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8423B - 用于与移液器尖端一起使用的移液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与移液器尖端一起使用的移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8423B
CN111408423B CN202010017457.9A CN202010017457A CN111408423B CN 111408423 B CN111408423 B CN 111408423B CN 202010017457 A CN202010017457 A CN 202010017457A CN 111408423 B CN111408423 B CN 111408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tte
pin
pipette tip
housing
t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74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8423A (zh
Inventor
F·特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pedov Europe Ag
Original Assignee
Eppendor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ppendorf SE filed Critical Eppendorf SE
Publication of CN111408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8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8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8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1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 B01L3/0217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of the plunger pump type
    • B01L3/0227Details of motor driv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75Interchangeable or disposable dispensing tips
    • B01L3/0279Interchangeable or disposable dispensing tips co-operating with positive ejec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86Ergonomic aspects, e.g. form or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3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adapted for different sizes of tubes, tips or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8Ergonomic or safety aspects of handling devices
    • B01L2200/087Ergonomic asp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4Proces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32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cylindrical, tube 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4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 B01L2400/0475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mechanical means and fluid pressure
    • B01L2400/0487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mechanical means and fluid pressure fluid pressure, pneuma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与移液器尖端一起使用的移液器,包括:杆状的移液器壳体;在移液器壳体的下端部上的销,用于保持移液器尖端;驱动装置,用于移动排挤元件,以便将液体样品吸入到保持在销上的移液器尖端中和将液体样品从移液器尖端中排出;卸载装置,包括能围绕纵轴线转动地支承在移液器壳体中的曲线支架、在卸载杆上的在曲线支架的环周上的第一曲线上被引导的第一触碰元件和与曲线支架连接的、从移液器壳体伸出的并且能相对于移液器壳体转动的操作元件,卸载杆能沿销的纵向方向移动地在移液器壳体中被引导,卸载装置构造成,通过从初始位置转动操作元件来转动曲线支架,第一曲线使第一触碰元件向下移动,使得卸载杆将保持在销上的移液器尖端从销压掉。

Description

用于与移液器尖端一起使用的移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与移液器尖端一起使用的移液器。
背景技术
移液器特别是用于科学和工业实验室,包括用于计量选定体积的液体的医学、分子生物和药学领域。所述液体尤其可以是均匀的(单相的)液体,由单一液体组分或由多种液体组分(溶液)的均匀混合物组成。此外,液体可以是一种液体与另一种液体(乳剂)或固体(悬浮液)的非均相(多相)混合物。
移液器具有杆状的移液器壳体,所述移液器壳体具有在下端部上的销(附件)以用于夹紧移液器尖端。销通常是锥形的、柱形的或局部锥形的和柱形的突出部并且也称为“工作锥”。移液器尖端是空心的小管,该小管在下端部上具有尖端开口并且在上端部上具有插接开口,利用该插接开口能够将移液器尖端夹紧到所述销上。液体被吸到移液器尖端中并且从该移液器尖端排出。液体的吸收和释放借助移液器控制。固定体积移液器用于恒定体积的移液。在可变的移液器的情况下,待计量的体积是可调节的。机械计数器用于显示调整的体积。为了调节体积,可借助于与计数器相耦联的调节装置调节驱动装置的行程。移液器尖端在使用后从附件上松开,并且可以用新的移液器尖端来更换。由此可以在随后的移液中避免交叉污染。
排气移液器在移液器壳体中具有活塞-缸体系统,该活塞-缸体系统通过通道与在销中的穿孔连接。用于排气移液器的移液器尖端(排气移液器尖端)没有集成的活塞。通过借助于驱动装置使活塞在缸体中移动,使气泡运动,以便将液体吸入到夹紧在销上的移液器尖端中并且从该移液器尖端中排出。排气移液器的缺点是由于气泡长度的变化而引起的计量误差,该变化是由于吸入的液体的重量和温度、空气压力和空气湿度的影响。由于气溶胶对移液器的污染也可能是有问题的。
直接排挤移液器
Figure GDA0003926239130000021
需要具有带有集成活塞的移液器尖端(直接排挤移液器尖端)。这种类型的移液器包括用于固定移液器尖端的销和能够与集成的活塞(尖端活塞)耦联以移动活塞的驱动装置。活塞直接与液体接触,从而避免气泡的作用。直接排挤移液器特别适合于具有高汽压、高粘度或高密度的液体的计量,并且适合于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在所述应用中不含气溶胶以避免污染。
用于一次性使用或再使用的排气移液器尖端或直接排挤移液器尖端由塑料或玻璃制成。
