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4397A - 电力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4397A
CN111404397A CN201911365261.2A CN201911365261A CN111404397A CN 111404397 A CN111404397 A CN 111404397A CN 201911365261 A CN201911365261 A CN 201911365261A CN 111404397 A CN111404397 A CN 111404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filter
capacitor
power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52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4397B (zh
Inventor
鸟羽祐司
菊地隆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04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4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4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4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ipples from dc input o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H05K7/1432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H05K7/1432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 H05K7/14329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power bus ba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8Plural converter units for generating at two or more independent and non-parallel outputs, e.g. systems with plural point of load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from ac input or output
    • H02M1/123Suppression of common mode voltage or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滤波器(320),所述滤波器(320)连接到电池;转换器,所述转换器构造成转换经由滤波器供给的电池的电压;以及电路母线(331、332),所述电路母线(331、332)构造成将滤波器与转换器连接。滤波器包括连接到电路母线的线圈(321、322)、构造成容纳线圈的滤波器壳体(327)以及将线圈固定到滤波器壳体的树脂构件(328)。电路母线固定到滤波器壳体。

Description

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如JP2017-112768A中所公开的,已知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中转换器和加热部分被安装在基板上。加热部分包括滤波电容器。
发明内容
在JP2017-112768A中公开的电力转换装置中,如果转换器和滤波电容器(滤波器)独立地振动,则在转换器和滤波电容器的电连接部处存在会发生电连接故障的可能性。
因此,本公开涉及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抑制了电连接故障的发生。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滤波器(320),上述滤波器(320)连接到电池(200);转换器(330),上述转换器(330)构造成转换经由滤波器供给的电池的电压;以及电路母线(331、332),上述电路母线(331、332)构造成将滤波器与转换器连接,其中上述滤波器包括连接到电路母线的无源元件(321、322)、构造成容纳无源元件的滤波器壳体(327)以及将无源元件固定到滤波器壳体的树脂构件(328),并且上述电路母线固定到滤波器壳体。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滤波器(320),上述滤波器(320)连接到电池(200);转换器(330),上述转换器(330)构造成转换经由滤波器供给的电池的电压;端子块(310),上述端子块(310)具有构造成将电池与滤波器连接的电源母线(311、312)和构造成容纳电源母线的母线壳体(313);以及电路母线(331、332),上述电路母线(331、332)构造成将滤波器与转换器连接,其中,上述滤波器包括连接到电源母线和电路母线中的每一个的无源元件(321、322)以及将无源元件固定到母线壳体的树脂构件(328),并且上述电路母线固定到母线壳体。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滤波器(320),上述滤波器(320)连接到电池(200);转换器(330),上述转换器(330)构造成转换经由滤波器供给的电池的电压;电容器单元(350),上述电容器单元(350)具有连接到电池的平滑电容器(351)和构造成容纳平滑电容器的电容器壳体(354);以及电路母线(331、332),上述电路母线(331、332)构造成将滤波器与转换器连接,其中,上述滤波器包括连接到电路母线的无源元件(321、322)和将无源元件固定到电容器壳体的树脂构件(328),并且上述电路母线固定到电容器壳体。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滤波器(320),上述滤波器(320)连接到电池(200);转换器(330),上述转换器(330)构造成转换经由滤波器供给的电池的电压;端子块(310),上述端子块(310)具有构造成将电池与滤波器连接的电源母线(311、312)和构造成容纳电源母线的母线壳体(313);以及电路母线(331、332),上述电路母线(331、332)构造成将滤波器与转换器连接,其中,上述滤波器包括连接到电源母线和电路母线中的每一个的无源元件(321、322)、构造成容纳无源元件的滤波器壳体(327)以及将无源元件固定到母线壳体的树脂构件(328),并且滤波器壳体和电路母线中的每一个固定到母线壳体或电容器壳体。
以此方式,无源元件(321、322)和电路母线(331、332)固定到壳体。因此,抑制了无源元件(321、322)和电路母线(331、332)的独立振动。抑制了施加到无源元件(321、322)和电路母线(331、332)的连接点的应力。抑制了在无源元件(321、322)和电路母线(331、332)的连接部处发生电连接故障。
注意,括号中的如上所述的附图标记仅表示与稍后描述的各实施例中描述的部件的对应关系,而不限制技术范围。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车载系统的示意性构造的框图。
