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9662A - 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9662A
CN111519662A CN202010506020.1A CN202010506020A CN111519662A CN 111519662 A CN111519662 A CN 111519662A CN 202010506020 A CN202010506020 A CN 202010506020A CN 111519662 A CN111519662 A CN 111519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template
supporting
formwork
suppor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60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60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96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9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96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包括设置于护坡与模板之间且用于将来自模板的压力传递至护坡的第一支撑机构。本发明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设置在护坡与模板之间,利用护坡以抵消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提高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的稳定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管廊模板的支撑方法。

Description

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管廊专用组合定型钢模板是一种快速支模及成形效果好的模板,边框采用40×80mm、40×60mm方钢管,使用30×40mm方钢管做支撑,3mm厚钢板做面板,模板连接件采用直型插销、钩头螺栓、扣件、紧固螺栓等。
浇筑管廊底板、墙板时都会采用钢模板作为外模板,而浇筑管廊底板、墙板时如何避免混凝土侧压力导致钢模板跑模、倒模等状况,现有的施工方法是在钢模板两侧填虚土,浇筑完管廊墙板后把肥槽两侧虚土挖出重新分层填土夯实,此方法步骤重复且增加了机械台班费及工期,而虚土之间有一定空隙,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压力会使钢模板发生轻微偏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目的是提高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包括设置于护坡与模板之间且用于将来自模板的压力传递至护坡的第一支撑机构。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护坡上的传力件和设置于传力件与模板之间且用于将来自模板的压力传递至传力件的第一支撑件。
所述传力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均为水平设置,传力件的一端插入所述护坡内部,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传力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模板相抵触。
所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连接的第二支撑机构以及与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一支撑机构连接的第三支撑机构。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为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机构为倾斜设置,第二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第二支撑机构的下端与第三支撑机构的下端连接,第三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
所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模板连接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具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端部插入限位槽中,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位于限位槽中。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所述模板连接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为竖直设置,所述限位槽位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与所述模板为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通过螺栓与所述模板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管廊模板的支撑方法,采用上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且包括步骤:
S1、在护坡上安装第一支撑机构,使模板抵靠在第一支撑机构上;
S2、安装第二支撑机构;
S3、安装第三支撑机构,第三支撑机构呈倾斜状态,将第二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将第二支撑机构的下端与第三支撑机构的下端连接,将第三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
本发明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设置在护坡与模板之间,利用护坡以抵消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提高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管廊模板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管廊模板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传力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第一支撑机构与护坡和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第一支撑机构安装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6是第二支撑机构安装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7是限位机构与模板连接示意图;
图8是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模板;2、传力件;3、第一支撑件;4、第二支撑件;5、第三支撑件;6、护坡;7、第一限位件;8、第二限位件;9、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包括设置于护坡与模板之间且用于将来自模板的压力传递至护坡的第一支撑机构。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模板呈竖直状态安装在管廊基坑内,本发明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是设置在护坡与模板之间,利用护坡以抵消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提高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的稳定性,模板位置不容易发生偏移。而且三角支撑结构与钢模板之间并没有实体连接,拆模时只需吊出模板即可。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护坡与模板之间,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第一支撑机构对模板提供支撑作用,模板受到的压力经第一支撑机构传递至护坡。第一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护坡上的传力件2和设置于传力件2与模板之间且用于将来自模板的压力传递至传力件2的第一支撑件3。传力件2和第一支撑件3均为水平设置,传力件2的一端插入护坡内部,第一支撑件3的一端与传力件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3的另一端与模板相抵触。传力件2和第一支撑件3均为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传力件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穿过护坡的坡面后伸入护坡的内部,传力件2是预埋在护坡的内部,传力件2伸入护坡的内部的部分的长度为600mm~800mm,传力件2与第一支撑件3相连接的部分的长度为30mm~50mm。传力件2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者为焊接连接,第一支撑件3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模板的外壁面相接触,模板的该外壁面为面朝护坡坡面的竖直平面,第一支撑件3和传力件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且第一方向与模板的外壁面相垂直,第一方向并与模板的厚度方向相平行。模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的第二支撑机构以及与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一支撑机构连接的第三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为水平设置,第二支撑机构为竖直设置,第三支撑机构为倾斜设置,第二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第二支撑机构的下端与第三支撑机构的下端连接,第三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从而形成直角三角形支撑结构,能够对模板提供稳定支撑作用。
如图1至图6所示,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件4,第二支撑件4为竖直设置,第二支撑件4位于模板与护坡坡面之间,第二支撑件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二支撑件4为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第二支撑件4朝向第一支撑件3的下方延伸,第二支撑件4的上端与第一支撑件3的端部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为焊接连接。第三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撑件5,第三支撑件5为倾斜设置,第三支撑件5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三支撑件5的长度方向并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第三支撑件5为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第三支撑件5位于第一支撑件3的下方,第三支撑件5的下端与第二支撑件4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为焊接连接,第三支撑件5的上端与第一支撑件3的端部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为焊接连接,传力件2和第三支撑件5与第一支撑件3的同一端固定连接。
