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7354B - 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7354B
CN111457354B CN202010269173.9A CN202010269173A CN111457354B CN 111457354 B CN111457354 B CN 111457354B CN 202010269173 A CN202010269173 A CN 202010269173A CN 111457354 B CN111457354 B CN 111457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heater
heating system
low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91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7354A (zh
Inventor
李展
徐林涛
秦天牧
尚勇
高爱国
张红侠
尤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02691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7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7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7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7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7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5/00Controlling water feed or water level; Automatic water feeding or water-level regulators
    • F22D5/26Automatic feed-control systems
    • F22D5/34Applications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0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 F22D1/5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incorporating thermal de-aeration of feed-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获得水侧投入结果;在水侧投入结果为投入成功时,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是否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获得汽侧投入结果。本发明可以实现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自动投入。

Description

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火力发电厂中给水加热系统包括低压加热系统和高压加热系统,其中,低压加热系统是利用汽轮机内做过部分功的蒸汽,抽至加热器内加热凝结水,提高凝结水温度,减少排往凝汽器中的蒸汽量,降低能源损失,提高热力系统的循环效率。高压加热系统可以提高机组的给水温度,减少锅炉的传热损失,提升机组的运行效率。所以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对正常带负荷运行的机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火电厂给水加热器的系统投入工作还需要运行人员依据自己的经验来手动投入,但给水加热器的投入工作相对较为复杂,一旦出现投入步骤出错,将会导致机组的负荷振荡,更严重的可能造成机组的非停或电厂设备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用以实现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自动投入,该方法包括:
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
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获得水侧投入结果;
在水侧投入结果为投入成功时,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是否满足第三投入条件;
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获得汽侧投入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装置,用以实现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自动投入,该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获得水侧投入结果;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水侧投入结果为投入成功时,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是否满足第三投入条件;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获得汽侧投入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获得水侧投入结果;在水侧投入结果为投入成功时,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是否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获得汽侧投入结果。在上述过程中,基于第一投入条件、第二投入条件和第三投入条件,来依次进行了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和汽侧投入,实现了完全自动投入控制,避免了运行人员的手动投入,提高了给水加热系统投入的成功率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低压加热系统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压加热系统的内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各实施例中涉及的步骤顺序用于示意性说明本申请的实施,其中的步骤顺序不作限定,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
