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6579B -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6579B
CN111486579B CN202010357560.8A CN202010357560A CN111486579B CN 111486579 B CN111486579 B CN 111486579B CN 202010357560 A CN202010357560 A CN 202010357560A CN 111486579 B CN111486579 B CN 111486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rocessing device
refrigerant
compressor
sp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75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6579A (zh
Inventor
刘洪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75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6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6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6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6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6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该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和切换组件,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室外换热器与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空气处理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的第二管路上,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空气处理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的第三管路上。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根据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联机系统因其安装灵活、舒适度高、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得到广泛应用,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室内空气处理装置,由于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参数、性能也不同,现有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不能很好地匹配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的换热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和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三管路上;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根据所述冷媒流量,对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模式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确定所述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确定所述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包括: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在制冷模式下的过热度或者在制热模式下的过冷度以表征所述冷媒流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制冷模式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作为第一温度;根据所述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和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第二冷媒饱和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作为第二温度;根据所述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识别所述过热度或者所述过冷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增大;识别所述过热度或者所述过冷度小于所述目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减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多联机系统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或者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对所述压缩机的输出能力进行调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和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三管路上;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冷媒流量,对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开启模块,所述开启模块,用于:所述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之前,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模式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确定所述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确定所述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在制冷模式下的过热度或者在制热模式下的过冷度以表征所述冷媒流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制冷模式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作为第一温度;根据所述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和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第二冷媒饱和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作为第二温度;根据所述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识别所述过热度或者所述过冷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增大;识别所述过热度或者所述过冷度小于所述目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减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多联机系统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或者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对所述压缩机的输出能力进行调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和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三管路上;以及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多联机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温度检测组件设置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的重合路段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组件,进口处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存储计算机程序并被处理器执行,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联机系统100包括室外换热器11、压缩机12、四通阀13、室内空气处理装置14和切换组件15。
其中,切换组件15包括第一节流元件151、第一控制阀152和第二控制阀153。应说明的是,第一节流元件151设置在室外换热器11与空气处理装置14之间的第一管路16上,第一控制阀152设置在空气处理装置14与压缩机12之间的第二管路17上,第二控制阀153设置在空气处理装置14与压缩机12之间的第三管路18上。可选的,第一节流元件151可为膨胀阀,第一控制阀152、第二控制阀153均可为电动球阀。应说明的是,第一管路16为液管,第二管路17、第三管路18均为气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流元件151用于对室外换热器11与空气处理装置14之间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以调节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4的冷媒流量,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14的换热能力。例如,若增大第一节流元件151的开度,则空气处理装置14中的冷媒流量随之增大,空气处理装置14的换热能力提高。若减小第一节流元件151的开度,则空气处理装置14中的冷媒流量随之减小,空气处理装置14的换热能力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多联机系统100运行在制冷模式时,可控制开启第一控制阀152,使得空气处理装置14与压缩机12之间的第二管路17导通,以实现空气处理装置14与压缩机12之间的冷媒流动;多联机系统100运行在制热模式时,可控制开启第二控制阀153,使得空气处理装置14与压缩机12之间的第三管路18导通,以实现空气处理装置14与压缩机12之间的冷媒流动。
具体地,如图3所示,多联机系统100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此时第一控制阀152开启,空气处理装置14与压缩机12之间的第二管路17导通,且第二控制阀153关闭,空气处理装置14与压缩机12之间的第三管路18未导通,从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通过四通阀13进入室外换热器11放热冷凝,之后冷媒经过第一节流元件151节流降压,之后进入空气处理装置14吸热蒸发,再通过第二管路17回到压缩机12。
如图4所示,多联机系统100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此时第一控制阀152关闭,空气处理装置14与压缩机12之间的第二管路17未导通,且第二控制阀153开启,空气处理装置14与压缩机12之间的第三管路18导通,从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通过第三管路18进入空气处理装置14放热冷凝,之后冷媒经过第一节流元件151节流降压,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1吸热蒸发,再通过四通阀13回到压缩机12。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
可选的,可通过在空气处理装置的盘管内部安装冷媒流量检测设备,来获取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或者,还可根据空气处理装置的运行参数来表征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其中,运行参数可包括空气处理装置在制冷模式下的过热度,以及在制热模式下的过冷度。
需要说明的是,若过热度或者过冷度较大,表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的换热效果较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较小;若过热度或者过冷度较小,表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的换热效果较好,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较大。也就是说,过热度、过冷度均与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负相关。
S102,根据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
