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4163B - 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和播放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和播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4163B
CN111464163B CN201910060384.9A CN201910060384A CN111464163B CN 111464163 B CN111464163 B CN 111464163B CN 201910060384 A CN201910060384 A CN 201910060384A CN 111464163 B CN111464163 B CN 1114641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witching tube
coupled
voltag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03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4163A (zh
Inventor
施有成
张海斌
罗辉辉
谢绍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603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41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4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4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1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87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0081Power supply means, e.g. to the switch driv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播放器及其控制电路。该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号,并耦接播放器的第一音频输出端;第二开关管,用于输入第二音频信号,并耦接播放器的第二音频输出端;升压电路,用于输入设定电压和第一音频信号,并耦接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根据第一音频信号对设定电压进行升压得到升压电压信号;控制电路,耦接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是否接收到升压电压信号;其中,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接收升压电压信号时,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导通,以向播放器输入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简化电路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和播放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和播放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产品中,主机板上最大供电电压为电池电压,在音频功率放大器供电用电池电压的情况下,其音频输出信号幅度动态范围可达到(电池电压-0.6)V。在需要分别使用内外喇叭的情况下,通过MOS(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管控制内外喇叭开关切换,仅用一个NMOS管,大信号输出时会导致导通压降不足;仅用一个PMOS管,小信号输出时导通压降不足,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会使信号无法完整通过,音频信号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了完整输出音频信号,现有方案是采用N+P MOS管的方式控制喇叭切换。电路布局复杂,PCB布局占据较大空间,且元器件较多,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能够简化电路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播放器的第一音频输出端;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播放器的第二音频输出端;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设定电压,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升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对所述设定电压进行升压得到升压电压信号;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是否向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输出所述升压电压信号;其中,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向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一开关管输出所述升压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以向所述播放器输入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播放器,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将升压电路对设定电压进行升压后得到的升压电压信号输送给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由于该升压电压信号能够一直满足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电压,故使得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一直处于导通的状态,可以仅用一个开关管就能传输完整的第一音频信号或第二音频信号,能够简化电路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升压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升压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升压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播放器的控制电路10包括第一开关管11、第二开关管12、升压电路13和控制电路14。
第一开关管11的输入端111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号,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112耦接播放器的第一音频输出端20。第二开关管12的输入端121用于输入第二音频信号,第二开关管12的输出端122耦接播放器的第二音频输出端30。升压电路13的第一输入端131用于输入设定电压,升压电路13的第二输入端132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号,升压电路13的输出端133耦接第一开关管11的控制端113和第二开关管12的控制端123。控制电路14的输出端141耦接升压电路13的输出端133。
当播放器的控制电路14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可以完整的传输到第一音频输出端20和第二音频输出端30,从而播放器可以完整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包含的内容。
具体地说,升压电路13的第一输入端131接收设定电压,在升压电路13的第二输入端132接收第一音频信号时,对设定电压进行升压,得到远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的电压的升压电压信号,升压电路13的输出端133输出该升压电压信号。控制电路14控制升压电压13的输出端133与第一开关管11的控制端113以及升压电路13的输出端133和第二开关管12的控制端123之间的通路是否处于导通的状态。在本实施场景中,控制电路14控制升压电压13的输出端133与第一开关管11的控制端113以及升压电路13的输出端133和第二开关管12的控制端123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升压电压信号可以传输给第一开关管113的控制端113和第二开关管12的控制端123,第一开关管11和第二开关管12接收到升压电压信号后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将接收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完整的传输给第一音频输出端20和第二音频输出端30,使得播放器可以完整播出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所包括的内容。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升压电路对设定电压进行升压得到升压电压信号,将升压电压信号传输给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由于该升压电压信号能够一直满足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电压,故使得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处于导通状态,这样,仅需要两个开关管就能完整传输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给第一音频输出端和第二音频输出端,从而播放器可以完整播出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的全部内容。本实施例中的电路设计简单,能够简化电路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升压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升压电路40包括第一电容41和第二电容42。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用于输入设定电压,该端作为升压电路40的第一输入端43,第一电容41的另一端412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号,该端作为升压电路40的第二输入端43,第二电容42的一端421耦接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作为升压电路40的输出端45,第二电容42的另一端422接地。