步骤102,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获得水侧投入结果;
步骤103,在水侧投入结果为投入成功时,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是否满足第三投入条件;
步骤104,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获得汽侧投入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中,基于第一投入条件、第二投入条件和第三投入条件,来依次进行了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和汽侧投入,实现了完全自动投入控制,避免了运行人员的手动投入,提高了给水加热系统投入的成功率和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给水加热系统包括低压加热系统和高压加热系统;
低压加热系统包括3个低压加热器,分别为与凝结水泵连接的第一低压加热器、与除氧器连接的第三低压加热器、分别与第一低压加热器和第三低压加热器连接的第二低压加热器;
高压加热系统包括3个高压加热器和1个高压前置加热器,3个高压加热器分别为与给水泵连接的第一高压加热器、与高压前置加热器连接的第三高压加热器、分别与第一高压加热器和第三高压加热器连接的第二高压加热器,所述高压前置加热器与火电厂的锅炉连接。
具体实施时,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低压加热系统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压加热系统的内部示意图,第一低压加热器为7号加热器,第二低压加热器为6号加热器,第三低压加热器为5号加热器,第一高压加热器为3号高压加热器,第二高压加热器为2号高压加热器,第三高压加热器为1号高压加热器,高压前置加热器为3号高压前置加热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给水加热系统包括低压加热系统和高压加热系统,第一投入条件对应为低压加热系统的第一投入条件和高压加热系统的第一投入条件。
低压加热系统的第一投入条件如下:
(1)与低压加热器相关的就地液位计、就地液位开关、DCS画面液位、温度显示、报警信号及保护装置正常动作;
(2)低压加热器的各抽汽逆止门、抽汽电动门、疏水电动门、疏水调节门、入口电动门和出口电动门动作正常。
(3)汽轮机的轴瓦振动无报警、轴位移无报警、高压缸和低压缸胀差无报警。
高压加热系统的第一投入条件如下:
(1)与高压加热器和高压前置加热器相关的就地液位计、就地液位开关、DCS画面液位、温度显示、报警信号及保护装置正常动作;
(2)高压加热器和高压前置加热器的各抽汽逆止门、抽汽电动门、疏水电动门、疏水调节门、入口电动门和出口电动门动作正常。
(3)汽轮机的轴瓦振动无报警、轴位移无报警、高压缸和低压缸胀差无报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等待接收投入给水加热系统水侧信号;
在接收到投入给水加热系统水侧信号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收投入给水加热系统水侧信号是运行人员在确认了上述给水加热系统满足了第一投入条件后,会向给水加热系统发送投入给水加热系统水侧信号,加入了运行人员确认这一步是为了进一步提到投入控制的准确度。
之后,在步骤101中,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第二投入条件包括低压加热系统水侧第二投入条件和高压加热系统水侧第二投入条件。
低压加热系统水侧第二投入条件如下:
(1)3个低压加热器相关的就地液位计、就地液位开关、DCS画面液位、温度显示、报警信号及保护装置正常动作;
(2)凝结水泵已经运行,且凝结水流量不低,凝结水压力不低;
(3)3个低压加热器对应的入口电动门、出口电动门、旁路电动门动作正常;
(4)3个低压加热器及对应的事故疏水电动门及调节门动作正常。
高压加热系统水侧第二投入条件如下:
(1)与高压加热器和高压前置加热器相关的就地液位计、就地液位开关、DCS画面液位、温度显示、报警信号及保护装置正常动作;
(2)给水泵已经运行,且锅炉给水流量不低,锅炉给水压力不低;
(3)高压加热器的入口三通阀、出口电动门动作正常;
(4)高压加热器对应的事故疏水电动门和调节门动作正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发送第一请求信号,所述第一请求信号为启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请求信号;
在接收到运行人员根据第一请求信号发送的第一确认信号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请求信号和第一确认信号是为了多一步运行人员的确认,从而保证投入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控制的成功率。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包括:
在控制低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时,依次控制第一低压加热器、第二低压加热器和第三低压加热器的水侧投入;
在控制高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时,同时控制高压加热器水侧投入和高压前置加热器水侧投入。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图2、图3和图4可知,在控制低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时,依次控制7号低压加热器、6号低压加热器和5号低压加热器的水侧投入。具体实施时,要在7号低压加热器投入成功后,再投入6号低压加热器,在6号低压加热器投入成功后,再投入5号低压加热器。而在控制高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时,可以同时控制3个高压加热器水侧投入和3号高压前置加热器水侧投入。上述控制过程中,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控制效率高,成功率高,当然,也可以采用运行人员的手动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如下步骤控制低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或高压前置加热器中的任意一个加热器的水侧投入:
关闭加热器的放水电动门,打开加热器的排空电动门;
打开加热器的入口电动门至设定比例;
在延时第一预设时长后,关闭加热器的排空电动门;
在延时第二预设时长后,检测加热器液位和压力;
在加热器的液位上升超过液位升阈值或压力降低超过设定压力阈值,则复位上述步骤中的操作。
在加热器无内漏时,全开加热器的入口电动门或入口三通阀,打开加热器的出口电动门;