在Eppendorf AG的直接排挤移液器Biomaster 4830中,驱动装置具有用于使活塞在移液器尖端中移动的行程杆,该行程杆具有空心的下行程杆部件和从上面插入到下行程杆部件中的上行程杆部件。上行程杆部件与操作元件连接,该操作元件从移液器壳体的上端部中伸出。Eppendorf AG的移液器尖端Mastertip可以夹紧在移液器的销上。通过按压操作元件,行程杆可以向下移动,从而将移液器尖端的尖端活塞的活塞杆的上端部压入到下行程杆部件中。在将行程杆向下移动直至下止挡件时,弹簧装置被预紧。在对操作元件去负荷之后,弹簧装置使行程杆移动直到上止挡件,其中,携带尖端活塞并且可以将液体吸入到移液器尖端中。被吸入的液体可以通过再次按压操作元件被排出直至下止挡件。为了松开移液器尖端,使用者必须以提高的力按压到操作元件上,从而另一弹簧装置弹入,上行程杆部件在下行程杆部件中向下移动,将活塞从下行程杆部件中压出并且将移液器尖端从销压掉。
为了将移液器尖端从移液器松开,必须克服弹簧装置的弹簧作用。这对于使用者来说可能是疲劳的、尤其是当移液器尖端必须经常更换时。此外,在释放高粘度液体和从移液器尖端快速释放液体时,可能发生移液器尖端由于在尖端开口中的增大的流阻而从销分离的情况。
EP 0 992 288 B1描述了一种移液器,其具有用于移液器尖端的卸载装置,在该卸载装置中集成有牵引器件传动机构、压力器件传动机构或关节传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的传动比,作用在移液器尖端上的卸载杆比与卸载钮连接的传动杆走过更小的位移,从而卸载力大于用于操纵卸载装置的力。卸载装置在移液器壳体中在侧面设置在用于排挤装置的驱动装置旁边,由此移液器具有大的结构体积。移液器除了操作钮之外还具有卸载钮,从而使用者必须进行握住,以便在移液后卸载移液器尖端。
DE 103 55914 B3描述了一种具有卸载装置的移液器,该卸载装置将操纵钮的轴向运动转换成卸载器相对于附件的轴向运动和转动运动。由此应当减小用于操纵卸载器的力消耗。
EP 1 689 528 B1描述了一种具有尖端移除机构的移液器,该移液器包括可转动的斜坡构件,该斜坡构件具有形成圆形的斜坡表面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节段,其中,斜坡表面在每个节段中具有高点和低点。由此,在通过单个节段使斜坡表面转动时,可以迫使卸载装置的卸载元件首先朝向尖端运动并且然后返回。这种已知的卸载装置同样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侧面旁边,由此移液器的结构体积是大的。此外,所述卸载装置具有单独的操纵钮。该操纵钮被构造为电气按键,该电气按键触发马达,该马达通过传动机构使斜坡构件转动。卸载装置的结构费用较大。
DE 27 11 124 C2描述了一种移液器,该移液器可以通过插接式连接与移液器尖端连接。移液器尖端必须用手从移液器松开。在此可能发生污染。
DE 10 2006 036 764 B4描述了一种移液器尖端,该移液器尖端具有用于与插接杆卡锁的卡锁元件和用于在插接杆上密封的密封区域。在卡锁元件的区域中,移液器尖端具有通过至少一个在移液器尖端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缝隙而被削弱的壁。由此可以使移液器尖端在插接杆上的密封固定和移液器尖端从插接杆上的松开变得容易。在高粘度液体的移液过程中和在快速移液过程中,可以将移液器尖端从杆压掉。
US 2003/0074988 A1描述了一种移液器,该移液器包括卸载器和用于卸载移液器尖端的操纵机构。操纵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围绕水平的铰链轴线能够枢转地与移液器壳体连接的凸轮元件,以用于与卸载器共同作用。该机构能实现,凸轮元件在操纵该操纵元件时具有可变的转矩转换比。
WO 2011/025399 A2描述了一种机械式移液器,其具有用于移液器尖端的卸载机构,该移液器尖端具有手动操纵的并且能够围绕垂直于移液器轴线的枢转轴线枢转的单侧杠杆。当使用者按下该单侧杠杆上与枢转轴线相反一侧上的按钮时,操纵力通过杠杆下侧上的直线接触面经由中间传递装置传递到卸载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移液器,足够的是该移液器具有小的结构体积,并且在该移液器中,移液器尖端的卸载要求很小的力消耗。此外,移液器应适合于以小的力消耗将移液器尖端可靠地固定在销上,从而防止在移液高粘度液体时和在快速移液时移液器尖端被从附件压掉。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与移液器尖端一起使用的移液器包括:
-杆状的移液器壳体,
-在移液器壳体的下端部上的销,所述销用于保持移液器尖端,所述销具有用于与移液器尖端形锁合地连接的器件,从而移液器尖端在销弹性地收缩的情况下和/或在移液器尖端弹性地扩张的情况下在移液器尖端与销形锁合地连接之前能够被推移到销上,
-驱动装置,用于移动排挤元件,以便将液体样品吸入到保持在销上的移液器尖端中和将所述液体样品从所述移液器尖端中排出,
-卸载装置,包括能围绕纵轴线转动地支承在移液器壳体中的曲线支架、在卸载杆上的在曲线支架的环周上的第一曲线上被引导的第一触碰元件和与曲线支架连接的、从移液器壳体伸出的并且能相对于移液器壳体转动的操作元件,所述卸载杆能沿销的纵向方向移动地在移液器壳体中被引导,其中,所述卸载装置被构造成,通过从初始位置转动操作元件来转动曲线支架,其中,第一曲线使第一触碰元件向下移动,使得卸载杆将保持在销上的移液器尖端从所述销压掉,
-锁止装置,包括与销同心地设置的锁止套筒和从所述锁止套筒向上伸出的控制杆,所述锁止装置能朝向销的方向在移液器壳体中移动地被引导,
-从所述控制杆伸出有第二触碰元件,并且曲线支架在环周上具有第二曲线,所述第二触碰元件在所述第二曲线上被引导,所述第二曲线构造成,使得在操作元件设置在初始位置中时锁止套筒在锁止位置中在内部限定所述销和/或在外部限定所述移液器尖端,由此锁止套筒防止形锁合地与销连接的移液器尖端从所述销脱离,并且通过转动操作元件能够使锁止套筒向上移动,从而销和/或移液器尖端至少部分地被释放,并且卸载杆将所述移液器尖端从所述销压掉。
曲线支架在移液器壳体中可转动地并且沿销的纵向方向不可移动地支承在移液器壳体中。第一触碰元件在曲线支架的环周上的第一曲线上引导。此外,第一触碰元件设置在卸载杆上,该卸载杆能沿销的纵向方向在壳体中移动地被引导。因此,曲线支架的转动运动被转换成卸载杆的线性运动。转动运动通过从移液器壳体伸出的、并且可相对于移液器壳体转动的操作元件产生,该操作元件与曲线支架连接。从移液器壳体伸出的操作元件可以由使用者手动操纵。因此,通过手动地转动操作元件,其转动轴线优选可以以小于360°(以下也称为“枢转”)将卸载杆在移液器壳体中沿销的纵向方向移动。在向下移动时,卸载杆从销压掉保持在销上的移液器尖端。为此,卸载杆优选可以以其下端部挤压到移液器尖端的上侧上,优选挤压到注射活塞的活塞杆的上侧上或移液器尖端的凸缘的上侧上。因此通过手动地转动操作元件可以将移液器尖端从移液器卸载。此外,通过曲线在曲线支架上的走向可以实现,用于操纵操作元件的力小于用于卸载移液器尖端所需的力。此外,可转动地支承的曲线支架可节省位置地安置在壳体中。特别地,曲线支架可被构造和设置成,使得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以节省位置的方式设置在曲线支架内。由此可以减小移液器的结构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卸载装置被构造成,使得所述曲线支架能够仅仅部分地围绕其转动轴线可转动(以下也称为“能够枢转”),也就是说,以小于360°、优选小于180°、进一步优选小于90°的角度将所述移液器尖端从所述销压掉。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曲线在曲线支架的环周上只在一个相应的小于360°的角度范围上延伸,和/或通过曲线支架和/或操作元件的运动限定的止挡件。