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0365B -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0365B
CN111420365B CN202010447801.8A CN202010447801A CN111420365B CN 111420365 B CN111420365 B CN 111420365B CN 202010447801 A CN202010447801 A CN 202010447801A CN 111420365 B CN111420365 B CN 1114203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gear
reciprocating
fixedly connecte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78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0365A (zh
Inventor
孙颖
夏金婵
张晓艳
安娜
尹素改
张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Priority to CN2020104478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0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0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0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0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0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18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improving respiratory fun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06Percussion or tapping mas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9/00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e.g. spitto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3575Apparatus used for exercising upper and lower limbs simultaneous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1Bac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胸外科术后康复锻炼装置不能同时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步锻炼,并且锻炼结束后锻炼装置占用空间较大,以及无法对锻炼后的病人进行背部叩背的操作,并且无法对病人咳出的痰液进行收集,导致病房异味较重的的问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铰接有可翻转的盖板,盖板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上盒体,上盒体后端设有两个可上下往复移动的把手,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盒体,下盒体的后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可随把手上下移动而往复左右移动的脚踏板,底座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可随盖板向后翻转而折叠进底座内部的坐板,底座的内部后端设有可随盖板向后翻转而向后伸出的收集桶。

Description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锻炼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慢阻肺是一组气流不可逆、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有咳嗽、咳白痰、甚至很黏稠的痰,还有呼吸困难,一旦患了慢阻肺,除了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对于自身的锻炼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慢阻肺会产生咳嗽、咳痰、痰液的增加,而且多半都是以比较黏稠的痰为主,如果不进行锻炼,特别是老年患者,病程时间比较久的,甚至是长期卧床,痰液就很容易沉积在肺底,更容易咳不出来,痰液咳不出来,又容易继发细菌感染,疾病后期由于心肺功能极差导致不能平卧,只能端坐位或者趴着才能减轻胸闷及呼吸困难等不适,并且通常情况下,家属可以协助患者进行拍背,把痰液拍松,再嘱患者用力咳嗽,把它咳出来,对于慢阻肺而言,咳嗽也不是很可怕的,有时候咳嗽是保护性的动作,把痰咳出来反而是好事,但是家属一直拍背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家属的劳动量,并且当患者将痰液咳嗽出来时痰液无处存放,随意吐痰会污染,现有的都是使用一个无密封的垃圾桶进行收集,导致异味容易散出并且垃圾桶不易清洗,并且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呼吸锻炼是慢阻肺患者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合理的锻炼可以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带来更快的康复、更好的生活质量,但是现有的一些锻炼工具有以下不足之处,无法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步的锻炼,这样对患者的锻炼存在局限性,并且锻炼后无法进行收放占用病房空间,这样的装置显然不符合现有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胸外科术后康复锻炼装置不能同时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步锻炼,并且锻炼结束后锻炼装置占用空间较大,以及无法对锻炼后的病人进行背部叩背的操作,并且无法对病人咳出的痰液进行收集,导致病房异味较重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铰接有可翻转的盖板,盖板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上盒体,上盒体后端设有两个可上下往复移动的把手,把手滑动连接于上盒体的后侧壁,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盒体,下盒体的后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可随把手上下移动而往复左右移动的脚踏板,两个脚踏板左右对称排布;
