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0829A - 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0829A
CN111510829A CN202010276349.3A CN202010276349A CN111510829A CN 111510829 A CN111510829 A CN 111510829A CN 202010276349 A CN202010276349 A CN 202010276349A CN 111510829 A CN111510829 A CN 111510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audio
magnetic
electronic device
abnorm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63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0829B (zh
Inventor
金修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63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0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0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0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4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playing music 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2Coo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磁液,磁液盛放于永磁件上的容纳部中,磁液能够利用自身的电磁性能、导热性能和阻尼性能优化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功能。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磁液由于晃动、音圈振动等原因可能产生飞溅并附着在音圈、振膜等结构上,影响音频播放功能。本公开能够根据接收到的预设异常信号向音频编解码芯片发送超声音源,以使音频编解码芯片控制音圈及振膜产生超声振动,进而将附着在音圈、振膜等位置的磁液抖落回永磁件的容纳部中,解决了磁液飞溅对电子设备音频播放功能的干扰问题,提升了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功能的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通常具备音频播放功能。然而,随着音频播放功能的音频质量的提升以及播放功能的丰富,造成音频播放功率增加或对音圈、振膜的性能及振动干扰,进而影响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功能的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提升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功能的使用可靠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音频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控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所述永磁件上设有容纳部,所述磁液盛放于所述容纳部;所述音频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预设异常信号;
根据所述预设异常信号向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发送超声音源,以使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解码所述超声音源,并控制所述音圈及所述振膜产生与所述超声音源关联的超声振动。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接收预设异常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加速度异常信号。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圈参数反馈模块;所述接收预设异常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发出的音圈参数异常信号。
可选的,所述音圈参数异常信号包括音圈温度异常信号和音圈振幅异常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音频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控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所述永磁件上设有容纳部,所述磁液盛放于所述容纳部;所述音频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预设异常信号;
执行单元,根据所述预设异常信号向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发送超声音源,以使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解码所述超声音源,并控制所述音圈及所述振膜产生与所述超声音源关联的超声振动。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子单元,接收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加速度异常信号。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圈参数反馈模块;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第二接收子单元,接收所述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发出的音圈参数异常信号。
可选的,所述音圈参数异常信号包括音圈温度异常信号和音圈振幅异常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采用所述音频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控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电连接,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与所述音圈电连接;
