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0195A - 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0195A
CN111450195A CN202010513788.1A CN202010513788A CN111450195A CN 111450195 A CN111450195 A CN 111450195A CN 202010513788 A CN202010513788 A CN 202010513788A CN 111450195 A CN111450195 A CN 111450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n
part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relie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37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0195B (zh
Inventor
张开伟
肖龙
沈冯君
刘洋
费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0105137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01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0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0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0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0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5Rutaceae (Rue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045Hydroxy compounds, e.g. alcohols; Salts thereof, e.g. alcoho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1Pteridophyta or Filicophyta (fer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8Orchidaceae (Orchid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6Ointments; Bases therefor; Other semi-solid forms, e.g. creams, sticks, g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飞龙掌血、卷柏、山慈菇粉和冰片组成。本发明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本发明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发明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热痹症是骨伤科常见的一类病证,以反复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此类病证最常见于痈症初期、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部分单纯急性滑膜炎,其病理变化均是以关节滑膜组织的急性炎性改变为主,由于疾病的种类较多,因此病源群极其广泛,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伴恶寒发热,头痛,泛恶,口渴。以清热解毒,驱除毒邪,流通气血为主。外治按一般阳证疮疡治疗,目前治疗上西医以抗感染止痛治疗,西医用常规的抗炎药物加上消肿镇痛药虽然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对于胃粘膜的刺激让众疼痛而放弃使用,中医以消肿止痛治疗,常见外治用金黄散箍围、新鲜蒲公英捣烂外敷、太乙膏外贴、金黄膏外涂、红灵丹外掺等药物及治法,但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该中药组合物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发明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400份~600份、卷柏400份~600份、山慈菇粉200份~300份和冰片25份~75份。
在既往的临床病例观察中,药物的配伍关系或剂量改变,导致各药物作用方向发生变化,在减轻患者痛苦,缓解症状方面仍有疗效,但治疗周期延长,增加疮疡内陷、走黄,导致病情迁延难愈的风险;组方药材缺失,致方中配伍关系破坏,主治方向发生严重变化,在不对症的情况下,对于患者身上疗效不显著,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有加重病情或向其他方向发展风险。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最终确定飞龙解毒膏各药物的剂量及配伍关系。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450份~550份、卷柏450份~550份、山慈菇粉230份~270份和冰片40份~60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500份、卷柏500份、山慈菇粉250份和冰片50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470份、卷柏530份、山慈菇粉240份和冰片45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530份、卷柏460份、山慈菇粉260份和冰片55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热痹症时调制为膏剂。
本发明中的君药:飞龙掌血味辛、微苦,性寒,小毒,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腰痛,胃痛,痛经,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衄血,疮痈肿毒等症。国内外学者已从中分离得到了17种香豆素类化合物、30种生物碱类成分、三萜类成分6个。这些化学成分的药效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病毒、抗炎镇痛、抑菌、止血、抗氧化活性、保护心肌等方面,飞龙掌血的根和根皮有镇痛、抗炎的作用,本方中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
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在民间主要用于经闭痛经,跌扑损伤,吐血,崩漏,便血,脱肛等。本方中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