所述底座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可随盖板向后翻转而折叠进底座内部的坐板,底座的内部后端设有可随盖板向后翻转而向后伸出的收集桶,底座的后部右端设有可随收集桶后移而转动的转动盒,转动盒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可调翻转幅度的第二捶击杆,第二捶击杆的左右两端都同轴固接有第一捶击杆,当盖板向后翻转时带动坐板折叠进底座内,同时形成收集桶后移且转动盒转动的结构;
所述上盒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齿轮,两个固定齿轮左右对称排布,上盒体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两个L型连杆,两个L型连杆左右对称排布,每个L型连杆的中部都转动连接有第一往复齿轮,每个L型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往复齿轮,第一往复齿轮和固定齿轮互相啮合,第一往复齿轮和第二往复齿轮互相啮合,第二往复齿轮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摆杆,摆杆的上端和把手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端左侧转动连接有大齿轮,盖板的铰接轴和大齿轮同轴固接,大齿轮的上端啮合有小齿轮,小齿轮转动连接于底座前端左侧壁,小齿轮的左侧同轴固接有蜗轮,蜗轮的后方啮合有蜗杆,蜗杆转动连接于底座前端左侧壁;
所述大齿轮的外缘处铰接有拉杆,拉杆的后端表面铰接有推杆,推杆转动连接于底座后部上端,推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直杆,直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箱,移动箱滑动连接于底座内部下底面,收集桶与移动箱内部下端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桶的上端内部转动连接有内齿圈,内齿圈的内部均匀啮合有五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收集桶上端内部,内齿圈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左端滑动连接有矩形杆,矩形杆和底座的左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收集桶的上端均匀滑动连接有五个第一齿条,每个第一齿条的上端都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动板,每个第一齿条都和对应的行星齿轮互相啮合,收集桶向后移动形成五个滑动板同时向远离收集桶中心方向移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动盒的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圆盘,圆盘的右侧外缘处铰接有第三往复杆,第三往复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盘,第一限位盘与第二捶击杆的下端滑动连接,第一限位盘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盘;
所述转动盒的左侧下端同轴固接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的下端啮合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转动连接于底座后部右侧壁,第三锥齿轮的左侧同轴固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下端啮合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和移动箱的右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下端后侧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圆杆,圆杆的左右两端后滑动连接有第一翻转杆,第一翻转杆的上端和坐板的前端转动连接,坐板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二翻转杆,第一翻转杆和第二翻转杆的下端都转动连接于底座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下盒体的内部右侧上端面转动连接有圆柱凸轮,圆柱凸轮的后侧配合有升降块,升降块的后端滑动连接于下盒体内部后侧壁,升降块的后端滑动连接有直角杆,直角杆中部转动连接于下盒体的内部后侧壁,直角杆的下端铰接有第一往复杆,第一往复杆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导轨,导轨固定连接于下盒体内部,导轨的前方设有长杆,长杆的右端铰接于第一往复杆下端,长杆的左端铰接有弯杆,弯杆的中部铰接于导轨的左端后侧面,弯杆的下端铰接有第二往复杆,第二往复杆的上端滑动连接于导轨的内部,圆柱凸轮转动形成第一往复杆和第二往复杆的上端在导轨内同时向内侧滑动的结构,第一往复杆和第二往复杆与后侧分别对应的脚踏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柱凸轮的上端同轴固结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左侧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都转动连接于下盒体的上端面,第一齿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前端固定连接于盖板的后端,第二齿轮的上方同轴固结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上方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前方同轴固结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的外缘连接有第一皮带,第一皮带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都转动连接于盖板的后端中部,第二带轮的后端同轴固结有第三带轮,第三带轮的外缘处连接有第二皮带,第二皮带的左端连接有第四带轮,第四带轮转动连接于盖板后端中部,第三带轮和上盒体内部右侧所述L型连杆固定连接,第四带轮和上盒体内部左侧所述L型连杆固定连接。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可以通过两个把手和两个脚踏板带动患者进行上肢和下肢的往复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增加了锻炼的效果,能增强肺通气、提高呼吸肌功能,促进痰液排出,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2、本装置通过转动盒的转动带动第一捶击杆和第二捶击杆移动到病人的背部上方,对病人的肺部后方进行叩背的操作,把痰液拍松,然后患者用力咳嗽,把它咳出来,可以有效的将病人肺部堆积的痰液咳出。
3、本装置通过收集桶向后移动然后将收集桶上方的五个滑动板打开,就可以十分方便病人趴在本装置上将痰液咳出,并且在日常状态下五个滑动板紧密接触防止异味的散出,并且收集桶是可拆卸的,方便清洗和倾倒。
