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5000A - 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5000A
CN111505000A CN202010532324.5A CN202010532324A CN111505000A CN 111505000 A CN111505000 A CN 111505000A CN 202010532324 A CN202010532324 A CN 202010532324A CN 111505000 A CN111505000 A CN 111505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vy metal
water
wall
metal detector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23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黎元
张俊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5323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50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5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500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18Water
    • G01N33/1813Specific cations in water, e.g. heavy met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021/0106General arrangement of respective parts
    • G01N2021/0112Apparatus in one mechanical, optical or electronic bloc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在移动车的上端分别设置重金属检测仪和取样装置,并在重金属检测仪一侧的移动车上端边沿处设置立板安装蓄电箱,利用蓄电箱内部蓄电池供给重金属检测仪和取样装置工作的能源需求,在蓄电箱上端的立板侧壁上设置横板,并在横板上端开设安装槽安装试剂罐,试剂罐通过底部设置的下料管配合流量控制阀连通嵌合于立板底部的试管一侧的外壁,试管另一侧的外壁连通对应取样抽水泵出水筒外壁上的导管,取样抽水泵对试管内灌水后,对试管内定量添加显色剂,利用显色剂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显现颜色,预判目标水样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离子,避免检测无污染水样导致的能源消耗,便捷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包括铜、铅、锌、锡、汞、镉等金属。重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般比较稳定,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的重金属是非生命活动所需的。由于工业的发展,重金属对土壤和水质的影响也在渐渐加重,由于重金属不能被降解所以是环境长期的污染物,对动植物和人类自身都是重大的威胁。
然而目前的检测装置多仅限于在实验室使用,需要人们去进行水样的采取后再进行检测,在两地间来回跑比较费时效率慢,例如申请编号为CN201710939569.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饮用水中铅、镉等重金属检测装置,只能将该装置设置于实验室中使用,不能够灵活使用;而且现有的在检测设备大多都是直接对水样进行检测,若该水源没有被重金属离子所污染,采集水样检测起来比较费时,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例如申请编号为CN201811525349.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检测装置,该装置虽然能够灵活移动,但是在真正检测水样前无法对该水样做出判断,不能避免检测无污染水时的能源消耗。
因此,我们推出了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通过在移动车的上端分别设置重金属检测仪和取样装置,并在重金属检测仪一侧的移动车上端边沿处设置立板安装蓄电箱,利用蓄电箱内部蓄电池供给从重金属检测仪和取样装置工作运转的能源需求,并在蓄电箱上端的立板侧壁上设置横板安装试剂罐、下料管、流量控制阀和试管,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包括测试装置和取样装置,取样装置设置于测试装置的一侧,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移动车、重金属检测仪、立板、蓄电箱、横板、螺纹孔和升降调节机构,移动车的上端一侧安装有重金属检测仪,重金属检测仪一侧的移动车顶板上端边沿处设置有立板,立板远离重金属检测仪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把手,且靠近重金属检测仪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蓄电箱,蓄电箱内部的蓄电池通过导线与重金属检测仪电性连接,蓄电箱上端的立板侧壁上固定连接横板的一端,且横板与立板间为一体式结构,横板非固定端上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套接有升降调节机构,立板上端靠近固定端一侧还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嵌合安装有试剂罐,试剂罐内盛装有显色剂,且试剂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槽底部并向下延伸,且末端固定连接于镶嵌在立板底部的试管一侧的外壁上并相连通,且下料管出料端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升降调节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取样装置;