然而,本发明还包括这样的实施方式,其中曲线支架能围绕其转动轴线完全地单次、多次或任意次地转动,以便将移液器尖端从所述销压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销具有用于与移液器尖端形锁合地连接的器件,从而所述移液器尖端在销弹性地收缩的情况下和/或在移液器尖端弹性地扩张的情况下在移液器尖端与销形锁合地连接之前能够推移到销上,锁止装置包括与销同心地设置的锁止套筒和从所述锁止套筒向上伸出的控制杆,所述锁止装置能沿着销的方向在移液器壳体中移动地被引导,从所述控制杆伸出有第二触碰元件,并且曲线支架在环周上具有第二曲线,所述第二触碰元件在所述第二曲线上被引导,所述第二曲线构造成,使得在操作元件设置在初始位置中时锁止套筒在锁止位置中在内部限定所述销和/或在外部限定所述移液器尖端,由此锁止套筒防止形锁合地与销连接的移液器尖端从所述销脱离,并且通过转动操作元件能够使锁止套筒向上移动,从而销和/或移液器尖端至少部分地被释放,并且卸载杆将所述移液器尖端从所述销压掉。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减小用于将移液器尖端连接到销并用于将移液器尖端从该销上分离的力,并且仍然可以将移液器尖端足够牢固地保持在该销上,使得在移液高粘度液体和快速移液期间,移液器尖端不会从该销分离。移液器尖端与销的连接通过如下方式变得容易:销通过移液器尖端的推移而弹性地收缩和/或移液器尖端通过销的插入而弹性地扩张。弹性的收缩和/或扩张通过在推移时作用在用于形锁合地连接移液器尖端的器件与销之间的力来引起。当在推移时用于形锁合地连接移液器尖端的器件到达用于形锁合地连接销的器件并且移液器尖端与销形锁合地连接时,弹性的收缩和/或弹性的扩张完全地或部分地被撤销。然后,将至少一个锁止套筒移动到锁止位置中。因此,移液器尖端固定在销上,因为锁止套筒在锁止位置中防止销弹性地收缩和/或移液器尖端弹性地扩张,这对于松开在销与移液器尖端之间的形锁合的连接是必要的。为了从移液器卸载移液器尖端,锁止套筒被从锁止位置移除,使得锁止套筒至少部分地释放销和/或移液器尖端,并且销弹性地收缩和/或移液器尖端可以弹性地扩张。因此,可以用很小的力消耗来解除形锁合的连接,并且移液器尖端可以从销上松开。锁止套筒的移动也由曲线支架控制,该曲线支架为此具有第二曲线。通过第二曲线的形状和其在曲线支架上相对于第一曲线的相对位置可以确保:在卸载杆挤压移液器尖端之前,锁止套筒及时地从锁止位置被移除。
为了弹性地收缩,销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延伸的缝隙。在此,销可以由硬弹性的或软弹性的材料构成,例如由金属或塑料构成。由软弹性材料、例如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或橡胶制成的销,即使没有缝隙也可以具有足够的弹性以用于弹性收缩。为了弹性扩张,移液器尖端可以在上端部具有至少一个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缝隙。在此,移液器尖端可以由硬弹性的塑料制成,例如由聚丙烯或聚乙烯制成,或者由软弹性的塑料制成。此外,移液器尖端至少在上端部上可以由软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由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或者由橡胶制成,从而该移液器尖端即使在没有缝隙的情况下也具有足够的弹性用于弹性扩张。移液器尖端可以由多种材料通过多组分注塑制造。在此,不同的材料可以物理地和/或化学地相互连接。特别地,它们可以形锁合地和/或材料配合地(例如通过粘接或焊接)相互连接。
锁止套筒构造成,使得其在以径向力加载时不变形,该径向力适于使销弹性地收缩和/或使移液器尖端弹性地扩张。锁止套筒例如由金属或由硬弹性的或刚性的塑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曲线支架是转动套筒、即可转动地支承的套筒。作为转动套筒的实施方案使得能够特别节省位置地将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安置在曲线支架内部。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曲线支架具有沿移液器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移液器壳体的纵向方向是从移液器壳体的上端部延伸到下端部的方向。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移液器壳体的纵向方向与移液器壳体的主延伸方向一致。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移液器壳体的纵向方向相对于其主延伸方向成锐角地倾斜、优选地成最大15°的锐角地倾斜。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曲线支架具有沿销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所述销的纵向方向是这样的方向:移液器尖端能沿该方向推移到销上并且从销分离。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销的纵向方向同时是所述杆状的移液器壳体的纵向方向或基本上与其一致。
曲线支架具有围绕移液器壳体和/或销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的实施方式有利于节省位置地安置曲线支架。该曲线支架可以例如节省位置地在驱动装置上方设置在杆状的移液器壳体中。根据特别节省位置的实施方式,曲线支架是具有沿销的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的转动套筒,并且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转动套筒内。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曲线支架具有垂直于所述销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一曲线和/或第二曲线设置在曲线支架的外周上。例如,当曲线支架被设计为实心柱体或转动套筒时就是这种情况。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曲线支架是转动套筒,并且第一曲线和/或第二曲线设置在曲线支架的内周上。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一曲线在高点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区段,和/或第二曲线在低点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区段,第一触碰元件在所述高点和/或第二触碰元件在所述低点中定位在初始位置中,从而通过操作元件从初始位置沿不同的方向的转动能够将移液器尖端从销压掉。由此,对于使用者来说能实现选择用于将移液器尖端卸载的操作元件的转动方向。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一曲线是第一凹槽或第一缝隙,和/或第二曲线是第二凹槽或第二缝隙。由此实现了第一触碰元件和/或第二触碰元件在曲线支架上特别可靠和省力的引导。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曲线和/或第二曲线构造在曲线支架的端面上,其中,相应的触碰元件能够通过弹簧装置被挤压到曲线上。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一曲线具有翻转的、即倒置的V或U或Y的形状,和/或第二曲线具有直立的V或U的形状。这些实施方式通过在两个不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选择性地转动操作元件实现移液器尖端的卸载。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一曲线在下端部上具有用于第一触碰元件的卡锁装置和/或存放盒。通过卡锁装置和/或存放盒,卸载杆在移液器尖端从销压掉之后保持在最深位置中,直至卸载杆通过重新将移液器尖端插接到销上而重新向上移动。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卡锁装置通过向内突出到第一凹槽中的卡锁突起和/或通过第一凹槽的弯折部处的角部形成。