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6517B - 一种温控装置、电池模组、车辆及电池温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控装置、电池模组、车辆及电池温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6517B
CN111446517B CN202010344377.4A CN202010344377A CN111446517B CN 111446517 B CN111446517 B CN 111446517B CN 202010344377 A CN202010344377 A CN 202010344377A CN 111446517 B CN111446517 B CN 111446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plate
plate
temperature control
liqui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43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6517A (zh
Inventor
阎明瀚
顾妍妍
闫仕伟
汤杰
江吉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43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6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6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6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6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6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6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7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2Closed pipes transferring heat by thermal conductivity or phase transition, e.g.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7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01M10/6571Resistive hea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thermal insulation or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温控装置、电池模组、车辆及电池温控方法。本发明的温控装置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液冷板、第一导热板、隔热垫、第二导热板和第二液冷板,单体电池设置在第一导热板和隔热垫之间,第二液冷板与单体电池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均内设有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内设置有挥发性液体,且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之间包括连通状态和隔绝状态,在连通状态时,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进行热交换;在隔绝状态时,单体电池与空气热隔绝。本发明的温控装置结构精简、体积小、成本低、功能适配性强,不增设空调制冷系统,还能起到能耗低、噪音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温控装置、电池模组、车辆及电池温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控装置、电池模组、车辆及电池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除了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化以外,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或其他能量的形式散失,但电池一般是密封的,当电池内积聚的热能无法向外界散发时,电池内的电解液可能会蒸发而干涸,导致充放电的效率下降、极板变形、内阻增加和机械部件氧化加速,最终电池性能表现为容量降低和寿命缩短。
为了对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散热,一般是在电池布局空间中增设空调制冷系统或使用相变材料(固态材料吸热融化成液态)包裹电池来进行散热。然而,当电池应用在车辆上时,由于空调制冷系统的风机噪音大、能耗高、安装体积大,将会降低车辆乘员的舒适性和降低车辆的行驶里程和乘坐空间;若是使用相变材料来对电池使用包裹式结构或“三明治”式结构,需要大量单位成本高的相变材料,而且结构设计复杂,因此总成本高,难以实现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装置,其结构精简,成本低,能耗低,功能适配性强。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体积小,成本低,功能适配性强。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其成本低,能耗低,噪音小。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温控方法,其操作简单,温度控制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温控装置,应用于单体电池,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液冷板、第一导热板、隔热垫、第二导热板和第二液冷板,所述单体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隔热垫之间,所述第二液冷板与所述单体电池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均内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设置有挥发性液体,所述第一导热板用于与所述第一液冷板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导热板用于与所述第二液冷板进行热交换,且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包括连通状态和隔绝状态;
在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处于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进行热交换,以使所述单体电池通过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与所述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处于隔绝状态时,所述单体电池与所述空气热隔绝。
作为温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体电池和所述隔热垫之间设置有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用于加热所述单体电池。
作为温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由热管制成,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内热管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导热板或所述第二导热板的长度方向,以使所述挥发性液体在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两端之间流动,或在所述第二导热板内的两端之间流动。
作为温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设置有由热管制成的传热管,所述传热管连通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以使所述挥发性液体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流动。
作为温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热管中部设置有电磁水阀门连接,所述电磁水阀门用于隔绝或流通所述挥发性液体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的流动。
