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2994A - 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2994A
CN111502994A CN202010397164.8A CN202010397164A CN111502994A CN 111502994 A CN111502994 A CN 111502994A CN 202010397164 A CN202010397164 A CN 202010397164A CN 111502994 A CN111502994 A CN 111502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vacuum pump
fixing ring
connecting ro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71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2994B (zh
Inventor
赵彬彬
臧邦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Kaine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Kaine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Kaine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Kaine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71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2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2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2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2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2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5/00Adaptations of pumps for special use of pumps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5/02Adaptations of pumps for special use of pumps for elastic fluids for producing high vacu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4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4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 F04C29/042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by injecting a flui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杆真空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包括左固定环,右固定环和降温环,左固定环正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设有圆柱凸起,连接杆的外壁套接有滑块A,滑块A的形状呈矩形体且正面的中心镂空,滑块A的右侧面与降温环固定连接,通过降温环的设置,利用风流从真空泵的一端向另一端流通,从而连同真空泵电机与真空泵一同进行散热,避免真空泵电机过热停机以及真空泵过热形变的问题,转动电机与真空泵同步运行,避免真空泵停止运行后转动电机仍运行导致电能浪费的问题,且能够随着真空泵输入电压的改变来一同改变风扇转动速率,从而根据真空泵的使用情况自动调节散热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杆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螺杆在封闭空间内产生、改善、和维持真空的装置叫做螺杆真空泵。在部分需要高速生产的设备上使用的螺杆真空泵,会因为电机转动频率快,自身冷却系统无法满足降温的需求,在运转中会发生温度过高的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机器无法正常运转,而设备的生产效率需求随时会更换,不需要高速生产的螺杆真空泵则不会产生高温。
现有专利号CN104329257A提出了一种螺杆真空泵的螺杆转子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在螺杆上的冷却装置来直接对真空泵进行降温,但是其在对以装配或使用的螺杆真空泵装配时,需要完全拆卸螺杆真空泵方可安装,安装和维修的难度高,且会严重影响生产设备启动时间,且现有的各式螺杆真空泵的结构和形状大不相同,无法保证对任一型号的螺杆真空泵使用。
现有专利号CN101660532B提出了一种多级干式真空泵的水冷系统,利用多项管路对真空泵实现循环水冷,但是其对环境等要求极高,且真空泵在设备上使用时多安装在设备内部,水管的连接难度高,并且水冷系统需要水路等多项系统配合,启停还需要使用者手动操作,极大的提高了成本。