关闭加热器的旁路电动门。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加热器的液位上升超过液位升阈值或压力降低超过设定压力阈值,说明设备管道存在内漏情况,则复位上述步骤中的操作。以图3中的7号低压加热器为例,其水侧投入的控制过程如下:
关闭7号低压加热器放水电动门,打开7号低压加热器排空电动门;
打开7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门至设定比例,这里的设定比例可以是10%,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延时第一预设时长后,关闭7号低压加热器排空电动门,第一预设时长可以在首次投入时进行测试;
在延时第二预设时长后,检测7号低压加热器液位和压力,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是5min;
在7号低压加热器的液位上升超过液位升阈值(例如100mm)或压力降低超过设定压力阈值(例如1MPa),说明设备管道存在内漏情况,则复位上述步骤中的操作,即将上述执行过程的各个操作恢复到初始状态;
在7号低压加热器无内漏时,全开7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门和7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门;
关闭7号低压加热器旁路电动门。
在控制7号低压加热器投入后,即可开始控制6号低压加热器投入。
以图4中的2号高压加热器为例,其水侧投入的控制过程如下:
关闭2号高压加热器放水电动门,打开2号高压加热器排空电动门;
打开高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门至设定比例,这里的设定比例可以是10%,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延时第一预设时长后,关闭2号高压加热器排空电动门,第一预设时长可以在首次投入时进行测试;
在延时第二预设时长后,检测2号高压加热器液位和压力,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是5min;
在2号高压加热器的液位上升超过液位升阈值(例如100mm)或压力降低超过设定压力阈值(例如1MPa),说明设备管道存在内漏情况,则复位上述步骤中的操作,即将上述执行过程的各个操作恢复到初始状态;
在2号高压加热器无内漏时,全开高压加热器入口三通阀和高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门;
关闭2号高压加热器旁路电动门。
在控制2号高压加热器投入后,即可开始控制1号高压加热器投入。
在步骤103中,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是否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其中第三投入条件包括低压加热器第三投入条件和高压加热器第三投入条件。
低压加热器第三投入条件如下:
(1)6号低压加热器对应的6段抽汽逆止门、6段抽汽电动门,5号低压加热器对应的5段抽汽逆止门、5段抽汽电动门、各个管路的疏水电动门、疏水调节门、疏水电动门动作正常;
(2)汽轮机各个轴瓦振动无报警、轴位移无报警、高压缸、低压缸胀差无报警。
(3)低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控制已经完成。
高压加热器第三投入条件如下:
(1)3号高压加热器、2号高压加热器、1号高压加热器及3号高压前置加热器的抽汽逆止门、抽汽电动门、各个管路疏水电动门、各高压加热器疏水调节门、疏水电动门动作正常。
(2)汽轮机各个轴瓦振动无报警、轴位移无报警、高压缸、低压缸胀差无报警。
(3)高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控制已经完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发送第二请求信号,所述第二请求信号为启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请求信号;
在接收到运行人员根据第二请求信号发送的第二确认信号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请求信号和第二确认信号是为了多一步运行人员的确认,从而保证投入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控制的成功率。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包括:
在控制低压加热系统汽侧投入时,依次控制第二高压加热器、第三低压加热器的水侧投入;
在控制高压加热系统汽侧投入时,控制高压前置加热器和第一高压加热器的汽侧同时投入,控制第二高压加热器的汽侧投入,控制第三高压加热器的汽侧投入。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控制低压加热系统汽侧投入时,由于图3中的7号低压加热器随着汽轮机启动时就已经自动投入汽侧,所以只需分别先后控制6号低压加热器投入和5号低压加热器投入即可。依据图4,在控制高压加热系统汽侧投入时,首选,同时控制3号高压前置加热器和3号高压加热器汽侧投入,然后控制2号高压加热器汽侧投入,最后控制1号高压加热器的汽侧投入。上述控制过程中,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控制效率高,成功率高,当然,也可以采用运行人员的手动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如下步骤控制低压加热器、高压前置加热器和/或高压加热器中的加热器的汽侧投入:
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逆止门前疏水电动门、抽汽逆止门后疏水电动门、抽汽电动门后疏水电动门;开启加热器的事故疏水电动门;投入加热器的事故疏水电动调节门;
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逆止门;
按照设定速率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至第一设定比例,对抽汽管道进行暖管;
重复执行下述步骤,直至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开启至第三设定比例:在执行暖管第一设定暖管时长后,判断是否需要复位上述步骤;在需要复位上述步骤时,复位上述步骤,并关闭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和事故疏水电动门;在执行暖管第二设定时长后,继续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至第二设定比例;
在确定加热器的疏水品质合格,且加热器内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值时,投入加热器的正常疏水调节阀,提高加热器的事故疏水调节门的设定值,使加热器的事故疏水调节门保持全关。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图3中的6号低压加热器为例,其汽侧投入的控制过程如下:
开启6号低压加热器对应的6段抽汽逆止门前疏水电动门、6段抽汽逆止门后疏水电动门、6段抽汽电动门后疏水电动门;开启6号低压加热器事故疏水电动门,并将事故疏水电动调节门投入自动,并设定事故疏水调门设定值为一定值;
开启6号低压加热器对应的6段抽汽逆止门;
以一定速率缓慢开启6号低压加热器对应的6段抽汽电动门至第一设定比例,第一设定比例可以为10%,对抽汽管道进行暖管;
重复执行下述步骤,直至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开启至第三设定比例(例如96%):在执行暖管第一设定暖管时长(例如5min)后,判断是否需要复位上述步骤,需要复位上述步骤的条件是6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给水温度温升率大于1℃/min,或6号低压加热器水位值急剧变化,或汽轮机各个轴瓦振动有报警、轴位移有报警,或高、低压缸高胀差报警,或6号低压加热器抽汽管道振动报警;在需要复位上述步骤时,复位上述步骤,并关闭6号低压加热器对应的6段抽汽电动门和6号低压加热器事故疏水电动门;在不需要复位上述步骤时,在执行暖管第二设定时长(例如5min)后,继续开启6号低压加热器对应的6段抽汽电动门10%的比例,至第二设定比例;
在确定加热器的疏水品质合格,且6号低压加热器内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值,这里的设定压力值可以是大于7号低压加热器压力0.25MPa以上(在投入5号低压加热器时,设定压力值可以是大于6号低压加热器压力0.25MPa以上),投入6号低压加热器的正常疏水调节阀,提高6号低压加热器事故疏水调节门的设定值,使6号低压加热器事故疏水调节门保持全关。
以图4中的3号高压加热器和3号高压前置加热器为例,其汽侧投入的控制过程如下:
开启3号高压前置加热器对应的3段抽汽逆止门前疏水电动门、3段抽汽逆止门后疏水电动门、3段抽汽电动门后疏水电动门;开启3号高压加热器事故疏水电动门,并将事故疏水电动调节门投入自动,并设定事故疏水调门设定值为一定值;
开启3号高压加热器对应的3段抽汽逆止门;
以一定速率缓慢开启3号高压加热器对应的3段抽汽电动门至第一设定比例,第一设定比例可以为5%,对抽汽管道进行暖管;
重复执行下述步骤,直至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开启至第三设定比例(例如96%):在执行暖管第一设定暖管时长(例如5min)后,判断是否需要复位上述步骤,需要复位上述步骤的条件是3号高压加热器出口给水温度温升率大于1℃/min,或高压加热器水位值急剧变化,或汽轮机各个轴瓦振动有报警、轴位移有报警,或高、低压缸高胀差报警,或高压加热器抽汽管道振动报警;在需要复位上述步骤时,复位上述步骤,并关闭加热器对应的3段抽汽电动门和3号高压加热器事故疏水电动门;在不需要复位上述步骤时,在执行暖管第二设定时长(例如5min)后,继续开启加热器对应的3段抽汽电动门5%的比例至第二设定比例;
在确定加热器的疏水品质合格,且3号高压加热器内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值,这里的设定压力值可以是大于除氧器压力0.25MPa以上(在投入2号高压加热器时,设定压力值可以是大于3号高压加热器压力0.25MPa以上;在投入1号高压加热器时,设定压力值可以是大于2号高压加热器压力0.25MPa以上),投入3号高压加热器的正常疏水调节阀,提高3号高压加热器事故疏水调节门的设定值,使3号高压加热器事故疏水调节门保持全关。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中,在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获得水侧投入结果;在水侧投入结果为投入成功时,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是否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获得汽侧投入结果。在上述过程中,基于第一投入条件、第二投入条件和第三投入条件,来依次进行了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和汽侧投入,实现了完全自动投入控制,避免了运行人员的手动投入,提高了给水加热系统投入的成功率和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装置,其原理与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的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501,用于在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
第二控制模块502,用于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获得水侧投入结果;
第三控制模块503,用于在水侧投入结果为投入成功时,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是否满足第三投入条件;
第四控制模块504,用于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获得汽侧投入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模块501还用于:
在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等待接收投入给水加热系统水侧信号;
在接收到投入给水加热系统水侧信号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502还用于:
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发送第一请求信号,所述第一请求信号为启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请求信号;
在接收到运行人员根据第一请求信号发送的第一确认信号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控制模块504还用于:
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发送第二请求信号,所述第二请求信号为启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请求信号;
在接收到运行人员根据第二请求信号发送的第二确认信号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
在一实施例中,给水加热系统包括低压加热系统和高压加热系统;
低压加热系统包括3个低压加热器,分别为与凝结水泵连接的第一低压加热器、与除氧器连接的第三低压加热器、分别与第一低压加热器和第三低压加热器连接的第二低压加热器;
高压加热系统包括3个高压加热器和1个高压前置加热器,3个高压加热器分别为与给水泵连接的第一高压加热器、与高压前置加热器连接的第三高压加热器、分别与第一高压加热器和第三高压加热器连接的第二高压加热器,所述高压前置加热器与火电厂的锅炉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502具体用于:
