的目标图层同步存储至服务器3对应的数据库中。此时,用户2a(即第一用户)还可以将该目标图层发送给用户2b(即第二用户),以使用户2b通过服务器3对该目标图层进行访问,从而实现数据共享。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修改初始图层中的底图数据的情况下,在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编辑处理,从而可以丰富初始图层上的图层显示效果,另外,通过在第一显示界面上引入图层叠加控件,可以确保能够得到具有用户自己特色的个性化、定制化地图。
其中,计算机设备在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编辑,得到目标图层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图3-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集群中的任意一个用户终端;可选的,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为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这里将不对其进行限定,如图3所示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步骤S104:
步骤S101,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其中,初始图层为在第一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携带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图层。第一用户可以启动(例如,点击)计算机设备中的地图应用,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第一用户针对地图应用的启动操作,并通过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信息访问地图应用。其中,该地图应用的对应的服务器可以为上述第三服务器(例如,图1中的服务器10)。该第三服务器中可以存储多个用户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若在第三服务器所存储的多个用户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中查找到与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信息相匹配的用户账号信息,则计算机设备确定第一用户可以访问该地图应用;反之,若在第三服务器所存储的多个用户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中未查找到与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信息相匹配的用户账号信息,则计算机设备确定第一用户无法访问该地图应用。比如,若是用户A在该地图应用中已经注册过账号信息a,则用户A可以通过该账号信息a访问地图应用,反之,若是用户A未在该地图应用中注册账号信息,则用户A无法访问该地图应用,此时用户A需要在该地图应用中注册账号信息a,从而可以通过该账号信息a访问该地图应用。
在成功访问地图应用时,计算机设备可以显示地图应用的第一显示界面。换言之,若在第三服务器所存储的多个用户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中查找到与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信息相匹配的用户账号信息,则计算机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用户成功访问该地图应用,进而可以显示该地图应用的第一显示界面(例如,上述图2中的显示界面10a)。
此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在第一显示界面上,输出携带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其中,第一显示界面上可以包含区域编辑控件。该地图应用中可以包含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和第二数据访问接口。其中,该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和第二数据访问接口均可以为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API接口可以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该API接口(例如,第一数据访问接口或者第二数据访问接口)可以用于从与地图应用相关联的服务器(例如,第一服务器或者第二服务器)中获取与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地图数据(例如,初始地图数据或者辅助地图数据),进而可以在计算机设备中对该地图数据进行渲染处理得到与该地图数据对应的地图图层(例如,第一图层或者第二图层)。
应当理解,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而可以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并向与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一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地图数据获取请求。其中,地图数据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服务器获取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初始地图数据,并将初始地图数据返回给计算机设备。可选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数据或者无线网络数据获取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当前所在的地理坐标点(比如,经纬度坐标)。
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还可以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二数据访问接口,进而可以向与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二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数据获取请求。其中,辅助数据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获取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地图数据,并将辅助地图数据返回给计算机设备。
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初始地图数据时,渲染得到与初始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一图层,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辅助地图数据时,渲染得到与辅助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二图层。其中,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上述地图厂商所支持的地图应用1对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 lopment Kit,SDK)对该初始地图数据进行渲染,从而可以得到与该初始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一图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一图层理解为与该地图应用相关联的地图底图图层。另外,计算机设备还可以通过上述第三方地图信息服务商所支持的地图应用2对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包对该辅助地图数据进行渲染处理,从而可以得到与该辅助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二图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二图层理解为与该地图应用相关联的辅助性图层。
此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在第一图层(即地图底图图层)上叠加第二图层(即辅助性图层),进而可以将叠加后的第一图层确定为携带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且可以在第一用户的第一显示界面(例如,上述图2中的显示界面10a或者显示界面10b)上显示该初始图层。其中,第一显示界面上可以包含区域编辑控件。
为便于理解,请参见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始图层的场景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计算机设备为用户终端为例,例如,用户终端20,该用户终端20可以为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一数据访问接口所访问的服务器称之为第一服务器(例如,服务器30),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调用该地图应用中的第二数据访问接口所访问的服务器称之为第二服务器(例如,服务器31)。
如图4所示,用户终端20可以在开启地图应用之后,获取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而可以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并向服务器30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地图数据获取请求。进一步地,服务器30在接收到地图数据获取请求之后,可以在获取到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初始地图数据时,将该初始地图数据返回给用户终端20。
此时,用户终端20还可以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二数据访问接口,进而可以向服务器31发送与该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数据获取请求。进一步地,服务器31在接收到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数据获取请求之后,可以在获取到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地图数据时,将该辅助地图数据返回给用户终端20。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20可以在接收到服务器30返回的初始地图数据时,对该初始地图数据进行渲染处理,从而可以得到与初始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一图层(例如,图层1)。此时,用户终端20还可以在接收到服务器31返回的辅助地图数据时,对该辅助地图数据进行渲染处理,从而可以得到与辅助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二图层(例如,图层2)。此时,用户终端20可以在图层1上叠加图层2,进而可以得到携带上述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例如,图层3),从而可以在第一用户的第一显示界面(例如,图2中的显示界面10a)上显示上述图层3。
应当理解,第一用户在触发(例如,点击)第一显示界面中的区域编辑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区域编辑控件的触发操作,并在第一显示界面上输出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进而可以在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这里的图层叠加控件可以包含上述图2中的显示界面10b中的控件2000a、控件2000b以及控件2000c。比如,控件2000a可以为新建文字标签控件、控件2000b可以为新建图形标签控件、控件2000c可以为绘制线条控件(也可以简称为线条控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一用户在该子选择页面中所选择的新建文字标签控件或者新建图形标签控件称之为与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目标控件。这里的目标对象可以为第一用户从子选择页面上的多个对象中所选择的一个对象,且多个对象可以包含文本对象和图形对象。这里的线条控件可以为第一用户从子选择页面中所选择的控件。
步骤S102,响应针对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
