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8044A - 控制器及其语音识别方法和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器及其语音识别方法和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8044A
CN111408044A CN202010244556.0A CN202010244556A CN111408044A CN 111408044 A CN111408044 A CN 111408044A CN 202010244556 A CN202010244556 A CN 202010244556A CN 111408044 A CN111408044 A CN 111408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ntroller
shell
collar
pulse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45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ke Kang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ke Kang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ke Kang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45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80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8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80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06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treatment
    • A61N1/36062Spinal stim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61B5/0205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3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with portable devices, e.g. worn by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2Global tracking of patients, e.g. by using G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6Determining posture transitions
    • A61B5/1117Fall det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13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22Ne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125Details of circuitry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128Control systems
    • A61N1/36132Control systems using patient feedback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5/0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 G10L25/48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 G10L25/51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for comparison or discrimina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3Execution procedure of a spoken comman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收音孔,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麦克风、第一无线收发装置、电池、微控制器,所述麦克风、第一无线收发装置、电池、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麦克风与收音孔相对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控制器的语音识别方法。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所述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包括脉冲发生器和植入性电极,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器,使用者通过语音识别方法发出打开,关闭的指令去控制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发出打开、关闭等操作的无线信号,进而控制脉冲发生器是否发出脉冲,产生电刺激,从而引起运动反应。

Description

控制器及其语音识别方法和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脊髓神经假体领域,尤其涉及控制器及其语音识别方法和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
背景技术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损伤或切断了脑中枢神经系统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神经回路的通讯联系,它包括脊髓神经系统负责运动的部分。SCI包括完全或不完全损伤,既患者不能在损伤部位以下进行任何功能性运动,或患者可控制部分损伤部位以下的亚肌肉群的活动。即使功能上已确诊为完全性脊髓损伤,仍有部分连接大脑和脊髓的神经纤维保持完整,但其数量和功能不足以使脊髓产生功能性运动。
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发现关于神经义肢设备或系统的若干专利。WO95/19804公开了一种用于硬膜外脊髓刺激的多道设备,主要用于镇痛;US2005/090756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义肢控制的神经刺突检测系统,其中,接收神经信号并且在检测到神经刺突时发送信息信号。US2003/114894公开了一种表面神经义肢,该表面神经义肢使能够容易调整和微调经皮扫描植入性电极的表面上的局部电流密度,以实现最佳肌肉反应。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施加在肢体的肌肉上的用于神经义肢的扫描植入性电极。US2012/0330391公开了一种用于使用脊髓刺激来治疗运动障碍的症状的方法,其包括在硬膜外腔的腹侧部分内植入刺激引线。公开了大于100HZ并且具有小于20的脉冲宽度的频率。在US2002/0115945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恢复具有SCI的个体的步态(gait)的方法,其中,硬膜外脊髓刺激与部分负重治疗相结合。闭环神经义肢装置是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以供使用,例如用于预测和防止癫痫发作(参见示例US8374696和US2007/0067003)。
