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6850A - 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6850A
CN111406850A CN201910016618.XA CN201910016618A CN111406850A CN 111406850 A CN111406850 A CN 111406850A CN 201910016618 A CN201910016618 A CN 201910016618A CN 111406850 A CN111406850 A CN 111406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eed
oil
weight
bacter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66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普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mai Shengxial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mai Shengxial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mai Shengxial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mai Shengxial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66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68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6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68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8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aquatic animals, e.g. fish, crustaceans or mollus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23K10/18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of live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05Aliphatic or alicyclic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02A40/818Alternative feeds for fish, e.g. in aquacult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Bird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育苗饲料包括内层营养成分和外层营养成分,所述内层营养成分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营养主料93份,营养助剂3~10份,添加剂0.3~2份。所述外层营养成分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组分的原料制成:复合菌剂0.1~0.8份,浮游生物5~10份,粘结剂8~15份。本发明所述的育苗饲料制保型时间长,饲效好,能够净化水体,且制作工艺简单。

Description

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饲料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
背景技术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澳洲,生活在淡水中,其个体规格较大,含肉率高,且肉质鲜美,营养成分较高,蛋白质含量高于大多数的淡水和海水鱼虾,含有人体所行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种必需氨基酸,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养殖量逐年增加。
由于澳洲淡水龙虾为抱食,摄食时间长,要求饲料在水中有较长时间的保型效果,现有技术中常在饲料中加入较多的黏合剂以增加粘结性,导致饲料颗粒过硬,软化慢,虾苗摄食困难且难以消化吸收;而且,未被摄食的饲料在水中浸泡后很快会变质腐败,污染养殖水体,导致虾苗易患病,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养殖。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营养丰富、不易散开、易于消化吸收且能够改良养殖水质的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提供了一种包括内层营养成分和外层营养成分的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所述内层营养成分包括虾苗生长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并且通过成型剂凝结成凝胶状,从而能在水中长时间保型且不污染水体;外层营养成分包覆在内层营养成分的外部,其中的复合菌剂和浮游生物均既能为虾苗提供充足的营养,有能够在未被摄食的情况下发挥净化水体和补充饵料的作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所述育苗饲料包括内层营养成分,其中,所述内层营养成分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营养主料 93份
营养助剂 3~10份
添加剂 0.3~2份。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虾苗育苗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内层营养成分;
步骤2,将外层营养成分包覆在内层营养成分的外部,制得育苗饲料。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提供的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利用植物性蛋白替代了部分动物性蛋白,提高了饲效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通过添加生物保鲜剂,能够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能够对饲料进行长效保鲜;
