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9595B - 一种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9595B
CN111429595B CN202010199912.1A CN202010199912A CN111429595B CN 111429595 B CN111429595 B CN 111429595B CN 202010199912 A CN202010199912 A CN 202010199912A CN 111429595 B CN111429595 B CN 111429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endance
equipment
access 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reless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99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9595A (zh
Inventor
苏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99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9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9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9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9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9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考勤管理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点获取当前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无线接入点将包括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发送至考勤服务器;考勤服务器在基于设备标识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获取对应于设备标识的考勤用户标识;考勤服务器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由无线接入点采集并上报数据至考勤服务器,而不需要依赖用户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主动采集和上报数据,有效提高了考勤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并充分保证了考勤结果的真实性。

Description

一种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办公考勤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办公管理追求的事智能化、规范化,因此智能化的考勤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所广泛使用的考勤技术主要包括指纹考勤、虹膜考勤等,但是对于这些考勤方式而言,共同的缺点是都需要在固定地点且需要使用专用硬件设备进行考勤,考勤灵活性和便捷性均较低。而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发人员开发出了通过用户终端进行考勤的考勤技术,也即终端在考勤时对所在空间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将所采集的接入点标识信息上传至考勤服务器,再由考勤服务器使用事先存储的接入点标识信息对比所接收到接入点标识信息,进而判断终端是否考勤成功。然而,在采用这种终端考勤技术时,一方面,由于用户需要在考勤时主动打开终端上的考勤应用来触发考勤流程,从而考勤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终端侧所上传至考勤服务器的数据可能会被用户私自篡改,从而考勤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用户终端进行考勤时,考勤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以及考勤结果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考勤管理方法,应用于考勤服务器,包括:
接收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其中,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所述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
在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获取对应于所述设备标识的考勤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所述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考勤管理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获取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其中,所述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
向考勤服务器发送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其中,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包括所述设备连接状态以及所述设备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考勤管理装置,应用于考勤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其中,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所述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获取对应于所述设备标识的考勤用户标识;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所述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考勤管理装置,应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其中,所述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
发送模块,用于向考勤服务器发送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其中,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包括所述设备连接状态以及所述设备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总线,总线用于实现存储器、处理器之间的连接通信;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第一计算机程序和第二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处理器执行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或第二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第一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第二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由上可见,根据本申请方案所提供的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无线接入点获取当前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无线接入点将包括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发送至考勤服务器;考勤服务器在基于设备标识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获取对应于设备标识的考勤用户标识;考勤服务器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由无线接入点采集并上报数据至考勤服务器,而不需要依赖用户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主动采集和上报数据,有效提高了考勤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并充分保证了考勤结果的真实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考勤服务器侧的考勤管理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考勤记录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无线接入点侧的考勤管理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考勤管理方法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考勤服务器侧的考勤管理装置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无线接入点侧的考勤管理装置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用户终端进行考勤时,考勤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以及考勤结果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的缺陷,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勤管理方法,应用于考勤服务器,如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考勤服务器侧的考勤管理方法的基本流程图,该考勤管理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101、接收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包括无线接入点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应当理解的是,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可以是WiFi接入点,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用户随身携带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并且设备标识则可以为无线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此外,本实施例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可以是无线接入点主动上报至考勤服务器,也可以是考勤服务器主动向无线接入点请求获取。而对于无线接入点主动上报或考勤服务器请求获取的时机,可以是实时进行也可以是定时进行。
还应当说明的是,考虑到不同无线接入点承载的无线通信设备,所对应的考勤用户的考勤需求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不同部门的上下班时间要求不同,则考勤服务器在定时接收考勤管理指示数据时,可以根据无线接入点的标识,按照对应的数据接收时段从无线接入点接收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可以有效满足差异化的考勤需求。另外,还可以针对不同时段分别设置不同的数据接收频率,各时段所对应的数据接收频率,正相关于该时段与标准考勤时刻的接近程度,例如对接近上下班时刻的时段设置一较高的数据接收频率,而于上下班时刻间隔较远的时段设置相对较低的数据接收频率,可以降低数据处理量,避免处理性能浪费。
步骤102、在基于考勤管理指示数据中的设备标识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获取对应于设备标识的考勤用户标识。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并非无线通信设备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设备均是需要进行考勤管理的设备,例如公司外部到访人员所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抑或并非所有公司考勤用户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均由同一无线接入点进行采集,例如公司不同部门分别在不同办公区域,而不同办公区域分别配备无线接入点。基于此,本实施例针对不同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有对应的无线通信设备作为待考勤管理设备,而在考勤服务器进行考勤管理时,需要基于设备标识确定无线通信设备是否为该无线接入点所对应的待考勤管理设备,若是,则基于预设的设备标识与考勤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对应的考勤用户标识,如表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勤用户信息对照表,表中Staff No.表示考勤用户标识,MAC表示设备标识,Device表示设备名称,并且,在公司有新员工入职或有老员工离职时,支持对该表进行数据更新。
表1
Staff No. Staff1 Staff2 Staff3 ...