所述永磁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纳部,所述磁液盛放在所述容纳部中;所述音圈包括振膜连接部和导热配合部;所述振膜连接部与所述振膜相连;所述导热配合部收容于所述容纳部,且所述导热配合部的至少一部分浸入所述磁液中。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音圈参数反馈模块,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或所述音圈参数反馈模块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永磁件与所述电路板导热配合。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的露铜结构,所述永磁件与所述露铜结构接触配合。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分别配合于所述永磁件和所述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导热件包括石墨片、铜箔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音频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磁液,磁液盛放于永磁件上的容纳部中,磁液能够利用自身的电磁性能、导热性能和阻尼性能优化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功能。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磁液由于晃动、音圈振动等原因可能产生飞溅并附着在音圈、振膜等结构上,影响音频播放功能。本公开能够根据接收到的预设异常信号向音频编解码芯片发送超声音源,以使音频编解码芯片控制音圈及振膜产生超声振动,进而将附着在音圈、振膜等位置的磁液抖落回永磁件的容纳部中,解决了磁液飞溅对电子设备音频播放功能的干扰问题,提升了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功能的使用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音频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音频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音频控制的装置的框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音频播放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音频播放模组另一角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音频播放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音频播放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相关技术中,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通常具备音频播放功能。然而,随着音频播放功能的音频质量的提升以及播放功能的丰富,造成音频播放功率增加或对音圈、振膜的性能及振动干扰,进而影响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功能的使用可靠性。
本公开提出一种音频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主控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永磁件上设有容纳部,磁液盛放于容纳部。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医疗终端、音箱、耳机等设备,也可以是组装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或单独使用的扬声器,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容纳部可以是设于永磁件上的磁隙,当音圈配合于磁隙时,音圈形成的磁场能够与永磁件的磁场相互作用,进而使音圈产生有规律的振动,进而带动与音圈配合的振膜振动发声。永磁件可以是磁钢,磁钢一般是指铝镍钴合金,由几种硬的强金属,如铁与铝、镍、钴等合成,或者是铜、铌、钽合成,用来制作超硬度永磁合金。
磁液又称磁性液体、铁磁流体,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0纳米以下)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一种稳定的胶状液体,具有较好的电磁性能和导热性能。磁液在静态时无磁性吸引力,当外加磁场作用时,才表现出磁性。在本公开中,磁液的载体可以是合成烃类,磁液的饱和磁化强度范围可以是110G-220G,磁液的粘度范围可以是100cP-10000cP或者200cP-6000cP。例如,可以选用Ferrotec APG1100、Ferrotec APG2100等型号的磁液。
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主控芯片可以位于手机的主板上,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可以属于手机的音频播放模组。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液可以单独利用其电磁性能,提升音频播放模组的性能,进而提升音频播放模组的播放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音圈配合于上述磁隙,且音圈的至少一部分结构还可以浸入磁液中,以通过磁液为音圈提供较好的导热和阻尼特性,避免音圈上的热量聚集和音圈振动过程中的位置偏移。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磁液由于晃动、音圈振动等原因可能产生飞溅并附着在音圈、振膜等结构上,影响音频播放功能。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音频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上述音频播放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在步骤S101中,接收预设异常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上述接收预设异常信号可以是接收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加速度异常信号。
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主控芯片可以位于手机的主板上,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可以属于手机的音频播放模组。当手机发生跌落、冲撞等情况时,极易引起容纳部中的磁液发生飞溅,并附着在音圈、振膜等结构上,影响音频播放功能。手机主板或其他位置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感应手机发生跌落等异常速度变化时的加速度异常信号,并将上述加速度异常信号发送给手机主板上的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接收上述加速度异常信号。
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加速度异常信号,能够避免在电子设备跌落、冲撞等外部事件发生后因磁液飞溅而持续附着在音圈和振膜上,监控参数明确、有针对性,且加速度参数易于获取。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音圈参数反馈模块,上述接收预设异常信号可以是接收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发出的音圈参数异常信号。
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主控芯片可以位于手机的主板上,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可以属于手机的音频播放模组。音圈参数反馈模块能够监控音圈在振动过程中的温度、振幅等参数,当音圈参数反馈模块监控到音圈参数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即发生音圈参数异常,代表音圈或振膜可能存在磁液附着的情况,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可以向主控芯片发送音圈参数异常信号,主控芯片接收上述音圈参数异常信号。上述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可以包括于音频播放模组中,也可以设置在手机主板或其他位置。
