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2132A -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2132A
CN111432132A CN202010389849.8A CN202010389849A CN111432132A CN 111432132 A CN111432132 A CN 111432132A CN 202010389849 A CN202010389849 A CN 202010389849A CN 111432132 A CN111432132 A CN 111432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ing
preview interface
polarization
adjusting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98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2132B (zh
Inventor
汪勇
唐宇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898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2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2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2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2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2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以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输出第一预览界面;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这样可提高目标图像的清晰度,提高目标图像的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摄像头配备有镜头,其中,镜头由多个透镜组成的,透镜对自然光没有遮蔽的作用。因此,利用传统的摄像头拍摄表面光滑的物体,如玻璃器皿、水面、陈列橱柜、油漆表面、塑料表面等,常常由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线过强,造成穿过透镜的光线较多,使得拍摄的图像的饱和度较差或者存在反射镜像等等,导致图像的成像效果较差。
因此,如何提高图像的成像效果,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介质,能够得到成像效果较好的目标图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输出第一预览界面;
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获取装置,该图像获取装置具有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装置包括: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第一预览界面;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拍摄模块,用于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获取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这样可提高目标图像的清晰度,提高目标图像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振装置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的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振装置旋转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旋转角度的界面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旋转角度的界面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获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偏振装置,偏振装置是一种可使自然光转换为偏振光的光学元件。偏振装置可以为偏振片,偏振片又称为偏振光片、偏光镜、偏振镜或偏光玻璃等等,可以简称为PL(pl filter)镜。偏振装置可以包括圆偏振片、线性偏振片或薄膜偏振片等等。
偏振装置由两片光学玻璃组成。偏振装置的两片光学玻璃之间的涂层涂有一类结晶物,这一涂层可以产生极细的栅栏状的结构,类似一道细密的栅栏,只允许振动方向与缝隙相同的光通过。将上述两片光学玻璃各自独立地安装在可以旋转的环圈里,通过旋转其中一个光学玻璃便可以消除被摄物体表面的偏振反射光。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振装置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其中,偏振装置假设为单一波长的直线偏光元件,该偏振装置的偏振化方向为偏振装置的正视图的Y轴方向,那么偏振装置只允许平行于偏振化方向的振动光线通过。该实施方式中,自然光经过偏振装置后,改变成为具有一定振动方向的光,如图1所示,偏振装置过滤掉垂直于偏振化方向振动的光,保留平行于偏振化方向振动的光。可知,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摄像头的镜头组中增添偏振装置,起到降低光圈的作用,当用配备偏振装置的摄像头拍摄非金属表面时,偏振装置能够过滤掉漫反射中的许多偏振光,从而减弱光线强度,提交界面的饱和度,使得拍摄得到的图像更加清晰,提高图像的成像效果(比如,目标图像的清晰度、饱和度等等)。
基于前述偏振装置的优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该图像获取方法可将偏振装置增添至摄像头的镜头组中,利用偏振装置能够过滤大气中的雾气或灰尘反射除的各种方向的杂光的能力,使得目标对象的信息能够清晰的呈现出来,提高目标图像的成像效果。该图像获取方法可包括:输出第一预览界面;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图像获取方法可应用于各类摄像头,摄像头可以应用于拍摄设备,拍摄设备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等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后续以拍摄设备执行图像获取方案为例,阐述图像获取方法的相关操作,并不会对本申请有限定作用。可选的,该拍摄设备配置有显示装置、处理器和摄像头,显示装置也可为显示器、显示屏、触摸屏等等,触摸屏也可为触控屏、触控面板等等。其中,显示装置用于输出第一预览界面;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摄像头用于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这样可提高目标图像的清晰度,提高目标图像的的成像效果。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S201-S203。
S201:拍摄设备输出第一预览界面。
第一预览界面为摄像头对准目标对象时,显示装置输出的界面。在一种实现中,摄像头启动后,不管是否按下拍摄键,显示装置均实时地显示摄像头拍摄的界面,该实时显示的界面为第一预览界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预览界面可充满显示装置的全部屏幕。那么触发控件,如拍摄键、设置键等可显示在第一预览界面中,可选的,触发控件以低于第一预览界面的亮度或透明度的形式显示在第一预览界面中。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预览界面可占据显示装置的部分屏幕。比如,第一预览界面占据显示装置的屏幕的70%区域。那么触发控件可展示在显示装置除第一预览界面占据的屏幕区域以外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览界面在显示装置上的显示方式不限于上述两种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202:拍摄设备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之前,还可确定当前拍摄模式为偏振装置调整模式。其中,拍摄设备通常存储至少一种拍摄模式,拍摄模式可包括但不限于:定时拍摄、声控拍摄、笑脸抓拍或偏振装置调整模式等等,在偏振装置调整模式下,拍摄设备是基于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以拍摄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该智能手机安装并运行有拍照应用程序,则用户可打开拍照应用程序,并查看当前的拍摄模式是否为偏振装置调整模式;如果当前拍摄模式不是偏振装置调整模式,则将拍摄模式切换至偏振装置调整模式;如果当前拍摄模式是偏振装置调整模式,则直接执行后续的操作。
