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9703A - 椎间撑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椎间撑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9703A
CN111449703A CN202010265261.1A CN202010265261A CN111449703A CN 111449703 A CN111449703 A CN 111449703A CN 202010265261 A CN202010265261 A CN 202010265261A CN 111449703 A CN111449703 A CN 111449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hinge shaft
block
rod
sh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52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文兵
吴凯
彭鲲
李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2652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97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9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970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06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with antagonistic arms as supports for retractor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5Joint distra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5Joint distractors
    • A61B2017/0256Joint distractors for the sp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椎间撑开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支撑座及下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及所述下支撑座之间设有至少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剪力支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剪力支架在纵向伸缩,所述剪力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支撑座,下端连接所述下支撑座。本发明能够使医护人员高效的操作及调节装置对椎体间的支撑,降低手术上的操作难度,提高救护效率。

Description

椎间撑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间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撑开器是脊柱手术中常用的工具,其功能主要是将椎体之间的距离沿纵向撑开。常用的撑开工具中两个钳柄在手握的情况下沿轴销转动,从而使其钳口部位向外侧张开。那么传统撑开器在使用时虽然钳口能够向两侧开合,但是撑开器并不支持医护人员单手操作及高效的调节开合度,同时该撑开器的使用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角度有要求,增加了手术上的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公开一种椎间撑开装置,通过对装置使用时的体位要求及操作方式,能够解决传统撑开器在使用时医护人员操作复杂且调节效果不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内容,本发明所述装置包括上支撑座及下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及所述下支撑座之间设有至少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剪力支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剪力支架在纵向伸缩,所述剪力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支撑座,下端连接所述下支撑座。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剪力支架包括至少一组剪力杆组,所述剪力杆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等长,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等长;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铰轴与所述第二连杆旋转连接,第二连杆通过第二铰轴与所述第三连杆旋转连接,第三连杆通过第三铰轴与所述第四连杆旋转连接,第四连杆通过第四铰轴与所述第一连杆旋转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铰轴及所述第三铰轴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支撑座与所述第四铰轴连接;所述下支撑座与所述第二铰轴连接。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摇柄、丝杆、第一丝杆块及第二丝杆块;所述第一铰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块,所述第三铰轴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块;所述第一丝杆块设有通孔,第二丝杆块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的前端抵接在第一丝杆块相对所述第二丝杆块的另一端部,后端过盈的穿过所述通孔,并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摇柄与所述丝杆的前端同轴连接。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第二驱动块、棘轮、棘爪、抽拉棘轮、抽拉齿条及抽拉弹簧;所述第一驱动块与所述第一铰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块与所述第三铰轴连接;所述棘轮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块,所述棘爪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块并且与所述棘轮啮合;所述抽拉齿条一端与所述棘轮啮合,另一端通过抽拉弹簧与所述第二驱动块连接。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剪力杆组包括第五连杆及第六连杆;所述第五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座与所述第五连杆连接;所述下支撑座与所述第六连杆连接。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剪力杆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七连杆及第八连杆;所述第七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铰轴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支撑座旋转连接;所述第八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轴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座旋转连接。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撑座包括上支撑平台及上支撑软体;所述上支撑平台的底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剪力杆组的所述第五连杆及所述第七连杆旋转连接,顶部拆卸连接所述上支撑软体。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座包括下支撑平台及下支撑软体;所述下支撑平台的顶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剪力杆组的所述第六连杆及所述第八连杆旋转连接,底部拆卸连接所述下支撑软体。