(3)本发明提供的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其内层营养成分为凝胶状,提高了在水中的保型时间,使得饲料不易腐败变质,不会污染水体;
(4)本发明提供的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所述外层营养成分中的复合菌剂,既能够被虾苗摄食后调节虾苗肠道内菌群结构,促进其消化吸收饲料的能力;又能随排泄物排出体外后,分解有毒粪便及净化养殖水体;
(5)本发明提供的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外层营养成分中的浮游动物卵,在长时间未被摄食的情况下,溶出至水体中进而孵化为浮游动物,成为供虾苗捕食的饵料,从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提高了虾苗的增长率和增重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所述育苗饲料包括内层营养成分,其中,所述内层营养成分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营养主料 93份
营养助剂 3~10份
添加剂 0.3~2份。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营养成分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营养主料 93份
营养助剂 4~9份
添加剂 0.4~1.5份。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营养成分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营养主料 93份
营养助剂 5~8份
添加剂 0.5~1.0份。
优选地,所述内层营养成分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营养主料 93份
营养助剂 6.3份
添加剂 0.7份。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营养主料包括蛋白质成分、碳水化合物成分和虾壳粉,所述三者的重量比为(50~70):(15~35):6,优选为(55~65):(18~25):6,更优选为60:23:6。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蛋白质成分包括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二者的重量比为1:(1~1.5)。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物性蛋白选自鱼粉、卤虫粉、蚕蛹粉、蚯蚓粉、磷虾粉和鸡肉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植物性蛋白选自花生粕、豆粕、菜籽饼、大豆浓缩蛋白和棉仁饼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动物性蛋白选自鱼粉、卤虫粉、磷虾粉和鸡肉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植物性蛋白选自花生粕、菜籽饼和棉仁饼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所述动物性蛋白为鱼粉和卤虫粉,二者的重量比为15:(12~14),优选为15:13;
所述植物性蛋白为花生粕。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鱼粉等优质蛋白质原料价格高昂,在本发明中,优选采用植物性蛋白替代部分动物性蛋白,并将二者的重量比设置为1:(1~1.5),与替代前的饲料相比,能够显著提高虾苗的生长速度,且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碳水化合物成分选自玉米粉、大豆粉、淀粉、酵母和小麦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水化合物成分为玉米粉、酵母、大豆粉和淀粉,其重量比为(2~4):(3~5):(10~14):8,优选为3:4:12:8。
在本发明中,虾壳粉中含丰富的钙,还含有甲壳素、蛋白质、胆碱、磷脂、胆固醇等有益元素,除了提高钙成分外还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营养助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Figure BDA0001939296130000051
优选地,所述营养助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Figure BDA0001939296130000052
更优选地,所述营养助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Figure BDA0001939296130000053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酶为复合酶,所述复合酶选自纤维素酶、中温淀粉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β-葡聚糖酶、α-淀粉酶、木聚糖酶和脂肪酶中的两种或多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酶选自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β-葡聚糖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中的两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由于虾苗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低下,优选在饲料中添加上述组分和含量的复合酶,有利于提高澳洲淡水龙虾虾苗对饲料的消化率,提高生长速度和增重率。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矿物质为复合矿物质,其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硫酸锰1份,亚硒酸钠0.9~1.1份,氯化钾80~100份,碘酸钙1.2~1.8份,乳酸亚铁1.0~1.5份,硫酸锌8~12份,硫酸铜2~4份,酵母硒0.003~0.004份,硫酸钴0.005~0.007份。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矿物质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硫酸锰1份,亚硒酸钠1份,氯化钾90份,碘酸钙1.5份,乳酸亚铁1.2份,硫酸锌10份,硫酸铜3份,酵母硒0.0036份,硫酸钴0.006份。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维生素为多种维生素预混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维生素A:50份;维生素B:20~40份;维生素D:10~15份;维生素E:10~15份;维生素C:20~30份;泛酸钙:80~100份;叶酸:4~8份。
