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0522A - 电磁阀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0522A
CN111520522A CN202010470456.XA CN202010470456A CN111520522A CN 111520522 A CN111520522 A CN 111520522A CN 202010470456 A CN202010470456 A CN 202010470456A CN 111520522 A CN111520522 A CN 111520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valve
magnetic conductive
valve core
main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04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宇凡
刘桦
江宇
谢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04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05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0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0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75Electromagnet aspects, e.g. electric supply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1/00Other details not peculiar to particular types of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阀及其控制方法,电磁阀包括线圈组件和阀芯组件,线圈组件用于在通电时使阀芯组件处于开阀状态,线圈组件包括:线圈支架,线圈支架设有用于容置阀芯组件的中空腔;开阀线圈,开阀线圈绕设于线圈支架的外围;以及维持线圈,维持线圈绕设于开阀线圈的外围,维持线圈的电阻大于开阀线圈的电阻;开阀线圈的第一端作为公共接线端,开阀线圈的第二端与维持线圈的第一端相连接,开阀线圈与维持线圈的连接部位通过导线引出作为开阀接线端,维持线圈的第二端作为维持接线端,公共接线端用于作为开阀线圈及维持线圈所共用的正极接线端或负极接线端。本方案的电磁阀可有效降低功耗较,减小温升。

Description

电磁阀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阀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磁阀大多采用单线圈结构,其开阀线圈与维持线圈为同一个线圈,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电磁力来进行开阀,通常线圈的电阻不能太大,根据功耗计算公式P=U2/R可知,在维持状态时,由于线圈的电阻较小,在长时间通电状态下会导致电磁阀的功耗较大,温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电磁阀,其能够有效降低电磁阀的功耗,减小温升。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其能够有效降低电磁阀的功耗,减小温升。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包括线圈组件和阀芯组件,所述线圈组件用于在通电时使所述阀芯组件处于开阀状态,所述线圈组件包括:
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阀芯组件的中空腔;
开阀线圈,所述开阀线圈绕设于所述线圈支架的外围;以及
维持线圈,所述维持线圈绕设于所述开阀线圈的外围,所述维持线圈的电阻大于所述开阀线圈的电阻;
所述开阀线圈的第一端作为公共接线端,所述开阀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维持线圈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开阀线圈与所述维持线圈的连接部位通过导线引出作为开阀接线端,所述维持线圈的第二端作为维持接线端,所述公共接线端用于作为所述开阀线圈及所述维持线圈所共用的正极接线端或负极接线端。
本发明所述的电磁阀,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磁阀通过设置开阀线圈与维持线圈相互配合的双线圈结构,且维持线圈的电阻大于开阀线圈的电阻,在电磁阀开始工作时,开阀线圈通电,电流全部流经开阀线圈,可保证瞬间产生较大的电磁力,使阀芯组件迅速由关阀状态切换至开阀状态。在开阀线圈断电、维持线圈通电时,开阀线圈与维持线圈串联,总体电阻增大,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功耗、减小温升。同时,开阀线圈与维持线圈串联还能够有效增强电磁力,以使阀芯组件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开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罩设于所述维持线圈外围的壳体,所述开阀接线端、所述维持接线端及所述公共接线端均沿所述线圈支架的侧面布置,并分别通过连接线从所述壳体的侧部引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导磁罩,所述导磁罩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线圈组件的容置腔,所述阀芯组件的一端可活动地穿出于所述导磁罩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定阀芯、动阀芯、弹性件及阀帽,所述定阀芯及所述动阀芯沿所述中空腔的轴向排布,所述定阀芯相对所述线圈支架保持固定,所述动阀芯的一端与所述定阀芯可分离的配合,另一端穿出于所述导磁罩而与所述阀帽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