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抽水泵、连接软管、L型抽水管、过滤机构、T型三通管、导管和手动控制阀,取样抽水泵设置于重金属检测仪远离立板一侧的移动车顶板上端,且取样抽水泵进水筒与连接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L型抽水管的一端固定管相连,L型抽水管连接端活动套接于升降调节机构底端,且L型抽水管的非固定端进水端口外壁上设置有过滤机构,T型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取样抽水泵出水筒外壁上,且T型三通管另外两端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管,导管的末端分别与重金属检测仪和试管的一侧外壁相连通,且导管的进口端均设置有手动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重金属检测仪包括检测分析部、储水室、显示器、操作面板、观察窗、重金属检测器和数据连接线,检测分析部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储水室,且检测分析部与储水室间为一体式结构,检测分析部的正面侧壁上分别依次设置有显示器和操作面板,观察窗开设于储水室的正面外壁上,且观察窗的内壁间镶嵌有透明玻璃并密封处理,重金属检测器插接于储水室的顶板上端,且重金属检测器的下端延伸至储水室的内部,重金属检测器的顶端通过数据连接线与检测分析部相连接,且重金属检测器外侧的储水室顶端与一组导管远离的T型三通管的一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分析部内部的主机板上分别依次设置有微处理器、数据接收器、存储器和检测分析器,且数据接收器与数据连接线远离重金属检测器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螺杆、转舵、连接凸柱、套筒、限位孔和限位块,螺杆套接于螺纹孔内部,螺杆的顶端设置有转舵,且螺杆的下端延伸至横板下端,且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体的连接凸柱,套筒通过顶部外壁上开设的限位孔套接于连接凸柱的外壁上,且连接凸柱延伸至套筒内腔的末端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腔套接L型抽水管的固定端,且L型抽水管固定端外壁与限位块底部相接触,且限位块的底部贴附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筒体、底盒、通孔、固定套件、过滤棉、过滤板、端盖和限位柱,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于L型抽水管进水端的端口外壁上,且筒体另一端的端口处内壁上螺纹连接底盒,底盒的底板上均匀开设通孔,且底盒的底板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套件,过滤棉和过滤板依次铺设于底盒的底板上端,端盖通过下端两侧设置的限位柱配合固定套件封盖于底盒的端口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为环状结构,且端盖的内壁间设置有十字横杆,且十字横杆和端盖的侧壁间分别设置有过滤网。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立板外壁上的把手推动移动车载着重金属检测仪和取样装置移动至检测水源岸边处,调整移动车方向使横板非固定端悬置于水面上,并对移动车进行固定;
S2:通过转动升降调节机构的螺杆顶部的转舵,使螺杆在螺纹孔内旋转下移,直至螺杆底部套筒内的L型抽水管进水端口插入水里;
S3:开启立板侧壁上蓄电箱内部的蓄电池,蓄电池对重金属检测仪和取样装置进行供电;
S4:开启与试管相连通的导管上的手动控制阀并开启取样抽水泵,取样抽水泵利用L型抽水管和连接软管抽水后经T型三通管和导管配合输送至试管内并定容;
S5:开启流量控制阀并设置参数,使立板顶部安装槽内的试剂罐内盛装的显色剂定量输送到试管内部,与导入的检测水样进行混合反应;
S6:一段时间后观察试管内部水样的颜色,若水样颜色无变化则说明该水样中不含有重金属离子,反之,撤走设备离去,水样出现颜色变化则说明该水样已被重金属离子所污染;
S7:试管内部水样颜色变化时,开启与重金属检测仪的储水室相连通的导管上的手动控制阀,对储水室进行注水并淹没储水室内腔悬置的重金属检测器;
S8:开启重金属检测仪,微处理器控制数据接收器和检测分析器对重金属检测器的检测数据进行检测分析,探查水样中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并将其在检测分析部的正面侧壁上的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同时在存储器内存储记录;
S9:检测完成,清理设备并收纳整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在移动车的上端分别设置重金属检测仪和取样装置,并在重金属检测仪一侧的移动车上端边沿处设置立板安装蓄电箱,利用蓄电箱内部蓄电池供给重金属检测仪和取样装置工作运转的能源需求,利用移动车载着重金属检测仪和取样装置移动至检测水源岸边处,对水样即取即检测,使用灵活方便;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在蓄电箱上端的立板侧壁上设置横板,并在横板上端开设安装槽安装试剂罐,试剂罐通过底部设置的下料管配合流量控制阀连通嵌合于立板底部的试管一侧的外壁,试管另一侧的外壁连通对应取样抽水泵出水筒外壁上的导管,取样抽水泵对试管内灌水后,利用流量控制阀对试管内定量添加试剂罐内的显色剂,利用显色剂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显现颜色的原理,预判目标水样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离子,避免检测无污染水样导致的能源消耗,便捷实用;