作为温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液冷板背离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散热翅片。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外壳、单体电池,及所述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单体电池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所述温控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外壳的底部直接接触。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及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车体底部。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温控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一温度;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的隔绝状态切换到连通状态或者保持连通状态,以使所述挥发性液体在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形成回路。
作为电池温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外表的第二温度;
在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连通状态切换到隔绝状态或者保持隔绝状态,以使所述挥发性液体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静止且相互隔绝。
作为电池温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温度阈值时,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的连通状态切换到隔绝状态或者保持隔绝状态,且启动所述电热膜对所述单体电池进行加热。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液冷板、第一导热板、隔热垫、第二导热板和第二液冷板来形成温控装置,其中,单体电池设置在第一导热板和隔热垫之间,使得单体电池和第二导热板之间能够隔绝热交换,而第一导热板和单体电池直接接触,第一导热板又与第一液冷板直接接触,第二导热板与第二液冷板直接接触,使得单体电池能够与第一液冷板直接进行热交换,第二液冷板与单体电池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利用第一液冷板来吸收和储存来自第一导热板的热量,起到冷却和均温的效果,也能够通过第二液冷板将传递的热量直接散发到外部环境的空气中,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另外,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内设有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内设置有挥发性液体,并且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包括连通状态和隔绝状态,在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处于连通状态时,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之间能够直接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将单体电池散发的热量传递到单体电池外的空气中,进一步增加对单体电池的散热效果;在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处于隔绝状态时,外界热量只能传递到第二液冷板,而无法直接传递到第一液冷板,以使单体电池与外部环境的空气热隔绝,还能对单体电池起到保温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温控装置结构精简、体积小、成本低、功能适配性强,不增设空调制冷系统,还能起到能耗低、噪音小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温控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温控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液冷板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传热管的局部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温控装置;100、空腔结构;11、第一液冷板;12、第二液冷板;121、散热翅片;13、第一导热板;14、第二导热板;15、隔热垫;16、电热膜;17、传热管;171、电磁水阀门;18、导热层;
2、电池模组;200、单体电池;21、外壳;3、车辆;31、车体;32、第一温度传感器;33、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考图1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温控装置1,应用于单体电池200,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液冷板11、第一导热板13、隔热垫15、第二导热板14和第二液冷板12,单体电池200设置在第一导热板13和隔热垫15之间,第二液冷板12与单体电池200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一导热板13与第二导热板14均内设有空腔结构100,空腔结构100内设置有挥发性液体,第一导热板13用于与第一液冷板11进行热交换,第二导热板14用于与第二液冷板12进行热交换,且第一导热板13与第二导热板14包括连通状态和隔绝状态,在第一导热板13与第二导热板14处于连通状态时,第一液冷板11与第二液冷板12进行热交换,以使单体电池200通过第一液冷板11和第二液冷板12与单体电池200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在第一导热板13与第二导热板14处于隔绝状态时,单体电池200与单体电池200外的空气热隔绝。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液冷板11、第一导热板13、隔热垫15、第二导热板14和第二液冷板12来形成温控装置1,其中,单体电池200设置在第一导热板13和隔热垫15之间,使得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之间能够隔绝热交换,而第一导热板13和单体电池200直接接触,第一导热板13又与第一液冷板11直接接触,第二导热板14与第二液冷板12直接接触,使得单体电池200能够与第一液冷板11直接进行热交换,第二液冷板12与单体电池200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利用第一液冷板11来吸收和储存来自第一导热板13的热量,起到冷却和均温的效果,也能够通过第二液冷板12将传递的热量直接散发到外部环境中,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另外,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内设有空腔结构100,空腔结构100内设置有挥发性液体,并且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包括连通状态和隔绝状态,在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处于连通状态时,第一液冷板11和第二液冷板12之间能够直接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将单体电池200散发的热量传递到单体电池200外的空气中,进一步增加温控装置1对单体电池200的散热效果;在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处于隔绝状态时,外界热量只能传递到第二液冷板12,而无法直接传递到第一液冷板11,以使单体电池200与外部环境的空气热隔绝,还能对单体电池200起到保温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温控装置1结构精简、体积小、成本低、功能适配性强,不增设空调制冷系统,还能起到能耗低、噪音小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液冷板11和第二液冷板12都没有外接管路,皆为内部自循环的冷却液,第一液冷板11能够利用冷却液的高比热容的特点来吸收第一导热板13传递的来自单体电池200放出的热量。在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连通时,利用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高导热率的特性,能够加速第一液冷板11和第二液冷板12之间的换热效率。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垫15可以由隔热泡棉或气凝胶制成。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具有弹性高、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本实施例的隔热泡棉除了上述特点以外,还能隔绝热交换。