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2555B - 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2555B
CN111412555B CN202010188301.7A CN202010188301A CN111412555B CN 111412555 B CN111412555 B CN 111412555B CN 202010188301 A CN202010188301 A CN 202010188301A CN 111412555 B CN111412555 B CN 1114125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humidification
module
liquid
flow channel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83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2555A (zh
Inventor
闫军威
杨宇
周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20101883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2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2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2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2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2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7/00Plants for converting heat or fluid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1K27/02Plants modified to use their waste heat, other than that of exhaust, e.g. engine-friction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系统包括除湿模块、再生模块、供冷模块和发电模块;所述除湿模块用于利用除湿液进行除湿;所述再生模块用于将除湿模块中的低浓度除湿液再生成为高浓度的除湿液,并重新提供给除湿模块;所述供冷模块用于对除湿模块供冷,并用于对再生模块供热;所述发电模块用于利用再生模块中的余热进行发电;所述供冷模块分别与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连接,除湿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发电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本发明兼具了除湿和低温发电的功能,其系统能源利用率高,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湿度控制领域和低温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空气湿度一直是应该容易被忽视却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舒适的重要因素,尤其华南地区更加明显。
空气湿度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有较大的影响。研究发现,最适合人体的相对湿度为40-60%,过高的空气湿度会造成人产生不适感,诱发疾病,过高的空气湿度还会导致建筑物内部某些病毒和细菌的大量繁殖,因此,必要时,需要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
目前,常用的空气除湿方法包括冷却除湿、吸附除湿、吸收除湿和转轮除湿。冷却除湿是将湿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后从空气中脱除。该方法需将空气降至露点温度以下,除去水分后再升温至送风状态,能耗高。吸附除湿是利用某些固体吸附剂吸湿的方法来进行除湿。该方法的最大缺点是这些固体吸附剂再生困难,而且装置复杂,设备的体积比较庞大,造价也高。吸收除湿是利用某些具有吸湿性的溶液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达到除湿目的,除湿溶液再生容易,缺点是处理空气与除湿溶液直接接触,易引起空气夹带除湿溶液,进一步引起管道和设备的腐蚀。转轮除湿主要由特殊陶瓷纤维载体和活性硅胶复合而成的蜂窝状转轮构成,除湿效率高,温湿度控制范围大,经配套组合使用处理后空气露点可达-70℃以下,但缺点是价格非常昂贵。
上述除湿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随着膜材料的发展,基于膜除湿器的液体除湿技术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在这种膜除湿器内,使用了选择透过膜将空气和除湿液隔开,膜能防止除湿液的液滴进入处理空气中,因此防止了传统填料式液体除湿器中遇到的腐蚀性除湿液的液滴夹带导致的严重危害,保证了空气不受除湿液的污染,提高了空气的品质。
同时,在现有的工业系统中,大量未开发的热能以低于100℃的形式存在,余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美国,传统发电厂和制造业每年的余热损失都非常多,这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许多人都在致力于解决余热浪费的问题。
但是,尽管低温热量的丰富,从现有技术中提取这种热量的能力仍然受到现有技术的限制。目前,人们开发了各种用于低档热动力发电的热电化学系统,比如利用金属络合反应或与温度相关的电子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低档热发电,然而,这些过程仅仅达到了小规模应用,他们的效率也通常被限制在低于2%的成本效率。此外,固态热电器件已被用于低温范围,但材料的局限性导致效率低和成本效益低。
在这种情况下,热渗透发电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利用低温热能的手段。在热渗透过程中,疏水膜利用温度梯度驱动蒸汽,以克服液压差,而蒸汽会流入低温一侧。由此产生的压力流可用于驱动涡轮机,并在各种热源温度下发电,有效地将低温热能转化为有用的功。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膜除湿系统中,也存在大量余热,如果能够将这部分余热合理利用起来,会大大提高膜除湿系统中热能的利用效率,防止浪费。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套集合除湿和热渗透发电两种功能的装置。相关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提高除湿器中的低温热能利用效率,增强余热的回收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包括除湿模块、再生模块、供冷模块和发电模块,所述供冷模块分别与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连接,所述除湿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所述发电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
