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8571A -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8571A
CN111498571A CN202010432584.5A CN202010432584A CN111498571A CN 111498571 A CN111498571 A CN 111498571A CN 202010432584 A CN202010432584 A CN 202010432584A CN 111498571 A CN111498571 A CN 111498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transition
air
mandrel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25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吉平
黄财元
柳天磊
陆德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Dechangyu Paper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Dechangyu Paper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Dechangyu Paper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Dechangyu Paper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325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85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8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85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0Special constructions, e.g. surface features, of feed or guide rollers for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3Details of longitudinal profile
    • B65H2404/136Details of longitudinal profile with canals
    • B65H2404/1363Details of longitudinal profile with canals air supply or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6Cardboard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包括辊筒、设于辊筒内腔中的支撑辊以及设于支撑辊内腔中的芯轴,所述辊筒的辊面设有若干个穿透其辊面的辊筒孔,所述支撑辊的外壁圆周方向上固定有至少两组呈错位布置的过渡件,每组所述过渡件均设有过渡气道,并且随辊筒相对于支撑辊的旋转动作以令辊筒的辊筒孔可分别与各组过渡气道的上口周期性相通;所述芯轴的辊面圆周方向上设有至少两组穿透辊面且分别与各组外气孔一一对应的内气孔,所述芯轴设有至少两个相对独立且分别与各内气孔一一对应相通的分体气流腔;仅在一一对应的内抽气孔、外抽气孔、过渡气道与辊筒孔依次相通时,从而令辊筒的至少一处辊筒孔形成负压或正压。

Description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纸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
背景技术
在生活用纸领域中,具有真空吸附作用的辊筒在如卫生纸之类的薄片材料机械加工领域中经常使用到,而现有的吸附辊的结构形式可参照在中国专利“CN107034715B,一种吸附辊”中具体公开了:在同轴连接的芯轴和辊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块,并随辊筒与芯轴相对旋转动作从而使辊筒上的各辊筒孔只有旋转动作到与吸附腔顶部的腔口相对应的位置处,才能与吸附腔和抽气孔连通形成负压。在中国专利“CN107814228A 一种轴向负压控制的吸附辊”,其涉及了芯轴与辊体之间沿轴向往复滑动从而同步带动多个密封块沿轴向往复移动,以使吸附腔在避开吸附孔组及连通吸附孔组之间往复切换,但是该方式的缺点为:由于辊体相对于芯轴旋转动作,并且芯轴相对于辊体作高频轴向移动的开关动作,从而导致密封块受到旋转及轴向动作摩擦,增加了密封块的磨损,时间长了会出现漏气的问题。
而在中国专利“CN 110467036 A,一种吸附辊及薄片状产品加工设备”中涉及了“在辊筒内设有吸气总管和吸气支管,吸气支管插到吸气总管内,吸气总管可沿着吸气支管滑动,吸气支管设有通气孔,吸气支管通过通气孔与吸气总管连通,吸气总管固定有套在吸气支管上的密封套,密封套既能滑动到堵塞通气孔的位置,又能滑动到打开通气孔的位置”,即,通过吸气总管带动密封套在辊筒的径向方向的移动来实现负压切换,但是辊筒和吸气总管是细长状,长度通常为3m以上,并且吸附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高频快速切换通/断气,此类细长状的吸气总管高频沿径向移动则会出现跳动的情况,甚至发生移位的问题。
