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7792A - 由在两个套筒之间形成的通道供应流体的湿式离合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由在两个套筒之间形成的通道供应流体的湿式离合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7792A
CN111417792A CN201880077808.6A CN201880077808A CN111417792A CN 111417792 A CN111417792 A CN 111417792A CN 201880077808 A CN201880077808 A CN 201880077808A CN 111417792 A CN111417792 A CN 111417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fluid
disc
clutch system
carri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78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7792B (zh
Inventor
E.莱科克
A.莱维莱恩
B.曼科
F.蒂鲍特
A.多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Embrayag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Embrayag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Embrayag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Embrayag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11417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7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7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7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16D25/123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in view of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Abstract

离合器机构(18),包括界定内部容积部(200)的盘支架组件(22)和容纳在所述盘支架组件(22)的所述内部容积部(20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湿式摩擦盘(E1)。引导轴承(30),用于围绕旋转轴线(100)旋转地引导所述盘支架组件(22);所述引导轴承(30)安装在离合器支撑件(72)上,所述离合器支撑件(72)形成至少一个贯通通道(86),所述至少一个贯通通道将在所述盘支架组件(22)外部出现的流体入口(88)连接至轴向地位于距所述流体入口(88)一定距离处的流体出口(90),所述流体出口出现在所述盘支架组件(22)的所述内部容积部(200)中,在径向上在所述旋转轴线(100)和第一湿式摩擦盘(E1)之间,第一流体路径形成在所述盘支架组件(22)的内部容积部(200)中、在所述流体出口(90)和第一湿式摩擦盘(E1)之间,以对第一湿式摩擦盘(E1)供应流体,离合器支撑件(72)包括与旋转轴线(100)对准的两个同轴套筒(74,76),包括外套筒(74)和至少部分地位于外套筒(74)内部的内套筒(76)。

Description

由在两个套筒之间形成的通道供应流体的湿式离合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在离合器系统中的流通,特别是冷却和/或润滑流体在离合器系统中的流通,特别是为了将流体引导至离合器系统的湿式摩擦盘。
背景技术
文献FR 3049021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系统,该湿式双离合器系统用于安装在驱动轴和具有两个同轴输入轴的至少一个变速箱之间。该离合器系统包括离合器机构,该离合器机构包括界定内部容积部的盘支架组件,该内部容积部容纳两个湿式摩擦盘和两个力传递部件,力传递部件用于向两个湿式摩擦盘中的每一个施加力。引导轴承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地引导盘支架组件。离合器系统还包括位于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外部的离合器致动器,该离合器致动器包括固定壳体,在该固定壳体中形成两个环形腔室,每个环形腔室由环形活塞封闭,该环形活塞布置成相对于壳体平行于旋转轴线轴向移动。离合器分离轴承允许力从活塞传递到力传递部件。引导轴承安装在离合器壳体的管状延伸部上,该管状延伸部实现离合器支撑功能。为了向湿式摩擦盘供应冷却剂,离合器壳体的管状延伸部包括轴向穿孔,该轴向穿孔产生供应通道,该供应通道将在盘支架组件外部出现的流体入口连接到在壳体的管状延伸部的端部处有径向穿孔形成的流体出口,该流体出口在径向上在旋转轴线和第一湿式摩擦盘之间伸入到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中。在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中在流体出口和第一湿式摩擦盘之间形成流体路径。
