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2825A - 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2825A
CN111412825A CN202010285133.3A CN202010285133A CN111412825A CN 111412825 A CN111412825 A CN 111412825A CN 202010285133 A CN202010285133 A CN 202010285133A CN 111412825 A CN111412825 A CN 111412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ssembly
capsule
paint
wind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51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2825B (zh
Inventor
赵柱
崔焕勇
王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Ruiouwei Bus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Ruiouwei Bus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Ruiouwei Bus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Ruiouwei Bus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51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2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2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2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2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2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roughness or irregularity of surfaces
    • G01B5/28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roughness or irregularity of surfaces for controlling eve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33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grinding a surface for cleaning purposes, e.g. for descaling or for grinding off flaws in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1/00Methods for use of abrasive blasting for producing particular effects;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methods
    • B24C1/08Methods for use of abrasive blasting for producing particular effects;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method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e.g. smoothing a surface by making use of liquid-borne abrasi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002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fixing or guiding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or the object to be measured
    • G01B5/0004Suppo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025Measuring of vehicle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修工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组件检查、组件脱漆、组件脱漆后处理、组件喷漆处理、面漆处理,关键在于: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框架时,组件脱漆指的是框架打砂,即利用打砂机对框架进行打砂处理;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胶囊时,组件脱漆指的是胶囊打磨,即利用气动打磨盘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本发明的这种检修工艺方法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可以满足环保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修工艺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高铁动车组外风挡框架由铝合金型材焊接制成,表面喷涂RAL3012底漆+RAL1002中涂漆+中国白面漆。高速动车组外风挡胶囊的材料为三元乙丙(EPDM系列)橡胶,采用热模压硫化成型工艺加工生产;外风挡胶囊表面喷涂“改性丙烯酸聚氨酯底漆+丙烯酸聚氨酯面漆”。外风挡框架、外风挡胶囊与压条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车体外风挡,位于车辆两端,直接暴露于大气臭氧层,长期遭受风吹、光晒、紫外线辐射,偶有酸雨、盐雾、沙尘暴等极端气候。长期运行过程中,外风挡框架受外部因素影响和作用,会出现失光、变色等老化现象。根据高速动车组检修规程的相关规定,动车组运行480万公里后,外风挡框架进行厂修-五级修。