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存放盒由第一凹槽的区段形成,该区段在第一凹槽的下端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倾斜。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一曲线在高点的两侧的区段上具有卡锁装置和/或存放盒。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一曲线在其翻转的V形或U形或Y形的支腿的下端部具有卡锁装置和/或存放盒。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二曲线具有弯曲走向。通过第二曲线的弯曲走向,锁止套筒的移动与转动套筒的转动的相关性受到影响。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二曲线的斜率从上向下增大。由此实现了,在操作元件从初始位置出发均匀转动时,锁止套筒以逐渐降低的速度向上移动。因此,在操纵操作元件时,锁止套筒快速释放移液器尖端,从而卸载器在移液器尖端从销被压掉时不必克服增大的阻力。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二曲线在低点的两侧具有弯曲区段。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弯曲区段是直立的V形或U形的第二曲线的弯曲支腿。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一触碰元件是第一销、可转动地支承的第一球、滚轮或套筒或支承在第一销上的第一滚动轴承,和/或第二触碰元件是第二销、可转动地支承的第二球、滚轮或套筒或支承在第二销上的第二滚动轴承。作为销的实施方案在结构上特别简单。具有可转动地支承的元件或滚动轴承的实施方案是摩擦特别小的并且能够降低用于操纵和磨损的力消耗。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用于操纵卸载装置的所述操作元件同时是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装置的操作元件。由此能实现无需握住地单手操作移液器。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移液器具有用于操纵卸载装置的操作元件和与该操作元件不同的用于驱动该驱动装置的附加的操作元件。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用于驱动该驱动装置的操作元件能够沿销的纵向方向移动。在具有沿销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的曲线支架中,能够通过操作元件沿销的纵向方向的移动来控制移液和能够通过操作元件围绕转动轴线的转动来控制移液器尖端的卸载。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操作元件与曲线支架抗转动地、亦即在转动时固定地连接,从而曲线支架精确地跟随操作元件的转动。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操作元件通过传动机构(例如齿轮传动机构或牵引器件传动机构)与曲线支架连接。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驱动装置具有传递机构,该传递机构构造成,使得在操作元件相继向下移动时使驱动装置的驱动元件交替地向下和向上移动,操作元件在所述向下相继移动之间向上移动。该实施方式在操作元件中是有利的,所述操作元件为了驱动该驱动装置能够沿销的纵向方向移动。在操作元件的向下第一移动时,驱动元件从上位置向下移动到下位置中,在操作元件的随后向上移动时,驱动元件保持其下位置,并且在操作元件随后向下移动时,驱动元件移动回到上位置。该序列可以被重复任意次数。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传递机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转动套筒内。这能实现节省位置的安置。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转动套筒在两个相对置的侧面上具有与转动轴线平行的空隙,操作元件包括在承载板上的侧向伸出的操作杆,承载板具有弯曲的缝隙,所述弯曲的缝隙被构造成,接纳套筒的部段并且沿该部段在销的纵向方向上被移动,并且承载板经由传递元件连接至传递机构的驱动器。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操作元件可以在沿移液器壳体的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壳体缝隙之内和在从第一壳体缝隙的中心出发沿移液器壳体的纵向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二壳体缝隙之内移动,从而所述操作元件在初始位置中,在第二壳体缝隙的上端部,在第一壳体缝隙中能够沿相反的方向枢转,并且能够在第二壳体缝隙中直线移动。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操作元件不仅抗转动地与转动套筒连接,而且能够沿销的纵向方向移动。这通过在转动套筒的部段上的弯曲的缝隙处引导操作元件来实现。此外,操作元件围绕转动套筒的转动轴线的运动可以被引导通过第一壳体缝隙,并且在销的纵向方向上被引导通过第二壳体缝隙。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转动套筒在上端部具有支撑环,该支撑环将套筒的两个部段彼此连接。通过支撑环使套筒稳定。此外,支撑环可以防止操作元件从套筒的部段上被拉出。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一曲线和/或第二套筒设置在转动套筒的环周上的空隙下方。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移液器壳体和曲线支架具有磁性装置和/或弹簧装置,磁性装置和/或弹簧装置被构造成用于,使操作元件自动地移动到初始位置中。磁性装置例如包括两个永磁体或一个永磁体和一个铁磁构件。所述永磁铁或者说铁磁构件如此保持在移液器壳体上并且保持在曲线支架上,使得其在永磁铁或者说铁磁构件和操作元件彼此靠近时将操作元件自动地移动到初始位置中。这也可以通过弹簧装置来实现,当曲线支架从其起始位置转动出来时,该弹簧装置被预紧,并试图将曲线支架转动回到其起始位置。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与销同心地存在第三触碰元件,所述第三触碰元件经由弹簧支撑在移液器壳体上,并且能够通过将移液器尖端推移到销上而被预紧,使得在移液器尖端从销脱离时弹簧松弛,并且第三触碰元件支持将移液器尖端从销压掉。第三触碰元件尤其可以是用于触碰移液器尖端的凸缘的触碰装置的触碰元件,如在EP 18 168763.3中所描述的那样。在这方面,参照上述专利申请,其内容在此包含在本申请中。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移液器是直接排挤移液器或排气移液器。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i)在作为直接排挤移液器的实施方案中,卸载杆设置在移液器尖端中的用于移动尖端活塞的行程杆中的轴向孔内,并且卸载杆以下端部设置在用于移液器尖端的尖端活塞的下端部的行程杆的接纳部的上方,该移液器尖端保持在销上并且与尖端活塞嵌接到销的通孔中,以及(ii)在作为排气移液器的实施方案中,在移液器壳体中存在具有能由驱动装置的驱动元件移动的排挤元件的排挤装置,该排挤装置与销的通孔连接,并且卸载杆的下端部侧向地设置在销旁边。根据第一变型方案(i),实现了移液器尖端连同尖端活塞从直接排挤移液器的卸载,并且在第二变型方案(ii)中,实现了排气移液器的移液器尖端的卸载。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移液器是单通道移液器或多通道移液器。在多通道移液器中,曲线支架可以控制多通道卸载器的卸载杆。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实施例的附图来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