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L型抽水管的非固定端进水端口外壁上设置过滤机构,底盒螺纹连接于筒体进水端口处内壁上,并在底盒内依次铺设过滤棉和过滤板,端盖通过下端两侧设置的限位柱配合底盒底板上端两侧设置的固定套筒封盖于底盒的端口外壁上,端盖为环状结构且内壁间利用十字横杆设置过滤网,通过过滤网、过滤棉和过滤板的配合将水样中的杂质过滤掉,避免其进入到检测设备内壁对其造成损坏,且过滤网、过滤棉和过滤板易于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和更换,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重金属检测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重金属检测仪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升降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升降调节机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升降调节机构爆炸A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取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过滤机构正立放置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过滤机构正立放置爆炸图。
图中:1、测试装置;11、移动车;12、重金属检测仪;121、检测分析部;1211、主机板;1212、微处理器;1213、数据接收器;1214、存储器;1215、检测分析器;122、储水室;123、显示器;124、操作面板;125、观察窗;126、重金属检测器;127、数据连接线;13、立板;14、蓄电箱;15、横板;16、螺纹孔;17、升降调节机构;171、螺杆;172、转舵;173、连接凸柱;174、套筒;175、限位孔;176、限位块;18、安装槽;19、试剂罐;110、下料管;111、试管;112、流量控制阀;2、取样装置;21、取样抽水泵;22、连接软管;23、L型抽水管;24、过滤机构;241、筒体;242、底盒;243、通孔;244、固定套件;245、过滤棉;246、过滤板;247、端盖;248、限位柱;249、十字横杆;2410、过滤网;25、T型三通管;26、导管;27、手动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包括测试装置1和取样装置2,取样装置2设置于测试装置1的一侧,测试装置1包括移动车11、重金属检测仪12、立板13、蓄电箱14、横板15、螺纹孔16和升降调节机构17,移动车11的上端一侧安装有重金属检测仪12,重金属检测仪12一侧的移动车11顶板上端边沿处设置有立板13,立板13远离重金属检测仪12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把手,且靠近重金属检测仪12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蓄电箱14,蓄电箱14内部的蓄电池通过导线与重金属检测仪12电性连接,蓄电箱14上端的立板13侧壁上固定连接横板15的一端,且横板15与立板13间为一体式结构,横板15非固定端上端开设有螺纹孔16,螺纹孔16内套接有升降调节机构17,立板13上端靠近固定端一侧还开设有安装槽18,安装槽18内嵌合安装有试剂罐19,试剂罐19内盛装有显色剂,且试剂罐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110,下料管110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槽18底部并向下延伸,且末端固定连接于镶嵌在立板13底部的试管111一侧的外壁上并相连通,且下料管110出料端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12,升降调节机构17的下端固定连接取样装置2,利用移动车11载着重金属检测仪12和取样装置2移动至检测水源岸边处,对水样即取即检测,使用灵活方便,取样抽水泵21对试管111内灌水后,利用流量控制阀112对试管111内定量添加试剂罐19内的显色剂,利用显色剂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显现颜色的远离,预判目标水样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离子,避免检测无污染水样导致的能源消耗,便捷实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4,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重金属检测仪12包括检测分析部121、储水室122、显示器123、操作面板124、观察窗125、重金属检测器126和数据连接线127,检测分析部12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储水室122,且检测分析部121与储水室122间为一体式结构,检测分析部121的正面侧壁上分别依次设置有显示器123和操作面板124,观察窗125开设于储水室122的正面外壁上,且观察窗125的内壁间镶嵌有透明玻璃并密封处理,重金属检测器126插接于储水室122的顶板上端,且重金属检测器126的下端延伸至储水室122的内部,重金属检测器126的顶端通过数据连接线127与检测分析部121相连接,且重金属检测器126外侧的储水室122顶端与一组导管26远离的T型三通管25的一端相连通。
检测分析部121内部的主机板1211上分别依次设置有微处理器1212、数据接收器1213、存储器1214和检测分析器1215,且数据接收器1213与数据连接线127远离重金属检测器126的一端固定连接。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5-7,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升降调节机构17包括螺杆171、转舵172、连接凸柱173、套筒174、限位孔175和限位块176,螺杆171套接于螺纹孔16内部,螺杆171的顶端设置有转舵172,且螺杆171的下端延伸至横板15下端,且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体的连接凸柱173,套筒174通过顶部外壁上开设的限位孔175套接于连接凸柱173的外壁上,且连接凸柱173延伸至套筒174内腔的末端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176,套筒174内腔套接L型抽水管23的固定端,且L型抽水管23固定端外壁与限位块176底部相接触,且限位块176的底部贴附有橡胶垫。