通常提出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SpinalCordEpiduralStimulation,SCES)疗法来增强脊髓感觉-运动回路的兴奋性,从而促进运动命令的执行。特别地,脊髓的电神经调节被用于向病变下方的脊髓回路提供刺激,,以便取代缺失大脑下行信号的输入,给于人为的刺激驱动,从而产生脊髓电流冲动并建立运动回路,从而产生运动。实际上,随着脊髓回路的刺激增加,将大脑连接到损伤以下的部位的回路的幸存的纤维的微弱信号放大足够大,也可以产生运动。目前,在具有完全脊髓损伤的大鼠中显示(Edgerton,2008年,Courtine等,2009年,Moraud等,2016年),在没有脑信号输入的情况下,存活的脊髓回路可使用来自肢体的感觉信号作为运动触发,控制和调节的来源。
因此,来自肢体的感觉信号,特别是在肌梭反馈回路中汇聚的本体感受器的输入,在瘫痪者使用脊髓电刺激后后的运动恢复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Takeoka等,2014年,Moraud等,2016年)。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十年中,已经表明腰椎节段的SCES(脊髓电刺激)提供了重新激活脊髓感觉-运动回路的联系,促进了动物的站立和行走,以及有限地促进了SCI人类患者的站立和行走(VandenBrand等,2012年;Angeli等,2014年),实现了慢性运动性脊髓完全损伤后地上行走的恢复(ClaudiaA.Angeli博士,MaxwellBoakye医学博士,RebekahA.Morton,B.S.等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年;AngeliCA、BoakyeM、Morton RA等,英国医学杂志,2018年)、有针对性的神经技术可以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行走能力(FabienB.Wagner,JeanBaptisteMignardot等人,自然杂志,2018年)、腰骶神经网络的神经调节使完全截瘫后能够独立行走(MeganL.Gill,PeterJ.Grahn,Jonathan S.Calvert等,自然医学,2018年),并且脊髓电刺激必须保持本体感觉,以使脊髓损伤的人能够运动(EmanueleFormento,KarenMinassian,FabienWagner等人,自然神经科学,2018年)。
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主要包括植入性电极、脉冲发生器和控制器,植入性电极需植入人体内,刺激损伤以下的脊髓,引起运动反应,脉冲发生器设置在体外,发送刺激输出,控制器主要控制脉冲发生器的开关和调节刺激强度。现已应用的有有线控制器和无线遥控器,无论哪种都需要人手操作,这给该项装置的使用带来很多局限性,比如,高位截瘫的患者,巴金森氏症等,他们的上肢、手的操作是受限制的,不能很好地通过人手去使用控制器。
因此,本领域亟需控制器及其语音识别方法和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
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控制器及其语音识别方法和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收音孔,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麦克风、第一无线收发装置、电池、微控制器,所述麦克风、第一无线收发装置、电池、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麦克风与收音孔相对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使用者通过语音识别方法发出打开,关闭的指令去控制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发出打开、关闭等操作的无线信号,进而控制脉冲发生器是否发出脉冲,产生电刺激,从而引起运动反应,便于手无法正常使用的患者,如高位截瘫患者,巴金森氏患者等,自主使用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其中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转成电信号,所述电池为需电模块供电,所述电池可以利用接口进行有线充电,所述第一无线收发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与脉冲发生器无线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语音识别,判定接收的语音为特定的词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所述显示屏也可以是触摸式,以便对相关数据进行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电源开关、电量剩余、使用时间、刺激强度、脉冲发生器是否打开等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铰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铰接组件包括铰接轴和围绕在铰接轴上的扭力弹簧。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控制器可以夹在靠近嘴部的位置,如领口、项圈、耳饰、口罩等,根据便于不同着装进行位置转移,方便在最优采音位置固定,也便于取下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防滑垫上设置有凸肋。更优选地,所述防滑垫采用弹性材质,所述弹性材质可以为聚苯醚(PPE)、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O)、热塑性三元乙丙动态硫化弹性体(TPV)、热塑性三元乙丙动态硫化弹性体(TPE)、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S)、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更稳定地夹紧物体,防止所述控制器从衣物、饰品上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项圈或项链,所述项圈或项链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控制器能绑在脖颈处,便于声音控制脉冲发生器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项圈或项链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项圈两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可以为圈扣、子母扣、磁铁等。