工作时,当第一音频信号没有输出时,第一电容的41的一端411接收设定电压,设定电压对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进行充电,第一电容的一端411的电压最高可等于设定电压。当第一音频信号有输出时,输出的信号传输给第一电容41的另一端412,由于电容放电无法突变,则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容41的另一端412的电压,在理想情况下,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的电压比第一电容41的另一端412的电压高设定电压的值。例如,设定电压的值为4V,第一音频信号的电压为1.5V,则第一电容的一端411的电压为5.5V。
第二电容42的一端421耦接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由于电容充电快的原因,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给第二电容42的一端421进行充电,第二电容42的一端421的电压将会被抬高。如此,经过几个周期的积累,在理想情况下,第二电容42的一端421的电压与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的电压相等,实际情况中,考虑电路中的电阻会引起损耗,第二电容42的一端421的电压略低于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的电压,但依旧远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的电压。第二电容42的一端421的电压即为升压电压信号。
请结合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升压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对图2中所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升压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改进,升压电路40包括第一电容41和第二电容42以及第一二极管46和第二二级管47。第一二极管46耦接在第一音频信号输出与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之间,第一二极管46的负极461耦接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第一二极管46的正极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号,这样使得电流仅能流向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而不能由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逆向输出,可以有效保护电路安全且减缓第一电容41放电,有利于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的电压的快速升高。第二二极管47耦接在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与第二电容42的一端421之间,使得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仅能向第二电容42的一端421充电,而第二电容42的一端421不能向第一电容41的一端411放电,有利于第二电容42的一端421的电压的快速升高。
请结合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升压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对图3中所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升压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升压电路40包括第一电容41和第二电容42、第一二极管46和第二二级管47以及第三二极管48和第一电阻49。第三二极管48的负极481耦接第二二极管47的负极471,第三二极管48的正极接地。第三二极管48为稳压二极管。用于稳定第二电容42的电压。第一电阻49串联在电路中,用于保护电路,当电路中电流和/或电压过大时,可以保护电路。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升压电路利用电容无法突然放电的原理使得第一电容的一端的电压远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又利用电容充电快的原理使得第二电容的一端的电压快速被抬高达到近似于第一电容的一端的电压,远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从而得到远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的升压电压信号,电路设计简单,能够简化电路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控制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和控制器,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耦接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且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控制器的输出端耦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控制器用于通过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三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以控制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或者向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输出升压电压信号。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阻耦接在控制器的第二端和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第三电阻,第三电阻耦接在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之间。
具体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控制电路50包括控制器51和三极管52。控制器51的输出端511耦接三极管52的基极521,向三极管52的基极521输出控制信号。三极管52的发射极522接地,三极管52的集电极523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53,耦接图2-4所示的升压电路40的输出端45。
当控制器51的输出端511输出的控制信号电压较高时,三极管52的基极521和三极管52的发射极522之间的电压差大于预设阈值,例如0.7V,则三极管52处于导通状态。当控制器51的输出端511输出的控制信号电压较低时,三极管52的基极521和三极管52的发射极522之间的电压差小于预设阈值,例如0.7V,则三极管52处于断开状态。当三级管52处于导通状态时,由于三极管52的发射极522接地,则升压电路40的输出端45输出的升压电压信号无法传输出去,而是通过三极管52传输至地。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三极管52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开关管,例如MOS管,可以根据控制器51输出的信号处于开启和关断两个状态即可。请结合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对图5中所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改进。控制电路50包括控制器51和三极管52以及第二电阻54和第三电阻55。第二电阻54耦接在控制51的输出端511和三级管52的基极521之间,第三电阻55耦接在三极管52的基极521和发射极522之间。第二阻54和第三电阻53用于保护电路,当电路中电流和/或电压过大时,可以分担部分电流和/或电压,以保护三极管52。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利用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阈值就会导通的特性,让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若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则升压电路输出的升压电压信号就无法传输出去,若三极管处于断开状态,则升压电路输出的升压电压信号就可以传输出去。因此通过控制控制器输出给三极管基极的控制信号的电压的大小来控制升压电路的升压电压信号是否输出,电路设计简单,能够简化电路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播放器60包括第一开关管61、第二开关管62、升压电路63和控制电路64、第四电阻65、第五电阻66、AFPA67(Au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音频功率放大器)。升压电路63包括第一电容631、第二电容632、第一二极管633、第二二极管634、第三二极管635和第一电阻636。控制电路64包括控制器641和、三极管624、第二电阻6424和第三电阻6425。在本实施场景中,第一开关管61和第二开关管62均为N型MOS管。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第一开关管61和第二开关管62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导通和截止电压的开关管。
在本实施例中,由AFPA的SPK_N接口提供第一音频信号,由AFPA的SPK_P接口提供第二音频信号,由AFPA的电池电压(BAT)提供设定电压。
如图7所示,升压电路63中,第一二极管633的正极6332耦接AFPA的BAT输出端,第一二极管633的负极6331耦接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第一电容631的另一端6312耦接AFPA的SPK_N接口,第二二极管634的正极6341耦接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第二二极管634的负极6342耦接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第二电容632的另一端6322接地,第三二极管635的正极6352耦接第二电容632的另一端6322,第三二极管635的负极6351耦接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第一电阻636的一端6362耦接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另一端6362耦接第一开关管61的栅极613和第二开关管的栅极623。
