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5407A - 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45407A
CN116145407A CN202211725242.8A CN202211725242A CN116145407A CN 116145407 A CN116145407 A CN 116145407A CN 202211725242 A CN202211725242 A CN 202211725242A CN 116145407 A CN116145407 A CN 116145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ody
bristle
hair
hole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252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万红
罗志刚
彭志洪
刘忠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Unit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Unit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Unit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Unit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252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454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45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5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GMECHANICAL OR PRESSURE CLEANING OF CARPETS, RUGS, SACKS, HIDES, OR OTHER SKIN OR TEXTILE ARTICLES OR FABRICS; TURNING INSIDE-OUT FLEXIBLE TUBULAR OR OTHER HOLLOW ARTICLES
    • D06G1/00Beating, brushing, or otherwise mechanically cleaning or pressure cleaning carpets, rugs, sacks, hides, or other skin or textile articles or fab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布料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刷毛状态切换机构正向运动能带动间隙调节件运动使得刷毛通孔的口径渐小,刷毛状态切换机构继续正向运动能使得刷毛相对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深入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刷毛上附着的浮毛能被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拦截;吸浮毛装置能对拦截在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外侧的浮毛进行吸除;刷毛状态切换机构进行位置切换用以带动间隙调节机构复位运动使得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口径增大,位置切换后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反向运动能带动刷毛相对口径处于增大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伸出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布料在纺织生产过程中,其表面会附着或者产生浮毛,需要对浮毛进行清除处理,保证布料表面的清洁度。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布料表面的浮毛清除:
第一种为非接触式清除,通过在布料的上方设置吸浮毛装置对布料表面的浮毛进行吸除,如专利申请201721521814.5 一种纺织品用去浮毛装置 ,通过风机(即吸浮毛装置)作用将布料表面的浮毛进行吸除;但是,由于通过风机的风力作用在布料表面的强度有限,对于静电吸附在布料表面、局部嵌入至纱线之间的间隙以及隐匿在绒毛深部等浮毛难以达到很好的吸除效果,该方式仅能实现对浮毛的预处理,正如该专利申请201721521814.5公开,利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对纺织品上面的浮毛进行初步收集……再利用浮毛装置本体和纺织品接触,利用第一电机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对纺织品上没有吸走的浮毛进行滚动清除。
第二种为接触式清除,现有技术对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如专利申请202121803182.8公开的一种可进行浮毛清理的服装生产用布料收卷装置,通过毛刷辊进行旋转带动毛刷辊上的刷毛转动,当刷毛转动至与布料接触的位置时,将布料上的浮毛从布料的表面剥离出,实现对布料表面的清理 。
但是,随着毛刷辊转动进行布料表面浮毛清除的进行,刷毛上附着的浮毛会逐渐增多,刷毛对布料其表面浮毛的清除效果会发生降低,导致布料表面的清洁度降低,当刷毛上附着的浮毛达到附着饱和量时,则刷毛难以实现对布料表面的进一步浮毛清除。
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对布料表面的浮毛清除效率,保证布料表面清洁度的均一,需要及时对毛刷辊进行清理,将其刷毛上附着的浮毛进行清除。
现有技术是通过将毛刷辊从机架上拆卸下来后,再进行毛刷辊清理。如专利申请201922138552.X公开的一种毛刷辊清理装置 、专利申请201911014177.6公开的 一种纺织用毛刷辊的清洁装置 ,通过外加专用清理装置作用在毛刷辊上,实现对毛刷辊的清理,如此,需要进行停机操作,导致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工作的中断,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无需拆卸毛刷辊即可实时对毛刷辊上附着的浮毛进行高效清除,从而保持毛刷辊在清除过程中能持续清除布料表面浮毛的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包括刷毛辊、吸浮毛装置;所述刷毛辊包括辊体、刷毛;所述刷毛辊还包括刷毛状态切换机构、间隙调节件;在所述刷毛辊上形成刷毛通孔,所述刷毛通孔与辊体的内部空腔连通,刷毛的一端通过对应的刷毛通孔并伸入至辊体的内部空腔中;
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正向运动能带动间隙调节件运动使得刷毛通孔的口径渐小,当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小时,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正向运动能使得刷毛向深入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在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继续正向运动过程中,所述顶出件背向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移动;刷毛上附着的浮毛能被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拦截;吸浮毛装置能对拦截在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外侧的浮毛进行吸除;