可选的,根据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可包括获取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的目标值,并根据获取的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目标值,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其中,获取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的目标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例如,可根据空气处理装置的内部参数、运行参数以及相关算法,计算出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的目标值。
可以理解的是,若获取的冷媒流量大于目标值,说明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较大,此时可减小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以减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若获取的冷媒流量小于目标值,说明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较小,此时可增大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以增大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若获取的冷媒流量等于目标值,可维持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
下面结合图5来描述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多联机系统的模式控制信号。
其中,模式控制信号可包括制冷控制信号、制热控制信号等。
可选的,用户可通过遥控器、移动终端中的多联机APP或多联机机身上的操控面板,通过语言、手势等非接触类方式对多联机的运行模式进行设定,并发出模式控制信号。
S202,根据模式控制信号确定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根据模式控制信号确定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此时多联机系统的冷媒流向如图3所示,冷媒进入空气处理装置14吸热蒸发后,需要通过第二管路17回到压缩机12,即此时需要导通第二管路17,则可控制第一控制阀152开启。
S203,获取空气处理装置在制冷模式下的过热度,以表征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获取多联机系统在制冷模式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以及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将出口温度作为第一温度,然后根据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和第一温度,以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
其中,根据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和第一温度,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可包括获取第一温度和第一冷媒饱和温度的差值,将其作为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举例而言,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可通过公式SH=Tc1-Te求解。其中,SH为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Tc1为第一温度,Te为第一冷媒饱和温度。
可选的,可根据压缩机低压侧的冷媒压力,来获取多联机系统在制冷模式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其中,可在压缩机的进口处安装压力传感器,来获取压缩机低压侧的冷媒压力。
其中,根据压缩机低压侧的冷媒压力,来获取多联机系统在制冷模式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可包括预先建立低压侧的冷媒压力和第一冷媒饱和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及其映射表,在获取到低压侧的冷媒压力后,查询映射关系或者映射表,可得到对应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应说明的是,映射关系或者映射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可选的,可在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来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以图3为例,可知多联机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时,冷媒在空气处理装置14吸热蒸发,再通过第二管路17回到压缩机12,即此时空气处理装置14的出口位于第二管路17和第三管路18的重合路段上,则可在该重合路段上安装温度传感器,以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并将其作为第一温度。
S204,识别过热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值,则控制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若过热度较大,表明空气处理设备的出口温度较高,或者第一冷媒饱和温度较低,即此时空气处理设备的制冷效果较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较小;若过热度较小,表明空气处理设备的出口温度较低,或者第一冷媒饱和温度较高,即此时空气处理设备的制冷效果较好,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较大。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值为空气处理装置的目标过热度,可根据空气处理装置的内部参数、运行参数进行标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识别过热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值,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过大,此时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过小,不能满足空气处理装置的制冷负荷,为了避免多联机系统因制冷负荷过大而停机,可控制增大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以增大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进而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制冷能力,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制冷能力与制冷负荷相匹配。
S205,识别过热度小于目标值,则控制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减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识别过热度小于目标值,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过小,此时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过大,为了避免冷媒回液,可控制减小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以减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进而降低空气处理装置的制冷能力,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制冷能力与制冷负荷相匹配。
S206,根据模式控制信号确定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第二控制阀开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根据模式控制信号确定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此时多联机系统的冷媒流向如图4所示,从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需要通过第三管路18进入空气处理装置14放热冷凝,即此时需要导通第三管路18,则可控制第二控制阀153开启。
S207,获取空气处理装置在制热模式下的过冷度,以表征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获取多联机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第二冷媒饱和温度,以及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将出口温度作为第二温度,然后根据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和第二温度,以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
其中,根据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和第二温度,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可包括获取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和第二温度的差值,将其作为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举例而言,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可通过公式SC=Tc-Tc2求解。其中,SC为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Tc为第二冷媒饱和温度,Tc2为第二温度。
可选的,可根据压缩机高压侧的冷媒压力,来获取多联机系统在制热模式的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其中,可在压缩机的出口处安装压力传感器,来获取压缩机高压侧的冷媒压力。
其中,根据压缩机高压侧的冷媒压力,来获取多联机系统在制热模式的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可包括预先建立高压侧的冷媒压力和第二冷媒饱和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及其映射表,在获取到高压侧的冷媒压力后,查询映射关系或者映射表,可得到对应的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应说明的是,映射关系或者映射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可选的,可在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来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以图4为例,可知多联机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时,冷媒进入空气处理装置14放热冷凝,之后冷媒经过第一节流元件151节流降压,即此时空气处理装置14的出口位于第一节流元件151与空气处理装置14之间的第一管路16上,则可在第一节流元件151与空气处理装置14之间的第一管路16上安装温度传感器,以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并将其作为第二温度。
S208,识别过冷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值,则控制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若过冷度较大,表明空气处理设备的出口温度较低,或者第二冷媒饱和温度较高,即此时空气处理设备的制热效果较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较小;若过冷度较小,表明空气处理设备的出口温度较高,或者第二冷媒饱和温度较低,即此时空气处理设备的制热效果较好,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较大。
其中,目标值为空气处理装置的目标过冷度,可根据空气处理装置的内部参数、运行参数进行标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识别过冷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值,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过大,此时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过小,不能满足空气处理装置的制热负荷,为了避免多联机系统因制热负荷过大而停机,可控制增大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以增大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进而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制热能力,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制热能力与制热负荷相匹配。