电磁阀断电后使所述动阀芯由与所述定阀芯相接合的开阀位置运动至与所述定阀芯相分离的关阀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中空腔内的导向筒,所述定阀芯和所述动阀芯均设置于所述导向筒内,所述定阀芯相对所述导向筒保持固定,所述动阀芯的外壁面与所述导向筒的内壁面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线圈支架和所述导向筒之间的导磁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动阀芯的外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阀帽弹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磁罩的外侧面弹性抵接,所述导磁罩与所述弹性件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限位配合,以对所述弹性件的转动进行限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磁罩包括导磁架和导磁板,所述导磁架与所述导磁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导磁板上设有供所述动阀芯的端部穿出的穿孔,所述导磁板上设有间隔的两个限位部,所述弹性件设有限位配合部,所述限位配合部夹置于两所述限位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磁板包括相互叠合的内导磁板和外导磁板,所述导磁架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块侧板,两所述侧板的端面分别设有定位凸部,所述内导磁板上设有供所述定位凸部插接的定位槽,所述外导磁板叠合于所述内导磁板远离所述导磁架的一面,所述内导磁板和所述外导磁板上对应设有所述穿孔。
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电磁阀的控制方法,用于如上述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开阀线圈通电,电流全部经过所述开阀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力带动阀芯组件由关阀状态切换至开阀状态,在此步骤中,维持线圈可处于通电状态或者断电状态;
控制所述开阀线圈断电、所述维持线圈通电,电流经过所述开阀线圈和所述维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力使所述阀芯组件保持在所述开阀状态;
控制所述开阀线圈及所述维持线圈均断电,磁场力消失,所述阀芯组件回复至所述关阀状态。
本发明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电磁阀开始工作时,开阀线圈通电,维持线圈处于通电或者断电状态均可,此时电流全部流经开阀线圈,可保证瞬间产生较大的电磁力,使阀芯组件迅速由关阀状态切换至开阀状态。在开阀线圈断电、维持线圈通电时,开阀线圈与维持线圈串联,总体电阻增大,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功耗、减小温升。同时,开阀线圈与维持线圈串联还能够有效增强电磁力,以使阀芯组件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开阀状态。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磁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电磁阀的线圈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电磁阀的第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电磁阀的第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通电状态下的电磁阀与阀座的配合示意图(阀芯组件处于开阀状态);
图7为断电状态下的电磁阀与阀座的配合示意图(阀芯组件处于关阀状态);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磁阀的电路原理图。
10、线圈组件;11、线圈支架;12、开阀线圈;13、维持线圈;14、壳体;15、连接线;20、阀芯组件;21、定阀芯;22、动阀芯;23、弹性件;231、限位配合部;24、阀帽;241、帽体;242、支座;30、导磁罩;31、导磁架;32、导磁板;321、内导磁板;322、外导磁板;3221、限位部;40、导向筒;50、导磁环;60、第一密封圈;70、第二密封圈;100、阀座;101、进气口;102、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6,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电磁阀包括线圈组件10和阀芯组件20,线圈组件10用于在通电时使阀芯组件20处于开阀状态。请结合图3及图4,线圈组件10包括线圈支架11、开阀线圈12及维持线圈13;线圈支架11设有用于容置阀芯组件20的中空腔,开阀线圈12绕设于线圈支架11的外围,维持线圈13绕设于开阀线圈12的外围,维持线圈13的电阻大于开阀线圈12的电阻。请结合图8,开阀线圈12的第一端作为公共接线端,开阀线圈12的第二端与维持线圈13的第一端相连接,开阀线圈12与维持线圈13的连接部位通过导线引出作为开阀接线端,维持线圈13的第二端作为维持接线端,公共接线端用于作为开阀线圈12及维持线圈13所共用的正极接线端或负极接线端。
