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3834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3834B
CN111413834B CN202010229845.3A CN202010229845A CN111413834B CN 111413834 B CN111413834 B CN 111413834B CN 202010229845 A CN202010229845 A CN 202010229845A CN 111413834 B CN111413834 B CN 111413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display device
sub
light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98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3834A (zh
Inventor
洪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98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3834B/zh
Priority to US16/891,086 priority patent/US11475697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413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3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3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3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6Folded around rigid support or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06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51Sensor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减小了玻璃盖板的长度,有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台阶区域,部分显示区复用为指纹识别区域;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绑定在台阶区域,且弯折到阵列基板背向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柔性电路板包括弯折部,弯折部为柔性电路板中与阵列基板的侧面相对的部分,弯折部包括子弯折部,沿着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子弯折部朝向显示区倾斜;至少一个光源,光源设于柔性电路板的子弯折部,光源射出的光线朝向指纹识别区域传输。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装置通常采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实现其指纹识别功能,在现有技术中,用于为指纹识别提供检测光线的光源具有直下式和侧边式两种设置方式,当光源采用侧边式设置方式时,光源可设置在玻璃盖板的下侧或是显示装置的外壳上,但是如此一来就会导致玻璃盖板的长度较大,不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减小了玻璃盖板的长度,有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台阶区域,部分所述显示区复用为指纹识别区域;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在所述台阶区域,且弯折到所述阵列基板背向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为所述柔性电路板中与所述阵列基板的侧面相对的部分,所述弯折部包括子弯折部,沿着所述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所述子弯折部朝向所述显示区倾斜;
至少一个光源,所述光源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子弯折部,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线朝向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柔性电路板的弯折部内设置一个倾斜设置的子弯折部,进而将光源设置在子弯折部上,光源射出的光线能够朝着指纹识别区域倾斜射出,进而被手指反射至传感器中。基于该种设置方式,在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前提下,光源在第一方向(显示区和台阶区域的排列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与部分弯折部在第一方向上占用的空间重合,即,光源无需额外占用其他空间,因而也就无需增大阵列基板上方覆盖的玻璃盖板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更有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若采用现有技术中光源的设置方式,光源射出的部分光线会被柔性电路板遮挡,导致光线出现损耗,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设置方式,光源直接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光源射出的光线不会被柔性电路板遮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光线损耗,提高了入射至手指的光线强度,当光线被手指反射至指纹识别区域内的传感器时,指纹谷和指纹脊对应的反射光线的强度差异就会增大,从而能够对指纹谷和指纹脊进行更精确的识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未弯折时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弯折时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A=145°时对应的光线传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A=175°时对应的光线传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稳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弯折时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时的光源的设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时的光源的另一种设置示意图;