通过音圈参数反馈模块监测音圈参数,直接获取音圈和振膜在振动发声过程中的参数,能够监测到磁液飞溅并附着在音圈和振膜上而导致音频播放问题的全部情况,监测效果好,能够确保音频播放模组的播放效果。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音圈参数反馈模块,上述接收预设异常信号可以是接收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加速度异常信号和/或接收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发出的音圈参数异常信号。
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主控芯片可以位于手机的主板上,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可以属于手机的音频播放模组。即,同时监控可能引起磁液飞溅的手机的跌落、冲撞事件以及可能由于磁液飞溅造成的音圈参数变化。监控当主控芯片接收到加速度异常信号和音圈参数异常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时,均相当于接收到了预设异常信号,能够从磁液飞溅原因和磁液飞溅导致的结果两方面监控磁液附着在音圈或振膜上而造成音频播放异常问题,提升音频播放模组的工作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音圈参数异常信号可以是音圈温度异常信号和音圈振幅异常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音圈参数异常信号还可以是音圈的其他振动参数,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步骤S102中,根据预设异常信号向音频编解码芯片发送超声音源,以使音频编解码芯片解码超声音源,并控制音圈及振膜产生与超声音源关联的超声振动。
其中,超声音源的信号产生、解码、功放放大、频率、播放时长等参数可以根据音频播放装置的具体应用场景、音频播放装置的具体结构参数以及针对音频播放装置的实验数据进行设置,本公开并不对超声音源的超声信号参数进行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磁液,磁液盛放于永磁件上的容纳部中,磁液能够利用自身的电磁性能、导热性能和阻尼性能优化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功能。本公开能够根据接收到的预设异常信号向音频编解码芯片发送超声音源,以使音频编解码芯片控制音圈及振膜产生超声振动,进而将附着在音圈、振膜等位置的磁液抖落回永磁件的容纳部中,解决了磁液飞溅对电子设备音频播放功能的干扰问题,提升了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功能的使用可靠性。
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一种音频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主控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永磁件上设有容纳部,磁液盛放于容纳部。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医疗终端、音箱、耳机等设备,也可以是组装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或单独使用的扬声器,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音频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音频控制装置2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1和执行单元22。其中:
接收单元21被配置为接收预设异常信号。
执行单元22被配置为根据预设异常信号向音频编解码芯片发送超声音源,以使音频编解码芯片解码超声音源,并控制音圈及振膜产生与超声音源关联的超声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接收单元21包括第一接收子单元,第一接收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加速度异常信号。
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主控芯片可以位于手机的主板上,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可以属于手机的音频播放模组。当手机发生跌落、冲撞等情况时,极易引起容纳部中的磁液发生飞溅,并附着在音圈、振膜等结构上,影响音频播放功能。手机主板或其他位置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感应手机发生跌落等异常速度变化时的加速度异常信号,并将上述加速度异常信号发送给手机主板上的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接收上述加速度异常信号。
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加速度异常信号,能够避免在电子设备跌落、冲撞等外部事件发生后因磁液飞溅而持续附着在音圈和振膜上,监控参数明确、有针对性,且加速度参数易于获取。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音圈参数反馈模块,接收单元21包括第二接收子单元。第二接收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发出的音圈参数异常信号。
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主控芯片可以位于手机的主板上,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可以属于手机的音频播放模组。音圈参数反馈模块能够监控音圈在振动过程中的温度、振幅等参数,当音圈参数反馈模块监控到音圈参数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即发生音圈参数异常,代表音圈或振膜可能存在磁液附着的情况,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可以向主控芯片发送音圈参数异常信号,主控芯片接收上述音圈参数异常信号。上述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可以包括于音频播放模组中,也可以设置在手机主板或其他位置。
通过音圈参数反馈模块监测音圈参数,直接获取音圈和振膜在振动发声过程中的参数,能够监测到磁液飞溅并附着在音圈和振膜上而导致音频播放问题的全部情况,监测效果好,能够确保音频播放模组的播放效果。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音圈参数反馈模块,上述接收单元21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子单元和第二接收子单元,第一接收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加速度异常信号,第二接收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发出的音圈参数异常信号。