在控制低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时,依次控制第一低压加热器、第二低压加热器和第三低压加热器的水侧投入;
在控制高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时,同时控制高压加热器水侧投入和高压前置加热器水侧投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502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步骤控制低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或高压前置加热器中的任意一个加热器的水侧投入:
关闭加热器的放水电动门,打开加热器的排空电动门;
打开加热器的入口电动门至设定比例;
在延时第一预设时长后,关闭加热器的排空电动门;
在延时第二预设时长后,检测加热器液位和压力;
在加热器的液位上升超过液位升阈值或压力降低超过设定压力阈值,则复位上述步骤中的操作;
在加热器无内漏时,全开加热器的入口电动门或入口三通阀,打开加热器的出口电动门;
关闭加热器的旁路电动门。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控制模块504具体用于:
在控制低压加热系统汽侧投入时,依次控制第二高压加热器、第三低压加热器的水侧投入;
在控制高压加热系统汽侧投入时,控制高压前置加热器和第一高压加热器的汽侧同时投入,控制第二高压加热器的汽侧投入,控制第三高压加热器的汽侧投入。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控制模块504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步骤控制低压加热器、高压前置加热器和/或高压加热器中的加热器的汽侧投入:
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逆止门前疏水电动门、抽汽逆止门后疏水电动门、抽汽电动门后疏水电动门;开启加热器的事故疏水电动门;投入加热器的事故疏水电动调节门;
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逆止门;
按照设定速率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至第一设定比例,对抽汽管道进行暖管;
重复执行下述步骤,直至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开启至第三设定比例:在执行暖管第一设定暖管时长后,判断是否需要复位上述步骤;在需要复位上述步骤时,复位上述步骤,并关闭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和事故疏水电动门;在不需要复位上述步骤时,在执行暖管第二设定时长后,继续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至第二设定比例;
在确定加热器的疏水品质合格,且加热器内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值时,投入加热器的正常疏水调节阀,提高加热器的事故疏水调节门的设定值,使加热器的事故疏水调节门保持全关。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装置中,在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获得水侧投入结果;在水侧投入结果为投入成功时,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是否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获得汽侧投入结果。在上述过程中,基于第一投入条件、第二投入条件和第三投入条件,来依次进行了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和汽侧投入,实现了完全自动投入控制,避免了运行人员的手动投入,提高了给水加热系统投入的成功率和效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中全部步骤,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处理器(processor)601、存储器(memory)6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603和总线604;
其中,所述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通信接口603通过所述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通信接口603用于实现服务器端设备、检测设备以及用户端设备等相关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处理器6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步骤。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中全部步骤,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的全部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
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获得水侧投入结果;
在水侧投入结果为投入成功时,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是否满足第三投入条件;
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获得汽侧投入结果;
给水加热系统包括低压加热系统和高压加热系统;低压加热系统包括3个低压加热器,分别为与凝结水泵连接的第一低压加热器、与除氧器连接的第三低压加热器、分别与第一低压加热器和第三低压加热器连接的第二低压加热器;高压加热系统包括3个高压加热器和1个高压前置加热器,3个高压加热器分别为与给水泵连接的第一高压加热器、与高压前置加热器连接的第三高压加热器、分别与第一高压加热器和第三高压加热器连接的第二高压加热器,所述高压前置加热器与火电厂的锅炉连接;
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包括:在控制低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时,依次控制第一低压加热器、第二低压加热器和第三低压加热器的水侧投入;在控制高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时,同时控制高压加热器水侧投入和高压前置加热器水侧投入;