S203: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下述详细阐述步骤S202的两种实施方式,一方面是根据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对偏振装置的位置进行转移;另一方面是检测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时,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实现方式可以同时或择一执行,比如,根据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对偏振装置的位置进行转移后,如果检测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可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且基于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如果没有检测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基于转移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又如,检测到当前拍摄模式是偏振装置模式,也就是说,偏振装置已经位于镜头组中,那么可直接检测是否存在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基于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S202可包括:拍摄设备对第一预览界面进行分析,获得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根据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得到转移后的偏振装置。其中,偏振装置处于第一预设位置的滤光量小于所述偏振装置处于第二预设位置的滤光量,滤光量是指偏振装置过滤光线的多少,偏振装置在第二预设位置处与光轴垂直,光轴为摄像镜头中心点的光束的中心线。其中,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可包括但不限于:曝光量、光圈档数、饱和度、感光度等等,界面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比如,曝光量过大,则第一预览界面的亮度较高,第一预览界面的成效效果较差,又如,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保持较高光圈档数拍摄,也会导致第一预览界面的亮度较高,第一预览界面的成效效果较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界面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其中,预设条件是第一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较好的情况下的界面参数的条件,预设条件可以是拍摄设备或拍摄设备上安装的拍摄应用程序初始设备好的。比如,界面参数为第一预览界面的曝光量,预设条件为曝光量为150,现第一预览界面的曝光量为180,则确定界面参数(曝光量180)大于预设条件(曝光量150),则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又如,界面参数为第一预览界面的曝光量和光圈档数,预设条件为曝光量150,光圈档数2挡,现第一预览界面的曝光量为180,光圈档数为3挡,可知界面参数(曝光量180,光圈档数3挡)满足预设条件(曝光量150,光圈档数2挡),则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偏振装置所处的第二预设位置可以不相同。比如,第一预览界面的曝光量大于正常曝光量的二倍,偏振装置所处第二预设位置A时的滤光量大于,第一预览界面的曝光量大于正常曝光量的一倍,偏振装置所处的第二预设位置B时的滤光量。
举例来说,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的关系示意图。其中,镜头组301中包含至少一种透镜,偏振装置为圆偏振片,如图3所示,圆偏振片在第一预设位置302时,可用于过滤光线的圆偏振片的区域为区域304,圆偏振片在第二预设位置303时,可用于过滤光线的圆偏振片的区域为区域305,可知区域305的面积大于区域304的面积,因此,圆偏振片在第一预设位置为302处的滤光量小于圆偏振片在第二预设位置为303处的滤光量。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预设位置也可不是图3所示的第二预设位置303指示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比如,第二预设位置可以为圆偏振片全部转移至镜头组中,也就是说,圆偏振片可用于滤光的区域为整个圆偏振片,此时,圆偏振片的圆心通过光轴(摄像镜头中心点的光束的中心线)。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界面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三预设位置,其中,偏振装置处于第一预设位置的滤光量大于偏振装置处于第三预设位置的滤光量。在一种实现中,所谓界面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可以理解为,第一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较好,不需要在镜头组中切入偏振装置。那么偏振装置不位于镜头组中,也就是说,偏振装置在第三预设位置时,偏振装置中可用于过滤光线的区域为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S202还可包括:拍摄设备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若存在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根据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其中,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用于指示用户有调整偏振装置,以改变第一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的需求。具体地,检测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的过程是通过各类传感器检测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的。比如,配备偏振装置的智能手机,能够通过显示装置(触摸屏)中的触摸传感器检测用户的手指在显示装置(触摸屏)上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的方式可以包括: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那么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可包括:基于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的方式可以包括: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基于目标旋转角度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其中,目标旋转角度是偏振装置待旋转的旋转角度。目标旋转角度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或者基于用户的操作确定的,或者系统默认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目标旋转角度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使得偏振装置旋转目标旋转角度后,基于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可以拍摄得到用户满意的图像。举例来说,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振装置旋转的示意图。若偏振装置在未调整之前位于位置401处,偏振装置旋转目标旋转角度旋转到位置402。
确定目标旋转角度的方式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任一种或多种:
(1)若检测到对第一预设按键的点击操作,则显示调整界面;在检测到通过调整界面输入旋转角度时,将检测到的旋转角度作为目标旋转角度。
第一预设按键用于触发显示调整界面,以便于用户在调整界面中输入偏振装置的旋转角度。第一预设按键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位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可选的,第一预设按键可以位于摄像头的显示装置的第一预览界面内。可选的,第一预设按键可以位于显示装置中除第一预览界面以外的区域。
调整界面是一种人机交互界面,调整界面可以为输入框等等。详细地,若检测到针对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那么显示调整界面。比如,调整界面为输入框,则将用户在输入框中输入的旋转角度确定为目标旋转角度。
举例说明,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旋转角度的界面图。如图5所示,在第一预览界面的右下角设置有第一预设按键,若检测到第一预设按键被触发,则在第一预览界面中显示调整界面。相应的,调整界面可以如图3所示,其中,调整界面的背景为透明的背景,即调整界面中可以显示第一预览界面的信息。具体地,用户可以在调整界面中输入偏振装置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比如,顺时针、60°,意味着偏振装置顺时针旋转60°。
(2)在检测到对第二预设按键的点击操作时,根据点击操作确定对第一预设按键的点击次数;基于点击次数和预设角度变化量,得到目标旋转角度。预设角度变化量为每点击一次第二预设按键,偏振装置旋转旋转角度。预设角度变化量为系统设定。偏振装置旋转的方向可以为系统设定。比如,系统设定第二预设按键触发时,偏振装置默认旋转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
第二预设按键可以为虚拟按键或实体按键。虚拟按键可以理解为展现在显示装置上的触摸按钮。比如,用智能手机拍摄时,拍照键为虚拟按键。实体按键可以理解为配置在拍摄设备显示装置以外的按键。比如,智能手机用于调整音量的按键为实体按键。
如前述,第二预设按键每触发一次,偏振装置旋转预设角度变化量。目标旋转角度为第二预设按键触发的次数与预设角度变化量的乘积的结果。比如,系统设定第二预设按键每按下一次,偏振装置旋转30°,若第二预设按键被触发3次,则偏振装置旋转的角度为90°。
在第二预设按键为实体按键的场景下,举例说明基于点击次数和预设角度变化量,得到目标旋转角度。比如,智能手机右侧的音量键为偏振装置调整的按键,其中,音量增大的键每按下一次,偏振装置顺时针旋转10°,音量减小的键每按下一次,偏振装置逆时针旋转10°。若检测到音量增大的键按下5次,音量减小的键按下2次,则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为顺时针旋转30°。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检测第二预设按键的点击次数;基于点击次数和预设角度变化量,得到目标旋转角度。比如,设定从第一次触发第二预设按键开始计时,10秒内第二预设按键触发的次数为有效点击次数,那么目标旋转角度为10秒内点击次数与预设角度变化量的乘积。若第11秒检测到第二预设按键被触发,则默认此次点击操作为无效操作,不基于第11秒的点击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
(3)显示装置中显示偏振装置拖动条,通过拖动拖动条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如偏振装置拖动条的起点为0°,终点为360°,拖动条上分布多个刻度,每两个刻度之间对应一定的旋转角度。比如,每两个刻度之间对应的旋转角度为20°,若拖动条从第一个刻度位置拖动到第三刻度位置,则目标旋转角度为40°。