因此亟需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包括左固定环,右固定环和降温环,左固定环和右固定环均呈扇形体,左固定环和右固定环的凹面左右对应,左固定环和右固定环的侧面顶部开设螺纹孔,且左固定环和右固定环顶部螺纹孔的螺牙方向相反,左固定环和右固定环顶部的螺纹孔与一根双头螺杆的两侧外壁螺纹连接,左固定环正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设有圆柱凸起,连接杆的外壁套接有滑块A,滑块A的形状呈矩形体且正面的中心镂空,滑块A的右侧面与降温环固定连接,降温环的底面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且转动轴承的中心与降温环的中心对应,固定板上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位于固定板前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四个扇叶,降温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罩,防尘罩为背面镂空的圆柱体且外壁铺设有过滤孔,防尘罩正面的中心开设有孔且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传动轴与转动杆固定连接,转动电机的电路与真空泵电机的电路串联,固定板上转动轴承的背侧面固定连接有磁铁A。
优选的,所述左固定环和右固定环侧面带动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左固定环和右固定环中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
优选的,所述降温环的背侧面开设有环槽,环槽为环形槽,环槽内套接有滑块B,滑块B的材质为磁铁且吸附在环槽内,滑块B的背侧面设有一字凸起,一字凸起的外壁套接有插板,插板的形状呈扇形体,插板的正面开设有插槽,插槽呈一字形且与一字凸起套接。
优选的,所述插板凹面的中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十四个导向板A,导向板A呈扇形体且凹面与降温环对应。
优选的,所述插板凹面的中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十四组导向板B,十四组导向板B分别与十四个导向板A前后对应,每组导向板B的数量为三个,导向板B的形状呈扇形体且凸面对应于降温环,插板顶面在对应导向板B凹面的位置开设有出风孔。
优选的,所述插板顶面在出风孔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充液袋,充液袋为内部中空的椭圆体且材质为硅胶材质,降温环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进液箱,进液箱的顶面呈镂空状态,进液箱的背侧面固定连接有十六个进液接口,进液接口与进液箱的内部连通,进液接口的管口固定安装有管盖,充液袋靠近进液箱一端顶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液管。
优选的,所述左固定环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换液箱,换液箱的内部中空,换液箱的正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十六个出液接口,充液袋靠近于换液箱的顶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液管,充液袋靠近于换液箱一端的液管与出液接口连接且连通,换液箱和进液箱相对应的一面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采用橡胶软管,连接管位于进液接口和出液接口的下方,进液箱背面对应进液接口的位置开设有液孔,液孔为圆台孔且直径小的一面与进液箱内部对应,进液接口正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进液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呈圆台体且与液孔内壁贴合,插板顶面对应出风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风筒,导风筒呈中空的矩形体,出风孔对应导风筒内部,导风筒的背面内壁设有滑槽,滑槽贯穿导风筒的顶面,滑槽内壁套接有圆杆A,圆杆A远离滑槽的一端与导风筒的前侧内壁贴合,圆杆A的外壁套接有两个套筒A,两个套筒A相背离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顶板,套筒A和顶板将导风筒的顶面封闭,导风筒顶面的两侧均剖切有矩形槽且槽内固定连接有圆杆B,圆杆B的外壁套接有套筒B,两个顶板远离套筒A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筒B固定连接,两个套筒B相背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杆A,连杆A正面远离圆杆B的一端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套接有连杆B,连杆B呈L型体,连杆B远离连杆A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呈矩形体且与充液袋顶面贴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通过降温环的设置,利用风流从真空泵的一端向另一端流通,从而连同真空泵电机与真空泵一同进行散热,避免真空泵电机过热停机以及真空泵过热形变的问题,转动电机与真空泵同步运行,避免真空泵停止运行后转动电机仍运行导致电能浪费的问题,且能够随着真空泵输入电压的改变来一同改变风扇转动速率,从而根据真空泵的使用情况自动调节散热强度,通过左固定环和右固定环等结构的设置,利用直接安装在真空泵上的方式,且能够对各种形状不同的真空泵进行夹持,以及改变降温环距离左固定环和右固定环的距离和位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真空泵进行固定,使装置不受限于真空泵的尺寸、形状和环境的限制,拆卸和安装速度快且稳定,具有极高的适应性。
2、该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通过固定螺杆的设置,利用拧紧固定螺杆后与真空泵外壁产生的极大摩擦力,进一步增加对真空泵夹持的稳定性,且能够使左固定环和右固定环在对形状不规则的真空泵进行夹持时仍能保持极高的稳定性。
