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6696B - 汽车电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电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6696B
CN111446696B CN202010360015.4A CN202010360015A CN111446696B CN 111446696 B CN111446696 B CN 111446696B CN 202010360015 A CN202010360015 A CN 202010360015A CN 111446696 B CN111446696 B CN 1114466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urrent
automobile
motor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00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6696A (zh
Inventor
张俊来
焦红莲
李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3600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66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6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6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6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6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otors
    • H02H7/085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otors against excessive load
    • H02H7/085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otors against excessive load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bnormal temperature by using a temperature sens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5/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non-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s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H02H5/04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non-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s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abnormal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9/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 H02P29/02Providing protection against overload without automatic interruption of supply
    • H02P29/024Detecting a fault condition, e.g. short circuit, locked rotor, open circuit or loss of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9/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 H02P29/60Controlling or determin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otor or of the dr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获取辅助加热模式下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上;判断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在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从而在汽车电机堵转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并获取当前温度,只有在当前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才以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防止电机出现温度过高而烧毁的情况,解决了如何在电机堵转状态下,保护电机不受损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电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内通常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以实时采集电机温度,当电机温度过高时,通过限制电机输出功率或停止工作,以到达保护电机,防止电机因过温烧毁的目的。
现有电机温度保护策略不能全覆盖电机的运行工况,当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UVW三相线路中仅有两相有电流输出,有电流的两相温度高,无电流通过的一相温度低,此时温度传感器上报的温度可能已经超过电机过温保护阈值,造成电机损坏。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电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在电机堵转状态下,保护电机不受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电机保护方法,所述汽车电机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
获取所述辅助加热模式下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上;
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优选地,所述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之前,还包括:
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确定电流值为预设值的目标相;
判断预设温度传感器是否设置在所述目标相上;
在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不设置在所述目标相上时,将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作为上报温度;
检测所述目标相的目标温度,并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和所述上报温度计算温度偏差;
查找汽车电机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的温度阈值,并根据所述温度阈值和所述温度偏差计算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优选地,所述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确定电流值为预设值的目标相,具体包括:
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检测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各相线路的电流值;
将所述电流值与预设值进行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从所述三相线路中确定电流值为所述预设值的目标相。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具体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
查找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一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查找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二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
查找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三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三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辅助加热模式。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电机保护装置,所述汽车电机保护装置包括:
模式开启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
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辅助加热模式下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上;
阈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辅助加热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电机保护设备,所述汽车电机保护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汽车电机保护程序,所述汽车电机保护程序配置有实现如上所述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汽车电机保护程序,所述汽车电机保护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通过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获取所述辅助加热模式下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上;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从而在汽车电机堵转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并获取当前温度,只有在当前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才以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防止电机出现温度过高而烧毁的情况,解决了如何在电机堵转状态下,保护电机不受损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汽车电机保护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电机保护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电机保护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汽车电机保护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汽车电机保护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汽车电机保护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汽车电机保护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按键,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汽车电机保护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汽车电机保护程序。