S209,识别过冷度小于目标值,则控制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减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识别过冷度小于目标值,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过小,此时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过大,可控制减小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以减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进而降低空气处理装置的制热能力,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制热能力与制热负荷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披露的细节,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空气处理装置在制冷模式下的过热度或者在制热模式下的过冷度,表征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并能够根据过热度或者过冷度和目标值的大小关系,控制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的换热能力与换热负荷相匹配。
下面结合图6来描述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识别多联机系统的运行模式。
可选的,可根据多联机系统中四通阀的动作状态来识别多联机系统的运行模式。例如,若四通阀的动作状态和图3中四通阀13的动作状态相同,说明此时冷媒从压缩机流入室外换热器,则可识别多联机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若四通阀的动作状态和图4中四通阀13的动作状态相同,说明此时冷媒从室外换热器回到压缩机,则可识别多联机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
或者,还可根据多联机系统中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的动作状态来识别多联机系统的运行模式。若第一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且第二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说明此时第二管路导通,冷媒可通过第二管路从空气处理装置回到压缩机,则可识别多联机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若第一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二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说明此时第三管路导通,冷媒可通过第三管路从压缩机流入空气处理装置,则可识别多联机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
S302,识别多联机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
S303,获取多联机系统在制冷模式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将出口温度作为第一温度,然后根据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和第一温度,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如何根据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和第一温度,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的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还可根据多联机系统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对压缩机的输出能力进行调整。其中,可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等方式调整压缩机的输出能力。
举例而言,多联机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时,实际蒸发温度即为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可根据制冷负荷确定目标蒸发温度,若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大于目标蒸发温度,说明实际蒸发温度较大,可提高压缩机的输出能力,根据制冷循环原理,第一冷媒饱和温度随之减小,使得实际蒸发温度趋近于目标蒸发温度;若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小于目标蒸发温度,说明实际蒸发温度较小,可降低压缩机的输出能力,根据制冷循环原理,第一冷媒饱和温度随之增大,使得实际蒸发温度趋近于目标蒸发温度。
由此,该方法能够根据多联机系统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对压缩机的输出能力进行调整,以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蒸发温度,使其趋近于目标饱和温度。
S304,识别过热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值,则控制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增大。
S305,识别过热度小于目标值,则控制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减小。
关于S304~S305的具体介绍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S306,识别多联机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
S307,获取多联机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第二冷媒饱和温度,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将出口温度作为第二温度,然后根据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和第二温度,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如何根据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和第二温度,获取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的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还可根据多联机系统的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对压缩机的输出能力进行调整。其中,可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等方式调整压缩机的输出能力。
举例而言,多联机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时,实际冷凝温度即为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可根据制热负荷确定目标冷凝温度,若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大于目标冷凝温度,说明实际冷凝温度较大,可降低压缩机的输出能力,根据制冷循环原理,第二冷媒饱和温度随之减小,使得实际冷凝温度趋近于目标冷凝温度;若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小于目标冷凝温度,说明实际冷凝温度较小,可提高压缩机的输出能力,根据制冷循环原理,第二冷媒饱和温度随之增大,使得实际冷凝温度趋近于目标冷凝温度。
由此,该方法能够根据多联机系统的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对压缩机的输出能力进行调整,以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凝温度,使其趋近于目标饱和温度。
S308,识别过冷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值,则控制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增大。
S309,识别过冷度小于目标值,则控制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减小。
关于S308~S309的具体介绍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披露的细节,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多联机系统的运行模式,分别获取空气处理装置在制冷模式下的过热度或者在制热模式下的过冷度,用于表征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并能够根据过热度或者过冷度和目标值的大小关系,控制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的换热能力与换热负荷相匹配。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和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三管路上。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200,包括:获取模块21、调节模块22。
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
调节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冷媒流量,对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200还包括开启模块23,所述开启模块23用于所述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之前,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模式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确定所述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确定所述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2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在制冷模式下的过热度或者在制热模式下的过冷度以表征所述冷媒流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2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制冷模式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作为第一温度;根据所述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和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2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第二冷媒饱和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作为第二温度;根据所述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22具体用于识别所述过热度或者所述过冷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增大;识别所述过热度或者所述过冷度小于所述目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减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22还用于根据所述多联机系统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或者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对所述压缩机的输出能力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所披露的细节,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100,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100,包括室外换热器11、压缩机12、四通阀13、室内空气处理装置14和切换组件15,所述切换组件15包括第一节流元件151、第一控制阀152和第二控制阀153;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51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11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14之间的第一管路16上,所述第一控制阀152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14与所述压缩机12之间的第二管路17上,所述第二控制阀153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14与所述压缩机12之间的第三管路18上;以及上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20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联机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联机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温度检测组件设置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的重合路段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组件,进口处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组件。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300,如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300包括存储器31、处理器32。其中,处理器32通过读取存储器3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上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存储计算机程序并被处理器执行,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和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三管路上;
