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0461A -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0461A
CN111500461A CN202010433586.6A CN202010433586A CN111500461A CN 111500461 A CN111500461 A CN 111500461A CN 202010433586 A CN202010433586 A CN 202010433586A CN 111500461 A CN111500461 A CN 111500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ematococcus pluvialis
wall
roller
breaking
brok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35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0461B (zh
Inventor
谈玲华
张利波
郭效德
吕静
周智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4335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0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0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0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0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0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06Lysis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在避光室温条件下进行:将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酸性溶液中浸泡,浸泡过程中翻料处理;然后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充分溶出后的雨生红球藻过滤,与酸性溶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雨生红球藻用清水多次清洗,得到干净的雨生红球藻;再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干净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直至粉碎时颜色变黑,得到破壁的雨生红球藻;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开,进行干燥处理。本发明处理过程减少毒性物质污染的可能,提高最终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同时酸浸之后的溶液用于提取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回收废水变为工业原料,减少废水排放,绿色环保。提取到的虾青素安全性高,稳定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属于藻类破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雨生红球藻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绿藻,富含极大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例如雨生红球藻中的虾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可以抑制肿瘤,增强免疫力,在水产、保健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化学合成虾青素在功效、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明显低于天然虾青素,因此大规模生产倾向于天然虾青素的提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含量可以达到细胞干重的3%-4%,是虾青素含量最高的微生物。但是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壁纤维物质含量高,质地坚韧,严重阻碍了虾青素等营养物质的提取,故对雨生红球藻的有效破壁至关重要。
当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主要有高压均质法、酶解法、酸浸法、珠磨法等。中国专利CN104480013A中首先进行-25℃至-45℃冰晶化处理,然后使用高压均质纳米机进行超高压破壁,具有96%以上的破壁率,但是此方法对设备的要求很高,不便于长期批量化生产。中国专利CN104529851A使用纤维酶40-45℃下进行破壁处理,条件控制较为严格,且酶解后产生大量废水,很难实现绿色工业化生产。中国专利CN105859601A使用强酸HCl进行破壁处理,但是会产生大量酸性废水,同时强酸对虾青素的质量可能会产生影响。中国专利CN109369485A 中使用珠磨机进行破壁处理,大量溶剂使用旋转蒸发仪回收,后处理不便,难以实现工业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雨生红球藻破壁技术操作复杂、溶剂用量大、所需设备要求高,条件苛刻,难以实现绿色的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实现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条件温和的破壁方法,便于进行工业化破壁生产,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在避光室温条件下进行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酸预处理:将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酸性溶液中,浸泡过程中翻料处理,酸性溶液中的H+离子与水结合形成水和氢离子(H3O+),使雨生红球藻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中的酯键、糖苷键选择性水解,同时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出,使细胞壁结构疏松,便于后期的破壁处理;
步骤二:分离和清洗: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充分溶出后的雨生红球藻过滤,与酸性溶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雨生红球藻用清水多次清洗,得到干净的雨生红球藻;
步骤三: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步骤二得到的干净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直至粉碎时颜色变黑,得到破壁的雨生红球藻;
步骤四:后处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开,进行干燥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酸性溶液为乳酸、醋酸、苹果酸中一种或任意种组合的水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酸性溶液的浓度为5%-2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雨生红球藻和酸性溶液的料液体积比为1:3-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的浸泡过程为60min-18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使用的对辊式破碎机转向为相向,高速辊子转速为 600-1000rpm,差速30%-60%,辊子间距为0.5-5mm,粉碎循环20-40次。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干燥温度为60-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酸浸法和对辊式粉碎法相结合用于雨生红球藻的破壁。在酸预处理过程中使用乳酸、醋酸、苹果酸等安全性酸,处理过程减少毒性物质污染的可能,提高最终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同时酸浸之后的溶液用于提取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回收废水变为工业原料,减少废水排放,绿色环保。经过浸泡水洗,避免操作过程中雨生红球藻分散在空气中,从而保障了破壁雨生红球藻的产率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使用的对辊式粉碎机设备简单,安全性高,稳定性能好,同时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便于进行工业化量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未破壁雨生红球藻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2中破壁雨生红球藻的SEM图。
图3为雨生红球藻破壁率、虾青素提取含量随酸溶液浓度的变化曲线。
图4为雨生红球藻破壁率、虾青素提取含量随酸溶液浸泡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5为雨生红球藻破壁率、虾青素提取含量随辊速的变化曲线。
图6为雨生红球藻破壁率、虾青素提取含量随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速差百分数的变化曲线。
图7为雨生红球藻破壁率、虾青素提取含量随循环粉碎次数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未破壁雨生红球藻的SEM图,由图可见,雨生红球藻细胞完整,呈完整的球形,内部的成分被保护起来,无法泄漏出来。为了使其细胞壁破坏(如图2),内部的虾青素流淌出来,下面进行多组实施例,研究最佳的破壁工艺。
