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8944A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8944A
CN111458944A CN202010328008.6A CN202010328008A CN111458944A CN 111458944 A CN111458944 A CN 111458944A CN 202010328008 A CN202010328008 A CN 202010328008A CN 111458944 A CN111458944 A CN 111458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apacitor
display device
circuit layer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80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80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89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8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89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13Storage capaci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pixel electro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27Through-hole 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 to the active element through an insulation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8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in which the switching element is a three-electrode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包括像素电极、第一电容、第一开关、第二电容和第二开关。第一电容与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第一电容用于给像素电极提供电压信号;第一开关与第一电容电性连接,第一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电容在充电状态和非充电状态之间切换;第二电容和第一电容均与第二开关电性连接,第二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电容与第一电容在并联连接和断开连接之间切换。当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非并联连接时,与像素电极连接的为第一电容,适用于显示装置高刷新频率的状态。当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连接时,与像素电极连接的为电容值更大的并联连接后两个电容,适用于显示装置低刷新频率的状态,同时降低功耗。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显示屏显示效果的需要也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为了让显示屏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给显示屏设置了高刷新频率,显示屏在高刷新频率下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但是高刷新频率下的显示屏的功耗也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整体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像素电极;
第一电容,与所述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用于给所述像素电极提供电压信号;
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容在充电状态和非充电状态之间切换;
第二电容;以及
第二开关,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一电容均与所述第二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电容在并联连接和断开连接之间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
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以及
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像素电极和调整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形成第一电容,所述调整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形成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容在充电状态和非充电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一电容均与所述第二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电容在并联连接和断开连接之间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壳体;以及
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显示装置如上述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可以控制第二电容与第一电容并联连接或断开连接。当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非并联连接时,与像素电极连接的为第一电容,可以快速给第一电容充电,以适用于显示装置高刷新频率的状态。当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连接时,与像素电极连接的为电容值更大的并联连接后两个电容,并联连接后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保持时间更长,以适用于显示装置低刷新频率的状态,还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整体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包括像素电极110、第一电容120、第一开关130、第二电容140和第二开关150。
像素电极110用于驱动像素(图中未示出)。像素电极110可以驱动对应的像素显示对应的颜色。像素构成显示装置显示的最小显示单元,可以由RGB(红绿蓝)三色子像素组成,也可以由RGBW(红绿蓝白)四色子像素组成,也可以由RGBY(红绿蓝黄)四色子像素组成。例如,像素电极110可以驱动像素显示白色、红色、蓝色、绿色等需要的各种颜色。
第一电容120与像素电极110电性连接,第一电容120用于给像素电极110提供电压信号,从而使像素电极110对应的像素保持显示状态。
第一开关130与第一电容120电性连接,第一开关130用于控制第一电容120在充电状态和非充电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开关130用于控制在预设的时间给第一电容120充电,使第一电容120处于充电状态,第一电容120需要在预设的时间段内完成充电或者说充到需要的的电量。当第一开关130控制第一电容120处于非充电状态时,若第一电容120之前处于充电状态,则第一电容120处于放电状态;若第一电容120一直处于非充电状态,则第一电容120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一电容120没有电压。第一电容120处于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都处于工作状态。
第二电容140和第一电容120均与第二开关150电性连接,第二开关150用于控制第二电容140与第一电容120在并联连接和断开连接之间切换。当第二开关150控制第一电容120与第二电容140处于非并联连接状态时,与像素电极110连接的为第一电容120,可以快速给第一电容120充电,以适用于显示装置100高刷新频率的状态。当第二开关150控制第一电容120与第二电容140处于并联连接状态时,与像素电极110连接的为电容值更大的并联连接后两个电容,并联连接后的第一电容120和第二电容140的保持时间更长,以适用于显示装置100低刷新频率的状态。显示装置100可以根据需要在高刷新频率和低刷新频率下进行切换,低刷新频率下的显示装置100的功耗更低,从而可以降低显示装置100的整体功耗。