具体地,线圈支架11用于作为线圈缠绕的支撑骨架,先在线圈支架11上绕好开阀线圈12,再在开阀线圈12的外围绕制维持线圈13,将维持线圈13的第一端与开阀线圈12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可选地,如图3所示,线圈支架11大体呈“工”字型结构,包括中空的绕线柱及设于绕线柱两端部的端板,开阀线圈12及维持线圈13自内而外绕设于绕线柱上,通过两端的端板可对线圈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阀芯组件20安装于绕线柱的中空腔内,线圈组件10通电或断电,能够使阀芯组件20在开阀状态和关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以下结合图8对上述电磁阀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公共接线端作为开阀线圈12与维持线圈13所共用的负极接线端,相应地,开阀接线端作为开阀线圈12的正极接线端,维持接线端作为维持线圈13的正极接线端。将开阀接线端与公共端电性导通时,开阀线圈12通电;将维持接线端与公共端电性导通时,维持线圈13通电。具体地,在电磁阀开始工作时,开阀线圈12通电,此时电流全部流经开阀线圈12;或者也可以是开阀线圈12与维持线圈13同时通电,由于维持线圈13的电阻远大于开阀线圈12的电阻,维持线圈13相当于被短路,电流全部流经开阀线圈12,开阀线圈12的电阻较小,可保证瞬间产生较大的电磁力,使阀芯组件20迅速由关阀状态切换至开阀状态。然后,将开阀线圈12断电,维持线圈13通电,此时,开阀线圈12与维持线圈13串联接入电路,电流流经开阀线圈12和维持线圈13,产生的电磁力能够使阀芯组件20维持在开阀状态。当开阀线圈12与维持线圈13均断电时,电磁力消失,阀芯组件20恢复至关阀状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公共接线端也可作为开阀线圈12与维持线圈13所共用的正极接线端,相应地,开阀接线端作为开阀线圈12的负极接线端,维持接线端作为维持线圈13的负极接线端,其工作原理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电磁阀通过设置开阀线圈12与维持线圈13相互配合的双线圈结构,且维持线圈13的电阻大于开阀线圈12的电阻,在电磁阀开始工作时,开阀线圈12通电,电流全部流经开阀线圈12,可保证瞬间产生较大的电磁力,使阀芯组件20迅速由关阀状态切换至开阀状态。在开阀线圈12断电、维持线圈13通电时,开阀线圈12与维持线圈13串联,总体电阻增大,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功耗、减小温升。同时,开阀线圈12与维持线圈13串联还能够有效增强电磁力,以使阀芯组件20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开阀状态。
另外,传统的电磁阀通过将漆包线缠绕在线圈支架上形成线圈,在线圈绕制完成后,漆包线的两端(也即线圈的起绕端和终绕端)从线圈支架的顶部穿出,为了防止电流击穿,线圈支架的顶部通常需要预留较大的空间,如此,使得线圈支架中间能够用来绕漆包线的高度变小,需要消耗较多的漆包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线圈组件10还包括罩设于维持线圈13外围的壳体14,开阀接线端、维持接线端及公共接线端均沿线圈支架11的侧面布置,并分别通过连接线15从壳体14的侧部引出。具体地,开阀接线端、维持接线端及公共接线端均与连接线15在侧面焊接,连接线15的另一端自壳体14的侧部引出而可与插头连接,如此,无需在线圈支架11的顶部预留较大的空间,线圈支架11的顶部不占用漆包线的空间,从而在保证相同缠绕匝数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小漆包线的用量,降低成本。
请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电磁阀还包括导磁罩30,导磁罩30具有用于容置线圈组件10的容置腔,阀芯组件20的一端可活动地穿出于导磁罩30外。通过设置导磁罩30可对磁力线进行导向,从而可起到增强磁场的作用。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阀芯组件20包括定阀芯21、动阀芯22、弹性件23及阀帽24,定阀芯21及动阀芯22沿中空腔的轴向排布,定阀芯21相对线圈支架11保持固定,动阀芯22的一端与定阀芯21可分离的配合,另一端穿出于导磁罩30而与阀帽24相连接,弹性件23用于在电磁阀断电后使动阀芯22由与定阀芯21相接合的开阀位置运动至与定阀芯21相分离的关阀位置。
具体地,如图6及图7所示,分别展示了电磁阀在通电和断电状态下与阀座100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定阀芯21和动阀芯22可为呈轴状设置的铁芯,阀帽24可为采用橡胶或硅胶等材质制成的密封帽。阀座100包括阀腔,及分别与阀腔连通的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电磁阀与阀座100密封连接,动阀芯22设有阀帽24的一端可活动地设置于阀腔内。如图6所示,当电磁阀通电时,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动阀芯22处于开阀位置,此时,阀帽24与出气口10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从而使得进气口101与出气口102相连通形成气流通路;如图7所示,当电磁阀断电时,磁场力消失,动阀芯22在弹性件23的带动下恢复至关阀位置,此时阀帽24封堵出气口102,气流通路切断。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2及图4,电磁阀还包括固定于中空腔内的导向筒40,定阀芯21和动阀芯22均设置于导向筒40内,定阀芯21相对导向筒40保持固定,动阀芯22的外壁面与导向筒40的内壁面滑动配合。通过设置导向筒40可对动阀芯22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以保证动阀芯22能够沿着预设方向进行直线运动而不会发生偏斜,从而可保证开阀和关阀动作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4所示,定阀芯21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60,导向筒40的内周壁挤压第一密封圈60,第一密封圈60可使定阀芯21与导向筒40之间形成可靠的定位及密封配合。
可选地,导向筒40远离定阀芯21的一端穿出于线圈支架11,导向筒40的穿出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圈70,第二密封圈70使导向筒40与导磁罩30之间形成可靠的定位及密封配合。
为了进一步增强磁场,电磁阀还包括设于线圈支架11和导向筒40之间的导磁环50。具体地,如图5所示,导磁环50套设于导向筒40的外围,并位于导向筒40靠近动阀芯22的一端,线圈支架11的内周壁设有用于容置导磁环50的凹槽。