3、该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通过插板的设置,利用插板之间形成的类圆柱空间,对降温环吹出的风流进行导向,避免降温环吹出的风流未完全从真空泵的一端向另一端流通而直接散开的问题,从而保证对真空泵进行风力散热的效果和风流与真空泵接触的范围。
4、该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通过导向板A的设置,风流会受到导向板A的导向,沿着导向板A的曲面直接接触到真空泵上,增加风流与真空泵接触的频率和流量,从而增加风流对真空泵换热的效果,且导向板A与风流接触后会打乱风流,加速换热后的风流与未换热的风流之间的热量传导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的效果。
5、该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通过导向板A的设置,能够利用热风与冷风间的密度差异使其分离开来,然后通过导向板B的导向从出风孔排出,降低流通风流的热量来保证风流与真空泵之间的换热效果,避免风流流通一段距离后整体热量提高,导致散热效果大幅降低的问题。
6、该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通过充液袋的设置,利用内部填充的液体冷却剂对真空泵间接换热,从而提高真空泵降温的效率,且与风力散热相互结合,利用风力散热更快的散发液体冷却剂换热后积蓄的热量,使得液体冷却剂的散热效果提高,且充液袋充液膨胀后会顺着真空泵外壁的形状形变,无死角地紧密贴合在真空泵的外壁上,进一步提高散热的效果。
7、该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通过压板的设置,利用出风孔排出的热空气作为动力源,使充液袋内的液体冷却剂实现循环来加速液体冷却剂的降温,从而保持充液袋内的液体冷却剂保持低温状态下与真空泵接触,保持对真空泵利用间接换热的冷却效果,且相对于现有的冷却液循环系统,不需要额外设置动力源和控制系统,能够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维修等各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左固定环和右固定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降温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降温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插板的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插板的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图9的A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插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导风筒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进液箱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进液箱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图14的B处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固定环、2右固定环、3双头螺杆、4固定螺杆、5连接杆、6滑块A、7降温环、8固定板、9转动杆、10扇叶、11防尘罩、12转动电机、13磁铁A、14环槽、15滑块B、16一字凸起、17插板、18插槽、19导向板A、20导向板B、21出风孔、22进液箱、23换液箱、24连接管、25进液接口、26出液接口、27液管、28液孔、29挡板、30复位弹簧、31导风筒、32滑槽、33圆杆A、34套筒A、35顶板、36圆杆B、37套筒B、38连杆A、39连杆B、40压板、41安装孔、42充液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包括左固定环1,右固定环2和降温环7,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均呈扇形体,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的凹面左右对应,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的侧面顶部开设螺纹孔,且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顶部螺纹孔的螺牙方向相反,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顶部的螺纹孔与一根双头螺杆3的两侧外壁螺纹连接,首先转动双头螺杆3使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的间距变长,然后将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的内壁与真空泵远离电机一端的外壁对应,再反向转动双头螺杆3使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的间距缩小,从而对真空泵的外壁进行夹持,左固定环1正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末端设有圆柱凸起,连接杆5的外壁套接有滑块A6,滑块A6的形状呈矩形体且正面的中心镂空,滑块A6的右侧面与降温环7固定连接,降温环7的底面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且转动轴承的中心与降温环7的中心对应,固定板8上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位于固定板8前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四个扇叶10,降温环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