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
根据所述冷媒流量,对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模式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确定所述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
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确定所述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包括:
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在制冷模式下的过热度或者在制热模式下的过冷度以表征所述冷媒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制冷模式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
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作为第一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和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第二冷媒饱和温度;
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作为第二温度;
根据所述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识别所述过热度或者所述过冷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增大;
识别所述过热度或者所述过冷度小于所述目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联机系统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或者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对所述压缩机的输出能力进行调整。
8.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和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三管路上;
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冷媒流量,对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
9.一种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和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三管路上;
以及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温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温度检测组件设置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的重合路段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组件,进口处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组件。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2010357560.8A 2020-04-29 2020-04-29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486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7560.8A CN111486579B (zh) 2020-04-29 2020-04-29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7560.8A CN111486579B (zh) 2020-04-29 2020-04-29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6579A CN111486579A (zh) 2020-08-04
CN111486579B true CN111486579B (zh) 2021-11-05

Family

ID=71811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7560.8A Active CN111486579B (zh) 2020-04-29 2020-04-29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657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6691A (zh) * 2013-09-17 2014-01-0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066539A (zh) * 2015-07-16 2015-11-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CN106052216A (zh) * 2016-06-29 2016-10-2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制热时对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WO2017109906A1 (ja) * 2015-12-24 2017-06-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7144056A (zh) * 2017-05-15 2017-09-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40827A (zh) * 2017-11-10 2018-04-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冷媒分配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6852B (zh) * 2009-05-15 2012-07-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过冷器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的控制方法
CN108105912B (zh) * 2017-12-11 2019-11-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防冷媒偏流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6691A (zh) * 2013-09-17 2014-01-0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066539A (zh) * 2015-07-16 2015-11-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WO2017109906A1 (ja) * 2015-12-24 2017-06-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6052216A (zh) * 2016-06-29 2016-10-2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制热时对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CN107144056A (zh) * 2017-05-15 2017-09-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40827A (zh) * 2017-11-10 2018-04-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冷媒分配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6579A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1187B (zh) 三管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6220041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harging amount of refrigerant for an air conditioner,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nt for an air conditioner and an air conditioner
JP449723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9151522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4740984B2 (ja) 冷凍空調装置
CN107421176B (zh)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热泵系统
CN107407494B (zh) 空调
JP517728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0955160B2 (en)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utilization units connected in parallel to a heat source unit
JP484909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8716784B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200141609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1098633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电子设备
US11231186B2 (en) Refrigeration unit with a liquid heat source and reduced condensation at a utilization unit
US11333410B2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CN111473498B (zh) 空调系统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US7624590B2 (en)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CN111503854B (zh) 空调系统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11486579B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2165354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3587484B (zh) 空调系统、空调压力检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66375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507696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01942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KR102136416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