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3633A - 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3633A
CN111493633A CN202010346495.9A CN202010346495A CN111493633A CN 111493633 A CN111493633 A CN 111493633A CN 202010346495 A CN202010346495 A CN 202010346495A CN 111493633 A CN111493633 A CN 111493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quid crystal
monomer
dimming
intellig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64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3633B (zh
Inventor
刘兵
谢伟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lue Sea Co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lue Sea 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lue Sea C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lue Sea 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64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3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3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3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3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3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H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 A47H23/00Curtains; Draperies
    • A47H23/02Shapes of curtains;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for curtains
    • A47H23/08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g. micro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11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 G02F1/133723Polyimide, polyamide-im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其中,智能调控窗帘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层、第一导电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第二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层及电源线;第一导电层与电源线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导电层与电源线的负极电连接;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采用包含聚合物单体及液晶分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制作得到。上述的智能调控窗帘,采用聚酰亚胺单体作为聚合物单体制作得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可大幅增加可调光层的阻燃性,对于紫色光及蓝色光具有良好的阻隔性,且可阻隔大部分紫外线,从而避免可调光层易受自然界中的紫外线照射而出现发黄、老化的现象,提高了智能调控窗帘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调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
背景技术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赋予玻璃窗多元化功能,愈发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用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制作得到的可调光装置日益应用于现实生活中,采用聚合物分散液晶制作得到的可调光层在未通电时其中的液晶分子会呈现不规则的分布,则此时可调光层为雾化状态,可见光无法穿过可调光层;在电场作用下,可调光层中的液晶分子整齐排列,可见光可以自由穿过可调光层,此时可调光层为透明状态。但由于包含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可调光层在使用过程中需长时间受到电压的作用,而可调光层自身有一定电阻值,导致可调光层在使用过程中发热,传统的可调光装置中所设置的可调光层均为易燃材料制成,而采用易燃材料制成的可调光层在受热后会产生安全隐患,且传统的可调光装置中的可调光层易受自然界中的紫外线照射而出现发黄、老化的情况,影响了可调光装置的使用效果。因而,现有技术方法中的可调光装置存在安全性不足、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中的可调光装置所存在的安全性不足、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使玻璃窗兼具播放视频节目屏幕的功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层、第一导电层、可调光层、第二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层及电源线;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可调光层为采用包含聚合物单体及液晶分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制作得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聚合物单体为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进行聚合后所形成的聚酰亚胺单体;所述二酐单体为含硅二酐单体或双酚A型二醚二酐;所述二胺单体为含磷二胺单体与含咪唑二胺单体或与含恶唑二胺单体的组合。
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纳米材料导电涂层,所述纳米材料导电涂层为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纳米银线导电涂层或石墨烯导电涂层。
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所述纳米材料导电涂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
将氧化铟锡、纳米银线或石墨与聚酰亚胺胶液混合,球磨、超声分散处理,低速离心去沉淀后高速离心取出上清液,得到纳米材料聚合物分散液;
在导电PET表面均匀涂覆所述纳米材料聚合物分散液,烘干固化后,即可得到所述纳米材料导电涂层。
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所述智能调控窗帘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为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的所述液晶分子为具有负介电常数的液晶分子,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还添加了盐离子。
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所述盐离子的质量占比为0.05-0.5%。
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还添加了液晶性光聚合单体。