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进行位置切换用以带动间隙调节机构复位运动使得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口径增大,位置切换后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反向运动能带动刷毛相对口径处于增大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伸出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
优选地,所述辊体每转动一圈的过程中,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完成一次正反向往复运动;
或者,在辊体每转动n圈后的下一圈过程中,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完成一次正反向往复运动;n为正整数且大于1。
优选地,所述间隙调节件包括间隙调节板,所述间隙调节板位于所述辊体的内部空腔中;在所述辊体上开设有通毛孔,在所述间隙调节板上开设有错位孔;
错位孔与对应的通毛孔之间的重合区域形成所述刷毛通孔;
通过间隙调节板相对所述辊体滑动来调节错位孔与通毛孔之间的重合区域的范围;当所述重合区域的范围最大时,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大;当所述重合区域的范围最小时,所述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小。
优选地,所述间隙调节件还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间隙调节板连接;所述驱动块的表面开设有引导槽,沿着深入所述引导槽的方向所述引导槽包括倾斜段、直线段;
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包括刷毛驱动杆、冲杆;所述冲杆与所述刷毛驱动杆连接;所述刷毛驱动杆用以驱动刷毛运动;
在所述冲杆中存在抵压面、避让面;当冲杆向深入引导槽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抵压面运动至与所述倾斜段的接触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间隙调节板以蓄力的方式相对辊体滑动,所述抵压面运动至与直线段的接触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间隙调节板相对辊体静止;
当所述冲杆由抵压面与直线段的接触面接触的状态切换至避让面面向直线段的接触面时,间隙调节板复位运动至直线段的接触面与避让面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冲杆运动驱动轨道,冲杆运动驱动轨道包括依次首尾衔接的斜轨道段、圆弧轨道段、复位斜轨道段;圆弧轨道段的中轴线与辊体的中轴线共线;
所述冲杆包括第一冲杆段、第二冲杆段;;第一冲杆段、第二冲杆段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还包括滑动座,滑动座固定连接在辊体上,滑动座与第一冲杆段滑动配合,滑动座与第一冲杆段之间连接有冲杆压簧;
当第一冲杆段的端部随辊体转动而转动至与斜轨道段接触时,冲杆受斜轨道段的限制而逐渐以蓄力方式向深入引导槽的方向运动,当第一冲杆段的端部随辊体转动而转动至与圆弧轨道段接触时,冲杆相对引导槽静止;
当第一冲杆段的端部随辊体转动而转动至与复位斜轨道段接触时,冲杆在冲杆压簧复位作用逐渐向伸出引导槽的方向复位运动。
优选地,所述辊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辊体导向槽,所述辊体导向槽的导向与所述辊体的轴向平行,在所述辊体导向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边结构;所述间隙调节板中位置对应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翻边结构滑动配合,所述间隙调节板中与辊体的内壁接触的一面呈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中轴线与辊体的中轴线共线。
优选地,所述辊体的内部空腔还通过支撑杆连接有中心轴;刷毛中位于辊体的内部空腔的一端连接在悬板上,压簧连接在所述中心轴与悬板之间,使得刷毛的另一端贯穿刷毛通孔露出在辊体的外侧;所述冲杆深入至所述直线段的过程中,刷毛驱动杆与悬板接触使得悬板向靠近中心轴方向运动,从而致使刷毛通孔向深入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顶出件,所述顶出件包括顶杆、枢转轴、旋杆、连杆;所述枢转轴连接在辊体的内部空腔中,所述旋杆转动配合在所述枢转轴上,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顶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旋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辊体滑动配合;旋杆扭簧装配在旋杆与枢转轴之间,使得连接在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的托块的外表面与所述辊体的外表面齐平;当所述悬板向靠近中心轴方向运动至与所述自由端接触时,能带动旋杆转动,使得顶杆向辊体的外侧运动。
优选地,所述间隙调节板内部中空、一端开口,在间隙调节板还开设有与内部中空连通的第一气孔;在辊体上位于刷毛通孔外围还开设有第二气孔。当刷毛通孔的口径从最大向最小变化的过程中,第一气孔、第二气孔之间由完全错位的位置移动至相互连通的位置;
所述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还包括通气装置,通气装置包括外壳体、风罩、风管;外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外壳体的内部腔体分割为与间隙调节板数量相同的子腔室,密封板上开设有与对应的子腔室连通的气流口,间隙调节板中开口的一端滑动配合地伸入至气流口中,且间隙调节板的外周面与气流口的内周壁密封接触;每一个子腔室均开设有通气孔;风罩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隔板,隔板将风罩的内部空腔分割成第一风腔、第二风腔;隔板上开设有输气孔,通过输气孔连通第一风腔、第二风腔;外壳体的另一端与第一风腔转动配合且外壳体的另一端的外端面与隔板中位于第一风腔的端面密封接触,在第二风腔中连接有风管。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进行布料上表面浮毛清除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辊体的转动,使得布料上表面的浮毛被剥离至当前状态下位于辊体下部的刷毛上,此时所述刷毛对应的刷毛通孔其口径处于最大状态;
S2、随着辊体的转动,附着有浮毛的所述刷毛同步向上转动,当与所述刷毛对应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开始正向运动时,带动与所述刷毛对应的间隙调节机构运动使得刷毛通孔的口径渐小;
S3、当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小时,刷毛状态切换机构继续正向运动使得所述刷毛相对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深入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刷毛上附着的浮毛能被最小口径状态下的刷毛通孔拦截,浮毛被集中在辊体的外表面;
S4、随着当刷毛相对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深入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后,所述刷毛对应的刷毛通孔移动至被吸浮毛装置进行吸浮毛的区域;通过吸浮毛装置产生的吸力,将集中在辊体的外表面的浮毛吸除;
S5、当所述刷毛通孔随辊体的转动而转出吸浮毛装置的吸浮毛的区域后,刷毛状态切换机构进行位置切换用以带动间隙调节机构复位运动使得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口径增大;