佐药:山慈菇,块茎治吐血,咯血,肿疮疖,百日咳,地方性甲状腺肿,疝气,淋巴结核,肿瘤《湘蓝考》。块茎治疮毒,癀,天疱水疮《苗医药》。山慈菇对短帚菌、总状共头菌、互隔交链孢霉、腊叶芽枝霉、柔毛葡柄霉、葡萄孢霉等16株霉菌均有抗菌活性,本方中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
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2、本发明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发明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500份、卷柏500份、山慈菇粉250份和冰片50份。
将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共研细末,过120目筛后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干燥20min~30min后,得到中药组合物粉末,将中药组合物粉末用加热熔化后的凡士林调制成中药组合物膏剂,所述中药组合物粉末和凡士林的质量比为1:1。
张某,49岁,男,2011年8月15日初诊,主诉:头面部起疖肿6天。一周前于头顶部生一肿块,渐渐长大,随后在左右颧部、左侧鼻部也相继发生肿块,进2日来伴发热,纳食欠佳,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检查:患者形体偏瘦,头顶右后方、颧部两侧、左侧鼻部各有一肿块,头顶肿块大若乒乓球,颧部两侧、左侧鼻部肿块大如花生,所有肿块均无头,头顶及左侧颧部肿块高突而软,右侧颧部、左侧鼻部肿块稍硬,体温38.6℃,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2.8×109/L。诊断:中医诊断:暑疖,西医诊断:疖。治法: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每次20g,每日1次,3日后二诊,头顶部肿块范围减少但未破溃,右侧颧部、左侧鼻部肿块质地变软,继续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9日后三诊,头顶部未见肿块,右侧颧部、左侧鼻部仅见少量,肿块质地变软。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470份、卷柏530份、山慈菇粉240份和冰片45份。
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粉末用凡士林调制成中药组合物膏剂。
李某,25岁,男,2013年5月18日初诊。主诉:左膝关节红肿疼痛2天。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红肿疼痛,皮温明显升高,活动受限,无恶寒发热等不适,纳眠可,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检查:左膝关节髌韧带两侧膝眼处隆起、饱满,以手触之松软,甚至有囊性感,疼痛明显,皮温升高,浮髌试验(+)。关节穿刺抽出120mL黄清色液体,细菌培养阴性。诊断:中医诊断:痹症,西医诊断:膝关节滑膜炎,治法:活血化瘀止痛。外治法: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每次25g,每日1次,5日后二诊,自觉左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稍肿胀,继续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10日后痊愈。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530份、卷柏460份、山慈菇粉260份和冰片55份。
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粉末用凡士林调制成中药组合物膏剂。
杨某,32岁,男,初诊主诉:右足红肿疼痛1周。于1周前大量饮酒后出现右足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局部皮温明显升高,无发热寒战,无头痛头晕,无胸闷气短,无腹胀腹痛。在家未作特殊处理,病情无缓解。检查:右足皮肤红肿疼痛,以第一跖趾关节处明显,皮温升高,活动受限,体温36.8℃,尿酸:520μmol/L。诊断:中医诊断:痹症,西医诊断:痛风。治法:清热解毒。治法: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每次30g,每日1次,4日后二诊,右足皮肤红肿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皮温稍高,活动受限改善。继续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10日后痊愈,嘱患者多饮水、低嘌呤饮食。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450份、卷柏550份、山慈菇粉230份和冰片60份。
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粉末用凡士林调制成中药组合物膏剂。
王某,32岁,女,初诊主诉:左乳房红肿疼痛不适5天。5天前无意中发现左乳房有一肿物,皮色红,疼痛,伴恶寒发热,胸闷,善太息,肿物,并逐渐增大,局部变硬、尚未成脓。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检查:体温38.2℃,精神欠佳;左乳外下象限见片状红肿,可触及不规则包块,压痛明显,波动感弱阳性,乳头未见分泌物;右乳检查无异常。双乳彩超:左乳腺体增厚水肿,乳腺导管增宽,外象限局部异常回声;右乳局部异常回声。血常规:白细胞12.1×109/L。诊断:中医诊断:乳痈,西医诊断:急性乳腺炎(初期),治法: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每次20g,每日1次,7日后二诊,患者左乳房红肿疼痛明显改善。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550份、卷柏450份、山慈菇粉270份和冰片40份。
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粉末用凡士林调制成中药组合物膏剂。
王某,58岁,女,初诊主诉:反复多处关节疼痛3年,加重5天。3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多处关节疼痛,活动关节时疼痛加剧,主要位于双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掌指关节及膝关节,关节肿痛明显,伴有间断发热,自觉全身不适,乏力,三年来患者症状反复,且逐渐加重,掌指关节出现屈曲畸形,均未予处理,1月前年,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关节疼痛不能耐受,以双侧腕关节为甚,夜间疼痛,生活不能自理,精神欠佳,食欲及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沉紧。检查:双侧肩关节外展及背伸受限,双侧腕关节肿胀,皮温稍高,关节压痛明显,双侧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关节肿胀,有压痛。双侧膝关节肿胀,压痛,关节屈曲及背伸受限。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加快。诊断:中医诊断:痹症-痛痹,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每次20g,每日1次,7日后二诊,各关节肿胀及压痛明显减轻,继续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12日后三诊,各关节无肿胀、只有轻微压痛、活动灵活。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430份、卷柏420份、山慈菇粉280份和冰片65份。