4、本装置通过盖板的翻转,可以将本装置折叠成一个可以休息的状态,方便患者进行休息,并且还可以节省病房的纵向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盖板后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盒体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L型连杆在初始状态下顺时针转动90度后,摆杆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L型连杆在图5状态下顺时针转动45度后,摆杆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L型连杆在图6状态下顺时针转动45度后,摆杆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齿轮和第三带轮、第四带轮同步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圆柱凸轮和第二往复杆、第一往复杆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圆柱凸轮和移动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蜗杆和大齿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盖板和坐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矩形杆和转动杆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收集桶和移动箱分解配合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内齿圈、行星齿轮、第一齿条和滑动板分解配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移动箱和转动盒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盖板、2-上盒体、3-把手、4-第一电机、5-下盒体、6-坐板、7-底座、8-第一捶击杆、9-第二捶击杆、10-转动盒、11-收集桶、12-移动箱、13-推杆、14-拉杆、15-大齿轮、16-滑动板、17-行星齿轮、18-直杆、19-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第一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3-第一皮带、24-脚踏板、25-连接杆、26-固定齿轮、27-L型连杆、28-第二往复齿轮、29-第一往复齿轮、30-摆杆、31-第二带轮、32-第三带轮、33-第四带轮、34-第二皮带、35-第一带轮、36-弯杆、37-第二往复杆、38-导轨、39-长杆、40-第一往复杆、41-直角杆、42-圆柱凸轮、43-升降块、44-小齿轮、45-蜗轮、46-蜗杆、47-圆杆、48-第一翻转杆、49-第二翻转杆、50-内齿圈、51-第一齿条、52-转动杆、53-第二齿条、54-第三齿轮、55-第三锥齿轮、56-第四锥齿轮、57-第二电机、58-圆盘、59-第三往复杆、60-第一限位盘、61-第二限位盘、62-矩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7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的前端铰接有可翻转的盖板1,盖板1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上盒体2,上盒体2后端设有两个可上下往复移动的把手3,把手3滑动连接于上盒体2的后侧壁,盖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盒体5,下盒体5的后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可随把手3上下移动而往复左右移动的脚踏板24,两个脚踏板24左右对称排布,所述底座7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可随盖板1向后翻转而折叠进底座7内部的坐板6,底座7的内部后端设有可随盖板1向后翻转而向后伸出的收集桶11,底座7的后部右端设有可随收集桶11后移而转动的转动盒10,转动盒10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可调翻转幅度的第二捶击杆9,第二捶击杆9的左右两端都同轴固接有第一捶击杆8,当盖板1向后翻转时带动坐板6折叠进底座7内,同时形成收集桶11后移且转动盒10转动的结构;所述上盒体2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齿轮26,两个固定齿轮26左右对称排布,上盒体2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两个L型连杆27,两个L型连杆27左右对称排布,每个L型连杆27的中部都转动连接有第一往复齿轮29,每个L型连杆27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往复齿轮28,第一往复齿轮29和固定齿轮26互相啮合,第一往复齿轮29和第二往复齿轮28互相啮合,第二往复齿轮28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摆杆30,摆杆30的上端和把手3转动连接。
在如图1所示的状态下,病人可以坐在坐板6上,然后双手握住把手3,同时将病人的双脚固定在脚踏板24上,进行上肢和下肢同步进行锻炼,当锻炼结束后,将盖板1向后侧翻转,此时随着盖板1向后翻转的过程中,此时底座7上方的坐板6开始逐渐向后侧翻转,当盖板1翻转完成后,坐板6会完全折叠进底座7内部,当盖板1翻转90度后,达到如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的盖板1的前端面可以让病人趴在上边休息,同时收集桶11会同时向后侧移动,这样就可以方便病人在休息的时候很好的进行痰液的收集,同时转动盒10会逆时针转动90度,进而带动第一捶击杆8和第二捶击杆9同时转动,到达病人背部的上端,第一捶击杆8和第二捶击杆9的下端都固定连接有按摩球,当第二捶击杆9开始往复运动时会带动两个第一捶击杆8进行往复摆动,进而可以对病人的背部进行捶击叩背的操作,将病人肺部的痰液拍松,然后患者用力咳嗽,把痰液咳出来,可以直接咳到收集桶11内,十分的方便,可以根据患者的程度来调节叩背的强度,并且将盖板1折叠过来后可以有效的节省空间,并且增加了本装置的功能性,如图1、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的,固定齿轮26是固定在上盒体2内部,当两个L型连杆27开始同步转动的时候会带动第一往复齿轮29开始绕着固定齿轮2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啮合的第二往复齿轮28进行转动,并且第一往复齿轮29和第二往复齿轮28的大小和齿数都为固定齿轮26的一半,并且摆杆30的长度和第二往复齿轮28中心到达固定齿轮26中心的距离是相同的,当本装置在如图4所示的状态下然后L型连杆27开始顺时针转动90度,因为固定齿轮26的齿数和大小都是第二往复齿轮28的二倍,所以当L型连杆27转动90度后,第二往复齿轮28就会带动摆杆30转动180度,就会形成如图5所示的状态,当L型连杆27继续转动45度后达到如图6所示的状态,当L型连杆27继续转动45度后达到如图7所示的状态,由此可见摆杆30的外端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只能在固定齿轮26圆心处进行上下往复的移动,并且由于把手3只能在上盒体2的后端进行竖直滑动,所以当摆杆30随着L型连杆27进行转动的时候,摆杆30的外端会带动把手3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带动病人的双臂进行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对患者的上肢进行锻炼。