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所述项圈与项链穿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所述项圈夹紧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铰接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夹紧项圈或项链,便于充电或洗澡时取下,所述项圈可以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脖颈处移动和转动,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于颈部特定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锯齿部,第二锯齿部和限位圈,所述第一锯齿部、第二锯齿部位于所述项圈的两端,所述项圈穿过所述限位圈,所述第一锯齿部与第二锯齿部相配合,所述限位圈与所述项圈的横截面相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锯齿部与第二锯齿部啮合连接,所述限位圈套在第一锯齿部与第二锯齿部连接部分,实现第一锯齿部和第二锯齿部的固定,便于所述项圈两端拆卸,调整项圈的内径,以便所述项圈贴合颈部,防止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或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锯齿部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块。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限位块防止限位圈滑出所述第一锯齿部与第二锯齿部的连接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靠近铰接组件的一面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项圈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凸台与固定孔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凸台顶部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固定孔内侧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凸起与环状凹槽相配合,所述项圈采用弹性材质,所述固定凸台与固定孔卡扣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固定凸台位于铰接组件和防滑垫之间,所述铰接组件和防滑垫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项圈的宽度。此时,所述固定凸台既可以在第一壳体上,也可以在第二壳体上,所述项圈位于所述铰接组件和防滑垫之间的凹陷处,对项圈起限位作用,与固定凸台共同起到固定作用。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可以通过固定凸台固定在项圈的固定孔处,防止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在所述项圈上移动,保证处于合适的位置,以便检测心率等或采音清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肋设置在所述防滑垫的侧面和/或顶部。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凸肋设置在所述防滑垫的侧面时,增加防滑垫与物品的摩擦力,防止滑落;所述凸肋设置在所述防滑垫的顶部时,所述凸肋对项圈起限制挤压作用,将项圈固定在铰接组件和防滑垫之间的凹陷处,防止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在项圈上轻微晃动。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的控制器的语音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录入使用者的第一条语音和第二条语音;
用线性预测编码技术抽取第一条语音和第二条语音的语音特征;
采集待识别语音;
用线性预测编码技术抽取待识别语音的语音特征;
将待识别语音与第一条语音、第二条语音进行语音特征比较,查看是否符合:若符合第一条语音,生成第一信号;若符合第二条语音,生成第二信号;若均不符合,继续采集语音,进行下次比较。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条语音为表达“打开”意思,可以为词语,如“开”、“打开”、“turnon”、“on”,或非词语,如“啊”或一段嘴能发出声响,如咂舌,第二条语音为表达“关闭”意思,可以为词语,如“关”、“关闭”、“turnoff”、“off”,或非词语,如“呀”或一段嘴能发出声响,生成的第一信号为“打开”意思、第二信号为“关闭”意思,将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一无线收发装置,再通过无线通讯控制脉冲发生器,实现语音控制脉冲发生器的打开与关闭,不需要用手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的语音识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生成第一信号前还包括:利用动态时间归整比较第一条语音和待识别语音,判断是否超过阈值,若是,判定为使用者的声音;若否,判定不为使用者的声音,返回所述采集待识别语音步骤;
所述生成第二信号前还包括:利用动态时间归整比较第二条语音和待识别语音,判断是否超过阈值,若是,判定为使用者的声音;若否,判定不为使用者的声音,返回所述采集待识别语音步骤。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动态时间归整(Dynamictimewarping,DTW),是一种算法,把两个代表同一个类型的事物的不同长度序列进行时间上的“对齐”,使得它们之间的误差达到最小,对于特定文本的声纹识别,可以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防止非使用者说话,无意或故意操控脉冲发生器,所述使用者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为病人、医护人员、家属,方便医护人员或家属辅助病人。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所述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包括脉冲发生器和植入性电极,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器,所述脉冲发生器内设置有第二无线收发装置。由于所述控制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所述控制器的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方案,将上述植入性电极植入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硬膜外,脉冲发生器将发出脉冲并传送到导线相连的植入性电极,从而刺激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元及神经回路,当刺激达到阈值以上,就会产生动作电位,即可传导的神经冲动。当受刺激的脊髓产生综合神经动作电位时,这些动作电位就会传导到神经肌肉接头,引起肌肉收缩,进而产生运动,形成行走模式。所述植入性电极为16极导联电极,所述脉冲发生器为多通道刺激器,用于产生电脉冲,发生电刺激功能,刺激脊髓产生可传导的神经冲动。刺激的强度、频率范围可调节。所述脉冲发生器置于体外,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电源装置,与植入性电极通过导线直接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收发装置与第二无线收发装置能实现无线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陀螺仪用于测量运动中的倾角,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加速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判定佩戴者是否跌倒,使用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实现运动功能时,跌倒是最常见的意外情况,并且不易通过个人力量实现站起,所述对佩戴者是否跌倒的判定十分重要,将情况通过第一无线收发装置传输到外部设备,方便医护、家属了解情况,及时对跌倒的佩戴者采取措施。