图13为图12对应的柔性电路板在弯折时的光源的设置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时的光源的又一种设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时的光源的再一种设置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时的光源的另一种设置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来描述区域,但这些区域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区域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区域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区域,类似地,第二区域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区域。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首先对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1′、柔性电路板2′、外壳3′和光源4′,其中,柔性电路板2′绑定在阵列基板1′上且弯折到阵列基板1′的背面,柔性电路板2′包括弯折部5′,弯折部5′为柔性电路板2′中与阵列基板1′侧面相对的部分,光源4′设置在外壳3′上,且光源4′位于弯折部5′远离阵列基板1′的一侧。但是,该种设置方式会导致覆盖在阵列基板1′上的玻璃盖板6′的长度较大,不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2~图4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未弯折时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弯折时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1、柔性电路板2和至少一个光源3,其中,阵列基板1包括显示区4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4的非显示区5,非显示区5包括台阶区域6,部分显示区4复用为指纹识别区域41;柔性电路板2绑定在台阶区域6,且弯折到阵列基板1背向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柔性电路板2包括弯折部7,弯折部7为柔性电路板2中与阵列基板1的侧面相对的部分,弯折部7包括子弯折部8,沿着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如图4中虚线箭头方向所示),子弯折部8朝向显示区4倾斜;光源3设于柔性电路板2的子弯折部8,光源3射出的光线朝向指纹识别区域41传输。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部分显示区4复用为指纹识别区域41是指,指纹识别区域41所处区域既可用于实现画面显示,还能用于实现指纹识别。具体地,当显示装置处于指纹识别模式时,驱动光源3发光,由于光源3设于子弯折部8,且沿着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子弯折部8朝向显示区4倾斜,因此,光源3射出的光线会朝着指纹识别区域41倾斜射出,光源3射出的光线被手指反射后,进一步传输至指纹识别区域41的传感器中,不同位置处的传感器根据所接收的反射光的强度对指纹的谷脊进行判断,从而实现指纹识别。当显示装置处于显示模式时,光源3不发光,因而不会对指纹识别区域41的正常显示造成影响。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柔性电路板2的弯折部7内设置一个倾斜设置的子弯折部8,进而将光源3设置在子弯折部8上,光源3射出的光线能够朝着指纹识别区域41倾斜射出,进而被手指反射至传感器中。基于该种设置方式,在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前提下,光源3在第一方向(显示区4和台阶区域6的排列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与部分弯折部7在第一方向上占用的空间重合,光源3无需额外占用其他空间,因而也就无需增大阵列基板1上方覆盖的玻璃盖板9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有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而且,减小玻璃盖板9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低成本制作。
此外,请再次参见图1,若采用现有技术中光源4′的设置方式,光源4′射出的部分光线会被柔性电路板2′遮挡,使其无法进一步传输至指纹识别区域,造成光线损耗。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设置方式,光源3直接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上,因此,光源3射出的光线不会被柔性电路板2遮挡,降低光线损耗,光源3射出的光线均能传输至指纹识别区域,提高了入射至手指的光线强度,当光线被手指反射至指纹识别区域41内的传感器时,指纹谷和指纹脊对应的反射光线的强度差异就会增大,从而能够对指纹谷和指纹脊进行更精确的识别,提高指纹识别的检测精度。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可选的,请再次参见图3和图4,柔性电路板2还包括绑定部10,柔性电路板2通过绑定部10绑定在台阶区域6上,且绑定部10与子弯折部8连接,其中,绑定部10和台阶区域6内分别设置有多个引脚,柔性电路板2通过绑定部10绑定在台阶区域6上是指绑定部10的引脚与台阶区域6中相对应的引脚压合在一起,形成信号传输通路;子弯折部8与绑定部10之间具有角度A,145°≤A≤175°;指纹识别区域41的中心点O与光源3的出光面11之间的距离为L,0<L≤20mm,其中,结合图3,指纹识别区域41的中心点O为指纹识别区域41对角线的交点。
可以理解的是,若想保证光源3射出的光线能够传输至指纹识别区域41并被手指反射,光源3所射出光线的传输方向就需要与绑定部10所在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光源3射出的光线既不能沿着平行于显示装置出光方向的方向(以下简称垂直方向)传输,也不能沿着垂直于显示装置出光方向的方向(以下简称平行方向)传输。
并且,还可以理解的是,光源3设置在子弯折部8上后,子弯折部8与绑定部10之间的角度为A,光源3所射出的光线的传输方向与绑定部10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为C,A和C之和为180°。基于此,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A=145°时对应的光线传输示意图,将子弯折部8与绑定部10之间的角度A的最小值设置为145°,意味着光源3所射出光线的传输方向与绑定部10所在平面的角度C的最大值为45°,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光源3射出光线的传输方向与绑定部10所在平面的角度过大,从而避免光源3射出的光线接近垂直方向传输;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A=175°时对应的光线传输示意图,将子弯折部8与绑定部10之间的角度A的最大值设置为175°,意味着光源3所射出光线的传输方向与绑定部10所在平面的角度C的最小值为5°,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光源3射出光线的传输方向与绑定部10所在平面的角度过小,从而避免光源3射出的光线接近水平方向传输。
因此,将子弯折部8与绑定部10之间的角度A设置在145°~175°范围内,能够更大程度地保证光源3所射出的光线朝向指纹识别区域41倾斜传输,提高传输至手指的光线强度,进而当光线被手指反射至指纹识别区域41的传感器内时,就能够增大经由指纹谷和指纹脊反射的光线的强度差异,从而对指纹谷和指纹脊进行更精确的识别,优化指纹识别功能。进一步地,通过对指纹识别区域41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整,使指纹识别区域41的中心点O与光源3的出光面11之间的距离L置于0~20mm范围内,当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区域41时,光源3发出的光线均能够传输至手指并被手指反射至传感器中,被传感器接收,从而有效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指纹识别区域41的中心点O与光源3的出光面11之间的距离L与子弯折部8与绑定部10之间的角度A正相关,即,子弯折部8与绑定部10之间的角度A越大,指纹识别区域41的中心点O与光源3的出光面11之间的距离L也就越大,例如,A=175°时对应的L大于A=145°时对应的L。