下面实施例和对比例均在在避光室温条件下,对雨生红球藻稳定性影响程度的光源:紫外光>太阳光>灯光>室内自然光>避光。避光的效果最好,短时间的灯光照射也可以满足要求。
下面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翻料、过滤、干燥处理等均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相同的操作。
实施例1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5%)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2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翻料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藻类和酸性溶液充分接触,破环细胞壁结构。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800rpm,低速辊子转速400rpm。循环粉碎3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超声分散在无水乙醇中,滴加在样品台上,待乙醇蒸发完全,使用SEM检测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96.1%。称取0.05g的样品,用二甲基亚砜超声提取,按紫外线测定法测定虾青素含量为4%。
实施例2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15%)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2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800rpm,低速辊子转速400rpm。循环粉碎3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98%,虾青素含量为4.7%。
实施例3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20%)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2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800rpm,低速辊子转速400rpm。循环粉碎3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99%,虾青素含量为4.8%。
实施例4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15%)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6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800rpm,低速辊子转速400rpm。循环粉碎3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96.7%,虾青素含量为4.2%。
实施例5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15%)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8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800rpm,低速辊子转速400rpm。循环粉碎3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98.6%,虾青素含量为4.7%。
实施例6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15%)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2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600rpm,低速辊子转速300rpm。循环粉碎3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95.8%,虾青素含量为4.2%。
实施例7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15%)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2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1000rpm,低速辊子转速500rpm。循环粉碎3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98.8%,虾青素含量为4.8%。
实施例8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15%)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2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800rpm,低速辊子转速560rpm。循环粉碎3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97.3%,虾青素含量为4.5%。
实施例9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15%)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2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800rpm,低速辊子转速320rpm。循环粉碎3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98%,虾青素含量为4.7%。
实施例10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15%)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2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800rpm,低速辊子转速400rpm。循环粉碎2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95%,虾青素含量为4.1%。
实施例11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15%)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2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800rpm,低速辊子转速400rpm。循环粉碎4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98.6%,虾青素含量为4.7%。
对比例1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2%)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2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800rpm,低速辊子转速400rpm。循环粉碎3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80%,虾青素含量为3.2%。
对比例2
(1)酸预处理。将在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醋酸溶液(浓度为15%)中,雨生红球藻和醋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4,浸泡120min,浸泡过程中予以适当翻料。结束之后进行过滤分离,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用水洗涤3次。
(2)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1)中分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对辊式粉碎机辊子间距1mm,高速辊子转速为800rpm,低速辊子转速400rpm。循环粉碎10次,得到破壁雨生红球藻。
(3)后处理。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在平盘上,在65℃下干燥3h,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以备下次使用。
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雨生红球藻的破壁率为82.4%,虾青素含量为3.4%。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的操作过程,大量的雨生红球藻细胞形貌改变,出现破碎、裂纹等破壁现象。
表1 实施例与对比例中所的破壁雨生红球藻数据汇总
Figure BDA0002501388730000081
图3为雨生红球藻破壁率、虾青素提取含量随酸溶液浓度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酸浓度大于5%时,破壁率全部大于95%,虾青素含量大于4%,效果理想。而当酸浓度为2%时,酸浓度过低,溶液中H+浓度过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出较少,对细胞壁仍有很好保护作用,导致最终破壁率和虾青素提取含量低。当酸浓度大于20%后,效果改善幅度小,而且存在酸的浪费问题。
图4为雨生红球藻破壁率、虾青素提取含量随酸溶液浸泡时间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60-180min时,破壁率和虾青素溶出含量效果较好。当时间低于 60min时,浸泡时间过短,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未达到饱和,会对最终破壁效果存在影响。当时间过长,影响工艺进度,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图5为雨生红球藻破壁率、虾青素提取含量随辊速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破壁率和虾青素提取含量与辊速成正比,同时辊速越快,操作时间越短,但是辊速过快会增加不稳定性,同时产热快,可能会影响最终虾青素的质量。辊速过慢又不利于实际生产。
