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4549A - 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及其移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及其移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4549A
CN111514549A CN202010351066.0A CN202010351066A CN111514549A CN 111514549 A CN111514549 A CN 111514549A CN 202010351066 A CN202010351066 A CN 202010351066A CN 111514549 A CN111514549 A CN 111514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p
sleeve
main
pol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10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朝蔚
邵锦滔
张熙
黄玉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10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45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4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4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7/00Apparatus for climbing poles, trees, or the like
    • A63B27/04Climbing devices for profile poles attachable to the f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包括主箍和副箍,主箍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箍套和支撑架,第一箍套用于套设在电杆上,支撑架用于支撑操作者,第一箍套与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架连接,第一箍套具有固定在电杆上的锁定状态和可在电杆上移动的解锁状态;副箍间隔设置在主箍的下方,副箍包括第二箍套和第二连接架,第二箍套设置在第二连接架的一端,第二箍套用于套设在电杆上,第二箍套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控制面板,驱动件与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电连接,可驱动主箍和副箍交替移动,以使移动式卡箍组件在电杆上上升或下降。本发明的移动式卡箍组件可以自动移动,操作难度低,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及其移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及其移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网维护领域,常需要攀爬电杆,电杆表面光滑,高度较高,目前通常是操作者借助攀爬带进行攀爬,攀爬难度大,且费体力,对操作者的体能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及其移动方法,其可以在电杆上自动移动和固定,并托住操作者上移或下移。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包括:
主箍,所述主箍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箍套和支撑架,所述第一箍套用于套设在电杆上,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操作者,所述第一箍套与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一箍套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架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所述电杆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时,所述第一箍套位于所述锁定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所述电杆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时,所述第一箍套位于解锁状态,此时所述第一箍套可在所述电杆上滑动,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
副箍,所述副箍间隔设置在所述主箍的下方,所述副箍包括第二箍套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箍套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所述第二箍套用于套设在所述电杆上,所述第二箍套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所述第二箍套和所述第一箍套均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倾斜角度相同,当所述第二箍套和所述第一箍套均位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倾斜角度相同;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控制面板,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主箍和所述副箍之间,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升降操控按钮和/触控显示屏,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主箍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交替位于所述解锁状态和所述锁定状态以实现可移动,所述副箍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交替位于所述解锁状态和所述锁定状态以实现可移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主箍和所述副箍交替地沿所述电杆移动,以使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在所述电杆上上升或下降。
作为移动式卡箍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支撑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输出轴的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或所述第一连接架邻近于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输出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悬空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移动式卡箍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架铰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所述操作者的座板,所述座板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
作为移动式卡箍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架远离所述第一箍套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外周,所述固定环的内侧沿所述固定环的周部环形设置多个第一铰接座,所述支撑架的周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通过铰接轴连接。
作为移动式卡箍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箍套与所述电杆抵接的一侧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箍套与所述电杆抵接的一侧面为弧形面。