图2是示出电力转换装置的示意性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滤波器被固定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电源母线和电路母线被固定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滤波器被固定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电源母线和电路母线被固定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滤波器被固定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在第三实施例中,电源母线和电路母线被固定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滤波器被固定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在第四实施例中,电源母线和电路母线被固定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实施例。在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对应的部件也包括在随后的各实施例中的情况下,将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此外,在各个实施例中仅说明了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结构的其他部分使用先前描述的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即使在没有明确描述在各个实施例中特定组合是有可能的情况下,若组合不发生特定问题,则可以部分地将各实施例组合。此外,附图中的每个构件的尺寸被适当强调以便于说明,并且不表示构件之间的实际尺寸或比率。
(第一实施例)
<车载系统>
首先,使用图1对设置有电力转换装置300的车载系统100进行描述。上述车载系统100构成用于电动车辆的系统。车载系统100包括电池200、电力转换装置300和电动机400。
此外,车载系统100包括多个ECU。多个ECU经由汇流线相互传输和接收信号。多个ECU彼此协调地对电动车辆进行控制。通过多个ECU的控制,根据电池200的SOC对电动机400的动力驱动和再生进行控制。图1示出作为多个ECU的代表的MGECU 340。MGECU 340包括在电力转换装置300中。SOC是充电状态的缩写。ECU是电子控制单元的缩写。
电池200具有多个二次电池。多个二次电池构成二次电池串联连接的电池堆。该电池堆的SOC对应于电池200的SOC。作为二次电池,可以采用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二次电池、有机基电池等。注意,电池200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面,并且可以由一个二次电池构造而成。
电力转换装置300在电池200与电动机400之间转换电力。在本实施例中,电力转换装置300与电力转换相关联地逐级降低电池200的DC电力。电力转换装置300将逐级降低的DC电力供给至诸如MGECU 340的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的电力消耗低于电动机400的电力消耗。
电动机400与未图示的电动车辆的输出轴连结。电动机400的旋转能量经由输出轴传输到电动车辆的行驶轮。相反,行驶轮的旋转能量经由输出轴传输到电动机400。
电动机400使用从电力转换装置300供给的AC电力进行电力驱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行驶轮提供驱动力。另外,电动机400使用从行驶轮传输的旋转能量进行再生。通过这种方式,在电动机400处产生AC电力。
<电力转换装置>
接下来对电力转换装置300进行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力转换装置300包括端子块310、滤波器320、转换器330和MGECU 340。此外,电力转换装置300包括第一电容器单元350、第二电容器单元360、逆变器370和壳体380。端子块310、滤波器320、转换器330、MGECU 340、第一电容器单元350、第二电容器单元360和逆变器370分别容纳在壳体380中。这些部件使用螺栓等固定到壳体380。
如图2中简单示出的,壳体380包括底盘381和连接到底盘381的内壁的连接壁382。底盘381和连接壁382分别由诸如铝的金属形成。
在连接壁382上设置有用于使制冷剂流动的流动通道。在上述连接壁382上,安装有电力转换装置300的部件中特别容易发热的部件。具体地,转换器330、第一电容器单元350、第二电容器单元360、逆变器370等安装在连接壁382上。注意,也可以采用将MGECU 340安装在连接壁382上的构造。其它部件被适当地固定到底盘381。图2示出重叠在其它部件上的第二电容器单元360。
转换器330转换经由滤波器320供给的电池200的电压。具体地,转换器330根据诸如MGECU 340的车载设备的需求电压,逐级降低从电池200供给的DC电力。逆变器370将电池200的DC电力转换成AC电力。上述AC电力被供给到电动机400。此外,逆变器370将在电动机400处产生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以下,对电力转换装置300的电连接构造进行描述。
<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连接构造>
如图1所示,端子块310包括第一电源母线311和第二电源母线312。第一电源母线311连接到电池200的正电极端子。第二电源母线312连接到电池200的负电极端子。
滤波器320包括作为用于去除电磁噪声的无源元件的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第一线圈321磁耦合到第二线圈322。这两个线圈构成共模噪声滤波器。
第一线圈321具有两个端子。用于延长这两个端子的长度的延长母线被焊接到两个端子。具体地,第一延长母线323焊接到第一线圈321的两个端子中的一个。第二延长母线324焊接到第一线圈321的两个端子中的另一个。上述第一延长母线323和第二延长母线324不必连接到第一线圈321。
如上所述的第一电源母线311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一延长母线323。第一电路母线331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二延长母线324。
第二线圈322具有两个端子。用于延长上述两个端子的长度的延长母线也被焊接到上述两个端子。具体地,第三延长母线325焊接到第二线圈322的两个端子中的一个。第四延长母线326焊接到第二线圈322的两个端子中的另一个。上述第三延长母线325和第四延长母线326不必连接到第二线圈322。
如上所述的第二电源母线312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三延长母线325。第二电路母线332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四延长母线326。
转换器330包括电路基板,其中电子元件安装在配线板上。如上所述的第一电路母线331和第二电路母线332分别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上述电路基板。
利用如上所述的电连接构造,电池200经由构成共模噪声滤波器的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而电连接到转换器330。利用共模噪声滤波器去除了噪声的电池200的DC电力被供给到转换器330。