所述维生素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维生素A:50份;维生素B:30份;维生素D:12份;维生素E:12份;维生素C:25份;泛酸钙:90份;叶酸:5份。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油脂选自鱼油、豆油、亚麻油、棉籽油、米糠油和菜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脂为鱼油、豆油和亚麻油,三者的重量比为1:(0.6~1.0):(0.9~1.3),优选为1:(0.7~0.9):(1.0~1.2),如1:0.8:1.1。
其中,在育苗饲料中添加的油脂可以作为能量来源,或补充必须脂肪酸,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本发明中采用上述比例的鱼油、豆油和亚麻油,能够提高虾苗的增重率。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添加剂包括促进虾苗生长的促生长剂,所述促生长剂选自柠檬酸、巴豆内酯、土霉素、腐殖酸和褐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促生长剂选自柠檬酸、巴豆内酯和腐殖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添加剂还包括蜕壳素,所述蜕壳素与促生长剂的重量比为1:(4~8),优选为1:(5~7),如1:6。
本发明人发现,澳洲淡水龙虾的蜕壳受激素的调节,添加蜕壳素可增加虾苗的蜕壳次数,促进生长,提高增重率。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层营养成分还包括保鲜剂和成型剂,以营养主料、营养助剂和添加剂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所述保鲜剂和成型剂的添加量分别为2~4份和1~3份。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鲜剂为生物保鲜剂,选自双乙酸氢钠、EM菌液、茶多酚和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鲜剂选自双乙酸氢钠、EM菌液和茶多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添加生物保鲜剂能够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对饲料进行保鲜。以营养主料、营养助剂和添加剂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所述保鲜剂的添加量小于2份时,对饲料不能起到最佳的保鲜效果;当添加量大于4份时,保鲜效果不再增加,继续增加保鲜剂的量会增加成本,同时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成型剂为卡拉胶、黄原胶、琼脂和红藻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剂为琼脂。
在本发明中,所述内层营养成分在成型剂的作用下呈凝胶状,有利于在水中长时间保型,适应于澳洲淡水龙虾的抱食性摄食,且添加生物保鲜剂能够使育苗饲料不易腐败变质,能够防止污染水体,保护虾苗的生活环境健康。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营养成分的含水量为8~20%,优选为8~18%,更优选为8~15%。
在本发明中,将内层营养成分的含水量设置为8~20%,优选为8~18%,更优选为8~15%时,其既具有较好的保型效果,又能够与外层营养成分紧密粘结。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育苗饲料还包括包覆在内层营养成分外部的外层营养成分,
基于100重量份的内层营养成分,所述外层营养成分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组分的原料制成:
复合菌剂 0.1~0.8份
浮游生物 5~10份
粘结剂 8~15份。
优选地,基于100重量份的内层营养成分,所述外层营养成分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组分的原料制成:
复合菌剂 0.2~0.6份
浮游生物 5~8份
粘结剂 8~13份。
更优选地,基于100重量份的内层营养成分,所述外层营养成分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组分的原料制成:
复合菌剂 0.3~0.5份
浮游生物 5~6份
粘结剂 9~12份。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持澳洲淡水龙虾饲料在投入水中后不易散开,一般在饲料制备过程中要经过高温熟化和高温质粒过程,容易导致饲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失活。因此,本发明中优选将复合菌剂制作在凝胶型内层营养成分的外部,能够有效保证有益菌的活性,提高饲料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外层营养成分的厚度为2~4mm,优选为2~3mm。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菌剂由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凝结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菌和氨基酸酵素菌中的两种或多种制成。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菌剂由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凝结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菌和氨基酸酵素菌中的两种或多种制成。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菌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