所述除湿模块,用于利用除湿液进行除湿;
所述再生模块,用于将除湿模块中的低浓度除湿液再生成为高浓度的除湿液,并重新提供给除湿模块;
所述供冷模块,用于对除湿模块供冷,并用于对再生模块供热;
所述发电模块,用于利用再生模块中的余热进行发电;
所述发电模块包括膜接触器、间壁式换热器、涡轮机和辅助冷却器,所述辅助冷却器的输出端连接到膜接触器中热流体流道的输入端,膜接触器中热流体流道的输出端经过间壁式换热器的冷流体流道后,连接到辅助冷却器的输入端;膜接触器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一方面连接到涡轮机的输入端,另一方面经过间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流道后连接到膜接触器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入端;涡轮机的输出端连接到辅助冷却器的输入端;
所述辅助冷却器与再生模块连接,用于从再生模块中吸取余热;所述膜接触器中设有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所述膜接触器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之间设置有半透膜,所述膜接触器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中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所述间壁式换热器中设有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所述间壁式换热器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之间设置有显热交换器,所述间壁式换热器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中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湿模块包括除湿液箱和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所述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中设有除湿液流道和冷水流道;所述除湿液箱内设有第二液下泵,所述第二液下泵的输出端与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中除湿液流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除湿液箱中第二液下泵的输出端还与再生液箱连接,除湿液流道的输出端与除湿液箱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再生模块包括再生液箱和再生器,所述再生液箱内设有第三液下泵,第三液下泵的输出端与再生器的输入端连接,再生器的输出端与再生液箱连接和除湿液箱连接;所述发电模块中的辅助冷却器设置于再生液箱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再生器内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使加热后的除湿液与不饱和湿空气充分混合进行交换,将稀除湿液处理成浓度更高的除湿液储存到再生液箱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供冷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冷水箱、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制冷剂储蓄罐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再生模块中的再生液箱中,用于向再生液箱供热,冷凝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制冷剂储蓄罐、膨胀阀和蒸发器的输入端;所述蒸发器设置于冷水箱中,用于向冷水箱供冷,蒸发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压缩机连接到冷凝器的输入端;所述冷水箱中设有第一液下泵,所述第一液下泵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冷水箱;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除湿液箱中,用于向除湿液箱供冷;所述第一液下泵的输出端还连接到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中冷水流道的输入端,所述冷水流道的输出端与冷水箱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热回收模块,所述热回收模块连接于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之间;
所述热回收模块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除湿液箱中第二液下泵的输出端经过第二换热器后与再生液箱连接,所述再生液箱中第三液下泵的输出端经过第二换热器后与除湿液箱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液下泵的输出端与第一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液下泵的输出端与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液下泵的输出端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液下泵的输出端和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三液下泵的输出端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膜接触器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与涡轮机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膜接触器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与间壁式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七阀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中,再生模块可保证除湿箱中除湿液的供应,实现除湿液的循环再生。发电模块可以吸收利用再生液箱中多余的低温热量,既可以使除湿液保持温度,又能够使低温热量得到回收利用,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本发明兼具了除湿和低温发电的功能,其系统能源利用率高,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具有不耗费多余的热量的优点。