还能检测步数,便于检测佩戴者在使用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的运动功能时是否进行了行走,来检测装置异常或是否跌倒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GPS定位装置,所述GPS定位装置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GPS定位装置用于对佩戴者进行定位。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及时赶到现场,对跌倒的佩戴者进行救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心率传感器,所述第二壳体远离铰接组件的一面设置有探头感应孔,所述心率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探头感应孔,所述心率传感器用于测量佩戴者的心率。
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控制器时,将控制器夹在靠近嘴部位置,第一壳体露在外面,第二壳体接触皮肤,所述心率传感器测量佩戴者的心率,可对佩戴者的心率进行实时监控,将心率信息进行记录和/或通过第一无线收发装置无线传输到外部设备,所述外部设备可以是电脑、手机等终端,便于佩戴者、医护、家属了解佩戴者的心率状况,是否发生意外情况,如跌倒,或者心率异常疾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体温传感器,所述体温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探头感应孔,所述体温传感器用于测量佩戴者的体温。
采用上述方案,能监测佩戴者的体温,辅助验证所述控制器是否与人体皮肤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防滑垫,位于与第一壳体连接的一面。
进一步地,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控制器设置有导线接口,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控制器可通过导线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实现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有线连接,用于传输信号,防止无线传输异常时,不能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上述方案,使用者通过语音识别方法发出打开,关闭的指令去控制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发出打开、关闭等操作的无线信号,进而控制脉冲发生器是否发出脉冲,产生电刺激,从而引起运动反应,便于手无法正常使用的患者,如高位截瘫患者,巴金森氏患者等,自主使用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
2、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判定佩戴者是否跌倒,并通过所述GPS定位装置用于对佩戴者进行定位,便于及时赶到现场,对跌倒的佩戴者进行救援;
3、通过所述心率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对佩戴者的体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通过所述语音识别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防止非使用者说话,无意或故意操控脉冲发生器;
5、通过所述项圈或项链,所述控制器能绑在脖颈处,便于声音控制脉冲发生器的开关;
6、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便于所述项圈两端拆卸,调整项圈的内径,以便所述项圈贴合颈部,防止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或移动;
7、通过所述铰接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夹紧项圈或项链,便于充电或洗澡时取下;
8、通过固定凸台与所述固定孔,防止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在所述项圈上移动,保证处于合适的位置,以便检测心率等或采音清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控制器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器中用电设备电性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器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器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孔与固定凸台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控制器一种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9为本发明控制器的语音识别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脊髓我刺激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控制器;101、微控制器;102、电池;103、麦克风;104、第一无线收发装置;105、陀螺仪;106、加速度传感器;107、GPS定位装置;108、心率传感器;109、体温传感器;11、第一壳体;111、收音孔;112、显示屏;12、第二壳体;121、防滑垫;122、探头感应孔;123、固定凸台;1231、环状凸起;13、铰接组件;131、铰接轴;132、扭力弹簧;14、项圈;141、连接组件;1411、第一锯齿部;1412、第二锯齿部;1413、限位圈;1414、限位块;144、固定孔;1441、环状凹槽;15、项链;2、脉冲发生器;3、植入性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收音孔111,所述第一壳体11内设置有麦克风103、第一无线收发装置104、电池102、微控制器101,所述麦克风103、第一无线收发装置104、电池102、与微控制器101电性连接,所述麦克风103与收音孔111相对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上述方案,使用者通过语音识别方法发出打开,关闭的指令去控制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发出打开、关闭等操作的无线信号,进而控制脉冲发生器是否发出脉冲,产生电刺激,从而引起运动反应,便于手无法正常使用的患者,如高位截瘫患者,巴金森氏患者等,自主使用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其中麦克风103将声音信号转成电信号,所述电池102为需电模块供电,所述电池102可以利用接口进行有线充电,所述接口可以为TYPE-C、USB、lightning接口、3.5mm耳机接口等等众多数据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电池102也可以无线充电,所述第一无线收发装置104进行无线通信(例如,WI-FI、无线直连(WI-FIDirect)、蓝牙(Bluetooth)、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等),与脉冲发生器无线连接,其可以采用市售产品,如乐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SP32-WROVER,支撑WIFI与蓝牙通讯,所述微控制器101用于语音识别,判定接收的语音为特定的词汇。