针对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作详细描述,亦使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椎间撑开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二椎间撑开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三椎间撑开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立体图。
附图标注:
110、第一连杆;120、第二连杆;130、第三连杆;140、第四连杆;150、第五连杆;160、第六连杆;170、第七连杆;180、第八连杆;210、第一铰轴;220、第二铰轴;230、第三铰轴;240、第四铰轴;310、第一丝杆块;320、第二丝杆块;400、丝杆;500、摇柄;610、上支撑座;620、下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椎间撑开装置。该装置包括伸缩机构、上支撑座610及下支撑座620。伸缩机构受驱动的使上支撑座610与下支撑座620在竖直方向远离或靠近。
请参考图1,伸缩机构包括一驱动组件及两个平行接相同的剪力支架。剪力支架包括一剪力杆组,该剪力杆组由等长的第一连杆110、第二连杆120、第三连杆130及第四连杆140组成。并且第一连杆110的一端铰接在一第一铰轴210,另一端铰接在一第四铰轴240,第二连杆120的一端铰接在一第二铰轴220,另一端铰接在第一铰轴210,第三连杆130的一端铰接在一第三铰轴230,另一端铰接在第二铰轴220,第四连杆140的一端铰接在第四铰轴240,另一端铰接在第三铰轴230。第一连杆110、第二连杆120、第三连杆130及第四连杆140构成一能够形变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第一铰轴210及第三铰轴230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二铰轴220及第四铰轴240能够相互靠近及远离。
同时,上支撑座610与第四铰轴240连接,下支撑座620与第二铰轴220连接。那么上支撑座610及下支撑座620分别抵接在椎间内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时,通过操作驱动组件能够使医护人员方便的保持上支撑座610及下支撑座620对椎体间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摇柄500、丝杆400、第一丝杆块310及第二丝杆块;第一铰轴210同轴固定第一丝杆块310,第三铰轴230同轴固定第二丝杆块。第一丝杆块310沿第一铰轴210及第三铰轴230的连线方向开设有丝杆400通孔,第二丝杆块沿第一铰轴210及第三铰轴230的连线方向开设有螺纹孔,并且螺纹孔及丝杆400通孔的轴线重合。丝杆400的前端抵接在第一丝杆块310相对第二丝杆块的另一端部,后端过盈的穿过通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摇柄500与丝杆400的前端同轴固定。那么在医护人员主动操作摇柄500转动时,丝杆400被动的转动。丝杆400在转动使会使第二丝杆块及与剪力支架产生转动趋势,又因为上支撑座610及下支撑座620在椎体间的抵接、丝杆400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使该转动趋势转换为促使第二丝杆块朝向第一丝杆块310的位移趋势。第二丝杆块朝向第一丝杆块310的位移会使第一铰轴210与第三铰轴230靠近,第二铰轴220与第四铰轴240远离。在第二铰轴220与第四铰轴240远离时上支撑座610及下支撑座620进一步撑开椎体件的间距。同时,丝杆400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具有自锁功能,能够防止上支撑座610及下支撑座620相对的位移。
进一步的设置,上支撑座610与第二铰轴220是铰接关系,下支撑座620与第四铰轴240铰接关系。那么上支撑座610及下支撑座620能够更好的与椎体内表面紧密的抵接。进一步的,上支撑座610通过一第一万向节与第二铰轴220活动连接,下支撑座620通过一第二万向节与第四铰轴240活动连接。
优选的,上支撑座610包括上支撑平台及上支撑软体;下支撑座620包括下支撑平台及下支撑软体。上支撑平台用于与第四铰轴240铰接,下支撑平台用于与第二铰轴220铰接。
当然,为了方便手术进行,上支撑座610及下支撑座620能够分贝具有上延长座及下延长座。那么在上延长座及下延长座分别抵接在椎体间时,依旧能够对椎体进行支撑。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该剪力杆组由第一连杆110、第二连杆120、第三连杆130及第四连杆140组成。并且第一连杆110的一端铰接在一第一铰轴210,另一端铰接在一第四铰轴240,第二连杆120的一端铰接在一第二铰轴220,另一端铰接在第一铰轴210,第三连杆130的一端铰接在一第三铰轴230,另一端铰接在第二铰轴220,第四连杆140的一端铰接在第四铰轴240,另一端铰接在第三铰轴230。第一连杆110、第二连杆120、第三连杆130及第四连杆140构成一能够形变的平行四边形。其中第一连杆110及第三连杆130等长,第二连杆120及第四连杆140等长。那么上支撑座610及下支撑座620在椎体件的抵触位置并未处在同一竖直线,使本实施例的装置能够被应用在发生病变而相邻并且发生错位的椎体间。
实施例三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剪力杆组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其中剪力杆组包括等长且相互平行的第五连杆150及第六连杆160、等长且相互平行的第七连杆170及第八连杆180。第五连杆150为第一连杆110沿图3中向上的延长段,并且第五连杆150相对第一连杆110的另一端铰接在上支撑座610。第六连杆160为第三连杆130沿途3中向下的延长段,并且第六连杆160相对第四连杆140的另一端铰接在下支撑座620。第七连杆170的一端与第三铰轴230铰接,另一端与上支撑座610铰接,以及第七连杆170的长度为第一连杆110及第五连杆150的长度组合;第八连杆180的一端与第一铰轴210铰接,另一端与下支撑座620铰接,以及第八连杆180的长度为第三连杆130及第六连杆160的长度组合。那么在第一铰轴210及第三铰轴230靠近或远离时,第五连杆150及第七连杆170会将上支撑座610向上的抬起,第六连杆160及第八连杆180会将下支撑座620向下的顶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第二驱动块、棘轮、棘爪、抽拉棘轮、抽拉齿条及抽拉弹簧;第一驱动块与第一铰轴210连接,第二驱动块与第三铰轴230连接;棘轮连接在第一驱动块,棘爪连接在第一驱动块并且与棘轮啮合;抽拉齿条一端与棘轮啮合,另一端通过抽拉弹簧与第二驱动块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椎间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上支撑座及下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及所述下支撑座之间设有至少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剪力支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剪力支架在纵向伸缩,所述剪力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支撑座,下端连接所述下支撑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力支架包括至少一组剪力杆组,所述剪力杆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等长,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等长;
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铰轴与所述第二连杆旋转连接,第二连杆通过第二铰轴与所述第三连杆旋转连接,第三连杆通过第三铰轴与所述第四连杆旋转连接,第四连杆通过第四铰轴与所述第一连杆旋转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铰轴及所述第三铰轴靠近或远离;
所述上支撑座与所述第四铰轴连接;
所述下支撑座与所述第二铰轴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摇柄、丝杆、第一丝杆块及第二丝杆块;