MAC mac1 mac2 mac3 ...
Device D1 D2 D3 ...
步骤103、根据考勤管理指示数据中的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考勤管理包括签到和签退,对于签到场景,在考勤用户到达公司上班时,此时用户所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会与公司的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而对于签退场景,在考勤用户下班需要离开公司时,此时用户所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会与公司的无线接入点断开连接。基于此,本实施例根据设备连接状态对考勤用户进行相应考勤记录,可以在确定设备连接状态为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时,分别针对持有该无线通信设备的考勤用户记录签到考勤和签退考勤。另外,为了使得考勤记录信息更为详细而易于公司开展行政管理,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对具体的考勤时刻进行记录,如表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勤结果记录表,表中Date表示考勤日期,AP MAC为接入点标识,Connected Time表示连接建立时刻,也即签到时刻,而DisConnected Time则表示连接断开时刻,也即签退时刻,应当理解的是,连接建立时刻和连接断开时刻不会同时出现。
表2
Figure BDA0002419000020000061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勤记录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将当前时刻与预设标准考勤时刻进行比较;
步骤202、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对应的考勤标记事项;
步骤203、结合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考勤标记事项,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标准考勤时刻为公司规定的签到或签退时刻,例如标准签到考勤时刻为上午九点,而标准签到考勤时刻为下午五点。本实施例为了方便公司行政人员对员工上下班情况进行把握以及减轻公司行政人员的数据整理负担,还进一步对考勤记录中的数据进行丰富和完善,也即可以基于当前的实际考勤时刻与标准考勤时刻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可以对员工迟到、加班、早退等情况进行获知,并将这些信息作为考勤标记事项记录在考勤记录表中。
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之前,还包括: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将间隔距离与预设有效考勤距离范围进行比较。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确定间隔距离处于有效考勤距离范围内时,才执行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的步骤。在实际应用中,无线接入点的信号覆盖范围通常可以达到几十米或几百米,从而用户所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进入无线接入点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时,用户可能还并未到达公司,从而可能会存在用户在公司外部完成考勤而并未到岗的情况。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保证考勤的真实性,可以预置有效考勤距离范围,而仅在处于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处于该考勤距离范围内时,才进行考勤记录。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方式一,基于接收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接收信号强度与间隔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在实际应用中,接收信号强度关联于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其中,两者之间的距离越近,接收信号强度越高。
方式二,基于设备位置信息以及无线接入点的接入点位置信息,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而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位置固定,从而基于两者的位置也可对间隔距离进行确定。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之前,还包括:对间隔距离处于有效考勤距离范围内的保持时长进行检测;将保持时长与预设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保持时长到达预设时长阈值时,执行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的步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存在用户非上班时间偶然经过公司或在上班时间临时出入公司,从而为了保证考勤的准确性,则需要把这几种场景作为非考勤场景。本实施例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考勤用户所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的间隔距离,处于有效考勤距离范围的保持时长进行监测,在保持时长到达一定时长例如两分钟时,才对相应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记录,保证了考勤的有效性。
相对应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考勤管理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点,如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无线接入点侧的考勤管理方法的基本流程图,该考勤管理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301、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设备广播服务集标识符;
步骤302、获取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
步骤303、向考勤服务器发送包括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设备广播服务集标识符(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无线通信设备周期性扫描无线接入点的广播信号,无线通信设备在确定所扫描的SSID为合法SSID时,接入对应无线接入点,无线接入点对所承载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设备连接状态进行记录,并上传至考勤服务器,而不用无线通信设备主动、直接上传数据至考勤服务器,一方面,可以实现考勤的无感化,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考勤作弊,提高考勤结果的真实性。
应当说明的是,在设备标识为MAC地址时,在获取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之前,还包括: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随机MAC关闭请求,该随机MAC关闭请求用于指示无线通信设备关闭随机生成MAC功能,从而无线接入点所获取的MAC地址为固定MAC,从而保证考勤的成功率。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随机生成MAC功能指无线通信设备的每次在扫描周围无线接入点时所使用的MAC地址都是随机生成的。
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线接入点获取当前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无线接入点将包括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发送至考勤服务器;考勤服务器在基于设备标识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获取对应于设备标识的考勤用户标识;考勤服务器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由无线接入点采集并上报数据至考勤服务器,而不需要依赖用户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主动采集和上报数据,有效提高了考勤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并充分保证了考勤结果的真实性。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细化的考勤管理方法,应用于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架构,该通信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点、以及与无线接入点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服务器,图4中的D表示考勤用户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AP表示无线接入点,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考勤管理方法,该考勤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501、无线接入点获取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
