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不断电更换电能表的接插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表配件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实现不断电更换电能表的接插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计量箱中的电能表如果需要检修或更换时,往往需要拆卸电能表,此时不可避免的需要给用户断电,更换完电能表后重新恢复供电。而如今生活用电的需求量巨大,电器众多,大量二十四小时运行的电器不适合断电,突然的断电容易使电器损坏,将所有电器断电后更换电能表,这样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效率低,通过在电能表接插件上临时短接导线,实现临时用电,这种短接方式,不但操作麻烦,且非常的不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且能快速更换电能表的实现不断电更换电能表的接插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不断电更换电能表的接插件,包括有:底座以及若干个内嵌于底座的插头,所述底座内设有活动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触桥和推杆,通过移动所述推杆可使触桥与插头接触连接或分离,所述连接组件与底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同时带动所有推杆运动的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桥设置在插头背向把手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触桥背向把手的一侧,位于底座与触桥之间,当触桥与插头分离时,复位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桥设置在插头背向把手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触桥与把手之间的位置,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当触桥与插头分离时,复位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桥设置在插头与把手之间,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触桥背向把手的一侧,当触桥与插头接触连接时,复位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桥设置在插头与把手之间,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触桥与把手之间的位置,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当触桥与插头接触连接时,复位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在触桥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拆卸孔,所述拆卸孔上设有可拆卸的拆卸板,所述复位弹簧、触桥与推杆可从拆卸孔内取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桥两侧设有与插头侧面贴合的弧形贴合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设有手持部和若干个偏心轮,所述把手铰接在底座上且铰接中心和偏心轮旋转轴同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上设有采集接头与控制接头,所述采集接头与控制接头均与电能表连接,所述采集接头与控制接头均与后台的控制中心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无需断电更换电能表,更换时间短,效率高,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范围广,更换过程方便,安全可靠,无需携带特殊的短接工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单相电能表的插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单相电能表的插接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单相电能表的插接件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方案3触桥与插头分离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方案4触桥与插头分离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方案5触桥与插头接触连接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方案6触桥与插头接触连接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用于单相电能表的插接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触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用于三相电能表的插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底座;11、拆卸孔;12、拆卸板;2、插头;3、连接组件;31、触桥;311、弧形贴合部;32、推杆;4、复位弹簧;5、把手;51、手持部;52、偏心轮;61、采集接头;62、控制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不断电更换电能表的接插件,包括有:底座1以及若干个内嵌于底座1的插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活动的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触桥31和推杆32,通过移动所述推杆32可使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或分离,所述连接组件3与底座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同时带动所有推杆32运动的把手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未需要更换电能表时,触桥31与插头2分离。以电能表为单相电能表为例,插头2有四个,分别连接市电火线入口、火线出口、市电零线入口和零线出口,触桥2有两个,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时,一个触桥31连接市电火线入口连接的插头2和火线出口连接的插头2,另一个触桥31连接市电零线入口连接的的插头2和零线出口连接的插头2。触桥31和推杆32之间可以通过螺丝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卡块与卡槽相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方案1、需要更换电能表时,先驱动把手5,把手5带动推杆32移动,推杆32带动触桥31移动,复位弹簧4形变,直至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此时可以将插头2上的电能表取下,之后换上新的电能表,新的电能表与插头2连接后,驱动把手5复位,把手5复位,不再顶住推杆32,复位弹簧4复位,带动触桥31与推杆32移动,触桥31与插头2分离,完成更换。
方案2、需要更换电能表时,先驱动把手5,把手5运动过程中,不再顶住推杆32,复位弹簧4不断复位,带动推杆32移动,推杆32带动触桥31移动,直至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此时可以将插头2上的电能表取下,之后换上新的电能表,新的电能表与插头2连接后,驱动把手5复位,把手5带动推杆32移动,推杆32带动触桥31移动,复位弹簧4形变,触桥31与插头2分离,完成更换。