S6、位置切换后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反向运动能带动刷毛相对口径处于增大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伸出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在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反向运动的过程中,刷毛通孔口径重新增大至最大状态、刷毛状态切换机构进行位置再次切换进行位置复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实现了刷毛在随辊体转动过程中能进行伸缩运动,当需要对布料表面的浮毛进行剥离的时候,刷毛伸长在辊体的表面的外侧,当需要将浮毛从辊体的表面进行吸除前,刷毛能向辊体的内部腔体移动进行收缩运动,在此过程,将浮毛被最小口径状态下的刷毛通孔拦截,渐小浮毛与刷毛的接触程度,降低了吸浮毛装置吸除浮毛所需要的力度,方便吸浮毛装置将浮毛进行集中吸除,极大避免了部分较长的浮毛缠绕在刷毛上以及深入在刷毛根部导致难以吸除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另一个核心的技术特征为刷毛通孔的口径同步随着辊体转动而进行变化的,且这种变化与刷毛的伸缩运动相互协同。在刷毛能向辊体的内部腔体移动之前,完成刷毛通孔的口径最小化,是为了防止附着在刷毛上的部分浮毛随刷毛的移动而同步移动至辊体的内部腔体中,导致无法吸除。而本发明完成刷毛通孔的口径最小化后,刷毛与最小口径状态下的刷毛通孔之间的间隙最小、两者之间紧密接触,甚至可以存在一定的过盈量,即刷毛在向辊体的内部腔体移动时受到最小口径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摩擦挤压力,能极大限度防止浮毛随刷毛的移动同步移动至辊体的内部腔体中。
在刷毛向伸出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之前,增大刷毛通孔口径,是由于刷毛通常为具有一定饶曲性的柔性材料,且刷毛与浮毛接触的一端又为自由端,不受外力牵引,若此时刷毛通孔与刷毛之间存在摩擦挤压力,则刷毛在复位运动过程中会弯曲在辊体的内部空腔中而难以伸出复位。本发明通过在刷毛向向伸出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之前,预先进行了刷毛通孔口径的增大,使得刷毛与刷毛通孔之间重新出现间隙,为刷毛的复位移动提供间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进一步,由于在辊体导向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边结构,利用翻边结构限定间隙调节板的位置,保证间隙调节板不会发生沿着辊体的径向进行移动。由于间隙调节板的圆弧面其中轴线与辊体的中轴线共线,间隙调节板的圆弧面与辊体的内壁相贴靠,保持间隙调节板与辊体吻合,进一步提高错位孔与对应通毛孔之间的接触的紧密程度,防止因错位孔与对应通毛孔之间产生间隙而使得浮毛被隐藏于该间隙中。
进一步,本发明通过设置顶出机构,能将拦截在刷毛通孔外侧上的浮毛向上托起,提升浮毛的高度,减少浮毛与吸浮毛装置之间的距离,使得浮毛能受到更充足的吸力,提高吸除效率。
进一步,辊体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托块的外周面的轮廓与安装孔的内周壁的轮廓相吻合。
进一步,当刷毛相对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深入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完成后,随着辊体的转动,对应的通气孔开始由与输气孔完全错位的位置运动至相互接通的位置,外界风通过泵从风管的进气端向风管的出气端吹入,吹入至与风管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风腔后,风再通过通气孔进入至对应的子腔室,再流入至对应的间隙调节板中,向上通过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喷出,将此时集中在最小口径的刷毛通孔外侧的浮毛向上吹起,配合吸浮毛装置的吸力,进一步达到提高分离浮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毛刷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刷毛刷辊在侧面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刷毛通孔在外部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刷毛通孔在内部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冲杆与引导槽在不同配合状态下对应连接销与切向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从左至后依次为中冲杆与引导槽分离状态下对应连接销的侧面与切向块非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冲杆与引导槽的倾斜段配合状态下对应连接销的侧面与切向块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冲杆与引导槽的直线段配合状态下对应连接销的端面与切向块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虚线表示第二冲杆段相对第一冲杆段旋转的中心线。
图8为本发明中刷毛状态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冲杆运动驱动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冲杆与冲杆运动驱动轨在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不同通毛孔与错位孔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图中从左至后依次为圆形的通毛孔与错位孔之间的爆炸示意图、带有底部挡块的圆形的通毛孔与错位孔之间的爆炸示意图、方形的通毛孔与错位孔之间的爆炸示意图、带有底部挡块的方形的通毛孔与错位孔之间的爆炸示意图、方形的通毛孔与带动顶部挡块的错位孔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第一冲杆段的与冲杆运动驱动轨道滑动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第二冲杆段的转动方向。
图13为本发明中辊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图1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中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图15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中托块在顶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通气装置与间隙调节板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爆炸图。
图19为本发明中图18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本发明中通气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中通气装置在侧面视角下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包括毛刷辊1、吸浮毛装置2。吸浮毛装置2设置在毛刷辊1的上方。
毛刷辊1包括辊体11、刷毛12、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间隙调节机构。
沿着辊体11的轴向分布的一行刷毛12形成一组刷毛12,多组刷毛12绕着辊体11的中轴线等距环绕。同一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同一组的刷毛12、间隙调节机构三者一一对应(即同一组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对应同一组的刷毛12、同一个间隙调节机构,不同组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对应不同组的刷毛12、不同的间隙调节机构),且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的组数、刷毛12的组数、间隙调节机构的数量三者相同。
在毛刷辊1上形成刷毛通孔,刷毛通孔与辊体11的内部空腔连通,刷毛12的一端通过对应的刷毛通孔并伸入至辊体11的内部空腔中。