图1部分剖开地以透视图示出了具有插接在销上的移液器尖端的直接排挤移液器;
图2以放大透视图示出了具有插接的移液器尖端的同一直接排挤移液器的带有内置的锁止套筒的开槽的销;
图3以侧视图示出了相同的设置;
图4以纵剖视图示出了相同的设置;
图5以分解图示出图1的直接排挤移液器;
图6以分解图示出没有移液器壳体的图1的直接排挤移液器;
图7以透视图示出了在初始位置中的同一直接排挤移液器的具有卸载杆和锁止套筒的转动套筒;
图8部分剖开地以侧视图示出在初始位置中的同一直接排挤移液器;
图9部分剖开地以侧视图示出在移液时的同一直接排挤移液器;
图10部分剖开地以侧视图示出在卸载时的同一直接排挤移液器;
图11以纵剖视图示出在具有在外部贴靠在移液器尖端上的锁止套筒的另一直接排挤移液器的销上的开槽的移液器尖端,
图12以侧视图示出了另一转动套筒的下部;
图13以侧视图示出了同一转动套筒的下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说明“上”和“下”以及“垂直”和“水平”以及由此导出的概念例如“上方”和“下方”、“直立”和“倒置”以及“重叠”涉及移液器的一种设置,其中销竖直地定向并且位于移液器壳体的向下指向的端部上。关于移液器尖端,这些说明涉及移液器尖端的中轴线的竖直定向,其中,这些尖端开口设置在下部并且插接开口设置在上部。
按照图1,构造为直接排挤移液器的移液器1具有杆状的(例如柱形的)移液器壳体2。空心柱形的杆3从移液器壳体2的下端部向下伸出。从杆3的下端部向下伸出有销4,根据图1和图4,销具有通孔5,通孔在下端部处具有穿孔。通孔5的内径小于杆3的内径。
销4具有空心柱形状的上部的销区段6和在其下方的空心锥形状的下部的销区段7。环形槽8在销4的外周上在上部的销区段6与下部的销区段7之间环绕。
上部的销区段6、环形槽8和下部的销区段7形成用于形锁合地连接9移液器与移液器尖端的第一器件。
此外,销4具有两个在其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缝隙10、11,这两个缝隙沿直径彼此相对置。缝隙10、11从下端部起在销4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按照图1、5和6,在移液器壳体2中存在驱动装置12,该驱动装置包括以传递杆14形式的传递元件13、传递机构15和以行程杆17形式的驱动元件16。此外,驱动装置12包括操作杆19形式的操作元件18,该操作杆通过接片20与承载板21固定连接。
根据图6,承载板21具有椭圆形状,该椭圆形状具有宽的倒圆端部和窄的倒圆端部,其中,操作杆19从窄的倒圆端部的边缘伸出。在该边缘旁,承载板21具有弯曲的第一缝隙22,该第一缝隙大致平行于窄的倒圆端部的轮廓延伸。此外,承载板21在弯曲的第一缝隙22的中心、在窄的倒圆端部的一侧上具有矩形第一边缘空隙23。
根据图1和图5,行程杆17从上方插入到杆3和销4中。根据图4,行程杆是空心的,并且设有从下端部出发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纵向缝隙24。通过纵向缝隙24,行程杆17具有C形的横截面。行程杆的下端部形成用于活塞杆的上端部的接纳部25。
传递机构15被构造成,使得在操作杆19彼此相继向下移动时(在此之间操作杆19向上移动)行程杆17交替地向下和向上移动。因此,通过向下按压操作杆19能够将行程杆17从上位置移动到下位置中,行程杆17在操作杆19随后向上移动时保持下位置并且通过随后向下按压操作杆19使行程杆17再次向上移动。这可以任意多次地重复。
按照图1、5和6,移液器1设有卸载装置26。该卸载装置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移液器壳体2中的曲线支架27,该曲线支架构造为空心柱形的转动套筒28。转动套筒28例如以其外周可转动地支承在移液器壳体2的内周上,并且在上端部和下端部上在移液器壳体2的内周上的台阶的凸肩之间被支撑,从而该转动套筒不能沿轴向方向在移液器壳体2中移动。转动套筒28的转动轴线与移液器壳体2的纵轴线和销4的纵轴线重合。
转动套筒28在两个沿直径彼此相对置的侧面上具有与其转动轴线平行的空隙29、30,所述空隙从转动套筒28的上边缘延伸并且与其下边缘间隔开距离地结束。因此,转动套筒28在空隙下方由圆环形的基部31构成,并且转动套筒在空隙上方由圆环的两个沿直径彼此相对置的部段32、33构成,所述部段沿侧向限定所述两个空隙29、30。
在转动套筒28的圆形基部31的外周上设置有第一曲线34和第二曲线35。第一曲线34构造为翻转的(倒置的)Y形状的第一凹槽36。Y的竖直部分37在部段32上向上延伸直至该部段32的上边缘的稍前处。第二曲线35是转动套筒28的基部31的外周上的第二凹槽38,该第二凹槽具有直立V形的形状。第一曲线34和第二曲线35彼此错开90°地设置在转动套筒的环周上。第一曲线34和第二曲线35均在转动套筒28的环周上在小于90°的角度范围上延伸。
根据图1、5和6,卸载装置26包括卸载杆39,所述卸载杆包括带状上部卸载杆部分40和柱形下部卸载杆部分41。上部和下部卸载杆部分40、41彼此平行并且在侧向上彼此错开地设置。上部卸载杆部分40的下端部通过相对于这两个卸载杆部分倾斜的带状连杆部分42与下部卸载杆部分41的上端部连接。以第一引导销44形式的第一触碰元件43从上部卸载杆部分40的内侧垂直地伸出。卸载杆39优选地由一体构造、例如由刚性塑料一体构造。
按照图1、4和7,卸载杆39以引导销44在第一凹槽36中被引导,以连杆部分42穿过行程杆17的纵向缝隙24并且以下部卸载杆部分41在行程杆17内部延伸直至其下端部稍前。
按照图1、4、5和6,移液器1包括锁止装置45,该锁止装置包括锁止套筒46和与该锁止套筒平行的带状的控制杆47。锁止套筒46的上端部和控制杆47的下端部通过第二连杆部分48相互连接,该第二连杆部分相对于锁止套筒46和控制杆47倾斜。以第二引导销49.1形式的第二触碰元件49从控制杆47的内侧伸出。
根据图1和图7,第二引导销49.1在第二凹槽38中被引导。根据图1和图4,锁止套筒46从上方插入到杆3中并且贴靠在销4的内侧上。行程杆17和卸载杆39从上方插入锁止套筒46中。
操作元件19以弯曲的第一缝隙22推到转动套筒28的部段32上,第一凹槽36在该部段上延伸。按照图1、图6和图7,转动套筒28在上部与支撑环50连接,该支撑环桥接所述两个部段32、33并且稳定所述转动套筒28。支撑环50在外边缘上具有向下伸出的外壳51,该外壳在外边缘上侧向包围所述两个部段32、33。此外,支撑环具有弯曲的第二缝隙52,所述弯曲的第二缝隙接纳部段33的未设置凹槽36、38的上边缘。沿直径相对置的一侧上,在外壳51上存在向下打开的矩形的第二边缘空隙52.1,所述第二边缘空隙被构造成用于将接片20接纳在操作杆19与承载板21之间。
支撑环50例如通过粘接与转动套筒28连接。
转动套筒28和锁止套筒46以及操作元件18例如由一种或多种刚性塑料和/或由金属制成。转动套筒28、支撑环50、操作元件18和/或锁止套筒46优选分别一体地构造。操作元件18的操作钮也可以由弹性的或软弹性的塑料或橡胶制成。
操作杆19通过横向于移液器壳体2的纵轴线延伸的第一壳体缝隙从移液器壳体2中伸出,从而可以从外部对该操作杆进行操作,所述第一壳体缝隙在移液器壳体2的环周的一部分上延伸。第一壳体缝隙在中间与沿移液器壳体2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壳体缝隙连接。
操作杆19能抵抗弹簧装置的作用从支撑环50沿着第二壳体缝隙向下移动,其中,操作杆与弯曲的第一缝隙22在转动套筒28的部段32上滑动。在去负荷之后,弹簧装置使操作杆19自动地向上移动返回。
在杆3上在外部引导有套筒状的第三触碰元件53。以在杆上引导的螺旋弹簧54形式的弹簧装置支撑在移液器壳体2的下侧上并且支撑在第三触碰元件53的上侧上。触碰元件53通过螺旋弹簧54从上方压向杆3或销4上的止挡元件。
在移液器壳体2的上侧设置有用于调节计量容积的调节钮55。能通过转动调节钮55调节计量容积。在移液器壳体2中设置在下面的计数器56显示了相应调节的计量容积。调节钮55和/或计数器56与传递机构15耦联。传递机构15被构造成,根据相应调节的计量容积改变行程杆17的行程,所述行程通过操作元件18的向下移动来实施。
