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11C - 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 - Google Patents

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11C
CN1114911C CN 98120225 CN98120225A CN1114911C CN 1114911 C CN1114911 C CN 1114911C CN 98120225 CN98120225 CN 98120225 CN 98120225 A CN98120225 A CN 98120225A CN 1114911 C CN1114911 C CN 11149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slider
lever
sliders
m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1202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3829A (zh
Inventor
三浦一寿
小林保弘
伊藤清行
小嶋英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13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3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1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相对于机器主体进入退出的托盘装载方式工作的记录再生装置,简化了夹卡元件的上下切换机构。它是在托盘的两侧保持有第一和第二滑子,在其内侧支撑着连接两个滑子的连接杠杆,且设有禁止该杠杆转动的闩锁部,在机器主体上设有解除该杠杆与闩锁部结合的解除沟槽。当托盘装入时,可由解除沟槽解除对连接杠杆的闩锁,且随连接杠杆的转动,两个滑子将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夹卡元件由上升位置移动至下降位置。

Description

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
本发明涉及使盒式磁带等的磁带盒与搭载在夹卡元件上的托盘一起进入退出的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特别涉及当托盘处于装入位置时可以使夹卡元件由装入方向转向升降方向而进行动作切换用的切换机构。
作为目前已知的、采用这种托盘装载方式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盒式磁带机,均在搭载有磁带等的驱动机构的机器主体上,以可进入退出方式配置有托盘,  当该托盘位于装入位置时,通过使夹卡元件由上升位置移动至下降位置的方式,便可以使搭载在该夹卡元件上的磁带盒由驱动机构的卷带轮平台上脱开。对于这种场合,在托盘的左右两侧以可自由移动方式保持着一对可以由驱动电动机作进入退出移动的滑子,进而使夹卡元件可以通过这两个滑子作升降运动。即突出设置在夹卡元件左右两侧处的支撑轴将与形成在托盘的两个侧壁上的升降导向体和形成在两个滑子上的、呈倾斜状的凸轮沟槽相结合,从而在托盘与两个滑子作整体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夹卡元件保持在上升位置处,进而仅仅通过两个滑子的移动便可以使夹卡元件在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之间作升降运动。
具有这种夹卡元件的上下切换机构的一个现有实例,已由日本专利公开第231652/1997号公报所公开,它是在托盘的左右两侧以可转动方式支撑着一对具有销的凸轮杠杆,通过在托盘位于装入位置时使这一凸轮杠杆转动的方式,使两个滑子与托盘作相对移动,进而使夹卡元件作升降运动。前述凸轮杠杆可以在形成在机器主体两侧上面的导轨上滑动,在这种导轨上还形成有供凸轮杠杆转动用的凹部。而且在滑子上还形成有结合孔和逃逸孔,通过凸轮杠杆转动的连动,销将在这些结合孔和逃逸孔之间移动。
具有这种结构构成的现有实例,对于凸轮杠杆位于导轨上的平坦面上时的场合,托盘和两个滑子将通过凸轮杠杆形成为一体,当驱动电动机输出的转动力使两个滑子作前后移动时,托盘和两个滑子将整体地作前后移动,从而使夹卡元件保持在上升位置,进而在排出位置与装入位置之间作往复移动。在另一方面,当托盘一直移动至装入位置时,由于凸轮杠杆将落入在凹部中,在凹部中转动,所以随着这一转动,凸轮杠杆上的销将由滑子上的结合孔向逃逸孔移动。因此当托盘与凹部相结合时凸轮杠杆被闩锁住,由于解除凸轮杠杆与滑子间的结合闩锁,所以在驱动电动机给出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两个滑子向装入方向移动。这样由于使夹卡元件上的支撑轴在托盘上的升降导向体和两个滑子上的凸轮沟槽作导向移动,因此夹卡元件由上升位置移动至下降位置。