动车组高速运行时,在列车交汇、通过隧道、转弯等多种路况下,外风挡胶囊反复承受挤压、扭曲变形。长期运行的外风挡胶囊受外部因素影响和作用,会出现失光、变色、变硬、发粘、粉化和龟裂等老化现象。根据高速动车组检修规程的相关规定,动车组运行240万公里后,外风挡胶囊进行厂修-四级修。
现有外风挡框架五级修检修工艺,框架脱漆采用化学试剂浸泡法,现有外风挡胶囊四级修检修工艺,胶囊脱漆也采用化学试剂浸泡法,这种脱漆方法浸泡时间长,局部脱漆不良,需要二次处理;废弃化学试剂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对周围环境污染大,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可以满足环保要求。
本发明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组件检查、组件脱漆、组件脱漆后处理、组件喷漆处理、面漆处理,关键在于: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框架时,组件脱漆指的是框架打砂,即利用打砂机对框架进行打砂处理;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胶囊时,组件脱漆指的是胶囊打磨,即利用气动打磨盘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
利用打砂机对框架进行打砂处理时,选用40目棕刚玉,砂粒直径为1-2mm,气体工作压力为0.4-0.6MPa,气压小于等于0.7MPa。
利用气动打磨盘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时,先用80目气动绒面砂纸对外风挡胶囊表面进行第一次打磨,然后选用240目气动绒面砂纸对外风挡胶囊表面进行第二次打磨,然后切除外风挡胶囊端部长度<20mm、深度<2mm的裂纹,然后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修复处理。
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修复处理时,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A、当外风挡胶囊表面的龟裂深度<0.5mm时,用80目气动绒面砂纸打磨,再用240目气动绒面砂纸进行修复处理;
B、当外风挡胶囊表面的龟裂深度为0.5-2mm时,用80目气动绒面砂纸打磨后,使用自硫胶硫化找平,晒干后用240目气动绒面砂纸进行修复处理。
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框架时,组件检查为框架检查,组件脱漆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框架清理、框架修复,组件喷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框架喷涂底漆、框架底漆烘烤、框架底漆打磨、框架底漆清理、框架喷涂中涂漆、框架中涂漆烘烤、框架中涂漆打磨、框架中涂漆清理,面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框架喷涂面漆、框架面漆烘烤。
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胶囊时,组件检查为胶囊检查,组件脱漆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胶囊清理、胶囊修复,组件喷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胶囊喷涂底漆、胶囊底漆烘烤、胶囊底漆打磨、胶囊底漆清理,面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胶囊喷涂面漆、胶囊面漆烘烤。
所述的组件检查是指利用检测装置对待测组件表面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矩形框架、以及设置在矩形框架内部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上下两端都与矩形框架形成滑动配合,检测装置还包括借助升降机构与支撑柱形成滑动配合的升降滑块、以及固定在升降滑块上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滑块上的容纳盒、架设在容纳盒内的齿轮、用来与待测组件接触的待测组件检测架以及用来与标准组件接触的标准组件检测架,齿轮的轴线沿支撑柱的滑动方向设置,待测组件检测架与标准组件检测架结构相同都是包括悬臂及接触轮,接触轮的轴线与齿轮的轴线平行设置,悬臂的连接端位于容纳盒内部并借助其上端面/下端面固定的齿条与齿轮啮合,悬臂的自由端位于容纳盒外部且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臂,支撑臂的上端铰接有斜杆,斜杆的下端向远离齿轮的方向倾斜且斜杆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架,齿轮架设在支撑架上并与其形成转动配合,支撑臂的下端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升降机构的受控端连接。
所述的矩形框架位于底座长度方向的中心处,位于矩形框架两侧的底座的上端面都设置有下滑轨,下滑轨上设置有与其形成滑动配合且用来固定标准模具/待测件的下滑块,检测装置还包括架设在底座上方的上滑轨、以及与上滑轨形成滑动配合且用来固定标准模具/待测件的上滑块,上滑块与上滑轨之间、下滑块与底座之间都是借助锁紧件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柱与矩形框架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在支撑臂的两侧都设置有斜杆,支撑架固定在两个斜杆之间。
所述的悬臂包括上下两个水平臂以及连接在两个水平臂之间的斜臂,位于齿轮上方的斜臂的下端向远离齿轮的方向倾斜,位于齿轮下方的斜臂的上端向远离齿轮的方向倾斜,斜臂位于容纳盒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外风挡框架脱漆由化学试剂浸泡法改为机械的打砂法,通过打砂机的打砂处理,去除外风挡框架表面的漆膜,露出外风挡框架基体本色,可以提高外风挡框架表面粗糙度,增加与底漆的附着力。
外风挡胶囊脱漆由化学试剂浸泡法改为机械的打磨法,通过打磨盘的打磨处理,去除外风挡胶囊表面的漆膜、粉化层、外风挡胶囊端部裂纹以及表面龟裂,露出外风挡胶囊基体本色,同时硬化外风挡胶囊表面,提高外风挡胶囊表面紧实度,使外风挡胶囊表面更加平整、光滑,可以增加与底漆的附着力。