根据图1至图4,移液器尖端57被插接在销4上。移液器尖端57包括管状本体58,该管状本体具有在下端部上的尖端开口59、在上端部上的具有插接开口60的凸缘61和在凸缘61的内周上的用于夹紧到销4上的配合区域62。配合区域62具有与销4互补的轮廓,该轮廓在下面具有用于接纳锥形的下部的销区段7的锥形的下部的配合区段63、在配合区段上方具有用于接合到销4的环形槽8中的环绕的隆起64并且在所述隆起上方具有用于接纳柱形的上部的销区段6的柱形的上部的配合区段65。下部的配合区段63、隆起64和上部的配合区段65形成用于形锁合地连接66移液器尖端57与移液器1的第二器件。
在该配合区域62的下方,该管状本体58具有柱形的活塞运行区域67。在该活塞运行区域下方,管状本体58具有向下渐缩的尖端区段68,该尖端区段具有中空截锥形状。为了简单起见,尖端区段68在图4中示出并且在其它附图中被省略。尖端活塞69插入到管状本体58中。该活塞本体包括活塞70,该活塞在活塞运行区域67中被引导。具有比活塞70更小直径的活塞杆71从活塞70向上伸出。在上端部,活塞杆71具有活塞头72。活塞头72根据图4向下压入行程活塞17的接纳部25中。
移液器1可以如下地使用:
按照图1和8,在初始状态中,移液器尖端57保持在移液器1上。配合区域62尤其通过隆起64嵌入到环形槽8中而与销4形锁合地连接。操纵元件18位于第二外壳的上端部处的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中,操纵元件能够在两个方向上转动进入第一壳体缝隙。最大转动角通过第一凹槽36和第二凹槽38在环周方向上的延伸或第一壳体缝隙来限定,这取决于所述延伸较小。
根据图4,锁止套筒46设置在最深的位置,从而它防止移液器尖端57无意地从销4上脱落。为了解除形锁合的连接,即需要径向地收缩销4,锁止套筒46在该位置中不允许所述径向的收缩。与图4不同,在初始位置中,尖端活塞69还没有以活塞头72压入到行程杆17的接纳部25中。
为了将该尖端活塞69与该行程杆17连接,将该操作元件18向下压。该运动由传递机构15传递到行程杆17上,从而该行程杆以接纳部25被压到活塞头72上。这在图4中示出。
在去负荷之后,操作元件18由弹簧装置根据图8移动回到其初始位置中。行程杆17和尖端活塞69保持按图4的位置。
为了吸收液体,移液器1以保持在其上的移液器尖端57的下端部浸入到液体中。然后,操作元件18重新被向下按压。该运动由传递装置15转换成行程杆17的往复直线运动。因此,尖端活塞69向上移动。在此,活塞头72带动卸载杆39,从而第一引导销44在Y形第一凹槽36的竖直部分37中向上滑动。同时,锁止套筒46保持其位置。这在图9中示出。
当操作元件18实施了所调节的行程时,移液器尖端57被填充确定的液体量。然后,操作元件18被去负荷并且通过弹簧装置向上返回移动直到贴靠在支撑环50上。为了释放液体量,移液器1可以以移液器尖端57对准另一容器。通过再次向下按压操作元件18,使行程杆17向下移动并且释放液体量。在此,第一引导销44向下滑动到第一凹槽36的节点。
在吸收和释放液体时由操作元件18执行的行程取决于所调节的液体量。
液体的吸收和释放可以多次执行。
为了卸载移液器尖端57,使操作杆18在初始位置中向右或向左枢转。由此转动套筒28被转动,使得第二凹槽38将第二引导销49.1并因此将锁止套筒46向上移动,直至锁止套筒46释放销4,使得销能径向向内变形。为此,优选将锁止套筒46从通孔5中拉出。此外,通过转动套筒28的转动,第一引导销44在第一凹槽36的下部的两个侧向区段之一中向下移动,使得卸载杆39挤压尖端活塞69,该尖端活塞在下部支撑在尖端区段68上。在此,隆起64将径向力施加到销上,从而使销收缩并且松开移液器尖端57与销4之间的形锁合的连接。由此,移液器尖端57从销4松开。这在图10中示出。移液器尖端57从销4上的脱落还可以通过触碰元件53来支持,该触碰元件由预紧的螺旋弹簧54挤压到移液器尖端57的上边缘上。
当使用过的移液器尖端57从销4上松开时,可以将新的移液器尖端57与销4连接。为此,移液器1可以以销4插入到被准备在支架中的移液器尖端57的接纳开口68中。在此,触碰元件53向上移动并且螺旋弹簧54预紧。此外,活塞头72挤压到卸载杆39的下侧上,使得第一引导销44滑动直到第一凹槽36的第一分支位置处。在此,转动套筒28在移液器壳体2中转动,直至操作元件18位于初始位置中。同时,在此,第二引导销49.1朝向低点在第二凹槽38中滑动。因此,锁止套筒46移动到图4的锁止位置中,在该锁止位置中,锁止套筒防止移液器尖端57从销4上脱落。
尖端活塞69与行程杆17的连接以及移液可以以前述方式进行。
图11的实施例与之前描述的区别在于,锁止套筒46在锁止位置中在移液器尖端57的凸缘61的外周上移动。在该直接排挤移液器中使用移液器尖端57,所述移液器尖端具有至少一个从上端部出发的纵向缝隙。纵向缝隙使得移液器尖端57的径向扩宽成为可能,以便建立移液器尖端57与销4的形锁合的连接。当锁止套筒57位于锁止位置中时,如在图11中所示,避免了形锁合连接的松脱。为了使移液器尖端57从销4脱离,如前述实施例中那样,锁止套筒46借助转动套筒28向上移动,并且然后通过挤压尖端活塞69的上侧而使移液器尖端57与销4脱离。
根据图12和图13,用于图1至图10的直接排挤移液器的转动套筒28.1的替代实施方式具有第一曲线34.1。该第一曲线与图1至10的第一曲线34的区别在于,第一凹槽36.1在其倒置的Y形的两个第一支腿73的下端部上分别具有竖直的下部的凹槽区段74。第一支腿73与下部的凹槽区段74之间的角部形成用于将第一触碰元件43锁定在最深位置中的第一卡锁装置75,并且下部的凹槽区段74同时形成用于第一触碰元件43的存放盒76。
第二曲线35.1与图1至10的实施例的第二曲线35的区别在于,其V形的第二支腿77至少局部地弯曲,从而第二支腿77在上方具有比下方更小的上升。在该实例中,第二腿74在更上方具有直线的支腿区段77.1并且在更下方具有弯曲的支腿区段77.2。由此实现,在转动套筒28.1转动时,第二引导销49.1并且因此锁止套筒46从初始位置开始快速地向上移动,并且释放移液器尖端57,使得锁止套筒46不妨碍由卸载杆39将移液器尖端从销4中压掉。
附图标记列表
1 移液器
2 移液器壳体
3 杆
4 销
5 通孔
6 上部的销区段
7 下部的销区段
8 环形槽
9 用于形锁合地连接的第一器件
10 缝隙
11 缝隙
12 驱动方向
13 传递元件
14 传递杆
15 传递机构
16 驱动元件
17 行程杆
18 操作元件
19 操作杆
20 接片
21 承载板
22 弯曲的第一缝隙
23 第一边缘空隙
24 纵向缝隙
25 接纳部
26 卸载装置
27 曲线支架
28 转动套筒
28.1 转动套筒
29 空隙
30 空隙
31 基部
32 部段
33 部段
34 第一曲线
34.1 第一曲线
35 第二曲线
35.1 第二曲线
36 第一凹槽
37 竖直部分
38 第二凹槽
39 卸载杆
40 上部的卸载杆部分
41 下部的卸载杆部分
42 连杆部分
43 第一触碰元件
44 引导销
45 锁止装置
46 锁止套筒
47 控制杆
48 第二连杆部分
49 第二触碰元件
49.1 第二引导销
50 支撑环
51 外壳
52 弯曲的第二缝隙
52.1 第二边缘空隙
53 第三触碰元件
54 螺旋弹簧
55 调节钮
56 计数器
57 移液器尖端
58 本体
59 尖端开口
60 插接开口
61 凸缘
62 配合区域
63 下部的配合区段
64 隆起
65 上部的配合区段
66 用于形锁合连接的第二器件
67 活塞运行区域
68 注射区段
69 尖端活塞
70 活塞
71 活塞杆
72 活塞头
73 第一支腿
74 下部的凹槽区段
75 卡锁装置
76 存放盒
77 第二支腿
77.1 直线的支腿区段
77.2 弯曲的支腿区段

Claims (14)

1.一种用于与移液器尖端一起使用的移液器,所述移液器包括:
-杆状的移液器壳体(2),
-在移液器壳体(2)的下端部上的销(4),所述销用于保持移液器尖端(57),所述销具有用于与移液器尖端(57)形锁合地连接的器件(9),从而移液器尖端(57)在销(4)弹性地收缩的情况下和/或在移液器尖端(57)弹性地扩张的情况下在移液器尖端与销(4)形锁合地连接之前能够被推移到销(4)上,
-驱动装置(12),用于移动排挤元件(70),以便将液体样品吸入到保持在销(4)上的移液器尖端(57)中和将所述液体样品从所述移液器尖端(57)中排出,