具体地,第一用户在点击第一显示界面中的图层叠加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上述步骤S101中的图层叠加控件中的某个控件(例如,上述新建文字标签控件)的触发操作,从而可以生成与初始图层相关联的可编辑图层,且可以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其中,可编辑图层可以为透明度大于透明度阈值的图层,例如,可编辑图层可以为透明度为100%的空白图层。此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从而可以得到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且可以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其中,第二显示界面中可以包含用于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图层编辑控件,这里的图层编辑控件可以包含显示在第二显示界面上的增加控件和删除控件。
步骤S103,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
具体地,第一用户在第二显示界面中点击第一增加控件(即与上述第一用户所选择的文本对象相关联的增加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一增加控件的增加操作,进而可以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三显示界面,并可以在第三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一指示信息。此时,第一用户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通过双指操作在该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缩放操作(例如,放大操作或者缩小操作),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第一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并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进而可以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放置目标建筑物的第一待编辑区域。进一步地,第一用户在点击第一待编辑区域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第一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从而可以输出独立于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获取与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其中,文本显示子页面中包含用于确定第一标签的第一确定控件。此时,第一用户在点击第一确定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第一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并撤销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可以将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第三显示界面切换为第四显示界面,进而可以在第四显示界面中将目标建筑物以及第一标签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若目标对象为文本对象,则计算机设备可以在输出独立于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时,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显示第一文本输入区域,且在第一文本输入区域中录入与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例如,第一用户可以在第一文本输入区域中输入第一标签(例如,图2中的标签4000a),计算机设备可以在第一文本输入区域中录入与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
例如,如上述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以计算机设备为用户终端为例,比如,第一用户终端(例如,用户终端1A),该第一用户终端可以为图1中用户终端集群中的任意一个用户终端(例如,用户终端100a),该第一用户终端可以是第一用户(例如,用户2a)所在的终端设备。
如上述图2所示,用户2a可以点击显示界面10b中的图层叠加控件(例如,控件2000c),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控件2000c的触发操作,从而可以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即可编辑图层处于可编辑状态),且可以将该可编辑图层叠加在上述初始图层上,进而可以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例如,显示界面10c)。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二显示界面中所有具有对该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功能的控件统称为图层编辑控件,例如,显示界面10c中的新增控件和删除控件。
以图层编辑控件中的增加控件(例如,显示界面10c中的新增控件)为例,用户2a可以点击显示界面10c中的新增控件,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该新增控件的增加操作,进而可以将该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可以从显示界面10c切换为第三显示界面(例如,显示界面10d),从而可以在显示界面10d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一指示信息(例如,请在地图选定区域进行新增建筑物)。
此时,用户2a可以根据显示界面10d上的第一指示信息,通过双指操作在该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缩放操作(例如,用户2a可以通过双指在显示界面10d上放大可编辑图层),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第一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并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进而可以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从而可以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例如,显示界面10e中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放置目标建筑物(例如,建筑物300a)的第一待编辑区域。
进一步地,用户2a可以点击显示界面10e中的第一待编辑区域,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第一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从而可以输出独立于显示界面10f的文本显示子页面(例如,弹窗201b),在弹窗201b上显示第一文本输入区域,并在第一文本输入区域中录入与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例如,标签4000a)。此时,用户2a可以点击弹窗201b中的第一确定控件,则用户终端1A可以响应针对第一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并在显示界面10f上撤销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可以将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显示界面10f切换为第四显示界面(例如,显示界面10g),从而可以在显示界面10g中将建筑物300a以及建筑物300a对应的标签4000a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应当理解,第一用户可以在第四显示界面上长按第一标签,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第一标签的长按操作,进而可以在第四显示界面上显示独立于第四显示界面的标签修改子页面。其中,标签修改子页面中可以包含用于对第一标签进行修改的标签修改控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触摸时间大于触摸时间阈值(例如,5s)的触摸行为称之为长按操作。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响应针对第一标签的长按操作后,在第四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独立于第四显示界面的弹窗,称之为标签修改子页面,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标签修改子页面中具有对第一标签进行修改的功能的控件称之为标签修改控件。此时,第一用户在点击标签修改子页面中的标签修改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标签修改控件的触发操作,进而可以在第四显示界面上输出文本提示信息以及与文本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二文本输入区域。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响应针对标签修改控件的触发操作后,在第四显示界面上所输出的提示信息称之为文本提示信息。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用于输入修改后的第一标签(即第二标签)的区域称之为第二文本输入区域。进一步地,第一用户可以在第二文本输入区域中输入修改后的第一标签(即第二标签),计算机设备可以在第二文本输入区域中将第一标签修改为第二标签。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修改后的第一标签称之为第二标签。此时,第一用户在点击与第二标签相关联的第二确定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与第二标签相关联的第二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从而可以在第四显示界面中将目标对象以及目标对象的第二标签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其中,上述标签修改子页面中还包括用于对第一标签进行删除的标签删除控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标签修改子页面中具有对第一标签进行删除的功能的控件称之为标签删除控件。此时,第一用户在点击上述标签修改子页面中的标签删除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标签删除控件的触发操作,进而可以在第四显示界面上将标签修改子页面切换为与第一标签相关联的标签删除子页面。其中,标签删除子页面中包含用于在可编辑图层上删除第一标签的删除提示信息。进一步地,第一用户在点击与删除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三确定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与删除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三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进而可以在可编辑图层上删除第一标签。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响应针对标签删除控件的触发操作后,在第四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与第一标签相关联的弹窗,称之为标签删除子页面。
为便于理解,请参见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修改或者删除第一标签的场景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中用户终端集群中的任意一个用户终端(例如,用户终端100a),该用户终端100a可以是第一用户(例如,用户A)所在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用户终端)。
如图5所示,显示界面50a(即上述第四显示界面)中可以包含多个第一标签,例如,标签100a和标签101A。其中,标签100a可以为用户A所新增的文本标签(例如,上述图2中建筑物300a对应的标签4000a),标签101A可以为第二用户(例如,用户B)共享给用户A的目标图层中所新增的目标建筑物对应的文本标签。可选的,标签100a和标签101A均可以为用户B共享给用户A的目标图层中所新增的目标建筑物1对应的文本标签1以及目标建筑物2对应的文本标签2。
以标签100a为例,当用户A需要对标签100a进行标签修改时,用户A可以长按显示界面50a中的标签100a,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标签100a的长按操作,进而可以在第四显示界面(例如,显示界面50b)上显示独立于显示界面50b的标签修改子页面(例如,弹窗300a)。其中,弹窗300a中可以包含用于对标签100a进行修改的标签修改控件以及用于对标签100a进行删除的标签删除控件。