本发明的这种工艺方法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可以满足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框架的检修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胶囊的检修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齿轮、悬臂与接触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检测装置在工作时的三种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1-1、框架检查,1-2、框架打砂,1-3、框架清理,1-4、框架修复,1-5、框架喷涂底漆,1-6、框架底漆烘烤,1-7、框架底漆打磨,1-8、框架底漆清理,1-9、框架喷涂中涂漆,1-10、框架中涂漆烘烤,1-11、框架中涂漆打磨,1-12、框架中涂漆清理,1-13、框架喷涂面漆,1-14、框架面漆烘烤,2-1、胶囊检查,2-2、胶囊打磨,2-3、胶囊清理,2-4、胶囊修复,2-5、胶囊喷涂底漆,2-6、胶囊底漆烘烤,2-7、胶囊底漆打磨,2-8、胶囊底漆清理,2-9、胶囊喷涂面漆,2-10、胶囊面漆烘烤,3、底座,4、矩形框架,5、支撑柱,6、升降滑块,7、容纳盒,8、齿轮,9、悬臂,9-1、水平臂,9-2、斜臂,10、接触轮,11、齿条,12、支撑臂,13、斜杆,14、支撑架,15、微动开关,16、上滑轨,17、下滑块,18、固定标准模具,19、待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组件检查、组件脱漆、组件脱漆后处理、组件喷漆处理、面漆处理,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框架时,组件脱漆指的是框架打砂1-2,即利用打砂机对框架进行打砂处理;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胶囊时,组件脱漆指的是胶囊打磨2-2,即利用气动打磨盘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
组件为外风挡框架时,组件检查为框架检查1-1,组件脱漆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框架清理1-3、框架修复1-4,组件喷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框架喷涂底漆1-5、框架底漆烘烤1-6、框架底漆打磨1-7、框架底漆清理1-8、框架喷涂中涂漆1-9、框架中涂漆烘烤1-10、框架中涂漆打磨1-11、框架中涂漆清理1-12,面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框架喷涂面漆1-13、框架面漆烘烤1-14。具体的检修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外风挡框架脱漆由化学试剂浸泡法改为机械的打砂法,通过打砂机的打砂处理,去除外风挡框架表面的漆膜,露出外风挡框架基体本色,可以提高外风挡框架表面粗糙度,增加与底漆的附着力。
组件为外风挡胶囊时,组件检查为胶囊检查2-1,组件脱漆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胶囊清理2-3、胶囊修复2-4,组件喷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胶囊喷涂底漆2-5、胶囊底漆烘烤2-6、胶囊底漆打磨2-7、胶囊底漆清理2-8,面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胶囊喷涂面漆2-9、胶囊面漆烘烤2-10。具体的检修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外风挡胶囊脱漆由化学试剂浸泡法改为机械的打磨法,通过打磨盘的打磨处理,去除外风挡胶囊表面的漆膜、粉化层、外风挡胶囊端部裂纹以及表面龟裂,露出外风挡胶囊基体本色,同时硬化外风挡胶囊表面,提高外风挡胶囊表面紧实度,使外风挡胶囊表面更加平整、光滑,可以增加与底漆的附着力。
利用打砂机对框架进行打砂处理时,选用40目棕刚玉,砂粒直径为1-2mm,气体工作压力为0.4-0.6MPa,气压小于等于0.7MPa。
利用气动打磨盘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时,先用80目气动绒面砂纸对外风挡胶囊表面进行第一次打磨,然后选用240目气动绒面砂纸对外风挡胶囊表面进行第二次打磨,然后切除外风挡胶囊端部长度<20mm、深度<2mm的裂纹,然后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修复处理。
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修复处理时,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A、当外风挡胶囊表面的龟裂深度<0.5mm时,用80目气动绒面砂纸打磨,再用240目气动绒面砂纸进行修复处理;
B、当外风挡胶囊表面的龟裂深度为0.5-2mm时,用80目气动绒面砂纸打磨后,使用自硫胶硫化找平,晒干后用240目气动绒面砂纸进行修复处理。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组件检查是指利用检测装置对待测组件表面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3、设置在底座3上方的矩形框架4、以及设置在矩形框架4内部的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上下两端都与矩形框架4形成滑动配合,检测装置还包括借助升降机构与支撑柱5形成滑动配合的升降滑块6、以及固定在升降滑块6上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滑块6上的容纳盒7、架设在容纳盒7内的齿轮8、用来与待测组件接触的待测组件检测架以及用来与标准组件接触的标准组件检测架,齿轮8的轴线沿支撑柱5的滑动方向设置,待测组件检测架与标准组件检测架结构相同都是包括悬臂9及接触轮10,接触轮10的轴线与齿轮8的轴线平行设置,悬臂9的连接端位于容纳盒7内部并借助其上端面/下端面固定的齿条11与齿轮8啮合,悬臂9的自由端位于容纳盒7外部且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臂12,支撑臂12的上端铰接有斜杆13,斜杆13的下端向远离齿轮8的方向倾斜且斜杆13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架14,齿轮8架设在支撑架14上并与其形成转动配合,支撑臂12的下端与支撑架14之间设置有微动开关15,微动开关15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升降机构的受控端连接。