Figure BDA0001939296130000091
更优选地,所述复合菌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
Figure BDA0001939296130000092
还优选地,所述复合菌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
Figure BDA0001939296130000101
其中,所述光合菌优选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本发明人发现,乳酸菌在动物肠道内繁殖可以产生多种抑制性化合物,包括细菌素、类细菌素类物质以及各种对抗性物质。乳酸菌还可粘附于肠道细胞上,有占位性竞争和营养物竞争作用,其产生的有机酸可以降低肠道中的pH值,抑制肠道内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梭菌的增殖,减少动物肠道疾病的发病率。
酵母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能够促进虾苗的生长发育,增加和改良肉质,并能够增强虾苗的抗病能力。
纳豆芽孢杆菌能够产生多种活性水解酶,促进饲料中营养素降解,使龙虾对饲料的吸收利用更加充分;具有耐酸、耐热的特性,能对弧菌、大肠杆菌和杆状病毒等有害微生物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净化水质功能,未被摄食的部分或者随龙虾的排泄物排出的部分,可以进一步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减少虾病害的发生,有效提高虾苗的生长率。
光合菌富含多种维生素,同时还含有辅酶Q10、抗病毒物质和促生长因子,其本身既可以作为饵料促进虾苗生长,又可以培养浮游动物,增加天然饵料的数量,同时还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改善水质效果明显。
氨基酸酵素菌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糖类、维生素、生物酶等营养物质,被虾苗摄食后,一部分菌能够成为肠道菌群,帮助虾苗抵御病菌入侵,一部分菌可被消化,刺激虾苗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力。同时,氨基酸酵素菌还能够分解虾苗养殖水体中的各类有机物和无机物以供其他水生动植物吸收,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净化水体环境。
本发明中,通过将复合菌剂中乳酸菌、酵母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菌和氨基酸酵素菌的重量比设置为3:(0.5~1.5):(5~10):(0.3~1.2):(1~3),优选为3:(0.8~1.2):(6~9):(0.5~1.0):(1.5~2.5),更优选为3:1:7:0.8:2,使得各个菌剂协同作用,既保证虾苗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又能对水体环境进行深度净化,提高了虾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复合菌剂被摄食后具有调节虾苗肠道内菌群结构,促进其消化吸收饲料的能力;当摄食的复合菌剂随虾苗排泄物排出至养殖水体中后,其可以分解有毒粪便以及净化虾苗养殖水体。此外,由于复合菌剂制作在育苗饲料的外层,在未被虾苗及时摄食的情况下,复合菌剂会起到调节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维持虾苗健康生存水体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浮游生物为浮游动物的卵,优选为轮虫卵、卤虫卵、丰年虫卵、红虫卵和水蚤卵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轮虫卵、卤虫卵、丰年虫卵和红虫卵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在虾苗饲料中添加浮游动物卵,投入水体中被摄食后,可为虾苗提供充足的氨基酸、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无机元素等营养物质,且具有良好的适口性,有利于虾苗的摄食,进而提高生长速度。而未被摄食的饲料,在水体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浮游动物卵会溶出,进而孵化为浮游动物,成为供虾苗捕食的饵料,从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
在本发明中,基于100份的内层营养成分,设置浮游动物卵的量为5~10份,优选为5~8份,更优选为5~6份,既保证了虾苗生长所必需的养分,又能控制浮游动物卵的总量,使其不影响虾苗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层营养成分中的复合菌剂和浮游生物通过粘结剂包覆在内层营养成分的外部,其中,所述粘结剂选自小麦粉、大麦粉、玉米粉、糯米粉、蚕豆粉和地瓜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结剂选自大麦粉、糯米粉、蚕豆粉和地瓜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采用上述种类的粘结剂,能够将复合菌剂和浮游生物有效包覆在内层营养成分的外部,并保持一定时间不松散,其具有一定的硬度,符合澳洲淡水龙虾的摄食特点。
本发明人发现,基于100重量份的内层营养成分,添加的粘结剂的重量设置为8~15份,优选为8~13份,更优选为9~12份,既能对复合菌剂和浮游生物进行有效包覆,又能被虾苗充分利用。当添加的粘结剂的量低于8份时,复合菌剂和浮游生物不能被稳定粘结在内层营养成分的外部;当添加的粘结剂的量高于15份时,虾苗对粘结剂的利用率下降,会影响虾苗的肝脏代谢,对虾苗的健康状况造成影响。
本发明中所述的育苗饲料,即使长时间未被摄食,外层营养成分分散开后,溶出的复合菌剂和浮游生物也能继续起到净化水质和提供营养的作用。而内层营养成分由于呈凝胶状,可以在水中保型长达150h且不变质。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任选地,所述外层营养成分中还包括着色剂,使得饲料具有水体中易分辨的颜色,以便于虾苗摄食。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着色剂选自虾青素和/或类胡萝卜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澳洲淡水龙虾虾苗育苗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内层营养成分。