此时,用户A可以点击弹窗300a中的标签修改控件,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标签修改控件的触发操作,进而可以在显示界面50b上输出弹窗301b,弹窗301b中可以包含文本提示信息以及与文本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二文本输入区域。进一步地,用户A可以在弹窗301b中的第二文本输入区域中对标签100a进行修改,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在第二文本输入区域中将标签100a修改为第二标签(例如,标签200b)。应当理解,第一用户可以点击与标签200b相关联的第二确定控件,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与标签200b相关联的第二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从而可以在第四显示界面中将目标对象以及目标对象的标签200b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以标签100a为例,当用户A需要对标签100a进行标签删除时,用户A可以点击弹窗300a中的标签删除控件,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标签删除控件的触发操作,进而可以在显示界面50d上将弹窗300a切换为与标签100a相关联的标签删除子页面(例如,弹窗302c),弹窗302c中可以包含用于在可编辑图层上删除标签100a的删除提示信息。此时,用户A可以点击与删除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三确定控件,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与删除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三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进而可以在可编辑图层上删除标签100a。
可选的,若上述目标对象为图形对象,则计算机设备可以在输出独立于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时,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显示与图形对象相关联的多个图形标识。其中,一个图形标识对应一种图形。此时,第一用户可以选择(例如,点击)多个图形标识中的目标图形标识,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目标图形标识的选择操作,进而可以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将目标图形标识作为与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第一标签。
这里的第一标签可以为图形标签,在第一用户需要对图形标签进行标签修改时,第一用户可以长按图形标签对该图形标签进行拖动,直至将该图形标签拖动至新的位置,从而可以得到修改后的图形标签,计算机设备可以在第四显示界面上显示该修改后的图形标签。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图形标签进行标签删除的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5中对标签100a进行标签删除的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应当理解,第一用户在第二显示界面中点击第二增加控件(即与上述第一用户所选择的线条对象相关联的增加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第二增加控件的增加操作,并可以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五显示界面,进而可以在第五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二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响应针对第二增加控件的增加操作,对第二显示界面进行切换后的显示界面称之为第五显示界面。进一步地,第一用户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通过双指操作在该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缩放操作(例如,放大操作或者缩小操作),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第二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并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进而可以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放置线条对象的第二待编辑区域。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用于放置线条对象的区域称之为第二待编辑区域。此时,第一用户在点击第二待编辑区域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第二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进而可以获取第一用户在可编辑图层上绘制的至少两个触摸点信息。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基于至少两个触摸点信息,确定与初始图层相关联的线条轨迹,在第五显示界面中将线条轨迹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例如,第一用户可以在上述第二待编辑区域中进行点击,得到触摸点信息1(例如,起点),第一用户还可以在第二待编辑区域中再次点击,得到与触摸点信息1不同的触摸点信息2(例如,终点),计算机设备可以基于该起点和终点,得到线条轨迹a,并在第五显示界面中将线条轨迹a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在第一用户对第五显示界面中的线条轨迹(例如,线条轨迹a)进行修改时,可以点击线条轨迹a上的任意一个触摸点信息(例如,触摸点信息2,即终点),并将上述终点拖动至新的位置,从而可以得到线条轨迹b(即修改后的线条轨迹)。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线条轨迹(例如,线条轨迹a)进行删除的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5中对标签100a进行标签删除的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用户在第二显示界面中点击上述删除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删除控件的删除操作,进而可以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六显示界面,并可以在第六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三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响应针对删除控件的删除操作后,对第二显示界面进行切换后的显示界面称之为第六显示界面。此时,第一用户可以根据第三指示信息,通过双指操作在该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缩放操作(例如,放大操作或者缩小操作),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第三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并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进而可以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删除历史建筑物的第三待编辑区域。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用于删除历史建筑物的区域称之为第三待编辑区域。进一步地,第一用户在点击第三待编辑区域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第三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从而可以输出独立于第六显示界面的删除提示子页面。其中,删除提示子页面中包含用于删除历史建筑物的第四确定控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响应针对第三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后,在第六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弹窗称之为删除提示子页面。此时,第一用户在删除提示子页面中点击第四确定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针对第四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并撤销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可以将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第六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七显示界面,进而可以在第七显示界面的可编辑图层中显示删除后的历史建筑物。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响应针对第四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且撤销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后的显示界面称之为第七显示界面。
为便于理解,请参见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删除历史建筑物的场景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以计算机设备为用户终端为例,比如,第一用户终端,该第一用户终端可以为上述图1中用户终端集群中的任意一个用户终端(例如,用户终端100a),且该用户终端100a可以是第一用户(例如,用户A)所在的终端设备。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二显示界面(例如,显示界面60a)中所有具有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功能的控件统称为图层编辑控件,例如,显示界面60a中的新增控件和删除控件。
以图层编辑控件中的删除控件为例,用户A可以点击图层编辑控件中的删除控件,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中的删除控件的编辑操作,进而可以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显示界面60a切换为第六显示界面(例如,显示界面60b),从而可以在显示界面60b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三指示信息(例如,请在地图选定区域进行删除历史建筑物)。
进一步地,用户A可以根据该第三指示信息,通过双指操作在该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缩放操作(例如,放大操作或者缩小操作),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第三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响应针对第三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并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进而可以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删除历史建筑物(例如,建筑物500a)的第三待编辑区域。
此时,用户A可以点击建筑物500a,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建筑物500a的触发操作,从而可以输出独立于显示界面60d的删除提示子页面(例如,弹窗600a),弹窗600a中可以包含用于删除历史建筑物的第四确定控件。进一步地,用户A可以点击弹窗600a中的第四确定控件,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第四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并撤销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可以将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显示界面60d切换为第七显示界面(例如,显示界面60e),进而可以在显示界面60e的可编辑图层中显示删除后的历史建筑物(例如,已删除建筑物501b)。进一步地,用户A可以点击显示界面60e上与建筑物501b相关联的确定控件,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响应针对上述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则用户终端100a可以确定完成对该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操作。