这种构架提供了以下优点:将由旋转盘支架组件界定的容积部外部的控制功能整合在技术块中,即环形致动器,其壳体保持固定,从而便于其供电。用于湿式摩擦盘的冷却剂供应也穿过形成在不旋转的部件中的通道,这简化了供应并防止了由于离心作用而使流体中断。然而,该结果的获得是以增加形成致动器和离合器支撑件的壳体的单个部分的复杂性为代价的,其中必须制成轴向穿孔和径向穿孔以便形成冷却剂供应通道和流体出口。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提出一种用于在湿式摩擦离合器机构的盘支架组件内部引导流体、特别是冷却剂或润滑流体的简单结构。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离合器系统,该离合器系统用于安装在驱动轴和至少一个传动轴之间,该离合器系统包括:
-离合器机构,包括界定内部容积部的盘支架组件和容纳在所述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湿式摩擦盘;
-引导轴承,用于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地引导盘支架组件;
-离合器支撑件,所述引导轴承安装在所述离合器支撑件上,所述离合器支撑件形成至少一个贯通通道,所述至少一个贯通通道将在所述盘支架组件外部出现的流体入口连接至轴向地位于距所述流体入口一定距离处的流体出口,该流体出口出现在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中,在径向上在旋转轴线和第一湿式摩擦盘之间,第一流体路径形成在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中、在流体出口和第一湿式摩擦盘之间,以对第一湿式摩擦盘供应流体。
离合器支撑件包括与旋转轴线对准的两个同轴套筒,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该内套筒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外套筒的内部,外套筒和内套筒是两个分开的部件,贯穿通道形成在外套筒的内壁和内套筒的外壁之间。
在装配在一起的两个分开的部件之间产生贯通通道可避免穿孔。只要两个套筒被固定,贯穿通道中的流体的流通就不会被旋转部件中断。通过离合器机构的支撑件中的离心作用,促进了流体在流体出口和摩擦盘之间的流通。
流体出口可以包括分布在离合器支撑件的周边上的一个或多个出口孔口,如果需要,所述一个或多个出口孔口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同一平面中,或者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至少两个分开的平面中成多排,以便在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中最佳分配流体。有利地,流体出口可包括穿过外套筒的多个出口孔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轴向地位于引导轴承的任一侧。如果需要,流体出口位于离合器机构的滚针轴承(位于盘支架组件内部)和滚柱轴承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离合器支撑件包括用于固定至推进组件的壳体的接口,特别是用于固定至变速箱壳体的接口。该接口尤其可以包括用于插入固定元件的固定孔,固定元件例如是螺纹杆或铆钉。
根据一个实施例,离合器系统包括用于向第一湿式摩擦盘施加力的至少一个第一力传递部件,离合器系统还包括位于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外部并与旋转轴线对准的环形离合器控制器,离合器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壳体、被布置成平行于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一控制壳体轴向移动的一个第一控制出口和位于第一控制出口和第一力传递部件之间的一个第一旋转推力轴承,第一控制壳体相对于离合器支撑件固定。特别地,第一控制出口可以被电磁地、机电地(例如,通过驱动螺旋杆的马达)驱动,或者优选地被液压地驱动,控制输出则是活塞,该活塞封闭形成在第一控制壳体中的可变容积腔室。在所有情况下,第一控制壳体都是固定的,因此很容易为致动器供电。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控制壳体与两个同轴套筒中的一个套筒是一体的,该一个套筒可以是外套筒或内套筒。
替代地,第一控制壳体由两个同轴套筒的一个或多个分开的部分形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外套筒包括轴向地位于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之间的中间孔口,该中间孔口将流体贯通通道连接至第一旋转推力轴承位于其中的容积部。这确保了一些通过贯通通道的流体被引导至第一旋转推力轴承。
根据一个实施例,两个同轴套筒中的一个包括与第一控制壳体的凹形柱形壁接触的定心或压配合支承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两个同轴套筒中的一个与径向向外延伸的基座形成为一体,第一控制壳体直接或间接地轴向抵靠基座的肩部。有利地,可以提供以下选项中一个或多个:
-基座设有用于第一控制壳体的可变容积腔室的供应孔,该供应孔被形成第一控制出口的环形活塞封闭;
-基座包括用于固定至推进组件的壳体、特别是变速箱壳体的接口;
-基座包括流体入口;
-基座与内套筒一体形成;
-基座与外套筒一体形成。