举例说明,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旋转角度的界面图。在图6的右侧有偏振装置拖动条,用户拖动按键601,可以确定目标旋转角度。比如,将按键401从0°拖到180°,则意味着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为180°。
可见,用户浏览第一预览界面,若不满意第一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则由用户确定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使得偏振装置基于目标旋转角度进行旋转。可以使基于旋转后的偏振装置拍摄得到的图像为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图像,提高图像的成像效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可检测从输出第一预览界面开始经过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偏振装置调整操作;若未检测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得到目标图像。其中,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可以为系统设定的,或者,用户确定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地,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那么当拍摄键触发时,基于第一预览界面得到目标图像。也就是说,第一预览界面包括的图像为目标图像。若检测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根据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进行分析,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得到转移后的偏振装置;或者,在检测到存在针对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时,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基于转移后的偏振装置或者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可得到成像效果更优的目标图像。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S701-S706。
S701:输出第一预览界面。
其中,输出第一预览界面的实施方式可参见图2步骤S201所述实施过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S702: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其中,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的实施方式可参见图2步骤S202所述实施过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S703: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二预览界面。
第二预览界面是摄像头基于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的。用户可浏览第二预览界面,并判断第二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是否满足需求;若用户不满意第二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那么用户可以再次选定目标旋转角度,使得偏振装置再次旋转,得到第三预览界面。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以多次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得到各个目标旋转角度对应的预览界面,进而得到最终的目标图像。
S704: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二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
其中,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二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的实施方式与图2步骤S202中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的实施过程类似,可参见图2步骤S202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如果检测到针对第二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执行步骤S705,如果未检测到针对第二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执行步骤S706。
S705:若存在,则触发确定目标旋转角度的操作。
其中,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目标旋转角度的实施方式与图2步骤S202中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目标旋转角度的实施过程类似,可参见图2步骤S202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S706:若不存在,则基于第二预览界面确定目标图像。
若在预设时长的时间段未检测到第二预览界面中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说明用户满意第二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那么将第二预览界面包含的图像作为目标图像。以拍摄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智能手机上安装并运行有拍摄应用程序,如果在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未检测到针对第二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当拍摄控件(按键或按钮)被触发时,可得到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为第二预览界面呈现的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采用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二预览界面后;还可再次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二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如果存在针对第二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再次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基于目标旋转角度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这样可多次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基于每次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得到预览界面,直到得到用户满意的预览图像,并将该预览图像确定为目标图像,提高用户的体验感,提高图像的成像效果。
请参见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附图8所示的图像获取装置,用于执行本申请图2、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经参照本申请图2、图7所示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图像获取装置80包括输出模块801、调整模块802、拍摄模块803。其中:
输出模块801,用于输出第一预览界面;
调整模块802,用于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拍摄模块803,用于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802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之前,还用于:
确定当前拍摄模式为偏振装置调整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802在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对第一预览界面进行分析,获得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界面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
根据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得到转移后的偏振装置,其中,偏振装置处于第一预设位置的滤光量小于偏振装置处于第二预设位置的滤光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802在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将所述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具体用于:
若界面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偏振装置在第二预设位置处与光轴垂直,光轴为摄像镜头中心点的光束的中心线。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802,还用于:
若界面参数不满足预设界面参数,则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三预设位置,其中,偏振装置处于第一预设位置的滤光量大于偏振装置处于第三预设位置的滤光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802在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用于指示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