在图1所示的汽车电机保护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外网,与其他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本发明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汽车电机保护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汽车电机保护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汽车电机保护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电机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汽车电机保护设备,还可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以汽车电机保护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汽车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汽车电池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再进行充电,这样的充电效率较高,而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的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采用通过汽车电机堵转的方式来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一种或多种加热方式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可将其他加热方式与本实施例中的辅助加热模式结合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也可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辅助加热模式单独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是在对汽车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汽车是静止的,并且处于充电状态,而且此时汽车电池的温度较低,需要对其进行加热。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的步骤具体可为: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判断汽车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在所述汽车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汽车电池的电池温度;将所述电池温度与预设电池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电池温度小于所述预设电池温度阈值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其中,所述辅助加热模式为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的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只有在汽车进行充电且汽车电池温度较低时才需要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因此,在汽车不处于充电状态或电池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不开启辅助加热模式,其中,预设电池温度阈值为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20,获取所述辅助加热模式下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上。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设温度传感器只有一个,并且将其设置在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均可,也就是说,不管将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哪一相线路,都可以实现本实例中的技术方案。
应当理解的是,在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UVW三相线路中仅有两相线路有电流输出,有电流的两相线路温度高,无电流通过的一相线路温度低,因此,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如果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无电流通过的一相线路上,检测到的会是较低的温度,而其他两相线路显然处于较高的温度,此时,如果将检测到的温度与电机过温保护阈值直接进行比较的话,可能会结果不准确,实际上其他两相线路的温度已经超过了电机过温保护阈值,但是由于比较结果不准确而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在一段时间过后,可能会造成电机烧毁。
步骤S30,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经过测试实验后,在电机过温保护阈值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得出的,通过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可以准确的判断是否继续维持辅助加热模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当前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说明此时电机温度过高,需要关闭辅助加热模式,以防止电机因过温而烧毁,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
步骤S40,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说明此时电机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可以继续维持辅助加热模式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但是,由于辅助加热模式有多种加热功率,因此还需确定与当前温度对应的加热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前温度越低时选择的加热功率就可以越大,当前温度越高时选择的加热功率就需要越小,而加热功率是与电流相对应的,因此需要根据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即根据当前温度选择对应的加热功率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的步骤具体可为:确定所述当前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查找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加热功率,并获取所述加热功率对应的电流,根据所述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获取所述辅助加热模式下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上;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从而在汽车电机堵转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并获取当前温度,只有在当前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才以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防止电机出现温度过高而烧毁的情况,解决了如何在电机堵转状态下,保护电机不受损坏的技术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汽车电机保护方法第二实施例,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001,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确定电流值为预设值的目标相。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01,包括:
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检测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各相线路的电流值;将所述电流值与预设值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从所述三相线路中确定电流值为所述预设值的目标相。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提前经过测试,计算出合适的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来保障电机不被烧毁,因此,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检测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各项线路的电流值。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电机在堵转状态时,三相线路中只有两相线路有电流,而另外一相线路是没有电流的,因此可以设定预设值为0,将各相线路的电流值与预设值进行匹配,便可从三相线路中确定电流值为0的目标相。
可以理解的是,三相线路分别为U相、V相、W相,因此目标相可为U相、V相、W相中的一相,目标相即为电流值为0的一相线路。
步骤S002,判断预设温度传感器是否设置在所述目标相上。
步骤S003,在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不设置在所述目标相上时,将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作为上报温度。
步骤S004,检测所述目标相的目标温度,并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和所述上报温度计算温度偏差。
可以理解的是,判断预设温度传感器是否设置在目标相上,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目标相上时,可将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作为上报温度,然后检测目标相的目标温度,根据目标温度和上报温度计算温度偏差,其中温度偏差为在堵转状态下,无电流的目标相与其他有电流的两相之间的温度差值,应当理解的是,除目标相外其他两相的温度相同。
应当理解的是,在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目标相上时,检测除目标相外的其他两相的温度,并将其他两相的温度作为上报温度,再检测目标相的目标温度,根据目标温度和上报温度计算温度偏差。
在具体实现中,U V W三相温度分别为Tu/Tv/Tw,电机内部的预设温度传感器布置于U V W三相中的任意一相,当电机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一相电流为0,另外两相电流均分,此时不确定具体哪相温度最高;
在U相电流为0时,Tu最小;Tv=Tw,Tv-Tu=△T,若温度传感器布置在U相,此时上报的温度T=Tu+△T;若温度传感器布置在V相,上报温度T=Tv=Tw。
在V相电流为0时,Tv最小;Tu=Tw,Tu-Tv=△T,若温度传感器布置在V相,此时上报的温度T=Tv+△T;若温度传感器布置在U/W相,上报温度T=Tu=Tw。
在W相电流为0时,Tw最小;Tu=Tv,Tu-Tw=△T,若温度传感器布置在W相,此时上报的温度T=Tw+△T;若温度传感器布置在U/V相,上报温度T=Tu=Tv。
基于以上推算,可以确定温度偏差△T。
步骤S005,查找汽车电机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的温度阈值,并根据所述温度阈值和所述温度偏差计算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汽车电机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的温度阈值即为电机过温保护阈值,根据温度阈值和温度偏差便可计算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在具体实现中,可设定汽车电机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的温度阈值为Ta,根据所述温度阈值和所述温度偏差计算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计算公式为:Tb=Ta-△T。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确定电流值为预设值的目标相;判断预设温度传感器是否设置在所述目标相上;在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不设置在所述目标相上时,将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作为上报温度;检测所述目标相的目标温度,并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和所述上报温度计算温度偏差;查找汽车电机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的温度阈值,并根据所述温度阈值和所述温度偏差计算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在后续步骤中便可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而不用将当前温度直接与电机过温保护阈值进行比较,这样可以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降低电机因过温被烧毁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汽车电机保护方法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01,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步骤S402,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