其中,步骤1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1,称取油脂和保鲜剂混合,得到混合液体。
按照育苗饲料中的比例称取油脂和保鲜剂,置于容器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体。
其中,所述油脂选自鱼油、豆油、亚麻油、棉籽油、米糠油和菜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鲜剂为生物保鲜剂,其选自双乙酸氢钠、EM菌液、茶多酚和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1-2,称取营养主料、矿物质和维生素,粉碎,得到混合物。
其中,按照预定比例称取营养主料(包括蛋白质成分、碳水化合物成分和钙成分)、矿物质和维生素。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粉碎为经超微粉碎至细度在100目以上,优选在150目以上。
其中,将上述组分粉碎至100目以上,优选粉碎至150目以上,有利于后续制备过程中饲料的混匀。
步骤1-3,将步骤1-2中的混合物加入步骤1-1中的混合液体中,然后加入酶和添加剂,搅拌混合。
其中,所述酶为复合酶,所述添加剂包括促生长剂和蜕壳素。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所述加热温度为40~55℃,优选为45~55℃。
本发明人发现,在混合各组分原料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加热,能够提高原料的混匀效率。
步骤1-4,将成型剂加入步骤1-3的混合体系中,搅拌均匀后,冷却成型,得到所述内层营养成分。
在本发明中,所述成型剂优选为琼脂。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将成型剂加水并加热形成粘稠状溶液,然后将其边搅拌边加入步骤1-3的混合体系中。
其中,所述成型剂与加入的水的重量比为1:(12~18),优选为1:15。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入步骤1-3的混合体系中的成型剂溶液的温度为70~90℃。
本发明人发现,当加入的成型剂溶液的温度低于70℃时,溶液导致内层营养成分成型不均匀,当温度高于90℃时,会破坏内层营养成分中部分酶的活性,影响饲料的质量。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10分钟。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采用上述配比的原料,加入成型剂,在70~90℃的溶液温度下,搅拌5~10min,得到的内层营养成分的含水量能够控制在8~20%,优选为8~18%,更优选为8~15%。
在本发明中,优选可以将成型剂混合后的内层营养成分置于较大容器中冷却成型,待其凝固后根据需要用筛网进行分割。
步骤2,将外层营养成分包覆在内层营养成分的外部,制得育苗饲料。
其中,步骤2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1,将粘结剂制备成浆液,并将复合菌剂和浮游生物与其混合均匀。
在本发明中,优选将粘结剂制备成浆液,所述浆液中粘结剂的含量为15~25%,然后按比例将复合菌剂和浮游生物与浆液混合均匀。其中,所述复合菌剂以菌液的形式施加,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步骤i,制备初始菌液。
其中,所述初始菌液如下制得:
步骤i-1,取清水置于培养容器中,加温、增氧。
其中,所述加温为加热使水温至25℃。
步骤i-2,加入葡萄糖,充分溶解后,加入多种菌剂。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菌剂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
Figure BDA0001939296130000151
其中,所述乳酸菌、酵母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菌、氨基酸酵素菌为粉状,均为市售可得。
步骤i-3,间断式搅拌,一定时间后检测混合液的pH和总菌数,制备得到符合要求的初始菌液。
在本发明中,加入多种菌剂后,充氧搅拌2~2.5h后停止,然后间隔3~7h后,再次进行充氧搅拌,循环120~150h,水温保持在25℃。
其中,循环120~150h后,检测混合液的pH和总菌数,直至达到pH为3~5,总菌数在(3.0~4.0)×107个以上。若未达到,则继续间断式充氧搅拌,直至制得符合要求的初始菌液。
在本发明中,优选将制得的初始菌液密封阴凉储存。
步骤ii,按照比例将初始菌液与水、葡萄糖混合,不间断搅拌,一定时间后制备得到最终菌液。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初始菌液与水、葡萄糖的重量比为5:(90~110):(0.3~0.5),优选为5:(95~105):(0.35~0.45),更优选为5:100:0.4。
其中,将水置于容器中,加温至水温为25℃,同时增氧,使得容器中水体上下翻腾;然后将葡萄糖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再将初始菌液加入,进行不间断充氧搅拌。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不间断充氧搅拌的时间为60~90h,优选为70~80h,如75h。
在本发明中,在不间断充氧搅拌完成后,检测菌液的pH和总菌数,使得pH为6~7,总菌数在(3.0~4.0)×107个以上。若未达到,则继续间断式充氧搅拌,直至制得符合要求的最终菌液。
步骤2-2,将步骤2-1中混匀后的体系喷涂至内层营养成分的外表面,然后干燥,制备得到所述育苗饲料。
其中,将步骤2-1中混匀后的粘结剂、复合菌剂和浮游生物的混合体系喷涂至内层营养成分的外表面,所述外层营养成分的厚度为2~4mm,优选为2~3mm,然后室温干燥,制备得到所述育苗饲料。
在制得育苗饲料后,优选对饲料进行筛分、包装处理。
实施例
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不过这些实例仅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
(1)称取10g鱼油,8g豆油,11g亚麻油,30gEM菌液(活菌含量200万CFU/ml,水分≤9.0%)混合均匀。