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主控芯片可以位于手机的主板上,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可以属于手机的音频播放模组。即,同时监控可能引起磁液飞溅的手机的跌落、冲撞事件以及可能由于磁液飞溅造成的音圈参数变化。监控当主控芯片接收到加速度异常信号和音圈参数异常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时,均相当于接收到了预设异常信号,能够从磁液飞溅原因和磁液飞溅导致的结果两方面监控磁液附着在音圈或振膜上而造成音频播放异常问题,提升音频播放模组的工作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音圈参数异常信号可以是音圈温度异常信号和音圈振幅异常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音圈参数异常信号还可以是音圈的其他振动参数,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音频控制的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预设异常信号。根据预设异常信号向音频编解码芯片发送超声音源,以使音频编解码芯片解码超声音源,并控制音圈及振膜产生与超声音源关联的超声振动。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接收预设异常信号。根据预设异常信号向音频编解码芯片发送超声音源,以使音频编解码芯片解码超声音源,并控制音圈及振膜产生与超声音源关联的超声振动。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音频控制的装置的框图。例如,装置3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3,装置3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302,存储器304,电源组件306,多媒体组件308,音频组件3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312,传感器组件314,以及通信组件316。
处理组件302通常控制装置3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3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3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308和处理组件3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3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3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3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3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306为装置3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3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3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308包括在所述装置3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3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3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3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3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3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304或经由通信组件3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3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312为处理组件3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3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3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314可以检测到装置3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3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314还可以检测装置300或装置3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3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3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3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3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3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3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3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3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3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4G LTE、5G NR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3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3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音频控制方法的步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3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300的处理器320执行以完成上述音频控制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采用上述音频控制方法进行音频控制。电子设备包括:主控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主控芯片与音频编解码芯片电连接,音频编解码芯片与音圈电连接。永磁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纳部,磁液盛放在容纳部中。音圈包括振膜连接部和导热配合部,振膜连接部与振膜相连,导热配合部收容于容纳部,且导热配合部的至少一部分浸入所述磁液中。
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医疗终端、音箱、耳机等设备,也可以是组装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或单独使用的扬声器,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主控芯片可以位于手机的主板上,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可以属于手机的音频播放模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音频播放模组1的永磁件11上设有容纳部111,容纳部111中盛放有磁液14,通过将音圈12的导热配合部122的至少一部分浸入磁液14中,以使音圈12产生的热量能够利用磁液14优于空气等介质的导热性能快速扩散至磁液14,并经永磁件11散去,因而提升了音频播放模组1的散热效率,在散热效率增加的前提下有助于实现音频播放模组1的工作功率提升。此外,磁液14还能够利用其较好的阻尼特性,在与导热配合部122的至少一部分配合时,避免音圈12在振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