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可调光层:
在氮气保护下,将所述含磷二胺单体与所述含咪唑二胺单体或所述含恶唑二胺单体按预设比例混合后在室温下溶解于极性溶剂中得到二胺溶液;
将所述二酐单体分批次加入所述二胺溶液中并控制所述二胺溶液中的固体含量为18-25%,维持在20-25℃之间反应10-14h得到聚酰胺酸胶液,其中,所述二胺单体与所述二酐单体的摩尔比值为1:1;
将所述聚酰胺酸胶液与所述液晶分子按质量比为1:0.5-2.5进行混合,将添加所述液晶分子的所述聚酰胺酸胶液均匀涂覆后置于烘箱内,经烘膜程序进行亚胺化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其中,所述烘膜程序为120℃维持1-2h后,缓慢升温至280℃并维持1-1.5h,所述缓慢升温的过程持续2-4h。
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所述预设比例为所述含磷二胺单体与所述含咪唑二胺单体或所述含恶唑二胺单体的摩尔比值为1:10-19。
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基层及所述第二透明基层均为钢化玻璃。。
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屏幕,其中,所述智能调控屏幕包括上述的智能调控窗帘,所述智能调控屏幕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层外表层的全息投影膜,所述全息投影膜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层一侧的表面还涂覆有红外线阻隔涂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智能调控窗帘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层、第一导电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第二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层及电源线;第一导电层与电源线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导电层与电源线的负极电连接;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采用包含聚合物单体及液晶分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制作得到。上述的智能调控窗帘,采用聚酰亚胺单体作为聚合物单体制作得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可大幅增加可调光层的阻燃性,对于紫色光及蓝色光具有良好的阻隔性,且可阻隔大部分紫外线,从而避免可调光层易受自然界中的紫外线照射而出现发黄、老化的现象,提高了智能调控窗帘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中各原料及设备介绍:
氧化铟锡,购于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型号为50926-11-9;
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型号为38103-06-9;
1,3-双(3-氨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购于上海联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型号为2469-55-8;
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自主制备;
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i-DAPBI),购于上海毕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13676-49-8;
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恶唑(AAPBO),购于上海依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13676-47-6;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购于青岛瑞那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型号为5039-78-1;
2-氨基二苯醚,购于天津希恩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2688-84-8;
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购于天津希恩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201-898-9;
氯化钠(NaCl),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型号为7647-14-5;
聚丙烯(PP),购于余姚大湛塑化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PPH-Y1500;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购自美国TA公司,型号为Q-20;
热重分析仪,购自德国Netzsch公司,型号为TG209F3;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购自日本岛津公司,型号为UV-2550;
远红外线发射率测量仪,购自台湾固纬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型号为302。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层1、第一导电层2、可调光层3、第二导电层4、第二透明基层5及电源线6;所述第一导电层2与所述电源线6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4与所述电源线6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可调光层3为采用包含聚合物单体及液晶分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制作得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其中,可调光层3的厚度为3-25μm,除此之外,智能调控窗帘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智能调控窗帘所包含的多个组件进行固定的外框等部件。具体的,所述聚合物单体为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进行聚合后所形成的聚酰亚胺单体;所述二酐单体为含硅二酐单体或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或3,3’,4,4’-二笨甲酮四甲酸二酐(BTDA)作为二酐单体;所述二胺单体为含磷二胺单体与含咪唑二胺单体或与含恶唑二胺单体的组合。具体的,含硅二酐单体可以是1,3-双(3-氨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含磷二胺单体可以是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ADOPPE)或4-氨基苯基-3,5-二乙基-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ADADOPPE),本发明实施例中以ADOPPE作为含磷二胺单体进行使用,含咪唑二胺单体可以是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i-DAPBI),含恶唑二胺单体可以是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恶唑(AAPBO)。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单体作为聚合物单体制作得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3(以下简称可调光层),可大幅增加可调光层的阻燃性,且对于紫色光及蓝色光具有良好的阻隔性,可阻隔大部分紫外线,从而避免可调光层易受自然界中的紫外线照射而出现发黄、老化的现象,提高了智能调控窗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确保了智能调控窗帘不会因发黄、老化等现象而影响透光性,提高了使用寿命。传统技术方法均是采用聚丙烯、常规聚酰亚胺或UV光固胶等作为聚合物单体制作得到可调光层,传统的可调光层由于制作材料的特性,所得到的可调光层的阻燃性能较差且易受自然界中的紫外线照射而发黄、老化。