(2)本发明中用以发电的热能都是对于该系统而言多余的低温热能,将其用于发电,不仅有利于系统保持除湿性能,而且提升了能量利用效率,避免了能量的浪费。此外,本发明使用的水都是可长期循环利用的,这也保证了系统的持续运行。
(3)本发明中系统集成了除湿与发电,多功能、结构紧凑,热回收充分、能量回收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当原件被称为“设置于”、“安置于”另一元件,它既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包括除湿模块、再生模块、供冷模块和发电模块;
所述除湿模块用于利用除湿液进行除湿;
所述再生模块用于将除湿模块中的低浓度除湿液再生成为高浓度的除湿液,并重新提供给除湿模块;
所述供冷模块用于对除湿模块供冷,并用于对再生模块供热;
所述发电模块用于利用再生模块中的余热进行发电;
所述供冷模块分别与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连接,除湿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发电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发电模块包括膜接触器16、间壁式换热器23、涡轮机12和辅助冷却器18;所述辅助冷却器18与再生模块连接,用于从再生模块中吸取余热;所述膜接触器16中设有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所述膜接触器16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之间设置有半透膜17,所述膜接触器16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中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即冷流体流道的输入端与热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位于膜接触器16的同一侧,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与热流体流道的输入端位于膜接触器16的同一侧);所述间壁式换热器23中设有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所述间壁式换热器23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之间设置有显热交换器22,所述间壁式换热器23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中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即冷流体流道的输入端与热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位于间壁式换热器23的同一侧,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与热流体流道的输入端位于间壁式换热器23的同一侧);
所述辅助冷却器18的输出端连接到膜接触器16中热流体流道的输入端,膜接触器16中热流体流道的输出端经过间壁式换热器23的冷流体流道后,连接到辅助冷却器18的输入端;膜接触器16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一方面连接到涡轮机12的输入端,另一方面经过间壁式换热器23的热流体流道后连接到膜接触器16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入端;涡轮机12的输出端连接到辅助冷却器18的输入端。
所述发电模块工作时,在辅助冷却器18中吸收了热量的热流体和从间壁式换热器23的热流体流道输出端中流出的冷流体在膜接触器16中以逆流方式流动;膜接触器16中的半透膜17具有强疏水性和高透湿性,由于膜接触器16中热流体流道的压强大于冷流体流道的压强,使得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之间产生压力差,压力差使热流体流道中的热蒸汽透过半透膜进入冷流体流道,达到热质交换的目的,从而增加了冷流体流道中流体的热量和质量;膜接触器16冷流体流道中增加的质量会使得冷流体流道输出端流出的流体增多、压力增大,而增多的流体和增大的压力则可以用来推动涡轮机12进行发电;发电后的水则流回辅助冷却器18继续吸热以循环提供持续的热能。
从膜接触器16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流出的流体,一方面用于驱动涡轮机12发电,另一方面还需要流回到膜接触器16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入端以形成供水循环;而从膜接触器16中热流体流道的输出端流出的流体,则需要流回到辅助冷却器18的输入端以循环吸收再生液箱19中的余热。但是,从膜接触器16的冷流体流道输入端流入的冷流体在膜接触器16中经过热质交换后,吸收热量,使得膜接触器16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流出的流体质量增加且温度相对升高;如果这些流体直接流回膜接触器16的冷流体流道输入端,会导致膜接触器16中冷热流道的温度差降低,影响后续的发电效率。同时,从膜接触器16的热流体流道输入端流入的热流体在膜接触器16中经过热质交换后,放出热量,使得膜接触器16中热流体流道的输出端流出的流体质量减少且温度相对降低;如果这些流体直接流回辅助冷却器18会吸收掉更多的热量,造成热能的浪费。
因此,本发明增设了间壁式换热器23,以对膜接触器16中冷流体流道输出端和热流体流道输出端流出的流体进行换热。具体地,从膜接触器16中热流体流道输出端流出的流体,经过间壁式换热器23,吸收热量后再流回到辅助冷却器18中;从膜接触器16中冷流体流道输出端流出的流体,经过间壁式换热器23,释放热量后再流回到膜接触器16的冷流体流道中。需要说明的是,间壁式换热器23中采用的是显热交换器22,其不具备传质特性,只能进行显热交换,以确保膜接触器16中冷流体流道输出端和热流体流道输出端流出的流体只进行换热而不产生质量转移。
更具体地,所述除湿模块包括除湿液箱5和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所述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中设有除湿液流道和冷水流道;所述除湿液箱5内设有第二液下泵7,所述第二液下泵7的输出端与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中除湿液流道的输入端连接,除湿液流道的输出端与除湿液箱5连接,以此形成除湿循环。
所述再生模块包括再生液箱19和再生器13,所述再生液箱19内设有第三液下泵20,第三液下泵20的输出端与再生器13的输入端连接,再生器13的输出端与再生液箱19连接,以此形成再生循环;所述发电模块中的辅助冷却器18设置于再生液箱19中,用于吸收再生液箱19中的余热。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液箱5中第二液下泵7的输出端还与再生液箱19连接,所述再生液箱19中第三液下泵20的输出端还与除湿液箱5连接,以此形成除湿液供应循环。