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8,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取样装置2包括取样抽水泵21、连接软管22、L型抽水管23、过滤机构24、T型三通管25、导管26和手动控制阀27,取样抽水泵21设置于重金属检测仪12远离立板13一侧的移动车11顶板上端,且取样抽水泵21进水筒与连接软管2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软管22的另一端与L型抽水管23的一端固定管相连,L型抽水管23连接端活动套接于升降调节机构17底端,且L型抽水管23的非固定端进水端口外壁上设置有过滤机构24,T型三通管2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取样抽水泵21出水筒外壁上,且T型三通管25另外两端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管26,导管26的末端分别与重金属检测仪12和试管111的一侧外壁相连通,且导管26的进口端均设置有手动控制阀27,通过取样抽水泵21、T型三通管25、导管26和手动控制阀27,实现对试管111和储水室122内部的选择性填充水样。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9-10,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过滤机构24包括筒体241、底盒242、通孔243、固定套件244、过滤棉245、过滤板246、端盖247和限位柱248,筒体2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L型抽水管23进水端的端口外壁上,且筒体241另一端的端口处内壁上螺纹连接底盒242,底盒242的底板上均匀开设通孔243,且底盒242的底板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套件244,过滤棉245和过滤板246依次铺设于底盒242的底板上端,端盖247通过下端两侧设置的限位柱248配合固定套件244封盖于底盒242的端口外壁上,端盖247为环状结构,且端盖247的内壁间设置有十字横杆249,且十字横杆249和端盖247的侧壁间分别设置有过滤网2410,通过过滤网2410、过滤棉245和过滤板246的配合将水样中的杂质过滤掉,避免其进入到检测设备内壁对其造成损坏,且过滤网2410、过滤棉245和过滤板246易于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和更换,方便快捷。
为了更好的展现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的实施方法,本实施例现提出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立板13外壁上的把手推动移动车11载着重金属检测仪12和取样装置2移动至检测水源岸边处,调整移动车11方向使横板15非固定端悬置于水面上,并对移动车11进行固定。
步骤二:通过转动升降调节机构17的螺杆171顶部的转舵172,使螺杆171在螺纹孔16内旋转下移,直至螺杆171底部套筒174内的L型抽水管23进水端口插入水里。
步骤三:开启立板13侧壁上蓄电箱14内部的蓄电池,蓄电池对重金属检测仪12和取样装置2进行供电。
步骤四:开启与试管111相连通的导管26上的手动控制阀27并开启取样抽水泵21,取样抽水泵21利用L型抽水管23和连接软管22抽水后经T型三通管25和导管26配合输送至试管111内并定容。
步骤五:开启流量控制阀112并设置参数,使立板13顶部安装槽18内的试剂罐19内盛装的显色剂定量输送到试管111内部,与导入的检测水样进行混合反应。
步骤六:一段时间后观察试管111内部水样的颜色,若水样颜色无变化则说明该水样中不含有重金属离子,撤走设备离去,反之,水样出现颜色变化则说明该水样已被重金属离子所污染。
步骤七:试管111内部水样颜色变化时,开启与重金属检测仪12的储水室122相连通的导管26上的手动控制阀27,对储水室122进行注水并淹没储水室122内腔悬置的重金属检测器126。
步骤八:开启重金属检测仪12,微处理器1212控制数据接收器1213和检测分析器1215对重金属检测器126的检测数据进行检测分析,探查水样中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并将其在检测分析部121的正面侧壁上的显示器123上显示出来,同时在存储器1214内存储记录。
步骤九:检测完成,清理设备并收纳整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在移动车11的上端分别设置重金属检测仪12和取样装置2,并在重金属检测仪12一侧的移动车11上端边沿处设置立板13安装蓄电箱14,利用蓄电箱14内部蓄电池供给重金属检测仪12和取样装置2工作运转的能源需求,利用移动车11载着重金属检测仪12和取样装置2移动至检测水源岸边处,对水样即取即检测,使用灵活方便;在蓄电箱14上端的立板13侧壁上设置横板15,并在横板15上端开设安装槽18安装试剂罐19,试剂罐19通过底部设置的下料管110配合流量控制阀112连通嵌合于立板13底部的试管111一侧的外壁,试管111另一侧的外壁连通对应取样抽水泵21出水筒外壁上的导管26,取样抽水泵21对试管111内灌水后,利用流量控制阀112对试管111内定量添加试剂罐19内的显色剂,利用显色剂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显现颜色的原理,预判目标水样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离子,避免检测无污染水样导致的能源消耗,便捷实用;L型抽水管23的非固定端进水端口外壁上设置过滤机构24,底盒242螺纹连接于筒体241进水端口处内壁上,并在底盒242内依次铺设过滤棉245和过滤板246,端盖247通过下端两侧设置的限位柱248配合底盒242底板上端两侧设置的固定套件244封盖于底盒242的端口外壁上,端盖247为环状结构且内壁间利用十字横杆249设置过滤网2410,通过过滤网2410、过滤棉245和过滤板246的配合将水样中的杂质过滤掉,避免其进入到检测设备内壁对其造成损坏,且过滤网2410、过滤棉245和过滤板246易于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和更换,方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包括测试装置(1)和取样装置(2),取样装置(2)设置于测试装置(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1)包括移动车(11)、重金属检测仪(12)、立板(13)、蓄电箱(14)、横板(15)、螺纹孔(16)和升降调节机构(17),移动车(11)的上端一侧安装有重金属检测仪(12),重金属检测仪(12)一侧的移动车(11)顶板上端边沿