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正向运动能带动间隙调节机构运动使得刷毛通孔的口径渐小,当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小时,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继续正向运动能使得刷毛12相对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面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即向伸出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移动),刷毛12上附着的浮毛能被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拦截。吸浮毛装置2能对拦截在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外侧的浮毛进行吸除。
当拦截在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外侧的浮毛被吸浮毛装置2吸除后,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进行位置切换用以带动间隙调节机构复位运动使得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口径增大,位置切换后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反向运动能带动刷毛12相对口径处于增大状态下的刷毛通孔背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向伸出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
进一步,当拦截在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外侧的浮毛被吸浮毛装置2吸除后,具体为:当刷毛12相对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面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后且在该刷毛通孔移动出能被吸浮毛装置2进行吸浮毛的区域之后。
采用本发明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对布料的表面的浮毛进行清除处理时,将本发明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设置在布料的输送路径上,具体地,布料通过喂入装置91的喂入辊退绕,并通过卷绕装置92的卷绕辊卷绕,在喂入装置91、卷绕装置92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93,退绕后的面料的底面被工作平台93的顶面支撑,浮毛清除处理装置设置在工作平台93的上方。进一步,在喂入装置91、卷绕装置92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用以进行布料导向的导辊(图中未标出)。具体地将毛刷辊1安装在布料的上方,使得辊体11下部的刷毛12与布料的上表面相接触,此时该刷毛12对应的刷毛通孔其口径处于最大状态,通过辊体11的转动,使得布料上表面的浮毛被剥离至当前状态下位于辊体11下部的刷毛12上。接着,随着辊体11的转动,附着有浮毛的该刷毛12同步向上转动,当与该刷毛12对应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开始正向运动时,带动与该刷毛12对应的间隙调节机构运动使得刷毛通孔的口径渐小,当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小时,此时该刷毛1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即该刷毛12位于辊体11的上部),优选此时的锐角为不大于60º,具体可以是60º、50º、40º的一种,或者其他不大于60º的任一角度。该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继续正向运动使得该刷毛12相对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面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此时该刷毛12持续向上转动,该刷毛1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持续减小,该刷毛12上附着的浮毛能被最小口径状态下的刷毛通孔拦截,浮毛被集中在辊体11的外表面。接着,随着该刷毛12相对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面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后,此时,该刷毛12进一步向上转动,该刷毛1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进一步持续减小,优选此时的夹角为不大于25º,具体可以是25º、15º、10º的一种,或者其他不大于25º的任一角度。该刷毛12对应的刷毛通孔移动至被吸浮毛装置2进行吸浮毛的区域。通过吸浮毛装置2产生的吸力,将集中在辊体11的外表面的浮毛吸除,实现浮毛与辊体11之间的分离。当该刷毛通孔随辊体11的转动而转出吸浮毛装置2的吸浮毛的区域后,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进行位置切换用以带动间隙调节机构复位运动使得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口径增大,然后,位置切换后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反向运动能带动刷毛12相对口径处于增大状态下的刷毛通孔背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在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反向运动的过程中,刷毛通孔口径重新增大至最大状态、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进行位置再次切换进行位置复位。接着,当该刷毛12再次随辊体11转动而转动至辊体11的下部时,再次对下一段布料上表面的浮毛进行清除,如此循环实现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
进一步,依次首尾相邻的多组刷毛通孔能移动至同时处于被吸浮毛装置2进行吸浮毛的区域。
进一步,在辊体11每转动一圈的过程中,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完成一次正反向往复运动。如此,实现刷毛每转动一圈,进行毛刷相对刷毛通孔往复伸缩运动一次。
进一步,在辊体11每转动n圈后的下一圈过程中,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完成一次正反向往复运动。如此,实现刷毛每转动n+1圈,进行毛刷相对刷毛通孔往复伸缩运动一次。n为正整数且大于1,优选为10~30。
进一步地,如图3-6所示,间隙调节机构包括间隙调节板141,间隙调节板141位于辊体11的内部空腔中。在辊体11上开设有通毛孔111,在间隙调节板141上开设有错位孔1416。
错位孔1416与对应的通毛孔111之间的重合区域(重合区域即错位孔1416与通毛孔111相互连通的区域)形成刷毛通孔。
进一步,可以是多根刷毛12形成的刷毛束插入至同一的刷毛通孔。也可以是不同的刷毛12插入至不同的刷毛通孔,即一根刷毛通孔仅插入至一个刷毛12。
进一步,单根刷毛12的优选为方体,也可以是圆柱体。
进一步,若干根方体状的刷毛12形成的刷毛束可以是方体;若干根圆柱体刷毛12形成的刷毛束呈矩阵分布或者其他刷毛12绕中心的一根刷毛圆环分布。
通过间隙调节板141相对辊体11滑动来调节错位孔1416与通毛孔111之间的重合区域的范围。当重合区域的范围最大时,错位孔1416与通毛孔111之间的连通区域范围最大,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大。当重合区域的范围最小时,错位孔1416与通毛孔111之间的连通区域范围最小,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小。
进一步,沿着辊体11的轴向分布的一行通毛孔111形成一组通毛孔111,多组通毛孔111绕着辊体11的中轴线等距环绕。多个间隙调节板141绕着辊体11的中轴线等距环绕。多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绕着辊体11的中轴线等距环绕。
