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9651A -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9651A
CN111399651A CN202010193986.4A CN202010193986A CN111399651A CN 111399651 A CN111399651 A CN 111399651A CN 202010193986 A CN202010193986 A CN 202010193986A CN 111399651 A CN111399651 A CN 111399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hand
holding
preset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39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健
许邹明
雷杰
何龙
张丹
吴信涛
刘纯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39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96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9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9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对显示画面的方向不能精准地与用户需求匹配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握持移动终端的手相对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手接触或者靠近终移动终端的位置;将第一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比对,得到手与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预设数据包括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方式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将第一预设数据与第二预设数据比对,得到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第二预设数据包括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根据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Description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只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其中,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会对移动终端的画面显示方向有不同的需求。
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一般重力感应器控制移动终端的画面显示方向,然而,上述的显示画面控制方式不能更精准的是画面显示方向与用户需求匹配,即画面显示方向的控制会在一些场景下出现“失控”的情况。例如,当用户在侧卧的姿势下,单手握持移动终端时,由于重力感应的方向和用户需求的方向不一致,会出现显示画面的方向不符合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对显示画面的方向不能精准地与用户需求匹配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精准地与用户需求匹配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握持移动终端的手相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手接触或者靠近所述终移动终端的位置;
将所述第一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比对,得到所述手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括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方式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
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与第二预设数据比对,得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包括符合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
根据所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获取握持移动终端的手相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包括:检测所述手靠近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信号的强弱,得到所述第一信息。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包括: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感应信息,将所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和所述重力感应信息相结合,得到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之后还包括:存储所述显示方向以及所述显示方向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将所述第一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比对,得到所述手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之前包括:采集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方式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得到所述第一预设数据,以及采集符合用户生理结构的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以得到所述第二预设数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装置,基于上述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握持移动终端的手相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手接触或者靠近所述终移动终端的位置;
第一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比对,得到所述手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括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方式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二比对单元,所述第一预设数据与第二预设数据比对,得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包括符合用户生理结构的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获取单元还包括: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手靠近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信号的强弱,得到所述第一信息。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方向的控制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显示结构,具有显示面;外壳,覆盖所述显示结构的非显示面,所述外壳包括靠近所述显示结构的内表面以及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所述外壳由绝缘材料形成;电容感应结构,所述电容感应结构的电极布满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与所述显示结构是固定或者是可分离的。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和电容感应结构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获取的第一信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得到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显示结构;11、显示面;2、外壳;3、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发明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包括:
S11、获取握持移动终端的手相对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手接触或者靠近终移动终端的位置。
其中,当手握持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能够感应到手握持其的具体位置,具体的能够感应到直接与移动终端接触的位置以及手与移动终端靠近的位置,也就是说可以得到手握持移动终端部分的形状,如图6所示,其中图6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手在移动终端上的位置和形状。
S12、将第一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比对,得到手与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预设数据包括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方式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第一预设数据可是预先存储至移动终端中的,且第一预设数据中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与手接触或者靠近终移动终端形成的形状是对应的,即第一预设数据中有与不同的第一信息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这样通过步骤S11中的第一信息能够从第一预设数据得到具体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7所示。
S13、将第一预设数据与第二预设数据比对,得到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第二预设数据包括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
其中,第二预设数据可是预先存储至移动终端中的,且第二预设数据中的用户生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与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是对应的,即第二预设数据中与第一预设数据中不同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对应的用户生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这样通过第一预设数据与第二预设数据比对能够的到用户生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需要说明的是,“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是指一般使用移动终端时符合用户生理结构的、比较合理、舒服的姿势。
S14、根据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本实施例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中,通过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这样更加精准的将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调整至用户需要的方式(如当用户侧卧),从而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包括:
S21、采集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方式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得到第一预设数据,以及采集符合用户生理结构的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以得到第二预设数据。
其中,第一预设数据中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与手接触或者靠近终移动终端形成的形状是对应的,即第一预设数据中有与不同的第一信息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第一预设数据中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与手接触或者靠近终移动终端形成的形状是对应的,即第一预设数据中有与不同的第一信息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
S22、获取握持移动终端的手相对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手接触或者靠近终移动终端的位置。
具体的,获取握持移动终端的手相对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包括:检测手靠近移动终端产生的信号的强弱,得到第一信息。
例如,一般握持移动终端的手在之间位置是受力点,则在手指受力点的位置的感应信号最强,随着手逐渐远离移动终端的位置感应信号变弱,最终形成第一信息,如图6所示,其中图6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手在移动终端上的位置和形状。
S23、将第一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比对,得到手与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预设数据包括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方式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7所示。
S24、将第一预设数据与第二预设数据比对,得到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第二预设数据包括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
需要说明的是,“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是指一般使用移动终端时符合用户生理结构的、比较合理、舒服的姿势。
S25、根据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具体的,根据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重力感应信息,将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和重力感应信息相结合,得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其中,也就是说将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和重力感应信息相结合得到的显示方向更加精准。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将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和其他类型感应信息相结合,得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S26、存储显示方向以及显示方向对应的第一信息。