可选地,请再次参见图3和图4,柔性电路板2还包括功能部12,功能部12为柔性电路板2弯折到阵列基板1背向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的一侧的部分,功能部12内通常设置一些器件、引脚或连接走线等结构;弯折部7还包括子过渡部13,子过渡部13位于子弯折部8与功能部12之间,子过渡部13与子弯折部8之间具有角度B,B<180°。
当子弯折部8与绑定部10之间角度固定时,若弯折部7仅包括一子弯折部8,弯折部7的整个部分均倾斜设置,从而导致弯折部7在第一方向上占用的长度较大,相应地,玻璃盖板9的长度也就会较大。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子弯折部8与功能部12之间设置一子过渡部13,并且令子过渡部13与子弯折部8之间的角度B小于180°,能够利用子过渡部13减小弯折部7在第一方向占用的长度,相应也就减小了玻璃盖板9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也即减小了显示装置的下边框宽度。
进一步地,在设置子过渡部13时,可令子过渡部13与功能部12之间呈90°设置,以更大程度地减小弯折部7在第一方向占用的空间。
可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柔性电路板2具有第一区域14和第二区域15,光源3设置在第一区域14内;柔性电路板2在第一区域14上的厚度大于在第二区域15上的厚度。通过增大柔性电路板2在第一区域14上的厚度,能够增大第一区域14的韧性,当柔性电路板2弯折时,就能够降低第一区域14内发生断裂的风险,如此一来,既降低了光源3从子弯折部8上脱落的风险,还降低了光源3在子弯折部8上的相对位置发生移动的风险,当驱动光源3发光时,就能提高光源3所射出光线的传输方向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可靠性。
可选地,请再次参见图8,柔性电路板2包括第一金属箔16、基材17和第二金属箔18,第一金属箔16在基材17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区域14和第二区域15交叠,第二金属箔18在基材17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区域14交叠。其中,第一金属箔16和第二金属箔18通过图案化形成柔性电路板2上的器件及走线等结构,第一金属箔16和第二金属箔18可为铜箔,可分别设于基材17的两侧。通过在柔性电路板2的第一区域14设置第一金属箔16和第二金属箔18两层金属箔,能够利用第二金属箔18增大柔性电路板2在第一区域14内的厚度,从而提高柔性电路板2在第一区域14的韧性,降低第一区域14断裂的风险,进而提高光源3在子弯折部8上的稳固性。
可选地,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稳固层的结构示意图,柔性电路板2还包括绑定部10,柔性电路板2通过绑定部10绑定在台阶区域6上,绑定部10与子弯折部8连接,其中,绑定部10和台阶区域6内分别设置有多个引脚,柔性电路板2通过绑定部10绑定在台阶区域6上是指绑定部10的引脚与台阶区域6中相对应的引脚压合在一起,形成信号传输通路;显示装置还包括稳固层19,稳固层19位于绑定部10背向显示装置出光方向的一侧和子弯折部8背向显示装置出光方向的一侧,稳固层19至少与绑定部10和子弯折部8之间的交界处交叠。
当子弯折部8相对于绑定部10发生弯折时,绑定部10和子弯折部8之间的交界处容易发生断裂,导致子弯折部8脱离绑定部10。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绑定部10背向显示装置出光方向的一侧和子弯折部8背向显示装置出光方向的一侧设置稳固层19,并令其与绑定部10和子弯折部8之间的交界处交叠,能够利用稳固层19提高绑定部10和子弯折部8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以降低交界处断裂的风险,避免子弯折部8脱离绑定部10,从而提高了光源3所射出光线的传输方向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9,为进一步避免子弯折部8中光源3所在位置处断裂,避免光源3在子弯折部8上发生脱落或相对位置偏移的情况,稳固层19在子弯折部8上的正投影还与光源3在子弯折部8上的正投影交叠。
可选地,稳固层19为胶层,基于胶层自身的粘附性,当子弯折部8相对于绑定部10发生弯折时,即使绑定部10和子弯折部8之间受到弯折外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断裂,绑定部10和子弯折部8也可均粘附在胶层上,避免子弯折部8脱离绑定部10。
可选地,稳固层19为补强板,例如可为玻璃纤维补强板(FR4)或不锈钢补强板(SUS),通过将稳固层19设置为补强板,可以利用补强板对绑定部10和子弯折部8之间的角度进行进一步固定,避免绑定部10和子弯折部8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使其维持在一固定值,以提高光源3所射出光线的传输方向的准确性。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弯折时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柔性电路板2还包括绑定部10,柔性电路板2通过绑定部10绑定在台阶区域6上,且绑定部10与子弯折部8连接,其中,绑定部10和台阶区域6内分别设置有多个引脚,柔性电路板2通过绑定部10绑定在台阶区域6上是指绑定部10的引脚与台阶区域6中相对应的引脚压合在一起,形成信号传输通路;绑定部10与子弯折部8之间通过弧形连接部20连接,从而使绑定部10与子弯折部8之间过渡的更为柔和,降低断裂风险。
可选地,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时的光源的设置示意图,显示区4和台阶区域6沿第一方向排列;多个光源3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当多个光源3在子弯折部8内沿第二方向排列时,光源3的排布较为规则,传输至指纹识别区域41不同区域内的光线强度较为均匀,当手指按压在指纹识别区域41上时,传输至手指不同位置处的光线强度较为均一,光线被手指反射后,对指纹谷和指纹脊的识别也就更加准确,有效提高了指纹识别的检测精度。
可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时的光源的另一种设置示意图,图13为图12对应的柔性电路板在弯折时的光源的设置示意图,显示区4和台阶区域6沿第一方向排列;多个光源3构成沿第三方向排列的第一光源组21和第二光源组22,第一光源组21和第二光源组22分别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光源3,其中,第三方向是以柔性电路板弯折后的显示装置为基准定义的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沿第二方向,第一光源组21中的光源3和第二光源组22中的光源3错开设置。如此设置,第二光源组22中的光源3射出的光线能够经由在第一光源组21中相邻两个光源3之间的间隙射出,进一步提高了传输至指纹识别区域41不同区域内的光线强度的均匀性,当手指按压在指纹识别区域41上时,也就进一步提高了传输至手指不同位置处的光线强度的均一性,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了指纹识别的检测精度。
可选地,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状态下的光源的又一种设置示意图,光源3设置在子弯折部8的中间区域23,相较于将光源3无规则地分散设置在子弯折部8的各个区域内,将光源3集中设置在子弯折部8的中间区域23,能够提高光源3射出光线的集中性,提高了传输至手指的光线的强度,当光线经由手指反射至指纹识别区域41内的传感器时,指纹谷和指纹脊对应的光线强度差异就会增大,从而能够对指纹谷和指纹脊进行更精确的识别,避免发生误判,提高了指纹识别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14,显示区4和台阶区域6沿第一方向排列,阵列基板1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24和第二边缘25;光源3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光源26、至少一个第一外侧光源27和至少一个第二外侧光源28,第一外侧光源27位于中间光源26靠近第一边缘24的一侧,第二外侧光源28位于中间光源26靠近第二边缘25的一侧;第一外侧光源27的出光面朝向第一边缘24设置,第二外侧光源28的出光面朝向第二边缘25设置。如此设置,第一外侧光源27射出的光线朝向第一边缘24传输,第二外侧光源28射出的光线靠近第二边缘25传输,光源3所射出光线的整体扩散区域面积较大,相应地,对指纹识别区域41设置位置及设置尺寸的限制也就较小,基于该种结构,指纹识别区域41的设置面积可以设置的较大一些。
