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9598B - 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9598B
CN111519598B CN202010318983.9A CN202010318983A CN111519598B CN 111519598 B CN111519598 B CN 111519598B CN 202010318983 A CN202010318983 A CN 202010318983A CN 111519598 B CN111519598 B CN 1115195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splicing
sand
regular
regular polyg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89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9598A (zh
Inventor
蒋贤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Yannan High Tech Zone Xiaolaim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3189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9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9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9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9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95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土地荒漠化治理领域,包括多个挡沙组件,每个挡沙组件均包括水管和挡沙板,挡沙板与水管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挡沙组件拼接成多个正多边形,且多个正多边形呈多圈分布,它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住沙地,采用仿蜘蛛网的形状结构,形状规则、整齐,而且每扩大一圈,正多边形之间的间隙随之增大,在减小铺设工程量的同时实现了覆盖面积的最大化,此种结构可根据实地环境情况采取两种铺设模式,铺设方式较为灵活、多变,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整个装置具有向地表以下部分输入水的能力,能保持土壤的湿润度,给植物创造一个极易生存的条件,加快土地荒漠化治理和植被恢复的进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地荒漠化治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狭义荒漠化也即沙漠化,在极端干旱、干旱与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并逐步形成风蚀、风积地貌结构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最直接的表现是产生流沙。
目前治理流沙的方法有很多,但都大同小异,多数是在地表上铺设网格状的固沙装置或障碍物,形状一般以方形的居多,方形的虽然铺设起来简单,但是方形中的单个网格所覆盖的面积小,对于大面积的铺设来讲工程量是非常大的,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也大,而且治流沙必先治水,现有的固沙装置无法保持治理地土壤的湿润度,更不利于植物在严苛的环境中生长,频繁的给植物浇水也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住沙地,采用仿蜘蛛网的形状结构,整体由多个正多边形组合而成,形状规则、整齐,而且每扩大一圈,正多边形之间的间隙随之增大,在减小铺设工程量的同时实现了覆盖面积的最大化,此种仿蜘蛛网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实地环境情况采取两种铺设模式,既可单个铺设,也能相邻几个小的连接起来,铺设方式较为灵活、多变,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整个装置具有向地表以下部分输入水的能力,能保持土壤的湿润度,给植物创造一个极易生存的条件,加快土地荒漠化治理和植被恢复的进程。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包括多个挡沙组件,每个所述挡沙组件均包括水管和挡沙板,所述挡沙板与水管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挡沙组件拼接成多个正多边形,且多个正多边形呈多圈分布,每个正多边形相邻两条边上的所述水管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件,位于内圈正多边形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相邻外圈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之间连通有连通管,位于外圈正多边形上的相邻两个所述水管之间连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水管的下端连通有多个插地杆,且插地杆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水孔;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卡箍、插块和安装块,两个所述卡箍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转动连接,所述插块与其中一个卡箍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安装块与另一个卡箍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侧壁开设有与插块下端匹配的插接槽,所述插块的下端两侧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中转动连接有卡夹,所述卡夹与安装槽的侧壁之间通过弹簧卷连接,所述插接槽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与卡夹匹配的卡槽,两个所述卡箍的内壁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通过多个压缩弹簧连接有密封件,两个所述密封件均与水管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所述安装板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且橡胶密封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利用压缩弹簧的弹力使橡胶密封环将两个水管的连接处紧密的包裹起来,以免出现较大的缝隙而致使水渗漏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的形状均为半环形,且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与水管的外形相匹配,外形的匹配能保证紧密的贴合度,最大限度的降低间隙的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