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7445A - 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7445A
CN111487445A CN202010466410.0A CN202010466410A CN111487445A CN 111487445 A CN111487445 A CN 111487445A CN 202010466410 A CN202010466410 A CN 202010466410A CN 111487445 A CN111487445 A CN 111487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plate
resistance test
cable conductor
section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64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娅
刘晓明
叶宝玉
韩吉伟
李岩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er Mongolia Pow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er Mongolia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er Mongolia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er Mongolia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664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74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7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74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涉及夹具结构技术领域,主要结构包括电流端反挤压装置、电流端压紧装置和底板;所述电流端反挤压装置和所述电流端压紧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通过电流端反挤压装置使模具与导体可靠地、紧密地相连接,从而实现800mm2及以上截面积电缆的绞合导体的全部单线可靠地与测量系统的电流夹头相连接,使得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值具有准确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是衡量电缆导体电性能的非常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电力行业普遍采用数字直流电桥及其配套夹具进行导体直流电阻试验。现有技术中标称截面积800mm2以下的导体应采用紧压绞合圆形结构。标称截面积为800mm2以上的导体应采用分割导体结构,800mm2的导体可以采用紧压绞合圆形结构,也可以采用分割导体结构。目前,电力行业用来测量导体直流电阻的配套夹具基本为四端“V”型夹具,包括普通型和液压型。其中普通型四端“V”型夹具主要适用于800mm2以下的紧压绞合圆形导体,液压型夹具主要用于800mm2及以上的分割导体,但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使用问题。具体地,对于800mm2及以上的分割导体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800mm2及以上的分割导体在绞合和成缆时所加的扭矩,具有一定程度的弯曲,且极其坚硬,当放到四端“V”型夹具时,不能与“V”型夹具的电流端夹头四点良好接触,经常会发生一侧受力过大,损伤导体结构,另一侧接触不良或不接触的情况,使得分割导体每个股块无法与电流端夹头良好接触,导致电阻增大。2)普通型四端“V”型夹具是靠人力通过螺杆夹紧试样,拧紧时由于导体极其坚硬,普通的人力根本无法拧紧,且人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夹紧力,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液压型四端“V”型夹具靠液压力将试样夹紧,夹紧力较人力大很多,但由于800mm2及以上的分割导体自身的弯曲和坚硬,也很难将电流端夹头四点与导体每个股块良好接触,以上两种夹具均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3)四端“V”型夹具,无论是普通型还是液压型,对于800mm2及以上的分割导体均不能满足现有技术中关于“绞合导体的全部单线应可靠地与测量系统的电流夹头相连接”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尤其是能制备800mm2及以上截面积电缆的导体直流电阻测试所用的配套夹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包括电流端反挤压装置、电流端压紧装置和底板;所述电流端反挤压装置和所述电流端压紧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可选的,所述电流端反挤压装置包括反挤压固定板、反挤压底板、中间板、顶板、立柱、输出机构和固定块;所述反挤压固定板用于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反挤压底板设置于所述反挤压固定板上,所述反挤压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立柱,所述中间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立柱中部,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立柱顶部,所述输出机构设置于所述中间板上,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块用于放置模具。
可选的,所述反挤压底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还设置有复位机构。
可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立柱上。
可选的,所述输出机构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中间板上,所述千斤顶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板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为块状结构,所述固定块的顶面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模具放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后其中部设置有用于大截面电缆导体的钳口。
可选的,所述电流端压紧装置包括压紧固定板、压紧底板、连接块、螺旋杆、导向柱、手柄和V型夹头,所述V型夹头包括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压紧固定板用于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压紧底板设置于所述压紧固定板上,所述导向柱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旋杆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螺旋杆的底端与所述压紧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螺旋杆的顶部,所述上夹头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杆传动连接,所述下夹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上夹头正下方。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的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主要结构包括电流端反挤压装置、电流端压紧装置和底板;所述电流端反挤压装置和所述电流端压紧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通过电流端反挤压装置使模具与导体可靠地、紧密地相连接,从而实现800mm2及以上截面积电缆的绞合导体的全部单线可靠地与测量系统的电流夹头相连接,使得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值具有准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中电流端反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中固定块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中上模或下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中上模或下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中电流端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中电流端压紧装置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流端反挤压装置;2、电流端压紧装置;3、底板;
11、反挤压固定板;12、反挤压底板;13、中间板;14、顶板;15、固定块;16、模具;17、千斤顶;18、立柱;19、弹簧;
21、压紧固定板;22、压紧底板;23、V型夹头;24、手柄;25、螺旋杆;26、连接块;27、螺母;28、电线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包括电流端反挤压装置1、电流端压紧装置2和底板3;所述电流端反挤压装置1和所述电流端压紧装置2均设置于所述底板3上。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8所示,底板3采用铝合金板,在铝合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电流端反挤压装置1,在铝合金板上位于电流端反挤压装置1的内侧分别设置一个电流端压紧装置2。
所述电流端反挤压装置1包括反挤压固定板11、反挤压底板12、中间板13、顶板14、立柱18、千斤顶17弹簧19、和固定块15。
