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7991A - 一种摩托车及其升降悬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及其升降悬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7991A
CN111497991A CN202010512977.7A CN202010512977A CN111497991A CN 111497991 A CN111497991 A CN 111497991A CN 202010512977 A CN202010512977 A CN 202010512977A CN 111497991 A CN111497991 A CN 111497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rear wheel
electromagnetic valve
wheel lifting
suspens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29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龙
王荣钢
段志民
李文发
全初艺
陈晓玲
文宇
汪顶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gxing Loc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29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79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7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7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1/0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 B62H1/06Extensible stands, e.g. with telescopic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0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 B62K25/10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for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025/045Suspensions with ride-height adjus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悬挂系统,其包括:前轮升降机构、后轮升降机构、前升电磁阀、后升电磁阀、气泵、以及控制机构,其中,所述前升电磁阀与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前升电磁阀还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升高信号时,控制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所述后升电磁阀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后升电磁阀还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后轮升高信号时,控制所述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其包括上述的升降悬挂系统。本发明的摩托车及其升降悬挂系统能够解决后轮的单独升高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及其升降悬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及其升降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摩托车具有升降悬挂系统,其使摩托车在行驶时对车身底盘进行升高,避免底盘与地面发生碰撞,在摩托车驻车时对车身底盘进行下降,再通过驻车架对摩托车进行驻车固定。然而,这些升降悬挂系统在使用时均通过前后轮的同步升降来实现车身底盘的升降操作,当摩托车在具有坡度的路面上行驶时,则需要单独升高后轮的高度,以便有更好的驾驶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悬挂系统,该升降悬挂系统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升降悬挂系统,其包括:
前轮升降机构、后轮升降机构、前升电磁阀、后升电磁阀、气泵、以及控制机构,其中,
所述前升电磁阀与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前升电磁阀还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升高信号时,控制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
所述后升电磁阀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后升电磁阀还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后轮升高信号时,控制所述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
采用上述结构的升降悬挂系统,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前升电磁阀,使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实现车身底盘的升高;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后升电磁阀,使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实现后轮的单独升高,使摩托车在具有坡度的路面上行驶时,有更好的驾驶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前升电磁阀具有前升进气端和前升出气端,所述前升进气端与气泵连接,前升出气端与所述前轮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前升出气端还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
当所述前升电磁阀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升高信号时,所述前升电磁阀连通所述前升进气端和前升出气端,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机构气缸作升高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后升电磁阀具有后升进气端和后升出气端,所述后升进气端与气泵连接,所述后升出气端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
当所述后升电磁阀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后轮升高信号时,所述后升电磁阀连通所述后升进气端和后升出气端,所述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前升出气端和所述后轮升降机构之间设有一单向气阀,所述单向气阀的气体流动方向为气体从所述前升出气端流向所述后轮升降机构的方向。
进一步地,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下降电磁阀,所述下降电磁阀具有下降进气端和下降出气端,所述下降出气端与大气环境连接,所述下降进气端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
所述下降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下降信号时,控制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升降机构作下降动作。
进一步地,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高通压力开关,其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用以根据后轮升降机构中的气体气压,得到驻车架释放信号或驻车架收起信号。
进一步地,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联动电磁阀、驻车架驱动机构和与所述控制气缸驱动连接的驻车架;
所述联动电磁阀与所述高通压力开关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高通压力开关的驻车架释放信号时控制所述驻车架驱动机构释放驻车架,或在接收到所述高通压力开关的驻车架收起信号时控制所述驻车架驱动机构收起驻车架。
进一步地,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延时电路,其与所述高通压力开关和所述联动电磁阀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包括有前轮升降气缸和与所述前轮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一多管路分排器;