尽管未示出,但是转换器330的配线板包括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母线331的第一电力配线、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母线332的第二电力配线以及具有电位比第二电力配线的电位高的第三电力配线。
此外,转换器330的电子元件包括在第三电力配线与第二电力配线之间并联连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相的腿。具有一个相的腿具有串联连接在第三电力配线与第二电力配线之间的两个开关元件。
此外,转换器330的电子元件具有数量与腿的数量相同的电抗器。电抗器将具有一个相的腿的两个开关元件间的中点与第一电力配线连接。上述腿的两个开关元件通过如上所述的ECU和未示出的栅极驱动器进行PWM控制,从而逐级降低从电池200供给的DC电力。
第一电容器单元350包括第一电容器351、第一平滑母线352和第二平滑母线353。如图1所示,第一平滑母线352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一电源母线311。第二平滑母线353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二电源母线312。注意,第一平滑母线352和第一电源母线311可以是一体的或者可以彼此分离。第二平滑母线353和第二电源母线312可以是一体的或者可以彼此分离。
第一电容器351连接在第一平滑母线352与第二平滑母线353之间。第一电容器351的两个电极中的一个连接到第一平滑母线352。第一电容器351的两个电极中的另一个连接到第二平滑母线353。第一电容器351对应于平滑电容器。
第二电容器单元360包括第二电容器361、第三平滑母线362和第四平滑母线363。第三平滑母线362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一平滑母线352。第四平滑母线363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二平滑母线353。注意,第一平滑母线352和第三平滑母线362可以是一体的或者可以彼此分离。第二平滑母线353和第四平滑母线363可以是一体的或者可以彼此分离。
第二电容器361连接在第三平滑母线362与第四平滑母线363之间。第二电容器361的两个电极中的一个连接到第三平滑母线362。第二电容器361的两个电极中的另一个连接到第四平滑母线363。
然后,第三平滑母线362和第四平滑母线363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逆变器370。
利用如上所述的连接构造,第一电容器351、第二电容器361和逆变器370分别电连接到电池200。电池200的DC电力分别被供给至第一电容器351、第二电容器361和逆变器370。
注意,电力转换装置300不必包括第一电容器单元350和第二电容器单元360两者。替代地,还可以采用电力转换装置300仅包括第一电容器单元350的构造。
逆变器370具有三个相或更多个相的腿,上述腿并联连接在第三平滑母线362与第四平滑母线363之间。具有三个相或更多个相的每个腿具有串联连接的两个开关元件。母线连接到上述开关元件的中点。上述母线电连接到电动机400的定子线圈。开关元件由如上所述的ECU和栅极驱动器进行PWM控制。通过这种方式,从电池200供给的DC电力被转换成AC电力。在电动机400处通过再生(发电)产生的AC电力被转换成DC电力。
本实施例中的逆变器370除了如上所述的多个开关元件之外,还包括用于对多个开关元件进行冷却的冷却体。冷却体包括制冷剂供给管、制冷剂排出管和多个中继管,上述多个中继管连接并中继在制冷剂供给管与制冷剂排出管之间。制冷剂流入这三个管中。制冷剂从制冷剂供给管经由多个中继管向制冷剂排出管流动。
制冷剂供给管和制冷剂排出管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多个中继管分别从制冷剂供给管延伸到制冷剂排出管。多个中继管在制冷剂供给管和制冷剂排出管分别延伸的方向上分开布置。
相邻的两个中继管之间形成有空隙。开关元件设置在上述空隙处。开关元件将中继管道接触。在开关元件处产生的热量经由中继管释放到制冷剂。
注意,可以采用IGBT、MOSFET等作为如上所述的开关元件。作为用于形成开关元件的材料,可以使用诸如Si的半导体和诸如SiC的宽能隙半导体(wide-gap semiconductor)。
<电力转换装置的机械连接构造>
接下来,对电力转换装置300的机械连接构造进行描述。端子块310包括母线壳体313,上述母线壳体313容纳如上所述的第一母线311和第二电源母线312。母线壳体313由绝缘树脂材料形成。母线壳体313通过螺栓等固定到底盘381。
如图3和图4所示,滤波器320包括滤波器壳体327,上述滤波器壳体327容纳如上所述的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滤波器壳体327由绝缘树脂材料形成。如图3所示,滤波器壳体327通过螺栓等固定到底盘381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滤波器壳体327上形成有局部凹陷的第二凹入部327a。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二凹入部327a中。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分别通过绝缘树脂构件328固定到第二凹入部327a内的滤波器壳体327。除了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焊接到相应母线的部分之外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埋设在树脂构件328中。使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的相应端子延伸的第一延长母线323至第四延长母线326分别位于树脂构件328的外侧。
如图4所示,第一延长母线323通过第一螺栓391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一电源母线311。由此,第一延长母线323和第一电源母线311通过第一螺栓391机械连接(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第二延长母线324通过第二螺栓392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一电路母线331。由此,第二延长母线324和第一电路母线331通过第二螺栓392固定到滤波器壳体327。
以类似的方式,第三延长母线325通过第三螺栓393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二电源母线312。由此,第三延长母线325和第二电源母线312通过第三螺栓393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第四延长母线326通过第四螺栓394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二电路母线332。由此,第四延长母线326和第二电路母线332通过第四螺栓394固定到滤波器壳体327。在图1中,第一螺栓391至第四螺栓394分别用白色圆圈表示。
注意,还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延长母线通过焊接等局部地机械和电气地接合到电源母线等,而延长母线通过螺栓连接到电源母线。在这种情况下,延长母线不必通过螺栓电连接到电源母线。