步骤S104,在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在确定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则可以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即可编辑图层可以处于无法编辑状态),进而可以在初始图层上叠加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并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当第一用户触发(例如,点击)该子选择页面中的图层叠加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在初始图层上叠加用于进行图层编辑的可编辑图层(例如,空白图层),并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并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应当理解,在计算机设备启动该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时,该可编辑图层可以处于可编辑状态,这样,第一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初始图层的底层地图数据的情况下,借助于该可编辑图层进行多种编辑操作(例如,增加操作或者删除操作)。比如,当第一用户对第二显示界面中所显示的相应图层编辑控件进行点击操作时,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在该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多样化的编辑(比如,可以进行信息标注和信息删除等),进而可以在确定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以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修改初始图层中的底图数据的情况下,在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编辑处理,从而可以丰富初始图层上的图层显示效果,另外,通过在第一显示界面上引入图层叠加控件,可以确保能够得到具有用户自己特色的个性化、定制化地图。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集群中任意一个的用户终端;可选的,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为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这里将不对其进行限定,如图7所示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1-步骤S206:
步骤S201,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
步骤S202,响应针对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
步骤S203,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
步骤S204,在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其中,该步骤S201-步骤S204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1-步骤S104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赘述。
步骤S205,将初始图层以及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作为用于进行数据共享的目标图层,生成与目标图层相关联的链接。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将初始图层以及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作为用于进行数据共享的目标图层,进而可以生成与目标图层相关联的链接。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包含初始图层以及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称之为目标图层。可选的,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将目标图层上传至该地图应用对应的第三服务器,以使第三服务器对该目标图层进行同步存储,从而便于第一用户将该目标图层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共享。
步骤S206,将链接发送至第二用户所属的共享用户群组,以使共享用户群组中的第二用户通过地图应用对应的第三服务器对目标图层进行访问。
具体地,在生成与目标图层相关联的链接之后,计算机设备可以将与目标图层相关联的链接发送至第二用户所属的共享用户群组,以使共享用户群组中的第二用户通过地图应用对应的第三服务器对目标图层进行访问,从而实现了对目标图层进行数据共享。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当第一用户触发(例如,点击)该子选择页面中的图层叠加控件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在初始图层上叠加用于进行图层编辑的可编辑图层(例如,空白图层),并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并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应当理解,在计算机设备启动该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时,该可编辑图层可以处于可编辑状态,这样,第一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初始图层的底层地图数据的情况下,借助于该可编辑图层进行多种编辑操作(例如,增加操作或者删除操作)。比如,当第一用户对第二显示界面中所显示的相应图层编辑控件进行点击操作时,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在该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多样化的编辑(比如,可以进行信息标注和信息删除等),进而可以在确定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以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修改初始图层中的底图数据的情况下,在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编辑处理,从而可以丰富初始图层上的图层显示效果,另外,通过在第一显示界面上引入图层叠加控件,可以确保能够得到具有用户自己特色的个性化、定制化地图。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的交互时序图。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集群中任意一个的用户终端;可选的,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为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这里将不对其进行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计算机设备为用户终端为例,比如,第一用户终端。该方法可以涉及第一用户所在的第一用户终端、第二用户所在的第二用户终端、以及上述第三服务器。如图8所示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01-步骤S314:
步骤S301,第一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
应当理解,在第一用户终端执行步骤S301之前,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响应第一用户针对地图应用的启动操作,并通过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信息访问地图应用。在成功访问地图应用时,第一用户终端可以显示地图应用的第一显示界面。进一步地,第一用户终端可以获取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S302,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一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地图数据获取请求。
具体地,第一用户终端可以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并向与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一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地图数据获取请求。其中,地图数据获取请求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服务器在获取到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初始地图数据时,向第一用户终端返回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初始地图数据。
步骤S303,第一用户终端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初始地图数据。
步骤S304,第一用户终端渲染初始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一图层。
步骤S305,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数据获取请求。
具体地,第一用户终端可以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二数据访问接口,进而可以向与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二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数据获取请求。其中,辅助数据获取请求可以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在获取到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地图数据时,向第一用户终端返回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地图数据。
步骤S306,第一用户终端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地图数据。
步骤S307,第一用户终端渲染辅助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二图层。
步骤S308,第一用户终端在第一图层上叠加第二图层,将叠加后的第一图层确定为携带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且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且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具体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第一图层以及第二服务器返回的第二图层之后,可以在第一图层上叠加第二图层,并将叠加后的第一图层确定为携带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且可以在第一用户的第一显示界面上显示初始图层。进一步地,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响应针对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其中,第二显示界面中可以包含用于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图层编辑控件。
此时,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在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可以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其中,该步骤S301-步骤S308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1-步骤S104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赘述。