优选地,两个同轴套筒通过固定接口固定在一起。尤其可以规定,固定接口由压配合或粘接在一起的两个柱形支承表面形成。可替代地,可以规定,固定接口由与内套筒一体形成的固定轴环形成,该固定轴环抵靠与外套筒一体形成的肩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贯通通道位于流体入口和固定接口之间。替代地,贯通通道可以位于流体出口和固定接口之间。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轴承包括固定到所述盘支架组件的外环和压配合到所述离合器支撑件上的内环。它尤其可以涉及滚子轴承,优选地是能够吸收轴向力和径向力的角接触滚子轴承。
如果需要,可以将内环直接压配合到两个同轴套筒中的一个上。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引导轴承直接在径向上邻接在外套筒上。替代地,引导轴承直接在径向上邻接在内套筒上。
根据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离合器支撑件包括:中间环,该中间环布置在两个同轴套筒与引导轴承之间;以及阻挡部件,优选地是可逆的,该阻挡部件与该中间环和两个同轴套筒相互作用,以将中间环相对于两个同轴套筒阻挡在位。阻挡部件尤其可以是弹性环。这种布置便于组装。离合器可被设计成保持用于通至与致动器相对地轴向敞开的阻挡部件的轴。
根据一个实施例,流体出口包括穿过中间环的至少一个开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中间环包括用于离合器机构的滚子轴承、优选地滚针推力轴承的环形滚子轴承路径,引导轴承和环形滚子轴承路径轴向地位于流体出口的任一侧。
根据一个实施例,离合器支撑件包括旁通孔口,该旁通孔口将流体贯通通道连接到容纳离合器机构的至少一个内部滚子轴承的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的内腔。这确保了一些通过贯通通道的流体被引导至内部滚子轴承。该内部滚子轴承尤其可以是滚针推力轴承。
该架构适用于单或双湿式离合器。
根据一个实施例,离合器机构包括容纳在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湿式摩擦盘和用于向第二湿式摩擦盘施加力的至少一个第二力传递部件,在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中,在流体出口和第二湿式摩擦盘之间形成第二流体路径,如果需要,第二流体路径和第一流体路径具有公共部分。假设两个流体路径具有公共部分,则流体出口可包括供应该公共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孔口。然后在离合器机构内部在第一湿式摩擦盘和第二湿式摩擦盘之间提供流体通路。
假设两个流体路径是分开的,则规定流体出口包括用于离合器机构内部的第一流体路径的一个或多个第一供应孔口和用于离合器机构内部的第二流体路径的一个或多个第二供应孔口。
根据优选实施例,离合器控制器包括:第二控制出口,其布置成平行于旋转轴线轴向地移动;以及第二旋转离合器分离轴承,其在第二控制出口和第二力传递部件之间。第二控制出口可以由与第一控制出口共用的壳体引导,也可以由单独的壳体引导,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壳体相对于彼此固定。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系统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离合器系统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离合器系统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合器系统的轴向剖视图;
图5是图4的离合器系统的套筒的详细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离合器系统的轴向剖视图。
为了更清楚起见,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离合器系统的实施例,该离合器系统为双湿式离合器10的形式,该双湿式离合器10用于安装在驱动轴12与变速箱的两个同轴输入轴14、16之间,以形成车辆的推进组件。离合器系统10包括湿式双离合器机构18和环形离合器控制器20,湿式双离合器机构18绕旋转轴线100旋转,该旋转轴线也是驱动轴的和两个轴14、16的旋转轴线。
离合器机构18包括盘支架组件22,该盘支架组件22包括输入盘支架24和输入法兰26,该输入法兰26用于通过花键接口将输入盘支架24固定至装配在驱动轴12中的毂25。该盘支架组件22界定了离合器机构的内部容积部200。在这种情况下,输入盘支架24是一件式部件,如果需要,可通过焊接多个冲压的片材部件而获得,并且包括:朝着旋转轴线100旋转的柱形引导支承表面28,引导轴承30的外环被压配合在该支承表面中;从引导表面28径向延伸到穿孔的外裙部34的横向壁32;和径向地位于外裙部34内部的穿孔的内裙部36。两个裙部34、36在离合器机构的内部容积部200中轴向位于横向壁32的同一侧,彼此轴向重叠。
输入盘支架的外裙部34设置有内花键。湿式双离合器机构18还包括第一输出法兰38,第一输出法兰38包括穿孔裙部40和第一接口42,该穿孔裙部40设置有面对并远离外裙部34的内花键的外花键,该第一接口42可旋转地固定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14。第一湿式摩擦盘被容纳在由输入盘支架24的外裙部34和由第一输出法兰38径向地界定的环形容积部中,该第一湿式摩擦盘由第一多盘离合器组件E1形成,该第一多盘离合器组件E1包括与输入盘支架24的外裙部34的花键接合的第一组输入盘和与第一输出法兰38的花键40接合的第一组输出盘。第一组输出盘中的盘与第一组输入盘中的盘彼此插置。弹性垫圈优选地布置在盘之间并且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开。因此,第一湿式摩擦盘E1以已知的方式在输入盘支架24和第一输出法兰38之间形成第一运动学链路。