步骤S403,查找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一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查找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二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查找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三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三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用Tb表示,将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用Tc表示,将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用Td表示,将当前温度用T表示,其中Tb>Tc>Td,因此,根据上述步骤可知,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Tc<T<Tb,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Td<T≤Tc,第三预设温度区间为T≤Td。
应当理解的是,在当前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内时,查找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一加热功率,并查找与所述第一加热功率对应的第一电流,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其中,第一电流可为0.2I。
应当理解的是,在当前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内时,查找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加热功率,并查找与所述第二加热功率对应的第二电流,根据所述第二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其中,第二电流可为0.5I。
应当理解的是,在当前温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内时,查找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三加热功率,并查找与所述第三加热功率对应的第三电流,根据所述第三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其中,第三电流可为I。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流、第二电流、第三电流均为技术人员提前设定好的,并将第一电流、第二电流、第三电流分别与第一加热功率、第二加热功率、第三加热功率以及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第三温度区间建立映射关系,在确定当前温度处于的温度区间后,便可确定对应的加热功率,进而确定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电流设置为0.2I,第二电流设置为0.5I,第三电流设置为I,其中,I理论上可为任意电流值,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仅通过这种方式来表征第一电流、第二电流与第三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当前温度与各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当前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然后查找温度区间对应的电流,并根据该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从而为汽车电机选择最合适的加热策略,在不损坏汽车电机的前提下,还可以让汽车电机处于最合适的加热功率,既可为汽车电池提供较好的辅助加热效果,又可以对汽车电机进行保护,提升汽车电机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汽车电机保护程序,所述汽车电机保护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汽车电机保护装置,所述汽车电机保护装置包括:
模式开启模块10,用于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汽车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汽车电池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再进行充电,这样的充电效率较高,而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的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采用通过汽车电机堵转的方式来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一种或多种加热方式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可将其他加热方式与本实施例中的辅助加热模式结合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也可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辅助加热模式单独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是在对汽车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汽车是静止的,并且处于充电状态,而且此时汽车电池的温度较低,需要对其进行加热。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的步骤具体可为: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判断汽车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在所述汽车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汽车电池的电池温度;将所述电池温度与预设电池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电池温度小于所述预设电池温度阈值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其中,所述辅助加热模式为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的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只有在汽车进行充电且汽车电池温度较低时才需要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因此,在汽车不处于充电状态或电池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不开启辅助加热模式,其中,预设电池温度阈值为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温度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所述辅助加热模式下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上。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设温度传感器只有一个,并且将其设置在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均可,也就是说,不管将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哪一相线路,都可以实现本实例中的技术方案。
应当理解的是,在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UVW三相线路中仅有两相线路有电流输出,有电流的两相线路温度高,无电流通过的一相线路温度低,因此,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如果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无电流通过的一相线路上,检测到的会是较低的温度,而其他两相线路显然处于较高的温度,此时,如果将检测到的温度与电机过温保护阈值直接进行比较的话,可能会结果不准确,实际上其他两相线路的温度已经超过了电机过温保护阈值,但是由于比较结果不准确而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在一段时间过后,可能会造成电机烧毁。
阈值判断模块30,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经过测试实验后,在电机过温保护阈值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得出的,通过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可以准确的判断是否继续维持辅助加热模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当前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说明此时电机温度过高,需要关闭辅助加热模式,以防止电机因过温而烧毁,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
辅助加热模块40,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说明此时电机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可以继续维持辅助加热模式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但是,由于辅助加热模式有多种加热功率,因此还需确定与当前温度对应的加热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前温度越低时选择的加热功率就可以越大,当前温度越高时选择的加热功率就需要越小,而加热功率是与电流相对应的,因此需要根据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即根据当前温度选择对应的加热功率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的步骤具体可为:确定所述当前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查找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加热功率,并获取所述加热功率对应的电流,根据所述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获取所述辅助加热模式下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上;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从而在汽车电机堵转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并获取当前温度,只有在当前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才以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防止电机出现温度过高而烧毁的情况,解决了如何在电机堵转状态下,保护电机不受损坏的技术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电机保护装置还包括阈值确定模块,用于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确定电流值为预设值的目标相;判断预设温度传感器是否设置在所述目标相上;在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不设置在所述目标相上时,将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作为上报温度;检测所述目标相的目标温度,并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和所述上报温度计算温度偏差;查找汽车电机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的温度阈值,并根据所述温度阈值和所述温度偏差计算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阈值确定模块,还用于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检测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各相线路的电流值;将所述电流值与预设值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从所述三相线路中确定电流值为所述预设值的目标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加热模块40,还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查找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一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加热模块40,还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查找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二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加热模块40,还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查找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三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三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电机保护装置还包括模式关闭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辅助加热模式。