具体的,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ADOPPE)是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对氨基苯乙酮为基本反应原料,苯胺为溶剂和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一步高温反应制备得到,然后将所得固体用甲醇重结晶,得到浅黄色产物。
上述智能调控窗帘在使用过程中,在未通电时其中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3的液晶分子会呈现不规则的分布,则此时可调光层为雾化状态,可见光无法穿过可调光层;通过第一导电层2及第二导电层4在可调光层的两端施加一定的电压,所施加的电压可以是10-75V,在电场的作用下可调光层中的液晶分子整齐排列,可见光可以自由穿过可调光层,此时可调光层为透明状态。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可调光层:在氮气保护下,将所述含磷二胺单体与所述含咪唑二胺单体或所述含恶唑二胺单体按预设比例混合后在室温下溶解于极性溶剂中得到二胺溶液;其中,极性溶剂可以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将所述二酐单体分批次加入所述二胺溶液中并控制所述二胺溶液中的固体含量为18-25%,维持在20至25℃之间反应10-14h得到聚酰胺酸胶液,可将反应物置于水浴中以维持反应温度于20至25℃之间,其中,所述二胺单体与所述二酐单体的摩尔比值为1:1;将所述聚酰胺酸胶液与所述液晶分子按质量比为1:0.5-2.5进行混合,将添加所述液晶分子的所述聚酰胺酸胶液均匀涂覆后置于烘箱内经预设的烘膜程序进行亚胺化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得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为淡黄色薄膜。所得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3的截止波长为370nm左右,其透光率的最大透为84%,透光率为60%时射入可调光层的波长为430nm左右,对于可见光中紫色光线(波长介于350-440nm之间)具有良好的阻隔性,可阻隔大部分紫外线(波长小于400nm),对可见光中的蓝色光线(波长介于455-492nm之间)也具有一定的阻隔性。具体的,所述预设烘膜程序为120℃维持1-2h后,缓慢升温至280℃并维持1-1.5h,所述缓慢升温的过程持续2-4h。
具体的,所述预设比例为所述含磷二胺单体与所述含咪唑二胺单体或所述含恶唑二胺单体的摩尔比值为1:10-19。
上述的智能调控窗帘中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3还可调整为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的液晶分子为具有负介电常数的液晶分子,并且添加了盐离子,为了尽可能减小对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电阻值的影响,可选用氯化钠、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中性盐添加至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以形成上述盐离子,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氯化钠作为中性盐进行使用。由于盐离子的作用,未施加电场时,带电盐离子均匀分布在可调光层中,液晶分子受带电盐离子分布的影响而整齐排列,可见光可以自由穿过可调光层,此时可调光层为透明状态;当施加电场时,所施加的电压可以是10-75V,带电盐离子沿电场方向迁移,其中的正负电荷根据电场方向而周期性排列,液晶分子受带电盐离子分布的影响而呈现不规则的分布,则此时可调光层为雾化状态,可见光无法穿过可调光层,其中盐离子在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的质量占比为0.05-0.5%。
此外,还可在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还添加液晶性光聚合单体,所述液晶性光聚合单体(C6M)可进一步提升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层的粘度,使得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移动时的阻力增加,可避免液晶分子在随带电离子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使液晶分子形成运动较为一致的分子团协同运动,进一步提升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在未施加电场时的透光性,其中液晶性光聚合单体(C6M)在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的质量占比为5-13%。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智能调控窗帘中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导电层2及所述第二导电层4均为纳米材料导电涂层,所述纳米材料导电涂层为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纳米银线导电涂层或石墨烯导电涂层。具体的,所述纳米材料导电涂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将氧化铟锡、纳米银线或石墨与聚酰亚胺胶液混合,球磨、超声分散处理,低速离心去沉淀后高速离心取出上清液,得到纳米材料聚合物分散液;在导电PET表面均匀涂覆所述纳米材料聚合物分散液,烘干固化后,即可得到所述纳米材料导电涂层。其中纳米材料聚合物分散液中氧化铟锡、纳米银线或石墨等纳米材料与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5-12;低速离心的转速为500-800r/min,高速离心的转速为2000-2500r/min,纳米材料导电涂层中纳米材料的质量占比为2-8%,其中纳米材料为纳米氧化铟锡、纳米银线或石墨烯,纳米材料聚合物分散液中的聚合物可以是采用所述聚酰亚胺单体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上述的纳米材料导电涂层除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之外,还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隔热性,纳米材料导电涂层可隔断产生热量的红外光线,使上述的智能调控窗帘具有隔热、节能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以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作为优选的纳米材料导电涂层。
上述的智能调控窗帘可作为汽车车窗、地铁车窗、建筑外窗、室内隔墙等广泛应用与相关产品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屏幕,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屏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智能调控屏幕上述所述的智能调控窗帘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透明基层1及所述第二透明基层5均为钢化玻璃,所述智能调控屏幕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层外表层1的全息投影膜7,所述全息投影膜7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层一侧的表面还涂覆有红外线阻隔涂层,除此之外,智能调控屏幕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智能调控屏幕所包含的多个组件进行固定的外框等部件。其中,红外线阻隔涂层可以是包含纳米氧化铟锡(ITO)、纳米银线、或石墨烯的隔热涂层,增加红外线阻隔涂层可进一步阻隔全息投影膜7因投影所产生的红外光线,使上述的智能调控屏幕具有更好的隔热、节能的使用效果。此外,全息投影膜还可贴附于第二透明基层外表层,此时全息投影膜朝向第二透明基层一侧的表面还涂覆有红外线阻隔涂层。
上述的智能调控屏幕可作为建筑外屏、三面环绕立体声屏幕等具有调光功能的显示设备广泛应用与相关产品中。