磁液14因其本身具备电磁性能,因而能吸附在永磁件11的容纳部111中,避免了因音频播放模组1的晃动而造成泄露,确保了音频播放模组1在动态使用场景下的散热可靠性。此外,本公开在音频播放模组1原有永磁件11的容纳部111内加磁液14,避免了在音频播放模组1内额外设置散热结构,简化了散热路径和散热结构,有助于实现音频播放模组1的微型化。
当音频播放模组1在工作过程中,音圈12中通入电流后形成的磁场能够与永磁件11的磁场相互作用,进而使音圈12产生有规律的振动,音圈12的振膜连接部121与振膜13相连,以使振膜13能够随音圈12的振动产生声音。音圈12在振动时保持导热配合部122的至少一部分浸入磁液14中,使得具备良好导热性能的磁液14能够带走音圈12的热量,并将热量通过永磁件11散去,提升了针对音频播放模组1的散热效果。其中,振膜连接部121可以与振膜13粘接配合,以实现音圈12与振膜13之间的固定。
当音频播放模组1停止工作后,音圈12的导热配合部122的至少一部分浸入磁液14中,能够继续吸收并散去音圈12上的余热,进而避免了热量在音圈12聚集而造成烧圈、散圈的问题,有助于音圈12的性能维护,提升音频播放模组1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磁液14由于晃动、音圈12振动等原因可能产生飞溅并附着在音圈12、振膜13等结构上,影响音频播放功能。如图5所示,手机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22和/或音圈参数反馈模块23,主控芯片21与加速度传感器22和/或音圈参数反馈模块23电连接。
通过加速度传感器22和/或音圈参数反馈模块23监控可能引起磁液14飞溅的手机的跌落、冲撞事件以及可能由于磁液14飞溅造成的音圈12参数变化。当主控芯片21接收到加速度异常信号和音圈参数异常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时,均相当于接收到了预设异常信号,而后根据预设异常信号向音频编解码芯片17发送超声音源,以使音频编解码芯片17解码超声音源,并控制音圈12及振膜13产生与超声音源关联的超声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音圈参数异常信号可以是音圈温度异常信号和音圈振幅异常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音圈参数异常信号还可以是音圈12的其他振动参数,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1能够从磁液14飞溅原因和/或磁液14飞溅导致的结果监控磁液14附着在音圈12或振膜13上而造成音频播放异常问题,并根据接收到的预设异常信号向音频编解码芯片17发送超声音源,以使音频编解码芯片17控制音圈12及振膜13产生超声振动,进而将附着在音圈12、振膜13等位置的磁液14抖落回永磁件11的容纳部111中,解决了磁液14飞溅对电子设备1音频播放功能的干扰问题,提升了电子设备1的音频播放功能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液14的容量高度小于容纳部111深度的一半。磁液14的容量高度可以指磁液14在容纳部111时最高液面相对于容纳部111底面的高度,由于磁液14为液态,且音圈12的导热配合部122的至少一部分结构浸入磁液14,因此磁液14在导热配合部122浸入后最高液面的高度会上升,还可能在晃动或随音圈12的上下振动中溅出并残留在振膜13或音频播放模组1内部的其他位置,限定磁液14的容量高度能够避免磁液14在导热配合部122浸入后溢出,降低磁液14随音圈12的上下振动溅出的可能,维持磁液14预设的散热效果,同时避免对音频播放模组1的播放功能的干扰。或者,在确保导热配合部122的浸入深度要求的前提下,磁液14的容量高度还可以是小于容纳部111深度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可以依据具体的散热需求进行设置。
音圈12的导热配合部122的至少一部分浸入磁液14中,其中,导热配合部122可以是音圈12一端的一段线圈,导热配合部122的长度可以根据磁液14的粘性、容量高度等参数进行设置,以确保导热配合部122的至少一部分在磁液14中振动时受到的阻力不会对振膜13的发声功能造成影响。例如,导热配合部122的长度可以是音圈12线圈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二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部111的开口处设有弧形导流面1111,由于磁液14为液态,因此可能在晃动或随音圈12的上下振动中溅出并残留在振膜13或音频播放模组1内部的其他位置,当容纳部111的开口处设有弧形导流面1111时,磁液14不仅能够通过自身重力、磁液14与永磁件11的吸引力回到容纳部111中,还能够借助弧形导流面1111的结构滑入容纳部111中,确保了容纳部111中的磁液14量以及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永磁件11上设有一个容纳部111,容纳部111为设置在永磁件11上的环状沟槽、条形沟槽、弧形沟槽、圆形沟槽中的一种。环状沟槽可以是圆形环状沟槽、多边形环状沟槽或截面形状不规则的环状沟槽等;条形沟槽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多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圆形沟槽的截面为圆形、弧形沟槽的截面中包括弧形边。环状沟槽、条形沟槽、弧形沟槽、圆形沟槽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音圈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热配合部122,导热配合部122收容在上述环形沟槽中,且导热配合部122的至少一部分浸入磁液14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永磁件11上设有多个容纳部111,音圈12包括多个导热配合部122,每个容纳部111中盛放有磁液14,每个导热配合部122收容于一个容纳部111中。多个容纳部111间隔设置,降低了多个导热配合部122在随音圈12振动时的相互干扰,避免因多个导热配合部122的相互干扰而过多溅出。
其中,多个容纳部111可以是设置在永磁件11上的环状沟槽、条形沟槽、弧形沟槽、圆形沟槽中的一种或多种。环状沟槽可以是圆形环状沟槽、多边形环状沟槽或截面形状不规则的环状沟槽等,条形沟槽的截面可以是矩形、多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圆形沟槽的截面为圆形、弧形沟槽的截面中包括弧形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音频播放模组1还包括电路板15,电路板15上设有音频编解码芯片17和音圈控制线路18,音圈12与音频编解码芯片通过音圈控制线路18电连接,永磁件11与电路板15导热配合。通过电路板15上的音频编解码芯片17和音圈控制线路18对音圈12的振动,音圈12的振膜连接部121与振膜13相连,以使振膜13能够随音圈12的振动产生声音。永磁件11和电路板15导热配合,以使磁液14自音圈12吸收的热量经永磁件11、电路板15散出。由于振膜13、永磁件11和外壳等结构围成一个整体,音圈12位于上述整体内部,且上述整体设置在电路板15上方,电路板15位于上述整体的外部,上述结构设置借助电路板15的结构形成了由内至外的导热路径,提升了音频播放模组1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路板15包括基板151和设于基板151的露铜结构152,露铜结构152具备较好的散热性能。永磁件11可以直接与露铜结构152接触配合,以通过露铜结构152传导永磁件11上的热量并散出,加强了上述导热路径的散热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音频播放模组1包括电路板15和导热件16,电路板15上设有音圈控制线路,音圈12与音圈控制线路电连接。导热件16分别配合于永磁件11和电路板15,以形成永磁件11与电路板15导热配合。借助导热件16加强永磁件11和电路板15之间的导热效果,提升了从永磁件11到电路板15的导热效率和音频播放模组1的整体散热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路板15包括基板151和设于基板151的露铜结构152,露铜结构152具备较好的散热性能。导热件16可以与露铜结构152接触配合,以通过露铜结构152传导永磁件11上的热量并散出,加强了上述导热路径的散热效果。或者,导热件16也可以直接与电路板15的基板151配合,以将热量通过基板151散出。