所述底座7的前端左侧转动连接有大齿轮15,盖板1与底座7的左端铰接点和大齿轮15同轴固接,大齿轮15的上端啮合有小齿轮44,小齿轮44转动连接于底座7前端左侧壁,小齿轮44的左侧同轴固接有蜗轮45,蜗轮45的后方啮合有蜗杆46,蜗杆46转动连接于底座7前端左侧壁,所述大齿轮15的外缘处铰接有拉杆14,拉杆14的后端表面铰接有推杆13,推杆13转动连接于底座7后部上端,推杆13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直杆18,直杆1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箱12,移动箱12滑动连接于底座7内部下底面,收集桶11与移动箱12内部下端表面滑动连接。
如图1、图2、图11、图13和图14所示的,当需要翻转盖板1时,只需要先转动蜗杆46上端的曲柄,带动蜗杆46转动,带动啮合的蜗轮45进行转动,蜗轮45通过小齿轮44带动大齿轮15进行缓慢的转动,就可以实现转动蜗杆46上方的曲柄带动盖板1进行缓慢的翻转,并且由于蜗轮45蜗杆46的特性,保证盖板1不会自己发生晃动,并且当大齿轮15进行缓慢的转动的时候就会拉动拉杆14向前端移动,因此推杆13的铰接点位于推杆13的中上部,此时拉杆14向前拉动推杆13上端的铰接点,使推杆13构成一个费力杠杆,就会形成推杆13的下端向前翻转很长的距离,推杆13的下端设有矩形通孔,直杆18可以在矩形通孔内滑动,就会带动移动箱12向后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收集桶11向后移动,并且如图14所示的,移动箱12的底部上端设有矩形凸起,而收集桶11的底部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凸起和矩形凹槽滑动连接,并且矩形凸起可以限制收集桶11发生转动,并且可以取放。
所述收集桶11的上端内部转动连接有内齿圈50,内齿圈50的内部均匀啮合有五个行星齿轮17,行星齿轮17转动连接于收集桶11上端内部,内齿圈5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2,转动杆52的左端滑动连接有矩形杆62,矩形杆62和底座7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桶11的上端均匀滑动连接有五个第一齿条51,每个第一齿条51的上端都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动板16,每个第一齿条51都和对应的行星齿轮17互相啮合,收集桶11向后移动形成五个滑动板16同时向远离收集桶11中心方向移动的结构。
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的,当收集桶11位于底座7内部时,转动杆52表面开设有条形滑孔,矩形杆62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表面与条形滑孔滑动连接,当收集桶11向后移动的时候52在矩形杆62拉动下会进一步带动内齿圈50在收集桶11上端转动,此时矩形杆62右端的滑杆贯穿转动杆52,当收集桶11向后移动的时候,此时矩形杆62会拉着转动杆52的左端,就会形成转动杆52拉动内齿圈50在收集桶11顶端顺时针转动,当内齿圈50顺时针转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五个啮合的行星齿轮17进行转动,收集桶11的上端均匀设有五个凹槽,保证第一齿条51在收集桶11上端滑动时只能水平向远离收集桶11圆心或者同时向圆心处移动,当行星齿轮17顺时针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一齿条51同时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五个滑动板16同时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进而打开收集桶11的上端,可以将痰液咳在收集桶11内,在日常状态下,五个滑动板16紧密贴合,有效的防止异味的散出,并且当收集桶11内收集满后,可以用手握住收集桶11后侧的圆弧握把,将收集桶11从移动箱12内拿出,并且同时摆脱和矩形杆62的配合,当收集桶11清洗完毕后,可以直接放入移动箱12内,并且可以继续和矩形杆62进行配合。
所述转动盒10的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7,第二电机5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圆盘58,圆盘58的右侧外缘处铰接有第三往复杆59,第三往复杆59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盘60,第一限位盘60与第二捶击杆9的下端滑动连接,第一限位盘60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盘61,所述转动盒10的左侧下端同轴固接有第四锥齿轮56,第四锥齿轮56的下端啮合有第三锥齿轮55,第三锥齿轮55转动连接于底座7后部右侧壁,第三锥齿轮55的左侧同轴固接有第三齿轮54,第三齿轮54下端啮合有第二齿条53,第二齿条53和移动箱12的右侧固定连接。
如图1、图2、图16和图17所示的,当移动箱12向后侧移动的时候带动右侧固定连接的第二齿条53向后移动,第二齿条53带动啮合的第三齿轮54进行转动,第三齿轮54通过第三锥齿轮55和第四锥齿轮56的传动带动转动盒10逆时针转动90度,此时会带动上方的第一捶击杆8和第二捶击杆9转动至病人背部上方,然后第二电机57转动带动圆盘58转动,因为第三往复杆59铰接在圆盘58的外缘处,当圆盘58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第三往复杆59进行往复的升降,因为第二捶击杆9的下端设有矩形滑槽,第一限位盘60可以在矩形滑槽内滑动,当需要调节第二捶击杆9的运动幅度的时候,只需要调节第一限位盘60在矩形滑槽内的位置就可以,然后通过旋转第二限位盘61将第一限位盘60和第二限位盘61固定在第二捶击杆9的矩形滑槽内,进而实现对病人捶击幅度的调节。
所述盖板1的下端后侧铰接有连接杆25,连接杆2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圆杆47,圆杆47的左右两端后滑动连接有第一翻转杆48,第一翻转杆48的上端和坐板6的前端转动连接,坐板6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二翻转杆49,第一翻转杆48和第二翻转杆49的下端都转动连接于底座7内侧壁。
如图1、图3和图12所示的,当盖板1向后翻转的时候会推动连接杆25向后移动,此时连接杆25会推动第一翻转杆48向后翻转,同时通过坐板6带动第二翻转杆49进行向后翻转,第一翻转杆48和第二翻转杆49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可以始终保持坐板6为水平状态,并且当第二翻转杆49开始接触到底座7内部的底面时候,此时第一翻转杆48也不再发生转动,因为第一翻转杆48中部设有矩形滑孔,此时由于连接杆25的长度要比底座7内部的高度要长,所以此时连接杆25会继续推着连接杆25沿着第一翻转杆48内的矩形滑孔进行滑动,确保盖板1可以完全的折叠。