罩11,防尘罩11为背面镂空的圆柱体且外壁铺设有过滤孔,防尘罩11正面的中心开设有孔且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12,转动电机12的传动轴与转动杆9固定连接,转动电机12的电路与真空泵电机的电路串联,固定板8上转动轴承的背侧面固定连接有磁铁A13,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对真空泵远离电机的一端外壁夹持后,通过滑块A6在连接杆5外壁的前后滑动以及左右滑动,使降温环7的背侧面与真空泵电机对应,然后利用磁铁A13吸附在真空泵电机上,从而对降温环7进行位置的固定,再将转动电机12的电路与真空泵电机的电路串联,在真空泵电机启动时,通过串联的电路使转动电机12一同启动,转动电机12带动转动杆9转动,然后转动杆9转动后带动扇叶10转动产生风流从真空泵的一端吹响另一端,利用风力对运行中的真空泵进行散热,且因为转动电机12与真空泵电机是串联状态,所以在真空泵电机输入电压越大导致热量越大的情况下,转动电机12的输入电压同样增加,带动转动杆9更为快速的转动来提高风流的强度,扇叶10的吸风端会经过防尘罩11的过滤,防尘罩11将空气中的飞尘阻隔下来,避免扇叶10产生的风流携带有大量飞尘而影响真空泵的运作,通过降温环7的设置,利用风流从真空泵的一端向另一端流通,从而连同真空泵电机与真空泵一同进行散热,避免真空泵电机过热停机以及真空泵过热形变的问题,转动电机12与真空泵同步运行,避免真空泵停止运行后转动电机12仍运行导致电能浪费的问题,且能够随着真空泵输入电压的改变来一同改变风扇转动速率,从而根据真空泵的使用情况自动调节散热强度,通过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等结构的设置,利用直接安装在真空泵上的方式,且能够对各种形状不同的真空泵进行夹持,以及改变降温环7距离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的距离和位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真空泵进行固定,使装置不受限于真空泵的尺寸、形状和环境的限制,拆卸和安装速度快且稳定,具有极高的适应性。
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侧面带动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中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4,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对真空泵进行夹持后,再拧紧固定螺杆4使其与真空泵外壁紧密贴合,利用拧紧固定螺杆4后与真空泵外壁产生的极大摩擦力,进一步增加对真空泵夹持的稳定性,且能够使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在对形状不规则的真空泵进行夹持时仍能保持极高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左固定环5-8,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降温环7的背侧面开设有环槽14,环槽14为环形槽,环槽14内套接有滑块B15,滑块B15的材质为磁铁且吸附在环槽14内,滑块B15的背侧面设有一字凸起16,一字凸起16的外壁套接有插板17,插板17的形状呈扇形体,插板17的正面开设有插槽18,插槽18呈一字形且与一字凸起16套接,首先根据真空泵和本装置的安装环境,在环槽14内套接一定数量的滑块B15,然后在滑块B15上通过一字凸起16和插槽18套接的方式插接插板17,且使插板17的凹面对应真空泵,利用插板17之间形成的类圆柱空间,对降温环7吹出的风流进行导向,避免降温环7吹出的风流未完全从真空泵的一端向另一端流通而直接散开的问题,从而保证对真空泵进行风力散热的效果和风流与真空泵接触的范围。
插板17凹面的中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十四个导向板A19,导向板A19呈扇形体且凹面与降温环7对应,降温环7吹出的风流在撞击到导向板A19上后,部分风流会受到导向板A19的导向,沿着导向板A19的曲面直接接触到真空泵上,增加风流与真空泵接触的频率和流量,从而增加风流对真空泵换热的效果,且导向板A19与风流接触后会打乱风流,加速换热后的风流与未换热的风流之间的热量传导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的效果。
插板17凹面的中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十四组导向板B20,十四组导向板B20分别与十四个导向板A19前后对应,每组导向板B20的数量为三个,导向板B20的形状呈扇形体且凸面对应于降温环7,插板17顶面在对应导向板B20凹面的位置开设有出风孔21,在风流撞击到导向板A19上后,风流受到导向板A19上下曲面的导向会呈分叉状散开,而换热后的热风会因为密度的变小而漂浮在上方,分叉状的散开后热风向上流通,未换热的冷风分叉后会向下流动,然后与真空泵的换热,热风向上漂浮后通过导向板B20凸面的遮挡而避免与降温环7产生的风流接触,使得热风通过自身漂浮力和后续热风的推动力下与导向板B20的凹面接触,接着热风顺着导向板B20的导向和自身的漂浮从出风孔21排出,然后绕过导向板A19的风流会在导向板A19的背面汇聚,然后继续撞击到下一个导向板A19上,通过导向板A19的设置,能够利用热风与冷风间的密度差异使其分离开来,然后通过导向板B20的导向从出风孔21排出,降低流通风流的热量来保证风流与真空泵之间的换热效果,避免风流流通一段距离后整体热量提高,导致散热效果大幅降低的问题。
