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9848A - 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9848A
CN111439848A CN202010330624.5A CN202010330624A CN111439848A CN 111439848 A CN111439848 A CN 111439848A CN 202010330624 A CN202010330624 A CN 202010330624A CN 111439848 A CN111439848 A CN 111439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reducing bacteria
coconut
nano zero
composite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06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正戟
刘剑
曾荣英
龙九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3306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98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9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98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006Radioactive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6Nutrients for stimulating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以膨化改性后的椰糠作为负载基材,纳米零价铁和铁还原菌包裹在所述椰糠中,通过如下步骤:1)选取椰子外壳,破碎成椰糠;2)将椰糠进行干燥;3)放入微波膨胀炉进行膨化;4)将椰糠加入到FeSO4溶液中,再加入有机溶剂、分散剂,搅拌均匀;5)加入NaBH4,快速搅拌后过滤;6)对所得材料进行灭菌;7)加入磷酸缓冲溶液和葡萄糖溶液;8)接种含铁还原菌的发酵菌液,密封;9)放入恒温摇床,暗光培养,过滤后即得复合填料。本发明所述复合填料采用椰糠作为铁还原菌的有机碳源,纳米零价铁制备过程中无需氮气保护,制备操作简便,能有效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核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的含铀废水体量正变得越来越多。铀具有极强的放射性,当铀污染水体和土壤后,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研究含铀废水的治理。
椰子是一种热带水果,广泛存在热带农村地区,在我国海南较为常见。在椰子生产过程中,椰子外壳是一种副产物,较常见于椰子种植农场和椰子加工市场。椰糠是从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下的一种纯天然的有机质介质,孔隙度大,容重小,透气性好,常用于花卉种植和园林栽培。
纳米零价铁是一种环境友好新型材料,具有粒径小、表面积大、还原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常用于水体修复领域。但纳米零价铁存在空气中稳定性差、保存难度大,易与周围介质中的水或氧气反应,形成的氧化层会抑制与污染物的进一步反应。
铁还原菌是对以Fe(III)作为唯一电子受体、Fe(III)被还原、同时氧化有机碳源,并从中获取能量供自身生长的一类微生物的统称。由于Fe在地球上丰度较高,铁的氧化物在地球上也分布广泛,一般只要存在无氧环境,几乎都会发生Fe(III)的异化还原,而这种Fe(III)的还原主要是异化Fe(III)还原微生物介导的。并且有研究表明,这种以外源铁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异化Fe(III)还原可能是微生物最早利用的代谢方式并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植物材料经过改性处理后,是供铁还原菌生存的优良有机碳源。有研究表明,零价铁可有效的处理含铀废水,零价铁可将废水中的U(VI)离子还原成U(Ⅳ),U(Ⅳ)沉淀下来被回收利用,零价铁被氧化成Fe(III)化合物,如CN 201711232395公开了一种利用两种活泼性金属的还原吸附性能处理含铀废水的方法。该方法是以铁和铝为材料,利用铁的还原性、铝提供电子的能力以及铁氧化物的吸附性处理含铀废水。但是所产生的氢氧化铁不溶物包裹在纳米零价铁表面,阻滞了纳米零价铁在后续废水处理的化学反应,降低了纳米零价铁的废水处理效率。因此,研究利用植物材料作为有机碳源,利用零价铁对U(VI)的还原作用和铁还原菌对Fe(III)异化还原作用处理含铀废水,是废水处理领域的一大新方向。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并将所制得的复合填料应用于放射性核素U(VI)低含量废水的处理,以解决纳米零价铁因与U(VI)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不溶物而导致纳米零价铁表面钝化、填料使用寿命短、废水处理量少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是以膨化改性后的椰糠作为负载基材,纳米零价铁和铁还原菌包裹在所述椰糠中。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填料中,所述铁还原菌为1.0×102-1.0×104个/g,优选地,所述复合填料中,所述铁还原菌为1.0×102-8.0×103个/g,更优选地,所述铁还原菌为1.0×102-7×103个/g。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椰糠比表面积为20-30m2/g,优选地,所述改性椰糠比表面积为20-28m2/g,更优选地,所述改性椰糠比表面积为20-26m2/g。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椰子外壳,用水洗净,采用破碎机械,将椰子外壳破碎成椰糠;