或者,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时的光源的再一种设置示意图,显示区4和台阶区域6沿第一方向排列,阵列基板1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24和第二边缘25;光源3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光源26、至少一个第一外侧光源27和至少一个第二外侧光源28,第一外侧光源27位于中间光源26靠近第一边缘24的一侧,第二外侧光源28位于中间光源26靠近第二边缘25的一侧;第一外侧光源27的出光面11朝向第二边缘25设置,第二外侧光源28的出光面11朝向第一边缘24设置。如此设置,第一外侧光源27射出的光线朝向第二边缘25传输,第二外侧光源28射出的光线靠近第一边缘24传输,光源3所射出光线的整体的扩散区域面积较小,相应地,指纹识别区域41的面积可以设置地小一些,此时,入射至指纹识别区域41的光线的集中性较高,当手指按压在指纹识别区域41时,传输至手指的光线强度也就较高,光线被手指反射至指纹识别区域41内的传感器时,指纹谷和指纹脊对应的反射光线的强度差异就会增大,从而能够对指纹谷和指纹脊进行更精确的识别,提高指纹识别的检测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中间光源26、第一外侧光源27和第二外侧光源28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中间光源26、第一外侧光源27和第二外侧光源28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可选地,如图16所示,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时的光源的另一种设置示意图,显示区4和台阶区域6沿第一方向排列;光源3设置在子弯折部8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区域29,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相较于将多个光源3分散、无规则地设置在子弯折部8内,将光源3设置在子弯折部8的两侧区域29,避免了光源3射出的光线太过发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源3射出光线的集中性,进而提高传输至手指的光线的强度。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16,显示区4和台阶区域6沿第一方向排列,阵列基板1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24和第二边缘25;子弯折部8包括第一侧30和第二侧31,第一侧30靠近第一边缘24设置,第二侧31靠近第二边缘25设置;光源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光源32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源33,第一光源32位于第一侧30,且第一光源32的出光面11朝向第二边缘25设置,第二光源33位于第二侧31,且第二光源33的出光面11朝向第一边缘24设置。如此设置,设于第一侧30的第一光源32射出的光线朝向第二边缘25传输,设于第二侧31的第二光源33射出的光线朝下第一边缘24传输,光源3所射出光线的整体的扩散区域面积较小,相应地,指纹识别区域41的面积可以设置地小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光源3的设置位置和光源3出光面的朝向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限定,示例性地,若显示面板内所需设置的指纹识别区域41的面积较大,可采用图14所示的设置方式,若显示面板内所需设置的指纹识别区域41的面积较小,可采用图15或图16所示的设置方式。
可选地,光源3为发光二极管,且光源3通过表面贴装技术设置在子弯折部8上,与柔性电路板2实现电连接,以实现在柔性电路板提供的电源的作用下发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源3的尺寸仅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限定,只要保证光源3能够位于子弯折部8与玻璃盖板9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内即可,示例性的,光源3的尺寸可设置为1x0.5x0.3mm。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用于固定光源3的支架也没有限制,只要能够保证固定好的光源3满足侧边式发光需求即可。
可选地,如图17所示,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在未弯折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还包括主板(图中未示出),主板上设置有电源信号端;柔性电路板2上设有连接引脚34和连接走线35,光源3通过连接走线35与连接引脚34电连接,连接引脚34与主板上的电源信号端电连接,从而实现光源3和电源信号端之间信号通路的连通,当需要进行指纹识别时,电源信号端提供电源信号,使得光源3在电源信号的作用下发光,为指纹识别功能提供所需的检测光线。示例性地,每个光源3可分别通过一条连接走线35与一个连接引脚34电连接,或者,全部光源3可通过连接走线35连接至同一个连接引脚34,再或者,部分光源3通过连接走线35连接至一个连接引脚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台阶区域,部分所述显示区复用为指纹识别区域;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在所述台阶区域,且弯折到所述阵列基板背向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为所述柔性电路板中与所述阵列基板的侧面相对的部分,所述弯折部包括子弯折部,沿着所述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所述子弯折部朝向所述显示区倾斜;
至少一个光源,所述光源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子弯折部,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线朝向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传输;
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绑定部,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绑定部绑定在所述台阶区域上,且所述绑定部与所述子弯折部连接;
所述子弯折部与所述绑定部之间具有角度A,145°≤A≤175°;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光源的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为L,0<L≤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功能部,所述功能部为所述柔性电路板弯折到所述阵列基板背向所述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的一侧的部分;
