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3863A -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3863A
CN111453863A CN202010307190.7A CN202010307190A CN111453863A CN 111453863 A CN111453863 A CN 111453863A CN 202010307190 A CN202010307190 A CN 202010307190A CN 111453863 A CN111453863 A CN 111453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communicated
component
cage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71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3071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3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3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386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包括顶部曝气组件、以及装配在顶部曝气组件下端的底部曝气组件;所述顶部曝气组件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笼部件,曝气笼部件为笼形结构;所述底部曝气组件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辊,所述曝气辊内开设有曝气辊腔,所述曝气辊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悬架管,所述悬架管连通至端支架的底部;所述曝气辊上开设有若干个曝气通孔;所述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还包括曝气机组件,所述曝气机组件包括曝气机,所述曝气机连通至端支架上。上述装置部件设计实现曝气方面不断的改变,增加曝气面域,提高曝气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为城市地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由于我国城市内人口密度大、工业化生产较为聚集,因此,每天城市中能够产生的大量需要环保处理的污水。
城市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有机物及病菌、病毒、以及悬浮物,因此需要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才能够使用。曝气是处理城市污水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曝气实现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污染物不断的浮动,接触曝气气体进而实现净化污水的作用。基于曝气处理污水的在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关于曝气的设备改进类的专利、论文期刊多有报道。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1583745,公开“一种曝气装置”,该专利中记载:一种曝气装置:
包括管体及与所述管体连接的风机,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本发明提供的曝气装置,通过两种不同孔径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利用单位面积内、单位压力条件下,孔径大的第一通孔的阻力小于孔径小的第二通孔的阻力,空气首先通过第一通孔排放,当前即为厌氧或缺氧环境;随着鼓风机鼓入空气量增大,单位时间内出气量受限,鼓风机鼓出的多余空气将被迫从管体的表面的孔径小的第二通孔释放出来,发挥充氧功能,实现好氧控制条件,从而实现化池由厌氧或缺氧环境转变为好氧环境。
通过上述装置部件设计实现对污水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
然而上述专利以及现有技术公开的曝气均存在曝气面域过于窄小,曝气效果不高,曝气净化处理的效率过低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包括顶部曝气组件、以及装配在顶部曝气组件下端的底部曝气组件;
所述顶部曝气组件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笼部件,所述曝气笼部件的左、右两端均连通有曝气盘体,所述曝气盘体内开设有曝气腔体;
所述顶部曝气组件还包括连通曝气盘体的端支架,所述端支架内设有空腔,所述曝气笼部件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曝气环管,所述曝气笼部件还包括若干个贯穿连通所述曝气环管的支撑笼管,所述支撑笼管环形分布,所述支撑笼管的左、右端部均连通至曝气盘体上;
所述曝气环管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曝气孔,所述曝气孔分布在曝气环管的左、右侧壁上;
所述底部曝气组件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辊,所述曝气辊内开设有曝气辊腔,所述曝气辊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悬架管,所述悬架管连通至端支架的底部;所述曝气辊上开设有若干个曝气通孔;
所述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还包括曝气机组件,所述曝气机组件包括曝气机,所述曝气机连通至端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曝气盘体均通过第一法兰连通至端支架上,所述端支架包括矩形部以及连通曝气盘体的盘形部;
所述第一法兰连通至端支架的盘形部上。
优选地,所述曝气机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连通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连通至端支架的盘形部上。
优选地,所述曝气辊上的端部均连通有通管,所述通管连通至悬架管;
优选地,位于左侧部位所述端支架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架组件;
通过所述旋转支架组件所述顶部曝气组件、以及底部曝气组件的曝气角度能够调节。
优选地,所述旋转支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端支架上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转动连接有转盘体,所述转盘体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所述曝气辊与支撑座的顶部间隔设置。