所述下盒体5的内部右侧上端面转动连接有圆柱凸轮42,圆柱凸轮42的后侧配合有升降块43,升降块43的后端滑动连接于下盒体5内部后侧壁,升降块43的后端滑动连接有直角杆41,直角杆41中部转动连接于下盒体5的内部后侧壁,直角杆41的下端铰接有第一往复杆40,第一往复杆40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导轨38,导轨38固定连接于下盒体5内部,导轨38的前方设有长杆39,长杆39的右端铰接于第一往复杆40下端,长杆39的左端铰接有弯杆36,弯杆36的中部铰接于导轨38的左端后侧面,弯杆36的下端铰接有第二往复杆37,第二往复杆37的上端滑动连接于导轨38的内部,圆柱凸轮42转动形成第一往复杆40和第二往复杆37的上端在导轨38内同时向内侧滑动的结构,第一往复杆40和第二往复杆37与后侧分别对应的脚踏板24转动连接。
如图1、图3、图9和图10所示的,当下盒体5内的圆柱凸轮42和移动块的配合如图10所示的,移动块的前端设有销杆,销杆可以滑动连接在圆柱凸轮42外表面的圆弧形凹槽内,当圆柱凸轮42开始转动时,带动移动块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当移动块进行向上移动的时候就会带动直角杆41向左侧进行偏移,进而带动第一往复杆40的上端在导轨38内向左侧移动,同时带动长杆39也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弯杆36的下端向右侧偏移,进而带动第二往复杆37在导轨38内向右侧偏移,就会形成第一往复杆40和第二往复杆37同时向外侧或者内侧滑动的状态,第一往复杆40和第二往复杆37的后侧都转动连接有一个脚踏板24,并且脚踏板24的前端滑动连接于下盒体5的后端表面,并且脚踏板24上设有固定带,可将病人的双脚固定好,进而带动病人的双腿进行向外侧或者同时向内侧开合的结构。
所述圆柱凸轮42的上端同轴固结有第二齿轮20,第二齿轮20的左侧啮合有第一齿轮19,第一齿轮19和第二齿轮20都转动连接于下盒体5的上端面,第一齿轮1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前端固定连接于盖板1的后端,第二齿轮20的上方同轴固结有第一锥齿轮21,第一锥齿轮21的上方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2的前方同轴固结有第一带轮35,第一带轮35的外缘连接有第一皮带23,第一皮带23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带轮31,第一带轮35和第二带轮31都转动连接于盖板1的后端中部,第二带轮31的后端同轴固结有第三带轮32,第三带轮32的外缘处连接有第二皮带34,第二皮带34的左端连接有第四带轮33,第四带轮33转动连接于盖板1后端中部,第三带轮32和上盒体2内部右侧所述L型连杆27固定连接,第四带轮33和上盒体2内部左侧所述L型连杆27固定连接。
如图1、图3和图8所示的,当第一电机4开始转动时通过下方的第一齿轮19带动第二齿轮20进行转动,第二齿轮20会带动下方同轴固接的圆柱凸轮42进行转动,同时当第二齿轮20进行转动的时候会带动上端的第一锥齿轮21转动,第一锥齿轮21带动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2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22带动前方的第一带轮35,第一带轮35通过第一皮带23带动上方的第二带轮31进行转动,第二带轮31带动后侧的第三带轮32进行转动,第三带轮32通过第二皮带34实现第三带轮32和第四带轮33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上盒体2内的两个L型连杆27进行同步转动,并且第三带轮32和第四带轮33分别与前方上盒体2内的两个固定齿轮26同轴,实现L型连杆27绕着固定齿轮26转动。
本发明使用时,患者可以先坐在坐板6的上方,然后双手握住把手3,同时将病人的双脚固定在脚踏板24上,此时第一电机4开始转动时通过下方的第一齿轮19带动第二齿轮20进行转动,第二齿轮20会带动下方同轴固接的圆柱凸轮42进行转动,同时当第二齿轮20进行转动的时候会带动上端的第一锥齿轮21转动,第一锥齿轮21带动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2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22带动前方的第一带轮35,第一带轮35通过第一皮带23带动上方的第二带轮31进行转动,第二带轮31带动后侧的第三带轮32进行转动,第三带轮32通过第二皮带34实现第三带轮32和第四带轮33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上盒体2内的两个L型连杆27进行同步转动,固定齿轮26是固定在上盒体2内部,当两个L型连杆27开始同步转动的时候会带动第一往复齿轮29开始绕着固定齿轮2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啮合的第二往复齿轮28进行转动,并且第一往复齿轮29和第二往复齿轮28的大小和齿数都为固定齿轮26的一半,并且摆杆30的长度和第二往复齿轮28中心到达固定齿轮26中心的距离是相同的,当本装置在如图4所示的状态下然后L型连杆27开始顺时针转动90度,因为固定齿轮26的齿数和大小都是第二往复齿轮28的二倍,所以当L型连杆27转动90度后,第二往复齿轮28就会带动摆杆30转动180度,就会形成如图5所示的状态,当L型连杆27继续转动45度后达到如图6所示的状态,当L型连杆27继续转动45度后达到如图7所示的状态,由此可见摆杆30的外端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只能在固定齿轮26圆心处进行上下往复的移动,并且由于把手3只能在上盒体2的后端进行竖直滑动,所以当摆杆30随着L型连杆27进行转动的时候,摆杆30的外端会带动把手3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带动病人的双臂进行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对患者的上肢进行锻炼,同时圆柱凸轮42开始转动时,带动移动块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当移动块进行向上移动的时候就会带动直角杆41向左侧进行偏移,进而带动第一往复杆40的上端在导轨38内向左侧移动,同时带动长杆39也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弯杆36的下端向右侧偏移,进而带动第二往复杆37在导轨38内向右侧偏移,就会形成第一往复杆40和第二往复杆37分别带动对应的脚踏板24进行同时向内侧移动或者外侧移动,并且脚踏板24上设有固定带,可将病人的双脚固定好,进而带动病人的双腿进行向外侧或者同时向内侧开合的结构,就可以实现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时的锻炼,可以增加锻炼的效果,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有极大的有益效果;
