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6576B -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6576B
CN111486576B CN202010357531.1A CN202010357531A CN111486576B CN 111486576 B CN111486576 B CN 111486576B CN 202010357531 A CN202010357531 A CN 202010357531A CN 111486576 B CN111486576 B CN 1114865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throttling device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75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6576A (zh
Inventor
张宇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75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65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6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6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6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6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4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frost or condens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54Refrigerating circuit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其中,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其室外机侧经过空调系统的液管和高压气管连接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并形成第一冷媒回路;第二换热器,其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并形成水路回路;第一压缩机其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与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之间,经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和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形成第二冷媒回路;第一节流装置,其串联在第一冷媒回路中,第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第二端连接液管;散热组件,第一端连接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空调系统的低压气管,散热组件相对水力模块的电控部件设置,以给电控部件散热。由此,不仅减小对空间的占用,而且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一种空调系统和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空调系统是通过搭配水力模块产生高温热水,来提高生活用水箱中的水温到达预设的温度(例如,70℃),从而实现杀灭细菌的目的,因此,会导致电控盒的温度提高。当电控盒的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电控盒烧毁,因此,需要对电控盒进行散热。
相关技术中,一般是通过风冷散热的方式对电控盒进行散热,以防止电控盒烧毁。然而,通过上述方式进行散热,需要在空调系统中额外增加散热风扇和风道,不仅占用较大空间,而且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通过在冷媒回路中设置散热组件以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无需额外增加散热风道,从而不仅减小了对空间的占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经过所述空调系统的液管和高压气管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并形成第一冷媒回路;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并形成水路回路;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之间,所述第一压缩机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形成第二冷媒回路;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媒回路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液管;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低压气管,所述散热组件相对所述水力模块的电控部件设置,以给所述电控部件散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经过空调系统的液管和高压气管连接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并形成第一冷媒回路,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并形成水路回路,第一压缩机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与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之间,第一压缩机经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和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形成第二冷媒回路,第一节流装置串联在第一冷媒回路中,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液管,散热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散热组件的第二端连接空调系统的低压气管,散热组件相对水力模块的电控部件设置,以给电控部件散热。由此,通过在冷媒回路中设置散热组件以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无需额外增加散热风道,从而不仅减小了对空间的占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节流装置和散热器单元,其中,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液管,所述散热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散热器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低压气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器单元包括散热器和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电控部件的一侧,以使所述风扇吹送的风经所述散热器吹向所述电控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将所述散热器单元与所述电控部件密封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媒回路使用R410a冷媒,所述第二冷媒回路中使用R134a冷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对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确定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至少一个室内机和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水力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室内机和所述水力模块分别与所述室外机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通过在冷媒回路中设置散热组件以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无需额外增加散热风道,从而不仅减小了对空间的占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所述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装置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经过所述空调系统的液管和高压气管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并形成第一冷媒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并形成水路回路,所述第一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之间,所述第一压缩机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形成第二冷媒回路,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媒回路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液管,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低压气管,所述散热组件相对所述水力模块的电控部件设置,以给所述电控部件散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节流装置和散热器单元,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液管,所述散热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散热器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低压气管,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根据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对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调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电控部件的温度,并根据电控部件的温度对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调节。由此,通过在冷媒回路中设置散热组件以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无需额外增加散热风道,从而不仅减小了对空间的占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水力模块的控制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上述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防凝露控制方法,通过在冷媒回路中设置散热组件以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无需额外增加散热风道,从而不仅减小了对空间的占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水力模块工作的过程中R410a冷媒和R134a所对应的压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空调系统、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10可包括第一换热器100、第二换热器200、第一压缩机300、第一节流装置400和散热组件500。