作为移动式卡箍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杆,所述第一箍套包括U型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杆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箍套还包括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封堵U型的所述第一本体的开口,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一箍套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一本体均与所述电杆抵接,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第一箍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作为移动式卡箍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杆,所述第二箍套包括U型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箍套还包括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封堵U型的所述第二本体的开口,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杆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二箍套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杆和所述第二本体均与所述电杆抵接,两个所述第二杆远离所述第二箍套的一端通过第三限位杆连接。
作为移动式卡箍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上均设置有变形检测机构,所述变形检测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报警器,所述变形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发生变形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以提示所述操作者迅速地回到地面。
作为移动式卡箍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座板和围设在所述座板上表面的围栏,所述围栏上设置有供所述操作者腿部伸出的避让孔。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的移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将主箍的第一箍套和副箍的第二箍套分别套设在电杆上,且所述第一箍套位于所述第二箍套的上方;
步骤S200、调节所述主箍的第一连接架和所述副箍的第二连接架的角度,使所述第一箍套和所述第二箍套固定在所述电杆上,此时所述第一箍套和所述第二箍套均位于锁定状态;
步骤S300、操作者坐在所述主箍的支撑架内,然后操控控制面板,使移动式卡箍组件开始上升移动,所述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件启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箍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主箍上移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主箍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然后以所述主箍为支撑点,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副箍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副箍上移所述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副箍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此时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完成一个移动阶段,持续进行多个所述移动阶段,直至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上升至指定位置,所述操作者再控制所述控制面板,使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停止移动;
步骤S400、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开始下降移动时,所述操作者操控所述控制面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件启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副箍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副箍下移所述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副箍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然后以所述副箍为支撑点,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箍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主箍下移所述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主箍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此时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完成一个移动阶段,持续进行多个所述移动阶段,直至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下移至指定位置,所述操作者再控制所述控制面板,使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停止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主箍,可以支撑住操作者,而副箍可以支撑驱动件,控制面板可以控制驱动件工作,使得驱动件能够驱动主箍和副箍在电杆上实现移动,进而将操作者托住在电杆上实现上升或者下降,此装置无需操作者使力,降低了操作者的难度,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主箍和副箍在调整倾斜角度下就能实现解锁和锁定两种状态,使得状态的调整简单,无需设置复杂的锁定结构,使得整个移动式卡箍组件的结构简化,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式卡箍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箍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副箍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环与支撑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式卡箍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
1、主箍;11、第一箍套;111、第一本体;112、第一限位杆;12、支撑架;121、座板;122、围栏;123、避让孔;13、第一连接架;131、第一杆;14、固定环;15、第一铰接座;16、第二铰接座;161、第一铰接板;162、第二铰接板;
2、副箍;21、第二箍套;211、第二本体;212、第二限位杆;22、第二连接架;221、第二杆;222、第三限位杆;
3、驱动件;31、第一驱动机构;311、第一输出轴;32、第二驱动机构;321、第二输出轴;33、支撑板;34、大腿部分;35、小腿部分;
4、控制面板;41、上升按钮;42、下降按钮;43、停止按钮;44、触控显示屏;
5、应变片;
100、电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式卡箍组件包括主箍1、副箍2和驱动机构,所述主箍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箍套11和支撑架12,所述第一箍套11用于套设在电杆100上,所述支撑架12用于支撑操作者(图上未示出),所述第一箍套11与所述支撑架1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架13连接,所述第一箍套11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架13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架13与所述电杆100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时,所述第一箍套11位于所述锁定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架13与所述电杆100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时,所述第一箍套11位于解锁状态,此时所述第一箍套11可在所述电杆100上滑动,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所述副箍2间隔设置在所述主箍1的下方,所述副箍2包括第二箍套21和第二连接架22,所述第二箍套2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架22的一端,所述第二箍套21用于套设在所述电杆100上