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8320A -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8320A
CN109388320A CN201811231637.6A CN201811231637A CN109388320A CN 109388320 A CN109388320 A CN 109388320A CN 201811231637 A CN201811231637 A CN 201811231637A CN 109388320 A CN109388320 A CN 109388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mobile terminal
display direction
posture
h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16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炽强
刘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316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83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8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832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将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手持姿势匹配。本申请通过将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设置为与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匹配的方式,可以借助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建立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方式之间的关联,使得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为预期中的正确显示方向。

Description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移动设备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会对移动终端屏幕的画面显示方向有不同的需求。
目前,移动终端屏幕的画面显示方向一般都是通过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控制的,在一些使用场景下容易出现“失控”的情况。例如,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拍摄(水平放置的)文档时,常常需要控制移动终端处于水平或近似水平状态以增加拍摄效果,但是拍摄时画面的显示方向无法通过上述方式控制;再例如,移动终端放置于(水平)桌面时,其屏幕的画面显示方向会保持放置之前的偏转状态、或由于重力传感器获得的信号无法确定水平方向而随机变化显示方向,另外,如果用户的位置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调整移动终端才能使得画面显示方向和用户的观看方向一致,这样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是提供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旨在改善现有技术控制移动终端显示方向的方式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将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手持姿势匹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传感器、处理器及存储器,处理器与传感器、存储器耦接;其中,传感器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计算机程序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并控制传感器以实现上述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将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手持姿势匹配。本申请通过将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设置为与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匹配的方式,可以借助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建立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方式之间的关联,使得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为预期中的正确显示方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2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用户单手操作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用户双手操作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处于水平状态时,其显示方向的一种情况;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移动设备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会对移动终端屏幕的画面显示方向有不同的需求。目前,移动终端屏幕的画面显示方向一般都是通过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控制的,在一些使用场景下容易出现“失控”的情况,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级本等便携移动设备,具有显示屏、壳体等基本结构,也具有可手持、便携等优点,适合用户在任意位置观看。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
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一般会通过手持的方式握住移动终端(简称,手持移动终端)来控制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的距离、方位等,以使得移动终端位于一个相对于用户较合理的使用位置,从而便于用户操作、查看移动终端。那么,手持姿势可以指用户手持移动终端时的姿势。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查看移动终端,一般需要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显示方向朝向用户,也即是,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显示方向需要符合正常人操作、查看移动终端的一般习惯。目前,一般是通过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控制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以达到显示屏的显示方向满足用户正常使用的目的。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基于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一般方式或习惯,每一特定的手持姿势一般会对应着特定的显示方向,例如,用户单手操作手机浏览网页时,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一般为竖向显示;用户双手操作玩游戏时,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一般为横向显示。因此,基于上述手持姿势与显示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的手持姿势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从而可以辅助或代替现有的通过重力感应器、陀螺仪等控制显示方向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手持姿势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当然也会因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习惯而略有差异。