另外,随吸附辊的使用以及各结构元件之间的磨损,各结构元件之间的密封性逐渐下降,此时在工作过程中,漏气量会逐渐增加,甚至出现负压吸力不足等问题,吸附辊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耗气量、提升通/断气的切换效率的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包括辊筒、设于辊筒内腔中的支撑辊以及设于支撑辊内腔中的芯轴,其中,所述辊筒、支撑辊和芯轴三者相连接配合;所述辊筒的辊面设有若干个穿透其辊面的辊筒孔,所述支撑辊的外壁圆周方向上固定有至少两组呈错位布置的过渡件,每组所述过渡件均设有过渡气道,并且随辊筒相对于支撑辊的旋转动作以令辊筒的辊筒孔可分别与各组过渡气道的上口周期性相通;所述支撑辊辊面圆周方向上设有至少两组穿透其辊面且分别与各组过渡件的过渡气道下口一一对应相通的外气孔;所述芯轴的辊面圆周方向上设有至少两组穿透辊面且分别与各组外气孔一一对应的内气孔,所述芯轴设有至少两个相对独立且分别与各内气孔一一对应相通的分体气流腔,随芯轴与支撑辊的相对旋转动作/轴向移动以令内气孔分别对准或避开外气孔;仅在一一对应的内抽气孔、外抽气孔、过渡气道与辊筒孔依次相通时,从而令辊筒的至少一处辊筒孔形成负压或正压。
进一步,所述过渡件的过渡气道的下口延伸至支撑辊的外气孔中以令芯轴的内气孔可直接与过渡气道的下口对准相通。
进一步,所述支撑辊的外气孔内嵌装有第一密封件,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壁及内壁分别与过渡件底面和芯轴辊面相密封贴合,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上口与过渡气道的下口相通,并且所述芯轴的内气孔可与第一气流通道的下口对准相通。
进一步,所述支撑辊的外气孔内设有呈由内至外布置的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其中,所述第三密封件朝内弹性顶压第二密封件以使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内壁弹性密封贴合于芯轴辊面,所述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共同开设有相贯通的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上口与过渡气道的下口相通,并且所述芯轴的内气孔可与第二气流通道的下口相对准相通。
进一步,所述支撑辊的外气孔内嵌装有第四密封件,并且所述第四密封件设有第三气流通道,所述过渡件的过渡气道的下口延伸至支撑辊的外气孔中与第四密封件的第三气流通道相通,所述过渡件与第四密封件之间配置有弹性件,通过弹性件朝内顶压第四密封件以使第四密封件的内壁弹性密封贴合于芯轴辊面,其中,随着芯轴相对于支撑辊的旋转动作/轴向移动,从而令芯轴的内气孔可对准或避开第三气流通道的下口。
进一步,每组所述内气孔由沿轴向成型于芯轴的辊面上的若干个内气孔组成;每组所述外气孔由沿轴向成型于支撑辊的辊面上的若干个外气孔组成,同组的各内气孔分别与同组的各外气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任意一组所述过渡件为整体式结构,其中,所述过渡件的过渡气道同时与支撑辊的多个外气孔相通。
进一步,任意一组所述过渡件包括多个沿轴向排列固定于支撑辊外壁上的若干个过渡件组成,其中,同组的各个所述过渡件的过渡气道与支撑辊的多个外气孔一一对应相通。
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芯轴相对于支撑辊的旋转动作/轴向移动以令内气孔对准或避开外气孔,实现快速切换负压或正压的通/断,切换过程稳定可靠;其次,通过在支撑辊和辊筒之间设置有过渡件,以及支撑辊与芯轴的密封设计结构,从而提升了支撑辊、辊筒、芯轴三者之间的密封性,有效地减少工作过程中的漏气量;另外,通过芯轴设有至少两个可分别与各个内气孔相通的分体气流腔,从而辊筒的至少两处辊筒孔形成负压或正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辊筒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过渡件接触辊筒的截面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辊筒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支撑辊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芯轴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过渡件安装至辊筒实施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过渡件安装至辊筒实施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的过渡件的实施方式一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的过渡件的实施方式二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的过渡件不接触辊筒的截面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一的过渡件接触及不接触辊筒的截面剖视图。
图12-13为实施例一的一体成型式结构过渡件的截面剖视图。
图14为实施例二的辊体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的局部A放大图。
图16为实施例三的辊体的截面剖视图。
图17为实施例三的过渡件的实施方式一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三的过渡件的实施方式二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四的辊体的截面剖视图。