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粉末用凡士林调制成中药组合物膏剂。
张某,60岁,女,初诊主诉:左下肢红肿疼痛伴发热3天。3天前不慎受凉感冒后出现左下肢腹股沟区疼痛,疼痛性质呈胀痛,进行性加重,继而出现左小腿近内踝关节处疼痛,伴发热及局部压痛,当时无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患者于当地诊所测体温38.3℃,予肌注“退烧针”后(具体药物不祥),体温未见明显下降,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患者遂就诊于“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5.6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7.7%。予“头孢美唑钠”静滴及“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肌注等治疗后,上症未见明显改善,呈进行性加重,左下肢胀痛渐扩散至左下膝关节以下,局部皮温升高、触痛,伴发热,体温在37.6℃至38.6℃,纳食欠佳,舌红,苔黄,脉数。检查:左侧腹股沟区红肿触痛,大小约15cm×10cm,左侧腹股沟触及一肿大淋巴结,直径约2cm,质韧,移动性差,压痛明显,左下肢膝关节以下至踝部红肿触痛,大小约22cm×14cm,皮肤无破溃缺损,皮温较对侧明显升高,无活动受限,肢端血运可,余肢正常,活动自如。诊断:中医诊断:痈(火毒凝结),西医诊断:左下肢蜂窝组织炎。治法:清热解毒,行淤活血。治法: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每次20g,每日1次,7日后二诊,左下肢红肿范围减少,局部皮温降低,无明显触痛,左侧腹股沟区淋巴结明显缩小,继续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12日后痊愈。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580份、卷柏570份、山慈菇粉210份和冰片35份。
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粉末用凡士林调制成中药组合物膏剂。
于某,28岁,男,初诊主诉:臀部常起疖肿2年。2年来臀部常出现小硬结节,基地潮红疼痛,挤压可有白色分泌物排除,无臭味,不久消退,但隔1周左右,又发生二三个,10天左右治愈,如此不断发生,在外地医院曾用青霉素及局部封闭治疗,未能控制。检查:右臀部内侧有一拇指大的疖肿,中央软化波动,周围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瘢痕,脓液穿刺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脉滑数,舌红,苔黄腻。诊断:中医诊断:坐板疮,西医诊断:疖病,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治法: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每次15g,每日1次,7日后日二诊:连续用药4天后脓肿消退,继续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8日后三诊:患者所有疖肿肿消痛止,只留粟粒样大小硬结。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440份、卷柏560份、山慈菇粉220份和冰片70份。
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粉末用凡士林调制成中药组合物膏剂。
曾某,40岁,男,初诊主诉:反复全身多关节疼痛4年,加重2天。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疼痛,呈持续性胀痛,伴皮温增高,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治疗,期间患者未规范就医,病情逐渐进展,累计双侧腕关节、掌指关节、肘关节,关节变形并形成皮下结石。2天前患者因进食豆类及海鲜食物后感上述症状加重,以双膝关节疼痛为甚,夜间疼痛加重,伴活动受限,伴皮温增高,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滑。检查:腕关节、掌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变形,全身多处痛风结石形成,关节活动受限,双膝关节皮肤红肿,压痛明显,皮温升高。尿酸:528μmol/L。诊断:中医诊断:痹症,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法: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每次15g,每日1次,7日后二诊,双膝部皮肤红肿疼痛明显减轻,皮温不高,活动受限改善。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400份、卷柏400份、山慈菇粉300份和冰片75份。
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粉末用凡士林调制成中药组合物膏剂。
屈某,21岁,女,初诊主诉:头部长小脓疱2年。2年来头皮部开始出现几个红色小红疙瘩,渐成脓疱疼痛,继之此起彼伏,成批出现,波及后项背部,曾连续照射紫外线几十次,内服长效磺胺、青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纳眠尚可,二便正常。脉象弦细,苔黄腻。检查:头顶及后项部可见大片孤立毛囊性丘疹及小脓疱,周围见红晕。诊断:中医诊断:发际疮,西医诊断:慢性毛囊炎。治法:祛风和营,清热解毒。治法: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每次10g,每日1次,6日后二诊:用药后头顶毛囊炎肿痛均较前减轻,继续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11日后三诊,头部、后项,无脓肿,轻微压微痛。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600份、卷柏600份、山慈菇粉200份和冰片25份。
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粉末用凡士林调制成中药组合物膏剂。