步骤502、无线接入点将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发送至考勤服务器。
本实施例的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在实际应用中,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可以是无线接入点主动上报至考勤服务器,也可以是考勤服务器向无线接入点请求获取。
步骤503、考勤服务器在基于设备标识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获取对应于设备标识的考勤用户标识。
本实施例针对不同无线接入点预先配置有对应的无线通信设备作为待考勤管理设备,而在考勤服务器进行考勤管理时,需要基于设备标识确定无线通信设备是否为该无线接入点所对应的待考勤管理设备,若是,则基于预设的设备标识与考勤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对应的考勤用户标识。
步骤504、考勤服务器获取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并将间隔距离与预设有效考勤距离范围进行比较。
本实施例可以预置一有效考勤距离范围,而仅在处于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处于该考勤距离范围内时,才继续执行后续步骤,以进一步保证考勤的真实性。
步骤505、考勤服务器在确定间隔距离处于有效考勤距离范围内时,对间隔距离处于有效考勤距离范围内的保持时长进行检测。
具体的,本实施例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考勤用户所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的间隔距离,处于有效考勤距离范围的保持时长进行监测,在该保持时长到达一定时长例如两分钟时,才对相应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记录,保证了考勤的有效性。
步骤506、考勤服务器在保持时长到达预设时长阈值时,将当前时刻与预设标准考勤时刻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对应的考勤标记事项。
步骤507、考勤服务器结合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考勤标记事项,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
本实施例根据设备连接状态对考勤用户进行相应考勤记录,可以在确定设备连接状态为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时,分别针对持有该无线通信设备的考勤用户进行签到考勤记录和签退考勤记录。另外,本实施例还将当前的实际考勤时刻与标准考勤时刻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可以对员工迟到、加班、早退等情况进行获知并记录。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步骤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唯一限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考勤管理方法,由无线接入点采集并上报数据至考勤服务器,而不需要依赖用户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主动采集和上报数据,有效提高了考勤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并充分保证了考勤结果的真实性;并且,本申请在基于设备标识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还对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是否处于有效考勤距离范围,以及间隔距离处于有效考勤距离范围内的保持时长进行检测,保证了考勤的有效性,并可进一步提高考勤结果的真实性;另外,本实施例还将当前的实际考勤时刻与标准考勤时刻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员工迟到、加班、早退等考勤标记事项进行记录,提高了考勤记录中数据的完善性和丰富性。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勤管理装置。该考勤管理装置应用于考勤服务器,如图6所示,该应用于考勤服务器侧的考勤管理装置主要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其中,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包括无线接入点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
第一获取模块602,用于在基于设备标识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获取对应于设备标识的考勤用户标识;
生成模块603,用于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考勤管理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和比较模块,其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比较模块用于:将间隔距离与预设有效考勤距离范围进行比较。相对应的,生成模块603在确定间隔距离处于有效考勤距离范围内时,执行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的功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考勤管理指示数据还包括无线通信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相应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接收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接收信号强度与间隔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考勤管理指示数据还包括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相应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设备位置信息以及无线接入点的接入点位置信息,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考勤管理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对间隔距离处于有效考勤距离范围内的保持时长进行检测。相对应的,生成模块603在保持时长到达预设时长阈值时,执行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生成模块603具体用于:将当前时刻与预设标准考勤时刻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对应的考勤标记事项;结合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考勤标记事项,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
相对应的,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无线接入点侧的考勤管理装置,如图7所示,该考勤管理装置主要包括:
广播模块701,用于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设备广播服务集标识符;
第二获取模块702,用于获取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其中,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
发送模块703,用于向考勤服务器发送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其中,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包括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设备标识为MAC地址时,发送模块703还用于:在获取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之前,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随机MAC关闭请求;随机MAC关闭请求用于指示无线通信设备关闭随机生成MAC功能。
应当说明的是,第一、二实施例中的考勤管理方法均可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考勤管理装置实现,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考勤管理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考勤管理装置,无线接入点获取当前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无线接入点将包括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发送至考勤服务器;考勤服务器在基于设备标识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获取对应于设备标识的考勤用户标识;考勤服务器根据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由无线接入点采集并上报数据至考勤服务器,而不需要依赖用户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主动采集和上报数据,有效提高了考勤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并充分保证了考勤结果的真实性。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可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考勤管理方法。如图8所示,该电子装置主要包括:
存储器801、处理器802、总线803及存储在存储器801上并可在处理器8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801和处理器802通过总线803连接。处理器80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考勤管理方法。其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存储器801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8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802与存储器801耦合。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设置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存储器。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考勤管理方法。进一步的,该计算机可存储介质还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考勤管理方法,应用于考勤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数据接收时段和数据接收频率接收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其中,所述数据接收时段和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标识相对应,所述数据接收频率正相关于当前时段与标准考勤时刻的接近程度,所述无线接入点用于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随机MAC关闭请求,所述随机MAC关闭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关闭随机生成MAC功能;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包括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所述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所述设备标识包括MAC地址;
在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获取对应于所述设备标识的考勤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所述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所述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
将所述间隔距离与预设有效考勤距离范围进行比较;
在确定所述间隔距离处于所述有效考勤距离范围内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所述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还包括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所述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接收信号强度与间隔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还包括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所述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设备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间隔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所述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间隔距离处于所述有效考勤距离范围内的保持时长进行检测;
在所述保持时长到达预设时长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所述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考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所述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包括:
将当前时刻与预设标准考勤时刻进行比较;
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对应的考勤标记事项;
结合所述设备连接状态以及所述考勤标记事项,生成对应于所述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
7.一种考勤管理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随机MAC关闭请求,所述随机MAC关闭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关闭随机生成MAC功能;
获取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其中,所述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所述设备标识包括MAC地址;
向考勤服务器发送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其中,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包括所述设备连接状态以及所述设备标识,所述考勤服务器用于按照数据接收时段和数据接收频率接收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所述数据接收时段和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标识相对应,所述数据接收频率正相关于当前时段与标准考勤时刻的接近程度。
8.一种考勤管理装置,应用于考勤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按照数据接收时段和数据接收频率接收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其中,所述数据接收时段和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标识相对应,所述数据接收频率正相关于当前时段与标准考勤时刻的接近程度,所述无线接入点用于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随机MAC关闭请求,所述随机MAC关闭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关闭随机生成MAC功能;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包括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所述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所述设备标识包括MAC地址;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为对应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待考勤管理设备时,获取对应于所述设备标识的考勤用户标识;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连接状态,生成对应于所述考勤用户标识的考勤记录。
9.一种考勤管理装置,应用于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随机MAC关闭请求的模块,所述随机MAC关闭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关闭随机生成MAC功能;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接状态以及设备标识;其中,所述设备连接状态包括连接建立或连接断开,所述设备标识包括MAC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向考勤服务器发送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其中,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包括所述设备连接状态以及所述设备标识,所述考勤服务器用于按照数据接收时段和数据接收频率接收所述考勤管理指示数据,所述数据接收时段和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标识相对应,所述数据接收频率正相关于当前时段与标准考勤时刻的接近程度。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存储器、处理器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第一计算机程序和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或第二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199912.1A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29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9912.1A CN111429595B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9912.1A CN111429595B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9595A CN111429595A (zh) 2020-07-17