以类似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延长母线通过焊接等局部地机械和电气地接合到电路母线等,而延长母线通过螺栓电连接到电路母线。在这种情况下,延长母线不必通过螺栓电连接到电路母线。
图2所示的第一电容器单元350包括第一电容器壳体354,上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容纳上述第一电容器351、第一平滑母线352和第二平滑母线353。第一电容器壳体354由绝缘树脂材料形成。第一平滑母线352和第二平滑母线353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通过例如内嵌模制而被插入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中。然后,第一电容器壳体354通过螺栓等固定到连接壁382。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长母线323和第一电源母线311以及第三延长母线325和第二电源母线312分别栓接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图2所示的第二电容器单元360也包括以与第一电容器单元350类似的方式由绝缘树脂材料形成的第二电容器壳体36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的,第二电容器单元360具有比第一电容器单元350的尺寸大的尺寸。
由于图1所示的电路构造,因此,第二电容器单元360可能比第一电容器单元350更远离端子块310布置。因此,第一延长母线323和第三延长母线325并未栓接到第二电容器壳体364,而是栓接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电力转换装置300的作用效果进行描述。如上所述,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固定到滤波器壳体327。此外,分别连接到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的第一电路母线331和第二电路母线332固定到滤波器壳体327。
因此,抑制了因诸如车辆的振动之类的外力而引起的第一线圈321和第一电路母线331的独立振动。以类似的方式,抑制了第二线圈322和第二电路母线332的独立振动。通过这种方式,抑制了施加到第一线圈321和第一电路母线331的连接部以及第二线圈322和第二电路母线332的连接部中的每一个的应力。抑制了在线圈和电路母线的这些连接部处发生电连接故障。
如上所述,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固定到滤波器壳体327。与第一线圈321连接的第一电源母线311和与第二线圈322连接的第二电源母线312分别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滤波器壳体327和第一电容器壳体354分别固定到壳体380。
以这种方式,滤波器壳体327经由壳体380间接地联结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因此,抑制了由于诸如车辆的振动之类的外力而引起的第一线圈321和第一电源母线311的独立振动。以类似的方式,抑制了第二线圈322和第二电源母线312的独立振动。通过这种方式,抑制了施加到第一线圈321和第一电源母线311的连接部以及第二线圈322和第二电源母线312的连接部中的每一个的应力。抑制了在线圈和电源母线的这些连接部处发生电连接故障。
注意,为了更有效地抑制线圈和电源母线的独立振动,还可以采用通过装配等将滤波器壳体327直接联结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的构造。滤波器壳体327和第一电容器壳体354的联结形式没有特别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将第一电源母线311和第二电源母线312分别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的示例。然而,也可以采用第一电源母线311和第二电源母线312分别固定到滤波器壳体327的构造。也可以采用第一电源母线311和第二电源母线312分别固定到母线壳体313的构造。
如上所述,转换器330是其中在配线板上安装有电子元件的电路基板。滤波器320没有安装在该配线板上。因此,可以确定滤波器320的无源元件的尺寸,而与配线板的尺寸和刚度无关。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使用图5和图6对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根据下面描述的每个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的电力转换装置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下面将省略对共同点的描述,并且将主要描述不同点。此外,在以下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分配至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指示的那些相同的部件。
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一个示例,其中滤波器320包括滤波器壳体327,并且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被容纳在滤波器壳体327中。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被容纳在母线壳体313中。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母线壳体313上形成局部凹陷的第一凹入部313a。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一凹入部313a中。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分别通过树脂构件328固定到第一凹入部313a内的母线壳体313。
如图6所示,第一延长母线323和第一电源母线311通过第一螺栓391机械连接(固定)到母线壳体313。第二延长母线324和第一电路母线331通过第二螺栓392固定到母线壳体313。
以类似的方式,第三延长母线325和第二电源母线312通过第三螺栓393固定到母线壳体313。第四延长母线326和第二电路母线332通过第四螺栓394固定到母线壳体313。
如上所述,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分别固定到母线壳体313。此外,连接到第一线圈321的第一电路母线331和第一电源母线311以及连接到第二线圈322的第二电路母线332和第二电源母线312分别固定到母线壳体313。
因此,抑制了因诸如车辆的振动之类的外力而引起的第一线圈321、第一电路母线331和第一电源母线311的独立振动。以类似的方式,抑制了第二线圈322、第二电路母线332和第二电源母线312的独立振动。通过这种方式,抑制了施加到第一线圈321和第一电路母线331的连接部以及第一线圈321和第一电源母线311的连接部中的每一个的应力。抑制了施加到第二线圈322和第二电路母线332的连接部以及第二线圈322和第二电源母线312的连接部中的每一个的应力。其结果是,抑制了在线圈与电路母线的连接部以及线圈与电源母线的连接部中的每一个处发生电连接故障。