进一步地,弹性件23套设于动阀芯22的外围,弹性件23的一端与阀帽24弹性抵接,另一端与导磁罩30的外侧面弹性抵接,导磁罩30与弹性件23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限位配合,以对弹性件23的转动进行限制。通过限位结构能够限制弹性件23的转动,从而防止弹性件23转动时带着动阀芯22转动,而造成磁场受力改变,影响开阀和释放电压,以保证电磁阀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阀帽24包括帽体241和支座242,支座242设于帽体241靠近导磁架31的一侧,动阀芯22的一端穿过支座242而与帽体241固定连接,支座242的端面用于与弹性件23抵接配合,支座242上还设有供弹性件23套接的套接部,通过套接部可对弹性件23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弹性件23在伸缩运动时发生偏斜。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及图4,导磁罩30包括导磁架31和导磁板32,导磁架31与导磁板32之间围合形成容置腔,导磁板32上设有供动阀芯22的端部穿出的穿孔,导磁板32上设有间隔的两个限位部3221,弹性件23设有限位配合部231,限位配合部231夹置于两限位部3221之间。通过两个限位部3221与限位配合部231相互配合而形成限位结构,整体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限制弹性件23的转动。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2及图4,导磁板32包括相互叠合的内导磁板321和外导磁板322,导磁架31包括底板及设于底板相对两侧的两块侧板,两侧板的端面分别设有定位凸部,内导磁板321上设有供定位凸部插接的定位槽,外导磁板322叠合于内导磁板321远离导磁架31的一面,内导磁板321和外导磁板322上对应设有穿孔。在进行装配时,将线圈组件10固定于导磁架31的U形腔内,再将内导磁板321盖合于导磁架31的U形开口端,通过定位凸部与定位槽的配合,可实现内导磁板321与导磁架31的快速定位安装。然后将外导磁板322层叠于内导磁板321上,再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即可,阀芯组件20的活动端(也即动阀芯22的端部)可经由内导磁板321和外导磁板322上的穿孔处穿出。整个装配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可有效提升装配效率,并且可保证装配可靠性。
基于上述的电磁阀,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请结合图8,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开阀线圈12通电,电流全部经过开阀线圈12,所产生的磁场力带动阀芯组件20由关阀状态切换至开阀状态,在此步骤中,维持线圈13可处于通电状态或者断电状态;
S2:控制开阀线圈12断电、维持线圈13通电,电流经过开阀线圈12和维持线圈13,所产生的磁场力使阀芯组件20保持在开阀状态;
S3:控制开阀线圈12及维持线圈13均断电,磁场力消失,阀芯组件20回复至关阀状态。
在电磁阀开始工作时,开阀线圈12通电,维持线圈13处于通电或者断电状态均可,此时电流全部流经开阀线圈12,可保证瞬间产生较大的电磁力,使阀芯组件20迅速由关阀状态切换至开阀状态。在开阀线圈12断电、维持线圈13通电时,开阀线圈12与维持线圈13串联,总体电阻增大,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功耗、减小温升。同时,开阀线圈12与维持线圈13串联还能够有效增强电磁力,以使阀芯组件20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开阀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线圈组件(10)和阀芯组件(20),所述线圈组件(10)用于在通电时使所述阀芯组件(20)处于开阀状态,所述线圈组件(10)包括:
线圈支架(11),所述线圈支架(11)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阀芯组件(20)的中空腔;
开阀线圈(12),所述开阀线圈(12)绕设于所述线圈支架(11)的外围;以及
维持线圈(13),所述维持线圈(13)绕设于所述开阀线圈(12)的外围,所述维持线圈(13)的电阻大于所述开阀线圈(12)的电阻;
所述开阀线圈(12)的第一端作为公共接线端,所述开阀线圈(12)的第二端与所述维持线圈(13)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开阀线圈(12)与所述维持线圈(13)的连接部位通过导线引出作为开阀接线端,所述维持线圈(13)的第二端作为维持接线端,所述公共接线端用于作为所述开阀线圈(12)及所述维持线圈(13)所共用的正极接线端或负极接线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10)还包括罩设于所述维持线圈(13)外围的壳体(14),所述开阀接线端、所述维持接线端及所述公共接线端均沿所述线圈支架(11)的侧面布置,并分别通过连接线(15)从所述壳体(14)的侧部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导磁罩(30),所述导磁罩(30)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线圈组件(10)的容置腔,所述阀芯组件(20)的一端可活动地穿出于所述导磁罩(30)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20)包括定阀芯(21)、动阀芯(22)、弹性件(23)及阀帽(24),所述定阀芯(21)及所述动阀芯(22)沿所述中空腔的轴向排布,所述定阀芯(21)相对所述线圈支架(11)保持固定,所述动阀芯(22)的一端与所述定阀芯(21)可分离的配合,另一端穿出于所述导磁罩(30)而与所述阀帽(24)相连接,所述弹性件(23)用于在所述电磁阀断电后使所述动阀芯(22)由与所述定阀芯(21)相接合的开阀位置运动至与所述定阀芯(21)相分离的关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中空腔内的导向筒(40),所述定阀