然而,在如前所述的在先技术中,作为夹卡元件用的上下切换机构必须分别设置相对于两个滑子的凸轮杠杆,且这些凸轮杠杆并不能在托盘的左右两侧与滑子组合为一体,所以存在有构造复杂,组装作业性不良等问题。而且,由驱动电动机给出的驱动力需要使两个滑子作同步移动,所以还需要安装有作为同步组件的、位于跨接在机器主体两侧壁上的轴的两端处的小齿轮(齿轮),这种小齿轮还要与形成在两个滑子处的导轨相啮合,这也将带来结构复杂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使升降夹卡元件用的一对滑子中的一个设置在驱动侧,使连接两个滑子的连接杠杆以可转动方式支撑在托盘上,当托盘位于装入位置时,这一连接杠杆可解除闩锁,进而使两个滑子可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当采用这种结构构成时,便可以用一个连接杠杆实施对两个滑子的闩锁和闩锁解除操作,从而可以使托盘位于装入位置时升降夹卡元件用的切换机构的结构构成简单化,而且当使驱动电动机输出的驱动力仅被传递至位于驱动侧的滑子处,由于可以使位于从动侧的滑子通过连接杠杆而移动,所以使滑子的驱动机构简单化。
作为一种实施形式,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具有传递磁带盒用的夹卡元件的、以可相对于机器主体进入退出的方式配置的托盘,以可自由滑动方式保持在所述托盘两侧的、在该托盘处于装入位置处时可使所述夹卡元件作升降运动的一对滑子,可驱动所述两个滑子中的任何一个用的驱动电动机,以可转动方式支撑着所述托盘的、其两端与所述两个滑子相连接的连接杠杆,设置在所述托盘处的、可以与所述连接杠杆相接触而禁止其转动的闩锁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上的、解除所述连接杠杆与所述闩锁部之间的接触用的解除部,而且当所述托盘位于装入位置时可通过所述解除部使所述连接杠杆处于自由转动状态,通过该连接杠杆的转动可使所述两个滑子相对于所述托盘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滑动。
而且,所述闩锁部和所述解除部最好能够通过连接杠杆的转动而有选择地实施闩锁或解除闩锁;最好还设置有使连接杠杆沿相对于托盘的进入退出方向为正交的方向移动的、并且可以向该连接杠杆沿与闩锁部相结合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弹簧部件;当托盘位于装入位置,可使连接杠杆与解除部相接触而由闩锁部处离开,这可以使闩锁部和解除部的结构构成简单化。对于这种场合,闩锁部可以设置在两个滑子中的一个附近,而且当闩锁部设置在位于驱动侧的滑子附近时,还可以在托盘与两个滑子作整体移动时保持比较高的闩锁保持力。
图1为表示盒式磁带机的平面图。
图2为表示该盒式磁带机的正面图。
图3为表示该盒式磁带机的背面图。
图4为表示该盒式磁带机的右视图。
图5为表示该盒式磁带机的左视图。
图6为说明在托盘处于排出状态时由内侧观察时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7为表示机器主体的正面图。
图8为表示该机器主体的左视图。
图9为表示开关操作部件的正面图。
图10为表示该开关操作部件的侧面图。
图11为表示钳位部件的平面图。
图12为表示该钳位部件的正面图。
图13为表示托盘的内侧图。
图14为表示沿图13中的线A-A剖开时的剖面图。
图15为表示第一滑子的平面图。
图16为表示该第一滑子的侧面图。
图17为表示第二滑子的平面图。
图18为表示该第二滑子的侧面图。
图19为表示连接杠杆的内侧图。
图20为表示沿图19中的线B-B剖开时的剖面图。
图21为表示沿图19中的线C-C剖开时的剖面图。
图22为表示夹卡元件的内侧图。
图23为表示该夹卡元件的侧面图。
图24为表示该夹卡元件的背面图。
图25a和图25b为说明突出片与限制部之间的、随着该夹卡元件的升降动作变化着的位置关系用的说明图。
图26为说明连接杠杆处于闩锁状态时的说明图。
图27为说明连接杠杆处于闩锁解除状态时的说明图。
图28a和图28b为说明开关操作部件的动作方式的说明图。
图29为说明钳位部件相对于磁带盒7的按压位置的示意性说明图。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表示盒式磁带机的平面图,图2为表示该盒式磁带机的正面图,图3为表示该盒式磁带机的背面图,图4为表示该盒式磁带机的右视图,图5为表示该盒式磁带机的左视图,图6为表示在托盘处于排出状态时由内侧观察时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说明图,图7为表示机器主体的正面图,图8为表示该机器主体的左侧面图,图9为表示开关操作部件的正面图,图10为表示该开关操作部件的侧面图,图11为表示钳位部件的平面图,图12为表示该钳位部件的正面图,图13为表示托盘的内侧图,图14为表示沿图13中的线A-A剖开时的剖面图,图15为表示第一滑子的平面图,图16为表示该第一滑子的侧面图,图17为表示第二滑子的平面图,图18为表示该第二滑子的侧面图,图19为表示连接杠杆的内侧图,图20为表示沿图19中的线B-B剖开时的剖面图,图21为表示沿图19中的线C-C剖开时的剖面图,图22为表示夹卡元件用的内侧图,图23为表示该夹卡元件的侧面图,图24为表示该夹卡元件的背面图,图25a和图25b为说明突出片与限制部之间的、随着该夹卡元件的升降动作变化着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26为说明连接杠杆处于闩锁状态时的说明图,图27为说明连接杠杆处于闩锁解除状态时的说明图,图28a和图28b为说明开关操作部件的动作方式的说明图,图29为说明钳位部件相对于磁带盒7的按压位置的示意性说明图。