而气凝胶,又称为干凝胶,当凝胶脱去大部分溶剂,使凝胶中液体含量比固体含量少得多,或凝胶的空间网状结构中充满的介质是气体,外表呈固体状,这即为气凝胶。由于气凝胶中80%以上是空气,所以有较好的隔热效果。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本实施例的隔热垫15还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温控装置1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单体电池200与第一导热板13之间的导热层18。导热层18能够加快单体电池200和第一导热板13之间的热交换速率,因此能够增强温控装置1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导热层18由相变材料、导热硅脂和导热硅胶中的任一种材料制成。其中,相变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是指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因此,相变材料能够迅速地从单体电池200中吸收热量,并把热量传递到第一液冷板11上。另外,导热硅脂是一种高导热绝缘有机硅材料,几乎永远不固化,可在-50℃-+230℃的温度下长期保持使用时的脂膏状态,既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又有优异的导热性,同时具有低游离度(趋向于零),耐高低温、耐水、臭氧、耐气候老化等优点。同理,导热硅胶也是高导热化合物,具有不会固体化,和不会导电的特性,可以避免诸如电路短路等风险。
特别地,本实施例的相变材料可以是石墨和石蜡组成的复合相变材料,能有效克服单一的无机物或有机物相变储热材料存在的缺点,又可以改善相变材料的应用效果以及拓展其应用范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单体电池200和隔热垫15之间设置有电热膜16,在单体电池200温度过低时,能够使用电热膜16来加热单体电池200回复到正常工作的问题,能够有效延长单体电池200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电热膜16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加热膜,将导电的金属材质附着到绝缘材质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上,然后在金属层表面再覆盖一层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将金属层严密包裹在里面,形成片状导电膜,对片状导电膜通电后,金属因为内阻发热,形成电热效应,从而使得PET加热膜能够发热。并且,PET加热膜的绝缘性佳,耐高温能力和耐低温能力强,耐冲击能力和耐振动能力也强,还拥有较高的阻燃性,能够对单体电池200进行加热的同时,还能避免单体电池200收到损害。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由热管制成,热管是一种具有快速均温特性的特殊材料,中空的金属管体结构使得热管具有质轻的特点。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挥发性液体,而管壁设置有吸液芯,大多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端为蒸发端,另外一端为冷凝端,当热管一端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端,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因此,由热管制成的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具有优异的热超导性能和快速均温的特性。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内热管的轴向方向平行于第一导热板13或第二导热板14的长度方向,以使挥发性液体在第一导热板13的两端之间流动,或在第二导热板14内的两端之间流动,能够加快第一导热板13和第一液冷板11的换热效率,或者加快第二导热板14和第二液冷板12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4,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之间设置有由热管制成的传热管17,传热管17连通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以使挥发性液体在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之间流动,从而实现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的连通。
优选地,继续参考图1,传热管17中部设置有电磁水阀门171,电磁水阀门171用于隔绝或流通挥发性液体在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之间的流动。电磁水阀门171可关闭或开启,比如,在电磁水阀门171关闭时,能够隔绝挥发性液体在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之间的流动;在电磁水阀门171开启时,挥发性液体能够在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之间流动。本实施例的电磁水阀门171的型号可以是ZBS-DN8-10,不锈钢的材质能够防腐,具体按实际使用需求选择,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以第一导热板13为例,热管可以设置在空腔结构100中部,以使第一导热板13两端的空腔结构100能够给挥发性液体提供缓冲和汇流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第二液冷板12背离第一液冷板11的一侧还设置有散热翅片121,散热翅片121能够与单体电池200外的空气直接接触,能够增大温控装置1与单体电池200外的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强外部环境的空气与温控装置1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升换热效果。
参考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2,包括外壳21、单体电池200,及上述温控装置1,温控装置1与单体电池200连接并设置于外壳21内部,且温控装置1的底部与外壳21的底部直接接触。本实施例中的温控装置1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温控装置1拥有同样的结构及达到同样的效果,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特别地,参考图6,第二液冷板12可以集成到外壳21中,能够精简电池模组2的结构,进一步减少体积,同时也能提升温控装置1与外壳21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参考图6,外壳21的下表面可以设置有散热翅片121,由于温控装置1的底部与外壳21的底部直接接触,同样能够加强外部环境的空气与温控装置1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升换热效果。
另外,参考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3,包括车体31,及上述电池模组2,电池模组2设置于车体31底部。本实施例中的温控装置1、电池模组2与上述实施例的温控装置1、电池模组2拥有同样的结构及达到同样的效果,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优选地,电池模组2的外壳21的下表面可以设置有散热翅片121,且散热翅片121能够与单体电池200外的空气直接进行热交换,同样能够加强外部环境的空气与温控装置1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升换热效果。一般地,车辆3行驶越快,消耗的电能越多,则单体电池200因转化损耗而散发的热量也越多,但是由于散热翅片121能够接触车体31外迅速流动的空气,能够将单体电池200散发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翅片121后迅速传递到车体31外的空气,使得在一定范围内,车辆3的散热速率与行驶速度成正比。
特别地,车辆3在运行过程中,单体电池200的温度是持续升温的,在单体电池200的温度较低时,通过使用相变材料组成的导热层18和第一液冷板11能够吸收单体电池200散发的热量,能够满足单体电池200的散热需求。然而,当单体电池200的温度达到一定临界点时,仅通过导热层18和第一液冷板11已不足以满足单体电池200的散热需求,因此,可以接入能够与外部环境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液冷板12来提供进一步的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第二液冷板12的操作可以是自动化实现的,为了说明温控装置1对单体电池200实现自动化控制温度的过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温控方法,参考图8,本实施例的电池温控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3,本实施例的电池温控方法包括:
S101、检测单体电池200的第一温度;
S102、在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隔绝状态切换到连通状态或者保持连通状态,以使挥发性液体在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之间形成回路。
由于温控装置1的底部与电池模组2的底部直接接触,而电池模组2的底部设置于车体31的底部,因此,单体电池200的热量能够通过挥发性液体从第一液冷板11传递到第二液冷板12,再从第二液冷板12传递到车体31外部的空气中,从而对单体电池200进行散热,使得单体电池200的温度维持在正常温度范围内。
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在单体电池200持续升温时,自动切换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的状态,从而分阶段利用第一液冷板11和第二液冷板12的冷却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温控装置1、电池模组2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温控装置1、电池模组2拥有同样的结构及达到同样的效果,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优选地,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第一温度可以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2来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32可以设置于单体电池200的表面,比如是上表面、下表面或侧表面,以获得贴近单体电池200本身温度的第一温度值。
优选地,切换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的状态,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设置在传热管17的电磁水阀门171来实现,第一温度传感器32与电磁水阀门171电连接,比如,启动电磁水阀门171,能够将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切换至连通状态。
一般地,车辆3所处的外部环境温度是多变的,比如是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夏季时,由于阳光的直射,车辆3所处的环境温度一般是高于车体31内部的,若车辆3处于低速运行状态或静止状态,此时外部空气的温度可能高于单体电池200的温度,同样为了实现温控装置1对单体电池200实现自动化控制温度的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温控方法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电池温控方法,参考图9,本实施例的电池温控方法还包括:
S201、检测车辆3外表的第二温度;
S202、在第二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切换至隔绝状态或保持隔绝状态,以使挥发性液体在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之间静止且相互隔绝。
因此,当车辆3底部的下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时,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切换至隔绝状态或者保持隔绝状态,使得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在电磁水阀门171和隔热垫15的隔绝下,温控装置1只有第二液冷板12吸收了热量,并无法直接与第一液冷板11进行热交换,从而减缓了外界温度对单体电池200的影响,实现了温控装置1对单体电池200的保温需求。
优选地,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的状态也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电磁水阀门171来实现,在关闭电磁水阀门171时,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4切换至隔绝状态。
同样,参考图7,车辆3也可以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33来检测第二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33与电磁水阀门171电连接,为了测量车辆3所处环境的空气温度,也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影响测量结果,优选地,第二温度传感器33可以设置于车辆3底部的下表面,与温控装置1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区域。特别地,若温控装置1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翅片121时,若车辆3所处环境的空气温度下降或空气流动,第二液冷板12所吸收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翅片121快速传递至外部环境的空气,实现降温。
上述实施例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3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可以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或非接触是温度传感器,如热敏电阻温度计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而红外温度传感器则是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上述电池温控方法可以由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 SYSTEM——BMS系统)实现,BMS系统是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以及根据控制逻辑来对各个电子元件进行控制操作,例如,将电磁水阀门171、第一温度传感器3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3分别接入BMS系统,在BMS系统上设置控制逻辑,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检测操作和状态切换或状态保持操作,从而实现无人化的全自动化控制操作。
本实施例不需设置复杂的液冷系统,仅通过结构简单且构件组成少的温控装置1和BMS系统,能够进行有效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温度控制操作,能够达到显著的温度控制效果。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温控装置,应用于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液冷板、第一导热板、隔热垫、第二导热板和第二液冷板,所述单体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隔热垫之间,所述第二液冷板与所述单体电池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均内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设置有挥发性液体,所述第一导热板用于与所述第一液冷板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导热板用于与所述第二液冷板进行热交换,且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包括连通状态和隔绝状态,
在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处于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进行热交换,以使所述单体电池通过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与所述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处于隔绝状态时,所述单体电池与所述空气热隔绝;
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由热管制成,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内热管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导热板或所述第二导热板的长度方向,以使所述挥发性液体在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两端之间流动,或在所述第二导热板内的两端之间流动;