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显示屏112,所述显示屏112与微控制器101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112用于显示信息。所述显示屏112也可以是触摸式,以便对相关数据进行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显示屏112用于显示电源开关、电量剩余、使用时间、刺激强度、脉冲发生器2是否打开等信息。
参考图4-图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通过铰接组件13进行连接,所述铰接组件13包括铰接轴131和围绕在铰接轴131上的扭力弹簧132。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控制器可以夹在靠近嘴部的位置,如领口、项圈、项链、耳饰、口罩等,根据便于不同着装进行位置转移,方便在最优采音位置固定,也便于取下进行充电。
参考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内设置有陀螺仪105和加速度传感器106,所述陀螺仪105和加速度传感器106与微控制器101电性连接,所述陀螺仪105用于测量运动中的倾角,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06用于测量加速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陀螺仪105和加速度传感器106判定佩戴者是否跌倒,使用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实现运动功能时,跌倒是最常见的意外情况,并且不易通过个人力量实现站起,所述对佩戴者是否跌倒的判定十分重要,将情况通过第一无线收发装置104传输到外部设备,方便医护、家属了解情况,及时对跌倒的佩戴者采取措施。还能检测步数,便于检测佩戴者在使用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的运动功能时是否进行了行走,来检测装置异常或是否跌倒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内设置有GPS定位装置107,所述GPS定位装置107与微控制器101电性连接,所述GPS定位装置107用于对佩戴者进行定位。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及时赶到现场,对跌倒的佩戴者进行救援。
参考图3和图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12内设置有心率传感器108,所述第二壳体12远离铰接组件13的一面设置有探头感应孔122,所述心率传感器108的探头位于探头感应孔122,所述心率传感器108用于测量佩戴者的心率。所述心率传感器108可以采用市售产品,如SON7015型号低功耗心率传感器108。所述探头感应孔122可设置防水膜或防水板,用于防止液体,如汗液,深入第二壳体12内。
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控制器时,将控制器夹在靠近嘴部位置,第一壳体11露在外面,第二壳体12接触皮肤,所述心率传感器108测量佩戴者的心率,可对佩戴者的心率进行实时监控,将心率信息进行记录、通过第一无线收发装置104无线传输到外部设备,所述外部设备可以是电脑、手机等终端,便于佩戴者、医护、家属了解佩戴者的心率状况,是否发生意外情况,如跌倒,或者心率异常疾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12内设置有体温传感器109,所述体温传感器109的探头位于探头感应孔122,所述体温传感器109用于测量佩戴者的体温。所述体温传感器109可以采用市售产品,如采用SON1421型号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方案,能监测佩戴者的体温,辅助验证所述控制器是否与人体皮肤接触。
参考图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防滑垫121,位于与第一壳体11连接的一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垫121上设置有凸肋。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垫121采用弹性材质,所述弹性材质可以为聚苯醚(PPE)、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O)、热塑性三元乙丙动态硫化弹性体(TPV)、热塑性三元乙丙动态硫化弹性体(TPE)、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S)、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更稳定地夹紧物体,防止所述控制器从衣物、饰品上脱落。
参考图1和图2,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项圈14或项链15,所述项圈14或项链15与所述第一壳体11连接。若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二壳体12与铰接组件13,则通过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加在所述项圈14或项链15上;若所述控制器不包括第二壳体12与铰接组件13,则将第一壳体11与所述项圈14或项链15连接,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采用如子母扣、挂钩、袢带等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控制器能绑在脖颈处,便于声音控制脉冲发生器2的开关。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项圈14或项链15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141,所述项圈14两端通过连接组件141连接。所述连接组件141可以为圈扣、子母扣、磁铁等。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所述项圈14与项链15穿戴。