正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盒式磁带机具有搭载图中未示出的驱动机构等机械部件用的机器主体1,以可相对于机器主体1进入退出的方式配置的托盘2,用于可升降地保持在托盘2上的夹卡元件3,在托盘2处于装入位置时使夹卡元件3作升降运动用的第一和第二滑子4、5,以及连接这两个第一和第二滑子4、5用的连接杠杆6等部件,并且采用着使搭载在夹卡元件3处的磁带盒7可随着托盘2的进入退出动作而在机器主体1内被传送的托盘装载方式。
正如图7所示,在机器主体1的内侧底面处配置有包含着一对卷带轮平台8、8的前述驱动机构,在这些卷带轮平台8、8的周围直立设置有三个位置确定用突起9,装载在卷带轮平台8、8周围的磁带盒7的底面由这些位置确定用突起9支撑着。在机器主体1的左右两个侧壁的内侧处形成有呈平坦状的导轨部10a、10b,在这两个导轨部10a、10b的后端部正上方的位置处还形成有呈平坦状的基板11。在基板11的上面中央处设置有凸轮突起部12,这一凸轮突起部12在相对于托盘2的进入退出方向上还向斜后方延伸形成有解除沟槽12a。
正如图8所示,在机器主体1的一个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导向孔13和呈圆弧状的逃逸孔14,导向孔13具有沿着托盘2的进入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和相对于托盘2的装入方向向斜下方延伸的倾斜部分。正如图5所示,在这一侧壁的外部上枢轴支撑着减速齿轮15、16,而且配置在机器主体1内部处的驱动电动机17的转动轴突出于这一侧壁,在压入在这一转动轴上的皮带轮18与减速齿轮15之间还跨接着皮带19。在机器主体1的一个侧壁上安装着停止驱动电动机17运行用的推压型第一检测开关20,而且配置有对该第一检测开关20的执行元件实施按压动作用的开关操作部件21。
正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前述开关操作部件21上形成有贯穿插入在前述导向孔13中的轮毂21a,通过这一轮毂21a在导向孔13中的导向移动,可以使开关操作部件21在机器主体1的一个侧壁上作往复移动。而且在开关操作部件21的上面处形成有突起部21b,这一突起部21b由一个导轨部10a上突出出来。在开关操作部件21上还形成有呈多边形的孔21c、呈磁道形状的孔21d和爪部21e,从而使前述减速齿轮15上的轴可以在位于孔21d内的位置处时由开关操作部件21移动。
下面再次参见图1,正如图1所示,按压板22通过螺纹连接在机器主体1的两个侧壁上,并可转动地支撑着钳位部件23,而钳位部件23按压在已装载入的磁带盒7上面处。正如图11和图12所示,这一钳位部件23由呈コ形的金属板构成,其两端处的轴向支撑部23a、23b通过跨接部23c相连接,而且在其中一个轴向支撑部23a上还固接有销24。在钳位部件23上的跨接部23c处还形成有四个突起,位于中央处的两个突起由合成树脂制作的按压部25盖覆着,位于左右两侧的突起可用作为辅助部26。按压部25的突出量设定的比辅助部26大预定尺寸t,这样便可以仅仅使按压部25按压在磁带盒7的上面处。
前述钳位部件23上的轴向支撑部23a、23b分别以可转动方式支撑在机器主体1的两个侧壁上,从而使固定在一个轴向支撑部23a上的销24可以在前述逃逸孔14内转动。这一销24贯穿插入在开关操作部件21上的孔21c中,而且如图5所示,在销24与开关操作部件21上的爪部21e之间跨接有线圈弹簧27,开关操作部件21与钳位部件23通过这一线圈弹簧27相连接。而且正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轴向支撑部23b与机器主体1的侧壁之间还跨接有另一个线圈弹簧28,这一线圈弹簧28向钳位部件23施加着复原力。在机器主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停止驱动电动机17运行用的杠杆型第二检测开关29,这一第二检测开关29由另一个导轨部10b上突出出来。
正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前述托盘2的左右两个侧壁的一侧内面上各突出设置有两个突起部2a,在与这一侧壁保持有预定间隔的、相对着的两个下垂壁2b处形成有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升降导向孔30,后者在每一侧上形成为两个。在托盘2的顶板处还贯穿设置有呈长方形的开口31、呈磁道轨迹型的长孔32和呈圆弧型的逃逸孔33,长孔32沿与托盘2的装入方向相正交的方向延伸。在托盘2的顶板内面处突起设置有若干个肋棱34,这些肋棱34中的圆弧状部分配置在以长孔32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并且用肋棱34上的一部分形成为结合部34a。位于最外侧的肋棱34形成为向外侧鼓出的闩锁部35,这一闩锁部35配置在穿过长孔32的长轴的直线上。在托盘2的顶板内面上与两个下垂壁2b相距预定距离的位置处还分别突起设置有限制部2c,这些限制部2c与形成在各下垂壁2b的后侧方处的升降导向孔30的上端部相对设置。