以下通过多个实施例的对比以对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及有益效果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层、第一导电层、可调光层、第二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层及电源线;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可调光层为采用包含聚合物单体及液晶分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制作得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聚合物单体为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进行聚合后所形成的聚酰亚胺单体;所述二酐单体为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所述二胺单体为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与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i-DAPBI)的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具体的,所述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导电涂层:将氧化铟锡与聚酰亚胺胶液混合,球磨、超声分散处理,低速离心去沉淀后高速离心取出上清液,得到纳米氧化铟锡聚合物分散液;在导电PET表面均匀涂覆所述纳米氧化铟锡聚合物分散液,烘干固化后,即可得到所述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
具体的,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可调光层:在氮气保护下,将所述含磷二胺单体与所述含咪唑二胺单体按预设比例混合后在室温下溶解于极性溶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中得到二胺溶液;将所述二酐单体分批次加入所述二胺溶液中并控制所述二胺溶液中的固体含量为20%,维持在25℃反应12h得到聚酰胺酸胶液,其中,所述二胺单体与所述二酐单体的摩尔比值为1:1;将所述聚酰胺酸胶液与所述液晶分子按质量比为1:1.5进行混合,将添加所述液晶分子的所述聚酰胺酸胶液均匀涂覆后置于烘箱内经预设烘膜程序进行亚胺化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其中,所述预设比例为所述含磷二胺单体与所述含咪唑二胺单体或所述含恶唑二胺单体的摩尔比值为1:15。其中,所述预设烘膜程序为120℃维持1.5h后,缓慢升温至280℃并维持1h,所述缓慢升温的过程持续3h。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二酐单体为1,3-双(3-氨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二胺单体为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与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恶唑(AAPBO)的组合;
将所述含磷二胺单体与所述含恶唑二胺单体按预设比例混合后在室温下溶解于极性溶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中得到二胺溶液。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二酐单体为1,3-双(3-氨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
所述二胺单体为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与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恶唑(AAPBO)的组合;
将所述含磷二胺单体与所述含恶唑二胺单体按预设比例混合后在室温下溶解于极性溶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中得到二胺溶液。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智能调控窗帘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为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的所述液晶分子为具有负介电常数的液晶分子,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还添加了盐离子。其中,盐离子的质量占比为0.03%。
实施例6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智能调控窗帘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为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的所述液晶分子为具有负介电常数的液晶分子,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还添加了盐离子。其中,盐离子的质量占比为0.03%。
对比例1
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层、第一导电层、可调光层、第二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层及电源线;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可调光层为采用包含聚合物单体及液晶分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制作得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聚合物单体为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2-氨基二苯醚进行聚合后所形成的聚酰亚胺单体。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具体的,所述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导电涂层:将氧化铟锡与聚酰亚胺胶液混合,球磨、超声分散处理,低速离心去沉淀后高速离心取出上清液,得到纳米氧化铟锡聚合物分散液;在导电PET表面均匀涂覆所述纳米氧化铟锡聚合物分散液,烘干固化后,即可得到所述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
具体的,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可调光层:在氮气保护下,将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2-氨基二苯醚按摩尔比值为1:1在极性溶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中经缩聚,缩聚反应过程中固体含量为20%,维持在25℃反应12h得到聚酰胺酸胶液;将所述聚酰胺酸胶液与所述液晶分子按质量比为1:1.5进行混合,将添加所述液晶分子的所述聚酰胺酸胶液均匀涂覆后置于烘箱内经预设烘膜程序进行亚胺化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其中,所述预设烘膜程序为120℃维持1.5h后,缓慢升温至280℃并维持1h,所述缓慢升温的过程持续3h。
对比例2
与对比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智能调控窗帘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为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的所述液晶分子为具有负介电常数的液晶分子,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还添加了盐离子。其中,盐离子的质量占比为0.03%。
对比例1