本实施例中,本步骤可以检测用户手持移动终端时手部各部分的位置分布,其中,手部各部分包括左手、右手及手指、手心。
如上所述,每一特定的手持姿势一般会对应着特定的显示方向,那么,当用户以某一特定的姿势手持移动终端时,其手部各部分(例如,左手、右手及手指、手心等)相对于移动终端的位置分布一般是相对固定的。例如,用户单手操作(左手或右手)手机浏览网页时,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一般为竖向显示,此时,大拇指与其他手指一般相对地分别位于手机的左右边框附近,手心一般相对于手机后盖;用户双手操作玩游戏时,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一般为横向显示,此时,左手及其手指、手心一般位于手机的顶部,右手及其手指、手心一般位于手机的底部。
可选地,本步骤中可以检测手部各部分在移动终端上形成的热源点和/或压力点,进而得到上述手部各部分在移动终端上的位置分布。
如上所述,当用户以某一特定的姿势手持移动终端时,其手部各部分(例如,左手、右手及手指、手心等)相对于移动终端的位置分布一般是相对固定的,那么,当手部各部分与移动终端接触时,相应地会形成位置分布相对固定的热源点和/或压力点等;反过来,通过检测手部各部分与移动接触时形成的热源点和/或压力点等的位置分布,即可获得上述手持姿势。
以手机为例,手机机身(诸如,后盖、边框及显示屏等)上可以设置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等,其中,传感器可以以阵列方式进行设置,例如,在手机(左、右)边框上沿着顶部至底部的方向分别设置一列传感器,在手机后盖上阵列式地设置多列传感器,还可以在手机显示屏上阵列式地集成一些传感器,其中,手机机身上不同部位的传感器的设置密度可以是不一样的,并且在初始状态(没有外物与手机接触)下,这些阵列式分布的传感器可以显示出手机机身的轮廓。那么,在用户手持手机时,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用户手部各部分(例如,左手、右手及手指、手心等)在移动终端上形成的热源点和/或压力点,其中,这些热源点、压力点可以包括温度值大小、压力值大小以及手部各部分与手机机身接触的面积大小等信息,进一步地,可以将这些热源点和/或压力点相对于手机机身的位置绘制成“地图”,从而得到上述手部各部分在手机机身上的位置分布,进而得到上述手持姿势。
可选地,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发热较严重或环境温度较高时,优先以压力点相对于机身的位置分布作为判断手持姿势的依据。
可选地,移动终端按照预定周期检测上述热源点和/或压力点,例如,设定检测周期为5s、10s、15s等,当然该检测周期值可以由用户自由设定。
步骤S12:将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手持姿势匹配。
如上所述,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将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手持姿势匹配,可以便于用户进行操作、查看,从而可以辅助或代替现有的通过重力感应器、陀螺仪等控制显示方向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手势匹配的显示方向可以是文档、视频、游戏画面等适合用户查看、操作的显示方向。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与手势匹配的显示方向还可以是拍摄照片或视频过程中便于用户查看、操作的显示方向,并且,这种显示方向还可以随文件内容一起被保存下来,以便于用户后期对图片文件、视频文件等进行查看、处理等操作。
参阅图2,图2是图1中步骤S12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由于自然状态下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一般具有特定的相互位置分布;手握持物体的状态下,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相对于所持物体一般也具有特定的相互位置分布,例如,用户单手操作(左手或右手)手机浏览网页时,大拇指与其他手指一般相对地分别位于手机的左右边框附近,手心一般相对于手机后盖。这些手部各部分的特定的相互位置分布,可以作为进一步详细控制显示方向的依据。
步骤S121:以手部各部分的位置分布判断手持姿势为单手操作还是双手操作。
若手持姿势为单手操作,则执行步骤S122、步骤S124及步骤S126;若手持姿势为双手操作,则执行步骤S123、步骤S125及步骤S127。
步骤S122:设置显示方向为竖向显示。
步骤S124:判断手部各部分是否分布于移动终端的顶部。
在步骤S124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26;反之,在步骤S124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122。
步骤S126:将竖向显示旋转180°。
一般情况下,用户单手操作移动终端时,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主要集中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包括左右边框及后盖),如图3所示,此时,与手持姿势匹配的显示方向应该是从顶部至底部的竖向显示;反之,如果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主要集中于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俗称,“拿倒了”),那么需要将竖向显示旋转180°,以满足用户的正常使用。
步骤S123:设置显示方向为横向显示。
步骤S125:判断左手及右手是否分别分布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及顶部。
在步骤S125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27;反之,在步骤S125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123。
步骤S127:将横向显示旋转180°。
一般情况下,用户双手操作移动终端时,左手及其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主要集中于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右手及其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主要集中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如图4所示,此时,与手持姿势匹配的显示方向应该是从右边框至左边框的横向显示;反之,如果左手及其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主要集中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右手及其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主要集中于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俗称,“拿反了”),那么需要将横向显示旋转180°,以满足用户的正常使用。
下面以一个实际的例子进行说明:
以手机为例,用户通过右手手持手机,可以逛网店、贴吧论坛等,也可以玩一些类似于消消乐的竖屏游戏,当然还可以进行其他操作;此时,用户的手指、手心相对于手机机身的位置分布是相对固定的,例如,手心相对于手机后盖,除大拇指之外的其他手指位于手机左边框附近区域,通过这种特定的姿势可以握持手机,再通过大拇指在显示屏上进行诸如滑动、点击等动作可以实现操作、查看的目的,如图3所示;那么,可以依据用户手持手机的姿势,将手机显示屏的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手持手机的姿势匹配,例如,设置手机显示屏为从顶部至底部的竖向显示,从而便于用户进行操作、查看。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将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手持姿势匹配。本申请通过将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设置为与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匹配的方式,可以借助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建立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方式之间的关联,使得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为预期中的正确显示方向。
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21: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