显示装置100中的第一开关T1和第二开关T2可以采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实现。
可以理解的,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当显示装置100为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装置时,显示装置100包括液晶显示本体和背光模组。LCD本体包括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液晶层和显示像素电路。液晶层位于CF彩色滤光片和显示像素电路之间。彩色滤光片可以用来形成不同的显示颜色。显示像素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显示像素电路可以用来驱动液晶层控制显示不同的像素点显示。背光模组提供显示装置100的初始亮度。LCD本体搭配背光模组可以实现多种颜色种类和明暗的画面显示。
显示装置100通过控制行驱动器(Row driver)逐行将像素对应的TFT打开,控制列驱动器(Column driver)将信号电压写入像素对应的第一电容120Cst(存储电容)内,然后将此行TFT关闭,以及控制栅极驱动器将下一行TFT打开,列驱动器写入信号,在此期间,第一行的像素通过存储电容Cst保持电压,使得该行像素持续保持亮度,直到整面像素逐行扫描全部完成,再次打开第一行刷新信号。
为方便理解,下面以显示装置100刷新频率为60HZ为例进行说明。显示装置100每秒刷新60个画面,每个画面1/60=16.7ms。显示装置100为20:9FHD,共有1080列x2400行像素。每行像素充电时间:16.7/2400=6.9us。
显示充电时,需要在6.9us将存储电容Cst充满,此时要求电容越小越好。
显示保持时,需要在16.7ms内存储电容Cst漏电越小越好,此时要求电容越大越好。
显示装置100的刷新频率越高,充电时间越小,要求存储电容Cst约小越好;显示装置100的刷新频率越低,保持时间越长,要求存储电容Cst越大越好。为了可以兼容高刷新频率和低刷新频率,可以将存储电容Cst设置在一个合适的值,可以同时满足高刷新频率和低刷新频率的要求。显示装置100可以根据需要在高刷新频率和低刷新频率之前切换,并且在不同的场景下,对应使用高刷新频率或低刷新频率,既可以满足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需求,又可以降低显示装置100的整体功耗。例如,显示装置100播放视频时,显示装置100在高刷新频率下工作,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显示装置100显示固定的图像时,显示装置100可以在低刷新频率下工作,显示效果基本不影响,又可以降低功耗。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存储电容Cst设置在一个合适的值,虽然可以同时满足高刷新频率和低刷新频率的要求,但是在高刷新频率和低刷新频率工作状态下,都牺牲了部分性能。例如,高刷新频率下,充电时间较短,可能无法充满存储电容Cst。在低刷新频率下,存储电容Cst漏电较大,保持时间较短。请结合图1,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利用第二开关150用于控制第二电容140与第一电容120在并联连接和断开连接之间切换。当第二开关150控制第一电容120与第二电容140处于非并联连接状态时,与像素电极110连接的为第一电容120,可以快速给第一电容120充电,以适用于显示装置100高刷新频率的状态。当第二开关150控制第一电容120与第二电容140处于并联连接状态时,与像素电极110连接的为电容值更大的并联连接后两个电容,并联连接后的第一电容120和第二电容140的保持时间更长,以适用于显示装置100低刷新频率的状态。
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栅极线160和数据线170。栅极线160的数量可以为多条,一条栅极线160用于控制打开一行像素的TFT,多条栅极线160用于控制打开每一行像素的TFT。数据线170的数量可以为多条,一条数据线170用于给一列的像素对应的存储电容Cst提供对应的电压信号,多条数据线170用于给每一列的像素对应的存储电容Cst提供对应的电压信号。多条栅极线160和多条数据线170配合可以给显示装置100每一个像素对应的存储电容Cst提供对应的电压信号。
栅极线160连接第一开关130的控制端;数据线170连接第一开关130的第一连接端。第一电容120(即存储电容Cst)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130的第二连接端,第一电容120的另一端连接公共电极,第一开关130的控制端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在导通和断开之间切换。
显示装置100还包括控制线180。第二开关150的控制端连接控制线180,第二开关15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130的第二连接端;第二开关150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140的一端,第二电容140的另一端连接公共电极,第二开关150的控制端用于控制第一端和第二端在导通和断开之间切换。通过控制线180通过第二开关150控制第二电容140与第一电容120并联连接或断开并联连接。控制线180的控制方式类似栅极线160,控制线180与栅极线160配合可以控制每一个像素对应的电容为第一电容120或并联后的第一电容120和第二电容140。
当显示装置100处在高刷新频率时,控制线180控制第二开关150关闭,此时与像素对应的电容为第一电容120,保证可以快速充电。当显示屏处于低刷新频率时,控制线180控制第二开关150打开,此时与像素对应的电容为并联后的第一电容120和第二电容140,第一电容120和第二电容140并联变大,在像素保持阶段有较好的性能。同时,当不使用第二电容140时,数据线170上的漏电流需要通过第一开关130和第二开关150两个薄膜晶体管TFT流入第二电容140,这样漏电流较小,产生的更小的干扰。示例性地,控制线180控制第二开关150关闭,第二开关150不导通,但是因为实际情况TFT器件不是理想的,第二开关150关闭状态依然有极其微弱的电流。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驱动芯片190,栅极线160、数据线170和控制线180均与驱动芯片190连接,数据线170是显示装置100内部连接像素与驱动芯片190之间的线路,通过数据线170可以将驱动芯片190的画面信号传递至像素内。栅极线160在显示装置100内用于控制每一行像素打开或关闭。驱动芯片190用于当以第一频率显示图像时,通过控制线180控制第二开关1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以及当以第二频率显示图像时,通过控制线180控制第二开关1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显示屏的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示例性地,第一频率可以为60Hz,第二频率可以为120Hz或130Hz。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210、驱动电路层220、第一电极层260、第二电极层250、液晶层270和第二基板280。
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80相对设置,可以作为显示装置200的承载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也可以为树脂基板等。
液晶层270设置于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80之间;液晶层27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液晶层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电极层260设置于第一基板210和液晶层270之间,第一电极层260包括像素电极262和调整电极264。
第二电极层250设置于第一电极层260和第一基板210之间,第二电极层250也可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公共电极。
驱动电路层220设置于第二电极层250和第一基板210之间,驱动电路层220用于调整第一电极层260的电压以及驱动液晶层270。
其中,第一电极层260的像素电极262和第二电极层250形成第一电容266,调整电极264和第二电极层250形成第二电容268。可以理解的,第一电极层260中的像素电极262和调整电极264间隔设置,之间没有电性连接。第二电极层250可以为一参考电极层,第二电极层250的电压可以为一固定的电压值,如接地0V,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电压值。第二电极层250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动态调整的电压值。
驱动电路层220包括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4。第一开关222与第一电容266电性连接,第一开关222用于控制第一电容266在充电状态和非充电状态之间切换。第二电容268和第一电容266均与第二开关224电性连接,第二开关224用于控制第二电容268与第一电容266在并联连接和断开连接之间切换。