所述弯折部还包括子过渡部,所述子过渡部位于所述子弯折部与所述功能部之间,所述子过渡部与所述子弯折部之间具有角度B,B<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
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第一区域上的厚度大于在所述第二区域上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金属箔、基材和第二金属箔;
所述第一金属箔在所述基材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交叠,所述第二金属箔在所述基材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区域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稳固层,所述稳固层位于所述绑定部背向所述显示装置出光方向的一侧和所述子弯折部背向所述显示装置出光方向的一侧,所述稳固层至少与所述绑定部和所述子弯折部之间的交界处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层在所述子弯折部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光源在子弯折部上的正投影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层为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层为补强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定部与所述子弯折部之间通过弧形连接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台阶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
多个所述光源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台阶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
多个所述光源构成沿第三方向排列的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所述第一光源组和所述第二光源组分别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光源,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光源组中的所述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中的所述光源错开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子弯折部的中间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台阶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光源、至少一个第一外侧光源和至少一个第二外侧光源,所述第一外侧光源位于所述中间光源靠近所述第一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二外侧光源位于所述中间光源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一侧;
所述第一外侧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边缘设置,所述第二外侧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二边缘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台阶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光源、至少一个第一外侧光源和至少一个第二外侧光源,所述第一外侧光源位于所述中间光源靠近所述第一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二外侧光源位于所述中间光源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一侧;
所述第一外侧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二边缘设置,所述第二外侧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边缘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台阶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子弯折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区域,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台阶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所述子弯折部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靠近所述第一边缘设置,所述第二侧靠近所述第二边缘设置;
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一侧,且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二边缘设置,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二侧,且所述第二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边缘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且所述光源通过表面贴装技术设置在所述子弯折部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电源信号端;
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连接引脚和连接走线,所述光源通过所述连接走线与所述连接引脚电连接,所述连接引脚与所述电源信号端电连接。
CN202010229845.3A 2020-03-27 2020-03-27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413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9845.3A CN111413834B (zh) 2020-03-27 2020-03-27 显示装置
US16/891,086 US11475697B2 (en) 2020-03-27 2020-06-03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9845.3A CN111413834B (zh) 2020-03-27 2020-03-27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3834A CN111413834A (zh) 2020-07-14
CN111413834B true CN111413834B (zh) 2022-06-10

Family

ID=71491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9845.3A Active CN111413834B (zh) 2020-03-27 2020-03-2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5697B2 (zh)