图20为实施例四的第一密封件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五的辊体的截面剖视图。
图22为实施例五的第二密封件的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五的第三密封件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六的辊体的截面剖视图。
其中,1-辊筒,11-辊筒孔,2-支撑辊,21-外气孔,3-芯轴,31-内气孔,4-过渡件,41-过渡气道,42-卡位结构,5-第一密封件,51-第一气流通道,6-第二密封件,62-第二气流通道,7-第三密封件,8-第四密封件,81-第三气流通道,82-弹性件,9-分体气流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至附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包括辊筒1、支撑辊2和芯轴3,其中,支撑辊2设于辊筒1内腔中且支撑辊2的两端部通过滑动支撑件(优选但不限于轴承)与辊筒1连接;芯轴3设于支撑辊2内腔中且芯轴3的两端部通过滑动支撑件(滑动支撑件优选但不限于轴承)与支撑辊2连接,进而实现了辊筒1、支撑辊2和芯轴3三者相旋转连接。
本实施例的芯轴3与支撑辊2作相对旋转动作,即,支撑辊2可固定在预设有的机架上,而芯轴3进行旋转动作,反之,芯轴3可固定在预设有的机架上,而支撑辊2进行旋转动作,此处不作限定可由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整。
参见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辊筒1的辊面设有若干个穿透其辊面的辊筒孔11,为便于理解说明,此处定义辊筒1的辊面上成型有若干组沿其轴向布置的辊筒孔11组且每组辊筒孔11组有多个沿辊筒1周向排列的辊筒孔11组成,此处不限于上述辊筒孔11的排列形式,可根据辊筒1的实际要求而定。
参见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芯轴3的辊面设有两组穿透其辊面的内气孔31,两组内气孔31沿辊面周向错位布置,为便于理解说明,每组内气孔31由沿轴向成型于芯轴3的辊面上的若干个内气孔31组成。本实施例的芯轴3内设有两个相对独立且分别与各内气孔31一一对应相通的分体气流腔9,即,通过将抽真空设备或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与两分体气流腔9连接,即,当任意一个分体气流腔9与抽真空设备连接时,该分体气流腔9则作为负压腔;反之,当任意一个分体气流腔9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时,该分体气流腔9则作为正压腔。两组内气孔31分别与两分体气流腔9一一对应相通,令两分体气流腔9分别为两内气孔31提供正压/负压作用;由此,通过分别对两分体气流腔9进行独立地控制,例如,气压压力大小、正负压情况、单独开关等控制方式,从而极大地增强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更便于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做出相应的控制。
参见附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辊2的辊面设有至少两组穿透其辊面的外气孔21,两组外气孔21沿辊面周向错位布置,为了便于理解说明,每组外气孔21由沿轴向成型于支撑辊2的辊面上的若干个外气孔21组成,同组的各内气孔31分别与同组的各外气孔21一一对应。支撑辊2的外壁圆周方向上固定设有两组过渡件4,支撑辊2辊面两组外气孔21分别与两组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41下口一一对应相通。另外,各过渡件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外气孔21外围的位置以令过渡件4底面贴合在支撑辊2的外壁。过渡件4可采用整体式或分体式的结构,即:
过渡件4的实施方式一:参见附图6和8所示的过渡件4为整体式结构,通过将过渡件4整体固定安装在支撑辊2上且过渡件4成型有沿径向穿透的过渡气道41,并且该过渡气道41两端沿轴向延伸,从而使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41的下口与支撑辊2的若干个外气孔21相通,且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41的上口可同时与多组辊筒孔11周期性相通,实现了“一对多”的方式。
过渡件4的实施方式二:参见附图7和9所示的过渡件4为分体式结构,每组过渡件4由包括多个沿轴向排列固定于支撑辊2外壁上的若干个过渡件4组成,通过同组的多个过渡件4沿轴向固定在支撑辊2的外壁上且每个过渡件4均成型有沿径向穿透的过渡气道41,其中,每个过渡气道41的下口对应与一个外气孔21相通且每个过渡气道41的上口对应一组辊筒孔11周期性相通。
基于上述的情况一和情况二分别涉及了整体式和分体式的过渡件4结构,随辊筒1与支撑辊2的相对旋转动作,从而令辊筒1的辊筒孔11与一组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41的上口呈周期性相通,由此实现两组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分别在预定的两处位置与辊筒1的辊筒孔11呈周期性相通。
在本实施例中,芯轴3的辊面与支撑辊2的外气孔21边缘区域相贴合,而随着芯轴3相对于支撑辊的旋转动作以令内气孔31对准或避开外气孔21,其中,当芯轴3的内气孔31相对旋转动作对准支撑辊的外气孔21的位置,则实现内气孔31与外气孔21相通;反之,当芯轴3的外气孔21相对旋转动作避开支撑辊的外气孔21的位置,则实现阻断内气孔31与外气孔21。