利用第二开关224用于控制第二电容268与第一电容266在并联连接和断开连接之间切换。当第二开关224控制第一电容266与第二电容268处于非并联连接状态时,第一电容266可以正常工作,第二电容268则无法工作,控制像素的为第一电容266,可以快速给第一电容266充电,以适用于显示装置200高刷新频率的状态。当第二开关224控制第一电容266与第二电容268处于并联连接状态时,第一电容266和第二电容268均可以正常工作,且第一行电容和第二电容268并联连接形成电容值更大的电容,控制像素的为并联后的第一电容266和第二电容268,保持时间更长,以适用于显示装置200低刷新频率的状态。显示装置200可以根据需要在高刷新频率和低刷新频率下进行切换,低刷新频率下的显示装置200的功耗更低,从而可以降低显示装置200的整体功耗。
显示装置200中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可以采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实现。
第一电极层260和第二电极层250之间还有第一绝缘层252,第二电极层250和驱动电路层220之间还有第二绝缘层254。液晶层270和第二基板280之间还有平坦化层282,平坦化层282内还设有色阻284和黑矩阵286,色阻284对应像素电极262设置。
显示装置200还包括栅极线226、数据线(图中未示出)和控制线228。栅极线226、数据线和控制线228均设置于驱动电路层220。栅极线226连接第一开关222的控制端。数据线连接第一开关222的第一连接端。控制线228连接第二开关224的控制端。
第一开关222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像素电极262,第一开关222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开关224的第一端,第二开关224的第二端连接调整电极264。
第一开关222的控制端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在导通和断开之间切换,第二开关224的控制端用于控制第一端和第二端在导通和断开之间切换。
栅极线226、数据线和控制线228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栅极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功能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当显示装置200处在高刷新频率时,控制线228控制第二开关224关闭,此时与像素对应的电容为第一电容266,保证可以快速充电。当显示屏处于低刷新频率时,控制线228控制第二开关224打开,此时与像素对应的电容为并联后的第一电容266和第二电容268,第一电容266和第二电容268并联后的电容值变大,在像素保持阶段有较好的性能。同时,当不使用第二电容268时,数据线上的漏电流需要通过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4两个薄膜晶体管TFT流入第二电容268,这样漏电流较小,产生的更小的干扰。示例性地,控制线228控制第二开关224关闭,第二开关224不导通,但是因为实际情况TFT器件不是理想的,第二开关224关闭状态依然有极其微弱的电流。
请结合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200还可以包括驱动芯片290,栅极线226、数据线和控制线228均与驱动芯片290连接,驱动芯片290用于当以第一频率显示图像时,通过控制线228控制第二开关22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以及当以第二频率显示图像时,通过控制线228控制第二开关22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驱动芯片290用于当以第一频率显示图像时,通过控制线228控制第二开关22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以及当以第二频率显示图像时,通过控制线228控制第二开关22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显示屏的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示例性地,第一频率可以为60Hz,第二频率可以为120Hz或130Hz。
栅极线226和控制线228可以连接于同一个驱动芯片290。驱动芯片290可以为一个功能强大的芯片,栅极线226、数据线和控制线228均与该驱动芯片290连接。驱动芯片290可以为多个子驱动芯片组合,例如驱动芯片290可以包括第一子驱动芯片和第二子驱动芯片,第一子驱动芯片用于控制栅极线226,第二子驱动芯片用于控制控制线228。数据线可以由第一子驱动芯片或第二子驱动芯片控制,也可以由第三子驱动芯片控制。
可以理解的,驱动电路层220可以包括多个子电路层,以容纳栅极线226、数据线、控制线228、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4等。
其中,驱动电路层220至少包括第一子电路层221和第二子电路层223;栅极线226和控制线228设置于第一子电路层221,栅极线226与控制线228平行,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4设置于第二子电路层223,栅极线226邻接第一开关222的控制端,控制线228邻接第二开关224的控制端。控制线228和栅极线226在工艺制程上可以采用类似的设备和方法,在同一层形成类似的走线错开即可。
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4可以对应栅极线226和控制线228设置。示例性地,栅极线226可以邻接第一开关222的控制端实现电性连接,控制线228均可以邻接第二开关224的控制端实现电性连接,方便栅极线226控制第一开关222,以及控制线228控制第二开关224。另一示例中,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4可以均匀分布且对称设置,栅极线226或控制线228中的一个邻接对应开关的控制端,另一个通过连接线连接对应开关的控制端。又一示例中,栅极线226和控制线228均通过连接线连接对应的开关的控制端。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层220包括第一子电路层221、第二子电路层223和第三子电路层225。栅极线226设置于第一子电路层221,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4设置于第二子电路层223,控制线228设置于第三子电路层225。控制线228和栅极线226位于不同的子电路层,控制线228在第一子电路层221的正投影可以和栅极线226平行或重合或相交。控制线228和栅极线226在工艺制程上可以采用类似的设备和方法,只需在不同层形成类似的走线即可。
其中,栅极线226邻接第一开关222的控制端,第二子电路层223设有过孔,控制线228通过过孔内的导线与第二开关224的控制端连接。栅极线226可以直接与第一开关222的控制端邻接实现电性连接,栅极线226也可以通过位于同一层的连接线与第一开关222的控制端邻接实现电性连接,与栅极线226位于同一层的连接线也可以理解为栅极线226的分支线。因为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4位于同一层,工艺类似,控制线228位于的第三子电路层225无法直接与第二开关224的控制端连接,需要在第二子电路层223设置过孔,并通过位于过孔内的导线将控制线228和第二开关224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层220包括第一子电路层221、第二子电路层223、第三子电路层225和第四子电路层227,栅极线226设置于第一子电路层221,第一开关222设置于第二子电路层223,控制线228设置为第三子电路层225,第二开关224设置于第四子电路层227。第一子电路层221邻接第二子电路层223,栅极线226邻接第一开关222的控制端,第三子电路层225邻接第四子电路层227,控制线228邻接第二开关224的控制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关222可以通过过孔连接像素电极262,第二电极,第二开关224也可以通过过孔连接调整电极264。
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是从显示装置的不同角度进行说明,图1至图3对应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也可以应用到图4至图7对应的显示装置中,图4至图7对应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也可以应用到图1至图3对应的显示装置中,在此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300包括壳体310和显示装置320,显示装置320安装于壳体310,显示装置32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320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340和电池350。壳体310包括边框330和后壳(图中未示出)。