(2)称取150g鱼粉,130g卤虫粉,320g花生粕,30g玉米粉,40g酵母,60g虾壳粉,120g大豆粉,80g淀粉,30g多矿(硫酸锰:亚硒酸钠:氯化钾:碘酸钙:乳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酵母硒:硫酸钴=1:1:90:1.5:1.2:10:3:0.0036:0.006)和3g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泛酸钙:叶酸=50:30:12:12:25:90:5),经超微粉碎至细度为150目,然后混合均匀。
(3)将(2)中的超微粉碎的混合物与(1)混合,然后加入1g复合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β-葡聚糖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例为1:1:1:1:1),6g腐殖酸和1g的蜕壳素,加热至45℃,搅拌均匀。
(4)取20g琼脂,然后加入300ml的水,加热至80℃,形成粘稠溶液,然后将其边搅拌边加入(3)的混合体系中,搅拌10分钟后,趁热灌入定型容器中,然后用筛网分割成边长为6~8mm的若干个小块,为内层营养成分。
(5)取100g糯米粉,加水制成固含量为20%的浆液,然后加入55g的浮游动物卵(包括30g的红虫卵和25g的丰年虫卵)和5g的复合菌剂,混合均匀;
其中,复合菌剂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5.1)取清水置于培养桶中,加热使水温至25℃,然后用增氧泵向水中增氧;
(5.2)将葡萄糖加入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加入乳酸菌、酵母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菌、氨基酸酵素菌粉剂(加入比例为3:1:7:0.8:2),充氧搅拌2h后停止,间隔7h后再次充氧搅拌2h,循环进行共150h,水温保持在25℃;
(5.3)检测混合液的pH和总菌数,循环150h后pH为3~5,总菌数为4.8×107个,将其作为初始菌液,密封阴凉储存;
(5.4)按初始菌液、水与葡萄糖的比例为5:100:0.4称取各组分,然后将清水置于培养桶中,加热使水温至25℃,用增氧泵向水中增氧;将葡萄糖加入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加入初始菌液,再不间断充氧搅拌75h,之后检测菌液的pH为6.5,总菌数为3.5×107个,得到最终菌液,即复合菌剂。
(6)将步骤(5)中混合均匀的体系喷涂至内层营养成分的外表面,厚度为3mm,然后室温下干燥,制备得到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1)中,加入的油脂为10g鱼油,8g棉籽油,11g米糠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1)中,采用双乙酸氢钠替代EM菌液作为生物保鲜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2)中加入150g鱼粉,150g卤虫粉,300g花生粕。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3)中,采用柠檬酸替代腐殖酸。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4)中,采用黄原胶替代琼脂作为成型剂。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5)中,采用蚕豆粉替代糯米粉作为粘结剂。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5)中,糯米粉的添加量为90g。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5)中,糯米粉的添加量为120g。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5)中,添加100g浮游动物卵(包括70g的红虫卵和30g的轮虫卵)。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5.2)中,乳酸菌、酵母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菌、氨基酸酵素菌粉剂(加入比例为3:0.9:8:0.6:2.2)。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5.4)中,初始菌液、水与葡萄糖的比例为5:90:0.5,不间断充氧搅拌80h,之后检测菌液的pH为6.3,总菌数为4.0×107个。
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所述制得的育苗饲料仅包括内层营养成分。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2)中,加入300g鱼粉,300g卤虫粉,不加入花生粕。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EM菌液的添加量为50g。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5)中,不添加复合菌剂。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5)中,不添加浮游动物卵。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步骤(5)中,糯米粉的添加量为200g。
实验例
实验例1
分别从实施例1、6~9中制备的育苗饲料中随机取出5粒,置于水中,测定饲料的整体保型时间(即外层保型时间)及内层营养成分的保型时间,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整体保型时间(h) 内层保型时间(h)
实施例1 6.2 150.1
实施例6 5.9 149.3
实施例7 5.6 148.5
实施例8 6.1 149.5
实施例9 5.8 148.8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育苗饲料的外层营养成分在水中能够保型5.6h以上,能够满足虾苗的摄食特点;内层营养成分在水中能够保持长达150个小时不松散,有利于虾苗的充分摄食,且能够为人工清理预留足够的时间,有利于保持养殖水体的质量。
实验例2
选取16个网箱中的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进行检验,其中,每个网箱中下虾苗的数量基本相同,折算后的养殖密度为5万尾/亩,且均为同一时期繁殖的同一批虾苗,体长平均为1cm,采用相同的养殖模式进行管理。16个网箱中分别投喂实施例1~12和对比例1、2、4、5制备的育苗饲料,养殖20天,统计虾苗的存活率、平均体长和增重率,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1939296130000211