CN111429595B true CN111429595B (zh) 2022-06-07

Family

ID=71555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9912.1A Active CN111429595B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95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8965B (zh) * 2020-11-30 2023-03-14 成都新潮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外勤拜访真实性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4093047A (zh) * 2021-11-15 2022-02-25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考勤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70700A (zh) * 2021-12-27 2022-03-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6365A (zh) * 2015-02-03 2015-05-13 同济大学 一种考勤系统及方法
CN105243696A (zh) * 2015-10-10 2016-01-13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考勤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156915A (zh) * 2015-04-02 2016-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考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57301A (zh) * 2016-12-09 2017-05-10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签到方法与装置、考勤计算方法及服务器
CN108492391A (zh) * 2018-02-27 2018-09-04 北京门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考勤记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办公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882207A (zh) * 2017-05-08 2018-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近场触发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0097327A (zh) * 2018-01-30 2019-08-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考勤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78131A1 (de) * 2003-05-12 2004-11-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für Zufallszugriffe in einem lokalen Netz
CN103383461B (zh) * 2013-07-19 2016-01-20 苏州海客科技有限公司 旅游团位置获取方法
CN107147752A (zh) * 2017-05-23 2017-09-08 浙江云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终端非固定无线网卡地址还原方法
CN107317854B (zh) * 2017-06-21 2020-03-24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控制表的终端设备上报频率调节方法及路由节点
CN107333260A (zh) * 2017-06-26 2017-11-0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的真实mac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87419A (zh) * 2018-07-25 2018-1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监测频率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6365A (zh) * 2015-02-03 2015-05-13 同济大学 一种考勤系统及方法
CN106156915A (zh) * 2015-04-02 2016-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考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243696A (zh) * 2015-10-10 2016-01-13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考勤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657301A (zh) * 2016-12-09 2017-05-10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签到方法与装置、考勤计算方法及服务器
CN108882207A (zh) * 2017-05-08 2018-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近场触发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0097327A (zh) * 2018-01-30 2019-08-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考勤方法及装置
CN108492391A (zh) * 2018-02-27 2018-09-04 北京门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考勤记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办公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9595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9595B (zh) 一种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426328B (zh) 一种用于停车位检测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停车管理服务器
CN104486835B (zh) 一种基于无线接入点和视频监控的定位装置
Vattapparamban et al. Indoor occupancy tracking in smart buildings using passive sniffing of probe requests
CN103886648A (zh) 一种基于手机wifi信号的考勤系统
CN105590349A (zh) 一种基于Wi-Fi Aware和Wi-Fi Direct的移动考勤系统
CN101916462A (zh) 基于无线互联技术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CN206179048U (zh) 身份识别装置
CN102256290A (zh) 一种td-scdma无线通信网络用户终端异常数据采集方法
WO2020114131A1 (zh) 同行分析方法及装置
CN202374462U (zh) 基于rfid巡检pda的基站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03824336A (zh) 考勤记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43154B (zh) 一种基于Wi-Fi智能终端的追踪及考勤系统及其方法
CN108876950B (zh)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14176999A1 (zh) 一种签到方法及终端
CN108650665A (zh) 一种数据中心综合管理系统的电子巡检方法及系统
CN105100225A (zh) 基于移动终端和wi-fi的室内设备定位管理方法
CN110366103B (zh) 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及验证系统
CN101778349A (zh) 具有位置追踪和广告插播等功能的用户接入点ap设备
CN103781172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覆盖的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06650851A (zh) 一种人员智能管理方法、系统、射频读卡器及射频智能卡
CN108513303B (zh) 同号终端的异常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7801159B (zh) 人流量监控方法、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505660A (zh) 一种储能运维系统和运维方法
CN106920287A (zh) 基于WiFi网络实现的考勤方法和系统以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