所述热管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中部,使所述第一导热板两端的所述空腔结构能够对所述挥发性液体起到缓冲和汇流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和所述隔热垫之间设置有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用于加热所述单体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设置有由热管制成的传热管,所述传热管连通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以使所述挥发性液体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中部设置有电磁水阀门,所述电磁水阀门用于隔绝或流通所述挥发性液体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的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冷板背离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散热翅片。
6.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单体电池,及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单体电池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所述温控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外壳的底部直接接触。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及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车体底部。
8.一种电池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一温度;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的隔绝状态切换到连通状态或者保持连通状态,以使所述挥发性液体在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形成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外表的第二温度;
在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连通状态切换到隔绝状态或者保持隔绝状态,以使所述挥发性液体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静止且相互隔绝。
CN202010344377.4A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温控装置、电池模组、车辆及电池温控方法 Active CN111446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4377.4A CN111446517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温控装置、电池模组、车辆及电池温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4377.4A CN111446517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温控装置、电池模组、车辆及电池温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6517A CN111446517A (zh) 2020-07-24
CN111446517B true CN111446517B (zh) 2022-10-14

Family

ID=71657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4377.4A Active CN111446517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温控装置、电池模组、车辆及电池温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65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4575A (zh) * 2020-07-31 2020-10-27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及其阻燃隔热板
CN112366416A (zh) * 2020-11-10 2021-02-12 山东博胜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fp锂电池
CN112397811B (zh) * 2020-12-08 2022-03-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电池包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4566747B (zh) * 2022-03-07 2023-01-24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漏电保护的储能电池箱及制备方法
CN116031540B (zh) * 2023-03-30 2023-06-06 北京中冠宝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能源储电设备及其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183B (zh) * 2015-11-24 2020-08-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07459121U (zh) * 2017-11-09 2018-06-05 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CN110061323B (zh) * 2019-03-29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装置、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209691901U (zh) * 2019-04-30 2019-11-26 苏州高迈新能源有限公司 汽车动力电池温度控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6517A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6517B (zh) 一种温控装置、电池模组、车辆及电池温控方法
CN105762437B (zh) 浸液式电池箱温度控制系统
CN208637482U (zh) 一种电池箱
WO2018187901A1 (zh) 一种带有热管理设计电池模块、电池装置与电池系统
CN105206895A (zh) 电池组的冷却方法及带有冷却装置的电池组
CN201387911Y (zh) 一种蓄电池模块
CN109361036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
CN104538700A (zh)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内插扁平微热管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方法
CN205335394U (zh) 带有冷却装置的电池组
CN112599891A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107959090A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2582722A (zh) 电池包及包括该电池包的车辆
CN112952237A (zh) 电池热管理装置、电池模组及电池热管理方法
CN216058098U (zh) 一种冷却装置
CN108511844A (zh) 柔性导热条及其在动力电池散热系统中的应用
CN207602734U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US20200136216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Vapor Chambers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nd Vehicles Including the Same
CN211789133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CN109066010B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9374610U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综合热管理系统
CN211980830U (zh) 温控装置、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02405344U (zh) 一种电池温控箱和温控装置
CN215418313U (zh) 均温电池壳体
CN210110990U (zh) 一种直流快充液冷电池系统
CN21129532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