四通管件,且第一连接件的直通管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由于最小和最大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上都有一个开放口,因此需用堵头堵住,而又为了方便向水管中加入水,所以堵头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与第一连接件的连通处缠绕有防水胶带,防水胶带可防止水渗漏出来,而且防水胶带价格便宜使用起来也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插地杆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且插地杆与水管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如果插地杆和水管采用一体式结构的话,生产制作流程较复杂,成本较高,因此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插地杆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倒刺,且倒刺远离排水孔设置,采用类似鱼钩上的倒刺来增加插地杆的抓地力,以免挡沙组件在风力的作用下连根拔起。
进一步的,所述插块的形状为T形,且插块的上半部分为中空结构,T形方便插块的插入,中空结构可节约用料。
进一步的,所述挡沙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采用PVC改性材料,因为上述结构部件都要长时间的使用,长期的风吹日晒会破坏结构,而且不能污染当地的环境,因此需要用PVC改性材料。
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实地情况确定要拼接的正多边形的规模大小,先拼接最小的正多边形,再依次向外圈拼接,拼接时将插地杆插进沙地中,让水管和挡沙板处在地面以上,相邻的两个水管之间用第一连接件连通,但要注意最小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有一个端口是开放的,要用堵头堵住;
S2,最内圈的正多边形拼接好之后,接着拼接第二圈正多边形,采用S1步骤中同样的拼接方法进行拼接,拼接好后相邻两个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用连通管连通,并做好密封处理,后续采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向外圈拼接正多边形;
S3,当拼接大的正多边形时,由于每条边的长度较长,相邻两个水管之间的连通借助第二连接件,连通时将相邻的两个水管放进两个卡箍中,然后用力按压使插块插进安装块中;
S4,当把最大的正多边形拼接好之后,第一连接件有一个端口也是开放的,同样用堵头堵住。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住沙地,采用仿蜘蛛网的形状结构,整体由多个正多边形组合而成,形状规则、整齐,而且每扩大一圈,正多边形之间的间隙随之增大,在减小铺设工程量的同时实现了覆盖面积的最大化,此种仿蜘蛛网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实地环境情况采取两种铺设模式,既可单个铺设,也能相邻几个小的连接起来,铺设方式较为灵活、多变,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整个装置具有向地表以下部分输入水的能力,能保持土壤的湿润度,给植物创造一个极易生存的条件,加快土地荒漠化治理和植被恢复的进程。
(2)密封件包括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安装板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且橡胶密封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利用压缩弹簧的弹力使橡胶密封环将两个水管的连接处紧密的包裹起来,以免出现较大的缝隙而致使水渗漏出去。
(3)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的形状均为半环形,且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与水管的外形相匹配,外形的匹配能保证紧密的贴合度,最大限度的降低间隙的产生。
(4)第一连接件为四通管件,且第一连接件的直通管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由于最小和最大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上都有一个开放口,因此需用堵头堵住,而又为了方便向水管中加入水,所以堵头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
(5)连通管与第一连接件的连通处缠绕有防水胶带,防水胶带可防止水渗漏出来,而且防水胶带价格便宜使用起来也方便。
(6)插地杆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且插地杆与水管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如果插地杆和水管采用一体式结构的话,生产制作流程较复杂,成本较高,因此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
(7)每个插地杆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倒刺,且倒刺远离排水孔设置,采用类似鱼钩上的倒刺来增加插地杆的抓地力,以免挡沙组件在风力的作用下连根拔起。
(8)插块的形状为T形,且插块的上半部分为中空结构,T形方便插块的插入,中空结构可节约用料。
(9)挡沙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采用PVC改性材料,因为上述结构部件都要长时间的使用,长期的风吹日晒会破坏结构,而且不能污染当地的环境,因此需要用PVC改性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连接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安装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连接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连接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挡沙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挡沙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挡沙组件、101水管、102挡沙板、2连通管、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401卡箍、402插块、403安装块、5安装槽、6卡夹、7弹簧卷、8插接槽、9卡槽、10凹槽、11压缩弹簧、12密封件、13插地杆、14排水孔、15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10,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请参阅图9-10,包括多个挡沙组件1,每个挡沙组件1均包括水管101和挡沙板102,挡沙板102自身可带有颜色,并分为不同的色系,当应用在公路沿线时能勾勒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挡沙板102与水管101