当患者锻炼结束后,需要进行休息,此时只需要先转动蜗杆46上端的曲柄,带动蜗杆46转动,带动啮合的蜗轮45进行转动,蜗轮45通过小齿轮44带动大齿轮15进行缓慢的转动,就可以实现转动蜗杆46上方的曲柄带动盖板1进行缓慢的翻转,并且由于蜗轮45蜗杆46的特性,保证盖板1不会自己发生晃动,当盖板1翻转90度后,达到如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的盖板1的前端面可以让病人趴在上边休息,并且当大齿轮15进行缓慢的转动的时候就会拉动拉杆14向前端移动,因此推杆13的铰接点位于推杆13的中上部,此时拉杆14向前拉动推杆13上端的铰接点,使推杆13构成一个费力杠杆,就会形成推杆13的下端向前翻转很长的距离,推杆13的下端设有矩形通孔,直杆18可以在矩形通孔内滑动,就会带动移动箱12向后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收集桶11向后移动当收集桶11向后移动的时候,此时矩形杆62会拉着转动杆52的左端,就会形成转动杆52拉动内齿圈50在收集桶11顶端顺时针转动,当内齿圈50顺时针转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五个啮合的行星齿轮17进行转动,收集桶11的上端均匀设有五个凹槽,保证第一齿条51在收集桶11上端滑动时只能水平向远离收集桶11圆心或者同时向圆心处移动,当行星齿轮17顺时针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一齿条51同时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五个滑动板16同时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进而打开收集桶11的上端,可以将痰液咳在收集桶11内,在日常状态下,五个滑动板16紧密贴合,有效的防止异味的散出,并且当收集桶11内收集满后,可以用手握住收集桶11后侧的圆弧握把,将收集桶11从移动箱12内拿出,并且同时摆脱和矩形杆62的配合,当收集桶11清洗完毕后,可以直接放入移动箱12内,并且可以继续和矩形杆62进行配和,同时当移动箱12向后侧移动的时候带动右侧固定连接的第二齿条53向后移动,第二齿条53带动啮合的第三齿轮54进行转动,第三齿轮54通过第三锥齿轮55和第四锥齿轮56的传动带动转动盒10逆时针转动90度,此时会带动上方的第一捶击杆8和第二捶击杆9转动至病人背部上方,然后第二电机57转动带动圆盘58转动,因为第三往复杆59铰接在圆盘58的外缘处,当圆盘58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第三往复杆59进行往复的升降,因为第二捶击杆9的下端设有通孔,第一限位盘60可以在通孔内滑动,当需要调节第二捶击杆9的运动幅度的时候,只需要调节第一限位盘60在通孔内的位置就可以,然后通过旋转第二限位盘61将第一限位盘60和第二限位盘61固定在第二捶击杆9的通孔内,进而实现对病人捶击幅度的调节,第一捶击杆8和第二捶击杆9的下端都固定连接有按摩球,当第二捶击杆9开始往复运动时会带动两个第一捶击杆8进行往复摆动,进而可以对病人的背部进行捶击叩背的操作,将病人肺部的痰液拍松,然后患者用力咳嗽,把痰液咳出来,可以直接咳到收集桶11内,十分的方便,可以根据患者的程度来调节叩背的强度,并且将盖板1折叠过来后可以有效的节省空间。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胸外科术后康复锻炼装置不能同时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步锻炼,并且锻炼结束后锻炼装置占用空间较大,以及无法对锻炼后的病人进行背部叩背的操作,并且无法对病人咳出的痰液进行收集,导致病房异味较重的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包括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前端铰接有可翻转的盖板(1),盖板(1)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上盒体(2),上盒体(2)后端设有两个可上下往复移动的把手(3),把手(3)滑动连接于上盒体(2)的后侧壁,盖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盒体(5),下盒体(5)的后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可随把手(3)上下移动而往复左右移动的脚踏板(24),两个脚踏板(24)左右对称排布;
所述底座(7)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可随盖板(1)向后翻转而折叠进底座(7)内部的坐板(6),底座(7)的内部后端设有可随盖板(1)向后翻转而向后伸出的收集桶(11),底座(7)的后部右端设有可随收集桶(11)后移而转动的转动盒(10),转动盒(10)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可调翻转幅度的第二捶击杆(9),第二捶击杆(9)的左右两端都同轴固接有第一捶击杆(8),当盖板(1)向后翻转时带动坐板(6)折叠进底座(7)内,同时形成收集桶(11)后移且转动盒(10)转动的结构;
所述上盒体(2)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齿轮(26),两个固定齿轮(26)左右对称排布,上盒体(2)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两个L型连杆(27),两个L型连杆(27)左右对称排布,每个L型连杆(27)的中部都转动连接有第一往复齿轮(29),每个L型连杆(27)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往复齿轮(28),第一往复齿轮(29)和固定齿轮(26)互相啮合,第一往复齿轮(29)和第二往复齿轮(28)互相啮合,第二往复齿轮(28)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摆杆(30),摆杆(30)的上端和把手(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前端左侧转动连接有大齿轮(15),盖板(1)的铰接轴和大齿轮(15)同轴固接,大齿轮(15)的上端啮合有小齿轮(44),小齿轮(44)转动连接于底座(7)前端左侧壁,小齿轮(44)的左侧同轴固接有蜗轮(45),蜗轮(45)的后方啮合有蜗杆(46),蜗杆(46)转动连接于底座(7)前端左侧壁;