-卸载装置,包括能围绕纵轴线转动地支承在移液器壳体(2)中的曲线支架(27)、在卸载杆(39)上的在曲线支架(27)的环周上的第一曲线(34)上被引导的第一触碰元件(43)和与曲线支架(27)连接的、从移液器壳体(2)伸出的并且能相对于移液器壳体(2)转动的操作元件(18),所述卸载杆能沿销(4)的纵向方向移动地在移液器壳体(2)中被引导,其中,所述卸载装置构造成,通过从初始位置转动操作元件(18)来转动曲线支架(27),其中,第一曲线(34)使第一触碰元件(43)向下移动,使得卸载杆(39)将保持在销(4)上的移液器尖端(57)从所述销(4)压掉,
-锁止装置(45),包括与销同心地设置的锁止套筒(46)和从所述锁止套筒(46)向上伸出的控制杆(47),所述锁止装置能朝向销(4)的方向在移液器壳体(2)中移动地被引导,
-从所述控制杆(47)伸出有第二触碰元件(49),并且曲线支架(27)在环周上具有第二曲线(35),所述第二触碰元件(49)在所述第二曲线上被引导,所述第二曲线构造成,使得在操作元件(18)设置在初始位置中时锁止套筒(46)在锁止位置中在内部限定所述销(4)和/或在外部限定所述移液器尖端(57),由此锁止套筒(46)防止形锁合地与销(4)连接的移液器尖端从所述销(4)脱离,并且通过转动操作元件(18)能够使锁止套筒(46)向上移动,从而销(4)和/或移液器尖端(57)至少部分地被释放,并且卸载杆(39)将所述移液器尖端从所述销(4)压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器,其中,所述曲线支架(27)是转动套筒(28),所述转动套筒具有沿销(4)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并且所述驱动装置(1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转动套筒(2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液器,其中,所述第一曲线(34)在高点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区段和/或所述第二曲线在低点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区段,第一触碰元件(43)在所述高点和/或第二触碰元件(49)在所述低点中定位在初始位置中,从而通过操作元件(18)从初始位置沿不同的方向的转动能够将移液器尖端(57)从销(4)压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液器,其中,所述第一曲线(34)是第一凹槽(36)和/或第一缝隙,和/或所述第二曲线(35)是第二凹槽(38)和/或第二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液器,其中,所述第一曲线(34)具有倒置的V或U或Y的形状,和/或所述第二曲线(35)具有直立的V或U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液器,其中,所述第一触碰元件(43)和/或所述第二触碰元件(49)是引导销(44、49.1)、可转动地支承的球、滚轮或套筒或支承在销上的滚动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液器,其中,用于操纵卸载装置的所述操作元件(18)同时是用于驱动驱动装置(12)的操作元件(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液器,其中,所述用于驱动驱动装置(12)的操作元件(18)能够沿销(4)的纵向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液器,其中,所述驱动装置(12)包括传递机构(15),所述传递机构被构造成,使得在操作元件(18)向下相继移动时使驱动装置的驱动元件(13)交替地向下和向上移动,所述操作元件(18)在所述向下相继移动之间向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液器,其中,所述转动套筒(28)在两个沿直径彼此相对置的侧面上具有平行于转动轴线的空隙(29、30),所述操作元件(18)包括在承载板(21)上的侧向伸出的操作杆(19),所述承载板(21)具有弯曲的缝隙(22),所述弯曲的缝隙构造成接纳转动套筒(28)的部段(32)并且沿着该部段(32)沿销(4)的纵向方向被移动,并且承载板(21)经由传递元件(13)与传递机构(15)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液器,其中,所述操作元件(18)能够在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壳体缝隙之内和从所述第一壳体缝隙的中心出发的且沿移液器壳体(2)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壳体缝隙之内移动,从而所述操作元件能够在第一壳体缝隙中枢转并且能够在第二壳体缝隙中直线地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移液器,其中,所述转动套筒(28)在上端部上具有支撑环(50),所述支撑环将转动套筒(28)的两个部段(32、33)彼此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液器,其中,所述移液器壳体(2)和曲线支架(27)包括磁性装置和/或弹簧装置,所述磁性装置和/或弹簧装置构造成用于使操作元件(18)自动地移动到初始位置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液器,其中,与所述销(4)同心地存在第三触碰元件(53),所述第三触碰元件通过弹簧(54)支撑在移液器壳体(2)上并且能够通过将移液器尖端(57)推移到销(4)上而被预紧,使得在移液器尖端(57)从销(4)脱离时弹簧(54)松弛并且第三触碰元件(53)支持将移液器尖端(57)从销(4)压掉。
CN202010017457.9A 2019-01-08 2020-01-08 用于与移液器尖端一起使用的移液器 Active CN1114084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50808.4 2019-01-08
EP19150808.4A EP3680016B1 (de) 2019-01-08 2019-01-08 Pipette für den gebrauch mit einer pipettenspitz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8423A CN111408423A (zh) 2020-07-14
CN111408423B true CN111408423B (zh) 2022-12-27

Family

ID=6501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7457.9A Active CN111408423B (zh) 2019-01-08 2020-01-08 用于与移液器尖端一起使用的移液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6720B2 (zh)
EP (1) EP3680016B1 (zh)
JP (1) JP7458791B2 (zh)
CN (1) CN111408423B (zh)
PL (1) PL3680016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80017B1 (de) * 2019-01-08 2021-07-21 Eppendorf AG Pipette für den gebrauch mit einer pipettenspitze
JP7315625B2 (ja) * 2020-07-14 2023-07-26 エッペンドルフ エスイー 一体型プランジャを備えたピペット・チップととも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ピペット
USD978374S1 (en) * 2020-11-20 2023-02-14 Eppendorf Ag Pipette