间隙调节板141相对辊体11滑动的方向与辊体11的轴向平行。同一块间隙调节板141上的错位孔1416的数量与同一组通毛孔1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本发明通过沿着辊体11的轴向方向移动间隙调节板141,来实现调节错位孔1416与对应通毛孔111之间的错位程度,进而达到调节刷毛通孔的口径的效果。
进一步,如图4、7所示,间隙调节机构还包括驱动块142,驱动块142与间隙调节板141连接。驱动块142的表面开设有引导槽,沿着深入引导槽的方向该引导槽依次包括倾斜段1421、直线段1422。
如3、4、7所示,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包括刷毛驱动杆131、冲杆132。冲杆132与刷毛驱动杆131固定连接。刷毛驱动杆131能用以驱动刷毛12相对刷毛通孔做伸缩运动(此处的伸即为刷毛12向伸出辊体11的内部腔体运动,缩即为刷毛12向深入辊体11的内部腔体运动)。
冲杆132包括第一冲杆段1321、第二冲杆段1322。第一冲杆段1321、第二冲杆段1322之间通过轴承(图中未画出)转动配合,且第一冲杆段1321、第二冲杆段1322之间连接有冲杆扭簧1324,在第二冲杆段1322上存在抵压面13221、避让面13222。
如图4、8所示,在辊体11的内壁上还固定有固定块112,固定块112与间隙调节板14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3。在固定块112上开设有贯通孔,连接杆115的一端与间隙调节板141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15的一端间隙配合地贯穿贯通孔与驱动块142固定连接。
如图8所示,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还包括滑动座133,滑动座133固定连接在辊体11上,滑动座133与第一冲杆段1321滑动配合,在滑动座133与第一冲杆段1321之间连接有冲杆压簧134。
进一步,冲杆压簧134被装配使得第二冲杆段1322与引导槽之间存在间距。
进一步,当同一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的数量为一对时,同一组的两个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分别设置在辊体11的两侧。
当同一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的数量为一对时,同一组的两个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中,辊体11一端的驱动块142(靠近一侧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的驱动块142)上连接的第一弹簧113为拉簧,辊体11另一端的驱动块142(靠近另一侧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的驱动块142)上连接的第一弹簧113为压簧。
当同一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的数量为一个时,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设置在辊体11的一侧。
如图1、9所示,本发明还包括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切向块4,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切向块4均设置在机架5上。毛刷辊1与机架5转动配合,毛刷辊电机6的固定端安装在机架5上,毛刷辊电机6的输出轴与毛刷辊1固定连接,通过毛刷辊电机6转动驱动毛刷辊1转动。
如图8-11所示,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包括依次首尾衔接的斜轨道段31、圆弧轨道段32、复位斜轨道段33,圆弧轨道段32的中轴线与辊体11的中轴线共线。
当第一冲杆段1321的端部(此时,第一冲杆段1321的端部即为第一冲杆段1321的顶部)随辊体11转动而转动至与斜轨道段31接触时,冲杆132受斜轨道段31的限制而逐渐以压缩冲杆压簧134的蓄力方式向深入引导槽的方向运动,当第一冲杆段1321的端部随辊体11转动而转动至与圆弧轨道段32接触时,冲杆132相对引导槽静止。当第一冲杆段1321的端部随辊体11转动而转动至与复位斜轨道段33接触时,冲杆132在冲杆压簧134的复位作用下逐渐向伸出引导槽的方向复位运动。
在冲杆132向深入引导槽的方向运动中,当抵压面13221运动至与倾斜段1421的接触面接触的状态时,间隙调节板141以蓄力的方式(第一弹簧113形变)相对辊体11滑动,抵压面13221运动至与直线段1422的接触面接触的状态下时,刷毛通孔的口径最小,间隙调节板141相对辊体11静止。冲杆132相对引导槽静止过程中,当第二冲杆段1322中连接的连接销1323的侧面随辊体11而转动至与切向块4接触时,冲杆扭簧1324形变,第二冲杆段1322旋转至其避让面13222与直线段1422的接触面相对,此时,连接销1323的端面与切向块4的侧面相抵,第二冲杆段1322的转动角度达到最大,在避让面13222与接触面之间形成空隙。间隙调节板141在第一弹簧113的复位作用下复位运动至直线段1422的接触面与直线段1422的避让面13222接触,刷毛通孔的口径增大,在直线段1422的接触面与直线段1422的避让面13222接触状态下,随着冲杆132随辊体11转动而转动出圆弧轨道段32后而在与复位斜轨道段33接触时,冲杆132逐渐向伸出引导槽的方向复位运动,间隙调节板141完全复位,此时刷毛通孔的口径最大。而当冲杆132随辊体11而转动至与切向块4脱离后,冲杆扭簧1324复位运动,带动第二冲杆段1322反向旋转复位。
进一步,刷毛通孔转动至离开吸浮毛装置2的吸浮毛的区域后,该刷毛通孔对应的冲杆132上的连接销1323才开始转动至其侧面与切向块4接触的位置。
如图12所示,进一步,当第一冲杆段1321的端部与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接触时,第一冲杆段1321的端部的两外侧壁始终与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中对应的两个内侧壁滑动接触;从而保证第二冲杆段1322因连接销1323的侧面与切向块4接触而转动时第一冲杆段1321不发生转动。
采用本发明上述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间隙调节机构配合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切向块4的机械结构,能将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间隙调节机构合理地高集成在辊体11上,实现刷毛12随辊体11转动一圈,自发地进行伸缩往复一次的运动,且该运动能精准伴随刷毛通孔的口径的变化并与对应状态的刷毛通孔的口径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正向运动为冲杆132向内深入引导槽运动的方向,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反向运动为冲杆132向外伸出引导槽复位运动的方向。
进一步,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固定在机架5上,如此在辊体11每转动一圈的过程中,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完成一次正反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机架5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缸体端固定在机架5上,气缸的活塞杆端向下与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连接。通过气缸的活塞杆端伸缩运动,带动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升降运动。初始时,气缸的活塞杆端向上运动而带动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向上抬起至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的运动轨迹的上方,此时,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转动过程中不发生正反向运动;当辊体11每转动n圈后,将气缸的活塞杆端向下运动而带动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向下运动至与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的运动轨迹部分重合的位置,此时,辊体11转动一圈发生正反向运动一次。当毛状态切换机构13转动第n+1圈后,气缸的活塞杆端再次向上运动至复位。如此,实现在辊体11每转动n圈后的下一圈过程中,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完成一次正反向往复运动。如此,实现刷毛每转动n+1圈,进行毛刷相对刷毛通孔往复运动一次。通过辊体11转动多圈,进行一次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正反向运动,实现当毛刷多次对布料表面的浮毛进行剥离后,集中进行吸除;在保证吸除效率的同时,能减少毛状态切换机构13与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接触频次,降低各机械部件之间的磨损。