内裙部36还设置有内花键。湿式双离合器机构18还包括第二输出法兰44,该第二输出法兰44包括包括第二带花键外裙部46和第二接口48,该第二带花键外裙部46定位为面对并远离内裙部34的内花键,该第二接口48可旋转地固定到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16。第二湿式摩擦盘E2容纳在由输入盘支架24的内裙部36和由第二输出法兰44径向界定的环形容积部中,该第二湿式摩擦盘由第二多盘离合器组件形成,该第二多盘离合器组件包括与输入盘支架24的内裙部36的花键接合的第二组输入盘和与第二输出法兰44的裙部46的花键接合的第一组输出盘。第二组输出盘中的盘与第二组输入盘中的盘彼此插置。弹性垫圈优选地布置在盘之间并且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开。因此,第二多盘离合器组件E2以已知的方式在输入盘支架24和第二输出法兰44之间形成第二运动学链路。
横向壁32包括第一通孔50和第二通孔52,第一通孔50沿周向分布并出现在由外裙部34和第一输出法兰38界定的容积部中,第二通孔52沿周向分布并出现在由内裙部36和第二输出法兰44界定的容积部中。
离合器控制器20是环形的,并且在旋转轴线100上对齐,以便围绕变速箱的两个同轴输入轴14、16或围绕轮毂25。在这种情况下,这涉及液压控制器,该液压控制器包括由第一活塞54和第一旋转推力轴承56形成的第一控制输出,第一旋转推力轴承56抵靠离合器机构的第一力传递部件58,该第一力传递部件58穿过输入盘保持器24的第一贯通开口50,以允许力从第一活塞54传递到第一湿式摩擦盘E1。离合器控制器20还包括第二控制输出,该第二控制输出由径向位于第一活塞54内部的第二活塞60以及由第二旋转推力轴承62形成,该第二旋转推力轴承62抵靠离合器机构的第二力传递部件64,该第二力传递部件64穿过输入盘支架24的第二贯通开口52,以允许力从第二控制输出60传递到第二湿式摩擦片E2。
离合器控制器20优选地包括单个固定壳体66,在其中形成有环形腔室68、70,两个活塞54、60在环形腔室中滑动。
离合器系统还包括用于支撑离合器机构18和离合器控制器20的离合器支撑件72。
离合器支撑件72是固定的子组件,其包括在旋转轴线上对准的两个同轴套筒,其由外套筒74和位于外套筒74内部的内套筒76形成。内套筒76和外套筒74是两个分开的部件。内套筒76是由轻金属或塑料制成的片材生产的薄部件,包括管状部分76.1和固定轴环76.2,固定轴环76.2抵靠形成在外套筒74上的肩部,两个套筒74、76通过粘结、焊接或任何其他方式在该固定接口77处固定在一起。内套筒76的相对端与外套筒74的内肩74.1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外套筒74由较大的部件形成,该较大的部件还包括在外套筒74的近端处的、相对于外套筒74径向向外突出的基座78。套筒74本身在其近侧部分中形成柱形的定心支承表面74.2,用于紧密地配合或压配合控制离合器20的壳体66。壳体66轴向抵靠基座78的肩部78.1。如果需要,基座78包括用于向液压控制器20的腔室68、70供应压力的通道。基座78还包括用于固定至变速箱的壳体80的接口78.2。固定接口78.2可以采取各种形状,特别是齿的形状,其装配到在变速箱的壳体80中形成的齿中。
在该实施例中并且优选地,离合器支撑件72还包括中间环82,该中间环82装配在优选为柱形的支承表面74.3上,该支承表面74.3径向面向外并形成在外套筒74的远端。中间环82优选地在位置上由外套筒74的止动肩部74.4和接合在外套筒74的保持槽74.5中的弹性环84阻挡。中间环82可以被键接或压配合在形成于外套筒74上的支承表面74.3上,以提供旋转连接。中间环82包括径向面向外的柱形支承表面82.1,引导轴承30的固定内环压配合在该支承表面上。优选地,中间环82还形成用于离合器机构的内部滚子轴承83的滚子轴承路径82.2,在这种情况下,是用于引导输出法兰中的一个的滚针轴承的平坦环形滚子轴承路径。肩部74.4是可选的,只要在操作条件下作用在中间环82上的轴向力总是从图中的右向左单向的。
因此,通过简单的轴向配合,可以将由离合器机构18、引导轴承30和中间环82形成的子组件盲组装在由两个套筒74、76和离合器控制器20形成的子组件上。优选地,离合器机构18的各个元件被设计成在特定的角度位置上保持轴300,该轴300用于通过离合器机构18一直到达弹性环84,这允许进行非破坏性的拆卸。
显着地,在外套筒74的内壁74.6和内套筒76的外壁76.3之间形成贯通通道86。该通道86例如可以由平行于旋转轴线延伸并且形成在外套筒的厚度或内套筒的厚度中的一个或多个槽形成,例如,平行于旋转轴线100并彼此成60°设置的六个槽。有利地,槽通过环形槽连接在一起,这允许它们全部由具有单个开口的流体入口80供应。贯通通道86将由形成在基座78中并在盘支架组件22外部出现的管形成的流体入口88连接到轴向位于距流体入口88一定距离处的流体出口90,该流体出口在盘支架组件22的内部容积部200中出现,在径向上在旋转轴线100和湿式摩擦盘E1、E2之间。
流体出口90包括形成在外套筒74的主体中的一个或多个倾斜开口90.1和形成在中间环82中的具有大体径向方向的一个或多个开口90.2。
通过从冷却剂泵向流体入口88供应冷却剂,冷却剂(实际上液体也可以具有润滑功能)通过流体通路86被引导到流体出口90。当流体与离合器机构18的旋转壁接触时,流体被离心并朝湿式摩擦盘E1和E2投射。在盘支架组件的内部容积部中,在流体出口90与第二湿式摩擦盘E2之间以及第二湿式摩擦盘E2与第一湿式摩擦盘E1之间形成有流体路径,流体路径穿过为此设置在输出法兰38、44的穿孔裙部46、58和输入盘支架的穿孔裙部36中的径向开口。冷却剂通过输入盘支架32的穿孔裙部34离开离合器机构18的内部容积部200,并被收集在离合器系统的固定壳体中,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变速箱壳体80的延伸部。