注意,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300包括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力转换装置300的部件等同的部件。因此,不用说,提供了等同的作用效果。这同样也适用于将在下面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和变形例。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使用图7和图8对第三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第二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容纳在母线壳体313中的示例。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容纳在第一电容器壳体354中。
如图7和图8所示,在第一电容器壳体354上形成有局部凹陷的第三凹入部354a。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三凹入部354a中。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分别通过绝缘树脂构件328固定到第三凹入部354a内的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如图8所示,第一延长母线323和第一电源母线311通过第一螺栓391机械连接(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第二延长母线324和第一电路母线331通过第二螺栓392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以这种方式,第三延长母线325和第二电源母线312通过第三螺栓393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第四延长母线326和第二电路母线332通过第四螺栓394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如上所述,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分别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此外,连接到第一线圈321的第一电路母线331和第一电源母线311以及连接到第二线圈322的第二电路母线332和第二电源母线312分别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因此,以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力转换装置300类似的方式,在本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300中,抑制了在线圈与电路母线的连接部以及线圈与电源母线的连接部中的每一个处发生电连接故障。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使用图9和图10对第四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容纳在第一电容器壳体354中的示例。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容纳在滤波器壳体327中。滤波器壳体327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以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方式,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设置在滤波器壳体327的第二凹入部327a中。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通过树脂构件328固定到第二凹入部327a内的滤波器壳体327。
如图9和图10所示,滤波器壳体327通过螺栓等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此外,第一延长母线323和第一电源母线311通过第一螺栓391机械地连接(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第二延长母线324和第一电路母线331通过第二螺栓392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第三延长母线325和第二电源母线312通过第三螺栓393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第四延长母线326和第二电路母线332通过第四螺栓394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如上所述,容纳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的滤波器壳体327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此外,第一电路母线331和第一电源母线311以及第二电路母线332和第二电源母线312分别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
因此,例如,以与第三实施例中的电力转换装置300类似的方式,在本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300中,抑制了在线圈与电路母线的连接部以及线圈与电源母线的连接部中的每一个处发生电连接故障。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将滤波器壳体327、第一电源母线311、第二电源母线312、第一电路母线331以及第二电路母线332分别固定到第一电容器壳体354的示例。但是,也可以采用将滤波器壳体327、第一电源母线311、第二电源母线312、第一电路母线331和第二电路母线332分别固定到母线壳体313的构造。
尽管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
(其它变形例)
在各个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电力转换装置300的各种部件被栓接的示例。上述多个螺栓的紧固方向是相同的。特别地,逆变器370通过螺栓紧固到壳体380的方向与相应的第一螺栓391至第四螺栓394的紧固方向相同。通过以这种方式使紧固方向相同,栓接工作变得容易。
在各个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电力转换装置300被包括在用于电动车辆的车载系统100中的示例。然而,电力转换装置300的应用不特别受上述示例的限制。例如,也可以采用将电力转换装置300包括在具有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中的构造。此外,例如,电力转换装置300可以设置在除了车辆之外的任意设备或装备中。
在各个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电力转换装置300连接到一个电动机400的构造。然而,也可以采用电力转换装置300连接到两个电动机400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转换装置300包括两个逆变器370。