实施例三:请参阅图左固定环9-16,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插板17顶面在出风孔21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41,安装孔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充液袋42,充液袋42为内部中空的椭圆体且材质为硅胶材质,降温环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进液箱22,进液箱22的顶面呈镂空状态,进液箱22的背侧面固定连接有十六个进液接口25,进液接口25与进液箱22的内部连通,进液接口25的管口固定安装有管盖,充液袋42靠近进液箱22一端顶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液管27,首先在进液箱22内填充液体冷却剂,然后将充液袋42上靠近进液箱22的液管27与进液接口25连接,因为进液箱22设置高度高于充液袋42,液体冷却剂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液管27输送到充液袋42内,充液袋42充液后产生膨胀直至与真空泵贴合,利用液体冷却剂对真空泵进行间接换热,通过充液袋42的设置,利用内部填充的液体冷却剂对真空泵间接换热,从而提高真空泵降温的效率,且与风力散热相互结合,利用风力散热更快的散发液体冷却剂换热后积蓄的热量,使得液体冷却剂的散热效果提高,且充液袋42充液膨胀后会顺着真空泵外壁的形状形变,无死角地紧密贴合在真空泵的外壁上,进一步提高散热的效果。
左固定环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换液箱23,换液箱23的内部中空,换液箱23的正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十六个出液接口26,充液袋42靠近于换液箱23的顶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液管27,充液袋42靠近于换液箱23一端的液管27与出液接口26连接且连通,换液箱23和进液箱22相对应的一面通过连接管24连通,连接管24采用橡胶软管,连接管24位于进液接口25和出液接口26的下方,进液箱22背面对应进液接口25的位置开设有液孔28,液孔28为圆台孔且直径小的一面与进液箱22内部对应,进液接口25正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0,复位弹簧30远离进液接口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9,挡板29呈圆台体且与液孔28内壁贴合,插板17顶面对应出风孔2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风筒31,导风筒31呈中空的矩形体,出风孔21对应导风筒31内部,导风筒31的背面内壁设有滑槽32,滑槽32贯穿导风筒31的顶面,滑槽32内壁套接有圆杆A33,圆杆A33远离滑槽32的一端与导风筒31的前侧内壁贴合,圆杆A33的外壁套接有两个套筒A34,两个套筒A34相背离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顶板35,套筒A34和顶板35将导风筒31的顶面封闭,导风筒31顶面的两侧均剖切有矩形槽且槽内固定连接有圆杆B36,圆杆B36的外壁套接有套筒B37,两个顶板35远离套筒A3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筒B37固定连接,两个套筒B37相背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杆A38,连杆A38正面远离圆杆B36的一端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套接有连杆B39,连杆B39呈L型体,连杆B39远离连杆A3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40,压板40呈矩形体且与充液袋42顶面贴合,通过连接管24连通的进液箱22和换液箱23通过大气压强的原因会保持液面平衡,然后通过出风孔21的热风会进入到导风筒31内,然后受到套筒A34和顶板35的阻隔而在导风筒31内积蓄,积蓄一定量热空气后会产生较大的推动力,推动圆杆A33在滑槽32内滑动,直至圆杆A33脱离滑槽32后,热空气快速从圆杆A33和顶板35与导风筒31顶面的间隙中排出,在圆杆A33上升的过程中,会带动顶板35靠近圆杆A33的一端抬高且远离圆杆A33的一端带动套筒B37以圆杆B36为轴转动,套筒B37转动后通过连杆A38带动连杆B39下压,连杆B39通过压板40对充液袋42产生压缩力,充液袋42受压收缩时会将其内部的液体冷却剂通过液管27传输出去,而进液箱22上的挡板29左侧受到液体的推力时,会保持与液孔28的贴合,使得进液箱22内部不与液管27连通,因此充液袋42内的液体冷却剂通过液管27和出液接口26输送到换液箱23内,随着热空气的排出,套筒A34和顶板35失去推动力后下降,热空气重新在导风筒31内积蓄,顶板35带动套筒B37回转来抬高压板40的高度,进液箱22内的液体冷却剂推动挡板29脱离与液孔28的贴合,然后通过液管27再次填充在充液袋42内,而换液箱23内的液体冷却剂受到大气压强效果,通过连接管24传导回进液箱22内,实现液体冷却剂循环的功能,通过压板40的设置,利用出风孔21排出的热空气作为动力源,使充液袋42内的液体冷却剂实现循环来加速液体冷却剂的降温,从而保持充液袋42内的液体冷却剂保持低温状态下与真空泵接触,保持对真空泵利用间接换热的冷却效果,且相对于现有的冷却液循环系统,不需要额外设置动力源和控制系统,能够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维修等各种成本。
在使用时,第一步,首先转动双头螺杆3使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的间距变长,然后将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的内壁与真空泵远离电机一端的外壁对应,再反向转动双头螺杆3使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的间距缩小,从而对真空泵的外壁进行夹持。