其中,显示装置320与后壳位于电子设备300相对的两侧,电子设备300还包括中板,边框330围绕中板设置,其中,边框330可以与中板形成电子设备300的中框。中板和边框330在中板两侧各形成一个容纳腔,其中一个容纳腔容置显示装置320,另一个容纳腔容置电池350和电子设备300的其他电子元件或功能模块。
其中,中板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中框用于为电子设备300中的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300中的电子元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电子设备300的摄像头组件、受话器、电路板340、电池350等功能组件都可以安装到中框或电路板340上以进行固定。可以理解的,中框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
电路板340可以安装在中框上。电路板340可以为电子设备300的主板。其中,电路板340上可以集成有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摄像头组件、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装置32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340,以通过电路板340上的处理器对显示装置320的显示进行控制。
电池350可以安装在中框上。同时,电池350电连接至电路板340,以实现电池350为电子设备300供电。其中,电路板34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35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3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显示装置320形成电子设备3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显示装置320可以为全面屏,即,显示装置320的正面基本全部都是显示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320下方可以设置摄像头260和/或其他一些光学传感器,如接近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20可以为异形屏,显示装置32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以及非显示区域。其中,显示区域执行显示装置320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非显示区域不显示信息。非显示区域下方设置摄像头和/或其他传感器,如接近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等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显示装置320上还可以设置有盖板。盖板覆盖显示装置320,以对显示装置32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装置32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装置320显示的信息。例如,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像素电极;
第一电容,与所述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用于给所述像素电极提供电压信号;
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容在充电状态和非充电状态之间切换;
第二电容;以及
第二开关,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一电容均与所述第二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电容在并联连接和断开连接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栅极线,所述栅极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
数据线,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以及
控制线;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在导通和断开之间切换;
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线,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导通和断开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驱动芯片,所述栅极线、数据线和控制线均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当以第一频率显示图像时,通过所述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导通,以及当以第二频率显示图像时,通过所述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断开,所述第二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
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
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以及
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像素电极和调整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形成第一电容,所述调整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形成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容在充电状态和非充电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一电容均与所述第二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电容在并联连接和断开连接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栅极线,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栅极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
数据线,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以及
控制线,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调整电极;
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在导通和断开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导通和断开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驱动芯片,所述栅极线、数据线和控制线均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当以第一频率显示图像时,通过所述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导通,以及当以第二频率显示图像时,通过所述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断开,所述第二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子电路层和第二子电路层;
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控制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子电路层,所述栅极线与所述控制线平行,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子电路层,所述栅极线邻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线邻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子电路层和第三子电路层;