由此,当需要辊筒工作时,预先通过抽真空设备/空气压缩机使芯轴3的两分体气流腔9保持负压/正压,通过芯轴3相对于支撑辊的旋转动作以使两组内气孔31分别对准两组外气孔21,令内气孔31、外气孔21和过渡气道41相通,此时随着辊筒1相对于支撑轴3的旋转动作,令辊筒1的各辊筒孔11呈周期性经过两组过渡气道41的上口,从而使分体气流腔9、内气孔31、外气孔21、过渡气道41和辊筒孔11依次相通,辊筒孔11每当经过两组过渡气道41时就会产生负压吸力/正压吹力。另外,当不需要辊筒1工作时,通过芯轴3相对于支撑辊的旋转动作以使内气孔31避开外气孔21(此时的两组内气孔31均对准支撑辊内壁,实现封闭隔断内气孔31的效果),隔断辊筒1的辊筒孔11与芯轴内腔之间的气流,使辊筒孔11失去负压吸力/正压吹力。
通过上述的芯轴3与支撑辊2的相对旋转动作以实现通/断的快速切换,切换过程稳定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两组过渡件4的顶部可与辊筒1内壁相密封贴合,适用于对辊筒1内壁与过渡件4密封性要求高的情况,对于辊筒1内壁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尤其是辊筒孔11用作负压工作的情况。如附图10所示,两组过渡件4的顶部与辊筒1内壁均不接触,适用于对辊筒1内壁与过渡件4密封性要求低的情况,对于辊筒1内壁的加工精度要求低,尤其是辊筒孔11用作正压工作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可如附图11所示,在两组过渡件4中,一组过渡件4的顶部与辊筒1的内壁相密封贴合(该组过渡件4用作辊体负压工作,并且与该组过渡件4所对应的分体气流腔9与抽真空设备相连)且另一组过渡件4的顶部与辊筒1内壁不接触(该组过渡件4用作辊体正压工作,并且与过渡件4所对应的分体气流腔9与空气压缩机相连),从而实现了在辊筒1的两处辊筒孔11处分别形成正压和负压。
如附图2所示,两组过渡件4在圆周方向上为分体独立式结构,各过渡件4独立固定在支撑辊2的外壁。此外,还可如附图12和13所示,两组过渡件4在圆周方向上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一体成型的各过渡件4整体固定在支撑辊2的外壁,一体成型的两组过渡件4上有两个过渡气道41,其中,一个过渡气道41的开口宽度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采用大跨度或小跨度的方式,即,如附图23所示的采用小跨度方式的过渡件4;也可如附图24所示的采用大跨度方式的过渡件4,并且外气孔21可在采用大跨度方式的过渡件4的周向跨度范围内的任意位置。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14至15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的芯轴3通过滑动支撑件优选但不限于轴承)与支撑轴2连接且所述芯轴3可沿轴向往复平移,实现了芯轴3与支撑轴2在轴向相对往复平移动作,由此,随芯轴3与支撑轴2的轴向动作以令内气孔31对准或避开外气孔21。
本实施例的芯轴3相对于支撑辊2作轴向移动,即,支撑辊2可固定在预设有的机架上,而芯轴3进行轴向移动,反之,芯轴3可固定在预设有的机架上,而支撑辊2进行轴向移动,此处不作限定可由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整。
由此,当需要辊筒1工作时,预先通过抽真空设备/空气压缩机使芯轴3的气流腔9保持负压/正压,通过芯轴3相对于支撑辊2轴向平移以使内气孔31对准外气孔21,令内气孔31、外气孔21和过渡气道41相通,此时随着辊筒1相对于支撑轴3的旋转动作,令辊筒1的各辊筒孔11呈周期性经过两组过渡气道41的上口,从而使气流腔9、内气孔31、外气孔21、过渡气道41和辊筒孔11依次相通,辊筒孔11每当经过任一过渡气道41时就会产生负压吸力/正压吹力。另外,当不需要辊筒1工作时,通过芯轴3相对于支撑辊的轴向平移以使内气孔31避开外气孔21(此时的内气孔31对准支撑辊内壁,实现封闭隔断内气孔31的效果),隔断辊筒1的辊筒孔11与气流腔9之间的气流,使辊筒孔11失去负压吸力/正压吹力。
实施例三:
参见附图16至18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每组过渡件4底面朝支撑辊2方向凸出成型有卡位结构42,该卡位结构42与外气孔21的形状相吻合,以便于过渡件4固定安装于支撑辊2时,卡位结构42恰好嵌装至外气孔21中且该卡位结构42与芯轴3的辊面相密封贴合,如附图17所示的整体式过渡件以及如附图18所示的分体式过渡件。
另外,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41沿径向延伸穿透过渡件4,其中,过渡气道41的下口延伸至外气孔21中以令芯轴3的内气孔31可直接与过渡气道41的下口对准相通,即,随芯轴3相对于支撑辊的旋转动作,当内气孔31旋转动作至与过渡气道41相重合的位置时,则实现内气孔31与过渡气道41对准相通,辊筒孔11处形成负压吸力;反之,当内气孔31旋转动作至避开过渡气道41时,则实现隔断内气孔31和过渡气道41,辊筒孔11处失去负压吸力。
通过上述的方式,气流依次经辊筒孔11和过渡气道41后,便可经内气孔31直接进入气流腔9,从而减少过渡件4与支撑辊2之间的漏气量。
实施例四:
参见附图19至附图20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支撑辊2的每组外气孔21内嵌装有第一密封件5,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密封件5为与外气孔21的形状相吻合的块状结构。嵌装于外气孔21内的第一密封件5的外壁及内壁分别与过渡件4底面和芯轴3辊面相密封贴合。