所述第一铰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块,所述第三铰轴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块;所述第一丝杆块设有通孔,第二丝杆块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的前端抵接在第一丝杆块相对所述第二丝杆块的另一端部,后端过盈的穿过所述通孔,并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摇柄与所述丝杆的前端同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第二驱动块、棘轮、棘爪、抽拉棘轮、抽拉齿条及抽拉弹簧;
所述第一驱动块与所述第一铰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块与所述第三铰轴连接;
所述棘轮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块,所述棘爪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块并且与所述棘轮啮合;
所述抽拉齿条一端与所述棘轮啮合,另一端通过抽拉弹簧与所述第二驱动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力杆组包括第五连杆及第六连杆;
所述第五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
所述上支撑座与所述第五连杆连接;
所述下支撑座与所述第六连杆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力杆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七连杆及第八连杆;
所述第七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铰轴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支撑座旋转连接;
所述第八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轴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座旋转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间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撑座包括上支撑平台及上支撑软体;
所述上支撑平台的底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剪力杆组的所述第五连杆及所述第七连杆旋转连接,顶部拆卸连接所述上支撑软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间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支撑座包括下支撑平台及下支撑软体;
所述下支撑平台的顶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剪力杆组的所述第六连杆及所述第八连杆旋转连接,底部拆卸连接所述下支撑软体。
CN202010265261.1A 2020-04-07 2020-04-07 椎间撑开装置 Withdrawn CN1114497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5261.1A CN111449703A (zh) 2020-04-07 2020-04-07 椎间撑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5261.1A CN111449703A (zh) 2020-04-07 2020-04-07 椎间撑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9703A true CN111449703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70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5261.1A Withdrawn CN111449703A (zh) 2020-04-07 2020-04-07 椎间撑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970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2001A (zh) * 2020-09-11 2021-02-26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装置
CN112869791A (zh) * 2021-01-18 2021-06-01 杜鑫瑞 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
CN113729807A (zh) * 2021-09-13 2021-12-03 周敏 一种普外科临床手术牵拉设备
CN116421240A (zh) * 2023-06-14 2023-07-1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肝胆外科用辅助手术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2001A (zh) * 2020-09-11 2021-02-26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装置
CN112402001B (zh) * 2020-09-11 2022-03-08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装置
CN112869791A (zh) * 2021-01-18 2021-06-01 杜鑫瑞 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
CN113729807A (zh) * 2021-09-13 2021-12-03 周敏 一种普外科临床手术牵拉设备
CN116421240A (zh) * 2023-06-14 2023-07-1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肝胆外科用辅助手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9703A (zh) 椎间撑开装置
JP6327731B2 (ja) 患者の位置決め支持構造体
US10888484B2 (en) Reconfigurable pelvic support for surgical frame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of
US11369538B2 (en) Reconfigurable pelvic support for a surgical frame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of
CN109091238B (zh) 分体式微创手术器械辅助系统
CN109091236B (zh) 一种微创手术器械辅助操作臂
AU2016308175A1 (en) Surgical frame facilitating articulatable support for a patient during surgery
CN109091230B (zh) 一种微创手术主操作臂
JP2000505695A (ja) 小型で堅牢な昇降メカニズムを有する患者テーブルを含む医療機器
US11672718B2 (en) Reconfigurable upper leg support for a surgical frame
EP1474716B1 (de) Halter für am kopf zu tragende geräte
US6507964B1 (en) Surgical table
CN206151763U (zh) 多用途手术头架
CN111227773B (zh) 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
CN106344176A (zh) 一种术者姿态可调节的鼻内窥镜手术平台
DE202006006500U1 (de) Entbindungsbett
CN108652730B (zh) 一种植入式脊柱侧弯手术辅助可调弯折板
CN210077744U (zh) 颈椎撑开装置
CN115006170A (zh) 一种用于眼科临床检查用的眼睑扩撑系统
CN113679333A (zh) 一种口腔科用儿童专用口腔撑开装置
CN208611232U (zh) 一种便携式妇科检查装置
CN211985736U (zh) 一种适用于手术的医生座椅
CN215688147U (zh) 一种椎体撑开器
CN215606649U (zh) 一种多角度脊柱牵引装置
CN209583537U (zh) 肘托组件和站驾式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