,所述第二箍套21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所述第二箍套21和所述第一箍套11均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架22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架13的倾斜角度相同,当所述第二箍套21和所述第一箍套11均位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架22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架13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3和控制面板4,所述驱动件3设置在所述主箍1和所述副箍2之间,所述控制面板4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2上,所述控制面板4上设置有升降操控按钮和/触控显示屏44,所述驱动件3与所述控制面板4内的控制器(图上未示出)电连接,所述主箍1在所述驱动件3的驱动下交替位于所述解锁状态和所述锁定状态以实现可移动,所述副箍2在所述驱动件3的驱动下交替位于所述解锁状态和所述锁定状态以实现可移动,所述驱动件3用于驱动所述主箍1和所述副箍2交替地沿所述电杆100移动,以使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在所述电杆100上上升或下降。通过设置主箍1,可以支撑住操作者,而副箍2可以支撑驱动件3,控制面板4可以控制驱动件3工作,使得驱动件3能够驱动主箍1和副箍2在电杆100上实现移动,进而将操作者托住在电杆100上实现上升或者下降,此装置无需操作者使力,降低了操作者的难度,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主箍1和副箍2在调整倾斜角度下就能实现解锁和锁定两种状态,使得状态的调整简单,无需设置复杂的锁定结构,使得整个移动式卡箍组件的结构简化,降低了成本。
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所述驱动件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1、第二驱动机构32和支撑板3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3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的第一输出轴311的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架12的底部或所述第一连接架13邻近于所述支撑架12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的第二输出轴32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22的悬空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通过设置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主箍1和副箍2,可以实现主箍1和副箍2的交替移动,保证整个移动式卡箍组件的移动顺畅,且两个驱动机构的设置,可以增加主箍1和副箍2每次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架13与所述支撑架12铰接,所述支撑架12上设置有支撑所述操作者的座板121,所述座板121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通过将支撑架12与第一连接架13铰接,使得支撑操作者的座板121始终都可以位于水平状态,进而使得操作者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提升操作者在移动过程中的舒适性,并且保证操作者的角度合适,以适合高空作业。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架13远离所述第一箍套1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套设在所述支撑架12的外周,所述固定环14的内侧沿所述固定环14的周部环形设置多个第一铰接座15,所述支撑架12的周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铰接座15固定有第二铰接座16,所述第一铰接座15和所述第二铰接座16通过铰接轴连接。通过设置固定环14,此固定环14可以套设在支撑架12的外周,保证支撑架12可以随第一连接架13的角度变化而调整,并且环状的固定环14还可以对支撑架12提供更加平稳的支撑,防止支撑架12过度晃动,提升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铰接座16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铰接板161和第二铰接板162,所述第一铰接板161和所述第二铰接板162形成L型的所述第二铰接座16,所述第一铰接板161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铰接轴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二铰接板162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板161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12焊接。通过设置L型的第二铰接座16,可以利用第二铰接座16的第二铰接板162增加与支撑架12的连接面积,增加支撑强度和稳定性。
另外,所述第一箍套11与所述电杆100抵接的一侧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箍套21与所述电杆100抵接的一侧面为弧形面。通过将箍套与电杆100抵接端位置设置为弧形结构,可以减少箍套与电杆100的摩擦,并保证箍套在电杆100上移动顺畅。
所述第一连接架13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杆131,所述第一箍套11包括U型的第一本体111,所述第一本体1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杆13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箍套11还包括第一限位杆112,所述第一限位杆112封堵U型的所述第一本体111的开口,所述第一限位杆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131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一箍套11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杆112和所述第一本体111均与所述电杆100抵接,所述第一杆131远离所述第一箍套1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2可拆卸连接。将第一杆131、第一本体111、第一限位杆112以及支撑架12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便于主箍1套设在电杆100上,降低安装难度,通常电杆100的位置固定,高度较高,所以在固定主箍1时,都是在电杆100的底部,也就是邻近于地面的位置进行安装,可拆卸的方式更容易安装和拆卸,便于主箍1重复使用。
第一限位杆112可以为直杆,也可以为U型结构的杆或者弧形结构的杆,当第一限位杆112为U型或者弧形时,其开口朝向第一本体111。
具体地,第一本体111通过圆钢弯制成型,第一杆131连接第一本体111的一端具有插接凹槽,插接凹槽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本体111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本体111的端部与第一杆131螺纹旋接,另外,在第一杆131的外周环形焊接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位置与插接凹槽的位置对应,加强板的长度沿第一杆13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第一限位杆112抵接。一般第一本体111与第一杆131连接的位置需要承受较大的作用力,因此设置加强板可以有效让之第一杆131的端部变形。
第一杆131上对应第一限位杆112开设有螺纹孔,第一限位杆112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限位杆112的两端旋拧在第一杆131的螺纹孔内,以实现第一限位杆112与第一杆131可拆卸连接。
固定环14上间隔设置两个螺纹孔,第一杆131远离第一本体111的一端旋拧在固定环14的螺纹孔内并部分凸出于固定环14的内壁与限位螺母旋接。通过设置限位螺母,可以有效防止固定环14与第一杆131脱离,增加固定环14和第一杆131的连接强度。
当然,当没有设置固定环14固定支撑架12时,还可以在第一杆131远离第一本体111的一端设置开口朝上的挂钩,在支撑架12上设置与挂钩配合的挂孔,直接将支撑架12挂在第一杆131的端部,不仅可以实现第一杆131与支撑架12的可拆卸连接,还能实现支撑架12与第一连接架13的铰接,保证支撑架12在主箍1处于任何状态时均能保持与电杆100处于同一角度,便于操作者操作,且拆装方式更加简单。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仅将第一本体111与两个第一杆131可拆卸连接,而第一杆131、第一限位杆112以及支撑架12组装为一体后再在电杆100的底部与第一本体111连接。此时,可以在第一杆131的端部设置插接凹槽,第一本体111的两端插入到对应的第一杆131的插接凹槽后再通过螺栓固定。