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前后两个底座3的长度方向都沿左右方向设置,矩形框架4固定在前后两个底座3之间,支撑柱5具有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自由度,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利用锁紧件将支撑柱5与矩形框架4锁紧即可,结构简单,调节时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容纳盒7借助升降机构具有沿上下方向的移动自由度。齿轮8的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左侧悬臂9的右端借助其下端面设置的齿条11与齿轮8的顶部啮合,左侧悬臂9的左端固定有支撑臂12,支撑臂12的上端铰接有斜杆13,斜杆13的下端向左侧倾斜并与支撑架14固定在一起,接触轮10的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与支撑架14形成转动配合,支撑臂12下端的左侧固定有微动开关15,支撑架14的右端与微动开关15接触。右侧悬臂9的左端借助其上端面设置的齿条11与齿轮8的底部啮合,右侧悬臂9的右端也设置有支撑臂12、斜杆13、支撑架14、微动开关15和接触轮10,连接方式与左侧的相同,左右两个悬臂9伸出在容纳盒7外部的长度始终相等。在齿轮8与容纳盒7之间设置有卷簧,当加注在齿轮8上的旋转力消失后,两个悬臂9可以自动向容纳盒7内收缩,使得悬臂9伸长在容纳盒7外部的长度达到最小值,类似于盒尺的收缩方式,省去了人工收缩悬臂9的过程,更加省时省力。
如图6所示,将标准模具18固定在齿轮8的右侧并使右侧的接触轮10与标准模具18的左侧面接触,待测件19固定在齿轮8的左侧并使左侧的接触轮10与待测件19的右侧面接触,顺时针转动齿轮8则两个悬臂9伸出在容纳盒7外部的长度都缩短,逆时针转动齿轮8则两个悬臂9伸出在容纳盒7外部的长度都伸长。当左侧的接触轮10与待测件19接触,右侧的接触轮10与标准模具18接触,如图6中最上面两个接触轮10的状态,两个微动开关15都被接通,检测装置正常工作,说明待测件19合格(即既没有凸起也没有凹坑);当右侧的接触轮10与标准模具18接触,而左侧的接触轮10无法与待测件19接触处于悬空状态,如图6中中间两个接触轮10的状态,右侧的微动开关15被接通,而左侧的微动开关15断开时,说明待测件19表面有凹坑此时,控制器输出信号使升降机构停止运动,操作人员在待测件19上作出标识,方便后期对该凹坑进行处理;当左侧的接触轮10与待测件19接触,右侧的接触轮10无法与标准模具18接触而处于悬空状态,如图6中最下方两个接触轮10的状态,左侧的微动开关15被接通,而右侧的微动开关15断开,说明待测件19表面有凸起时,控制器输出信号使升降机构停止运动,操作人员在待测件19上作出标识,方便后期对该凸起进行处理。为了方便区分,凹坑与凸起采用不同的标识进行标记。上述三种情况如下面的表1所示:
表1待测件的三种情况
情况 标准模具侧微动开关 待测件侧微动开关 待测件检测结果
第一种 接通 接通 合格
第二种 接通 断开 有凹坑
第三种 断开 接通 有凸起
利用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可以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待测件存在的问题,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可以更好地确保检修后产品的质量。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矩形框架4位于底座3长度方向的中心处,位于矩形框架4两侧的底座3的上端面都设置有下滑轨,下滑轨上设置有与其形成滑动配合且用来固定标准模具18/待测件19的下滑块17,检测装置还包括架设在底座3上方的上滑轨16、以及与上滑轨16形成滑动配合且用来固定标准模具18/待测件19的上滑块,上滑块与上滑轨16之间、下滑块17与底座3之间都是借助锁紧件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前后两个底座3的长度方向都沿左右方向设置,位于矩形框架4左右两侧的底座3的上端面都设置有下滑轨和下滑块,位于矩形框架4左右两侧的上滑轨16上都设置有上滑块,利用上滑块和下滑块17将待测件19和固定标准模具18固定在矩形框架4左侧、右侧,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通过改变上滑块和下滑块17的位置即可改变待测件19和固定标准模具18与矩形框架4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待测件19和固定标准模具18与容纳盒7之间的间距,可以降低对悬臂9长度的要求。支撑柱5与矩形框架4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柱5拆卸下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支撑臂12的两侧都设置有斜杆13,支撑架14固定在两个斜杆13之间。如图4和图5所示,在支撑臂12的前后两侧都设置有斜杆13,支撑架14设置在两个斜杆13之间,支撑架14同时与两个斜杆13固定在一起,牢固性和稳定性更好。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悬臂9包括上下两个水平臂9-1以及连接在两个水平臂9-1之间的斜臂9-2,位于齿轮8上方的斜臂9-2的下端向远离齿轮8的方向倾斜,位于齿轮8下方的斜臂9-2的上端向远离齿轮8的方向倾斜,斜臂9-2位于容纳盒7外部。如图5所示,左侧的悬臂9借助其下端面设置的齿条11与齿轮8的顶部啮合,左侧的斜臂9-2的下端向远离齿轮8的方向(即左侧)倾斜,右侧的悬臂9借助其上端面设置的齿条11与齿轮8的底部啮合,右侧的斜臂9-2的上端向远离齿轮8的方向(即右侧)倾斜,这种弯折结构的悬臂9稳定性更好。

Claims (10)

1.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组件检查、组件脱漆、组件脱漆后处理、组件喷漆处理、面漆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框架时,组件脱漆指的是框架打砂(1-2),即利用打砂机对框架进行打砂处理;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胶囊时,组件脱漆指的是胶囊打磨(2-2),即利用气动打磨盘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打砂机对框架进行打砂处理时,选用40目棕刚玉,砂粒直径为1-2mm,气体工作压力为0.4-0.6MPa,气压小于等于0.7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气动打磨盘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时,先用80目气动绒面砂纸对外风挡胶囊表面进行第一次打磨,然后选用240目气动绒面砂纸对外风挡胶囊表面进行第二次打磨,然后切除外风挡胶囊端部长度<20mm、深度<2mm的裂纹,然后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修复处理。