若存在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根据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802在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
拍摄模块803在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时,具体用于:
基于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802在基于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
基于目标旋转角度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802在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时,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对第一预设按键的点击操作,则显示调整界面;
在检测到通过调整界面输入旋转角度时,将检测到的旋转角度作为目标旋转角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802在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时,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对第二预设按键的点击操作时,根据点击操作确定对第一预设按键的点击次数;
基于点击次数和预设角度变化量,得到目标旋转角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802在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时,具体用于:
检测从输出第一预览界面开始经过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偏振装置调整操作;
若未检测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得到目标图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拍摄模块803在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之前,还用于:
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二预览界面;
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二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出模块801输出第一预览界面;调整模块802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拍摄模块803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这样实现通过配置在图像获取装置中的偏振装置进行拍摄,得到成像效果更好的目标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内容以及各个模块执行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图2、图7所示实施例以及前述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获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像获取设备90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通信接口903,所述处理器901、所述存储器902、所述通信接口903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连接。
处理器901具有实现图2、图7所述实施例的功能。该处理器9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9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存储器9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装置(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装置(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90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装置(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装置(Read 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装置(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 StateDrive,SSD);存储器90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装置的组合。
通信接口903用于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图像获取设备90包括多个通信接口,其中,用于发送数据的通信接口和用于接收数据的通信接口可以不为同一个通信接口。
处理器901可以调用存储器9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
输出第一预览界面;
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901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之前,还用于:
确定当前拍摄模式为偏振装置调整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901在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对第一预览界面进行分析,获得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界面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
根据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得到转移后的偏振装置,其中,偏振装置处于第一预设位置的滤光量小于偏振装置处于第二预设位置的滤光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901在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将所述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具体用于:
若界面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偏振装置在第二预设位置处与光轴垂直,光轴为摄像镜头中心点的光束的中心线。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901,还用于:
若界面参数不满足预设界面参数,则将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三预设位置,其中,偏振装置处于第一预设位置的滤光量大于偏振装置处于第三预设位置的滤光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901在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用于指示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
若存在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根据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901在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
处理器901在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时,具体用于:
基于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901在基于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
基于目标旋转角度对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901在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时,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对第一预设按键的点击操作,则显示调整界面;
在检测到通过调整界面输入旋转角度时,将检测到的旋转角度作为目标旋转角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901在基于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时,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对第二预设按键的点击操作时,根据点击操作确定对第一预设按键的点击次数;
基于点击次数和预设角度变化量,得到目标旋转角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901在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时,具体用于:
检测从输出第一预览界面开始经过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偏振装置调整操作;
若未检测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得到目标图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901在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之前,还用于:
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二预览界面;
检测是否存在针对第二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