所述大齿轮(15)的外缘处铰接有拉杆(14),拉杆(14)的后端表面铰接有推杆(13),推杆(13)转动连接于底座(7)后部上端,推杆(13)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直杆(18),直杆(1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箱(12),移动箱(12)滑动连接于底座(7)内部下底面,收集桶(11)与移动箱(12)内部下端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11)的上端内部转动连接有内齿圈(50),内齿圈(50)的内部均匀啮合有五个行星齿轮(17),行星齿轮(17)转动连接于收集桶(11)上端内部,内齿圈(5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2),转动杆(52)的左端滑动连接有矩形杆(62),矩形杆(62)和底座(7)的左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收集桶(11)的上端均匀滑动连接有五个第一齿条(51),每个第一齿条(51)的上端都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动板(16),每个第一齿条(51)都和对应的行星齿轮(17)互相啮合,收集桶(11)向后移动形成五个滑动板(16)同时向远离收集桶(11)中心方向移动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盒(10)的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7),第二电机(5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圆盘(58),圆盘(58)的右侧外缘处铰接有第三往复杆(59),第三往复杆(59)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盘(60),第一限位盘(60)与第二捶击杆(9)的下端滑动连接,第一限位盘(60)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盘(61);
所述转动盒(10)的左侧下端同轴固接有第四锥齿轮(56),第四锥齿轮(56)的下端啮合有第三锥齿轮(55),第三锥齿轮(55)转动连接于底座(7)后部右侧壁,第三锥齿轮(55)的左侧同轴固接有第三齿轮(54),第三齿轮(54)下端啮合有第二齿条(53),第二齿条(53)和移动箱(12)的右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的下端后侧铰接有连接杆(25),连接杆(2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圆杆(47),圆杆(47)的左右两端后滑动连接有第一翻转杆(48),第一翻转杆(48)的上端和坐板(6)的前端转动连接,坐板(6)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二翻转杆(49),第一翻转杆(48)和第二翻转杆(49)的下端都转动连接于底座(7)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5)的内部右侧上端面转动连接有圆柱凸轮(42),圆柱凸轮(42)的后侧配合有升降块(43),升降块(43)的后端滑动连接于下盒体(5)内部后侧壁,升降块(43)的后端滑动连接有直角杆(41),直角杆(41)中部转动连接于下盒体(5)的内部后侧壁,直角杆(41)的下端铰接有第一往复杆(40),第一往复杆(40)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导轨(38),导轨(38)固定连接于下盒体(5)内部,导轨(38)的前方设有长杆(39),长杆(39)的右端铰接于第一往复杆(40)下端,长杆(39)的左端铰接有弯杆(36),弯杆(36)的中部铰接于导轨(38)的左端后侧面,弯杆(36)的下端铰接有第二往复杆(37),第二往复杆(37)的上端滑动连接于导轨(38)的内部,圆柱凸轮(42)转动形成第一往复杆(40)和第二往复杆(37)的上端在导轨(38)内同时向内侧滑动的结构,第一往复杆(40)和第二往复杆(37)与后侧分别对应的脚踏板(24)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凸轮(42)的上端同轴固结有第二齿轮(20),第二齿轮(20)的左侧啮合有第一齿轮(19),第一齿轮(19)和第二齿轮(20)都转动连接于下盒体(5)的上端面,第一齿轮(1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前端固定连接于盖板(1)的后端,第二齿轮(20)的上方同轴固结有第一锥齿轮(21),第一锥齿轮(21)的上方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2)的前方同轴固结有第一带轮(35),第一带轮(35)的外缘连接有第一皮带(23),第一皮带(23)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带轮(31),第一带轮(35)和第二带轮(31)都转动连接于盖板(1)的后端中部,第二带轮(31)的后端同轴固结有第三带轮(32),第三带轮(32)的外缘处连接有第二皮带(34),第二皮带(34)的左端连接有第四带轮(33),第四带轮(33)转动连接于盖板(1)后端中部,第三带轮(32)和上盒体(2)内部右侧所述L型连杆(27)固定连接,第四带轮(33)和上盒体(2)内部左侧所述L型连杆(27)固定连接。
CN202010447801.8A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 Active CN111420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7801.8A CN111420365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7801.8A CN111420365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0365A CN111420365A (zh) 2020-07-17
CN111420365B true CN111420365B (zh) 2021-07-30

Family

ID=71555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7801.8A Active CN111420365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03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7525B (zh) * 2020-09-27 2022-07-22 广西美澳妇产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呼吸康复的智能化手臂运动设备
CN112022269B (zh) * 2020-09-28 2021-07-23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介入科护理用辅助装置
CN112569120A (zh) * 2020-11-30 2021-03-30 金荣炳 一种医疗用垃圾桶
CN112315696B (zh) * 2020-12-08 2021-12-3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大咯血患者呼吸道排堵装置
CN112999051A (zh) * 2021-02-26 2021-06-22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风湿科临床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CN113398531A (zh) * 2021-06-28 2021-09-17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
CN114452592B (zh) * 2022-03-09 2022-10-28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装置