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包括:在控制低压加热系统汽侧投入时,依次控制第二高压加热器、第三低压加热器的水侧投入;在控制高压加热系统汽侧投入时,控制高压前置加热器和第一高压加热器的汽侧同时投入,控制第二高压加热器的汽侧投入,控制第三高压加热器的汽侧投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等待接收投入给水加热系统水侧信号;
在接收到投入给水加热系统水侧信号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发送第一请求信号,所述第一请求信号为启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请求信号;
在接收到运行人员根据第一请求信号发送的第一确认信号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发送第二请求信号,所述第二请求信号为启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请求信号;
在接收到运行人员根据第二请求信号发送的第二确认信号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照如下步骤控制低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或高压前置加热器中的任意一个加热器的水侧投入:
关闭加热器的放水电动门,打开加热器的排空电动门;
打开加热器的入口电动门至设定比例;
在延时第一预设时长后,关闭加热器的排空电动门;
在延时第二预设时长后,检测加热器液位和压力;
在加热器的液位上升超过液位升阈值或压力降低超过设定压力阈值,则复位上述步骤中的操作;
在加热器无内漏时,全开加热器的入口电动门或入口三通阀,打开加热器的出口电动门;
关闭加热器的旁路电动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照如下步骤控制低压加热器、高压前置加热器和/或高压加热器中的加热器的汽侧投入:
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逆止门前疏水电动门、抽汽逆止门后疏水电动门、抽汽电动门后疏水电动门;开启加热器的事故疏水电动门;投入加热器的事故疏水电动调节门;
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逆止门;
按照设定速率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至第一设定比例,对抽汽管道进行暖管;
重复执行下述步骤,直至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开启至第三设定比例:在执行暖管第一设定暖管时长后,判断是否需要复位上述步骤;在需要复位上述步骤时,复位上述步骤,并关闭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和事故疏水电动门;在不需要复位上述步骤时,在执行暖管第二设定时长后,继续开启加热器对应的抽汽电动门至第二设定比例;
在确定加热器的疏水品质合格,且加热器内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值时,投入加热器的正常疏水调节阀,提高加热器的事故疏水调节门的设定值,使加热器的事故疏水调节门保持全关。
7.一种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给水加热系统满足第一投入条件后,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是否满足第二投入条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满足第二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水侧投入,获得水侧投入结果;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水侧投入结果为投入成功时,判断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是否满足第三投入条件;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满足第三投入条件后,控制给水加热系统汽侧投入,获得汽侧投入结果;
给水加热系统包括低压加热系统和高压加热系统;低压加热系统包括3个低压加热器,分别为与凝结水泵连接的第一低压加热器、与除氧器连接的第三低压加热器、分别与第一低压加热器和第三低压加热器连接的第二低压加热器;高压加热系统包括3个高压加热器和1个高压前置加热器,3个高压加热器分别为与给水泵连接的第一高压加热器、与高压前置加热器连接的第三高压加热器、分别与第一高压加热器和第三高压加热器连接的第二高压加热器,所述高压前置加热器与火电厂的锅炉连接;
第二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控制低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时,依次控制第一低压加热器、第二低压加热器和第三低压加热器的水侧投入;在控制高压加热系统水侧投入时,同时控制高压加热器水侧投入和高压前置加热器水侧投入;
第四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控制低压加热系统汽侧投入时,依次控制第二高压加热器、第三低压加热器的水侧投入;在控制高压加热系统汽侧投入时,控制高压前置加热器和第一高压加热器的汽侧同时投入,控制第二高压加热器的汽侧投入,控制第三高压加热器的汽侧投入。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0269173.9A 2020-04-08 2020-04-08 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457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9173.9A CN111457354B (zh) 2020-04-08 2020-04-08 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9173.9A CN111457354B (zh) 2020-04-08 2020-04-08 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7354A CN111457354A (zh) 2020-07-28
CN111457354B true CN111457354B (zh) 2022-02-08

Family

ID=71683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9173.9A Active CN111457354B (zh) 2020-04-08 2020-04-08 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735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66597A (en) * 1987-09-08 1989-03-13 Toshiba Corp Turbine system of atomic power plant