第二步,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对真空泵远离电机的一端外壁夹持后,通过滑块A6在连接杆5外壁的前后滑动以及左右滑动,使降温环7的背侧面与真空泵电机对应,然后利用磁铁A13吸附在真空泵电机上,从而对降温环7进行位置的固定,再将转动电机12的电路与真空泵电机的电路串联,在真空泵电机启动时,通过串联的电路使转动电机12一同启动,转动电机12带动转动杆9转动,然后转动杆9转动后带动扇叶10转动产生风流从真空泵的一端吹响另一端,利用风力对运行中的真空泵进行散热,且因为转动电机12与真空泵电机是串联状态,所以在真空泵电机输入电压越大导致热量越大的情况下,转动电机12的输入电压同样增加,带动转动杆9更为快速的转动来提高风流的强度,扇叶10的吸风端会经过防尘罩11的过滤,防尘罩11将空气中的飞尘阻隔下来,避免扇叶10产生的风流携带有大量飞尘而影响真空泵的运作。
第三步,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对真空泵进行夹持后,再拧紧固定螺杆4使其与真空泵外壁紧密贴合,利用拧紧固定螺杆4后与真空泵外壁产生的极大摩擦力,进一步增加对真空泵夹持的稳定性。
第四步,首先根据真空泵和本装置的安装环境,在环槽14内套接一定数量的滑块B15,然后在滑块B15上通过一字凸起16和插槽18套接的方式插接插板17,且使插板17的凹面对应真空泵,利用插板17之间形成的类圆柱空间,对降温环7吹出的风流进行导向。
第五步,降温环7吹出的风流在撞击到导向板A19上后,部分风流会受到导向板A19的导向,沿着导向板A19的曲面直接接触到真空泵上,增加风流与真空泵接触的频率和流量。
第六步,在风流撞击到导向板A19上后,风流受到导向板A19上下曲面的导向会呈分叉状散开,而换热后的热风会因为密度的变小而漂浮在上方,分叉状的散开后热风向上流通,未换热的冷风分叉后会向下流动,然后与真空泵的换热,热风向上漂浮后通过导向板B20凸面的遮挡而避免与降温环7产生的风流接触,使得热风通过自身漂浮力和后续热风的推动力下与导向板B20的凹面接触,接着热风顺着导向板B20的导向和自身的漂浮从出风孔21排出,然后绕过导向板A19的风流会在导向板A19的背面汇聚,然后继续撞击到下一个导向板A19上。
第七步,首先在进液箱22内填充液体冷却剂,然后将充液袋42上靠近进液箱22的液管27与进液接口25连接,因为进液箱22设置高度高于充液袋42,液体冷却剂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液管27输送到充液袋42内,充液袋42充液后产生膨胀直至与真空泵贴合,利用液体冷却剂对真空泵进行间接换热。
第八步,通过连接管24连通的进液箱22和换液箱23通过大气压强的原因会保持液面平衡,然后通过出风孔21的热风会进入到导风筒31内,然后受到套筒A34和顶板35的阻隔而在导风筒31内积蓄,积蓄一定量热空气后会产生较大的推动力,推动圆杆A33在滑槽32内滑动,直至圆杆A33脱离滑槽32后,热空气快速从圆杆A33和顶板35与导风筒31顶面的间隙中排出,在圆杆A33上升的过程中,会带动顶板35靠近圆杆A33的一端抬高且远离圆杆A33的一端带动套筒B37以圆杆B36为轴转动,套筒B37转动后通过连杆A38带动连杆B39下压,连杆B39通过压板40对充液袋42产生压缩力,充液袋42受压收缩时会将其内部的液体冷却剂通过液管27传输出去,而进液箱22上的挡板29左侧受到液体的推力时,会保持与液孔28的贴合,使得进液箱22内部不与液管27连通,因此充液袋42内的液体冷却剂通过液管27和出液接口26输送到换液箱23内,随着热空气的排出,套筒A34和顶板35失去推动力后下降,热空气重新在导风筒31内积蓄,顶板35带动套筒B37回转来抬高压板40的高度,进液箱22内的液体冷却剂推动挡板29脱离与液孔28的贴合,然后通过液管27再次填充在充液袋42内,而换液箱23内的液体冷却剂受到大气压强效果,通过连接管24传导回进液箱22内,实现液体冷却剂循环的功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包括左固定环(1),右固定环(2)和降温环(7),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均呈扇形体,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的凹面左右对应,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的侧面顶部开设螺纹孔,且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顶部螺纹孔的螺牙方向相反,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顶部的螺纹孔与一根双头螺杆(3)的两侧外壁螺纹连接,左固定环(1)正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末端设有圆柱凸起,连接杆(5)的外壁套接有滑块A(6),滑块A(6)的形状呈矩形体且正面的中心镂空,滑块A(6)的右侧面与降温环(7)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环(7)的底面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且转动轴承的中心与降温环(7)的中心对应,固定板(8)上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位于固定板(8)前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四个扇叶(10),降温环(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罩(11),防尘罩(11)为背面镂空的圆柱体且外壁铺设有过滤孔,防尘罩(11)正面的中心开设有孔且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12),转动电机(12)的传动轴与转动杆(9)固定连接,转动电机(12)的电路与真空泵电机的电路串联,固定板(8)上转动轴承的背侧面固定连接有磁铁A(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侧面带动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左固定环(1)和右固定环(2)中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环(7)的背侧面开设有环槽(14),环槽(14)为环形槽,环槽(