步骤S309,第一用户终端将初始图层和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作为目标图层,生成与目标图层相关联的链接。
其中,该步骤S309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图7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205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赘述。
步骤S310,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三服务器发送与目标图层相关联的链接。
步骤S311,第三服务器向第二用户终端转发与目标图层相关联的链接。
步骤S312,第二用户终端响应针对链接的触发操作,向第三服务器发送目标图层访问请求。
具体地,第二用户可以触发(例如,点击)与目标图层相关联的链接,则第二用户终端可以响应针对链接的触发操作,向第三服务器发送目标图层访问请求。该目标图层访问请求包含第二用户的用户账号信息。
步骤S313,第三服务器向第二用户终端返回目标图层。
具体地,第三服务器可以对第二用户的用户账号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向第二用户终端返回目标图层。第三服务器中可以存储有多个用户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若在第三服务器所存储的多个用户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中查找到与第二用户的用户账号信息相匹配的用户账号信息,则第三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二用户验证通过,则可以向第二用户终端返回目标图层。
步骤S314,第二用户终端访问目标图层。
具体地,第二用户终端可以在该目标图层上叠加用于进行图层数据编辑的新的可编辑图层,并在该目标图层上对该新的可编辑图层进行编辑,且在完成对新的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在该目标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新的可编辑图层。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修改初始图层中的底图数据的情况下,在初始图层上对可编辑图层进行编辑处理,从而可以丰富初始图层上的图层显示效果,另外,通过在第一显示界面上引入图层叠加控件,可以确保能够得到具有用户自己特色的个性化、定制化地图。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的交互时序图。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集群中任意一个的用户终端;可选的,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为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这里将不对其进行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可以为用户终端,例如,第一用户终端(比如,终端1)。该方法可以涉及终端1、终端2、后台、地图厂商以及第三方地图信息服务商。其中,终端1可以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终端2可以为上述第二用户终端,后台可以为上述第三服务器,与地图厂商相关联的服务器可以为上述第一服务器,与第三方地图信息服务商相关联的服务器可以为上述第二服务器。如图9所示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01-步骤S415:
步骤S401,终端1可以打开地图应用。
步骤S402,终端1可以调用与地图厂商相关联的地图服务接口,并向地图厂商发送坐标点。
具体地,上述与地图厂商相关联的地图服务接口可以为上述第一数据访问接口,该坐标点可以为上述地图数据获取请求中所包含的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S403,地图厂商可以向终端1回传地图数据。
具体地,该地图厂商所回传的地图数据可以为上述初始地图数据。
步骤S404,终端1可以渲染地图底图。
具体地,该地图底图可以为上述第一图层。
步骤S405,终端1可以调用与第三方地图信息服务商相关联的地图服务接口,并向第三方地图信息服务商发送坐标点。
具体地,上述与第三方地图信息服务商相关联的地图服务接口可以为上述第二数据访问接口,该坐标点可以为上述辅助数据获取请求中所包含的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S406,第三方地图信息服务商可以向终端1回传地图数据。
具体地,该第三方地图信息服务商所回传的地图数据可以为上述辅助地图数据。
步骤S407,终端1可以渲染第三方地图信息图层。
具体地,该第三方地图信息图层可以为上述第二图层。
步骤S408,终端1可以创建并编辑自定义地图信息图层。
具体地,该自定义地图信息图层可以为上述终端1所创建的可编辑图层。
步骤S409,终端1可以向后台回传底图和自定义图层数据,以使后台对底图和自定义图层数据进行地图信息同步服务。
具体地,底图可以为上述初始图层(例如,地图底图和第三方地图信息图层),自定义图层数据可以为上述终端1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其中,步骤S401-S409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第一用户终端的描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S410,终端2可以打开地图应用。
具体地,终端2可以是在接收到终端1所发送的与底图和自定义图层数据相关联的链接之后,响应针对该链接的触发操作,进而打开地图应用。
步骤S411,终端2可以向后台发送请求。
具体地,终端2所发送的请求可以为上述目标图层访问请求,目标图层中可以包含底图和自定义图层数据。
步骤S412,后台可以向终端2发送地图和自定义图层数据。
步骤S413,终端2可以渲染协作地图。
具体地,该协作地图可以为上述终端1通过后台所发送的目标图层,该目标图层为上述终端1对应的第一用户在初始图层上进行自定义图层编辑后所得到的图层。
步骤S414,终端2可以创建并编辑自定义地图信息图层。
具体地,该自定义地图信息图层可以为上述终端2在目标图层上所叠加的用于进行图层编辑的可编辑图层。
步骤S415,终端2可以向后台上传底图和自定义图层数据,以使后台对底图和自定义图层数据进行地图信息同步服务。
具体地,对于该终端2而言,可以将接收到的终端1传来的目标图层统称为新的底图,该自定义图层数据可以为上述终端2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层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层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运行于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例如,该图层数据处理装置为一个应用软件;该图层数据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步骤。如图10所示,该图层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运行于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100a。该图层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第一显示模块10、图层叠加模块20、图层编辑模块30、第二显示模块40、第三显示模块50、第一输出模块60、标签修改模块70、第四显示模块80、切换模块90、标签删除模块100、生成模块110以及数据共享模块120。
该第一显示模块10,用于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初始图层为在第一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携带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图层。
其中,该第一显示模块10包括:访问单元101、第一显示单元102、第一输出单元103以及第二显示单元104。
该访问单元101,用于响应第一用户针对地图应用的启动操作,通过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信息访问地图应用;
该第一显示单元102,用于在成功访问地图应用时,显示地图应用的第一显示界面;
该第一输出单元103,用于在第一显示界面上,显示携带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第一显示界面上包含区域编辑控件。
其中,地图应用中包含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和第二数据访问接口;
该第一输出单元103包括:第一发送子单元1031、第二发送子单元1032、接收子单元1033以及输出子单元1034。
该第一发送子单元1031,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向与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一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地图数据获取请求;地图数据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服务器获取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初始地图数据;
该第二发送子单元1032,用于调用地图应用中的第二数据访问接口,向与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二服务器发送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数据获取请求,辅助数据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获取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地图数据;
该接收子单元1033,在接收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初始地图数据时,渲染得到与初始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一图层,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辅助地图数据时,渲染得到与辅助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二图层;
该输出子单元1034,用于在第一图层上叠加第二图层,将叠加后的第一图层确定为携带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在第一用户的第一显示界面上输出初始图层。
其中,该第一发送子单元1031、第二发送子单元1032、接收子单元1033以及输出子单元103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初始图层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区域编辑控件的触发操作,在第一显示界面上输出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在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
其中,该访问单元101、第一显示单元102、第一输出单元103以及第二显示单元1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1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该图层叠加模块20,用于响应针对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中包含用于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图层编辑控件。
其中,该图层叠加模块20包括:启动单元201和图层叠加单元202。
该启动单元201,用于响应针对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生成与初始图层相关联的可编辑图层,且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
该图层叠加单元202,用于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得到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且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
其中,该启动单元201和图层叠加单元2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2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该图层编辑模块30,用于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