如图1、图6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与模板连接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具有限位槽9,第一支撑机构的端部插入限位槽9中,第二支撑机构位于限位槽9中。限位机构对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起到限位作用,使第一支撑机构的端部能够在设定位置处始终与模板的外壁面相抵触,提高可靠性。
如图1、图6至图8所示,限位机构位于模板和护坡坡面之间,限位机构包括与模板连接的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为竖直设置,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限位槽9位于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之间。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采用角钢制成,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支撑件4的长度方向相平行,限位槽9为矩形凹槽,第一支撑件3的端部插入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之间,第二支撑件4也位于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之间。
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的长度大小相同且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对齐,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紧贴模板的外壁面,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与模板为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通过螺栓与模板连接,方便拆装。而且,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8均是通过多个螺栓与模板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管廊模板的支撑方法,采用上述结构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且包括如下的步骤:
S1、在护坡上安装第一支撑机构,使模板抵靠在第一支撑机构上;
S2、安装第二支撑机构;
S3、安装第三支撑机构,第三支撑机构呈倾斜状态,将第二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将第二支撑机构的下端与第三支撑机构的下端连接,将第三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
在上述步骤S1中,将传力件2预埋在护坡上,传力件2的一端位于护坡的外部,传力件2的另一端插入护坡的内部,然后将第一支撑件3的一端与传力件2的端部焊接,将第一支撑件3的另一端端面与模板的外壁面相接触。
在上述步骤S1中,在模板上安装有限位机构,第一支撑件3的与模板相接触的端部插入该限位机构的限位槽9中,第一支撑架的该端部的宽度与限位槽9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一支撑架的该端部的宽度方向和限位槽9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
在上述步骤S2中,将第二支撑件4插入限位机构的限位槽9中,第二支撑件4呈竖直状态,并将第二支撑件4的上端与第一支撑件3焊接。
在上述步骤S3中,将第三支撑件5放置在第一支撑件3的下方,将第三支撑件5的下端与第二支撑件4的下端焊接,将第三支撑件5的上端与第一支撑件3的端部焊接。
在本发明的管廊模板的支撑方法中,管廊模板支撑装置设置多个,且管廊模板支撑装置沿模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个管廊模板支撑装置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500mm~2000mm之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护坡与模板之间且用于将来自模板的压力传递至护坡的第一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护坡上的传力件和设置于传力件与模板之间且用于将来自模板的压力传递至传力件的第一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均为水平设置,传力件的一端插入所述护坡内部,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传力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模板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连接的第二支撑机构以及与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一支撑机构连接的第三支撑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为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机构为倾斜设置,第二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第二支撑机构的下端与第三支撑机构的下端连接,第三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模板连接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具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端部插入限位槽中,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位于限位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所述模板连接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为竖直设置,所述限位槽位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与所述模板为可拆卸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通过螺栓与所述模板连接。
10.管廊模板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管廊模板支撑装置,且包括步骤:
S1、在护坡上安装第一支撑机构,使模板抵靠在第一支撑机构上;
S2、安装第二支撑机构;
S3、安装第三支撑机构,第三支撑机构呈倾斜状态,将第二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将第二支撑机构的下端与第三支撑机构的下端连接,将第三支撑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
CN202010506020.1A 2020-06-05 2020-06-05 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Pending CN1115196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6020.1A CN111519662A (zh) 2020-06-05 2020-06-05 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6020.1A CN111519662A (zh) 2020-06-05 2020-06-05 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9662A true CN111519662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09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6020.1A Pending CN111519662A (zh) 2020-06-05 2020-06-05 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96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3586A (zh) * 2021-12-10 2022-03-18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下沉式管廊浇筑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3586A (zh) * 2021-12-10 2022-03-18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下沉式管廊浇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9662A (zh) 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CN106968692B (zh)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及该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3062099U (zh) 管廊模板支撑装置
CN204098061U (zh) 钢板导墙
CN114032965A (zh) 地铁车站封堵墙传力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701066U (zh) 土压力计可调式位置固定安装装置
CN109555902B (zh) 一种管道的安装方法
CN112049148A (zh) 高填方超厚衡重式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法
CN111155535A (zh) 地下连续墙与基础底板的预埋钢板连接构造
CN216108535U (zh) 一种装配式基坑钢围檩连接结构
CN211312623U (zh) 一种微型钢管桩桩身位移监测装置
CN209741907U (zh) 一种综合管廊集水坑钢格栅安装结构
CN208563371U (zh) 一种用于城市管囊建造的移动式支护护盾及其限位铰
CN207160052U (zh) 一种连接拱形波纹钢结构的拱座
CN213653470U (zh) 一种新型支撑传力装置
CN206053128U (zh) 一种异形速接式钢柱
CN204664621U (zh) 一种混凝土输送管道水平段加固装置
CN217204780U (zh) 一种超高后砌填充墙的顶部拉结机构
CN205711764U (zh) 桥梁防撞墙浇筑布料装置
CN219794259U (zh) 免焊接防偏移止水钢板结构
CN212612566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用防渗接头装置
CN217399672U (zh) 一种基坑内支护结构
CN216429610U (zh) 一种大断面矩形斜交顶管施工用始发反力支撑结构
CN215670176U (zh) 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
CN217842967U (zh) 一种悬挑设于建筑外侧的烟风道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