Figure BDA0001939296130000221
其中,所述存活率=投喂饲料后成活的虾苗数/投喂饲料前的虾苗数×100%;
增重率=投喂饲料后虾苗的平均重量/投喂饲料前虾苗的平均重量×100%。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2、4和5的结果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12中制备的育苗饲料能显著提高虾苗的存活率、增重率和生长速度,说明育苗饲料中添加的植物性蛋白和外层营养成分能够显著提高饲效。
实验例3
选取5个虾苗养殖塘,分别投喂实施例1、对比例1、3、5、6制备的育苗饲料,其中,5个养殖塘投喂前的水体质量基本一致,虾苗养殖密度基本相同,5个养殖塘按照相同的投喂方式和投喂量进行养殖,统计投喂饲料后第5、10、15、20日间养殖水体的主要变化,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1939296130000222
Figure BDA0001939296130000231
其中,氨氮含量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采用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
由表3可知,与对比例1、3、5和6中制备的育苗饲料相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育苗饲料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具有显著增效的作用,在投喂饲料后的第5、10、15和20日,养殖水体内的氨氮含量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增长速度缓慢,均控制在较低水平,有利于虾苗的健康生长。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饲料包括内层营养成分,其中,所述内层营养成分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组分:
营养主料 93份
营养助剂 3~10份
添加剂 0.3~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主料包括蛋白质成分、碳水化合物成分和虾壳粉,所述三者的重量比为(50~70):(15~35):6;
优选地,所述蛋白质成分包括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二者的重量比为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助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Figure FDA0001939296120000011
其中,所述油脂选自鱼油、豆油、亚麻油、棉籽油、米糠油和菜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油脂为鱼油、豆油和亚麻油,三者的重量比为1:(0.6~1.0):(0.9~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营养成分还包括保鲜剂和成型剂,其中,
所述保鲜剂为生物保鲜剂,选自双乙酸氢钠、EM菌液、茶多酚和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成型剂为卡拉胶、黄原胶、琼脂和红藻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饲料还包括包覆在内层营养成分外部的外层营养成分,
基于100重量份的内层营养成分,所述外层营养成分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组分的原料制成:
复合菌剂 0.1~0.8份
浮游生物 5~10份
粘结剂 8~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育苗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由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凝结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菌和氨基酸酵素菌中的两种或多种制成;
优选地,所述复合菌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
Figure FDA00019392961200000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育苗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i,制备初始菌液;
步骤ii,按照比例将初始菌液与水、葡萄糖混合,不间断搅拌,一定时间后制备得到复合菌剂;
其中,所述步骤i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i-1,取清水置于培养容器中,加温、增氧;
步骤i-2,加入葡萄糖,充分溶解后,加入乳酸菌、酵母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菌和氨基酸酵素菌;
步骤i-3,间断式搅拌,然后检测混合液的pH和总菌数,制备得到符合要求的初始菌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育苗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游生物为浮游动物的卵,选自轮虫卵、卤虫卵、丰年虫卵、红虫卵和水蚤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粘结剂选自小麦粉、大麦粉、玉米粉、糯米粉、蚕豆粉和地瓜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澳洲淡水龙虾虾苗育苗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内层营养成分;
步骤2,将外层营养成分包覆在内层营养成分的外部,制得育苗饲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了以下子步骤:
步骤1-1,称取油脂和保鲜剂混合,得到混合液体;
步骤1-2,称取营养主料、矿物质和维生素,粉碎,得到混合物;
步骤1-3,将步骤1-2中的混合物加入步骤1-1中的混合液体中,然后加入酶和添加剂,搅拌混合;
步骤1-4,将成型剂加入步骤1-3的混合体系中,搅拌均匀后,冷却成型,得到所述内层营养成分。