需要说明的是,导热件16为石墨片、铜箔中的至少一种。当导热件16为石墨片时,具有环保、质轻、导热效果好的性能。上述音频播放模组1为用于实现声音播放的装置,可以是扬声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音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控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所述永磁件上设有容纳部,所述磁液盛放于所述容纳部;所述音频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预设异常信号;
根据所述预设异常信号向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发送超声音源,以使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解码所述超声音源,并控制所述音圈及所述振膜产生与所述超声音源关联的超声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接收预设异常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加速度异常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圈参数反馈模块;所述接收预设异常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发出的音圈参数异常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参数异常信号包括音圈温度异常信号和音圈振幅异常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音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控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所述永磁件上设有容纳部,所述磁液盛放于所述容纳部;所述音频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预设异常信号;
执行单元,根据所述预设异常信号向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发送超声音源,以使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解码所述超声音源,并控制所述音圈及所述振膜产生与所述超声音源关联的超声振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子单元,接收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加速度异常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圈参数反馈模块;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第二接收子单元,接收所述音圈参数反馈模块发出的音圈参数异常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参数异常信号包括音圈温度异常信号和音圈振幅异常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音频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控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永磁件、音圈、振膜和磁液;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电连接,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与所述音圈电连接;
所述永磁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纳部,所述磁液盛放在所述容纳部中;所述音圈包括振膜连接部和导热配合部;所述振膜连接部与所述振膜相连;所述导热配合部收容于所述容纳部,且所述导热配合部的至少一部分浸入所述磁液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音圈参数反馈模块,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或所述音圈参数反馈模块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音频编解码芯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永磁件与所述电路板导热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的露铜结构,所述永磁件与所述露铜结构接触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分别配合于所述永磁件和所述电路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石墨片、铜箔中的至少一种。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音频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76349.3A 2020-04-09 2020-04-09 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510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6349.3A CN111510829B (zh) 2020-04-09 2020-04-09 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6349.3A CN111510829B (zh) 2020-04-09 2020-04-09 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829A true CN111510829A (zh) 2020-08-07
CN111510829B CN111510829B (zh) 2021-07-30

Family