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3,多个挡沙组件1拼接成多个正多边形,且多个正多边形呈多圈分布,仿照蜘蛛网的形状,在减小铺设工程量的同时实现了覆盖面积的最大化,正多边形之间的间隙处种植沙生植物,每个正多边形相邻两条边上的水管101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件3,第一连接件3为四通管件,且第一连接件3的直通管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由于最小和最大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3上都有一个开放口,因此需用堵头堵住,而又为了方便向水管101中加入水,所以堵头与第一连接件3的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位于内圈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3与相邻外圈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3之间连通有连通管2,连通管2与第一连接件3的连通处缠绕有防水胶带,水管101与第一连接件3的连通处也缠绕防水胶带,防水胶带可防止水渗漏出来,而且防水胶带价格便宜使用起来也方便,位于外圈正多边形上的相邻两个水管101之间连通有第二连接件4,挡沙组件1、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均采用PVC改性材料,因为上述结构部件都要长时间的使用,长期的风吹日晒会破坏结构,而且不能污染当地的环境,因此需要用PVC改性材料;
请参阅图9-10,水管101的下端连通有多个插地杆13,插地杆13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且插地杆13与水管10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如果插地杆13和水管101采用一体式结构的话,生产制作流程较复杂,成本较高,因此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且插地杆13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水孔14,向水管101中注入水,水由排水孔14缓慢向土壤中渗入,可长时间保持土壤的湿润性,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加快植被的恢复,每个插地杆13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倒刺15,且倒刺15远离排水孔14设置,采用类似鱼钩上的倒刺15来增加插地杆13的抓地力,以免挡沙组件1在风力的作用下连根拔起;
请参阅图4-5,第二连接件4包括两个卡箍401、插块402和安装块403,插块402的形状为T形,且插块402的上半部分为中空结构,T形方便插块402的插入,中空结构可节约用料,两个卡箍401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转动连接,插块402与其中一个卡箍401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安装块403与另一个卡箍401的侧壁固定连接,安装块403的侧壁开设有与插块402下端匹配的插接槽8;
请参阅图6-8,插块402的下端两侧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5,且安装槽5中转动连接有卡夹6,卡夹6与安装槽5的侧壁之间通过弹簧卷7连接,插接槽8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与卡夹6匹配的卡槽9,当插块402插进插接槽8中后,弹簧卷7的弹力将卡夹6弹进卡槽9中,实现两个卡箍401的稳固连接,此结构简单、易操作,两个卡箍401的内壁均开设有凹槽10,且凹槽10的内壁通过多个压缩弹簧11连接有密封件12,两个密封件12均与水管101相抵,密封件12包括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安装板与压缩弹簧11固定连接,且橡胶密封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利用压缩弹簧11的弹力使橡胶密封环将两个水管101的连接处紧密的包裹起来,以免出现较大的缝隙而致使水渗漏出去,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的形状均为半环形,且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与水管101的外形相匹配,外形的匹配能保证紧密的贴合度,最大限度的降低间隙的产生。
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实地情况确定要拼接的正多边形的规模大小,先拼接最小的正多边形,再依次向外圈拼接,拼接时将插地杆13插进沙地中,让水管101和挡沙板102处在地面以上,相邻的两个水管101之间用第一连接件3连通,但要注意最小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3有一个端口是开放的,要用堵头堵住;
S2,最内圈的正多边形拼接好之后,接着拼接第二圈正多边形,采用S1步骤中同样的拼接方法进行拼接,拼接好后相邻两个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3用连通管2连通,并做好密封处理,后续采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向外圈拼接正多边形;
S3,当拼接大的正多边形时,由于每条边的长度较长,相邻两个水管101之间的连通借助第二连接件4,连通时将相邻的两个水管101放进两个卡箍401中,然后用力按压使插块402插进安装块403中;
S4,当把最大的正多边形拼接好之后,第一连接件3有一个端口也是开放的,同样用堵头堵住。
安装时先由最小的正多边形开始,插地杆13插进沙地中,相邻的两个水管101之间用第一连接件3连通,并把第一连接件3的开口端用堵头堵住,然后拼接第二个正多边形,当拼接好之后用连通管2把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件3连通起来,在连接处缠上防水胶带做好密封处理,当拼接大的正多边形时,水管101可用第二连接件4连通,连接时把相邻的两个水管101放进两个卡箍401中,合上卡箍401,压缩弹簧11的弹力使密封件12将两个水管101的连接处紧紧包裹住,然后用力按压使插块402插进安装块403中,当安装槽5与卡槽9对齐时,弹簧卷7的弹力将卡夹6弹进卡槽9中,此时两个卡箍401将两个水管101连接起来,当所有的正多边形拼接好之后,向最外圈的第一连接件3中注入水,水由排水孔14缓慢向土壤中渗入,可长时间保持土壤的湿润性,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加快植被的恢复,注水完成后再用堵头堵住。