2)将椰糠进行干燥至一定含量的水分;
3)然后放入微波膨胀炉进行膨化;
4)将椰糠按照一定重量比加入到FeSO4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分散剂,搅拌均匀;
5)加入NaBH4,快速搅拌后过滤;
6)将所得到复合材料进行灭菌;
7)向灭菌后的复合材料,加入已过滤的磷酸缓冲溶液,葡萄糖溶液,通氮气除去溶液中氧气;
8)接种含铁还原菌的发酵菌液,密封;
9)放入恒温摇床,暗光培养,过滤后即得复合填料。
进一步地,步骤1)中椰糠粒径为50目-500目,优选地,步骤1)中椰糠粒径为50目-400目,更优选地,步骤1)中椰糠粒径为50目-200目。
进一步地,步骤2)中干燥是在温度为10℃-60℃下进行,优选地,步骤2)中干燥是在温度为20℃-60℃下进行,更优选地,步骤2)中干燥是在30℃、40℃、50℃下进行。
进一步地,根据温度设定,步骤2)中干燥为1小时-24小时,优选地,步骤2)中干燥为3小时-12小时,更优选地,步骤2)中干燥为3小时、6小时、12小时。
进一步地,经干燥后,步骤2)中椰子糠含水分量为5%-30%,优选地,经干燥后,步骤2)中椰子糠含水分量为10%-25%,更优选地,经干燥后,步骤2)中椰子糠含水分量为10%-20%。
进一步地,步骤3)膨化功率为500-2000W,优选地,步骤3)膨化功率为800-1500W,更优选地,步骤3)膨化功率为1000-1500W。
进一步地,步骤3)膨化时间为0.5-10分钟,优选地,步骤3)膨化时间为1-5分钟,更优选地,步骤3)膨化时间为2-5分钟。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膨化改性后的椰糠用量为0.1-8.0g/L,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膨化改性后的椰糠用量为0.1-6.0g/L,更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膨化改性后的椰糠用量为0.3-5.0g/L。
进一步地,步骤4)椰糠与溶液中FeSO4的重量比为1:(1-8),优选地,步骤4)椰糠与溶液中FeSO4的重量比为1:(1-6),更优选地,步骤4)椰糠与溶液中FeSO4的重量比为1:(2-5)。
进一步地,步骤4)溶液中FeSO4质量浓度为1.0-20.0g/L,优选地,步骤4)溶液中FeSO4质量浓度为1.0-18.0g/L,更优选地,步骤4溶液中FeSO4质量浓度为1.0-16.0g/L。
进一步地,步骤4)中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丙酮、丁酮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步骤4)中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更优选地,步骤4)中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步骤4)加入的有机溶剂:FeSO4溶液体积比为1:(10-80),优选地,步骤4)加入的有机溶剂:FeSO4溶液体积比为1:(10-60),优选地,步骤4)加入的有机溶剂:FeSO4溶液体积比为1:(10-50)。
进一步地,步骤4)中分散剂为可溶性淀粉、CMC、糊精、明胶、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优选地,步骤4)中分散剂为可溶性淀粉、明胶、CMC中的一种,更优选地,步骤4)中分散剂为明胶。
进一步地,步骤4)加入的分散剂:椰糠的重量比为1:(1-8),优选地,步骤4)加入的分散剂:椰糠的重量比为1:(1-6),更优选地,步骤4)加入的分散剂:椰糠的重量比为1:(2-4)。
进一步地,步骤5)中NaBH4溶液含量与FeSO4溶液含量之比为(1-10):1,优选地,步骤5)中NaBH4溶液含量与FeSO4溶液含量之比为(2-8):1,更优选地,步骤5)中NaBH4溶液含量与FeSO4溶液含量之比为3:1、4:1、5:1。
进一步地,步骤6)灭菌方式可以是高温高压灭菌、紫外线灭菌、干热灭菌、臭氧灭菌中的一种,优选地,步骤6)灭菌方式可以是高温高压灭菌、紫外线灭菌、干热灭菌中的一种,更优选地,步骤6)灭菌方式为高温高压灭菌。
进一步地,步骤7)葡萄糖与复合材料的重量比为1:(1-50),优选地,步骤7)葡萄糖与复合材料的重量比为1:(5-40),更优选地,步骤7)葡萄糖与复合材料的重量比为1:(5-35)。
进一步地,步骤8)中所述铁还原菌是Shewanella oneidensis、Sulfbacillus sp、Geobacter、Desulfuromonas sp、Deferrisoma sp、Pecobacter sp、Klebsiella sp.KB52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步骤8)中所述铁还原菌是Shewanella oneidensis、Sulfbacillus sp、Geobacter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更优选地,步骤8)中所述铁还原菌为Shewanella oneidensis。