优选地,端支架上盘形部的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旋转板的右侧壁上;
所述旋转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转盘体的盘心部位。
优选地,所述旋转板包括前、后两端的曲面部以及中间部位的盘形凸出部;
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盘形凸出部上;
所述旋转板与支撑座之间的间距为30cm。
优选地,所述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位于右侧部位所述端支架上的若干个浮力组件;
所述浮力组件前、后间隔分布,所述浮力组件均包括浮球,所述浮球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端支架的顶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计曝气机、将顶部曝气组件设计成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笼部件,曝气笼部件的左、右两端均连通有曝气盘体、曝气盘体内开设有曝气腔体、顶部曝气组件还包括连通曝气盘体的端支架、曝气笼部件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曝气环管,所述曝气笼部件还包括若干个贯穿连通所述曝气环管的支撑笼管、支撑笼管的左、右端部均连通至曝气盘体上、曝气环管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曝气孔、曝气孔分布在曝气环管的左、右侧壁上。进而实现若干个曝气环管与若干个支撑笼管连通,形成一种笼形的曝气结构,不仅能够形成较大的曝气面域,同时,曝气位点较多,有效提高了曝气效果。
通过设计底部曝气组件,具体采用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辊、曝气辊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悬架管、悬架管连通至端支架的底部、曝气辊上开设有若干个曝气通孔,实现打开曝气机,曝气机曝气至端支架内,曝气气体从端支架分流进入到曝气辊内,从曝气通孔处排出曝气,进而实现上、下曝气配合有效提高了曝气效果。
通过旋转支架组件设计,具体将旋转支架组件设计成包括固定连接在端支架上旋转板、旋转板转动连接有转盘体、转盘体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曝气辊与支撑座的顶部间隔设置。实现曝气过程中,在气流的反向冲量以及水流作用下,旋转板携带端支架,端支架携带所有曝气笼部件以及曝气辊做不完全圆周运动,当旋转板的端部(曲面部)触碰到支撑座的顶部上,无法旋转,此时,在气流的反向冲量以及水流作用下,旋转板携带端支架,端支架携带所有曝气笼部件以及曝气辊朝反向运动,如此往复实现多角度曝气。进而实现曝气方面不断的改变,增加曝气面域,提高曝气效果。
通过设计浮力组件,具体采用浮力组件浮球、所述浮球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端支架的顶部。实现上述浮球的浮力下,转盘体所受到整个装置的负荷降低,因此,转动的灵活性较高,因此能够较为轻松的旋转,进而实现进一步提高曝气面域,提高曝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曝气笼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图2中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支架组件与顶部曝气组件、底部曝气组件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图5中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浮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图5中的前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图5中的俯视图;
图中,顶部曝气组件1、曝气笼部件12、曝气盘体11,、端支架14、第一法兰13、曝气环管121、支撑笼管122、曝气孔1211、支撑笼管122、底部曝气组件2、曝气辊21、悬架管22、曝气通孔211、曝气机组件3、曝气机33、软管32、第二法兰31、支架组件4、旋转板44、连接柱441、转盘体41、支撑座43、垂直端42、转轴5、浮力组件6、浮球61、连接杆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包括顶部曝气组件1、以及装配在顶部曝气组件1下端的底部曝气组件2。通过顶部曝气组件1、以及底部曝气组件2的配合实现对污水池中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
顶部曝气组件1的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顶部曝气组件1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笼部件12,曝气笼部件12的左、右两端均连通有曝气盘体11,所述曝气盘体11内开设有曝气腔体。
同时,顶部曝气组件1还包括连通曝气盘体11的端支架14(端支架14内设有空腔,既端支架14为内部中空的结构),具体是,曝气盘体11均通过第一法兰13连通至端支架14上,所述端支架14包括矩形部以及连通曝气盘体11的盘形部;所述第一法兰13连通至端支架14的盘形部上。
曝气笼部件12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曝气环管121,所述曝气笼部件12还包括若干个贯穿连通所述曝气环管121的支撑笼管122,支撑笼管122环形阵列分布,支撑笼管122连通每个曝气笼部件12上的所有曝气环管121。同时,所述支撑笼管122的左、右端部均连通至曝气盘体11上。
在每个曝气环管121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曝气孔1211,所述曝气孔1211的分布在曝气孔1211的左、右侧壁上。
采用上述若干个曝气环管121与若干个支撑笼管122连通,形成一种笼形的曝气结构,不仅能够形成较大的曝气面域,同时,曝气位点较多,有效提高了曝气效果。
为了增加曝气效果,设计底部曝气组件2,通过底部曝气组件2配合实施例1的顶部曝气组件1进一步提高曝气效果。
底部曝气组件2的具体结构如下:
底部曝气组件2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辊21。曝气辊21内开设有曝气辊21腔,所述曝气辊2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悬架管22(曝气辊21上的左、右端部均连通有通管221,所述通管221连通至悬架管22),所述悬架管22连通至端支架14的底部;所述曝气辊21上开设有若干个曝气通孔211。
所述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还包括曝气机组件3,所述曝气机组件3包括曝气机33,所述曝气机33连通至端支架14上。具体是,曝气机33连通有软管32,所述软管32连通有第二法兰31,第二法兰31连通至端支架14的盘形部上。