其中,图层叠加控件包含与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目标控件;目标对象为第一用户从子选择页面上的多个对象中所选择的一个对象;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一增加控件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增加目标对象;多个对象包含文本对象和图形对象;
该图层编辑模块30包括:第二输出单元301、第一确定单元302、第一获取单元303以及第三显示单元304。
该第二输出单元301,用于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一增加控件的增加操作,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三显示界面,在第三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一指示信息;
该第一确定单元302,用于响应针对第一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放置目标建筑物的第一待编辑区域;
该第一获取单元303,用于响应针对第一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输出独立于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获取与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文本显示子页面中包含用于确定第一标签的第一确定控件。
其中,该第一获取单元303包括:录入子单元3031和显示子单元3032。
该录入子单元3031,用于若目标对象为文本对象,则在输出独立于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时,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显示第一文本输入区域,在第一文本输入区域中录入与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
该显示子单元3032,用于若目标对象为图形对象,则在输出独立于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时,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显示与图形对象相关联的多个图形标识,响应针对多个图形标识中的目标图形标识的选择操作,在文本显示子页面上将目标图形标识作为与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第一标签。
其中,该录入子单元3031和显示子单元303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第一标签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该第三显示单元304,用于响应针对第一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撤销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将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第三显示界面切换为第四显示界面,在第四显示界面中将目标建筑物以及第一标签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其中,该第二输出单元301、第一确定单元302、第一获取单元303以及第三显示单元3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3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其中,图层叠加控件包含与线条对象相关联的线条控件;线条控件为第一用户从子选择页面中所选择的控件;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二增加控件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增加线条对象;
该图层编辑模块30包括:第三输出单元305、第二确定单元306、第二获取单元307以及第四显示单元308。
该第三输出单元305,用于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二增加控件的增加操作,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五显示界面,在第五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二指示信息;
该第二确定单元306,用于响应针对第二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放置线条对象的第二待编辑区域;
该第二获取单元307,用于响应针对第二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获取第一用户在可编辑图层上绘制的至少两个触摸点信息;
该第四显示单元308,用于基于至少两个触摸点信息,确定与初始图层相关联的线条轨迹,在第五显示界面中将线条轨迹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其中,该第三输出单元305、第二确定单元306、第二获取单元307以及第四显示单元308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3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其中,图层编辑控件包含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删除历史建筑物的删除控件;
该图层编辑模块30包括:第四输出单元309、第三确定单元310、第五输出单元311以及第五显示单元312。
该第四输出单元309,用于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中的删除控件的删除操作,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六显示界面,在第六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的第三指示信息;
该第三确定单元310,用于响应针对第三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在获取到针对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删除历史建筑物的第三待编辑区域;
该第五输出单元311,用于响应针对第三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输出独立于第六显示界面的删除提示子页面;删除提示子页面上包含用于删除历史建筑物的第四确定控件;
该第五显示单元312,用于响应针对第四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撤销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将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第六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七显示界面,在第七显示界面的可编辑图层中显示删除后的历史建筑物。
其中,该第四输出单元309、第三确定单元310、第五输出单元311以及第五显示单元31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3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该第二显示模块40,用于在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其中,上述图层数据处理装置1还包括:
该第三显示模块50,用于响应针对第一标签的长按操作,在第四显示界面上显示独立于第四显示界面的标签修改子页面;标签修改子页面中包含用于对第一标签进行修改的标签修改控件;
该第一输出模块60,用于响应针对标签修改控件的触发操作,在第四显示界面上输出文本提示信息以及与文本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二文本输入区域;
该标签修改模块70,用于在第二文本输入区域中将第一标签修改为第二标签;
该第四显示模块80,用于响应针对与第二标签相关联的第二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在第四显示界面中将目标对象以及目标对象的第二标签显示在初始图层上。
其中,标签修改子页面中还包括用于对第一标签进行删除的标签删除控件;
上述图层数据处理装置1还包括:
该切换模块90,用于响应针对标签删除控件的触发操作,在第四显示界面上将标签修改子页面切换为与第一标签相关联的标签删除子页面;标签删除子页面中包含用于在可编辑图层上删除第一标签的删除提示信息;
该标签删除模块100,用于响应针对与删除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三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在可编辑图层上删除第一标签。
其中,上述图层数据处理装置1还包括:
该生成模块110,用于将初始图层以及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作为用于进行数据共享的目标图层,生成与目标图层相关联的链接;
该数据共享模块120,用于将链接发送至第二用户所属的共享用户群组,以使共享用户群组中的第二用户通过地图应用对应的第三服务器对目标图层进行访问。
其中,该第一显示模块10、图层叠加模块20、图层编辑模块30、第二显示模块40、第三显示模块50、第一输出模块60、标签修改模块70、第四显示模块80、切换模块90、标签删除模块100、生成模块110以及数据共享模块12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1-步骤S104的描述和/或图7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201-步骤S206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1000可以为上述图1对应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100a,该计算机设备1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网络接口1004可选地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地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1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1000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第三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而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
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初始图层为在第一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携带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图层;
响应针对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将可编辑图层叠加在初始图层上,将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中包含用于对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图层编辑控件;
响应针对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初始图层上编辑可编辑图层;
在完成对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在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计算机设备1000可执行前文图3、图7、图8以及图9所对应实施例中对该图层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也可执行前文图10所对应实施例中对该图层数据处理装置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此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前文提及的图层数据处理装置1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且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指令时,能够执行前文图3或者图7或者图8或者图9所对应实施例中对该图层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作为示例,程序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可以组成区块链系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图层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所述初始图层为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携带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图层;