还可以将第一本体111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其中一个第一杆131连接,使得第一本体111可绕铰接位置转动以实现与电杆100的安装,第一本体111的另一端插入到另一个第一杆131的插接凹槽内后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第二连接架2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杆221,所述第二箍套21包括U型的第二本体211,所述第二本体2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22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箍套21还包括第二限位杆212,所述第二限位杆212封堵U型的所述第二本体211的开口,所述第二限位杆2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杆221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二箍套21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杆212和所述第二本体211均与所述电杆100抵接,两个所述第二杆221远离所述第二箍套21的一端通过第三限位杆222连接。将第二杆221、第二本体211、第二限位杆212以及第三限位杆222均采用可拆卸地方式连接,便于副箍2套设在电杆100上,降低安装难度,也便于副箍2重复使用。
第二限位杆212可以为直杆,也可以为U型结构的杆或者弧形结构的杆,当第二限位杆212为U型或者弧形时,其开口朝向第二本体211。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仅将第二本体211与两个第二杆221可拆卸连接,而第二杆221、第二限位杆212和第三限位杆222组装为一体后再在电杆100的底部与第二本体211连接。此时,可以在第二杆221的端部设置插接凹槽,第二本体211的两端插入到对应的第二杆221的插接凹槽后再通过螺栓固定。
还可以将第二本体211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其中一个第二杆221连接,使得第二本体211可绕铰接位置转动以实现与电杆100的安装,第二本体211的另一端插入到另一个第二杆221的插接凹槽内后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的移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将主箍1的第一箍套11和副箍2的第二箍套21分别套设在电杆100上,且所述第一箍套11位于所述第二箍套21的上方;
步骤S200、调节所述主箍1的第一连接架13和所述副箍2的第二连接架22的角度,使所述第一箍套11和所述第二箍套21固定在所述电杆上,此时所述第一箍套11和所述第二箍套21均位于锁定状态;
步骤S300、操作者坐在所述主箍1的支撑架12内,然后操控控制面板4,使移动式卡箍组件开始上升移动,所述控制面板4内的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件3启动,所述驱动件3驱动所述主箍1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主箍1上移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主箍1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以所述主箍1为支撑点,所述驱动件3驱动所述副箍2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副箍2上移所述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副箍2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此时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完成一个移动阶段,持续进行多个所述移动阶段,直至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上升至指定位置,所述操作者再控制所述控制面板4,使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停止移动;
步骤S400、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开始下降移动时,所述操作者操控所述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件3启动,所述驱动件3驱动所述副箍2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副箍2下移所述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副箍2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然后以所述副箍2为支撑点,所述驱动件3驱动所述主箍1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主箍1下移所述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主箍1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此时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完成一个移动阶段,持续进行多个所述移动阶段,直至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下移至指定位置,所述操作者再控制所述控制面板4,使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停止移动。
具体地,控制面板4上设置有上升按钮41、下降按钮42、停止按钮43和触控显示屏44,按压上升按钮41后,移动式卡箍组件可以按照上述步骤实现上升移动,按压下降按钮42,移动式卡箍组件可以按照上述步骤实现下降移动,按压停止按钮43后可以停止上升或者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31和第二驱动机构32均为气缸,初始位置时,整个移动式卡箍组件位于电杆100的底部,第一驱动机构31的初始状态为第一输出轴311全部缩回,第二驱动机构32的初始状态为第二输出轴321全部伸出,每一次当副箍2由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后,副箍2可以移动,第一驱动机构31先回到初始位置准备下一个移动阶段,并拉动整个副箍2上移一定距离,然后第二驱动机构32再依次进行缩回和伸出,使得第二驱动机构32由解锁状态变为锁定状态,并使第二驱动机构32回到初始状态,完成一个移动阶段。重复上述动作可以实现整个移动式卡箍组件能够顺序上升和下移。
两个气缸协作的结构,可以完成主箍1和副箍2顺序移动,以及主箍1和副箍2分别交替位于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保证移动式卡箍组件能顺利实现上升移动和下降移动。
另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驱动件3的结构不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件3为足式机器人的腿部结构,驱动件3包括小腿部分35和与小腿部分35铰接的大腿部分34,小腿部分35和大腿部分34通过动力机构驱动实现伸展和缩回,大腿部分34远离小腿部分35的一端与支撑架12连接,小腿部分35远离大腿部分34的一端与副箍2的第二连接架22远离第二箍套21的一端连接。
当驱动件3伸展时,小腿部分35与大腿部分34之间的夹角为伸展夹角,伸展夹角最大可以达180度,当驱动件3缩回时,小腿部分35与大腿部分34之间的夹角为缩回夹角,缩回夹角远小于伸展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缩回夹角最小可达15度。
在本实施例中,此移动式卡箍组件的移动方法为:控制面板4控制大腿部分34和小腿部分35伸展,主箍1由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操作者再协作,操作者的手再握住支撑架12的顶部跟随大腿部分34和小腿部分35的伸展动作上提,使得主箍1能够顺畅上移,大腿部分34和小腿部分35全部伸展时,主箍1移动到极限位置,然后大腿部分34和小腿部分35再回缩,此时主箍1因为操作者的重力原因会向下倾斜以位于锁定状态,而此时副箍2因为小腿部分35的拉动由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操作者再协作使得副箍2能够顺畅上移,直至大腿部分34和小腿部分35位于缩回状态,操作者再协作踩下副箍2的悬空端,使得副箍2倾斜向下锁定在电杆100上,完成一个移动阶段。