进一步地,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含量为105-109个/ml,优选地,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含量为105-108个/ml,更优选地,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含量为105-107个/m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所加入的复合材料的重量与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体积之比为10-500g/ml,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所加入的复合材料的重量与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体积之比为20-400g/ml,更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所加入的复合材料的重量与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体积之比为30-350g/ml。
进一步地,步骤7)中所加入的葡萄糖的重量与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体积之比为1-30g/ml,优选地,步骤7)中所加入的葡萄糖的重量与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体积之比为1-20g/ml,更优选地,步骤7)中所加入的葡萄糖的重量与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体积之比为1-15g/ml。
进一步地,步骤9)中培养温度为30-40℃,优选地,步骤9)中培养温度为30-37℃,更优选地,步骤9)中培养温度为30℃、35℃、37℃。
进一步地,步骤9)中培养时间为5-20天,优选地,步骤9)中培养时间为7-15天,更优选地,步骤9)中培养时间为7天、10天、15天。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可应用于含铀酸性废水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装填到有机玻璃柱中,两端用纤维布塞紧,压实;
2)使用注射泵将含U(VI)废水从步骤1)中装填好的玻璃下端注入,处理好的水从玻璃柱上端排出。
进一步地,步骤1)中有机玻璃柱内径为10-30cm,长度为100-200cm,优选地,步骤1)中有机玻璃柱内径为10-20cm,长度为120-180cm,更优选地,步骤1)中有机玻璃柱内径为12-18cm,长度为130-150cm。
进一步地,步骤2)中含U(VI)酸性废水pH为2-6.5,优选地,步骤2)中含U(VI)酸性废水pH为3-6,更优选地,步骤2)中含U(VI)酸性废水pH为3.0、5.0。
进一步地,步骤2)中废水U(VI)含量为0.1-80mg/L,优选地,步骤2)中废水U(VI)含量为0.2-60mg/L,更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废水U(VI)含量为0.5-50m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采用的椰糠材料含有较多木质素、纤维素、戊聚糖,利用其羟基等强极性基团的静电作用,可有效地分隔纳米零价铁材料,阻止纳米零价铁发生团聚现象;
2)膨化后的椰糠材料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可同时容纳纳米零价铁和铁还原菌;
3)使用有机溶剂和高分子亲水分散剂,抑制纳米零价铁与水中氧发生氧化反应,并将纳米零价铁进行包裹,并吸附在椰糠孔隙内,从而有效防止纳米零价铁氧化和聚集,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活性;
4)所采用的铁还原菌可将铀废水处理过程中纳米零价铁与U(VI)离子反应产生的Fe(Ⅲ)不溶物还原成Fe(Ⅱ)化合物,对纳米零价铁进行活化,防止纳米零价铁因氢氧化铁不溶物包裹而失去反应活性,从而将填料的使用寿命和废水处理效率提高50%;
5)椰糠材料含有的木质素、纤维素、戊聚糖,是铁还原菌的优良有机碳源,有助于铁还原菌的生长;
6)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椰子外壳来源广泛,原料成本低廉,制作方法简便,条件控制简便,易于商业化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扫描电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负载纳米零价铁的改性椰糠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膨化处理后的改性椰糠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附图仅作为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椰子外壳,用水洗净,采用破碎机械,将椰子外壳破碎至粒径50目粉状椰糠;
2)将椰糠进行干燥,温度30℃,12小时,水分约为20%;
3)然后放入微波膨胀炉中,调节功率为1000W,膨化2分钟;
4)称取椰糠6.02g,加入到10L 3.0g/L的FeSO4溶液中,加入乙醇2.0L,明胶10g,搅拌2小时;
5)加入10L 1.2g/L的NaBH4,快速搅拌15秒,过滤;
6)将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加入到1L去离子水中,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升温至121℃,灭菌30分钟;
7)向灭菌后的复合材料,加入100ml 13g/L经0.22μm滤膜过滤后的pH 7.0磷酸缓冲溶液,100ml 54g/L葡萄糖溶液,通氮气除去溶液中氧气;
8)接种1ml105个/ml铁还原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发酵菌液,密封;
9)放入恒温摇床,温度保持30℃,暗光培养7天,过滤后即得复合填料。