进一步,气缸的活塞杆端向上运动而带动冲杆运动驱动轨道3向上抬起至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的运动轨迹的上方时,连接销1323同步位于切向块4的上方,当连接销1323位于切向块4的上方时,辊体11转动,连接销1323不与切向块4接触。
进一步,吸浮毛装置2包括吸风罩8221、输送管22、吸风机(图中未画出)。吸风罩8221的底部敞口,输送管22与敞口连通,吸风机安装在输送管22上。吸浮毛装置2也可以是其他现有技术的吸风装置或者吸尘装置。
进一步,在错位孔1416、通毛孔111中均套设有橡胶套或者硅胶套,由于橡胶套或者硅胶套具有一定的挤压形变能力,在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小时,橡胶套能与刷毛12之间形成紧密接触的结构。
如图11所示,进一步,在错位孔1416的边缘设置有顶部挡块14161,顶部挡块14161伸入至通毛孔111中,所述顶部挡块14161的外表面与对应的通毛孔111的外表面齐平,在顶部挡块14161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层或者硅胶层。
进一步,在通毛孔111的边缘设置有底部挡块1101,底部挡块1101伸入至错位孔1416,在底部挡块1101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层或者硅胶层。
进一步,本发明的辊体11其厚度即外径与内径之间的间隙尽可能薄,优选为0.5~2cm。
进一步,本发明的辊体11其厚度即外径与内径之间的间隙为0.8~1.5cm。
如此,保证当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小时,刷毛12存在一段其外表面同时被顶部挡块14161、通毛孔111接触或者同时被底部挡块1101、错位孔1416接触,提高紧密接触的效果。
本发明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相比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刷毛12在随辊体11转动过程中能进行伸缩运动,当需要对布料表面的浮毛进行剥离的时候,刷毛12伸长在辊体11的表面的外侧,当需要将浮毛从辊体11的表面进行吸除前,刷毛12能向辊体11的内部腔体移动进行收缩运动,在此过程,将浮毛被最小口径状态下的刷毛通孔拦截,渐小浮毛与刷毛12的接触程度,降低了吸浮毛装置2吸除浮毛所需要的力度,方便吸浮毛装置2将浮毛进行集中吸除,极大避免了部分较长的浮毛缠绕在刷毛12上以及部分浮毛深入在刷毛根部导致难以吸除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另一个核心的技术特征为刷毛通孔的口径同步随着辊体11转动而进行变化的,且这种变化与刷毛12的伸缩运动相互协同。在刷毛12能向辊体11的内部腔体移动之前,完成刷毛通孔的口径最小化,是为了防止附着在刷毛12上的部分浮毛随刷毛12的移动而同步移动至辊体11的内部腔体中,导致无法吸除。而本发明完成刷毛通孔的口径最小化后,刷毛12与最小口径状态下的刷毛通孔之间的间隙最小、两者之间紧密接触,甚至可以存在一定的过盈量,即刷毛12在向辊体11的内部腔体移动时受到最小口径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摩擦挤压力,能极大限度防止浮毛随刷毛12的移动同步移动至辊体11的内部腔体中。在刷毛12背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之前,增大刷毛通孔口径,是由于刷毛12通常为具有一定饶曲性的柔性材料,且刷毛12与浮毛接触的一端又为自由端,不受外力牵引,若此时刷毛通孔与刷毛12之间存在摩擦挤压力,则刷毛12在复位运动过程中会弯曲在辊体11的内部空腔中而难以伸出复位。本发明通过在刷毛12向背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之前,预先进行了刷毛通孔口径的增大,使得刷毛12与刷毛通孔之间重新出现间隙,为刷毛12的复位移动提供间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结构的辊体11、刷毛12、刷毛状态切换机构13、间隙调节机构相互配合的方式,能实现布料中的浮毛实时从布料中清除且也能使得浮毛及时从刷毛12中清除。
实施例2
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相比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辊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辊体导向槽,辊体导向槽的导向与辊体11的轴向平行,在辊体导向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边结构1111。间隙调节板141中位置相对应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翻边结构1111滑动配合,间隙调节板141与辊体11的内壁接触的一面呈圆弧面,圆弧面的中轴线与辊体11的中轴线共线。
由于在辊体导向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边结构1111,利用翻边结构1111限定间隙调节板141的位置,保证间隙调节板141不会发生沿着辊体11的径向进行移动。由于间隙调节板141的圆弧面其中轴线与辊体11的中轴线共线,间隙调节板141的圆弧面与辊体11的内壁相贴靠,保持间隙调节板141与辊体11吻合,进一步提高错位孔1416与对应通毛孔111之间的接触的紧密程度,防止因错位孔1416与对应通毛孔111之间产生间隙而使得浮毛被隐藏于该间隙中。
实施例3
如图3、15-17所示,本实施例相比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辊体11的内部空腔还通过支撑杆16连接有中心轴171。中心轴171的中轴线与辊体11的中轴线共线。
刷毛12中位于辊体11的内部空腔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悬板172上,支撑压簧173连接在中心轴171与悬板172之间,使得刷毛12的另一端(另一端即自由端)贯穿刷毛通孔露出在辊体11的外侧。冲杆132深入至直线段1422的过程中,刷毛驱动杆131与悬板172接触使得悬板172向靠近中心轴171方向运动,从而致使刷毛通孔面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
还包括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顶杆181、枢转轴182、旋杆183、连杆184、托块185。枢转轴182固定在辊体11的内部空腔中,枢转轴182具体可以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6上。旋杆183转动配合在枢转轴182上,连杆184的两端分别与旋杆183的一端铰接、顶杆181的一端铰接,旋杆18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顶杆181的另一端与辊体11滑动配合且伸出辊体11的表面。旋杆扭簧186连接在旋杆183与枢转轴182之间,使得连接在顶杆181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的托块185的外表面与辊体11的外表面齐平。当悬板172向靠近中心轴171方向运动至与旋杆183的自由端接触过程中,能带动旋杆183转动,使得顶杆181向辊体11的外侧运动。