所述供冷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6、冷水箱2、蒸发器3、压缩机10、膨胀阀8、制冷剂储蓄罐9和冷凝器21;所述冷凝器21设置于再生模块中的再生液箱19中,用于向再生液箱19供热,冷凝器21的输出端依次连接制冷剂储蓄罐9、膨胀阀8和蒸发器3的输入端;所述蒸发器3设置于冷水箱2中,用于向冷水箱2供冷,蒸发器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压缩机10连接到冷凝器21的输入端。所述冷水箱2中设有第一液下泵4,所述第一液下泵4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一换热器6的输入端,第一换热器6的输出端连接到冷水箱2;所述第一换热器6设置于除湿液箱5中,用于向除湿液箱5供冷;所述第一液下泵4的输出端还连接到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中冷水流道的输入端,所述冷水流道的输出端与冷水箱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还包括热回收模块,所述热回收模块连接于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之间。具体地,所述热回收模块包括第二换热器11,所述除湿液箱5中第二液下泵7的输出端经过第二换热器11后与再生液箱19连接,所述再生液箱19中第三液下泵20的输出端经过第二换热器11后与除湿液箱5连接。
在除湿模块中,所述除湿液通过管路在除湿液箱5和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之间循环流动。具体地,在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中,湿空气和除湿液以错流方式流动,除湿液流道和空气流道之间设置有半透膜,由于除湿液流道的负压与空气流道的空气压不同产生气压差,压力差使空气流道待除湿空气中的水蒸气透过半透膜并进入负压的除湿液流道,达到去除空气流道中水蒸气的目的。经过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后,除湿液的浓度变低、温度变高。为了保证除湿液的吸湿效率,一方面需要利用供冷模块中的第一换热器6对除湿液箱5中的除湿液进行降温;另一方面需要使供冷模块中冷水箱2储存的冷水流经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的冷水流道,以对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中的除湿液进行降温;同时,还需要利用再生模块提高除湿液的浓度,以实现除湿液的再生循环使用。
本发明中所述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是现有技术中已公开过的技术方案,发明人在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发表的论文《准逆流平板三流体膜接触器内的传热传质机理研究》(S.M.Huang,W.K.Zhang,M.Yang,C.H.Liang,Z.D.Cai,W.Z.Yuan*,Yuxiang Hong*,W.B.Ye*.Fundamental heat and masstransfer analysis in a quasi-counter flow parallel-plate three-fluid membranecontac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39(2019)186-194.)已对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其具体内容。
在再生模块中,除湿液通过管路在再生液箱19和再生器13之间循环流动。为了提高除湿液的浓度,需要对再生液箱19中的除湿液进行加热;所述供冷模块中的冷凝器21则是用于向再生液箱19提供热源。所述再生器13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可使加热后的除湿液与不饱和湿空气充分混合进行交换,将稀除湿液处理成浓度更高的除湿液储存到再生液箱19中。而发电模块中的辅助冷却器,正是从再生液箱19中吸收多余的热量,并用于低温热能发电。
再生模块可保证除湿液箱5中除湿液的供应。具体而言,除湿液箱5中的稀除湿液通过第二液下泵7输送到再生液箱19中;再生液箱19中的除湿液经冷凝器21加热、辅助冷却器18吸热后,被第三液下泵20输送流入再生器13进行浓缩再生,生成的浓除湿液再回到再生液箱19中,形成再生循环;利用第三液下泵20还可将再生液箱19中浓度较高的除湿液输送至除湿液箱5中,以保证除湿液箱5中除湿液的供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液下泵20输出的浓除湿液的温度相对较高,而第二液下泵7输出的稀除湿液的温度相对较低;因此,本发明还增设了热回收模块,所述热回收模块用于将浓除湿液中含有的余热进行回收,传递给稀除湿液;回收的热量可用于再生液箱19中除湿液的浓缩再生,进一步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
为便于控制本发明中各管路和流道的工作,本发明实施例中还设有多个阀门。具体地,所述第一液下泵4的输出端与第一换热器6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a;所述第一液下泵4的输出端与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b;所述第二液下泵7的输出端和第二换热器1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c;所述第二液下泵7的输出端和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d;所述第三液下泵20的输出端和第二换热器1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五阀门e;所述膜接触器16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与涡轮机1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六阀门f;所述膜接触器16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与间壁式换热器2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七阀门g。