CN201910016618.XA 2019-01-08 2019-01-08 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4068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6618.XA CN111406850A (zh) 2019-01-08 2019-01-08 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6618.XA CN111406850A (zh) 2019-01-08 2019-01-08 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6850A true CN111406850A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84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6618.XA Pending CN111406850A (zh) 2019-01-08 2019-01-08 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育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685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3417A (zh) * 2003-12-05 2005-06-08 李效时 含有壳聚糖添加剂和粘结剂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66290A (zh) * 2014-01-26 2014-05-0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使用泥鳅开口饵料生物培养基培育鳅苗的方法
EP3205216A1 (en) * 2016-02-10 2017-08-16 Fundacíon Tecnalia Research & Innovation Multilayer probiotic microcapsules
CN107616125A (zh) * 2017-09-22 2018-01-23 广西南宁胜祺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09006607A (zh) * 2018-07-31 2018-12-18 合肥康青源养殖有限公司 龙虾高存活率的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3417A (zh) * 2003-12-05 2005-06-08 李效时 含有壳聚糖添加剂和粘结剂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66290A (zh) * 2014-01-26 2014-05-0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使用泥鳅开口饵料生物培养基培育鳅苗的方法
EP3205216A1 (en) * 2016-02-10 2017-08-16 Fundacíon Tecnalia Research & Innovation Multilayer probiotic microcapsules
CN107616125A (zh) * 2017-09-22 2018-01-23 广西南宁胜祺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09006607A (zh) * 2018-07-31 2018-12-18 合肥康青源养殖有限公司 龙虾高存活率的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8739B (zh) 一种冬棚养殖专用的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9467B (zh) 一种草鱼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91023B (zh) 一种虾鱼混养专用草鱼饲料
CN103349157B (zh) 鲟鱼雌亲鱼配合饲料
CN101856063B (zh) 一种海参用饲料
CN110731417B (zh) 一种小龙虾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3560A (zh) 一种换壳期小龙虾饲料
CN104366036A (zh) 一种淡水鲤科渔用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129A (zh) 一种保健型鲤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4140A (zh) 一种中华乌塘鳢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115A (zh) 鱼虾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116A (zh) 鲢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1677A (zh) 软颗粒的大黄鱼稚鱼配合饲料
CN102018133A (zh) 一种鲤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123A (zh) 一种淡水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9199B (zh) 一种用于齐口裂腹鱼的配合料
CN109452499A (zh) 一种小龙虾饲料
CN111434236A (zh) 澳洲淡水龙虾的成虾养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06683A (zh) 澳洲淡水龙虾的虾苗培育方法
CN102422985B (zh) 用于动物饲料的碘硒钴复合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3734490A (zh) 一种三疣梭子蟹幼体培育饲料
CN108782988B (zh) 一种全程取代冰鲜料的环保大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3162A (zh) 一种宠物餐盒拌饭
CN105961914A (zh) 一种四指马鲅低鱼粉环保饲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5533265A (zh) 一种宠物蟹饲养用易消化易吸收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