打开曝气机33,曝气机33曝气至端支架14内,曝气气体再分流依次进入到上述曝气盘体11内,并再次分流进入到曝气笼部件12内实现顶部曝气。同时,曝气气体从端支架14分流进入到曝气辊21内,从曝气通孔211处排出曝气,进而实现上、下曝气配合有效提高了曝气效果。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优点在于:
通过设计曝气机33、将顶部曝气组件1设计成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笼部件12,曝气笼部件12的左、右两端均连通有曝气盘体11、曝气盘体11内开设有曝气腔体、顶部曝气组件1还包括连通曝气盘体11的端支架14、曝气笼部件12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曝气环管121,所述曝气笼部件12还包括若干个贯穿连通所述曝气环管121的支撑笼管122、支撑笼管122的左、右端部均连通至曝气盘体11上、曝气环管121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曝气孔1211、曝气孔1211分布在曝气环管121的左、右侧壁上。进而实现若干个曝气环管121与若干个支撑笼管122连通,形成一种笼形的曝气结构,不仅能够形成较大的曝气面域,同时,曝气位点较多,有效提高了曝气效果。
通过设计底部曝气组件2,具体采用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辊21、曝气辊2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悬架管22、悬架管22连通至端支架14的底部、曝气辊21上开设有若干个曝气通孔211,实现打开曝气机33,曝气机33曝气至端支架14内,曝气气体从端支架14分流进入到曝气辊21内,从曝气通孔211处排出曝气,进而实现上、下曝气配合有效提高了曝气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位于左侧部位所述端支架14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架组件4。通过所述旋转支架组件4所述顶部曝气组件1、以及底部曝气组件2的曝气角度能够调节。
具体是,将顶部曝气组件1、底部曝气组件2通过旋转支架组件4转动连接,实现在曝气过程中,顶部曝气组件1、底部曝气组件2曝出气体,在气流作用下,污水驱动顶部曝气组件1、底部曝气组件2小范围不断的旋转,进而实现曝气方面不断的改变,增加曝气面域,提高曝气效果。具体而言,旋转支架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端支架14上旋转板44(端支架14上盘形部的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41,所述连接柱441固定连接在旋转板44的右侧壁上),所述旋转板44转动连接有转盘体41(旋转板44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转动连接在转盘体41的盘心部位,按照现有方式在转盘体41的盘心部位装配转动连接转轴5的轴承),所述转盘体41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3(支撑座43具有垂直端42,转盘体41固定连接垂直端42顶部);曝气辊21与支撑座43的顶部间隔设置。同时,旋转板44与支撑座43之间的间距为30cm。
旋转板44的形状如下:
旋转板44包括前、后两端的曲面部以及中间部位的盘形凸出部;上述转轴5固定连接在盘形凸出部上;旋转板44的形状类菱形形状。
曝气过程中,在气流的反向冲量以及水流作用下,旋转板44携带端支架14,端支架14携带所有曝气笼部件12以及曝气辊21做不完全圆周运动,当旋转板44的端部(曲面部)触碰到支撑座43的顶部上,无法旋转,此时,在气流的反向冲量以及水流作用下,旋转板44携带端支架14,端支架14携带所有曝气笼部件12以及曝气辊21朝反向运动,如此往复实现多角度曝气。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优点在于:
通过旋转支架组件4设计,具体将旋转支架组件4设计成包括固定连接在端支架14上旋转板44、旋转板44转动连接有转盘体41、转盘体41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3、曝气辊21与支撑座43的顶部间隔设置。实现曝气过程中,在气流的反向冲量以及水流作用下,旋转板44携带端支架14,端支架14携带所有曝气笼部件12以及曝气辊21做不完全圆周运动,当旋转板44的端部(曲面部)触碰到支撑座43的顶部上,无法旋转,此时,在气流的反向冲量以及水流作用下,旋转板44携带端支架14,端支架14携带所有曝气笼部件12以及曝气辊21朝反向运动,如此往复实现多角度曝气。进而实现曝气方面不断的改变,增加曝气面域,提高曝气效果。
实施例3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结构基础上,为了降低在旋转板44携带端支架14,端支架14携带所有曝气笼部件12以及曝气辊21旋转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位于右侧部位所述端支架14上的若干个浮力组件6。通过浮力组件6实现降低旋转组件,具体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浮力组件6前、后间隔分布,所述浮力组件6均包括浮球61(浮球61采用橡胶球体制备),所述浮球61通过连接杆62固定连接在端支架14的顶部。
在上述浮球61的浮力下,转盘体41所受到整个装置的负荷降低,因此,转动的灵活性较高。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优点在于:
通过设计浮力组件6,具体采用浮力组件6浮球61、所述浮球61通过连接杆62固定连接在端支架14的顶部。实现上述浮球61的浮力下,转盘体41所受到整个装置的负荷降低,因此,转动的灵活性较高,因此能够较为轻松的旋转,进而实现进一步提高曝气面域,提高曝气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曝气组件、以及装配在顶部曝气组件下端的底部曝气组件;
所述顶部曝气组件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笼部件,所述曝气笼部件的左、右两端均连通有曝气盘体,所述曝气盘体内开设有曝气腔体;
所述顶部曝气组件还包括连通曝气盘体的端支架,所述端支架内设有空腔,所述曝气笼部件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曝气环管,所述曝气笼部件还包括若干个贯穿连通所述曝气环管的支撑笼管,所述支撑笼管环形分布,所述支撑笼管的左、右端部均连通至曝气盘体上;
所述曝气环管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曝气孔,所述曝气孔分布在曝气环管的左、右侧壁上;
所述底部曝气组件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曝气辊,所述曝气辊内开设有曝气辊腔,所述曝气辊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悬架管,所述悬架管连通至端支架的底部;所述曝气辊上开设有若干个曝气通孔;