它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住沙地,采用仿蜘蛛网的形状结构,整体由多个正多边形组合而成,形状规则、整齐,而且每扩大一圈,正多边形之间的间隙随之增大,在减小铺设工程量的同时实现了覆盖面积的最大化,此种仿蜘蛛网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实地环境情况采取两种铺设模式,既可单个铺设,也能相邻几个小的连接起来,铺设方式较为灵活、多变,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整个装置具有向地表以下部分输入水的能力,能保持土壤的湿润度,给植物创造一个极易生存的条件,加快土地荒漠化治理和植被恢复的进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包括多个挡沙组件(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挡沙组件(1)均包括水管(101)和挡沙板(102),所述挡沙板(102)与水管(101)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挡沙组件(1)拼接成多个正多边形,且多个正多边形呈多圈分布,每个正多边形相邻两条边上的所述水管(101)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件(3),位于内圈正多边形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与相邻外圈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3)之间连通有连通管(2),位于外圈正多边形上的相邻两个所述水管(101)之间连通有第二连接件(4),所述水管(101)的下端连通有多个插地杆(13),且插地杆(13)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水孔(14);
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两个卡箍(401)、插块(402)和安装块(403),两个所述卡箍(401)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转动连接,所述插块(402)与其中一个卡箍(401)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安装块(403)与另一个卡箍(40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403)的侧壁开设有与插块(402)下端匹配的插接槽(8),所述插块(402)的下端两侧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5),且安装槽(5)中转动连接有卡夹(6),所述卡夹(6)与安装槽(5)的侧壁之间通过弹簧卷(7)连接,所述插接槽(8)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与卡夹(6)匹配的卡槽(9),两个所述卡箍(401)的内壁均开设有凹槽(10),且凹槽(10)的内壁通过多个压缩弹簧(11)连接有密封件(12),两个所述密封件(12)均与水管(101)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2)包括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所述安装板与压缩弹簧(11)固定连接,且橡胶密封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的形状均为半环形,且安装板和橡胶密封环与水管(101)的外形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四通管件,且第一连接件(3)的直通管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与第一连接件(3)的连通处缠绕有防水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杆(13)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且插地杆(13)与水管(10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地杆(13)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倒刺(15),且倒刺(15)远离排水孔(14)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402)的形状为T形,且插块(402)的上半部分为中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沙组件(1)、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均采用PVC改性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实地情况确定要拼接的正多边形的规模大小,先拼接最小的正多边形,再依次向外圈拼接,拼接时将插地杆(13)插进沙地中,让水管(101)和挡沙板(102)处在地面以上,相邻的两个水管(101)之间用第一连接件(3)连通,但要注意最小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3)有一个端口是开放的,要用堵头堵住;
S2,最内圈的正多边形拼接好之后,接着拼接第二圈正多边形,采用S1步骤中同样的拼接方法进行拼接,拼接好后相邻两个正多边形上的第一连接件(3)用连通管(2)连通,并做好密封处理,后续采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向外圈拼接正多边形;
S3,当拼接大的正多边形时,由于每条边的长度较长,相邻两个水管(101)之间的连通借助第二连接件(4),连通时将相邻的两个水管(101)放进两个卡箍(401)中,然后用力按压使插块(402)插进安装块(403)中;
S4,当把最大的正多边形拼接好之后,第一连接件(3)有一个端口也是开放的,同样用堵头堵住。
CN202010318983.9A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19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8983.9A CN111519598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8983.9A CN111519598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9598A CN111519598A (zh) 2020-08-11
CN111519598B true CN111519598B (zh) 2020-11-24

Family

ID=7190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898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19598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95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1800B (zh) * 2020-11-02 2022-02-11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防集沙及沙埋功能的“蛛网”形组合沙障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1877B1 (ko) * 2007-03-27 2007-09-28 (주)에코원 해안용 모래 포집 구조물
CN104196006A (zh) * 2014-08-30 2014-12-10 武汉橄石代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
CN108243778A (zh) * 2018-01-06 2018-07-06 苏州巴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用聚沙式防风固沙装置
CN208074281U (zh) * 2018-03-14 2018-11-09 斯朗福(天津)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单开口卡箍