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层、第一导电层、可调光层、第二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层及电源线;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可调光层为采用包含聚合物单体及液晶分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制作得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聚合物单体为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2-氨基二苯醚进行聚合后所形成的聚酰亚胺单体。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具体的,所述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导电涂层:将氧化铟锡与聚酰亚胺胶液混合,球磨、超声分散处理,低速离心去沉淀后高速离心取出上清液,得到纳米氧化铟锡聚合物分散液;在导电PET表面均匀涂覆所述纳米氧化铟锡聚合物分散液,烘干固化后,即可得到所述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
具体的,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可调光层:在氮气保护下,将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2-氨基二苯醚按摩尔比值为1:1在极性溶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中经缩聚,缩聚反应过程中固体含量为20%,维持在25℃反应12h得到聚酰胺酸胶液;将所述聚酰胺酸胶液与所述液晶分子按质量比为1:1.5进行混合,将添加所述液晶分子的所述聚酰胺酸胶液均匀涂覆后置于烘箱内经预设烘膜程序进行亚胺化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其中,所述预设烘膜程序为120℃维持1.5h后,缓慢升温至280℃并维持1h,所述缓慢升温的过程持续3h。
对比例2
与对比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智能调控窗帘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为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的所述液晶分子为具有负介电常数的液晶分子,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还添加了盐离子。其中,盐离子的质量占比为0.03%。
对比例3
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中,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层、第一导电层、可调光层、第二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层及电源线;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可调光层为采用包含聚合物单体及液晶分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制作得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聚合物单体为聚丙烯。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具体的,所述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导电涂层:将氧化铟锡与聚酰亚胺胶液混合,球磨、超声分散处理,低速离心去沉淀后高速离心取出上清液,得到纳米氧化铟锡聚合物分散液;在导电PET表面均匀涂覆所述纳米氧化铟锡聚合物分散液,烘干固化后,即可得到所述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其中,在氮气保护下,将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2-氨基二苯醚按摩尔比值为1:1在极性溶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中经缩聚,缩聚反应过程中固体含量为20%,维持在25℃反应12h得到所述聚酰胺酸胶液。
具体的,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可调光层:将液晶分子与熔融状态的聚丙烯混合均匀,涂覆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
对比例4
与对比例3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智能调控窗帘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为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的所述液晶分子为具有负介电常数的液晶分子,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还添加了盐离子。其中,盐离子的质量占比为0.03%。
对比例5
与对比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智能调控窗帘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为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的所述液晶分子为具有负介电常数的液晶分子。
对比例6
与对比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可调光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可调光层:在氮气保护下,将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2-氨基二苯醚按摩尔比值为1:1在极性溶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中经缩聚,缩聚反应过程中固体含量为20%,维持在25℃反应12h得到聚酰胺酸胶液;将所述聚酰胺酸胶液均匀涂覆后置于烘箱内经预设烘膜程序进行亚胺化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其中,所述预设烘膜程序为120℃维持1.5h后,缓慢升温至280℃并维持1h,所述缓慢升温的过程持续3h。
对比例7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石墨基导电涂层。
对比例8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石墨基导电涂层。
测试例1
紫外-可见光光学透过性测试: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及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及对比例6中所得到的智能调控窗帘进行紫外-可见光光学透过性测试。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紫外-可见光光学透过性测试,以空气为参照比(空气的光学透过性为100%),测试的可见光的波长为340(紫外光)、420(紫色可见光)、500及650nm。
表1:各智能调控窗帘的光学透过性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470304110000141
测试例2
热稳定性测试: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及对比例1及对比例3中的可调光层进行热稳定性分析测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进行耐热性测试,耐热性测试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测试温度范围为40-400℃,升温速率为10℃/min时的玻璃化温度即记为Tg。采用热重分析仪进行热稳定性分析测试,热重分析均能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升温速率为20℃/min失重5%的热分解温度即为Td5%,升温速率为20℃/min失重10%的热分解温度即为Td10%,残碳率为加热至700℃时的残余重量百分。
表2:可调光层的热稳定性测试结果
序号 T<sub>g</sub>(℃) T<sub>d5%</sub>(℃) T<sub>d10%</sub>(℃) 残碳率(wt%)
实施例1 359.6 480.2 511.6 56.17
实施例2 362.5 489.5 530.1 58.93
实施例3 343.6 461.1 494.3 55.71
实施例4 346.7 463.4 498.5 57.23
对比例1 271.5 357.5 380.2 43.35
对比例3 158.2 181.3 198.7 30.27
测试例3
红外发射率测试分析: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7及对比例8中所得到的智能调控窗帘进行红外光发射率测试。采用302远红外线发射率测试仪进行发射率测试,测试温度为26℃,测试的红外光的波长范围为8-15μm。