GB2607893A (en) * 2021-06-11 2022-12-21 Spt Labtech Ltd Pipette tip for a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FR3126891B1 (fr) * 2021-09-14 2023-09-01 Gilson Sas Dispositif de prelevement a deplacement positif, concu pour faciliter l’ejection du capillaire
CN114618602A (zh) * 2022-03-14 2022-06-14 深圳市鹰眼在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吸头机构、移液装置及卸载和装配吸头的方法
EP4279182A1 (de) 2022-05-19 2023-11-22 Eppendorf SE Pipette für den gebrauch mit einer pipettenspitz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50890A (ja) * 2003-02-18 2004-09-09 Takigen Mfg Co Ltd キャップ付き錠
CN103372472A (zh) * 2012-04-23 2013-10-30 埃佩多夫股份公司 用于操纵注射器的移液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19175A1 (de) * 1973-04-16 1974-10-31 Oxford Lab Detail-kolbenpipette
FR2225211B1 (zh) * 1973-04-16 1979-02-16 Oxford Lab
DE2711124C2 (de) 1977-03-15 1979-05-10 Labora Mannheim Gmbh Fuer Labortechnik, 6800 Mannheim Handpipette
JPH01132237U (zh) * 1988-02-29 1989-09-07
DE19845950C1 (de) * 1998-10-06 2000-03-23 Eppendorf Geraetebau Netheler Pipettiersystem mit einer Pipettiervorrichtung und mindestens einer daran lösbar befestigten Pipettenspitze
DE19917375C2 (de) * 1999-04-16 2001-09-27 Hamilton Bonaduz Ag Bonaduz Pipettiereinheit
FIU20010274U0 (fi) * 2001-07-06 2001-07-06 Biohit Oyj Imulaite
FI20031683A0 (fi) 2003-11-19 2003-11-19 Thermo Electron Oy Pipetti jossa on kärjenpoistomekanismi
DE10355914B3 (de) 2003-11-29 2005-08-18 Eppendorf Ag Pipettiervorrichtung mit einer Abwurfeinrichtung für Pipettenspitzen
DE102006036764B4 (de) 2006-08-05 2012-11-29 Eppendorf Ag Pipettiersystem
EP2210667B1 (de) * 2009-01-19 2019-05-08 Eppendorf Ag Dosiervorrichtung mit Abwurfeinrichtung
PL220934B1 (pl) 2009-08-28 2016-01-29 PZ HTL Spółka Akcyjna Pipeta mechaniczna z nastawianą wartością objętości pobieranej cieczy
US9027419B2 (en) * 2012-02-07 2015-05-12 Eppendorf Ag Pipette
DE102012003846B4 (de) * 2012-02-29 2014-12-11 Eppendorf Ag Pipette
DE202014101440U1 (de) * 2014-03-27 2014-04-03 Tecan Trading Ag Transportwerkzeug zum Transportieren eines Laborartike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50890A (ja) * 2003-02-18 2004-09-09 Takigen Mfg Co Ltd キャップ付き錠
CN103372472A (zh) * 2012-04-23 2013-10-30 埃佩多夫股份公司 用于操纵注射器的移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58791B2 (ja) 2024-04-01
EP3680016A1 (de) 2020-07-15
US11426720B2 (en) 2022-08-30
JP2020110793A (ja) 2020-07-27
US20200215529A1 (en) 2020-07-09
CN111408423A (zh) 2020-07-14
EP3680016B1 (de) 2021-08-11
PL3680016T3 (pl) 202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8423B (zh) 用于与移液器尖端一起使用的移液器
CN113926500B (zh) 与具有集成的尖端活塞的移液器尖端一起使用的移液器
CN111408422B (zh) 用于与移液器末端件一起使用的移液器
AU2014274492B2 (en) Pipettes and a pipette actuating system
KR20010083953A (ko) 개량된 피펫 팁과 탑재용 샤프트를 가진 피펫
WO2015116989A1 (en) Air displacement pipette with enhanced blowout
US5807524A (en) Pipette tip with pipette surface contamination protector
US11872552B2 (en) High and low volume precision pipettor with improved accuracy
US20170266664A1 (en) Device for Sealing a Reagent Container
US20110167933A1 (en) Suction device
CN113893894A (zh) 用于与具有活塞和筒体的移液吸头或注射器一起使用的移液器
US6324925B1 (en) Suction device with means for removing a replaceable tip
CN114786816B (zh) 移液器吸头套件、移液器套件和移液器系统
AU2008339620A1 (en) Pipettes and a pipette actuating system
CN109564122B (zh) 用于与计量装置一起使用的多通道注射器
JPH04225844A (ja) 微量ピペット
WO2010094933A1 (en) Pipettes
CN117897230A (zh) 移液管吸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ambu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Epedov Europe AG

Address before: Hambu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EPPENDORF A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