芯(21)和所述动阀芯(22)均设置于所述导向筒(40)内,所述定阀芯(21)相对所述导向筒(40)保持固定,所述动阀芯(22)的外壁面与所述导向筒(40)的内壁面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线圈支架(11)和所述导向筒(40)之间的导磁环(5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3)套设于所述动阀芯(22)的外围,所述弹性件(23)的一端与所述阀帽(24)弹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磁罩(30)的外侧面弹性抵接,所述导磁罩(30)与所述弹性件(23)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限位配合,以对所述弹性件(23)的转动进行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罩(30)包括导磁架(31)和导磁板(32),所述导磁架(31)与所述导磁板(32)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导磁板(32)上设有供所述动阀芯(22)的端部穿出的穿孔,所述导磁板(32)上设有间隔的两个限位部(3221),所述弹性件(23)设有限位配合部(231),所述限位配合部(231)夹置于两所述限位部(322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板(32)包括相互叠合的内导磁板(321)和外导磁板(322),所述导磁架(31)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块侧板,两所述侧板的端面分别设有定位凸部,所述内导磁板(321)上设有供所述定位凸部插接的定位槽,所述外导磁板(322)叠合于所述内导磁板(321)远离所述导磁架(31)的一面,所述内导磁板(321)和所述外导磁板(322)上对应设有所述穿孔。
10.一种电磁阀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开阀线圈(12)通电,电流全部经过所述开阀线圈(12),所产生的磁场力带动阀芯组件(20)由关阀状态切换至开阀状态,在此步骤中,维持线圈(13)可处于通电状态或者断电状态;
控制所述开阀线圈(12)断电、所述维持线圈(13)通电,电流经过所述开阀线圈(12)和所述维持线圈(13),所产生的磁场力使所述阀芯组件(20)保持在所述开阀状态;
控制所述开阀线圈(12)及所述维持线圈(13)均断电,磁场力消失,所述阀芯组件(20)回复至所述关阀状态。
CN202010470456.XA 2020-05-28 2020-05-28 电磁阀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5205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0456.XA CN111520522A (zh) 2020-05-28 2020-05-28 电磁阀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0456.XA CN111520522A (zh) 2020-05-28 2020-05-28 电磁阀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0522A true CN111520522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09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0456.XA Pending CN111520522A (zh) 2020-05-28 2020-05-28 电磁阀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05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3211A (zh) * 2020-10-30 2021-02-2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和电磁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3211A (zh) * 2020-10-30 2021-02-2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和电磁阀
CN112413211B (zh) * 2020-10-30 2023-02-2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和电磁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8005B (zh) 电磁开关
KR100497629B1 (ko) 단자함이 부착된 전자밸브
JP7076633B2 (ja) 直流リレー
JP6237916B2 (ja) 電磁接触器
JP2012199133A (ja) リレー装置
CN111520522A (zh) 电磁阀及其控制方法
JP6240232B2 (ja) 電磁開閉器
JP6726871B2 (ja) 電磁継電器
CN214043580U (zh) 双稳态永磁操作机构
CN212536866U (zh) 电磁阀
JP2014112482A (ja) 電磁接触器
CN211779288U (zh) 一种电磁阀阀芯及电磁阀组件
CN216045727U (zh) 电磁阀及燃气器具
CN216201021U (zh) 接线结构及电磁阀
CN113775809A (zh) 电磁阀及燃气器具
CN210088127U (zh) 开关型电磁阀及燃气装置
CN214588652U (zh) 一种磁保持功率继电器
CN217736441U (zh) 一种双驱互联式电磁先导阀
CN213451989U (zh) 电磁阀
CN211951530U (zh) 三通阀
CN217762203U (zh) 一种电控燃气阀
JP2018041911A (ja) ソレノイド
CN216528649U (zh) 一种接触器的铁芯支持组件及接触器
CN217134288U (zh) 继电器和车辆
CN219163272U (zh) 一种用于监测继电器触点状态的辅助触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