图2的离合器系统与先前的系统的区别仅在于增加了轴向地位于流体入口88和流体出口90之间的中间孔口92,该中间孔口将流体贯通通道86连接至一容积部,旋转推力轴承56、62定位在该容积部中。
图3的离合器系统与图1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流体出口90处增加了旁通孔口94,该旁通孔口94具有轴向取向,用于将流体贯通通道86连接到盘支架组件的容纳输出法兰38、44的引导滚针推力轴承的内腔中。
图4的离合器系统与先前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基座78与内套筒76一体形成,如图5所示,这简化了流体入口88。内套筒76和外套筒74之间的固定接口77位于两个套筒74、76的远端,而流体出口90位于流体入口88和固定接口77之间。两个套筒74、76之间的固定可以通过压配合、粘接或提供足够密封的任何其他手段来实现。
流体贯通通道86由平行于旋转轴线100延伸的多个槽76.4形成。例如,通过机加工内套筒76的外壁76.3来形成槽。槽76.4围绕旋转轴线100周向分布。流体入口88由在每个槽76.3的轴线上穿过基座78的穿孔78.3产生。基部78还设有形成固定接口78.2的孔眼,用于使用螺钉将离合器支撑件72固定至变速箱壳体。最后,基座78还设有孔口78.4、78.5,这些孔口出现在形成于离合器控制器的壳体66中的通道68.1、70.1中,以向腔室68、70供应高压流体。
图6的离合器系统与先前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套筒74与离合器控制器20的壳体66是一体的。
当然,附图中示出的和上面描述的示例仅通过非限制性说明的方式提供。明确规定将所示出的各种实施例组合以提出其他实施例。
如果需要,可以省略基座78。
可以提供两个单独的控制壳体,以启用第一控制出口54和第二控制出口60。
也可以省去中间环82,然后将引导轴承30的内环直接压配合到套筒74、76之一上,优选地压配合到外套筒74上。其他变型是可能的,其规定内套筒76在外套筒74的远端处突出,以便形成用于压配合引导轴承30的内环或用于中间环82的柱形支撑支承表面。
本发明还适用于湿式双离合器机构,其两个摩擦盘E1、E2并非部分地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为每个摩擦盘设置流体出口。
本发明还适用于单湿式离合器机构。
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实践中仅关于单独地或根据任何组合所确定的其他特征描述了所有特征,基于本说明书、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这些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所有这些特征可以与本文公开的其他特征或特征组组合,只要没有明确地排除这种情况或者技术条件使得这种组合不可能或毫无意义。

Claims (14)

1.一种离合器系统(10),用于安装在驱动轴(12)和至少一个传动轴(14、16)之间,所述离合器系统(10)包括:
离合器机构(18),包括界定内部容积部(200)的盘支架组件(22)和容纳在所述盘支架组件(22)的所述内部容积部(20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湿式摩擦盘(E1);
引导轴承(30),用于围绕旋转轴线(100)旋转地引导所述盘支架组件(22);
离合器支撑件(72),所述引导轴承(30)安装在所述离合器支撑件(72)上,所述离合器支撑件(72)形成至少一个贯通通道(86),所述至少一个贯通通道将在所述盘支架组件(22)外部出现的流体入口(88)连接至轴向地位于距所述流体入口(88)一定距离处的流体出口(90),所述流体出口出现在所述盘支架组件(22)的所述内部容积部(200)中,在径向上在所述旋转轴线(100)和第一湿式摩擦盘(E1)之间,第一流体路径形成在所述盘支架组件(22)的内部容积部(200)中、在所述流体出口(90)和第一湿式摩擦盘(E1)之间,以对第一湿式摩擦盘(E1)供应流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支撑件(72)包括与所述旋转轴线(100)对准的两个同轴套筒(74,76),包括外套筒(74)和内套筒(76),所述内套筒(76)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外套筒(74)的内部,所述外套筒(74)和所述内套筒(76)是两个分开的部件,所述贯穿通道(86)形成在所述外套筒(74)的内壁(74.6)和所述内套筒(76)的外壁(76.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入口(88)和所述流体出口(90)轴向位于所述引导轴承(30)的任一侧。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机构(18)包括用于向第一湿式摩擦盘(E1)施加力的至少一个第一力传递部件(58),所述离合器系统(10)还包括位于所述盘支架组件(22)的所述内部容积部(200)外部并与所述旋转轴线(100)对准的环形的离合器控制器(20),所述离合器控制器(20)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壳体(66);
一个第一控制出口(54),被布置成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100)相对于所述第一控制壳体(66)轴向移动;和