进一步地,处理器901还可以与通信接口903相配合,执行图2、图7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功能,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901输出第一预览界面;根据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基于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这样实现通过配置在图像获取装置中的偏振装置进行拍摄,得到成像效果更好的目标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用于执行图2、图7所示实施例中图像获取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为图像获取设备所设计的程序。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快闪存储装置、硬盘、固态硬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设备。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输出第一预览界面;
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基于所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之前,还包括:
确定当前拍摄模式为偏振装置调整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包括:
对所述第一预览界面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所述界面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
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将所述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得到转移后的偏振装置,其中,所述偏振装置处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滤光量小于所述偏振装置处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滤光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将所述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包括:
若所述界面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将所述偏振装置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装置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处与光轴垂直,所述光轴为摄像镜头中心点的光束的中心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界面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将所述偏振装置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三预设位置,其中,所述偏振装置处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滤光量大于所述偏振装置处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的滤光量。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针对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用于指示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调整;
若存在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根据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包括:
基于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
所述基于所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包括:
基于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所述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
基于所述目标旋转角度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所述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包括:
若检测到对第一预设按键的点击操作,则显示调整界面;
在检测到通过所述调整界面输入旋转角度时,将检测到的所述旋转角度作为所述目标旋转角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所述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包括:
在检测到对第二预设按键的点击操作时,根据所述点击操作确定对所述第一预设按键的点击次数;
基于所述点击次数和预设角度变化量,得到所述目标旋转角度。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是否存在针对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包括:
检测从输出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开始经过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
若未检测到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二预览界面;
检测是否存在针对所述第二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
14.一种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第一预览界面;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拍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在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预览界面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所述界面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成像效果;
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界面参数,将所述偏振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转移至第二预设位置,得到转移后的偏振装置,其中,所述偏振装置处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滤光量小于所述偏振装置处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滤光量。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在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界面对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检测是否存在针对所述第一预览界面的偏振装置调整操作,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用于指示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调整;
若存在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则根据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在根据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
所述拍摄模块在基于所述调整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时,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目标图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在基于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时,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偏振装置调整操作确定所述偏振装置的目标旋转角度;
基于所述目标旋转角度对所述偏振装置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偏振装置。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389849.8A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介质 Active CN111432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9849.8A CN111432132B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9849.8A CN111432132B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2132A true CN111432132A (zh) 2020-07-17
CN111432132B CN111432132B (zh) 2022-11-08

Family

ID=71558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9849.8A Active CN111432132B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213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2199A (zh) * 2020-11-24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79760A (zh) * 2020-08-18 2022-02-22 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设备及其投影方法