其中,第一换热器100的室外机侧经过空调系统的液管和高压气管连接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并形成第一冷媒回路(其中,“
Figure 992622DEST_PATH_IMAGE001
”表示第一冷媒回路中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第二换热器200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并形成水路回路(其中,“
Figure 506780DEST_PATH_IMAGE002
”表示水路回路中的水的流动方向);第一压缩机300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00的水力侧与第二换热器200的水力侧之间,第一压缩机300经第二换热器200的水力侧和第一换热器100的水力侧形成第二冷媒回路(其中,“
Figure 901989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第二冷媒回路中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第一节流装置400(例如,可为第一电磁膨胀阀)串联在第一冷媒回路中,第一节流装置40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100的室外机侧,第一节流装置400的第二端连接液管;散热组件50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节流装置400的第二端,散热组件500的第二端连接空调系统的低压气管,散热组件500相对水力模块10的电控部件设置,以给电控部件散热。
其中,第一换热器100的室外机侧的第一端a通过第一节流装置400连接空调系统的液管,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的第二端b连接空调系统的高压气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冷媒回路可使用R410a冷媒,第二冷媒回路中可使用R134a冷媒。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第二冷媒回路中还串联第二节流装置(例如,可为第二电磁膨胀阀),其中,第一换热器100的水力侧的第一端c通过第二节流装置连接第二换热器200的水力侧的第一端e,第一换热器100的水力侧的第二端d连接第一压缩机300的回气口,第二换热器200的水力侧的第二端f连接第一压缩机300的排气口,另外,第一换热器100的室外机侧还可连接到冷媒切换装置,其中,冷媒切换装置与普通风冷室内机连接。在水力模块开始工作时,R410a冷媒和R134a冷媒在对应的冷媒回路中进行循环流动,其中,R410a冷媒和R134a冷媒所对应的压焓图可如图3所示。
其中,在第二冷媒回路中,第一压缩机300将R134a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以及从第一压缩机300的排气口排出,并输送至第二换热器200(可为冷凝器板换)的水力侧的第二端f。高温高压的气体在第二换热器200中放热,转变成高温高压的液体,并通过第二换热器200的水力侧的第一端e输送至第二节流装置。高温高压的液体经过第二节流装置的节流后转变成低温低压的两相态冷媒,并输送至第一换热器100的水力侧的第一端c。低温低压的两相态冷媒在第一换热器100内可吸收外机的热量,转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并通过第一换热器200的水力侧的第二端d输送至第一压缩机300的排气口,由此,完成R134a冷媒在第二冷媒回路中的循环流动。
在第一冷媒回路中,外机压缩机将R410a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并通过高压气管输送至第一换热器100的室外机侧的第二端b,高温高压的气体在第一换热器100中放出热量转变成高温高压的液体,并通过第一换热器100的室外机侧的第一端a输送至第一节流装置400。高温高压的液体经过第一节流装置400的节流后转变成中压液体(中压液态冷媒),并输送至散热组件500,此时,通过散热组件500可带走电控部件中的部分热量,从而实现给电控部件散热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从第一节流装置400输出的中压液体还可根据普通风冷室内机和外机状态,选择流入外机节流后蒸发,或者选择流入冷媒切换装置,并经冷媒切换装置分配后进入普通风冷室内机节流后蒸发。中压液态冷媒在蒸发后转变为低温低压气体,并输送至外机压缩机,由此,完成R410a冷媒在第一冷媒回路中的循环流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如何通过散热组件500给电控部件散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散热组件500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节流装置510和散热器单元520,其中,第三节流装置510的第一端连接液管,散热器单元520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节流装置510的第二端,散热器单元520的第二端连接低压气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散热器单元520包括散热器521和风扇522,风扇522设置于散热器521远离电控部件的一侧,以使风扇522吹送的风经散热器521吹向电控部件。
具体而言,第一节流装置400输出的中压液体可输送至散热组件500中第三节流装置510(例如,可为第三电磁膨胀阀)的第一端,中压液体经第三节流装置510节流后转变成低温低压的冷媒并输送至散热器521,此时,可控制风扇522工作,以使风扇522吹送的风经散热器521吹向电控部件,从而带走电控部件中的部分热量,使得电控部件的温度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10还包括温度检测器600和控制器700。其中,温度检测器600用于检测电控部件的温度;控制器700与温度检测器和第三节流装置510相连,控制器700用于根据电控部件的温度对第三节流装置510的开度进行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器700用于,确定电控部件的温度大于目标温度,则增大第三节流装置510的开度,确定电控部件的温度小于目标温度,则减小第三节流装置510的开度。
具体而言,在通过上述方式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的过程中,还通过温度检测器600实时检测电控部件的温度,如果电控部件的温度小于目标温度,则说明电控部件的温度过低,此时,可通过控制器700减小第三节流装置510的开度,从而增大输入散热器521的冷媒的温度,使得电控部件的温度升高;如果电控部件的温度大于目标温度,则说明电控部件的温度过高,此时,可通过控制器700增大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从而减小输入散热器521的冷媒的温度,以增大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的力度,进而使得电控部件的温度降低,由此,能够将电控部件的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温度(或者一个适当的温度范围),从而不仅能够避免电控部件烧毁,而且能保证电控部件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将散热器单元520与电控部件密封设置。
具体而言,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当散热器单元520的温度降低至低于室温的露点温度时,会导致散热器单元520凝露,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散热器单元520与电控部件进行密封设置,以使得散热器单元520和电控部件与外界环境隔绝,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散热器单元产生凝露。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经过空调系统的液管和高压气管连接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并形成第一冷媒回路,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并形成水路回路,第一压缩机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与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之间,第一压缩机经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和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形成第二冷媒回路,第一节流装置串联在第一冷媒回路中,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液管,散热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散热组件的第二端连接空调系统的低压气管,散热组件相对水力模块的电控部件设置,以给电控部件散热。由此,通过在冷媒回路中设置散热组件以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无需额外增加散热风道,从而不仅减小了对空间的占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至少一个室内机和上述的水力模块,至少一个室内机和水力模块分别与室外机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通过在冷媒回路中设置散热组件以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无需额外增加散热风道,从而不仅减小了对空间的占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装置和散热组件,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经过空调系统的液管和高压气管连接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并形成第一冷媒回路,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并形成水路回路,第一压缩机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与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之间,第一压缩机经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和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形成第二冷媒回路,第一节流装置串联在第一冷媒回路中,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液管,散热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散热组件的第二端连接空调系统的低压气管,散热组件相对水力模块的电控部件设置,以给电控部件散热,散热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节流装置和散热器单元,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液管,散热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散热器单元的第二端连接低压气管。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601,获取电控部件的温度。