对外风挡胶囊进行打磨修复处理时,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A、当外风挡胶囊表面的龟裂深度<0.5mm时,用80目气动绒面砂纸打磨,再用240目气动绒面砂纸进行修复处理;
B、当外风挡胶囊表面的龟裂深度为0.5-2mm时,用80目气动绒面砂纸打磨后,使用自硫胶硫化找平,晒干后用240目气动绒面砂纸进行修复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框架时,组件检查为框架检查(1-1),组件脱漆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框架清理(1-3)、框架修复(1-4),组件喷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框架喷涂底漆(1-5)、框架底漆烘烤(1-6)、框架底漆打磨(1-7)、框架底漆清理(1-8)、框架喷涂中涂漆(1-9)、框架中涂漆烘烤(1-10)、框架中涂漆打磨(1-11)、框架中涂漆清理(1-12),面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框架喷涂面漆(1-13)、框架面漆烘烤(1-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为外风挡胶囊时,组件检查为胶囊检查(2-1),组件脱漆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胶囊清理(2-3)、胶囊修复(2-4),组件喷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胶囊喷涂底漆(2-5)、胶囊底漆烘烤(2-6)、胶囊底漆打磨(2-7)、胶囊底漆清理(2-8),面漆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胶囊喷涂面漆(2-9)、胶囊面漆烘烤(2-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检查是指利用检测装置对待测组件表面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3)、设置在底座(3)上方的矩形框架(4)、以及设置在矩形框架(4)内部的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上下两端都与矩形框架(4)形成滑动配合,检测装置还包括借助升降机构与支撑柱(5)形成滑动配合的升降滑块(6)、以及固定在升降滑块(6)上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滑块(6)上的容纳盒(7)、架设在容纳盒(7)内的齿轮(8)、用来与待测组件接触的待测组件检测架以及用来与标准组件接触的标准组件检测架,齿轮(8)的轴线沿支撑柱(5)的滑动方向设置,待测组件检测架与标准组件检测架结构相同都是包括悬臂(9)及接触轮(10),接触轮(10)的轴线与齿轮(8)的轴线平行设置,悬臂(9)的连接端位于容纳盒(7)内部并借助其上端面/下端面固定的齿条(11)与齿轮(8)啮合,悬臂(9)的自由端位于容纳盒(7)外部且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臂(12),支撑臂(12)的上端铰接有斜杆(13),斜杆(13)的下端向远离齿轮(8)的方向倾斜且斜杆(13)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架(14),齿轮(8)架设在支撑架(14)上并与其形成转动配合,支撑臂(12)的下端与支撑架(14)之间设置有微动开关(15),微动开关(15)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升降机构的受控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框架(4)位于底座(3)长度方向的中心处,位于矩形框架(4)两侧的底座(3)的上端面都设置有下滑轨,下滑轨上设置有与其形成滑动配合且用来固定标准模具(18)/待测件(19)的下滑块(17),检测装置还包括架设在底座(3)上方的上滑轨(16)、以及与上滑轨(16)形成滑动配合且用来固定标准模具(18)/待测件(19)的上滑块,上滑块与上滑轨(16)之间、下滑块(17)与底座(3)之间都是借助锁紧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5)与矩形框架(4)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撑臂(12)的两侧都设置有斜杆(13),支撑架(14)固定在两个斜杆(1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9)包括上下两个水平臂(9-1)以及连接在两个水平臂(9-1)之间的斜臂(9-2),位于齿轮(8)上方的斜臂(9-2)的下端向远离齿轮(8)的方向倾斜,位于齿轮(8)下方的斜臂(9-2)的上端向远离齿轮(8)的方向倾斜,斜臂(9-2)位于容纳盒(7)外部。
CN202010285133.3A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 Active CN111412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5133.3A CN111412825B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5133.3A CN111412825B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2825A true CN111412825A (zh) 2020-07-14
CN111412825B CN111412825B (zh) 2021-08-10

Family

ID=71491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5133.3A Active CN111412825B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282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93358Y (zh) * 2001-08-24 2002-05-29 清华大学 具有施扭合格信号采集与反馈的定扭矩扳手