14)内套接有滑块B(15),滑块B(15)的材质为磁铁且吸附在环槽(14)内,滑块B(15)的背侧面设有一字凸起(16),一字凸起(16)的外壁套接有插板(17),插板(17)的形状呈扇形体,插板(17)的正面开设有插槽(18),插槽(18)呈一字形且与一字凸起(16)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7)凹面的中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十四个导向板A(19),导向板A(19)呈扇形体且凹面与降温环(7)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7)凹面的中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十四组导向板B(20),十四组导向板B(20)分别与十四个导向板A(19)前后对应,每组导向板B(20)的数量为三个,导向板B(20)的形状呈扇形体且凸面对应于降温环(7),插板(17)顶面在对应导向板B(20)凹面的位置开设有出风孔(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7)顶面在出风孔(21)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41),安装孔(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充液袋(42),充液袋(42)为内部中空的椭圆体且材质为硅胶材质,降温环(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进液箱(22),进液箱(22)的顶面呈镂空状态,进液箱(22)的背侧面固定连接有十六个进液接口(25),进液接口(25)与进液箱(22)的内部连通,进液接口(25)的管口固定安装有管盖,充液袋(42)靠近进液箱(22)一端顶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液管(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环(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换液箱(23),换液箱(23)的内部中空,换液箱(23)的正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十六个出液接口(26),充液袋(42)靠近于换液箱(23)的顶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液管(27),充液袋(42)靠近于换液箱(23)一端的液管(27)与出液接口(26)连接且连通,换液箱(23)和进液箱(22)相对应的一面通过连接管(24)连通,连接管(24)采用橡胶软管,连接管(24)位于进液接口(25)和出液接口(26)的下方,进液箱(22)背面对应进液接口(25)的位置开设有液孔(28),液孔(28)为圆台孔且直径小的一面与进液箱(22)内部对应,进液接口(25)正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0),复位弹簧(30)远离进液接口(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9),挡板(29)呈圆台体且与液孔(28)内壁贴合,插板(17)顶面对应出风孔(2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风筒(31),导风筒(31)呈中空的矩形体,出风孔(21)对应导风筒(31)内部,导风筒(31)的背面内壁设有滑槽(32),滑槽(32)贯穿导风筒(31)的顶面,滑槽(32)内壁套接有圆杆A(33),圆杆A(33)远离滑槽(32)的一端与导风筒(31)的前侧内壁贴合,圆杆A(33)的外壁套接有两个套筒A(34),两个套筒A(34)相背离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顶板(35),套筒A(34)和顶板(35)将导风筒(31)的顶面封闭,导风筒(31)顶面的两侧均剖切有矩形槽且槽内固定连接有圆杆B(36),圆杆B(36)的外壁套接有套筒B(37),两个顶板(35)远离套筒A(3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筒B(37)固定连接,两个套筒B(37)相背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杆A(38),连杆A(38)正面远离圆杆B(36)的一端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套接有连杆B(39),连杆B(39)呈L型体,连杆B(39)远离连杆A(3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40),压板(40)呈矩形体且与充液袋(42)顶面贴合。
CN202010397164.8A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 Active CN111502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7164.8A CN111502994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7164.8A CN111502994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2994A true CN111502994A (zh) 2020-08-07
CN111502994B CN111502994B (zh) 2021-11-16

Family