S602,根据电控部件的温度对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中所披露的细节,具体这里不再详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电控部件的温度,并根据电控部件的温度对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调节。由此,通过在冷媒回路中设置散热组件以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无需额外增加散热风道,从而不仅减小了对空间的占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水力模块的控制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上述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防凝露控制方法,通过在冷媒回路中设置散热组件以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无需额外增加散热风道,从而不仅减小了对空间的占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经过所述空调系统的液管和高压气管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并形成第一冷媒回路;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并形成水路回路;
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之间,所述第一压缩机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形成第二冷媒回路;
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媒回路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液管;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低压气管,所述散热组件相对所述水力模块的电控部件设置,以给所述电控部件散热;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节流装置和散热器单元,其中,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液管,所述散热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散热器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低压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单元包括散热器和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电控部件的一侧,以使所述风扇吹送的风经所述散热器吹向所述电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将所述散热器单元与所述电控部件密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回路使用R410a冷媒,所述第二冷媒回路中使用R134a冷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对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大于目标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确定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小于目标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
7.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至少一个室内机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力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室内机和所述水力模块分别与所述室外机相连。
8.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装置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经过所述空调系统的液管和高压气管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并形成第一冷媒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并形成水路回路,所述第一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之间,所述第一压缩机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形成第二冷媒回路,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媒回路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液管,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低压气管,所述散热组件相对所述水力模块的电控部件设置,以给所述电控部件散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节流装置和散热器单元,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液管,所述散热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散热器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低压气管,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
根据所述电控部件的温度对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调节。
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水力模块的控制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CN202010357531.1A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486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7531.1A CN111486576B (zh)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7531.1A CN111486576B (zh)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6576A CN111486576A (zh) 2020-08-04
CN111486576B true CN111486576B (zh) 2021-10-08

Family

ID=71795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7531.1A Active CN111486576B (zh)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657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713A (zh) * 2012-12-03 2014-06-11 开利公司 空调系统以及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9028452A (zh) * 2018-06-20 2018-12-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散热装置和方法
CN110762748A (zh) * 2019-11-20 2020-02-07 重庆大学 空调器防凝露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79130A (zh) * 2019-11-04 2020-02-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水力装置和热水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40841A1 (en) * 2013-08-06 2015-02-12 Carrie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a water heating cycle in a multi-purpose hvac system
CN111795481B (zh) * 2019-04-08 2023-05-23 开利公司 空气调节系统及用于其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713A (zh) * 2012-12-03 2014-06-11 开利公司 空调系统以及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9028452A (zh) * 2018-06-20 2018-12-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散热装置和方法
CN110779130A (zh) * 2019-11-04 2020-02-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水力装置和热水空调器
CN110762748A (zh) * 2019-11-20 2020-02-07 重庆大学 空调器防凝露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6576A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8452B (zh)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散热装置和方法
CN111486575B (zh)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CN110822564A (zh) 散热组件、空调系统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US8549874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10044032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486574B (zh) 空调系统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US20160209084A1 (en) Heat recovery refrigeration device
CN111503817B (zh)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US20210207894A1 (en) Outdoor unit for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2012247136A (ja) ブースター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複合給湯装置
CN113531713A (zh) 换热系统的散热结构、换热系统及空调
CN111503854B (zh) 空调系统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11486576B (zh) 空调系统、水力模块以及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JP2008281218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9194013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制御装置
CN203501338U (zh) 一种变频空调室外电控的冷却系统
CN215808974U (zh) 换热系统的散热结构、换热系统及空调
CN213983805U (zh) 一种室外空调器
CN111156615B (zh) 基于双级压缩机系统的控制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4020678A (ja) 熱交換器
JP612485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1879677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06046838A (ja) インバータ式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3257132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20793300U (zh) 空调器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