另外,第一密封件5成型沿径向穿透的第一气流通道51,第一气流通道51的上口与过渡气道41的下口相通,芯轴3的内气孔31可与第一气流通道51的下口对准相通,即,随着芯轴3与支撑辊的相对旋转动作以使芯轴3的内气孔31旋转动作至于第一气流通道51相重合的位置,则内气孔31与第一气流通道51对准相通,实现依次连通辊筒孔11、过渡气道41、第一气流通道51、内气孔31及气流腔9,令辊筒孔11处产生负压吸力;反之,当芯轴3内气孔31旋转动作避开第一气流通道51,则实现隔断内气孔31和第一气流通道51,令辊筒孔11处失去负压吸力。
通过上述的方式,通过增设第一密封件5以提升过渡件4、支撑辊和芯轴3之间的密封性,减少工作过程中的漏气量,提升吸附的效率。
进一步,第一密封件5为自润滑的耐磨材料制成,如尼龙、铜等材质。
实施例五:
参见附图21至23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支撑辊2的每组外气孔21内设有呈由内至外布置的第二密封件6和第三密封件7,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密封件6和第三密封件7呈层叠嵌装于外气孔21中,且第二密封件6和第三密封件7均与外气孔21的形状相吻合的块状结构,第三密封件7为弹性材料制成。嵌装于外气孔21内的第二密封件6内壁与芯轴3辊面相密封贴合,第三密封件7的外壁与过渡件4底面相密封贴合,第三密封件7内壁弹性顶压第二密封件6外壁以令第三密封件7对第二密封件6产生朝向芯轴3方向的弹性作用力,从而使第二密封件6的内壁弹性密封贴合于芯轴3辊面,实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以及在第二密封件6使用过程中后始终能够紧密贴合芯轴3辊面,提升了第二密封件6的使用寿命,减少工作过程中的漏气量,提升吸附的效率。
进一步,第二密封件6为自润滑的耐磨材料制成,如尼龙、铜等材质。
实施例六:
参见附图24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四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支撑辊2的外气孔21内嵌装有第四密封件8,并且第四密封件8设有第三气流通道81,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41的下口延伸至支撑辊2的外气孔21中与第四密封件81的第三气流通道81相通,过渡件4与第四密封件8之间配置有弹性件82,通过弹性件82朝内顶压第四密封件8以使第四密封件的内壁弹性密封贴合于芯轴3辊面,其中,随着芯轴3与支撑辊2的相对旋转动作/轴向移动,从而令芯轴3的内气孔31可对准或避开第三气流通道81的下口。具有更好地密封效果,减少漏气量。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弹性件82为压簧或环形橡胶圈,其中,压簧或环形橡胶圈的两端分别与过渡件4底面和第四密封件81的顶面相顶触。
进一步,第四密封件8为自润滑的耐磨材料制成,如尼龙、铜等材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思路所做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1)、设于辊筒(1)内腔中的支撑辊(2)以及设于支撑辊(2)内腔中的芯轴(3),其中,所述辊筒(1)、支撑辊(2)和芯轴(3)三者相连接配合;所述辊筒(1)的辊面设有若干个穿透其辊面的辊筒孔(11),所述支撑辊(2)的外壁圆周方向上固定有至少两组呈错位布置的过渡件(4),每组所述过渡件(4)均设有过渡气道(41),并且随辊筒(1)相对于支撑辊(2)的旋转动作以令辊筒(1)的辊筒孔(11)可分别与各组过渡气道(41)的上口周期性相通;所述支撑辊(2)辊面圆周方向上设有至少两组穿透其辊面且分别与各组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41)下口一一对应相通的外气孔(21);所述芯轴(3)的辊面圆周方向上设有至少两组穿透辊面且分别与各组外气孔(21)一一对应的内气孔(31),所述芯轴(3)设有至少两个相对独立且分别与各内气孔(31)一一对应相通的分体气流腔(9),随芯轴(3)与支撑辊(2)的相对旋转动作/轴向移动以令内气孔(31)分别对准或避开外气孔(21);仅在一一对应的内抽气孔(31)、外抽气孔(21)、过渡气道(41)与辊筒孔(11)依次相通时,从而令辊筒(1)的至少一处辊筒孔(11)形成负压或正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41)的下口延伸至支撑辊(2)的外气孔(21)中以令芯轴(3)的内气孔(31)可直接与过渡气道(41)的下口对准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2)的外气孔(21)内嵌装有第一密封件(5),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5)的外壁及内壁分别与过渡件(4)底面和芯轴(3)辊面相密封贴合,所述第一密封件(5)设有第一气流通道(51),所述第一气流通道(51)的上口与过渡气道(41)的下口相通,并且所述芯轴(3)的内气孔(31)可与第一气流通道(51)的下口对准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2)的外气孔(21)内设有呈由内至外布置的第二密封件(6)和第三密封件(7),其中,所述第三密封件(7)朝内弹性顶压第二密封件(6)以使所述第二密封件(6)的内壁弹性密封贴合于芯轴(3)辊面,所述第二密封件(6)和第三密封件(7)共同开设有相贯通的第二气流通道(62),所述第二气流通道(62)的上口与过渡气道(41)的下口相通,并且所述芯轴(3)的内气孔(31)可与第二气流通道(62)的下口相对准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2)的外气孔(21)内嵌装有第四密封件(8),并且所述第四密封件(8)设有第三气流通道(81),