图6为雨生红球藻破壁率、虾青素提取含量随对辊式粉碎机辊速差百分数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破壁率和虾青素提取含量均较高,当辊速差百分数小于30%时,两个辊表面均粘有大量的雨生红球藻,不利于出料。方辊速差百分数过大,会影响对辊式粉碎机的使用寿命,且生产过程中不稳定性增加。
图7为雨生红球藻破壁率、虾青素提取含量随循环粉碎次数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破壁效果明显受循环次数的影响,当循环粉碎10次时,破破壁率和虾青素提取含量明显不能满足要求。最佳的循环粉碎次数为30次,当循环次数过多时,效果改善较小,但是需要浪费大量的能源和工作时间,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避光室温条件下进行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酸预处理:将雨生红球藻浸泡在酸性溶液中,浸泡过程中翻料处理,酸性溶液中的H+离子与水结合形成水和氢离子(H3O+),使雨生红球藻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中的酯键、糖苷键选择性水解,同时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出,使细胞壁结构疏松,便于后期的破壁处理;
步骤二:分离和清洗: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充分溶出后的雨生红球藻过滤,与酸性溶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雨生红球藻用清水多次清洗,得到干净的雨生红球藻;
步骤三:剪切破壁处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对步骤二得到的干净的雨生红球藻进行碾压、剪切破壁,直至粉碎时颜色变黑,得到破壁的雨生红球藻;
步骤四:后处理:破壁的雨生红球藻分摊开,进行干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酸性溶液为乳酸、醋酸、苹果酸中一种或任意种组合的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酸性溶液的浓度为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雨生红球藻和酸性溶液的料液体积比为1: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浸泡过程为60min-18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使用的对辊式破碎机转向为相向,高速辊子转速为600-1000rpm,差速30%-60%,辊子间距为0.5-5mm,粉碎循环20-40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干燥温度为60-70℃。
CN202010433586.6A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 Active CN111500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3586.6A CN111500461B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3586.6A CN111500461B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0461A true CN111500461A (zh) 2020-08-07
CN111500461B CN111500461B (zh) 2022-08-09

Family

ID=71868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3586.6A Active CN111500461B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046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2375A (zh) * 2013-04-03 2013-08-07 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 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高效提取新工艺
CN104531530A (zh) * 2014-12-10 2015-04-22 青岛无为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
CN105483009A (zh) * 2015-11-20 2016-04-13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破壁雨生红球藻粉的方法
CN106432024A (zh) * 2016-09-27 2017-02-2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雨生红球藻细胞快速破壁偶联萃取虾青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2375A (zh) * 2013-04-03 2013-08-07 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 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高效提取新工艺
CN104531530A (zh) * 2014-12-10 2015-04-22 青岛无为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
CN105483009A (zh) * 2015-11-20 2016-04-13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破壁雨生红球藻粉的方法
CN106432024A (zh) * 2016-09-27 2017-02-2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雨生红球藻细胞快速破壁偶联萃取虾青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杨等: "3 种方法提取的雨声红球藻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食品科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0461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79281B1 (en) Process for treating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CN101906399B (zh) 一种麸皮细胞湿法粉碎破壁方法
US20110003341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ccharide
US10676576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cellulose solution and equipment therefor
CN101381337A (zh) 一种虾青素的提取方法
ES2647897T3 (es) Procedimiento de conversión de lignocelulosa en un ácido orgánico con reciclaje de sales disueltas
CN107473999A (zh) 微生物的破壁方法及类胡萝卜素产品
CN104558238A (zh) 一种提取海藻酸钠的工艺
CN105254778A (zh) 剑麻果胶的提取方法
CN111995880B (zh) 一种生物发酵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
Zhang et al. Non-digesting strategy for efficient bioconversion of cassava to bioethanol via mechanical activation and metal salts pretreatment
CN103936811A (zh) 茶粕超微粉碎及超声波辅助水醇法提取茶皂素
CN111500461B (zh)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方法
CN107692001A (zh) 一种吐浆率低且不易断的米粉条的制备方法
CN103907938A (zh) 一种枣渣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8651694A (zh) 一种秸秆发酵的方法
CN102352120A (zh) 一种粗壮脉纹孢菌及其孢子中天然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
CN105950476A (zh) 一种基于脉冲电场与碳纳米管协同驱动酿酒酵母细胞破壁的方法
CN104045739B (zh) 一种酶解制备几丁聚糖的方法
CN112998128A (zh) 利用玉米糖渣生产饲料的方法
CN117187309B (zh) 利用蔗渣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CN101487027A (zh) 一种采用薯类原料制备乙醇的方法
CN108043569B (zh) 分级粉碎机及粉碎方法
BR112013008189A2 (pt) processo para tratamento de material lignocelulósico
CN107141365A (zh) 一种反复加减压高效提纯桑黄多糖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