在第二冲杆段1322深入至直线段1422的过程中,刷毛驱动杆131与悬板172接触带动悬板172向深入辊体11的内部空腔的方向运动,使得刷毛12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的方向运动,支撑压簧173被压缩,当悬板172运动至与旋杆183的自由端接触后,旋杆183发生转动,通过连杆184传动实现顶杆181的另一端背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上运动,托块185向上运动将浮毛向上托起,使得浮毛更加靠近吸浮毛装置2,便于吸浮毛装置2对浮毛的吸除。
本发明通过设置顶出机构,能将拦截在刷毛通孔外侧上的浮毛向上托起,提升浮毛的高度,减少浮毛与吸浮毛装置2之间的距离,使得浮毛能受到更充足的吸力,提高吸除效率。
进一步,辊体1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117,托块185的外周面的轮廓与安装孔117的内周壁的轮廓相吻合。
实施例4
如图18-21所示,本实施例相比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间隙调节板141内部中空、一端开口,在间隙调节板141还开设有与内部中空连通的第一气孔1418。在辊体11上位于刷毛通孔外围还开设有第二气孔116。当刷毛通孔的口径从最大向最小变化的过程中,第一气孔1418、第二气孔116之间由完全错位的位置移动至相互连通的位置。
还包括通气装置,通气装置包括外壳体81、风罩82、风管83。外壳体8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84,外壳体81的内部腔体分割为与间隙调节板141数量相同的子腔室,密封板84上开设有与对应的子腔室连通的气流口841,间隙调节板141中开口的一端滑动配合地伸入至气流口841中,且间隙调节板141的外周面与气流口841的内周壁密封接触。在子腔室上开设有通气孔8111。风罩82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隔板821,隔板821将风罩82的内部空腔分割成第一风腔8201、第二风腔8202。隔板821上开设有输气孔8211,通过输气孔8211连通第一风腔8201、第二风腔8202。外壳体81的另一端(即开设有通气孔8111的一端)与第一风腔8201转动配合且外壳体81的另一端的外端面与隔板821中位于第一风腔8201的端面密封接触,在第二风腔8202中连接有风管83。
当刷毛12相对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面向辊体11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完成后,随着辊体11的转动,对应的通气孔8111开始由与输气孔8211完全错位的位置运动至相互接通的位置,外界风通过泵或者风机从风管83的进气端向风管83的出气端吹入,吹入至与风管83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风腔8202后,风再通过通气孔8111进入至对应的子腔室,再流入至对应的间隙调节板141中,向上通过第一气孔1418、第二气孔116喷出,将此时集中在最小口径的刷毛通孔外侧的浮毛向上吹起,配合吸浮毛装置2的吸力,进一步达到提高分离浮毛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包括刷毛辊、吸浮毛装置;所述刷毛辊包括辊体、刷毛;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辊还包括刷毛状态切换机构、间隙调节件;在所述刷毛辊上形成刷毛通孔,所述刷毛通孔与辊体的内部空腔连通,刷毛的一端通过对应的刷毛通孔并伸入至辊体的内部空腔中;
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能带动间隙调节件运动而改变刷毛通孔的口径大小,当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小时,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正向运动能使得刷毛向深入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吸浮毛装置能对拦截在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其外侧的浮毛进行吸除;
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进行位置切换用以带动间隙调节机构复位运动使得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口径增大,位置切换后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反向运动能带动刷毛相对口径处于增大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伸出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每转动一圈的过程中,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完成一次正反向往复运动;
或者,在辊体每转动n圈后的下一圈过程中,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完成一次正反向往复运动;n为正整数且大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调节件包括间隙调节板,所述间隙调节板位于所述辊体的内部空腔中;在所述辊体上开设有通毛孔,在所述间隙调节板上开设有错位孔;
错位孔与对应的通毛孔之间的重合区域形成所述刷毛通孔;
通过间隙调节板相对所述辊体滑动来调节错位孔与通毛孔之间的重合区域的范围;当所述重合区域的范围最大时,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大;当所述重合区域的范围最小时,所述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节件还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间隙调节板连接;所述驱动块的表面开设有引导槽,沿着深入所述引导槽的方向所述引导槽包括倾斜段、直线段;
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包括刷毛驱动杆、冲杆;所述冲杆与所述刷毛驱动杆连接;所述刷毛驱动杆用以驱动刷毛运动;
在所述冲杆中存在抵压面、避让面;
当冲杆向深入引导槽的方向运动时,
当所述抵压面运动至与所述倾斜段的接触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间隙调节板以蓄力的方式相对辊体滑动;
当所述抵压面运动至与直线段的接触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间隙调节板相对辊体静止;
当所述冲杆由抵压面与直线段的接触面接触的状态切换至避让面面向直线段的接触面时,间隙调节板复位运动至直线段的接触面与避让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杆运动驱动轨道,冲杆运动驱动轨道包括依次首尾衔接的斜轨道段、圆弧轨道段、复位斜轨道段;圆弧轨道段的中轴线与辊体的中轴线共线;
所述冲杆包括第一冲杆段、第二冲杆段;;第一冲杆段、第二冲杆段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刷毛状态切换机构还包括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辊体上,滑动座与第一冲杆段滑动配合,滑动座与第一冲杆段之间连接有冲杆压簧;
当第一冲杆段的端部随辊体转动而转动至与斜轨道段接触时,冲杆受斜轨道段的限制而逐渐以蓄力方式向深入引导槽的方向运动;
当第一冲杆段的端部随辊体转动而转动至与圆弧轨道段接触时,冲杆相对引导槽静止;