Claims (13)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
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连接到电池;
转换器,所述转换器构造成转换经由所述滤波器供给的所述电池的电压;以及
电路母线,所述电路母线构造成将所述滤波器与所述转换器连接,
其中,所述滤波器包括连接到所述电路母线的无源元件、构造成容纳所述无源元件的滤波器壳体以及将所述无源元件固定到所述滤波器壳体的树脂构件,
所述电路母线固定到所述滤波器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母线,所述电源母线构造成将所述电池与所述无源元件连接;
电容器单元,所述电容器单元具有连接到所述电池的平滑电容器和构造成容纳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电容器壳体;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构造成容纳所述滤波器、所述转换器、所述电路母线、所述电源母线和所述电容器单元中的每一个,
其中,所述电源母线固定到所述电容器壳体,
所述滤波器壳体和所述电容器壳体分别固定到所述壳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滤波器壳体处形成局部凹陷的凹入部,
所述无源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凹入部,
所述无源元件的一部分被埋入所述树脂构件中。
4.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
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连接到电池;
转换器,所述转换器构造成转换经由所述滤波器供给的所述电池的电压;
端子块,所述端子块具有构造成将所述电池与所述滤波器连接的电源母线和构造成容纳所述电源母线的母线壳体;以及
电路母线,所述电路母线构造成将所述滤波器与所述转换器连接,
其中,所述滤波器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源母线和所述电路母线中的每一个的无源元件以及将所述无源元件固定到所述母线壳体的树脂构件,
所述电路母线固定到所述母线壳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母线固定到所述母线壳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母线壳体处形成局部凹陷的凹入部,
所述无源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凹入部,
所述无源元件的一部分被埋入所述树脂构件中。
7.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
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连接到电池;
转换器,所述转换器构造成转换经由所述滤波器供给的所述电池的电压;
电容器单元,所述电容器单元具有连接到所述电池的平滑电容器和构造成容纳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电容器壳体;以及
电路母线,所述电路母线构造成将所述滤波器与所述转换器连接,
其中,所述滤波器包括连接到所述电路母线的无源元件和将所述无源元件固定到所述电容器壳体的树脂构件,
所述电路母线固定到所述电容器壳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源母线,所述电源母线构造成将所述电池与所述无源元件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母线固定到所述电容器壳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容器壳体处形成局部凹陷的凹入部,
所述无源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凹入部,
所述无源元件的一部分被埋入所述树脂构件中。
10.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
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连接到电池;
转换器,所述转换器构造成转换经由所述滤波器供给的所述电池的电压;
端子块,所述端子块具有构造成将所述电池与所述滤波器连接的电源母线和构造成容纳所述电源母线的母线壳体;
电路母线,所述电路母线构造成将所述滤波器与所述转换器连接;以及
电容器单元,所述电容器单元具有连接到所述电池的平滑电容器和构造成容纳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电容器壳体,
其中,所述滤波器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源母线和所述电路母线中的每一个的无源元件、构造成容纳所述无源元件的滤波器壳体以及将所述无源元件固定到所述滤波器壳体的树脂构件,
所述滤波器壳体和所述电路母线中的每一个固定到所述母线壳体或所述电容器壳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母线与所述滤波器壳体和所述电路母线中的每一个一起被固定到所述母线壳体或所述电容器壳体。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滤波器壳体处形成局部凹陷的凹入部,
所述无源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凹入部,
所述无源元件的一部分被埋入所述树脂构件中。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波器是共模噪声滤波器,
所述无源元件包括磁耦合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
CN201911365261.2A 2018-12-27 2019-12-26 电力转换装置 Active CN111404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4367 2018-12-27
JP2018244367A JP7263766B2 (ja) 2018-12-27 2018-12-27 電力変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4397A true CN111404397A (zh) 2020-07-10
CN111404397B CN111404397B (zh) 2023-12-22

Family

ID=71079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5261.2A Active CN111404397B (zh) 2018-12-27 2019-12-26 电力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63766B2 (zh)
CN (1) CN111404397B (zh)
DE (1) DE102019135813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3015U (ja) * 1992-01-30 1993-08-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ラインフィルタ