实施例2
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椰子外壳,用水洗净,采用破碎机械,将椰子外壳破碎至粒径100目粉状椰糠;
2)将椰糠进行干燥,温度40℃,6小时,水分约为15%;
3)然后放入微波膨胀炉中,调节功率为1200w,膨化1.5分钟;
4)称取椰糠18.95g,加入到10L 7.5g/L的FeSO4溶液中,加入乙醇2.5L,明胶50g,搅拌2小时;
5)加入10L 7.6g/L的NaBH4,快速搅拌20秒,过滤;
6)将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加入到1L去离子水中,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升温至121℃,灭菌30分钟;
7)向灭菌后的复合材料,加入150ml 13g/L经0.22μm滤膜过滤后的pH 7.0磷酸缓冲溶液,150ml 54g/L葡萄糖溶液,通氮气除去溶液中氧气;
8)接种1ml106个/ml铁还原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发酵菌液,密封;
9)放入恒温摇床,温度保持35℃,暗光培养10天,过滤后即得复合填料。
实施例3
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椰子外壳,用水洗净,采用破碎机械,将椰子外壳破碎至粒径200目粉状椰糠;
2)将椰糠进行干燥,温度50℃,3小时,水分约为10%;
3)然后放入微波膨胀炉中,调节功率为1500W,膨化1分钟;
4)称取椰糠50.1g,加入到加入10L15.2g/L的FeSO4溶液中,加入乙醇3L,明胶100g,搅拌2小时;
5)加入10L 19.0g/L的NaBH4,快速搅拌40秒,过滤;
6)将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加入到1L去离子水中,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升温至121℃,灭菌30分钟;
7)向灭菌后的复合材料,加入200ml 13g/L经0.22μm滤膜过滤后的pH 7.0磷酸缓冲溶液,200ml 54g/L葡萄糖溶液,通氮气除去溶液中氧气;
8)接种1ml 107个/ml铁还原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发酵菌液,密封;
9)放入恒温摇床,温度保持37℃,暗光培养15天,过滤后即得复合填料。
实施例4
取实施例1-3中步骤2)中所制得的改性椰糠和未改性椰糠,利用BET法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464829420000081
由表1可知,椰糠经改性后,其比表面积增大了2倍以上,孔容扩大了3倍以上。
实施例5
称取实施例1-3中所制得的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填料25g,参考GB4789中MPN计数法,对铁还原菌进行计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复合填料重量(g) 25 25 25
铁还原菌数(个) 3.5×10<sup>3</sup> 5.3×10<sup>4</sup> 1.6×10<sup>5</sup>
铁还原菌含量(个/g) 1.4×10<sup>2</sup> 2.1×10<sup>3</sup> 6.4×10<sup>3</sup>
实施例6
取实施例1-3中任一例中方法制得的复合填料5g,分别加入5L pH5.0 U(VI)浓度为2mg/L、10mg/L、20mg/L、30mg/L、40mg/L、50mg/L、60mg/L的溶液中,搅拌1小时。检测处理后溶液中U(VI)含量,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464829420000082
由此表3可知,复合填料使用量为5,U(VI)浓度在2-50mg/L范围内的溶液经复合填料处理后U(VI)浓度低于国家排放标准0.05mg/L,当U(VI)浓度为60mg/L时,处理后U(VI)浓度大于国家排放标准,含铀废水处理不达标。由表3数据计算可得,复合填料使用量与所需U(VI)重量比最低为20:1时,处理后的含铀废水合格,U(VI)去除率大于95%,复合填料最大去除容量为49.6mg/g。
实施例7
将按照实施例1-3中任一例中方法制得的复合填料装填入有机玻璃柱(内径为16cm、长度为120cm),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样条件下制备的未接种铁还原菌的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作为填料,装填入相同的有机玻璃柱中,作为对照组。通过恒压注射泵,将模拟含铀废水(pH3.0,U(VI)为2.0mg/L)分别注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机玻璃柱中,下端为进水口,上端为出水口,通入时间为一周。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废水中U(VI)含量,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2464829420000091
每天处理12小时,统计每日排出的水量,如表5中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2464829420000092