所述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41)的下口延伸至支撑辊(2)的外气孔(21)中与第四密封件(81)的第三气流通道(81)相通,所述过渡件(4)与第四密封件(8)之间配置有弹性件(82),通过弹性件(82)朝内顶压第四密封件(8)以使第四密封件(8)的内壁弹性密封贴合于芯轴(3)辊面,其中,随着芯轴(3)相对于支撑辊(2)的旋转动作/轴向移动,从而令芯轴(3)的内气孔(31)可对准或避开第三气流通道(81)的下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内气孔(31)由沿轴向成型于芯轴(3)的辊面上的若干个内气孔(31)组成;每组所述外气孔(21)由沿轴向成型于支撑辊(2)的辊面上的若干个外气孔(21)组成,同组的各内气孔(31)分别与同组的各外气孔(21)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组所述过渡件(4)为整体式结构,其中,所述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41)同时与支撑辊(2)的多个外气孔(21)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组所述过渡件(4)包括多个沿轴向排列固定于支撑辊(2)外壁上的若干个过渡件(4)组成,其中,同组的各个所述过渡件(4)的过渡气道(41)与支撑辊(2)的多个外气孔(21)一一对应相通。
CN202010432584.5A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 Pending CN1114985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2584.5A CN111498571A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2584.5A CN111498571A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8571A true CN111498571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3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2584.5A Pending CN111498571A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85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3869A (zh) * 2021-12-16 2022-04-12 珠海市奥德维科技有限公司 辊筒传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3869A (zh) * 2021-12-16 2022-04-12 珠海市奥德维科技有限公司 辊筒传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8571A (zh)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
CN212449939U (zh)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辊体
CN213084950U (zh)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多腔辊体
CN107814228A (zh) 一种轴向负压控制的吸附辊
JP4943433B2 (ja) 空気バルブ、戻り止めおよびポペットバルブを有する往復ピストンポンプ
CN111498570A (zh)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辊体
US4817504A (en) Oscillatory actuator with direct contact shaft-shoulder to end cap seal
CN210068472U (zh) 一种滚动式滑片泵转子
CN213084837U (zh)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分体式辊体
CN203189382U (zh) 滚针保持架冲窗孔机用气缸
WO2015120716A1 (zh) 活塞式可控开关装置
CN203343467U (zh) 前置式气动卡盘
CN116145407A (zh) 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CN111517132A (zh)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的分体式辊体
CN113198300B (zh) 一种压缩空气干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WO2004074637A3 (en) Sleeve piston fluid motor
CN103195771B (zh) 一种滚针保持架冲窗孔机用气缸
CN104315199A (zh) 两位五通换向阀
CN208138354U (zh) 一种新型气动制动器
CN212126757U (zh) 一种自转式输送装置
CN207648140U (zh) 一种用于轴端的密封结构
CN207156228U (zh) 一种压辊装置
CN107676330B (zh) 注气型独立双活塞回转液压缸
CN117863656A (zh) 一种基于细辊负压通断控制的吸附辊
CN217437341U (zh) 一种吸附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