表3:各智能调控窗帘的红外光发射率测试结果
序号 红外光发射率(%)
实施例1 53.4
实施例2 52.1
实施例3 52.8
实施例4 52.2
对比例7 26.1
对比例8 25.8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智能调控窗帘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层、第一导电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第二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层及电源线;第一导电层与电源线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导电层与电源线的负极电连接;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采用包含聚合物单体及液晶分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制作得到。上述的智能调控窗帘,采用聚酰亚胺单体作为聚合物单体制作得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可大幅增加可调光层的阻燃性,且对于紫色光及蓝色光具有良好的阻隔性,可阻隔大部分紫外线,从而避免可调光层易受自然界中的紫外线照射而出现发黄、老化的现象,提高了智能调控窗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确保了智能调控窗帘不会因发黄、老化等现象而影响透光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层、第一导电层、可调光层、第二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层及电源线;
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线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可调光层为采用包含聚合物单体及液晶分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制作得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
所述聚合物单体为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进行聚合后所形成的聚酰亚胺单体;所述二酐单体为含硅二酐单体或双酚A型二醚二酐;所述二胺单体为含磷二胺单体与含咪唑二胺单体或与含恶唑二胺单体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纳米材料导电涂层,所述纳米材料导电涂层为纳米氧化铟锡导电涂层、纳米银线导电涂层或石墨烯导电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导电涂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
将氧化铟锡、纳米银线或石墨与聚酰亚胺胶液混合,球磨、超声分散处理,低速离心去沉淀后高速离心取出上清液,得到纳米材料聚合物分散液;
在导电PET表面均匀涂覆所述纳米材料聚合物分散液,烘干固化后,即可得到所述纳米材料导电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控窗帘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为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的所述液晶分子为具有负介电常数的液晶分子,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还添加了盐离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离子的质量占比为0.05-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中还添加了液晶性光聚合单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而成的可调光层:
在氮气保护下,将所述含磷二胺单体与所述含咪唑二胺单体或所述含恶唑二胺单体按预设比例混合后在室温下溶解于极性溶剂中得到二胺溶液;
将所述二酐单体分批次加入所述二胺溶液中并控制所述二胺溶液中的固体含量为18-25%,维持在20-25℃之间反应10-14h得到聚酰胺酸胶液,其中,所述二胺单体与所述二酐单体的摩尔比值为1:1;
将所述聚酰胺酸胶液与所述液晶分子按质量比为1:0.5-2.5进行混合,将添加所述液晶分子的所述聚酰胺酸胶液均匀涂覆后置于烘箱内,经烘膜程序进行亚胺化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光层,其中,所述烘膜程序为120℃维持1-2h后,缓慢升温至280℃并维持1-1.5h,所述缓慢升温的过程持续2-4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比例为所述含磷二胺单体与所述含咪唑二胺单体或所述含恶唑二胺单体的摩尔比值为1:10-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层及所述第二透明基层均为钢化玻璃。
10.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控屏幕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调控窗帘,所述智能调控屏幕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层外表层的全息投影膜,所述全息投影膜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层一侧的表面还涂覆有红外线阻隔涂层。
CN202010346495.9A 2020-04-27 2020-04-27 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 Active CN111493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495.9A CN111493633B (zh) 2020-04-27 2020-04-27 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495.9A CN111493633B (zh) 2020-04-27 2020-04-27 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3633A true CN111493633A (zh) 2020-08-07
CN111493633B CN111493633B (zh) 2021-12-07

Family

ID=71848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6495.9A Active CN111493633B (zh) 2020-04-27 2020-04-27 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363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9265A (ja) * 2003-10-21 2005-05-19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反射鏡用前面保護ガラス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反射鏡