李某,51岁,女,初诊主诉:右侧腰背部起泡伴灼热刺痛3天。患者平素嗜食辛辣煎炸食品,3天前右侧腰背部皮肤灼热疼痛,不久出现水泡,形如带状,局部灼热疼痛,用西药治疗疗效欠佳,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诊断:中医诊断:蛇串疮,西医诊断:带状疱疹。治法:清肝利湿,解毒止痛。治法: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每次10g,每日1次,8日后二诊,右侧腰背部仍有皮肤灼热疼痛,无水泡,呈带状分布,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外敷;15日后三诊,右侧腰背部仍有皮肤轻微灼热疼痛,无水泡。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君药:飞龙掌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作为君药,运用其解毒止痛作用;臣药:卷柏性辛平,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取其止痛作用基础上,运用其活血作用,起到辅助君药作用;佐药:山慈菇,加强协助君药止痛作用;使药:冰片辛苦、微寒、性凉,除了继续协助止痛作用外,其可加强外用药物渗透作用。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能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廉,经过临床使用,解毒消肿镇痛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选择了120例热痹症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试验。
病例选择:
1、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于2015年由ACR(美国风湿病学会)/EULA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联合推出的痛风病诊断量化赋分建议,当所有条目得分相加超过8分即可诊断为痛风。
Figure BDA0002529263910000131
Figure BDA0002529263910000141
注:①该标准仅适用于至少发作过1次外周关节肿胀、疼痛及压痛,且在发作关节、滑囊或痛风结节中未找到尿酸盐结晶者。对于已在发作关节、滑囊或痛风结节者不适用此标准,但可直接诊断为痛风。②该标准最大得分是23分,当得分≥8分时可诊断为痛风。③该标准必须要进行血尿酸水平的检测。a关节受累表现为外周关节炎或滑囊肿胀、疼痛及压痛;b如果血尿酸水平<4mg/dL(<0.24mmol/L)则减4分;如果血尿酸水平在4–6mg/dL(0.24–0.36mmol/L),则计0分;c如果偏振光显微镜下发作关节或滑囊的滑液未找到尿酸盐结晶,则减2分;如果未进行滑液的检查,则计0分;d如果未进行影像学检查,则计0分;e透明软骨表面不规则的强回声不应随超声探头的角度变化而消失(若双边征随超声角度变化而消失则为假阳性);f双能CT成像常用的管电压条件是80kV和140kV,对双能数据使用痛风分析软件通过彩色编码技术进行处理,若关节或关节周围出现尿酸对应编码颜色则为阳性结果,而甲床、皮肤、血管等部位出现痛风对应编码颜色以及因痛风石体积过小、活动、射线硬化伪影等导致相同颜色出现均视为假阳性结果;g骨侵蚀定义为除外远端指向关节侵蚀及鸥翼征后,骨皮质破坏并伴有边缘硬化及突出。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1诊断依据
2.1.1多以单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1.2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物,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2.1.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
2.1.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2.1.5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2.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2年施行的《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关于痛风的证候分型,参照湿热蕴结型分类:
湿热蕴结型:临床是以关节的红、肿、热、痛为突出特征,伴活动不利,遇热疼痛加重,遇冷则自觉稍减轻。多见下肢,通常以第一跖趾关节与趾间关节为主,舌质红或绛,苔黄厚腻,脉濡滑或滑数。
将120例热痹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热痹症患者。治疗组中,男31例,女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6岁,其中40~60岁占75%;病程最短4天,最长14年,其中1~5年占70%。对照组A中,男33例,女7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0岁,其中40~60岁占77%;病程最短3天,最长12年,其中1~5年占72%;对照组B中,男32例,女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4岁,其中40~60岁占77%;病程最短6天,最长16年,其中1~5年占72%。三组病例的年龄、病情及病程差别不大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膏剂外敷,每日1次,对照组A给予口服依托考昔,每次1片,每天1次;对照组B给予金黄膏外涂。三组均口服碳酸氢钠片每次500mg,每天三次,用以碱化尿液,三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每个疗程为十天。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疗效评定方法,确立出治疗热痹症采用的具体评价标准:(这个需要改一下按照我们这个病)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
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A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B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和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三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热痹症患者中、西医治疗疗效比较表
Figure BDA0002529263910000161