CN209816818U (zh) * 2019-04-12 2019-12-2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用于公路的防风固沙生态毯
CN209897736U (zh) * 2019-01-19 2020-01-07 内蒙古太伟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培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0565A (en) * 2002-06-27 2004-01-14 Tensar Internat Ltd Geogri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1877B1 (ko) * 2007-03-27 2007-09-28 (주)에코원 해안용 모래 포집 구조물
CN104196006A (zh) * 2014-08-30 2014-12-10 武汉橄石代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
CN108243778A (zh) * 2018-01-06 2018-07-06 苏州巴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用聚沙式防风固沙装置
CN208074281U (zh) * 2018-03-14 2018-11-09 斯朗福(天津)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单开口卡箍
CN209897736U (zh) * 2019-01-19 2020-01-07 内蒙古太伟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培育装置
CN209816818U (zh) * 2019-04-12 2019-12-2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用于公路的防风固沙生态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9598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5498Y (zh) 连锁护坡砌块
CN111519598B (zh) 一种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38151U (zh) 一种保护树木的地下管道
US20230078741A1 (en) Buried infiltrating irrigation pipe with multi-cavity water inlet steady flow channel, two clamps and built-in dowels
CN111034493A (zh) 拼装式植物种植槽及其使用方法
CN207553123U (zh) 一种高速铁路岩质路堑边坡绿色防护结构
WO2023029623A1 (zh) 防冲刷绿化带、防冲刷装置及其防冲刷板
CN103669475B (zh) 形成沙漠地下水库治理沙漠绿化系统
CN212865797U (zh) 一种河道水利护坡
CN21350829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护坡网装置
CN114622523A (zh) 一种基于河道纵比降的边坡水土保持系统
CN219269636U (zh) 一种新型生态树池的固定机构
CN203603208U (zh) 形成沙漠地下水库治理沙漠绿化系统
CN216275485U (zh) 河道沟渠绿化植物纤维装置
CN21034180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护坡
CN217905333U (zh) 一种格栅结构绿化构件
KR200142764Y1 (ko) 법면보호를 위한 블록
CN219240442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生态护坡
CN219825315U (zh) 一种人造山体固土装置
CN211631038U (zh) 一种生态修复的种植层结构
CN211607379U (zh) 智能农业上用的农田施肥灌溉装置
CN109923966A (zh) 一种沙漠蓄水改造种植方法
CN212270837U (zh) 一种带穿孔的环形砌块及护坡
CN215872938U (zh) 一种多腔进水稳流道两合夹内置稳钉地埋渗灌管
KR200290542Y1 (ko) 식물이 자라는 i형 콘크리트 호안블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20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8

Address after: 257000 No. 112-2, urban empowerment center, No. 817, Bingshe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uangrao County,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ying zhuanxi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22200 No. 81, zone 1, Jiangzhai village, Huangzhai Town, Pujiang Coun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 Xiand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3

Address after: 226000 room 402, building 1, Huahui Zhigu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No. 17, Yuanyuan Road, Guanyinshan street,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uanx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57000 No. 112-2, urban empowerment center, No. 817, Bingsheng Road, Guangrao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uangrao County,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ying zhuanxi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9

Address after: 224005 Room 109, Building A-19, Big Data Industrial Park, Kecheng Street, Yannan High tech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cheng Yannan High tech Zone Xiaolaim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000 room 402, building 1, Huahui Zhigu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No. 17, Yuanyuan Road, Guanyinshan street,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huanx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