此驱动件3模拟操作者伸腿和缩腿动作,以保证主箍1和副箍2交替移动以实现在电杆100上整个移动式卡箍组件的移动,而整个过程,操作者只是协助,无需主要使力,所以可以有效地降低操作难度。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架13和所述第二连接架22上均设置有变形检测机构,所述变形检测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报警器,所述变形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第一连接架13和所述第二连接架22发生变形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以提示所述操作者迅速地回到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变形检测机构为应变片5,所述应变片5贴在第一连接架13和第二连接架22的中部,用于检测两个连接架是否产生向下弯曲的变形,控制面板4的控制器内预先设定有变形阈值,当应变片5上检测到的变形值大于或等于变形阈值时,则判定第一连接架13和/或第二连接架22发生严重变形,报警器就会提醒操作者迅速回到地面,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2包括座板121和围设在所述座板121上表面的围栏122,所述围栏122上设置有供所述操作者腿部伸出的避让孔123。通过将支撑架12设置为座板121加围栏122的结构,可以利用围栏122保护操作者,防止操作者滑落,并且围栏122的结构还可以降低整个支撑架12的重量,进而降低整个移动式卡箍组件的重量,使得驱动件3的能耗降低。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箍,所述主箍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箍套和支撑架,所述第一箍套用于套设在电杆上,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操作者,所述第一箍套与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一箍套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架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所述电杆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时,所述第一箍套位于所述锁定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所述电杆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时,所述第一箍套位于解锁状态,此时所述第一箍套可在所述电杆上滑动,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
副箍,所述副箍间隔设置在所述主箍的下方,所述副箍包括第二箍套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箍套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所述第二箍套用于套设在所述电杆上,所述第二箍套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所述第二箍套和所述第一箍套均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倾斜角度相同,当所述第二箍套和所述第一箍套均位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倾斜角度相同;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控制面板,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主箍和所述副箍之间,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升降操控按钮和/触控显示屏,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主箍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交替位于所述解锁状态和所述锁定状态以实现可移动,所述副箍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交替位于所述解锁状态和所述锁定状态以实现可移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主箍和所述副箍交替地沿所述电杆移动,以使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在所述电杆上上升或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支撑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输出轴的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或所述第一连接架邻近于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输出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悬空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架铰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所述操作者的座板,所述座板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远离所述第一箍套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外周,所述固定环的内侧沿所述固定环的周部环形设置多个第一铰接座,所述支撑架的周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通过铰接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箍套与所述电杆抵接的一侧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箍套与所述电杆抵接的一侧面为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杆,所述第一箍套包括U型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杆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箍套还包括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封堵U型的所述第一本体的开口,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一箍套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一本体均与所述电杆抵接,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第一箍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杆,所述第二箍套包括U型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箍套还包括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封堵U型的所述第二本体的开口,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杆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二箍套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杆和所述第二本体均与所述电杆抵接,两个所述第二杆远离所述第二箍套的一端通过第三限位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上均设置有变形检测机构,所述变形检测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报警器,所述变形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发生变形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以提示所述操作者迅速地回到地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座板和围设在所述座板上表面的围栏,所述围栏上设置有供所述操作者腿部伸出的避让孔。
10.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卡箍组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将主箍的第一箍套和副箍的第二箍套分别套设在电杆上,且所述第一箍套位于所述第二箍套的上方;
步骤S200、调节所述主箍的第一连接架和所述副箍的第二连接架的角度,使所述第一箍套和所述第二箍套固定在所述电杆上,此时所述第一箍套和所述第二箍套均位于锁定状态;