综上,用西医药治疗热痹症主要是暂时发挥着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如果长时间服用对胃粘膜产生刺激,副反应较多,而治愈率低;而传统中药金黄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临床上也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起总体有效率仍待提高;而本发明的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通过缓解热痹症的红肿热痛,清热解毒、凉血止痛,降低炎症、消除软组织的肿胀并缓解疼痛,从根本上治疗热痹,治愈率高,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且对多年前的患者进行走访,发现,采用本申请的中药组合物治愈热痹症的病况,多年来并未再次发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400份~600份、卷柏400份~600份、山慈菇粉200份~300份和冰片25份~7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450份~550份、卷柏450份~550份、山慈菇粉230份~270份和冰片40份~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500份、卷柏500份、山慈菇粉250份和冰片50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470份、卷柏530份、山慈菇粉240份和冰片45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飞龙掌血530份、卷柏460份、山慈菇粉260份和冰片5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热痹症时调制为膏剂。
CN202010513788.1A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Active CN111450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3788.1A CN111450195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3788.1A CN111450195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0195A true CN111450195A (zh) 2020-07-28
CN111450195B CN111450195B (zh) 2022-02-01

Family

ID=71671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3788.1A Active CN111450195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019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9273A (zh) * 2015-03-02 2015-06-10 贵州苗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祛风止痛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192A (zh) * 2015-11-25 2016-02-03 范葵 一种山慈菇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9273A (zh) * 2015-03-02 2015-06-10 贵州苗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祛风止痛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192A (zh) * 2015-11-25 2016-02-03 范葵 一种山慈菇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邹海烽等: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IL-6 的影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0195B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8442B (zh) 治疗跌打损伤的组合物及其药酒
CN110075258A (zh) 一种糖尿病足溃疡外用药
WO2016066058A1 (zh) 一种治疗乳腺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
CN111450195B (zh) 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5853463B (zh) 一种治疗痈疮溃疡、促进肌肉生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77113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
CN101406583B (zh) 一种治疗皮肤外伤所致疮疡的外敷中药软膏
CN114652674A (zh) 一种活血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851B (zh)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制剂
CN104147261B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1829248A (zh) 一种治疗甲状腺肿的中药
CN111632096A (zh) 一种用于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生物蜡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1447B (zh) 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06417B (zh) 一种治疗痰湿痹阻型髌骨软化症的中药
CN105327290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坏疽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3206B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75715A (zh) 一种治疗中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87702A (zh) 一种治疗皮肤外伤及溃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8653A (zh) 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58400A (zh) 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1145A (zh) 一种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7411B (zh) 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组合物
CN108837117A (zh) 一种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278714C (zh) 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
CN101543552B (zh) 一种治疗淋巴结肿大的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