本发明中用以发电的热能都是对于该系统而言多余的低温热能,将其用于发电,不仅有利于系统保持除湿性能,而且提升了能量利用效率,避免了能量的浪费。此外,本发明使用的水都是可长期循环利用的,这也保证了系统的持续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中,再生模块可保证除湿箱中除湿液的供应,实现除湿液的循环再生。发电模块可以吸收利用再生液箱中多余的低温热量,既可以使除湿液保持温度,又能够使低温热量得到回收利用,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本发明兼具了除湿和低温发电的功能,其系统能源利用率高,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具有不耗费多余的热量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模块、再生模块、供冷模块和发电模块,所述供冷模块分别与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连接,所述除湿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所述发电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
所述除湿模块,用于利用除湿液进行除湿;
所述再生模块,用于将除湿模块中的低浓度除湿液再生成为高浓度的除湿液,并重新提供给除湿模块;
所述供冷模块,用于对除湿模块供冷,并用于对再生模块供热;
所述发电模块,用于利用再生模块中的余热进行发电;
所述发电模块包括膜接触器、间壁式换热器、涡轮机和辅助冷却器,所述辅助冷却器的输出端连接到膜接触器中热流体流道的输入端,膜接触器中热流体流道的输出端经过间壁式换热器的冷流体流道后,连接到辅助冷却器的输入端;膜接触器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一方面连接到涡轮机的输入端,另一方面经过间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流道后连接到膜接触器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入端;涡轮机的输出端连接到辅助冷却器的输入端;
所述辅助冷却器与再生模块连接,用于从再生模块中吸取余热;所述膜接触器中设有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所述膜接触器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之间设置有半透膜,所述膜接触器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中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所述间壁式换热器中设有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所述间壁式换热器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之间设置有显热交换器,所述间壁式换热器的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中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块包括除湿液箱和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所述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中设有除湿液流道和冷水流道;所述除湿液箱内设有第二液下泵,所述第二液下泵的输出端与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中除湿液流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除湿液箱中第二液下泵的输出端还与再生液箱连接,除湿液流道的输出端与除湿液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模块包括再生液箱和再生器,所述再生液箱内设有第三液下泵,第三液下泵的输出端与再生器的输入端连接,再生器的输出端与再生液箱连接和除湿液箱连接;所述发电模块中的辅助冷却器设置于再生液箱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内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使加热后的除湿液与不饱和湿空气充分混合进行交换,将稀除湿液处理成浓度更高的除湿液储存到再生液箱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冷水箱、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制冷剂储蓄罐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再生模块中的再生液箱中,用于向再生液箱供热,冷凝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制冷剂储蓄罐、膨胀阀和蒸发器的输入端;所述蒸发器设置于冷水箱中,用于向冷水箱供冷,蒸发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压缩机连接到冷凝器的输入端;所述冷水箱中设有第一液下泵,所述第一液下泵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冷水箱;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除湿液箱中,用于向除湿液箱供冷;所述第一液下泵的输出端还连接到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中冷水流道的输入端,所述冷水流道的输出端与冷水箱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回收模块,所述热回收模块连接于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之间;
所述热回收模块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除湿液箱中第二液下泵的输出端经过第二换热器后与再生液箱连接,所述再生液箱中第三液下泵的输出端经过第二换热器后与除湿液箱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下泵的输出端与第一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液下泵的输出端与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液下泵的输出端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液下泵的输出端和冷却管式内冷型膜接触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三液下泵的输出端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膜接触器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与涡轮机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膜接触器中冷流体流道的输出端与间壁式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七阀门。