参考图4,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与所述项圈14夹紧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铰接组件13,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能夹紧项圈14或项链15,便于充电或洗澡时取下,所述项圈14可以防止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在脖颈处移动和转动,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固定于颈部特定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141包括第一锯齿部1411,第二锯齿部1412和限位圈1413,所述第一锯齿部1411、第二锯齿部1412位于所述项圈14的两端,所述项圈14穿过所述限位圈1413,所述第一锯齿部1411与第二锯齿部1412相配合,所述限位圈1413与所述项圈14的横截面相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锯齿部1411与第二锯齿部1412啮合连接,所述限位圈1413套在第一锯齿部1411与第二锯齿部1412连接部分,实现第一锯齿部1411和第二锯齿部1412的固定,便于所述项圈14两端拆卸,调整项圈14的内径,以便所述项圈14贴合颈部,防止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转动或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锯齿部1411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块1414。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限位块1414防止限位圈1413滑出所述第一锯齿部1411与第二锯齿部1412的连接部位。
参考图4、图5和图7,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上靠近铰接组件13的一面设置有固定凸台123,所述项圈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44,所述固定凸台123与固定孔144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凸台123顶部设置有环状凸起1231,所述固定孔144内侧设置有环状凹槽1441,所述环状凸起1231与环状凹槽1441相配合,所述项圈14采用弹性材质,所述固定凸台123与固定孔144卡扣连接。
参考图5和图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凸台123位于铰接组件13和防滑垫121之间,所述铰接组件13和防滑垫121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项圈14的宽度。此时,所述固定凸台123既可以在第一壳体11上,也可以在第二壳体12上,所述项圈14位于所述铰接组件13和防滑垫121之间的凹陷处,对项圈14起限位作用,与固定凸台123共同起到固定作用。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可以通过固定凸台123固定在项圈14的固定孔144处,防止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在所述项圈14上移动,保证处于合适的位置,以便检测心率等或采音清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肋设置在所述防滑垫121的侧面和/或顶部。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凸肋设置在所述防滑垫121的侧面时,增加防滑垫与物品的摩擦力,防止滑落;所述凸肋设置在所述防滑垫121的顶部时,所述凸肋对项圈14起限制挤压作用,将项圈14固定在铰接组件13和防滑垫121之间的凹陷处,防止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在项圈14上轻微晃动。
参考图9,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的控制器的语音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录入使用者的第一条语音和第二条语音;
用线性预测编码技术抽取第一条语音和第二条语音的语音特征;
采集待识别语音;
用线性预测编码技术抽取待识别语音的语音特征;
将待识别语音与第一条语音、第二条语音进行语音特征比较,查看是否符合:若符合第一条语音,生成第一信号;若符合第二条语音,生成第二信号;若均不符合,继续采集语音,进行下次比较。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条语音为表达“打开”意思,可以为词语,如“开”、“打开”、“turnon”、“on”,或非词语,如“啊”或一段嘴能发出声响,如咂舌,第二条语音为表达“关闭”意思,可以为词语,如“关”、“关闭”、“turnoff”、“off”,或非词语,如“呀”或一段嘴能发出声响,生成的第一信号为“打开”意思、第二信号为“关闭”意思,将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一无线收发装置104,再通过无线通讯控制脉冲发生器,实现语音控制脉冲发生器的打开与关闭,不需要用手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的语音识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生成第一信号前还包括:利用动态时间归整比较第一条语音和待识别语音,判断是否超过阈值,若是,判定为使用者的声音;若否,判定不为使用者的声音,返回所述采集待识别语音步骤;
所述生成第二信号前还包括:利用动态时间归整比较第二条语音和待识别语音,判断是否超过阈值,若是,判定为使用者的声音;若否,判定不为使用者的声音,返回所述采集待识别语音步骤。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动态时间归整(Dynamictimewarping,DTW),是一种算法,把两个代表同一个类型的事物的不同长度序列进行时间上的“对齐”,使得它们之间的误差达到最小,对于特定文本的声纹识别,可以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防止非使用者说话,无意或故意操控脉冲发生器2,所述使用者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为病人、医护人员、家属,方便医护人员或家属辅助病人。
参考图10,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所述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包括脉冲发生器2和植入性电极3,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器1,所述脉冲发生器2内设置有第二无线收发装置。由于所述控制器1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所述控制器1的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植入性电极3植入脊髓硬膜外,将脉冲发生器2发送的电脉冲传递到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部分,刺激脊髓损伤平面以下部分产生动作电位,即神经冲动,产生运动,如刺激脊髓产生综合神经动作电位,这些电位传导到神经肌肉接头,引起肌肉收缩,进而产生运动,形成行走模式。所述植入性电极3可以为植入性16导联植入性电极,所述16导联植入性电极由16个单独绝缘体包裹的植入性电极组成。整个植入性电极外表由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无损伤的硅胶包裹,每个导联光滑植入性电极头金属裸露在表面。所述脉冲发生器2用于产生电脉冲,刺激神经产生冲动,可以为单个刺激或串刺激,超过产生神经冲动最低刺激强度;所述脉冲发生器2可以为多通道脉冲发生器,连接到脉冲发生器2的导联远端具有对应于通道数量的植入性电极,刺激的强度范围、频率可调节,所述脉冲发生器2内设置有电源,置于体外,所述脉冲发生器2激信号输出端有插入式、可固定的接口与植入性脊髓硬膜外植入性电极3导线相连。所述第一无线收发装置104与第二无线收发装置能实现无线通讯。