所述后轮升降机构包括有后轮升降气缸和与所述后轮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二多管路分排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摩托车,其包括上述所述的升降悬挂系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该升降悬挂系统的摩托车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升降悬挂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升降悬挂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摩托车 110前轮升降机构 111前升降气缸
120后轮升降机构 121后升降气缸
130前升电磁阀 140后升电磁阀
150控制机构 160单向气阀
170下降电磁阀 180高通压力开关
181联动电磁阀 182延时电路
190气泵
200驻车架驱动机构 210驻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升降悬挂系统,其包括:
前轮升降机构110、后轮升降机构120、前升电磁阀130、后升电磁阀140、气泵190、以及控制机构150,其中,
所述前升电磁阀130与所述前轮升降机构110和所述后轮升降机构120连接,所述前升电磁阀130还与所述控制机构150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升高信号时,控制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
所述后升电磁阀140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120连接,所述后升电磁阀还与所述控制机构150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后轮升高信号时,控制所述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
采用上述结构的升降悬挂系统,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前升电磁阀,使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实现车身底盘的升高;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后升电磁阀,使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实现后轮的单独升高,使摩托车在具有坡度的路面上行驶时,有更好的驾驶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前升电磁阀130具有前升进气端和前升出气端,所述前升进气端与气泵连接,前升出气端与所述前轮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前升出气端还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
当所述前升电磁阀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升高信号时,所述前升电磁阀连通所述前升进气端和前升出气端,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机构气缸作升高动作。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前升电磁阀的通电或断电,即可控制前升进气端和前升出气端的连接,从而使气泵对前轮升降机构中的前轮升降气缸和后轮升降机构中的后轮升降气缸进行供气,使前轮升降气缸和后轮升降气缸进行同步伸展动作,从而实现车身底盘的升高。
进一步地,所述后升电磁阀140具有后升进气端和后升出气端,所述后升进气端与气泵连接,所述后升出气端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
当所述后升电磁阀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后轮升高信号时,所述后升电磁阀连通所述后升进气端和后升出气端,所述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后升电磁阀的通电或断电,即可控制后前升进气端和后升出气端的连接,从而使气泵对后轮升降机构中的后轮升降气缸进行供气,使后轮升降气缸进行伸展动作,从而实现后轮的单独升高。
具体地,所述前升出气端和所述后轮升降机构之间设有一单向气阀,所述单向气阀的气体流动方向为气体从所述前升出气端流向所述后轮升降机构的方向。
进一步地,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下降电磁阀,所述下降电磁阀具有下降进气端和下降出气端,所述下降出气端与大气环境连接,所述下降进气端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
所述下降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下降信号时,控制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升降机构作下降动作。通过上述方式,所述下降电磁阀工作时,所述下降进气端和下降出气端连接,对后轮升降气缸进行放气处理,使得单独升高的后轮下降,或对后轮升降气缸和前轮升降气缸进行放气处理,使得前轮和后轮下降,车身底盘下降。
进一步地,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高通压力开关180,其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用以根据后轮升降机构中的气体气压,得到驻车架释放信号或驻车架收起信号。
进一步地,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联动电磁阀、驻车架驱动机构和与所述控制气缸驱动连接的驻车架;
所述联动电磁阀与所述高通压力开关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高通压力开关的驻车架释放信号时控制所述驻车架驱动机构释放驻车架,或在接收到所述高通压力开关的驻车架收起信号时控制所述驻车架驱动机构收起驻车架。
具体地,当后轮升降机构中的管路有气体时,即摩托车进入升高状态,随时准备行车,此时高通压力开关生成驻车架收起信号,控制驻车架驱动机构收起驻车架,使得驾驶员可以不进行手动收起驻车架的操作;当后轮升降机构中的管路没有气体时,即摩托车进入下降状态,准备驻车,此时高通压力开关生成驻车架释放信号,控制驻车架驱动机构释放驻车架,使得驾驶员可以不进行手动收起驻车架的操作,方便使用和防止摩托车底盘在忘记释放驻车架的情况下直接与地面碰撞。
优选地,所述驻车架驱动机构为水平伸缩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包括有前轮升降气缸和与所述前轮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一多管路分排器;
所述后轮升降机构包括有后轮升降气缸和与所述后轮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二多管路分排器。
关于本发明的升降悬挂系统的接线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第一多管路分排器的第一接口与气泵连接,第一多管路分排器的第二接口与前升电磁阀的前升进气端连接,前升出气端与前轮升降气缸连接,还与单向气阀的进气端连接,第一多管路分排器的第三接口与后升电磁阀的后升进气端连接;第二多管路分排器的第一接口与后升电磁阀的后升出气端连接,第二接口与单向气阀的出气端连接,第三接口与下降电磁阀的下降进气端连接,第四接口与后轮升降气缸连接,第五接口与高通压力开关连接,第六接口与联动电磁阀的进气端连接。
接线完成后,当需要摩托车整体车身底盘整体升高时,前升电磁阀开启,后升电磁阀和下降电磁阀关闭,此时,气泵的气体进入第一多管路分排器中,并经第二接口对前轮升降气缸供气,并经单向气阀进入第二多管路分排器,再对后轮升降气缸供气;
当需要对后轮单独升高时,后升电磁阀开启,前升电磁阀和下降电磁阀关闭,此时,气泵的气体进入第一多管路分排器中,并经第三接口对进入第二多管路分排器,再对后轮升降气缸供气,此时,由于第二多管路分排器的第二接口与单向气阀的出气端连接,使得气体无法对前轮升降气缸供气,从而实现后轮单独升高;
当需要进行车身底盘下降时,前升电磁阀和后升电磁阀关闭,下降电磁阀开启,第一多管路分排器和第二多管路分排器、前轮升降气缸和后轮升降气缸中的气体将会排出。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进一步地,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延时电路,其与所述高通压力开关和所述联动电磁阀电性连接。
由于前轮升降气缸和后轮升降气缸在供气时,虽然气压为高气压,但在气缸未完全进行伸展动作时,会导致气压不稳地,有可能使得高通压力开关在某一时间段内出现驻车架释放信号或驻车架收起信号交错产生的情况,使得驻车架在释放状态和收起状态来回切换。本发明的升降悬挂系统,通过将高通压力开关产生的信号输入到延时电路中,通过延时电路对气压是否催于稳定后再输出驻车架释放信号,防止驻车架在释放状态和收起状态来回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延时电路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延时电路,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摩托车,其包括上述所述的升降悬挂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升降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轮升降机构、后轮升降机构、前升电磁阀、后升电磁阀、气泵、以及控制机构,其中,