正如图6所示,在托盘2的一个侧壁与和其相对的下垂壁2b之间还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有第一滑子4,该第一滑子4的下面搭载在机器主体1的一个导轨部10a上。正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第一滑子4上各形成有呈倾斜状的两个凸轮孔36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孔37,通过使两个导向孔37由托盘2上的各突起部2a导向移动的方式,可以使第一滑子4相对于托盘2作前后移动。而且在第一滑子4的下面处还设置有齿条4a,这一齿条4a与位于前述减速齿轮16上最后部位处的齿轮16a相啮合(参见图5)。在第一滑子4的下面中央处还设置有驱动前述开关操作部件21上的突起部21b用的按压部38,在第一滑子4的上面后端处还向内侧方向突起设置有具有切口部39a的凸缘片39。
而且,在前述托盘2的另一个侧壁与和其相对的下垂壁2b之间还以可滑动方式配置有第二滑子5,该第二滑子5的下面搭载在机器主体1的另一个导轨部10b上。正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第二滑子5上也各形成有呈倾斜状的两个凸轮孔40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孔41,通过使两个导向孔41由托盘2上的各突起部2a导向移动的方式,可以使第二滑子5相对于托盘2作前后移动。在第二滑子5的下面处未形成有齿条,而且在第二滑子5的上面后端处还向内侧方向突起设置有具有切口部42a的凸缘片42。
第一滑子4和第二滑子5在托盘2的顶板内面处由连接杠杆6相连接,并且可以随着连接杠杆6的转动而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正如图19~图21所示,在连接杠杆6的中央处形成有向内外两面突出的轮毂6a,并且形成有夹持这一轮毂6a用的脱落止动片6b和结合止动片6c。轮毂6a的上部插入至托盘2上的长孔32中,连接杠杆6以可在长孔32内转动和移动的方式支撑着。脱落止动片6b贯穿插入至逃逸孔33,并与托盘2的上面相连接,从而可以防止连接杠杆6由托盘2处脱落。在连接杠杆6的一端处形成有向内外两侧突出的销6d,在连接杠杆6的另一端处还形成有向内面突出的销6e。位于一侧的销6d的下部与第一滑子4上的切口部39a相结合,位于另一侧的销6e与第二滑子5上的切口部42a相结合。而且在结合止动片6c与结合部34a之间跨接有线圈弹簧43,这一线圈弹簧43对连接杠杆6施加朝向第一滑子4侧的作用力,从而使位于一侧的销6d的上部与托盘2上的闩锁部35相结合。当销6d与闩锁部35处于结合状态时,连接杠杆6将被禁止转动,通过连接杠杆6相连接的第一滑子4与第二滑子5也不能相对于托盘2滑动,而且如后所述,当通过凸轮突起部12上的解除沟槽12a解除掉销6d与闩锁部35之间的结合时,第一滑子4和第二滑子5便可以通过转动着的连接杠杆6,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滑动。
前述夹卡元件3由合成树脂成形,正如图22~图24所示,在其左右两个侧壁的一侧上各突起设置有两个支撑轴3a,这两个侧壁的下部通过平板状的载置部3b跨接连接。位于这种载置部3b后端侧处的两个侧壁由向后方延伸出的突出片3c构成,在这些突出片3c的外面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前述的支撑轴3a。各个支撑轴3a贯穿插入在托盘2上的升降导向孔30中,并分别与第一滑子4上的凸轮孔36和第二滑子5上的凸轮孔40相连接,通过第一和第二滑子4、5相对于托盘2的前后移动,它们可以一边由升降导向孔30导向一边在凸轮孔36、40中移动,从而使夹卡元件3在托盘2中的开口31内作升降移动。这时,当夹卡元件3处于如图25a所示的上升位置时,夹卡元件3上的突出片3c将与形成在托盘2的顶板内面处的限制部2c相对,当夹卡元件3处于如图25b所示的下降位置时,突出片3c将从限制部2c处离开。因此当夹卡元件3位于上升位置处时,即使突出片3c受到向内侧变形的外力作用,由于突出片3c将与限制部2c相接触,所以也可以防止支撑轴3a由凸轮孔36、40处脱落。在另一方面,当进行将夹卡元件3组装至托盘2上的组装作业时,限制部2c处于不会产生妨碍作用的下降位置处,所以可以使突出片3c向内侧挠曲,从而可以简单地将支撑轴3a插入至升降导向孔30和凸轮孔36、40中。