由表4可知,经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的废水,其U(VI)含量均低于0.05mg/L,符合国家污水排放相关标准。由表5可知,实验组排出的水量略有下降,但在后期下降幅度不大,而对照组排出的水量激剧下降,到后期有机玻璃柱几乎堵塞,收集到的水较少,一周排出的总水量只有实验组的45%。由此可知,在铁还原菌的异化还原作用下,实验组复合填料钝化量较少,可进行连续性的污水处理,不会影响到废水处理正常生产。而对照组复合填料却全部钝化,所产生的红棕色不溶物阻滞了填料对污水的正常处理,在后期对照组复合填料严重淤塞,废水处理难以正常进行,必须对对照组中淤塞的复合填料进行清理。由此可见,负载的铁还原菌有助于防止纳米零价铁的钝化,从而提高废水处理的生产效率,延长水处理填料的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其特征在于,其以膨化改性后的椰糠作为负载基材,纳米零价铁和铁还原菌包裹在所述椰糠中,所述椰糠比表面积为20-30m2/g,所述铁还原菌为1.0×102-1.0×104个/g。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椰子外壳,用水洗净,采用破碎机械,将所述椰子外壳破碎成椰糠;
2)将步骤1)中所述椰糠进行干燥至一定含量的水分;
3)步骤2)中干燥后所述椰糠放入微波膨胀炉进行膨化;
4)将步骤3)膨化后所述椰糠按照一定重量比加入到FeSO4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分散剂,搅拌均匀;
5)向步骤4)中所述FeSO4溶液加入NaBH4,快速搅拌后过滤;
6)将步骤5)中所得到复合材料进行灭菌;
7)向步骤6)中所述灭菌后的复合材料,加入已过滤的磷酸缓冲溶液,葡萄糖溶液,通氮气除去溶液中氧气;
8)向步骤7)中所述溶液接种含铁还原菌的发酵菌液,密封;
9)将步骤8)中所述溶液放入恒温摇床,暗光培养,过滤后即得复合填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葡萄糖与复合材料的重量比为1:(1-5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还原菌是Shewanella oneidensis、Sulfbacillus sp、Geobacter、Desulfuromonas sp、Deferrisoma sp、Pecobacter sp、Klebsiella sp.KB52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含量为105-109个/ml。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所加入的复合材料的重量与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体积之比为10-500g/ml。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加入的葡萄糖的重量与步骤8)中铁还原菌发酵菌液体积之比为1-30g/ml。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培养温度为30-37℃,培养时间为5-20天。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装填到有机玻璃柱中,两端用防漏布塞紧,压实;
2)使用注射泵将含U(VI)废水从步骤1)中装填好的玻璃下端注入,处理好的水从玻璃柱上端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含U(VI)废水pH为2.0-6.5,U(VI)含量为0.1-80mg/L。
CN202010330624.5A 2020-04-24 2020-04-24 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14398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0624.5A CN111439848A (zh) 2020-04-24 2020-04-24 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0624.5A CN111439848A (zh) 2020-04-24 2020-04-24 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9848A true CN111439848A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51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0624.5A Pending CN111439848A (zh) 2020-04-24 2020-04-24 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984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1720A (ko) * 2005-07-21 2007-01-25 델라웨어 대학교 영가철공정과 생물학적 공정을 이용한 난분해성 폐수 처리 공법
CN108690625A (zh) * 2018-04-28 2018-10-23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处理土壤中持久性卤代烃的缓释复合修复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3073A (zh) * 2018-04-20 2018-11-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改性纳米零价铁协同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0117035A (zh) * 2019-04-08 2019-08-1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菌糠碳负载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石油污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10586038A (zh) * 2019-10-18 2019-12-20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及其应用