US20080130223A1 (en) * 2006-11-02 2008-06-05 Hitachi, Ltd. Power Converter
JP2009232564A (ja) * 2008-03-21 2009-10-08 Denso Corp 電力変換装置
JP2009295632A (ja) * 2008-06-02 2009-12-17 Honda Motor Co Ltd コンデンサ搭載型インバータユニット
CN103891116A (zh) * 2011-10-31 2014-06-25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US20150340933A1 (en) * 2013-02-20 2015-11-26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utomotive Thermal Systems Co., Ltd.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JP2017121161A (ja) * 2015-12-24 2017-07-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ト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JPWO2016132851A1 (ja) * 2015-02-19 2017-08-1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7208943A (ja) * 2016-05-19 2017-11-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8160995A (ja) * 2017-03-23 2018-10-11 株式会社Soken 電力変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0496B2 (ja) 2015-12-17 2019-07-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US10404186B2 (en) 2016-10-27 2019-09-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wer module systems and methods having reduced common mode capacitive currents and reduc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3015U (ja) * 1992-01-30 1993-08-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ラインフィルタ
US20080130223A1 (en) * 2006-11-02 2008-06-05 Hitachi, Ltd. Power Converter
JP2009232564A (ja) * 2008-03-21 2009-10-08 Denso Corp 電力変換装置
JP2009295632A (ja) * 2008-06-02 2009-12-17 Honda Motor Co Ltd コンデンサ搭載型インバータユニット
CN103891116A (zh) * 2011-10-31 2014-06-25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US20150340933A1 (en) * 2013-02-20 2015-11-26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utomotive Thermal Systems Co., Ltd.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JPWO2016132851A1 (ja) * 2015-02-19 2017-08-1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7121161A (ja) * 2015-12-24 2017-07-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ト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17208943A (ja) * 2016-05-19 2017-11-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8160995A (ja) * 2017-03-23 2018-10-11 株式会社Soken 電力変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08250A (ja) 2020-07-09
JP7263766B2 (ja) 2023-04-25
DE102019135813A1 (de) 2020-07-02
CN111404397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67029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5189120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0183750A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20150340934A1 (en) Inverter Device and Inverter Device Integrated with Motor
JP2020022287A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20230223863A1 (en)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CN111404397B (zh) 电力转换装置
JP7294247B2 (ja) 電気ユニット
WO2020195788A1 (ja) 機電一体型ユニット
JP7294058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7151621B2 (ja) 電力変換機
JP2021175202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4342240A (zh) 电力转换电路用通电部
JP732283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7211337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20162226A (ja) 電力変換ユニット
WO2021256175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22149366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4619862B (zh) 旋转电机单元
JP7334750B2 (ja) 電気機器
EP4175135A1 (en) Vehicle drive unit
JP7380524B2 (ja) 電力変換ユニット
JP2018061324A (ja) 電力変換器
JP2023160164A (ja) 電気機器
JP2023161479A (ja) 電気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