一个第一旋转推力轴承(56),位于所述第一控制出口(54)和所述第一力传递部件(58)之间的;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壳体(66)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支撑件(7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壳体(66)与两个同轴套筒(74、76)中的一个形成一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壳体(66)由两个同轴套筒(74、76)的一个或多个分开的部分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74)包括轴向地位于所述流体入口(88)和所述流体出口(90)之间的中间孔口(92),所述中间孔口(92)将流体贯通通道(86)连接至一容积部中,所述第一旋转推力轴承(56)位于该容积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0),其特征在于,两个同轴套筒(74、76)中的一个与径向向外延伸的基座(78)形成为一件,所述第一控制壳体(66)直接或间接地轴向抵靠所述基座(78)的肩部(7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78)包括所述流体入口(88)。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78)与所述内套筒(74)形成为一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78)与所述外套筒(76)形成为一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0),其特征在于,两个同轴套筒(74,76)通过固定接口(77)固定在一起,贯通通道(86)位于所述流体入口(88)和所述固定接口(77)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0),其特征在于,两个同轴套筒(74,76)通过固定接口(77)固定在一起,贯通通道(86)位于所述流体出口(90)和所述固定接口(77)之间。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支撑件(72)包括:中间环(82),布置在两个同轴套筒(74,76)与所述引导轴承(30)之间;和阻挡部件(74),优选地是可逆的,所述阻挡部件与所述中间环(72)和两个同轴套筒(74,76)相互作用,以将所述中间环相对于两个同轴套筒阻挡在位。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机构(18)包括容纳在所述盘支架组件(22)的内部容积部(200)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湿式摩擦盘(E2)和用于向第二湿式摩擦盘(E2)施加力的至少一个第二力传递部件(64),在所述盘支架组件(22)的内部容积部(200)中,在所述流体出口(90)和第二湿式摩擦盘(E2)之间形成第二流体路径,如果需要,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和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具有公共部分。
CN201880077808.6A 2017-11-30 2018-11-26 由在两个套筒之间形成的通道供应流体的湿式离合器系统 Active CN111417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761409A FR3074241B1 (fr) 2017-11-30 2017-11-30 Systeme d'embrayage humide alimente en fluide par un canal forme entre deux manchons
FR1761409 2017-11-30
PCT/EP2018/082607 WO2019105897A1 (fr) 2017-11-30 2018-11-26 Systeme d'embrayage humide alimente en fluide par un canal forme entre deux manch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7792A true CN111417792A (zh) 2020-07-14
CN111417792B CN111417792B (zh) 2022-09-20

Family

ID=60955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7808.6A Active CN111417792B (zh) 2017-11-30 2018-11-26 由在两个套筒之间形成的通道供应流体的湿式离合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7792B (zh)
DE (1) DE112018006121T5 (zh)
FR (1) FR3074241B1 (zh)
WO (1) WO2019105897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7339A (zh) * 2003-09-30 2005-04-20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双离合器传动的液压油管理系统