所述电源可以为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为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是有线充电电池或无线充电电池,有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有线线路充电的电池,无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无线线圈充电的电池,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所述电池优选锂离子电池,保证电池安全、寿命和质量,延长单次充电使用时间,减少充电时间,保证脉冲发送,便于病人的康复训练和行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脉冲发生器2与所述控制器1设置有导线接口,所述脉冲发生器2与所述控制器1可通过导线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实现所述脉冲发生器2与所述控制器1的有线连接,用于传输信号,防止无线传输异常时,不能正常使用。
具体使用过程为:将植入性电极3植入到SCI病人脊髓硬膜外腔脊髓损伤的部位以下的脊髓腔内,植入的位置是否准确合适,可通过术后刺激调节和改变受刺激脊髓区域,将刺激区域定制到特定个体特定的脊髓部位。脉冲发生器2为方波直流刺激器,发出的脉冲可选择地同时或在时间上交替,可选择地相等或不同的幅度,可产生单独刺激和串刺激,刺激强度范围为直流1V-10V,频率0-200Hz,由植入性电极3的横向组合产生的多个超强电位场的使导联产生不同的和可变的脊髓刺激区域,因此提供了更好的可控制的感觉运动效果。脉冲发生器2通过植入性电极3发出阶次鳞比的信号,植入性电极3被冠以1到16的数字为名,脉冲发生器2以奇数偶数排列组合先后发出脉冲冲动信号,使SCI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元产生左右交替的电流回路冲动,从而产生左右先后不同的肢体运动。当脉冲在时间上交替并且具有足够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时,脊髓对双侧肢体运动的交替控制使用,从而产生正常人行走的交替步态。通过康复训练,脊髓损伤的患者会习惯这种由脉冲发生器2产生的新的走路模式。医护人员设置好植入性电极3的位置,及脉冲发生器2的相关参数,使运动模式得以在患者身上实现,患者通过所述控制器1语音控制脉冲发生器的打开和关闭,从而轻松实现行走模式的开启和关闭,不需手部操作,控制简单方便,适用高位截瘫的患者,巴金森氏症等上肢、手的操作是受限制的患者。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收音孔(111),所述第一壳体(11)内设置有麦克风(103)、第一无线收发装置(104)、电池(102)、微控制器(101),所述麦克风(103)、第一无线收发装置(104)、电池(102)、与微控制器(101)电性连接,所述麦克风(103)与收音孔(111)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显示屏(112),所述显示屏(112)与微控制器(101)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112)用于显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通过铰接组件(13)进行连接,所述铰接组件(13)包括铰接轴(131)和围绕在铰接轴(131)上的扭力弹簧(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防滑垫(121),位于与第一壳体(11)连接的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项圈(14)或项链(15),所述项圈(14)或项链(15)与所述第一壳体(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上靠近铰接组件(13)的一面设置有固定凸台(123),所述项圈(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44),所述固定凸台(123)与固定孔(144)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台(123)位于铰接组件(13)和防滑垫(121)之间,所述铰接组件(13)和防滑垫(121)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项圈(14)的宽度。
8.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的语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录入使用者的第一条语音和第二条语音;
用线性预测编码技术抽取第一条语音和第二条语音的语音特征;
采集待识别语音;
用线性预测编码技术抽取待识别语音的语音特征;
将待识别语音与第一条语音、第二条语音进行语音特征比较,查看是否符合:若符合第一条语音,生成第一信号;若符合第二条语音,生成第二信号;若均不符合,继续采集语音,进行下次比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控制器的语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控制器的语音识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生成第一信号前还包括:利用动态时间归整比较第一条语音和待识别语音,判断是否超过阈值,若是,判定为使用者的声音;若否,判定不为使用者的声音,返回所述采集待识别语音步骤;
所述生成第二信号前还包括:利用动态时间归整比较第二条语音和待识别语音,判断是否超过阈值,若是,判定为使用者的声音;若否,判定不为使用者的声音,返回所述采集待识别语音步骤。
10.一种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发生器(2)和植入性电极(3),还包括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1),所述脉冲发生器(2)内设置有第二无线收发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内设置有陀螺仪(105)和加速度传感器(106),所述陀螺仪(105)和加速度传感器(106)与微控制器(101)电性连接,所述陀螺仪(105)用于测量运动中的倾角,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06)用于测量加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内设置有GPS定位装置(107),所述GPS定位装置(107)与微控制器(101)电性连接,所述GPS定位装置(107)用于对佩戴者进行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内设置有心率传感器(108),所述第二壳体(12)远离铰接组件(13)的一面设置有探头感应孔(122),所述心率传感器(108)的探头位于探头感应孔(122),所述心率传感器(108)用于测量佩戴者的心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内设置有体温传感器(109),所述体温传感器(109)的探头位于探头感应孔(122),所述体温传感器(109)用于测量佩戴者的体温。