控制电路64中,控制器641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微控制单元的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接口)为控制器641的输出端6411,输出控制信号。三极管642的基极6421耦接控制器641的输出端6411,三极管642的发射极6422接地,三极管642的集电极6423耦接升压电路63的输出端,即第一电阻636的另一端6362。
第一开关管61的漏极耦接AFPA的SPK_N接口,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号,第二开关管62的漏极耦接AFPA的SPK_P接口,用于输入第二音频信号。第一开关管61的源极612用于输出第一音频信号,第二开关管62的源极622用于输出第二音频信号。第一开关管61的源极612耦接第四电阻65的一端651,第四电阻65的另一端652接地。第二开关管62的源极622耦接第五电阻66的一端661.第五电阻66的另一端662接地。
当AFPA的SPK_N接口没有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时,AFPA的BAT输出端输出预设电压,图7中所示A的电压为预设电压,BAT输出的预设电压经过第一二极管633传输至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31,给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31充电,使得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31的电压快速升高,在理想状态下,二极管应该相当于一根导线,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31的电压可以等于BAT输出的预设电压。
当第一音频信号有输出时,第一音频信号传输给第一电容631的另一端6312,由于电容放电无法突变,则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容631的另一端6312的电压,在理想情况下,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的电压比第一电容631的另一端6312的电压高设定电压的值。例如,设定电压的值为4V,第一音频信号的电压为1.5V,则第一电容的一端411的电压为5.5V。
第一二极管633使得电流仅能流向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而不能由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逆向输出,可以有效保护电路安全且减缓第一电容631放电,有利于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的电压的快速升高。
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通过第二二极管634耦接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由于电容充电快的原因,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给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进行充电,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的电压将会被抬高。如此,经过几个周期的积累,在理想情况下,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的电压与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的电压相等,实际情况中,考虑电路中的导线和二极管产生的电阻会引起损耗,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的电压略低于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的电压,但依旧远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的电压。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的电压即为升压电压信号。图7中所示的B点的电压即为升压电压信号。
第二二极管634耦接在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与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之间,使得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仅能向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充电,而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不能向第一电容631的一端6311放电,有利于第二电容632的一端6321的电压的快速升高。
当不需要向播放器中的音频输入端Int_Spkn和Int_Spkp输入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时,MCU 641控制GPIO 6411输出的控制信号电压高于于预设阈值,三极管642的基极6421和三极管642的发射极6422之间的电压差大于预设阈值,例如0.7V,则三极管642处于导通状态。当三级管642处于导通状态时,由于三极管642的发射极6422接地,则升压电路63输出的升压电压信号无法传输出去,而是通过三极管642传输至地。
当需要向播放器中的音频输入端Int_Spkn和Int_Spkp输入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时,MCU 641控制GPIO 6411输出的控制信号电压低于预设阈值,三极管642的基极6421和三极管642的发射极6422之间的电压差小于预设阈值,例如0.7V,则三极管642处于断开状态。升压电路63生成的升压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一开关管61的栅极613和第二开关管的栅极623。
第二电阻6424耦接在MCU 641的输出端GPIO 6411和三级管642的基极6421之间,第三电阻6425耦接在三极管642的基极6421和发射极6422之间。第二阻6424和第三电阻6425用于保护电路,当电路中电流和/或电压过大时,可以分担部分电流和/或电压,以保护三极管642。
升压电路63生成的升压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一开关管61的栅极613和第二开关管的栅极623后,第一开关管61的漏极611接收第一音频信号,第二开关管62的漏极621接收第二音频信号,由于升压电压信号远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而第一音频信号不高于预设电压,因此第一开关管的61的栅极613和漏极611之间的电压大于导通电压,使得第一开关管处于导通状态,使得第一音频信号可以完整传输至播放器中的音频输入端Int_Spkn。同理,第二开关管62处于导通状态,使得第二音频信号可以完整传输至播放器中的音频输入端Int_Spkp。
第四电阻65和第五电阻66用于保护电路,当电路中电流和/或电压过大时,可以分担部分电流和/或电压,以保护第一开关管的61和二开关管62。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升压电路63可以是图2-图4中所示的任何一个升压电路,控制电路64可以是图5-图6中所示的任何一个控制电路。
请结合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播放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对图7中所示的播放器的改进。图8中左侧与右侧的电路完全一致,工作原理与图7中所示的播放器的工作原理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图8中有四个音频输入端,除了与图7中所示的一样的音频输入端Int_Spkn和Int_Spkp,还有用于外部扬声器的音频输入端Out_Spkn和Out_Spkp。在其他实施场景中,播放器还可以有更多个音频输入端,只需要将图7中所示的电路结构进行复制并合理布局即可。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通过将AFPA输出的预设电压进行升压,得到远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的升压电压信号。将该升压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栅极,使得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升压电压信号)的电压远高于其源极(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的电压,从而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可以保持导通状态,完整传输第一音频信号或第二音频信号。此外,控制电路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关断而实现升压电路的输出是否接地,由此控制升压电路输出的升压电压信号能否传输至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从而实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是否传输的控制。电路设计简单,能够简化电路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将预设电压进行升压得到远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的升压电压信号,并将升压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接收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由于该升压电压信号能够一直满足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电压,故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远高于输入端的电压,使得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处于导通状态,从而第一音频和第二音频可以完整的传输至第一音频输出端和第二音频输出端。电路设计简单,能够简化电路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播放器的第一音频输出端;