CN202010188301.7A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 Active CN111412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8301.7A CN111412555B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8301.7A CN111412555B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2555A CN111412555A (zh) 2020-07-14
CN111412555B true CN111412555B (zh) 2021-01-19

Family

ID=71491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8301.7A Active CN111412555B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25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0193A (zh) * 2021-10-12 2022-01-25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余热深度利用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14560534B (zh) * 2022-01-19 2023-04-25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热渗透原理的发电与海水淡化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1348A (ja) * 2002-08-06 2004-03-04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循環式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1368754A (zh) * 2008-10-15 2009-02-18 东南大学 利用膜式再生器的溶液除湿空调设备
CN103212276A (zh) * 2013-04-24 2013-07-24 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 基于电渗析的空气除湿装置
CN104534731A (zh) * 2014-11-28 2015-04-2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冷热功储存与转换系统和方法
CN104848596A (zh) * 2015-04-24 2015-08-19 浙江理工大学 利用低品位热源的膜式热动力循环装置及方法
CN109821368A (zh) * 2019-01-09 2019-05-31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空气除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1348A (ja) * 2002-08-06 2004-03-04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循環式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1368754A (zh) * 2008-10-15 2009-02-18 东南大学 利用膜式再生器的溶液除湿空调设备
CN103212276A (zh) * 2013-04-24 2013-07-24 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 基于电渗析的空气除湿装置
CN104534731A (zh) * 2014-11-28 2015-04-2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冷热功储存与转换系统和方法
CN104848596A (zh) * 2015-04-24 2015-08-19 浙江理工大学 利用低品位热源的膜式热动力循环装置及方法
CN109821368A (zh) * 2019-01-09 2019-05-31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空气除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2555A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3958B1 (ko) 유체 내 물 함량을 처리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1412555B (zh) 一种膜式热渗透发电和液体除湿集成系统
US20110203311A1 (en) Removal of carbon dioxide from air
CN108187459B (zh) 空气盘旋型膜除湿器、电渗析再生装置及其除湿制热系统
CN103977683A (zh) 降低脱碳吸收液再生能耗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50571A (zh) 单级平衡式氨-水再吸收式热泵循环设备及供热方法
CN104534731A (zh) 一种冷热功储存与转换系统和方法
CN111540496B (zh) 一种非接触式高效膜蒸馏处理放射性废水的系统及方法
CN209317364U (zh) 一种废气预处理及浓缩冷凝回收治理系统
CN109821368A (zh) 一种空气除湿系统
CN217303239U (zh) 基于太阳能梯级利用的吸收式制冷及海水淡化系统
CN115414765A (zh) 一种具有回流循环功能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其捕集方法
KR20180086159A (ko) 연료전지 폐열회수를 위한 이중 배기가스 처리장치
CN103807947A (zh) 热源塔防冻溶液的正渗透再生装置
CN108088111A (zh) 两级等温氨-水再吸收式热泵循环及供热方法
CN108488955B (zh) 一种除湿溶液再生装置及一种空气除湿系统
JPH0810550A (ja) 排ガスから潜熱を回収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03291683U (zh) 有机废气治理装置
CN114923233B (zh) 一种光刺激响应离子液体除湿空调系统
CN203629126U (zh) 一种蒸汽压力升降吸附式热泵
CN215655190U (zh) 一种高效热氮活性炭再生系统
CN214366595U (zh) 一种空压机油废热回收的吸附除湿装置
Ettouney et al.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nd humidification dehumidification in power plants
CN210814528U (zh) 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树脂回收装置
KR101844282B1 (ko) 연료전지유닛과 연계된 가스 처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