当第一冲杆段的端部随辊体转动而转动至与复位斜轨道段接触时,冲杆在冲杆压簧复位作用逐渐向伸出引导槽的方向复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辊体导向槽,所述辊体导向槽的导向与所述辊体的轴向平行,在所述辊体导向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边结构;所述间隙调节板中位置对应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翻边结构滑动配合,所述间隙调节板中与辊体的内壁接触的一面呈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中轴线与辊体的中轴线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的内部空腔还通过支撑杆连接有中心轴;刷毛中位于辊体的内部空腔的一端连接在悬板上,压簧连接在所述中心轴与悬板之间,使得刷毛的另一端贯穿对应的刷毛通孔露出在辊体的外侧;所述冲杆深入至所述直线段的过程中,所述刷毛驱动杆与悬板接触使得悬板向靠近中心轴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出件,所述顶出件包括顶杆、枢转轴、旋杆、连杆;所述枢转轴固定连接在辊体的内部空腔中,所述旋杆转动配合在所述枢转轴上,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旋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顶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旋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辊体滑动配合;旋杆扭簧装配在旋杆与枢转轴之间,使得连接在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的托块的外表面与所述辊体的外表面齐平;当所述悬板向靠近中心轴方向运动至与所述旋杆的自由端接触时,能带动旋杆转动,使得顶杆向辊体的外侧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节板内部中空、一端开口,在间隙调节板还开设有与内部中空连通的第一气孔;在辊体上位于刷毛通孔外围还开设有第二气孔;当刷毛通孔的口径从最大向最小变化的过程中,第一气孔、第二气孔之间由完全错位的位置移动至相互连通的位置;
所述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还包括通气装置,通气装置包括外壳体、风罩、风管;外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外壳体的内部腔体分割为与间隙调节板数量相同的子腔室,密封板上开设有与对应的子腔室连通的气流口,间隙调节板中开口的一端滑动配合地伸入至气流口中,且间隙调节板的外周面与气流口的内周壁密封接触;每一个子腔室均开设有通气孔;风罩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隔板,隔板将风罩的内部空腔分割成第一风腔、第二风腔;隔板上开设有输气孔,通过输气孔连通第一风腔、第二风腔;外壳体的另一端与第一风腔转动配合且外壳体的另一端的外端面与隔板中位于第一风腔的端面密封接触,在第二风腔中连接有风管。
10.一种布料上表面浮毛清除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辊体的转动,使得布料上表面的浮毛被剥离至当前状态下位于辊体下部的刷毛上,此时所述刷毛对应的刷毛通孔其口径处于最大状态;
S2、随着辊体的转动,附着有浮毛的所述刷毛同步向上转动,当与所述刷毛对应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开始正向运动时,带动与所述刷毛对应的间隙调节机构运动使得刷毛通孔的口径渐小;
S3、当刷毛通孔的口径处于最小时,刷毛状态切换机构继续正向运动使得所述刷毛相对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深入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刷毛上附着的浮毛能被最小口径状态下的刷毛通孔拦截,浮毛被集中在辊体的外表面;
S4、当刷毛相对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深入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内移动后,所述刷毛对应的刷毛通孔移动至被吸浮毛装置进行吸浮毛的区域,将集中在辊体的外表面的浮毛吸除;
S5、当所述刷毛通孔随辊体的转动而转出吸浮毛装置的吸浮毛的区域后,刷毛状态切换机构进行位置切换用以带动间隙调节机构复位运动使得口径处于最小状态下的刷毛通孔的口径增大;
S6、位置切换后的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反向运动能带动刷毛相对口径处于增大状态下的刷毛通孔向伸出辊体的内部空腔方向向外复位移动,在刷毛状态切换机构反向运动的过程中,刷毛通孔口径重新增大至最大状态,并将刷毛状态切换机构进行位置再次切换而复位。
CN202211725242.8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61454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5242.8A CN116145407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5242.8A CN116145407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5407A true CN116145407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59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25242.8A Pending CN116145407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454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1179A (zh) * 2023-07-10 2023-09-05 盐城博仕姆纺织品有限公司 纺织印染机自动喷花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1179A (zh) * 2023-07-10 2023-09-05 盐城博仕姆纺织品有限公司 纺织印染机自动喷花装置及方法
CN116691179B (zh) * 2023-07-10 2024-02-02 盐城博仕姆纺织品有限公司 纺织印染机自动喷花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45407A (zh) 一种布料表面浮毛清除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CN1204848C (zh)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吸头
CN112121482B (zh) 一种悬梁式压滤机
CN208577159U (zh) 一种金属板材零件装卸机械手
CN108529291A (zh) 一种纺织用布匹除杂装置
CN202238783U (zh) 可移动式自动静电除尘设备
CN108458501A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管除尘装置
CN1184921C (zh)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带有动力刷的吸头
CN210314988U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机械用清洁装置
CN116555993A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面料冲洗装置
CN114315109B (zh) 一种幕墙玻璃制造用高速离心式压制成型方法
KR102294263B1 (ko) 파일원단의 무늬모양 연속성형장치
CN113403787B (zh) 臂式波浪状布料定型装置及其定型方法
CN114872436A (zh) 一种速干型纺织印花机
CN111825346A (zh) 一种3d曲面玻璃清洗机
CN115012157A (zh) 服装面料生产用蒸汽熨烫设备
CN209969054U (zh) 翻转装置及低压定点洗涤设备
CN114150463A (zh) 一种沙发布抗起球装置
CN106050661A (zh) 旋转式压缩机泵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
CN113668216B (zh) 自适应切换式纺织去绒机
CN219667444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吸塑机
CN109599281B (zh) 一种梅花触头的加工装置
CN215163871U (zh) 水洗机的滚筒悬浮机构
CN219364075U (zh) 一种高效率针织面料用预缩机
CN117699390A (zh) 一种用于清理皮带机表面黏料的清理装置及其清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