无需断电更换电能表,更换时间短,效率高,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范围广,更换过程方便,安全可靠,无需携带特殊的短接工具,使用方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触桥31设置在插头2背向把手5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4设置在触桥31背向把手5的一侧,位于底座1与触桥31之间,当触桥31与插头2分离时,复位弹簧4处于被压缩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触桥31与插头2分离时,复位弹簧4处于被压缩状态。
方案3、需要更换电能表时,先驱动把手5,把手5运动过程中,不再顶住推杆32,复位弹簧4不断伸长复位,推动触桥31向插头2一侧移动,直至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此时可以将插头2上的电能表取下,之后换上新的电能表,新的电能表与插头2连接后,驱动把手5复位,把手5带动推杆32移动,推杆32带动触桥31移动,复位弹簧4被不断压缩,触桥31与插头2分离,完成更换。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触桥31设置在插头2背向把手5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4设置在触桥31与把手5之间的位置,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组件3固定连接,当触桥31与插头2分离时,复位弹簧4处于被拉伸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4可与触桥31或推杆32固定连接。触桥31与插头2分离时,复位弹簧4处于被拉伸状态。
方案4、需要更换电能表时,先驱动把手5,把手5运动过程中,不再顶住推杆32,复位弹簧4不断收缩复位,带动触桥31向插头2一侧移动,直至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此时可以将插头2上的电能表取下,之后换上新的电能表,新的电能表与插头2连接后,驱动把手5复位,把手5带动推杆32移动,推杆32带动触桥31移动,复位弹簧4被不断拉伸,触桥31与插头2分离,完成更换。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触桥31设置在插头2与把手5之间,所述复位弹簧4设置在触桥31背向把手5的一侧,当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时,复位弹簧4处于被压缩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时,复位弹簧4处于被压缩状态。
方案5、需要更换电能表时,先驱动把手5,把手5运动带动推杆32移动,推杆32移动带动触桥31移动,触桥31移动压缩复位弹簧4,直至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此时可以将插头2上的电能表取下,之后换上新的电能表,新的电能表与插头2连接后,驱动把手5复位,把手5复位过程中,不再顶住推杆32,复位弹簧4不断伸长复位,带动触桥31远离插头2,触桥31移动推动推杆32移动,触桥31与插头2分离,完成更换。
优选的,正常使用,不更换电能表时,复位弹簧4处于不形变状态,更换过程中,当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时,复位弹簧4处于被压缩状态,而更换好新的电能表后,驱动把手5复位,把手5复位过程中,不再顶住推杆32,复位弹簧4不断伸长复位,直至重新处于不形变状态,复位弹簧4仅在更换电能表的过程中短暂的被压缩形变,平时长期处于不形变状态,使复位弹簧4的使用寿命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触桥31设置在插头2与把手5之间,所述复位弹簧4设置在触桥31与把手5之间的位置,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组件3固定连接,当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时,复位弹簧4处于被拉伸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4可与触桥31或推杆32固定连接。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时,复位弹簧4处于被拉伸状态。
方案6、需要更换电能表时,先驱动把手5,把手5运动带动推杆32移动,推杆32带动触桥31移动,触桥31与推杆32移动过程中复位弹簧4被不断拉伸,直至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此时可以将插头2上的电能表取下,之后换上新的电能表,新的电能表与插头2连接后,驱动把手5复位,把手5复位过程中,不再顶住推杆32,复位弹簧4不断收缩复位,带动推杆32/触桥31移动,进而带动触桥31远离插头2,触桥31与插头2分离,完成更换。
优选的,正常使用,不更换电能表时,复位弹簧4处于不形变状态,更换过程中,当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时,复位弹簧4处于被拉伸状态,而更换好新的电能表后,驱动把手5复位,把手5复位过程中,不再顶住推杆32,复位弹簧4不断收缩复位,直至重新处于不形变状态,复位弹簧4仅在更换电能表的过程中短暂的被拉伸形变,平时长期处于不形变状态,使复位弹簧4的使用寿命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在触桥3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拆卸孔11,所述拆卸孔11上设有可拆卸的拆卸板12,所述复位弹簧4、触桥31与推杆32可从拆卸孔11内取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4弹性不够或者触桥31、推杆32需要更换的情况下,可以带电拆下拆卸板12,换上新的复位弹簧4、触桥31或推杆32,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触桥31两侧设有与插头2侧面贴合的弧形贴合部3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贴合部311使触桥31与插头2接触连接时更加紧密,提高更换电能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把手5设有手持部51和若干个偏心轮52,所述把手5铰接在底座1上且铰接中心和偏心轮52旋转轴同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抓在手持部51上旋转把手5,便于手抓,使用方便,旋转把手5带动偏心轮52旋转,偏心轮52推动推杆32移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把手5旋转后无需手扶,能保持当前状态,使用方便。
优选的,在未需要更换电能表时,把手5竖直朝下或竖直朝上,旋转把手5使触桥31与插头2相抵触过程中,把手5旋转180°,旋转后处于垂直状态,位置稳定,旋转后无需手扶固定把手5的位置。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把手5上设有采集接头61与控制接头62,所述采集接头61与控制接头62均与电能表连接,所述采集接头61与控制接头62均与后台的控制中心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集接头61采集电能表内的数据,输出到后台的控制中心,后台的控制中心根据电能表内的数据情况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控制接头62输入到电表进行控制,能远程抄表,并且远程控制,使用方便。
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方案5、方案6复位弹簧4伸缩均为垂直方向,复位弹簧5伸缩过程中稳定性高,进而提高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