步骤S300、操作者坐在所述主箍的支撑架内,然后操控控制面板,使移动式卡箍组件开始上升移动,所述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件启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箍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主箍上移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主箍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然后以所述主箍为支撑点,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副箍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副箍上移所述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副箍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此时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完成一个移动阶段,持续进行多个所述移动阶段,直至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上升至指定位置,所述操作者再控制所述控制面板,使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停止移动;
步骤S400、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开始下降移动时,所述操作者操控所述控制面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件启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副箍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副箍下移所述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副箍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然后以所述副箍为支撑点,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箍先由所述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锁状态,然后再使所述主箍下移所述指定距离,最后使所述主箍由所述解锁状态再变化为所述锁定状态,此时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完成一个移动阶段,持续进行多个所述移动阶段,直至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下移至指定位置,所述操作者再控制所述控制面板,使所述移动式卡箍组件停止移动。
CN202010351066.0A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及其移动方法 Pending CN1115145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066.0A CN111514549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及其移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066.0A CN111514549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及其移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4549A true CN111514549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04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1066.0A Pending CN111514549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及其移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45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1018A (zh) * 2020-10-10 2021-01-08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登杆防垂钓告警装置
CN113937700A (zh) * 2021-09-10 2022-01-14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抱箍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抱箍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3746Y (zh) * 2000-03-24 2001-01-10 金进 登杆椅
CN203874396U (zh) * 2014-05-29 2014-10-15 王跃成 自锁式爬杆机器人
CN205140150U (zh) * 2015-11-25 2016-04-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登杆脚扣安全警示装置
CN106166372A (zh) * 2016-07-25 2016-11-30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电杆检修平台自行攀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3746Y (zh) * 2000-03-24 2001-01-10 金进 登杆椅
CN203874396U (zh) * 2014-05-29 2014-10-15 王跃成 自锁式爬杆机器人
CN205140150U (zh) * 2015-11-25 2016-04-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登杆脚扣安全警示装置
CN106166372A (zh) * 2016-07-25 2016-11-30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电杆检修平台自行攀爬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1018A (zh) * 2020-10-10 2021-01-08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登杆防垂钓告警装置
CN113937700A (zh) * 2021-09-10 2022-01-14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抱箍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抱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4549A (zh) 一种移动式卡箍组件及其移动方法
CN111345168A (zh) 一种移动式机械手组件及其操作方法
US4953720A (en) Crane and method for using crane
CN106166371A (zh) 砼杆攀爬检修平台
JP2010516552A (ja) 曲面構造物支持用ピン治具の昇降補助装置
CN104801908B (zh) T型材组装工装
CN111424954A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附墙导向座、使用方法
CN209637255U (zh) 一种基坑临边防护围栏
CN109083428A (zh) 一种预制空调板临时支撑装置
CN219078841U (zh) 一种pc构件快速吊装装置
JP3973215B2 (ja) 鉄塔外付型台棒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06246094A (zh) 一种新型辅助梯及其使用方法
KR101262317B1 (ko) 시스템 동바리 이동장치
CN214498319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
CN211173072U (zh) 用于斜面建筑施工的爬模装置
JPH0848489A (ja) ジブクレーンに於けるリヤポスト支持ケーブルの組付け方法
JP4310583B2 (ja) 鉄塔迫上げ装置
CN217054270U (zh) 一种自动爬升的电梯井施工平台
KR101769041B1 (ko) 작업발판 승강용 작업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거푸집 시스템
CN221256090U (zh) 一种具有抗倾覆结构的造楼设备支撑装置
CN204531349U (zh) 防坠装置及附着导轨防坠升降脚手架
CN219549017U (zh) 水轮机主轴支墩
CN211873072U (zh) 一种锚栓组合件安装辅助装置
CN220791263U (zh) 一种隧道初期支护拱架辅助安装装置
CN215407275U (zh) 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用升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