响应针对所述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将所述可编辑图层叠加在所述初始图层上,将叠加所述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中包含用于对所述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图层编辑控件;
响应针对所述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所述初始图层上编辑所述可编辑图层;
在完成对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在所述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其中,所述图层编辑控件包含用于在所述初始图层上删除历史建筑物的删除控件;所述响应针对所述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所述初始图层上编辑所述可编辑图层,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图层编辑控件中的所述删除控件的删除操作,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六显示界面,在所述第六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所述初始图层上编辑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第三指示信息;
响应针对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启动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在获取到针对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删除所述历史建筑物的第三待编辑区域;
响应针对所述第三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输出独立于所述第六显示界面的删除提示子页面;所述删除提示子页面上包含用于删除所述历史建筑物的第四确定控件;
响应针对所述第四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撤销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将所述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所述第六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七显示界面,在所述第七显示界面的所述可编辑图层中显示删除后的所述历史建筑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包括:
响应第一用户针对地图应用的启动操作,通过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信息访问所述地图应用;
在成功访问所述地图应用时,显示所述地图应用的第一显示界面;
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上,输出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上包含区域编辑控件;
响应针对所述区域编辑控件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上输出独立于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在所述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应用中包含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和第二数据访问接口;
所述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上,输出显示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调用所述地图应用中的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接口,向与所述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一服务器发送与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地图数据获取请求;所述地图数据获取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服务器获取与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初始地图数据;
调用所述地图应用中的所述第二数据访问接口,向与所述地图应用相关联的第二服务器发送与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数据获取请求,所述辅助数据获取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获取与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辅助地图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所述初始地图数据时,渲染得到与所述初始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一图层,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所述辅助地图数据时,渲染得到与所述辅助地图数据对应的第二图层;
在所述第一图层上叠加所述第二图层,将叠加后的第一图层确定为携带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图层,在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显示界面上输出所述初始图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针对所述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将所述可编辑图层叠加在所述初始图层上,将叠加所述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生成与所述初始图层相关联的可编辑图层,且启动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
将所述可编辑图层叠加在所述初始图层上,得到叠加所述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且将所述叠加所述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层叠加控件包含与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目标控件;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子选择页面上的多个对象中所选择的一个对象;所述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一增加控件用于在所述初始图层上增加所述目标对象;所述多个对象包含文本对象和图形对象;
所述响应针对所述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所述初始图层上编辑所述可编辑图层,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图层编辑控件中的所述第一增加控件的增加操作,将所述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三显示界面,在所述第三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所述初始图层上编辑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第一指示信息;
响应针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启动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在获取到针对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放置目标建筑物的第一待编辑区域;
响应针对所述第一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输出独立于所述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在所述文本显示子页面上获取与所述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所述文本显示子页面中包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标签的第一确定控件;
响应针对所述第一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撤销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将所述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所述第三显示界面切换为第四显示界面,在所述第四显示界面中将所述目标建筑物以及所述第一标签显示在所述初始图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文本显示子页面上获取与所述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包括:
若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文本对象,则在输出独立于所述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时,在所述文本显示子页面上显示第一文本输入区域,在所述第一文本输入区域中录入与所述目标建筑物相关联的第一标签;
若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图形对象,则在输出独立于所述第三显示界面的文本显示子页面时,在所述文本显示子页面上显示与所述图形对象相关联的多个图形标识,响应针对所述多个图形标识中的目标图形标识的选择操作,在所述文本显示子页面上将所述目标图形标识作为与所述目标对象相关联的第一标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第一标签的长按操作,在所述第四显示界面上显示独立于所述第四显示界面的标签修改子页面;所述标签修改子页面中包含用于对所述第一标签进行修改的标签修改控件;
响应针对所述标签修改控件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四显示界面上输出文本提示信息以及与所述文本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二文本输入区域;
在所述第二文本输入区域中将所述第一标签修改为第二标签;
响应针对与所述第二标签相关联的第二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在所述第四显示界面中将所述目标对象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第二标签显示在所述初始图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修改子页面中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标签进行删除的标签删除控件;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标签删除控件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四显示界面上将所述标签修改子页面切换为与所述第一标签相关联的标签删除子页面;所述标签删除子页面中包含用于在所述可编辑图层上删除所述第一标签的删除提示信息;
响应针对与所述删除提示信息相关联的第三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在所述可编辑图层上删除所述第一标签。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层叠加控件包含与线条对象相关联的线条控件;所述线条控件为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子选择页面中所选择的控件;所述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二增加控件用于在所述初始图层上增加所述线条对象;
所述响应针对所述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所述初始图层上编辑所述可编辑图层,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图层编辑控件中的第二增加控件的增加操作,将所述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五显示界面,在所述第五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所述初始图层上编辑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第二指示信息;