CN101725316A (zh) * 2008-10-31 2010-06-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光玻璃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56302A (zh) * 2015-02-03 2015-05-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液晶光阀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24884A (zh) * 2015-07-07 2017-01-11 北京大学 一种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7463047A (zh) * 2017-09-06 2017-12-1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电致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76018A (zh) * 2019-04-10 2019-07-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US20190285986A1 (en) * 2016-12-08 2019-09-19 Fujifilm Corporation Transfer film, electrode protective film, laminate, capacitive inpu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CN110333619A (zh) * 2019-05-09 2019-10-15 烟台如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分子透明导电基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0540645A (zh) * 2019-09-12 2019-12-0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聚合物分散液晶的预聚体、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及显示面板
CN110646996A (zh) * 2019-09-29 2020-01-03 东华大学 一种紫外固化紫精基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9265A (ja) * 2003-10-21 2005-05-19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反射鏡用前面保護ガラス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反射鏡
CN101725316A (zh) * 2008-10-31 2010-06-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光玻璃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56302A (zh) * 2015-02-03 2015-05-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液晶光阀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24884A (zh) * 2015-07-07 2017-01-11 北京大学 一种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
US20190285986A1 (en) * 2016-12-08 2019-09-19 Fujifilm Corporation Transfer film, electrode protective film, laminate, capacitive inpu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CN107463047A (zh) * 2017-09-06 2017-12-1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电致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76018A (zh) * 2019-04-10 2019-07-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10333619A (zh) * 2019-05-09 2019-10-15 烟台如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分子透明导电基材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0540645A (zh) * 2019-09-12 2019-12-0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聚合物分散液晶的预聚体、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及显示面板
CN110646996A (zh) * 2019-09-29 2020-01-03 东华大学 一种紫外固化紫精基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3633B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30012A1 (ko) 광열전환물질을 함유하는 온도감응성 수화겔을 포함하는 스마트 윈도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19033873A1 (zh) 一种调光器件及其光调节方法
CN106046525A (zh) 低发烟量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材料
CN103509325A (zh) 一种高透明性隔热阻燃阻紫外型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05351B (zh) 一种电极化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电极化变色光学膜上的应用
CN114874534A (zh) 一种耐久型抗氧化阻燃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77953B (zh) 一种具有自愈合功能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Shankar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 transparent, tough and UVC screening material as a substitute for glass substrate in display devices
CN111493633B (zh) 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调控窗帘及智能调控屏幕
CN111100299A (zh)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光阀装置中的应用
CN112521646A (zh) 一种全兼容喷墨打印阻燃正喷灯片
CN108250646A (zh) 一种无卤素阻燃剂组合物
CN113773498B (zh) 一种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电极化变色薄膜中的应用
CN109354757B (zh) 可低温加工的辐照交联耐高温线缆绝缘材料及生产方法
CN102159629B (zh) 涂覆的聚合基材
CN108997427B (zh) 电致变色化合物、用途以及其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和用途
CN113917757B (zh) 含有非线性结构液体聚合物的光阀装置、非线性结构液体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1418B (zh) 超浓乳液制备聚丙烯酸酯-有机p阻燃剂的方法
CN108254990B (zh)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
Tang et al. All-in-one electrochromic gel consist of benzylboronic acid viologen with superior long-term stability and self-healing property
CN110790912B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共聚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5694035B (zh) 一种含四甲基二苯砜双醚结构高透明聚酰亚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49893A (zh)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8996B (zh) 一种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220048873A (ko) 열경화 및 uv 경화형 기능성 코팅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코팅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코팅 기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