下面对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的盒式磁带机的动作方式进行说明。在这儿,图6表示托盘2处于由机器主体1上突出的排出位置处,下面结合夹卡元件3的升降动作,对由这一排出位置至装入位置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托盘2处于如图6所示的排出位置时,夹卡元件3上的各支撑轴3a将与第一和第二滑子4、5上的凸轮孔36、40的上部相结合,从而将夹卡元件3保持在上升位置处。因此在这一状态下,即使突出片3c受到向内侧变形的外力作用,也将如前所述,可以通过限制部2c防止支撑轴3a的脱落。当托盘2处于排出位置,将磁带盒7搭载在夹卡元件3上的载置部3b处后,如果驱动电动机17向正反方向的任何一侧转动,这一转动力将通过皮带轮18、皮带19和减速齿轮15传递至位于减速齿轮16上的最后部位处的齿轮16a处,进而通过齿轮16a与齿条4a的啮合,驱动第一滑子4运行。这时,连接杠杆6上的销6d将与托盘2上的闩锁部35相结合,从而使通过这一连接杠杆6相连接着的第一滑子4和第二滑子5并不能相对于托盘2滑动,所以托盘2和两个滑子4、5将呈整体形式被装入至机器主体1的内部。
当对托盘2进行这种装入操作时,将如图26所示,连接杠杆6逐渐接近设置在机器主体1的基板11上的凸轮突起部12,当托盘2上的一部分处于与机器主体1相接触的装入位置时,设置在连接杠杆6中央处的销6d的下部将与凸轮突起部12上的解除沟槽12a相接触。因此,连接杠杆6将首先抑制线圈弹簧43的弹性力而向第二滑子5侧移动,在解除了销6d与闩锁部35之间的结合之后,将如图27所示,连接杠杆6以托盘2上的长孔32为中心作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对于这种场合,连接杠杆6是以肋棱34作为滑动面而转动的,所以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滑动阻力。而且随着连接杠杆6的转动,第一滑子4和第二滑子5将相对于托盘2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滑动,使夹卡元件3上的各个支撑轴3a由凸轮孔36、40的上部向下部移动,从而使夹卡元件3与磁带盒7一起由上升位置移动至下降位置,将磁带盒7装入在驱动机构中。这时将如图25b所示,夹卡元件3上的突出片3c将由托盘2上的限制部2c处离开,但由于夹卡元件3处于完全收装在机器主体1内部的状态,所以突出片3c不会受到向内侧挠曲的外力作用,进而使支撑轴3a不会由升降导向孔30和凸轮孔36、40处脱落。
在上述托盘2的安装过程中,第一滑子4将在导轨部10a上滑动,所以将如图28a所示,第一滑子4上的按压部38将按压住由导轨部10a上突出出来的突起部21b的端面。因此在当开关操作部件21沿着导向孔13由水平方向向斜下方向移动的同时,钳位部件23将随着这一开关操作部件21的移动而开始转动,从而使钳位部件23上的按压部25按压住磁带盒7的上侧面。钳位部件23在销24与逃逸孔14的端部相接触之前,将通过线圈弹簧27与开关操作部件21作整体移动,而当销24与逃逸孔14的端部相接触时,将仅仅使开关操作部件21移动,进而使线圈弹簧27伸长,从而使线圈弹簧27向钳位部件23施加有比较大的转动弹性力。这时如图29所示,钳位部件23上的按压部25在连接三个位置确定用突起9的三角形S内侧区域中,以按压住磁带盒7的上侧面的方式设定,所以即使按压部25多少有些位置偏移,也可以用各位置确定用突起9可靠地三点支撑住磁带盒7,从而可以防止磁带盒7浮起。在另一方面,辅助部26被设置在上述三角形S的外侧区域处,所以对于磁带盒7呈倾斜设置在夹卡元件3上的载置部3b处的状态时的场合,钳位部件23还具有在转动过程中可以使磁带盒7保持正确姿势的辅助功能。
而且当开关操作部件21一直移动到导向孔13的终端附近时,将如图28b所示,开关操作部件21向斜下方移动而按压住第一检测开关20上的执行元件,并依据由该第一检测开关20发出的信号停止驱动电动机17的运行。对于这种场合,由于驱动电动机17停止运行后的惯性作用,将继续驱动第一滑子4运行一定的量(过冲),在这一过冲过程中,按压部38将没入在导轨部10a内,在突起部21b的上面处移动,所以开关操作部件21将不会被进一步移动。因此第一检测开关20上的执行元件将不会受到这种不良力的作用,从而可以防止第一检测开关20受到损坏。
对于托盘2由装入位置前进至排出位置的场合,将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当第二滑子5上的下侧面通过由导轨部10b上突出的第二检测开关29上的执行元件时,该第二检测开关29动作,进而停止驱动电动机17的运行。
本发明具有如上所述的实施形式,所以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
它具有传递磁带盒的夹卡元件用的、以可相对于机器主体进入退出的方式配置的托盘,以可自由滑动方式保持在前述托盘两侧处的、在该托盘处于装入位置处时可使前述夹卡元件作升降运动的一对滑子,驱动前述两个滑子中的任何一个用的驱动电动机,以可转动方式支撑着前述托盘的、其两端与前述两个滑子相连接的连接杠杆,设置在前述托盘处的、可以与前述连接杠杆相接触而禁止其转动的闩锁部,以及设置在前述机器主体上的、解除前述连接杠杆与前述闩锁部之间的接触用的解除部;而且当前述托盘位于装入位置时可通过前述解除部使前述连接杠杆处于自由转动状态,通过该连接杠杆的转动可使前述两个滑子相对于前述托盘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滑动,所以可以采用一个连接杠杆对两个滑子实施闩锁或解除闩锁操作,当托盘处于装入位置时可以使夹卡元件作升降运动,从而简化了切换机构,而且由驱动电动机输出的驱动力可以仅传递至位于驱动侧的滑子处,并且通过连接杠杆使位于从动侧的滑子移动,所以还可以简化滑子用的驱动机构。