ID=71878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6349.3A Active CN111510829B (zh) 2020-04-09 2020-04-09 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08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4713A (zh) * 2022-12-30 2023-05-05 深圳市维仕声学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智能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9098A (ja) * 1984-06-06 1985-12-21 Yoshiro Nakamatsu 流体エツヂスピ−カ等振動装置
US4965839A (en) * 1988-06-02 1990-10-23 Boaz Elieli Electro acoustic transducer and loudspeaker
US5335287A (en) * 1993-04-06 1994-08-02 Aura, Ltd. Loudspeaker utilizing magnetic liquid suspension of the voice coil
CN1418449A (zh) * 2001-02-13 2003-05-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
JP2003274485A (ja) * 2002-03-19 2003-09-26 Sony Corp スピーカー製造方法及びスピーカー
US20070189577A1 (en) * 2006-02-14 2007-08-16 Shiro Tsuda Ferrofluid Centered Voice Coil Speaker
CN203435141U (zh) * 2013-08-23 2014-02-12 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CN203968362U (zh) * 2014-06-17 2014-11-26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扬声器和音频播放设备
CN204598302U (zh) * 2015-04-28 2015-08-26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源强制散热扬声器
CN108731388A (zh) * 2017-04-25 2018-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发声模组的除湿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9098A (ja) * 1984-06-06 1985-12-21 Yoshiro Nakamatsu 流体エツヂスピ−カ等振動装置
US4965839A (en) * 1988-06-02 1990-10-23 Boaz Elieli Electro acoustic transducer and loudspeaker
US5335287A (en) * 1993-04-06 1994-08-02 Aura, Ltd. Loudspeaker utilizing magnetic liquid suspension of the voice coil
CN1418449A (zh) * 2001-02-13 2003-05-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
JP2003274485A (ja) * 2002-03-19 2003-09-26 Sony Corp スピーカー製造方法及びスピーカー
US20070189577A1 (en) * 2006-02-14 2007-08-16 Shiro Tsuda Ferrofluid Centered Voice Coil Speaker
CN203435141U (zh) * 2013-08-23 2014-02-12 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CN203968362U (zh) * 2014-06-17 2014-11-26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扬声器和音频播放设备
CN204598302U (zh) * 2015-04-28 2015-08-26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源强制散热扬声器
CN108731388A (zh) * 2017-04-25 2018-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发声模组的除湿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4713A (zh) * 2022-12-30 2023-05-05 深圳市维仕声学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智能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829B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83816B2 (ja) 挿入板を用いた移動コイル構造の容量感知
JP4853029B2 (ja) 携帯端末、スピーカ、及び携帯端末のスピーカ取付構造
US9167324B2 (en) Speaker module for portable terminal
KR20100044381A (ko) 진동 모터
JP2021532702A (ja) 発音構造及び端末
CN111787201A (zh) 电子设备、摄像模组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控制装置
US20100220887A1 (en) Enclosure for a speaker of a wireless device
CN111510829B (zh) 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01213B (zh) 电声模组、电子设备以及音频输出方法
CN103051786A (zh) 移动终端互动方法和装置
CN211656368U (zh) 音频播放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50089474A (ko) 진동발생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3628412B1 (en) Dust screen assembly, electroacoustic assembly,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30031528A (ko) 선형 진동모터
CN111526462B (zh) 电声模组、电子设备以及音频输出方法
CN107516992A (zh) 一种线性马达及电子设备
CN214674819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1656369U (zh) 音频播放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156539B (zh) 一种扬声器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KR102029076B1 (ko) 종속 진동부를 구비한 마이크로스피커 모듈을 채용한 넥밴드 스피커
CN210157380U (zh) 多媒体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259810A (zh) 音频模组和终端设备
KR100453927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용 플랫패널 스피커
CN111405430A (zh) 音频播放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6057485U (zh) 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