所述栅极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子电路层,所述控制线设置于所述第三子电路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第二子电路层,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子电路层,所述栅极线邻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子电路层设有过孔,所述控制线通过所述过孔内的导线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第二子电路层和第四子电路层,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层,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第四子电路层,
所述第一子电路层邻接所述第二子电路层,所述栅极线邻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子电路层邻接所述第四子电路层,所述控制线邻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以及
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显示装置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2010328008.6A 2020-04-23 2020-04-23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4589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8008.6A CN111458944A (zh) 2020-04-23 2020-04-23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8008.6A CN111458944A (zh) 2020-04-23 2020-04-23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8944A true CN111458944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83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8008.6A Pending CN111458944A (zh) 2020-04-23 2020-04-23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894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6549A (zh) * 2021-07-13 2021-10-15 晶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在宽范围的帧速率下操作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
WO2023138360A1 (zh) * 2022-01-19 2023-07-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润湿基板、电润湿显示面板及电润湿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16202A1 (en) * 2001-07-13 2003-01-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Active matrix array devices
CN1690818A (zh) * 2004-04-26 2005-11-02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重储存电容的象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07221300A (zh) * 2017-07-26 2017-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0262147A (zh) * 2018-08-10 2019-09-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基板及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16202A1 (en) * 2001-07-13 2003-01-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Active matrix array devices
CN1690818A (zh) * 2004-04-26 2005-11-02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重储存电容的象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07221300A (zh) * 2017-07-26 2017-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0262147A (zh) * 2018-08-10 2019-09-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基板及驱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6549A (zh) * 2021-07-13 2021-10-15 晶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在宽范围的帧速率下操作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
WO2023138360A1 (zh) * 2022-01-19 2023-07-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润湿基板、电润湿显示面板及电润湿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82643B1 (en) Display having pixel circuits with adjustable storage capacitors
KR20170024182A (ko) 표시장치 및 표시패널
US2022019707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384647B2 (en) Display driver with improved charge sharing drive arrangement
CN111708195A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8111232B2 (en) LCD electrode arrangement
CN110648622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06649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54306B (zh)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方法
US1177646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48623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9008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19009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458944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48624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28921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378415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10049094A (ko)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8038814A1 (en) Dummy pixels i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s
WO2022222912A1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KR10106034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WO2020186992A1 (zh) 显示补偿电路、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359348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0349549A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KR100793548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