ID=71865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7164.8A Active CN111502994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29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7579A (zh) * 2022-10-26 2022-12-23 山东博科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杆真空泵螺杆冷却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392A (ja) * 1994-06-30 1996-01-2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型真空ポンプ
CN202014160U (zh) * 2011-01-14 2011-10-19 维达纸业(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泵电机
CN105971893A (zh) * 2016-07-13 2016-09-28 福建兢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脚泵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12727A (zh) * 2017-04-07 2017-06-09 兰州兰泵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离心泵的口环固定连接结构及其快速拆卸方法
CN209990613U (zh) * 2019-03-21 2020-01-24 南京晨伟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页岩气开采柱塞泵用端盖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392A (ja) * 1994-06-30 1996-01-2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型真空ポンプ
CN202014160U (zh) * 2011-01-14 2011-10-19 维达纸业(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泵电机
CN105971893A (zh) * 2016-07-13 2016-09-28 福建兢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脚泵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12727A (zh) * 2017-04-07 2017-06-09 兰州兰泵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离心泵的口环固定连接结构及其快速拆卸方法
CN209990613U (zh) * 2019-03-21 2020-01-24 南京晨伟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页岩气开采柱塞泵用端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7579A (zh) * 2022-10-26 2022-12-23 山东博科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杆真空泵螺杆冷却装置
CN115507579B (zh) * 2022-10-26 2023-12-22 山东博科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杆真空泵螺杆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2994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38893U (zh)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配电柜
CN202167929U (zh) 传导散热的节能电机
CN111502994B (zh) 一种螺杆式真空泵控温装置
CN102223010A (zh) 传导散热的节能电机
CN109639222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伏瓦片装置
CN212774940U (zh) 一种散热减震离心泵
CN115315165B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自调控回旋式散热外壳
CN108258599A (zh) 一种水冷散热配电柜
CN110678049B (zh) 一种电气设备散热装置
CN210671132U (zh) 一种新型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
CN11115809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对流散热式光缆分线箱
CN111683496A (zh) 一种贯流式单机柜数据中心应急通风系统
CN111425942A (zh) 空调机组
CN205956035U (zh) 一种多输出端口的电机外置式离心风机
CN218564011U (zh) 一种耐高温轴流风机散热结构
CN215486832U (zh) 一种风机及其外导风散热结构
CN112739134B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器用防护装置
CN219063164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舞台灯
CN204634257U (zh) 模块化数据中心用模块箱体
CN213783078U (zh) 大型风力发电机高效散热水夹克
CN218183834U (zh) 一种电气控制装置
CN211128767U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服务器机柜冷却装置
CN216642219U (zh) 汽轮机用叶片转动高精度控制装置
CN212805894U (zh) 空调扇
CN215647985U (zh) 尿素泵电机控制板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