EP2161466A2 (de) * 2008-09-09 2010-03-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Mehrfachkuppl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Doppelkupplungseinrichtung, mit mittels eines Lamellenträgers betätigbarer Lamellen-Kupplungsanordnung
US20100163364A1 (en) * 2008-12-30 2010-07-01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Clutch support
JP2016194334A (ja) * 2015-03-31 2016-11-17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CN107202079A (zh) * 2016-03-16 2017-09-26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用于湿式双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7339A (zh) * 2003-09-30 2005-04-20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双离合器传动的液压油管理系统
EP2161466A2 (de) * 2008-09-09 2010-03-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Mehrfachkuppl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Doppelkupplungseinrichtung, mit mittels eines Lamellenträgers betätigbarer Lamellen-Kupplungsanordnung
US20100163364A1 (en) * 2008-12-30 2010-07-01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Clutch support
JP2016194334A (ja) * 2015-03-31 2016-11-17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CN107202079A (zh) * 2016-03-16 2017-09-26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用于湿式双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74241B1 (fr) 2020-02-28
CN111417792B (zh) 2022-09-20
DE112018006121T5 (de) 2020-08-13
WO2019105897A1 (fr) 2019-06-06
FR3074241A1 (fr)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20710B1 (ko) 습식 이중 클러치용 유압식 제어 시스템
US10094430B2 (en) Torque transmission module intended to be part of motor vehicle transmission
US8863923B2 (en) Fluid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070221468A1 (en) Hydraulically actuated double clutch
US20090223769A1 (en) Double clutch system
US7984800B2 (en) Hydrodynamic clutch device
WO2011062267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US20070235277A1 (en) Fluid-filled clutch arrangement
KR20080048004A (ko) 서로 상대 회전하는 기계장치 부품들의 오일 공급용 오일스쿠프 장치
US8567579B2 (en) Clutch apparatus
KR20170107926A (ko) 제어 시스템 상에 지지된 습식 이중 클러치
JP2009523219A (ja) 強制オイルガイドを備えたコンバータ
US11628716B2 (en) Hybrid drive system
US10663012B2 (en) Clutch device for a hybrid drive system
JP2007309516A (ja) クラッチ構造
CN110382899B (zh) 可拆卸的双离合器机构
JPH0617904A (ja) 制御弁
CN111417792B (zh) 由在两个套筒之间形成的通道供应流体的湿式离合器系统
JP6333613B2 (ja) オイルレシーバ
US20080236974A1 (en) Hydrodynamic clutch device
CN110792701B (zh) 湿式离合器机构和包括该湿式离合器机构的扭矩传递模块
CN110778617B (zh) 湿式离合器机构和包括该湿式离合器机构的扭矩传递模块
US8322501B2 (en) Force transmission device
JP6328184B2 (ja) 変速ユニット
CN109854702A (zh) 变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