CN202010244556.0A 2020-03-31 2020-03-31 控制器及其语音识别方法和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 Pending CN1114080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4556.0A CN111408044A (zh) 2020-03-31 2020-03-31 控制器及其语音识别方法和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4556.0A CN111408044A (zh) 2020-03-31 2020-03-31 控制器及其语音识别方法和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8044A true CN111408044A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8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4556.0A Pending CN111408044A (zh) 2020-03-31 2020-03-31 控制器及其语音识别方法和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80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9594A (zh) * 2020-08-13 2020-10-20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病毒性肺炎潜在患者执行居家隔离措施的医疗监护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3048A (zh) * 2013-10-28 2014-02-19 浙江大学 动物机器人系统的语音导航系统及方法
US20140277260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Globus Medical, Inc. Spinal Cord Stimulator System
CN107361741A (zh) * 2011-03-24 2017-11-21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神经刺激器装置
CN110404164A (zh) * 2019-08-29 2019-11-05 苏州大学 脊髓闭环性电刺激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1741A (zh) * 2011-03-24 2017-11-21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神经刺激器装置
US20140277260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Globus Medical, Inc. Spinal Cord Stimulator System
CN103593048A (zh) * 2013-10-28 2014-02-19 浙江大学 动物机器人系统的语音导航系统及方法
CN110404164A (zh) * 2019-08-29 2019-11-05 苏州大学 脊髓闭环性电刺激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9594A (zh) * 2020-08-13 2020-10-20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病毒性肺炎潜在患者执行居家隔离措施的医疗监护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214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mplantable bidirectional wireless neural recording and stimulation
US9974478B1 (en) Discreet movement measurement and cueing system for improvement of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ovement
WO2020190514A1 (en) Medical therapy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a human or animal subject
US20110166624A1 (en) Device for the transdermal stimulation of a nerve of the human body
EP3693053B1 (en) Auricular neurostimulation device and system
US9993640B2 (en) Devices for delivering non-invasive neuromodulation to a patient
JP2006502767A (ja) 歯のクリックによって生じる振動を使って装置又はプロセス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2400507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neurostructural development
JP2021528173A (ja) 患者のニューロンを刺激してその病的同期活動を抑制するための治療装置及び方法
AU2019246836A1 (en) Devices for delivering non-invasive neuromodulation to a patient
CN211383468U (zh) 激活系统
CN111408044A (zh) 控制器及其语音识别方法和脊髓硬膜外刺激系统
US11771888B2 (en) Medical therapy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a human or animal subject
US20200197689A1 (en) Medical therapy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a human or animal subject
CN111449651A (zh)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监测和训练肌肉张力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6492347A (zh) 一种可快速充电的迷走神经刺激器电子处方配置系统
CN112535806A (zh) 激活系统
TW202319090A (zh) 可穿戴神經刺激系統
US20200188653A1 (en) Medical therapy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a human or animal subject
TWI762148B (zh) 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EP4230252A1 (en) Galvanic stimulation device
US20240131324A1 (en) Medical therapy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a human or animal sub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5

Address after: Room B-0035, 2nd floor, No. 3 Courtyard,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01, building 3, 23 nanbinh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AIKE KANGXU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