响应针对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启动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在获取到针对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放置所述线条对象的第二待编辑区域;
响应针对所述第二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可编辑图层上绘制的至少两个触摸点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触摸点信息,确定与所述初始图层相关联的线条轨迹,在所述第五显示界面中将所述线条轨迹显示在所述初始图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初始图层以及所述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作为用于进行数据共享的目标图层,生成与所述目标图层相关联的链接;
将所述链接发送至第二用户所属的共享用户群组,以使所述共享用户群组中的所述第二用户通过所述地图应用对应的第三服务器对所述目标图层进行访问。
11.一种图层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在独立于第一显示界面的子选择页面上,显示用于在初始图层上叠加可编辑图层的图层叠加控件;所述初始图层为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携带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图层;
图层叠加模块,用于响应针对所述图层叠加控件的触发操作,启动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将所述可编辑图层叠加在所述初始图层上,将叠加所述可编辑图层的初始图层输出至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中包含用于对所述可编辑图层进行图层编辑的图层编辑控件;
图层编辑模块,用于响应针对所述图层编辑控件的编辑操作,在所述初始图层上编辑所述可编辑图层;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完成对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编辑时,取消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编辑功能,且在所述初始图层上显示编辑后的可编辑图层;
其中,所述图层编辑控件包含用于在所述初始图层上删除历史建筑物的删除控件;所述图层编辑模块包括:
第四输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所述图层编辑控件中的所述删除控件的删除操作,将地图应用所在的显示界面由第二显示界面切换为第六显示界面,在所述第六显示界面中输出用于在所述初始图层上编辑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第三指示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响应针对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触发操作,启动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在获取到针对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缩放操作时,在缩放后的可编辑图层中确定用于删除所述历史建筑物的第三待编辑区域;
第五输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所述第三待编辑区域的触发操作,输出独立于所述第六显示界面的删除提示子页面;所述删除提示子页面上包含用于删除所述历史建筑物的第四确定控件;
第五显示单元,用于响应针对所述第四确定控件的确定操作,撤销所述可编辑图层的缩放功能,且将所述地图应用的显示界面由所述第六显示界面切换为第七显示界面,在所述第七显示界面的所述可编辑图层中显示删除后的所述历史建筑物。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网络接口;
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网络接口相连,其中,网络接口用于提供数据通信功能,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339977.1A 2020-04-26 2020-04-26 图层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522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9977.1A CN111522481B (zh) 2020-04-26 2020-04-26 图层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9977.1A CN111522481B (zh) 2020-04-26 2020-04-26 图层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2481A CN111522481A (zh) 2020-08-11
CN111522481B true CN111522481B (zh) 2022-03-15

Family

ID=71904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9977.1A Active CN111522481B (zh) 2020-04-26 2020-04-26 图层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24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2427B (zh) * 2020-11-06 2021-02-05 北京完美知识科技有限公司 历史地图的编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2784196A (zh) * 2020-12-29 2021-05-11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网络课件的反馈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88927B (zh) * 2021-02-03 2021-1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68682B (zh) * 2021-06-25 2023-09-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导航栏的页面内容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67680A (zh) * 2021-06-28 2021-10-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绘图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0905A (zh) * 2022-01-28 2022-05-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间图层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1127B (zh) * 2022-06-29 2022-09-23 天津联想协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流式电子协作文档的图层叠加方法及装置
CN115686291B (zh) * 2022-12-29 2023-03-10 思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形化配置地图轮播弹窗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0876A (zh) * 2017-10-10 2018-06-29 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地图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61652B1 (ko) * 2006-11-17 2008-10-02 엔에이치엔(주) 지도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982039A (zh) * 2011-09-06 2013-03-20 上海无戒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图的编辑方法和装置
CN103217171B (zh) * 2013-04-09 2015-08-19 沈阳美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编辑地图数据的导航设备及方法
CN103902788B (zh) * 2014-04-15 2017-08-0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地图图层绘制方法和装置
US9805496B2 (en) * 2014-05-27 2017-10-31 Disney Enterprises, Inc. Example based editing of virtual terrain maps
CN105138658A (zh) * 2015-08-31 2015-12-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地图信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0876A (zh) * 2017-10-10 2018-06-29 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地图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2481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2481B (zh) 图层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27611B (zh) 用于提供指示制图应用中上下文数据的光标的方法和装置
CN100442895C (zh) 内嵌于移动终端的地图浏览器及手机地图移动终端系统
CN107133351B (zh) 标绘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473227A (zh) 微博动态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3268226A (zh) 页面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US20220100335A1 (en) Assistive Screenshots
EP2678782A1 (en) Map creation
CN104503987A (zh) 一种终端
CN103547887A (zh) 具有用于在短距离内作出多次转向的辅助的导航系统
CN112947923A (zh) 对象编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11237597A (ja) 地図表示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地図表示サーバ
CN104780253B (zh) 一种通讯录管理方法
CN104168350A (zh) 一种联系人查找方法及终端
CN114036417A (zh) 页面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36755A (zh) 用于生成海报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0134884B (zh) 一种展示导览信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468747A (zh) 一种推荐信息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4182434B (zh) 地图上区间指定系统
CN115391398A (zh) 信息搜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07046A (zh) 一种终端状态更新的方法
CN112539752B (zh) 室内定位方法、室内定位装置
CN115167721A (zh) 功能界面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JP2004029115A (ja) 地図属性情報更新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地図属性情報更新方法、地図属性情報更新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地図属性情報更新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1782094A (zh) 一种应用嵌入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