CN115412664A (zh) * 2022-11-01 2022-11-29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智能化目标偏振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16095506A (zh) * 2021-11-05 2023-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控制方法、设备、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102921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拍摄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8307A (ja) * 2005-11-28 2007-06-14 Kiyotake Koyama カメラレンズ用のジャバラ式フード
CN102265596A (zh) * 2008-12-22 2011-11-30 伊斯曼柯达公司 具有旋转偏振滤光片的照相机
JP2013098928A (ja) * 2011-11-04 2013-05-20 Canon Marketing Japan Inc 撮影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3016089U (zh) * 2012-11-26 2013-06-26 北京鑫光智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红外光源和可选择滤光片的手机套
CN203681220U (zh) * 2014-01-10 2014-07-02 韩丙辰 一种透光量可调节的汽车天窗
CN104932102A (zh) * 2014-03-17 2015-09-23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和光学装置
CN106353954A (zh) * 2016-08-30 2017-01-25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偏振检测技术提升低照度图像质量的相机系统
JP2017062282A (ja) * 2015-09-24 2017-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回転光学要素の回転駆動制御方法
CN108347503A (zh) * 2018-01-29 2018-07-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19500A (zh) * 2019-09-17 2019-11-29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8307A (ja) * 2005-11-28 2007-06-14 Kiyotake Koyama カメラレンズ用のジャバラ式フード
CN102265596A (zh) * 2008-12-22 2011-11-30 伊斯曼柯达公司 具有旋转偏振滤光片的照相机
JP2013098928A (ja) * 2011-11-04 2013-05-20 Canon Marketing Japan Inc 撮影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3016089U (zh) * 2012-11-26 2013-06-26 北京鑫光智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红外光源和可选择滤光片的手机套
CN203681220U (zh) * 2014-01-10 2014-07-02 韩丙辰 一种透光量可调节的汽车天窗
CN104932102A (zh) * 2014-03-17 2015-09-23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和光学装置
JP2017062282A (ja) * 2015-09-24 2017-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回転光学要素の回転駆動制御方法
CN106353954A (zh) * 2016-08-30 2017-01-25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偏振检测技术提升低照度图像质量的相机系统
CN108347503A (zh) * 2018-01-29 2018-07-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19500A (zh) * 2019-09-17 2019-11-29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宏伟等: "一种偏振成像实验系统的设计",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9760A (zh) * 2020-08-18 2022-02-22 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设备及其投影方法
CN112492199A (zh) * 2020-11-24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492199B (zh) * 2020-11-24 2023-04-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095506A (zh) * 2021-11-05 2023-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控制方法、设备、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095506B (zh) * 2021-11-05 2024-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控制方法、设备、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102921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拍摄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412664A (zh) * 2022-11-01 2022-11-29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智能化目标偏振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15412664B (zh) * 2022-11-01 2023-01-20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智能化目标偏振成像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2132B (zh)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2132B (zh)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9983759B (zh) 快速视频采集和传感器调节
US9712738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amera focus
CN107920211A (zh) 一种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20021A (zh) 自动图像捕捉
CN106416222A (zh) 实时捕获曝光调整手势
CN108200335B (zh) 基于双摄像头的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77765B (zh) 获取全清晰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792351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0457963B (zh)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72347B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WO2018166069A1 (zh) 拍照预览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终端
CN112291473B (zh) 对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105183A (zh) 录音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180130442A1 (en) Anti-spy electric device and adjustable focus glasses and anti-spy method for electric device
US20230164427A1 (en) Focus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818050B (zh) 目标访问行为检测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545536A (ja) 撮影方法、撮影装置、電子機器及び可読記憶媒体
CN112188097A (zh)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71273A (zh) 一种拍照指令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2351271A (zh) 一种摄像头的遮挡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153291B (zh) 拍照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637501B (zh) 光线强度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016013A1 (en) Image capture method
CN113994660B (zh) 智能闪光强度控制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