在本发明所述汽车电机保护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法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估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估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智能设备(可以是手机,估算机,汽车电机保护设备,空调器,或者网络汽车电机保护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电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机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
获取所述辅助加热模式下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上;
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其中,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包括:
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汽车处于充电状态且汽车电池的电池温度小于预设电池温度阈值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之前,还包括:
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确定电流值为预设值的目标相;
判断预设温度传感器是否设置在所述目标相上;
在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不设置在所述目标相上时,将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作为上报温度;
检测所述目标相的目标温度,并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和所述上报温度计算温度偏差;
查找汽车电机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的温度阈值,并根据所述温度阈值和所述温度偏差计算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确定电流值为预设值的目标相,具体包括:
在进入辅助加热模式时,检测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各相线路的电流值;
将所述电流值与预设值进行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从所述三相线路中确定电流值为所述预设值的目标相。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具体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
查找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一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查找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二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温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
查找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三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三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辅助加热模式。
8.一种汽车电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机保护装置包括:
模式开启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
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辅助加热模式下预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所述预设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电机的三相线路中的任意一相线路上;
阈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辅助加热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电流对汽车电池进行辅助加热;
其中,所述模式开启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汽车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汽车处于充电状态且汽车电池的电池温度小于预设电池温度阈值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式。
9.一种汽车电机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机保护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汽车电机保护程序,所述汽车电机保护程序配置有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汽车电机保护程序,所述汽车电机保护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电机保护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60015.4A 2020-04-29 2020-04-29 汽车电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466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0015.4A CN111446696B (zh) 2020-04-29 2020-04-29 汽车电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0015.4A CN111446696B (zh) 2020-04-29 2020-04-29 汽车电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6696A CN111446696A (zh) 2020-07-24
CN111446696B true CN111446696B (zh) 2021-02-23

Family

ID=71653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0015.4A Active CN111446696B (zh) 2020-04-29 2020-04-29 汽车电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66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0621B (zh) * 2020-12-28 2022-10-14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061766B (zh) * 2023-04-06 2023-06-27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电池内部加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2120A (zh) * 2018-09-28 2019-02-0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方法、电动汽车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0304B (zh) * 2013-11-19 2016-05-04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加热控制方法
US20170002737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Ray Popejoy Heating System for Backup Generator
CN106452194A (zh) * 2016-11-04 2017-02-22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加热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324474B1 (ja) * 2016-12-01 2018-05-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および温度検出状態判定方法
CN109962320A (zh) * 2017-12-22 2019-07-02 青岛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82247B (zh) * 2018-03-21 2020-06-02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10126678A (zh) * 2019-05-15 2019-08-16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加热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2120A (zh) * 2018-09-28 2019-02-0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方法、电动汽车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6696A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7068B2 (en) Inverter device
CN108134558B (zh) 电动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温度检测状态判定方法
CN111446696B (zh) 汽车电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0287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
CN111572349B (zh) 电动汽车堵转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371597B1 (ko) 차량의 급속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5761117B2 (ja) 回転機の制御装置
CN107219844B (zh) 功率模块开机自检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185348B1 (en) A battery information dete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smart battery,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11043830B2 (en) Vehicle and electric power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CN111605439A (zh) 电机辅助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94303B (zh) 电机空载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96736A (zh) 车辆旋变失效保护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60746B (zh) 一种电动车辆驱动系统过载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0945777A (zh) 仪器保护装置及仪器保护方法
CN111090030A (zh) 开路故障诊断方法、装置、电机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69803B (zh) 便携式应急储能电源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622925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16961151A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067307B (zh)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的温度检测和保护方法、系统、装置及电机保护系统
WO2021049501A1 (ja) 温度推定装置
KR102529906B1 (ko) 차량 충전 제어 장치, 그를 포함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8128211A (zh) 新能源汽车及其电机扭矩确定方法、装置及电机
US20240109434A1 (en) Over-temperature management of dc link capacitor in electric vehicle propulsion drive converter
CN117630622A (zh) 电机控制器的结温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