CN102019270A (zh) * 2010-12-24 2011-04-20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对外风挡橡胶涂漆的方法
DE102012021274A1 (de) * 2012-10-29 2014-04-30 Audi Ag Vorrichtung zum Vermessen von Bauteilen
CN103859987A (zh) * 2012-10-24 2014-06-18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方便晾衣架
CN205079755U (zh) * 2015-08-25 2016-03-09 顾伟国 接触网平直度检测仪
CN205280050U (zh) * 2015-11-29 2016-06-01 重庆市永川区益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气缸式挡风玻璃检具
CN205607341U (zh) * 2016-05-06 2016-09-28 上海信索传感器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光栅龙门架
CN107812687A (zh) * 2017-09-18 2018-03-20 滁州市永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动车组外风挡橡胶的涂装方法
CN110142191A (zh) * 2019-06-27 2019-08-20 上海锦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再制造车轮的喷涂修复工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93358Y (zh) * 2001-08-24 2002-05-29 清华大学 具有施扭合格信号采集与反馈的定扭矩扳手
CN102019270A (zh) * 2010-12-24 2011-04-20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对外风挡橡胶涂漆的方法
CN103859987A (zh) * 2012-10-24 2014-06-18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方便晾衣架
DE102012021274A1 (de) * 2012-10-29 2014-04-30 Audi Ag Vorrichtung zum Vermessen von Bauteilen
CN205079755U (zh) * 2015-08-25 2016-03-09 顾伟国 接触网平直度检测仪
CN205280050U (zh) * 2015-11-29 2016-06-01 重庆市永川区益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气缸式挡风玻璃检具
CN205607341U (zh) * 2016-05-06 2016-09-28 上海信索传感器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光栅龙门架
CN107812687A (zh) * 2017-09-18 2018-03-20 滁州市永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动车组外风挡橡胶的涂装方法
CN110142191A (zh) * 2019-06-27 2019-08-20 上海锦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再制造车轮的喷涂修复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宝朝等: "CRH2C型动车组五级修外风挡修复性研究", 《机械工程师》 *
杨丙红等: "CRH2型动车组外风挡胶囊检修工艺研究", 《机车车辆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2825B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2380B (zh) 全自动镜片清洗检验一体机
CN107884419B (zh) 汽车底盘自动检测设备、汽车智能检测系统
CN107894423B (zh) 车身表面质损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车辆智能检测系统
CN111113056A (zh) 一种不锈钢管的加工设备
CN103590562A (zh) 一种生产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系统及工艺
CN111412825B (zh) 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组件检修工艺方法
CN117110197B (zh) 一种轮胎裂纹检测装置
US20180306684A1 (en) Device for detection of defects in strips
CN204602704U (zh) 一种工艺品表面清洗装置
CN104354178B (zh) 一种玻璃钢天线外罩切割设备
CN208810726U (zh) 全自动镜片清洗机
CN211539776U (zh) 一种能有效防止亮条辊压凹点出现的去毛刺装置
CN214612208U (zh) 一种小型卧式中空玻璃多工位合片系统
CN212603980U (zh) 一种热塑性塑料玩具生产用的移印机
CN210187577U (zh) 一种用于擦窗器生产的全自动充磁设备
CN114778564A (zh) 一种铝合金零件表面缺陷的环绕式检测装置
CN219977461U (zh) 一种机动车标牌印刷质量检测装置
CN115351642A (zh) 一种铝型材喷涂装置
CN204602768U (zh) 一种用于工艺品清洗装置的夹具
KR200378516Y1 (ko) 타이어의 백테 버핑장치
CN114905342B (zh) 一种紫外接收机物镜的修复方法
CN208467868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生产用自动运输装置
CN215846910U (zh) 一种模具内腔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16026362U (zh) 胎胚离线判级装置
CN220678351U (zh) 一种铁路工务标记喷写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