反挤压底板12采用110mm×180mm×20mm的金属板制作,反挤压底板12上设置四个阶梯孔用于安装立柱18,四个阶梯孔的间距为140mm×70mm,阶梯孔靠近中间板13的部分直径为10.5mm,阶梯孔靠近固定板的部分直径为16mm;反挤压底板12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块15的阶梯孔,阶梯孔靠近中间板13的部分直径为6.5mm,阶梯孔靠近固定板的部分直径为10.5mm;反挤压底板12的中部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深度为18mm的M6螺纹孔。
中间板13采用110mm×180mm×20mm的金属板制作,并设置四个直径162mm的通孔用于与立柱18配合,四个阶梯孔的间距为140mm×70mm,使中间板13能够沿立柱18上下移动。
顶板14采用110mm×180mm×20mm的金属板制作,并设置四个直径160mm的通孔用于与立柱18配合,四个阶梯孔的间距为140mm×70mm。
固定块15为100mm×60mm×20mm的块状结构,其中部设置有一3mm深的凹槽,凹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M6螺纹孔,该M6螺纹孔与反挤压底板12上的深度为18mm的M6螺纹孔相配合,通过M6螺栓将固定块15固定在反挤压底板12上。
模具16采用铜质模具16,上模和下模的尺寸和形状相同,其尺寸为70mm×60mm×50mm,在长度为70mm的方向上设置一半圆形凹槽,该半圆形凹槽的尺寸取决于大截面电缆的尺寸,下表为半圆形凹槽与大截面电缆的尺寸对照表:
分割导体的标称截面 电流端铜模最小直径
800mm<sup>2</sup>(包括630mm<sup>2</sup>) Ф31.7mm
1200mm<sup>2</sup>(包括1000mm<sup>2</sup>) Ф41.3mm
1800mm<sup>2</sup>(包括1600mm<sup>2</sup>) Ф49.5mm
2500mm<sup>2</sup>(包括2000mm<sup>2</sup>) Ф59.8mm
操作时,先将下模放到固定块15的凹槽内,使固定块15对下模形成限位,再将大截面电缆放到下模的半圆形凹槽内,之后放置上模,然后通过千斤顶17施力,中间板13向下移动直至将模具16与大截面电缆可靠地、紧密地相连接。
所述电流端压紧装置2包括压紧固定板21、压紧底板22、连接块26、螺旋杆25、导向柱、手柄24和V型夹头23,所述V型夹头23包括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压紧固定板21用于与所述底板3相连接,所述压紧底板22设置于所述压紧固定板21上,所述导向柱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旋杆25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螺旋杆25的底端与所述压紧底板22转动连接,所述手柄24设置于所述螺旋杆25的顶部,所述上夹头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杆25传动连接,所述下夹头设置于所述底板3上且位于所述上夹头正下方。
通过旋转手柄24使螺旋杆25转动,进而使连接块26带动上夹头沿导向柱上下移动,从而改变上夹头与下夹头之间的距离,当大截面电缆放置于下夹头上时,通过旋转手柄24使上夹头与下夹头夹紧大截面电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端反挤压装置、电流端压紧装置和底板;所述电流端反挤压装置和所述电流端压紧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端反挤压装置包括反挤压固定板、反挤压底板、中间板、顶板、立柱、输出机构和固定块;所述反挤压固定板用于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反挤压底板设置于所述反挤压固定板上,所述反挤压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立柱,所述中间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立柱中部,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立柱顶部,所述输出机构设置于所述中间板上,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块用于放置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挤压底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还设置有复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立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机构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中间板上,所述千斤顶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板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为块状结构,所述固定块的顶面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模具放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后其中部设置有用于大截面电缆导体的钳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端压紧装置包括压紧固定板、压紧底板、连接块、螺旋杆、导向柱、手柄和V型夹头,所述V型夹头包括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压紧固定板用于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压紧底板设置于所述压紧固定板上,所述导向柱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旋杆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螺旋杆的底端与所述压紧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螺旋杆的顶部,所述上夹头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杆传动连接,所述下夹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上夹头正下方。
CN202010466410.0A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 Pending CN1114874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6410.0A CN111487445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6410.0A CN111487445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7445A true CN111487445A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2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6410.0A Pending CN111487445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74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7895A (zh) * 2020-08-25 2020-12-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7895A (zh) * 2020-08-25 2020-12-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7445A (zh) 一种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夹具
CN210015985U (zh) 一种并沟线夹
CN212301631U (zh) 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用辅助装置
CN211949873U (zh) 一种一体式绝缘横担
CN210577674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耐线夹装置
CN212587256U (zh) 一种铝合金绞线应力释放装置
CN212209968U (zh) 一种同轴电缆压接钳
CN202678533U (zh) 一种导体连接用的连接体和连接装置
CN202471775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绕组出线的短路装置
CN215008625U (zh) 一种电线快速接线端子
CN219498423U (zh) 一种线缆连接装置
CN217277351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线束抗拉检测仪
CN109470926B (zh) 一种电缆直流电阻测量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15933836U (zh) 便于连接的电缆接线端子
CN219234297U (zh) 一种激光剥线用工装
CN204731269U (zh) 一种四端测量夹具
CN211373442U (zh) 一种通信工程布线测量工具
CN220189329U (zh) 一种线缆绞线机
CN216718042U (zh) 多芯电缆测试工装
CN220605173U (zh) 一种电力工程连接设备
CN216335794U (zh) 电缆镀锌钢绞线的并线工艺装置
CN103618191B (zh) 一种电力导线施工钢芯铝绞线压接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924070U (zh) 一种光缆夹具
CN219591663U (zh) 一种内接线线缆接头
CN220254024U (zh) 一种工业测量设备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an Jianjun

Inventor after: Liu Xiaoming

Inventor after: Tuo Ya

Inventor after: Ye Baoyu

Inventor after: Han Jiwei

Inventor after: Li Yanwei

Inventor before: Tuo Ya

Inventor before: Liu Xiaoming

Inventor before: Ye Baoyu

Inventor before: Han Jiwei

Inventor before: Li Yan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