CN110713250A (zh) * 2019-10-30 2020-01-21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一种Fe-Cu双金属电气石协同微生物除Cr(Ⅵ)填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1720A (ko) * 2005-07-21 2007-01-25 델라웨어 대학교 영가철공정과 생물학적 공정을 이용한 난분해성 폐수 처리 공법
CN108723073A (zh) * 2018-04-20 2018-11-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改性纳米零价铁协同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8690625A (zh) * 2018-04-28 2018-10-23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处理土壤中持久性卤代烃的缓释复合修复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17035A (zh) * 2019-04-08 2019-08-1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菌糠碳负载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石油污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10586038A (zh) * 2019-10-18 2019-12-20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及其应用
CN110713250A (zh) * 2019-10-30 2020-01-21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一种Fe-Cu双金属电气石协同微生物除Cr(Ⅵ)填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0979B (zh) 一种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和土壤修复剂
CN102476043B (zh) 用于水中除砷的纤维素基/Fe3O4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3824B (zh) 一种碳铁微电池缓释碳源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5674B (zh) 一种改性生物炭、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59663B (zh) 一种聚磷菌固定化小球及其应用
CN103773752B (zh) 一种石油降解菌的固定化方法与应用
CN109821889B (zh) 一种利用复合材料纳米微球的土壤多元化修复方法
CN108929700A (zh) 一种炭基固定化菌剂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1636B (zh) 一种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CN107434305A (zh) 一种富缺陷碳载体固定微生物的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9023B (zh) 一种污泥泥水分离方法
CN109897794A (zh) 一种混合废水培养的以蕨叶为碳源载体的生物活性炭
CN110699347B (zh) 一种固定化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39823A (zh) 一种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289198B (zh) 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39848A (zh) 改性椰糠负载纳米零价铁联合铁还原菌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89197B (zh) 一种胺化增强改性秸秆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6316B (zh) 一种过渡金属单原子碳材料的生物富集制备方法
CN116570620A (zh) 一种甲壳素基多功能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84269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12813059B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固定化方法
CN115744873A (zh) 一种原位氮掺杂磁改性猪粪炭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990441A (zh) 一种基于改性细菌纤维素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制备方法
JPH06212155A (ja) 微生物保持用担体、該担体を用いた土壌修復剤及び土壌修復方法
CN107512780B (zh) 一种去除养殖污水中高浓度氨氮的菌碳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