而且前述闩锁部和前述解除部可以相对于托盘的进入退出方向,沿与其正交的方向移动连接杠杆,而且还可以设置有向该连接杠杆沿与前述闩锁部相结合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弹簧部件,所以当托盘处于装入位置时,连接杠杆将与解除部相接触而由闩锁部处离开,这可以简化闩锁部和解除部的结构构成。对于这种场合,闩锁部可以位于两个滑子中的任何一个附近,当将闩锁部设置在位于驱动侧的滑子附近时,还可以使托盘与两个滑子作整体移动时具有比较高的闩锁保持力。

Claims (3)

1.一种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传递磁带盒用的夹卡元件的、以可相对于机器主体进入退出的方式配置的托盘,
以可自由滑动方式保持在所述托盘两侧的、在该托盘处于装入位置处时可使所述夹卡元件作升降运动的一对滑子,
配置于机器主体内部、通过齿轮使上述两个滑子中的一个滑子滑动的驱动电动机,
以可转动方式支撑着所述托盘的连接杠杆,所述连接杠杆的两端与所述两个滑子相连接,
设置在所述托盘处的、可以与所述连接杠杆相接触而禁止所述连接杠杆转动的闩锁部,
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上的、解除所述连接杠杆与所述闩锁部之间的接触用的解除部,
而且当所述托盘位于装入位置时可通过所述解除部使所述连接杠杆处于自由转动状态,通过该连接杠杆的转动可使所述两个滑子相对于所述托盘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滑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使上述连接杠杆沿相对于上述托盘的进入退出方向为正交的方向移动的、并且可以向该连接杠杆沿与上述闩锁部相结合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跨接在上述托盘及上述连接杠杆上。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闩锁部设置在位于驱动侧的上述滑子附近。
CN 98120225 1997-10-03 1998-09-30 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49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1509/1997 1997-10-03
JP27150997A JP3387789B2 (ja) 1997-10-03 1997-10-03 記録再生装置のトレイ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JP271509/97 1997-10-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3829A CN1213829A (zh) 1999-04-14
CN1114911C true CN1114911C (zh) 2003-07-16

Family

ID=1750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12022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4911C (zh) 1997-10-03 1998-09-30 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387789B2 (zh)
CN (1) CN1114911C (zh)
MY (1) MY132216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95057B2 (en) 2000-04-18 2003-07-22 Acushnet Company Golf club head with a high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US7682262B2 (en) 2000-04-18 2010-03-23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704162B2 (en) 2000-04-18 2010-04-27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762907B2 (en) 2005-09-07 2010-07-27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850541B2 (en) 2000-04-18 2010-12-14 Acushnet Company Composite metal wood club
US7850543B2 (en) 2000-04-18 2010-12-14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892109B2 (en) 2000-04-18 2011-02-22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935001B2 (en) 2000-04-18 2011-05-03 Acushnet Company Composite metal wood club