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播放器的第二音频输出端;
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设定电压,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升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对所述设定电压进行升压得到升压电压信号;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是否向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输出所述升压电压信号;
其中,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向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一开关管输出所述升压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以向所述播放器输入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设定电压,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耦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用于输入所述设定电压;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耦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耦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耦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耦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级,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耦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耦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以控制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或者向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输出所述升压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耦接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之间;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耦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耦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由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第一音频输出端输出,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和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均耦接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第一音频输出端;
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由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第二音频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耦接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第二音频输出端;
所述设定电压由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池电压输出,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池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
9.一种播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播放器的控制电路。
CN201910060384.9A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和播放器 Active CN111464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0384.9A CN111464163B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和播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0384.9A CN111464163B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和播放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163A CN111464163A (zh) 2020-07-28
CN111464163B true CN111464163B (zh) 2023-11-24

Family

ID=71679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0384.9A Active CN111464163B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和播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416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3829A (zh) * 2016-06-14 2016-09-07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控制模块和音频输出设备
WO2019010967A1 (zh) * 2017-07-10 2019-01-17 深圳市中移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能自动调变升压电路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6492B (zh) * 2017-01-22 2019-06-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输出电路及音频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3829A (zh) * 2016-06-14 2016-09-07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控制模块和音频输出设备
WO2019010967A1 (zh) * 2017-07-10 2019-01-17 深圳市中移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能自动调变升压电路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163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3557B2 (en) Switching circuit and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US20180367133A1 (en) Switch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JP2009201096A (ja) スイッチ回路
CN104135237A (zh) 栅极驱动电路
WO2021017538A1 (zh) 开关电源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US9791916B2 (en) Control circuit including load switch,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load switch,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5603407A (zh) 放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方法以及锂电池高边驱动电路
CN110676830A (zh) 电流防倒灌电路以及智能门锁系统
CN111464163B (zh) 一种播放器的控制电路和播放器
US20180026453A1 (en) Charging discharging apparatus for super capacitor modules
US20170040823A1 (en) Driver circuit and semiconductor re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165880B (zh) 一种稳定开关电路输出电压的电路及方法
CN215580886U (zh) 驱动电路、电路板组件、电子设备
US20220352883A1 (en) Bootstrap circuit supporting fast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nd chip
CN111817407B (zh) 锂电池驱动保护电路、保护控制电路以及保护装置
CN110290446B (zh) 一种快速开关机防止爆音的静音电路
CN112564469B (zh) 开关变换器及其低压启动电路
CN209896901U (zh) 一种稳定开关电路输出电压的电路
US8450987B2 (en)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signal generator thereof
CN215870870U (zh) 一种负压采样电路及芯片
CN112234804B (zh) 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TWI790104B (zh) 軟啟動放電電路
CN211128289U (zh) 开关电路、led电路以及车灯
CN113346729B (zh) 一种控制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上升时间的电路
CN217216534U (zh) 一种nmos电子开关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