所述前升电磁阀与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前升电磁阀还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升高信号时,控制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
所述后升电磁阀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后升电磁阀还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后轮升高信号时,控制所述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升电磁阀具有前升进气端和前升出气端,所述前升进气端与气泵连接,前升出气端与所述前轮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前升出气端还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
当所述前升电磁阀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升高信号时,所述前升电磁阀连通所述前升进气端和前升出气端,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机构气缸作升高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升电磁阀具有后升进气端和后升出气端,所述后升进气端与气泵连接,所述后升出气端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
当所述后升电磁阀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后轮升高信号时,所述后升电磁阀连通所述后升进气端和后升出气端,所述后轮升降机构作升高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升出气端和所述后轮升降机构之间设有一单向气阀,所述单向气阀的气体流动方向为气体从所述前升出气端流向所述后轮升降机构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下降电磁阀,所述下降电磁阀具有下降进气端和下降出气端,所述下降出气端与大气环境连接,所述下降进气端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
所述下降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机构发出的下降信号时,控制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和后轮升降机构作下降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高通压力开关,其与所述后轮升降机构连接,用以根据后轮升降机构中的气体气压,得到驻车架释放信号或驻车架收起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联动电磁阀、驻车架驱动机构和与所述控制气缸驱动连接的驻车架;
所述联动电磁阀与所述高通压力开关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高通压力开关的驻车架释放信号时控制所述驻车架驱动机构释放驻车架,或在接收到所述高通压力开关的驻车架收起信号时控制所述驻车架驱动机构收起驻车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升降悬挂系统还包括有延时电路,其与所述高通压力开关和所述联动电磁阀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轮升降机构包括有前轮升降气缸和与所述前轮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一多管路分排器;
所述后轮升降机构包括有后轮升降气缸和与所述后轮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二多管路分排器。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悬挂系统。
CN202010512977.7A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摩托车及其升降悬挂系统 Pending CN1114979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2977.7A CN111497991A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摩托车及其升降悬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2977.7A CN111497991A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摩托车及其升降悬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7991A true CN111497991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68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2977.7A Pending CN111497991A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摩托车及其升降悬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79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93688A (en) Built-in power jack
CN103619621A (zh) 用于车轴/悬架系统的高度控制阀组件
WO1990013468A1 (en) Air suspension system with load controlled liftable axle
CN105151033A (zh) 前桥驻车脚制动阀、制动系统及驻车制动功能的检测方法
CN203157598U (zh) 气压缸升降式驱动桥
JP2009535252A (ja) 大型車両におけるエア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用の空気貯蔵システム
CN104149573B (zh) 一种自主升降的空气悬架调平控制系统
CN211220784U (zh) 一种机器人行进底盘
CN212709823U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升降悬挂系统
EP3261888B1 (en) Brake valve arrangement
CN111497991A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升降悬挂系统
CN212332864U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气动驻车系统
JP5318794B2 (ja) トレーラの車軸昇降装置
CN111497993B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气动驻车系统
CN204915823U (zh) 电动客车及其底盘
KR100586838B1 (ko) 트레일러의 바퀴 자동 승강 장치
CN212332861U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气电联动驻车系统
CN111497992B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气电联动驻车系统
CN202368292U (zh) 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以及汽车
CN211001293U (zh) 一种气制动双制动阀控制气路及其商用车
CN108501649B (zh) 一种客车车身升降控制系统及其仪表控制策略
EP1859972B1 (en) Pneumatic spring installation for commercial vehicles
CN201784502U (zh) 自卸罐车
CN218616865U (zh) 一种副车架结构、副车架系统及车辆
CN205131223U (zh) 一种应用于重型半挂车的紧急制动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5

Address after: 529700 No.1, No. 32, Minfeng Road, Hecheng Town, Heshan City,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compiled No. 02)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Xingxing loc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25 Sanle East Road, Shunjiang neighborhood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300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