其中,也就是说每一次的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的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均可存储至移动终端中,并且可以将相关信息归纳至第一预设数据或者第二预设数据中,以使在下一次的显示方向的判断中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得到显示方向。
本实施例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中,通过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这样更加精准的将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调整至用户需要的方式(如当用户侧卧),从而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装置,基于实施例1或者2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握持移动终端的手相对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手接触或者靠近终移动终端的位置。获取单元还包括: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手靠近移动终端产生的信号的强弱,得到第一信息。
第一比对单元,用于将第一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比对,得到手与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预设数据包括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方式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二比对单元,用于将第一预设数据与第二预设数据比对,得到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第二预设数据包括符合用户生理结构的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
其中,获取单元、第一比对单元和第二比对单元可以分别是包含在移动终端的触摸(touch)驱动电路中的模块。获取单元主要通过读取移动终端电容感应结构的电极感应到的信号以实现对第一信息的获取。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其中,计算单元可以是集成在移动终端的内部芯片上的控制电路,或者其他适合的控制模块。
本实施例的显示方向的控制装置中,通过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这样更加精准的将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调整至用户需要的方式(如当用户侧卧),从而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实施例3的显示方向的控制装置。
优选的,该移动终端还包括:显示结构1,具有显示面11;外壳2,覆盖显示结构1的非显示面11,外壳2包括靠近显示结构1的内表面以及与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外壳2由绝缘材料形成;电容感应结构,电容感应结构的电极3布满外壳2的内表面。
其中,也就是说当移动终端的正面是显示面11,而外壳2位于移动终端的侧面以及背面,那么电容感应结构电极3也位于移动终端的侧面以及背面。
优选的,外壳2与显示结构1是固定或者是可分离的。
其中,也就是说外壳2与显示结构1可以是一体的,如图4所示;外壳2与显示结构1也可以是可分开的两部分,即当将外壳2与显示结构1分离也不会影响显示结构1正常使用性能,当外壳2与显示结构1结合在一起时,外壳2的电极3会与显示结构1中的控制芯片电连接,如图5所示。
具体的,外壳2可以采用非导电材质制作,如陶瓷、玻璃等。电容感应结构的电极3可以为适合的各种形状,如菱形、条状等;电容感应结构的电极3可以由氧化铟锡、纳米银等导电材料形成,且电容感应结构的电极3可以为多层结构或单层结构等。
具体的,该移动终端可为液晶显示面11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11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握持移动终端的手相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手接触或者靠近所述终移动终端的位置;
将所述第一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比对,得到所述手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括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方式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
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与第二预设数据比对,得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包括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
根据所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握持移动终端的手相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包括:
检测所述手靠近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信号的强弱,得到所述第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感应信息,将所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和所述重力感应信息相结合,得到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之后还包括:
存储所述显示方向以及所述显示方向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比对,得到所述手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之前包括:
采集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方式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得到所述第一预设数据,以及采集符合用户生理结构的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以得到所述第二预设数据。
6.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握持移动终端的手相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手接触或者靠近所述终移动终端的位置;
第一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比对,得到所述手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括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多个方式对应的手和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二比对单元,所述第一预设数据与第二预设数据比对,得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包括符合用户生理结构的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多个姿势;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势,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包括: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手靠近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信号的强弱,得到所述第一信息。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显示方向的控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结构,具有显示面;
外壳,覆盖所述显示结构的非显示面,所述外壳包括靠近所述显示结构的内表面以及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所述外壳由绝缘材料形成;
电容感应结构,所述电容感应结构的电极布满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显示结构是固定或者是可分离的。
CN202010193986.4A 2020-03-19 2020-03-19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13996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3986.4A CN111399651A (zh) 2020-03-19 2020-03-19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3986.4A CN111399651A (zh) 2020-03-19 2020-03-19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9651A true CN111399651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4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3986.4A Pending CN111399651A (zh) 2020-03-19 2020-03-19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965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846A (zh) * 2015-05-14 2016-0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屏幕方向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5739693A (zh) * 2016-01-27 2016-07-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横竖转换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6674011U (zh) * 2016-09-14 2017-11-24 夏北光 一种后壳具有触摸板操作功能的智能手机
CN109388320A (zh) * 2018-10-22 2019-02-26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851067A (zh) * 2019-10-29 2020-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846A (zh) * 2015-05-14 2016-0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屏幕方向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5739693A (zh) * 2016-01-27 2016-07-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横竖转换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6674011U (zh) * 2016-09-14 2017-11-24 夏北光 一种后壳具有触摸板操作功能的智能手机
CN109388320A (zh) * 2018-10-22 2019-02-26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851067A (zh) * 2019-10-29 2020-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9778B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ingerprint sensor
CN206147524U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
KR102160767B1 (ko) 제스처를 감지하여 기능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CN203178852U (zh) 保护盖和附件设备
EP2194453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aking up the same from sleep mode through touch screen
US9489018B2 (en) Input detection system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688315B1 (en) Proximity input detection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KR20170036687A (ko) 커버 유리내 고해상도 전계 감지기
EP3518085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3809792A (zh) 触控显示器
JPH06119090A (ja) 省電力制御方式
WO2004090705A1 (ja) 入力装置、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モード切替方法
CN110998497A (zh) 包含力传感器的电子装置及其电子装置控制方法
CN109690269A (zh) 传感器、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156712A (zh) 一种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682537A (zh) 一种终端防误触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6775331A (zh) 一种组合触控操作装置、终端及方法
CN106598441A (zh) 一种终端横竖屏模式的设置装置、终端及方法
KR20140137629A (ko) 이어폰 연결을 감지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US2023005126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ing content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04631840U (zh) 一种与触控屏技术相结合的指纹识别系统
CN110431518A (zh) 一种输出触控信号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873838A (zh) 一种终端触控输入装置、终端及方法
CN111399651A (zh)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CN106886098B (zh)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