处设置有立板(13),立板(13)远离重金属检测仪(12)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把手,且靠近重金属检测仪(12)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蓄电箱(14),蓄电箱(14)内部的蓄电池通过导线与重金属检测仪(12)电性连接,蓄电箱(14)上端的立板(13)侧壁上固定连接横板(15)的一端,且横板(15)与立板(13)间为一体式结构,横板(15)非固定端上端开设有螺纹孔(16),螺纹孔(16)内套接有升降调节机构(17),立板(13)上端靠近固定端一侧还开设有安装槽(18),安装槽(18)内嵌合安装有试剂罐(19),试剂罐(19)内盛装有显色剂,且试剂罐(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110),下料管(110)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槽(18)底部并向下延伸,且末端固定连接于镶嵌在立板(13)底部的试管(111)一侧的外壁上并相连通,且下料管(110)出料端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12),升降调节机构(17)的下端固定连接取样装置(2);
所述取样装置(2)包括取样抽水泵(21)、连接软管(22)、L型抽水管(23)、过滤机构(24)、T型三通管(25)、导管(26)和手动控制阀(27),取样抽水泵(21)设置于重金属检测仪(12)远离立板(13)一侧的移动车(11)顶板上端,且取样抽水泵(21)进水筒与连接软管(2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软管(22)的另一端与L型抽水管(23)的一端固定管相连,L型抽水管(23)连接端活动套接于升降调节机构(17)底端,且L型抽水管(23)的非固定端进水端口外壁上设置有过滤机构(24),T型三通管(2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取样抽水泵(21)出水筒外壁上,且T型三通管(25)另外两端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管(26),导管(26)的末端分别与重金属检测仪(12)和试管(111)的一侧外壁相连通,且导管(26)的进口端均设置有手动控制阀(2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检测仪(12)包括检测分析部(121)、储水室(122)、显示器(123)、操作面板(124)、观察窗(125)、重金属检测器(126)和数据连接线(127),检测分析部(12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储水室(122),且检测分析部(121)与储水室(122)间为一体式结构,检测分析部(121)的正面侧壁上分别依次设置有显示器(123)和操作面板(124),观察窗(125)开设于储水室(122)的正面外壁上,且观察窗(125)的内壁间镶嵌有透明玻璃并密封处理,重金属检测器(126)插接于储水室(122)的顶板上端,且重金属检测器(126)的下端延伸至储水室(122)的内部,重金属检测器(126)的顶端通过数据连接线(127)与检测分析部(121)相连接,且重金属检测器(126)外侧的储水室(122)顶端与一组导管(26)远离的T型三通管(25)的一端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分析部(121)内部的主机板(1211)上分别依次设置有微处理器(1212)、数据接收器(1213)、存储器(1214)和检测分析器(1215),且数据接收器(1213)与数据连接线(127)远离重金属检测器(126)的一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17)包括螺杆(171)、转舵(172)、连接凸柱(173)、套筒(174)、限位孔(175)和限位块(176),螺杆(171)套接于螺纹孔(16)内部,螺杆(171)的顶端设置有转舵(172),且螺杆(171)的下端延伸至横板(15)下端,且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体的连接凸柱(173),套筒(174)通过顶部外壁上开设的限位孔(175)套接于连接凸柱(173)的外壁上,且连接凸柱(173)延伸至套筒(174)内腔的末端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17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74)内腔套接L型抽水管(23)的固定端,且L型抽水管(23)固定端外壁与限位块(176)底部相接触,且限位块(176)的底部贴附有橡胶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4)包括筒体(241)、底盒(242)、通孔(243)、固定套件(244)、过滤棉(245)、过滤板(246)、端盖(247)和限位柱(248),筒体(2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L型抽水管(23)进水端的端口外壁上,且筒体(241)另一端的端口处内壁上螺纹连接底盒(242),底盒(242)的底板上均匀开设通孔(243),且底盒(242)的底板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套件(244),过滤棉(245)和过滤板(246)依次铺设于底盒(242)的底板上端,端盖(247)通过下端两侧设置的限位柱(248)配合固定套件(244)封盖于底盒(242)的端口外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47)为环状结构,且端盖(247)的内壁间设置有十字横杆(249),且十字横杆(249)和端盖(247)的侧壁间分别设置有过滤网(2410)。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立板(13)外壁上的把手推动移动车(11)载着重金属检测仪(12)和取样装置(2)移动至检测水源岸边处,调整移动车(11)方向使横板(15)非固定端悬置于水面上,并对移动车(11)进行固定;
S2:通过转动升降调节机构(17)的螺杆(171)顶部的转舵(172),使螺杆(171)在螺纹孔(16)内旋转下移,直至螺杆(171)底部套筒(174)内的L型抽水管(23)进水端口插入水里;
S3:开启立板(13)侧壁上蓄电箱(14)内部的蓄电池,蓄电池对重金属检测仪(12)和取样装置(2)进行供电;