CN104613462A (zh) * 2015-02-02 2015-05-13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燃气热电厂高压给水系统及其启停方法
CN104696940A (zh) * 2015-02-15 2015-06-1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燃气热电厂二拖一机组高压蒸汽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
CN106871104A (zh) * 2016-09-12 2017-06-20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次再热火电机组的高压加热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69332A (zh) * 2017-05-27 2017-10-20 北京质为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汽轮机热力系统
CN110131003A (zh) * 2019-06-10 2019-08-1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二回路启停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66597A (en) * 1987-09-08 1989-03-13 Toshiba Corp Turbine system of atomic power plant
CN104613462A (zh) * 2015-02-02 2015-05-13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燃气热电厂高压给水系统及其启停方法
CN104696940A (zh) * 2015-02-15 2015-06-1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燃气热电厂二拖一机组高压蒸汽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
CN106871104A (zh) * 2016-09-12 2017-06-20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次再热火电机组的高压加热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69332A (zh) * 2017-05-27 2017-10-20 北京质为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汽轮机热力系统
CN110131003A (zh) * 2019-06-10 2019-08-1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二回路启停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7354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2361B (zh) 用于超超临界无炉水泵直流锅炉的蒸汽吹管方法
EP3450705A1 (en) Gas turbine combined cycle system equipped with control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JP4982507B2 (ja) タービングランドシール蒸気減温制御装置および蒸気タービン発電設備におけるプラント制御方法
CN113669717A (zh) 一种给水自动控制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57354B (zh) 火电厂给水加热系统的投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JP7093319B2 (ja) 汽力プラントの復水給水系統及び汽力プラント復水給水系統の運転方法
CN112432155B (zh) 一种用于电厂蒸汽发生器给水系统的解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197610B (zh) 一种燃煤机组一次调频复合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343678B (zh) 一种火电机组的启动控制方法
JP3537219B2 (ja) 給水系のウォータハンマ防止装置
CN111076565B (zh) 一种灭菌室用蒸汽排放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377457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tarting boiler feed-water pump system
CN108052019B (zh) 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流体模型计算溢出的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10821587A (zh) 一种切缸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776398B (zh) 一种汽轮机的联合供热系统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JPH10187211A (ja) 発電プラントシーケンス制御方法
CN114941552B (zh) 一种基于大型超临界再热型双抽背压机组停机不停炉供热快速切换控制方法
CN114294642B (zh) 一种供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系统
KR100811057B1 (ko) 원전 분기배관의 음향공진 방지 방법
JPH108912A (ja) タービンバイパス弁制御装置
JPH0221296A (ja) 高速増殖炉プラントの制御方法
CN212538279U (zh) 一种高压氮气电磁循环加热装置
JPH0651094A (ja) 圧力制御装置
CN117558480A (zh) 高温气冷堆双堆停机不停堆的试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SU1495451A1 (ru) Способ пуска теплофикационной турбины с регулирующим органом на входе в цилиндр низкого давлен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