CN (1) CN1114138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137B (zh) * 2021-04-07 2022-09-2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3129751A (zh) * 2021-04-12 2021-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5331556B (zh) * 2022-08-18 2023-1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7421A (zh) * 2014-12-19 2016-07-20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系统
CN109478236A (zh) * 2018-10-15 2019-03-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508590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891432A (zh) * 2019-01-22 2019-06-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系统、液晶显示屏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69825A (zh) * 2019-09-18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屏下指纹识别电子设备
KR20190143122A (ko) * 2018-06-20 2019-12-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06615U (zh) 2014-02-14 2014-07-09 林谊 一种led显示屏的显示单元
JP2017174841A (ja) * 2016-03-18 2017-09-2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08388826B (zh) 2017-02-03 2020-06-0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0789448B2 (en) * 2017-08-23 2020-09-2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0687688B (zh) * 2018-07-04 2021-12-31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投射装置
KR20200064575A (ko) * 2018-11-29 2020-06-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CN110061042B (zh) * 2019-04-29 2021-02-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61043B (zh) * 2019-04-30 2021-08-3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22618B (zh) * 2019-05-29 2021-05-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指纹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3412488A (zh) * 2019-12-16 2021-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7421A (zh) * 2014-12-19 2016-07-20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系统
CN109508590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KR20190143122A (ko) * 2018-06-20 2019-12-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9478236A (zh) * 2018-10-15 2019-03-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891432A (zh) * 2019-01-22 2019-06-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系统、液晶显示屏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69825A (zh) * 2019-09-18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屏下指纹识别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3834A (zh) 2020-07-14
US11475697B2 (en) 2022-10-18
US20200293742A1 (en) 2020-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3834B (zh) 显示装置
EP3490233B1 (en) Proximity sensor partially behind the touch-screen
US8847090B2 (en) Switch module
CN109492517B (zh) 显示装置以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移动信息终端
KR100850400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651721B2 (en) Planar illumination apparatus
US9170365B2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481322B2 (en) Illuminating device
CN111045246B (zh) 全面屏光学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615005B (zh)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US7897889B2 (en) Movable contact element and switch using the same
CN108615004B (zh)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598657B (zh)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电子设备
CN108205170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08224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082958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9210765A1 (zh) 光源、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608122B (zh) 显示屏、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0725232B2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0095905B (zh) 一种安装框、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343307A (zh) 电子设备
JP2009075498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80011241A1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CN213092714U (zh) 显示模块
US20210223622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