US8007372B2 (en) 2000-04-19 2011-08-30 Cobra Golf, Inc. Golf club head with localized grooves and reinforcement
US8342982B2 (en) 2003-05-01 2013-01-01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8439769B2 (en) 2005-09-07 2013-05-14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8517858B2 (en) 2000-04-18 2013-08-27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US9433835B2 (en) 2013-04-01 2016-09-06 Acushnet Company Golf club head with improved striking face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7334B2 (en) 2000-04-18 2012-10-02 Acushnet Company Composite metal wood club
US8449407B2 (en) 2000-04-18 2013-05-28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682262B2 (en) 2000-04-18 2010-03-23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704162B2 (en) 2000-04-18 2010-04-27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935001B2 (en) 2000-04-18 2011-05-03 Acushnet Company Composite metal wood club
US7850541B2 (en) 2000-04-18 2010-12-14 Acushnet Company Composite metal wood club
US7850544B2 (en) 2000-04-18 2010-12-14 Acushnet Company Composite metal wood club
US7850543B2 (en) 2000-04-18 2010-12-14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892109B2 (en) 2000-04-18 2011-02-22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931545B2 (en) 2000-04-18 2011-04-26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8517858B2 (en) 2000-04-18 2013-08-27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US6605007B1 (en) 2000-04-18 2003-08-12 Acushnet Company Golf club head with a high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US8038544B2 (en) 2000-04-18 2011-10-18 Acushnet Company Composite metal wood club
US8025590B2 (en) 2000-04-18 2011-09-27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980963B2 (en) 2000-04-18 2011-07-19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8047930B2 (en) 2000-04-18 2011-11-01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8128509B2 (en) 2000-04-18 2012-03-06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8262502B2 (en) 2000-04-18 2012-09-11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6595057B2 (en) 2000-04-18 2003-07-22 Acushnet Company Golf club head with a high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US8007372B2 (en) 2000-04-19 2011-08-30 Cobra Golf, Inc. Golf club head with localized grooves and reinforcement