S4:开启与试管(111)相连通的导管(26)上的手动控制阀(27)并开启取样抽水泵(21),取样抽水泵(21)利用L型抽水管(23)和连接软管(22)抽水后经T型三通管(25)和导管(26)配合输送至试管(111)内并定容;
S5:开启流量控制阀(112)并设置参数,使立板(13)顶部安装槽(18)内的试剂罐(19)内盛装的显色剂定量输送到试管(111)内部,与导入的检测水样进行混合反应;
S6:一段时间后观察试管(111)内部水样的颜色,若水样颜色无变化则说明该水样中不含有重金属离子,反之,撤走设备离去,水样出现颜色变化则说明该水样已被重金属离子所污染;
S7:试管(111)内部水样颜色变化时,开启与重金属检测仪(12)的储水室(122)相连通的导管(26)上的手动控制阀(27),对储水室(122)进行注水并淹没储水室(122)内腔悬置的重金属检测器(126);
S8:开启重金属检测仪(12),微处理器(1212)控制数据接收器(1213)和检测分析器(1215)对重金属检测器(126)的检测数据进行检测分析,探查水样中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并将其在检测分析部(121)的正面侧壁上的显示器(123)上显示出来,同时在存储器(1214)内存储记录;
S9:检测完成,清理设备并收纳整理。
CN202010532324.5A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Withdrawn CN1115050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2324.5A CN111505000A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2324.5A CN111505000A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5000A true CN111505000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7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2324.5A Withdrawn CN111505000A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500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5926A (zh) * 2020-08-12 2020-10-02 安徽清大云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水样加试剂精准功能的水质分析仪
CN112924642A (zh) * 2021-01-26 2021-06-08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微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质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5926A (zh) * 2020-08-12 2020-10-02 安徽清大云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水样加试剂精准功能的水质分析仪
CN112924642A (zh) * 2021-01-26 2021-06-08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微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质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5000A (zh) 一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209327328U (zh) 一体化水质监测设备
CN106442493A (zh) 集聚氨气的低浓度氨氮检测方法与装置
CN210243639U (zh) 一种水质监测装置
CN213580942U (zh) 一种用于水污染控制的水质监测装置
CN210896166U (zh) 一种教学用酸碱滴定实验设备
RU2507156C1 (ru) Система контроля водоотводов от объектов промышленного и бытов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водоотводов и робот-пробоотборник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способа
CN107894511A (zh) 一种元素形态分析仪
CN103076380B (zh) 利用界面电化学反应监测变压器油中糠醛含量的电化学监测仪器
CN103163184B (zh) 降水样品室内分析仪
TWI770916B (zh) 可自動清潔感測器的水質監測裝置
CN112255385B (zh) 原位连续长期测定高浊度水体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系统和方法、应用
CN213275312U (zh)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综合集成装置
CN212621666U (zh) 一种污水检测用分层取样装置
CN213482213U (zh) 一种水质在线监控系统
CN21108531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质参数监测设备
CN103076318A (zh) 毒性检测装置
CN211741266U (zh) 一种地下水采样检测装置
CN213633311U (zh) 一种水源型湖库水质智能监测装置
CN203164149U (zh) 降水样品室内分析仪
CN213422716U (zh) 用于地下水采样系统的控制器
CN203037581U (zh) 毒性检测装置
CN213121903U (zh) 一种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
CN217878466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用取样器
CN110208354A (zh) 一种便携式水质在线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