所述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还包括曝气机组件,所述曝气机组件包括曝气机,所述曝气机连通至端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盘体均通过第一法兰连通至端支架上,所述端支架包括矩形部以及连通曝气盘体的盘形部;
所述第一法兰连通至端支架的盘形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连通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连通至端支架的盘形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辊上的端部均连通有通管,所述通管连通至悬架管;
所述悬架管弯折朝上连通至端支架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部位所述端支架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架组件;
通过所述旋转支架组件所述顶部曝气组件、以及底部曝气组件的曝气角度能够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端支架上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转动连接有转盘体,所述转盘体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所述曝气辊与支撑座的顶部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端支架上盘形部的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旋转板的右侧壁上;
所述旋转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转盘体的盘心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包括前、后两端的曲面部以及中间部位的盘形凸出部;
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盘形凸出部上;
所述旋转板与支撑座之间的间距为30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位于右侧部位所述端支架上的若干个浮力组件;
所述浮力组件前、后间隔分布,所述浮力组件均包括浮球,所述浮球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端支架的顶部。
CN202010307190.7A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Withdrawn CN111453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7190.7A CN111453863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7190.7A CN111453863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3863A true CN111453863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75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7190.7A Withdrawn CN111453863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38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5844A (zh) * 2020-12-31 2021-06-01 王文雄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5844A (zh) * 2020-12-31 2021-06-01 王文雄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3863A (zh)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CN211896243U (zh) 一种新型微氧曝气装置
CN210394075U (zh) 一种射流曝气生物反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4570998U (zh) 一种mbbr与mbr耦合装置
CN211999021U (zh) 一种高效好氧生物曝气池
CN214611755U (zh) 一种高效动能活化生物供氧器
CN211620064U (zh) 一种新型高效微曝气mbr工艺装置
CN212559612U (zh) 一种污水生物膜反应系统
CN211546280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13800656A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装置
CN210752131U (zh) 一种mbr平板膜的清洗膜刷及清洗装置
CN213651995U (zh) 膜泥耦合污水处理工艺用生物转盘
CN212655547U (zh) 一种纳米增氧法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CN215249820U (zh) 一种污水净化用无动力搅拌装置
CN111606428A (zh) 曝气净化与生物修复相结合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1756470U (zh) 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喷射式曝气装置
CN21274086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流化床生物膜载体
CN212894091U (zh) 一种水力混合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CN211111337U (zh) 紧密性管式微孔曝气器布气结构
CN2816025Y (zh) 新型高效旋混曝气装置
CN212222552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用气动生物转盘
CN214087890U (zh) 一种曝气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8860439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曝气盘
CN220520195U (zh) 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
CN216038816U (zh) 一种生物滤池的旋转均匀曝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