US8342982B2 (en) 2003-05-01 2013-01-01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8439769B2 (en) 2005-09-07 2013-05-14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7762907B2 (en) 2005-09-07 2010-07-27 Acushnet Company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hitting face
US9433835B2 (en) 2013-04-01 2016-09-06 Acushnet Company Golf club head with improved striking fa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3829A (zh) 1999-04-14
JPH11110860A (ja) 1999-04-23
JP3387789B2 (ja) 2003-03-17
MY132216A (en) 200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11C (zh) 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
US6198716B1 (en) Disk player including a disk chucking mechanism and plate separator device
KR100433415B1 (ko)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로딩장치
US648045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n optical disc with a caddy having a cover
KR101106642B1 (ko)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로딩 장치
US5706147A (en) Cassette loading device for tape recorder
KR100495110B1 (ko) 플렉시블 배선판 및 그 플렉시블 배선판을 사용한기록재생장치
CN1112692C (zh) 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
CN1111858C (zh) 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
KR100437111B1 (ko)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로딩장치
JPH0461424B2 (zh)
EP1760711B1 (en) Optical disk drive
US20060048173A1 (en) Optical disc loading apparatus for an optical disc drive
US20060037034A1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duplicate insertion of discs to an optical disc drive
US5088655A (en) Cassette loading device
EP1056080B1 (en) Disc player
CN1292139A (zh) 具有带拉出件及其锁定机构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US5822290A (en) Disk player having ascending/descending structure for a deck
CN1046368C (zh) 盒式磁带加载装置
EP1001417B1 (en) Apparatus for driving an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thereof
US7395543B2 (en) Disc chucking apparatus and disc player having the same
KR100598050B1 (ko) 디스크 로딩장치 및 디스크 로딩방법
KR0136618Y1 (ko) 광디스크 드라이버의 트레이장치
US7143425B2 (en) Disc drive apparatus
KR100504777B1 (ko) 광디스크 로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16

Termination date: 200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