CN115463395B (zh) * 2022-09-26 2023-07-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一种呼吸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3155A (zh) * 2012-01-13 2012-07-11 李琴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103861241A (zh) * 2014-03-25 2014-06-18 菲特克洛(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联动机构的折叠式爬行健身器
CN108542790A (zh) * 2018-03-06 2018-09-18 王俊铎 一种医疗用呕吐辅助支架
CN110841249A (zh) * 2019-12-04 2020-02-28 河南省人民医院 心内科介入治疗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7216A (en) * 1917-12-18 1918-07-11 Harry Cecil Burton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the Muscles of the Back, Abdominal Wall and Lower Extremities.
CN2129099Y (zh) * 1991-04-01 1993-04-07 赵冰 多功能健身床
CN2503782Y (zh) * 2001-05-11 2002-08-07 刘开勋 多功能健身折叠椅
JP3787151B1 (ja) * 2005-11-07 2006-06-21 英太郎 寺川 野球・ソフトボール用具収納具
US20080004163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Husted Royce H Exercise machine
CN201384670Y (zh) * 2009-04-10 2010-01-20 沈阳建筑大学 多功能康健器
KR101623738B1 (ko) * 2016-01-05 2016-05-24 심현 스윙운동 발지압 의자장치
CN206414473U (zh) * 2016-09-18 2017-08-18 张仁林 健身捶背按摩椅
CN207520325U (zh) * 2017-05-23 2018-06-22 十堰市太和医院 水中可移动式下肢多功能训练器
CN108354770A (zh) * 2018-01-16 2018-08-03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综合多功能偏瘫康复病床
CN209154567U (zh) * 2018-09-19 2019-07-26 王光武 一种消化内科秽物收集桶
CN110478171B (zh) * 2019-08-26 2021-01-01 张红 一种消化内科病人用护理手推车
CN110755810B (zh) * 2019-10-11 2021-01-01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多功能体育锻炼仰卧收腹器械
CN110613585A (zh) * 2019-10-29 2019-12-27 尹桂红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CN110812177A (zh) * 2019-11-27 2020-02-21 河南省肿瘤医院 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辅助装置
CN110916975A (zh) * 2019-12-04 2020-03-27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骨科专用康复锻炼装置
CN111068255A (zh) * 2019-12-30 2020-04-28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偏瘫下肢综合训练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3155A (zh) * 2012-01-13 2012-07-11 李琴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103861241A (zh) * 2014-03-25 2014-06-18 菲特克洛(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联动机构的折叠式爬行健身器
CN108542790A (zh) * 2018-03-06 2018-09-18 王俊铎 一种医疗用呕吐辅助支架
CN110841249A (zh) * 2019-12-04 2020-02-28 河南省人民医院 心内科介入治疗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0365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0365B (zh)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呼吸锻炼装置
CN111494160A (zh) 一种胸外科用术后锻炼装置
CN112999051A (zh) 一种风湿科临床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CN110974601A (zh) 介入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
CN111773011A (zh) 脑血管病治疗床
CN110465049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中医康复保健护理装置
CN113633518B (zh) 一种针对卧床患者进行康复的锻炼装置
CN214130101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112754884A (zh) 胃肠科护理肠胃蠕动辅助按摩装置
CN112957679A (zh) 一种心血管病康复装置
CN111728815A (zh) 一种脑血管病中医康复护理椅
CN106377392A (zh) 康复训练机
CN112426297B (zh) 一种子宫术后护理装置
CN213099162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CN114404209B (zh) 骨科膝关节置换手术用下肢固定装置
CN115944501A (zh) 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
CN213697783U (zh) 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康复训练装置
CN113398531A (zh) 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
CN112451311B (zh) 一种脑卒中康复锻炼装置
CN106377362A (zh) 偏瘫患者生活训练一体机
CN113456432A (zh) 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
CN213822351U (zh) 急性脊髓炎瘫痪活动装置
CN215535954U (zh) 一种老年患者神经疾病下肢护理装置
CN215229899U (zh) 骨科术后锻炼康复装置
CN219306758U (zh)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