步骤S22:判断手持姿势与预设姿势之间的匹配度是否大于或等于匹配阈值。
其中,预设姿势与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例如,用户单手操作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一般为竖向显示,与该竖向显示相对应的手持姿势为:大拇指与其他手指一般相对地分别位于移动终端的左右边框附近,手心一般相对于移动终端后盖,如图3所示;用户双手操作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一般为横向显示,与该横向显示相对应的手持姿势为:左手及其手指、手心一般位于移动终端的顶部,右手及其手指、手心一般位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如图4所示。
可选地,预设姿势作为三维图像预存于移动终端,该三位图像可以包括左手、右手及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相对于移动终端的位置分布,以及该位置分布与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匹配阈值大于或等于80%,该匹配阈值用于衡量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姿势与预设姿势之间的匹配度,匹配度越高,意味着该预设姿势对应的显示方向越是用户当前需要的显示方向。
在步骤S2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23;反之,在步骤S2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24。
步骤S23:将显示方向设置为与预设姿势匹配。
步骤S24:移动终端发出提示信息。
可选地,提示信息为弹框、声音、震动等,用于提醒用户将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设置为与预设姿势匹配可能失败。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31: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可以指用户手持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或将移动终端放置于水平或近似水平的桌面等,例如,手机的显示屏所在平面与水平面(近似)平行时,可以认为此时手机处于上述水平状态。
然而,在水平状态下,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无法正常工作以控制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显示方向,或者说,显示方向并不是方便用户查看或操作的方向,如图7所示,甚至会出现显示方向频繁跳转的现象,导致用户体验效果不佳。
例如,用户使用手机拍摄放在桌面的文档,在此使用场景下用户在手持手机时需要将手机水平放置或近似水平放置,以使得手机的后置摄像头能够尽可能多地拍摄到文档内容,从而增加拍摄效果;在拍摄过程中,用户可能需要实时查看拍摄画面的显示效果以决定是否完成拍摄(例如,采用触摸拍摄虚拟键,或声控“茄子”等方式),为此需要拍摄画面的显示方向朝向用户以便于查看。
再例如,在某些会议等使用场景中,将平板电脑放置于会议桌上以传阅资料文献,可能需要资料文献的显示方向适应于多个用户(与会者)的不同方位而变化。
在如上述的一些情景下,移动终端无法通过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常规方式准确控制其显示方向为预期中的正确显示方向。为此,本实施例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以上述第一实施例为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31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依次执行步骤S32至步骤S33;反之,在步骤S31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34。
步骤S32: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
步骤S33:将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手持姿势匹配。
步骤S34:移动终端发出提示信息。
可选地,提示信息为弹框、声音、震动等,用于提醒用户移动终端的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可以正常工作。
如上所述,在移动终端处于水平状态时,可以获取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姿势,并将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显示方向设置为与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姿势匹配,可以便于用户进行操作、查看,从而可以辅助或代替现有的通过重力感应器、陀螺仪等控制显示方向的方式。
下面以一个实际的例子进行说明:
以手机拍摄放在桌面的文档为例,用户双手持手机并使得手机呈水平或近似水平状态,此时重力感应器、陀螺仪等无法正常工作以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由于用户的左手、右手及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相对于手机机身的位置分布时相对固定的,例如,左手及其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主要集中于手机的顶部区域,右手及其手指、手心等手部各部分主要集中于手机的底部区域,如图4所示;那么,可以依据用户手持手机的姿势,将手机显示屏的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手持手机的姿势匹配,例如,设置手机显示屏为从右边框至左边框的横向显示,以使得拍摄画面的显示方向朝向用户,从而便于用户实时查看拍摄画面的显示效果以决定是否完成拍摄。进一步地,上述拍摄画面的显示方向还可以随文件内容一起被保存下来,也就是说,拍摄完成后的图片文件或视频文件等的默认显示方向与拍摄过程中(实时查看)的显示方向是一致的,以便于用户后期对图片文件、视频文件等进行查看、处理等操作,例如,用户可以将上述图片文件或视频文件等拷贝到电脑等终端,这些文件以拍摄时的显示方向进行显示,可以方便用户进行美图、剪辑等操作。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40包括传感器41、处理器42及存储器43,处理器42与传感器41、存储器43可以通过数据总线耦合连接。
其中,传感器41用于获取移动终端40的手持姿势,存储器4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42在工作时执行计算机程序以获取移动终端40的显示方向,并控制传感器41以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将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手持姿势匹配。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40是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一实体终端,其实施原理和步骤类似,因此,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42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其他方法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5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51,该计算机程序51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将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手持移动终端的姿势匹配。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程序51所执行的方法步骤是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其实施原理和步骤类似,因此,计算机程序51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其他方法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
将所述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所述手持姿势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的步骤,包括:
检测手持所述移动终端时手部各部分在所述移动终端上的位置分布,其中,所述手部各部分包括左手、右手及手指、手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所述手持姿势匹配的步骤,包括:
以所述手部各部分的位置分布判断所述手持姿势为单手操作还是双手操作;
若所述手持姿势为单手操作,则设置所述显示方向为竖向显示;
若所述手持姿势为双手操作,则设置所述显示方向为横向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手持姿势为单手操作,则设置所述显示方向为竖向显示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手部各部分是否分布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部;
若为是,则将所述竖向显示旋转18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手持姿势为双手操作,则设置所述显示方向为横向显示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左手及所述右手是否分别分布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部及顶部;
若为是,则将所述横向显示旋转18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手持姿势与预设姿势之间的匹配度是否大于或等于匹配阈值,其中,所述预设姿势与所述显示方向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若为是,则将所述显示方向设置为与所述预设姿势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手持所述移动终端时手部各部分在所述移动终端上的位置分布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手部各部分在所述移动终端上形成的热源点和/或压力点,进而得到所述手部各部分在所述移动终端上的位置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及显示方向的步骤之前,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若为是,所述移动终端才执行获取所述手持姿势及所述显示方向的动作。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传感器、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传感器、所述存储器耦接;
其中,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持姿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向,并控制所述传感器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231637.6A 2018-10-22 2018-10-22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093883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1637.6A CN109388320A (zh) 2018-10-22 2018-10-22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1637.6A CN109388320A (zh) 2018-10-22 2018-10-22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8320A true CN109388320A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2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1637.6A Withdrawn CN109388320A (zh) 2018-10-22 2018-10-22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832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1899A (zh) * 2019-03-15 2019-07-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399651A (zh) * 2020-03-19 2020-07-1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052A (zh) * 2014-04-09 2014-07-16 李芝宏 一种边框式多点触控系统及方法
CN104252292A (zh) * 2014-08-29 2014-12-3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6219047A (ja) * 2016-08-10 2016-12-22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情報端末
CN106502521A (zh) * 2016-09-12 2017-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屏幕方向的显示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手持设备
CN107656792A (zh) * 2017-10-19 2018-0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052A (zh) * 2014-04-09 2014-07-16 李芝宏 一种边框式多点触控系统及方法
CN104252292A (zh) * 2014-08-29 2014-12-3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6219047A (ja) * 2016-08-10 2016-12-22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情報端末
CN106502521A (zh) * 2016-09-12 2017-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屏幕方向的显示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手持设备
CN107656792A (zh) * 2017-10-19 2018-0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1899A (zh) * 2019-03-15 2019-07-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981899B (zh) * 2019-03-15 2021-0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399651A (zh) * 2020-03-19 2020-07-1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34963B2 (ja) スクリーンキャプチャ方法、装置、および端末デバイス
TWI539363B (zh) 行動裝置、按壓偵測方法與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CN105009035B (zh) 利用手势增强触摸输入
CN112162671A (zh) 直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103423A1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装置
CN109361794B (zh) 移动终端的变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308205A (zh) 应用程序的显示适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318169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Video Thumbnail 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37870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adapted to switch operating modes
EP3306902A1 (en) Mobile terminal
WO2017161825A1 (zh) 一种滚动截屏的使用方法和终端
WO2017032078A1 (zh) 一种界面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486346B (zh) 按键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5131590A1 (zh) 一种控制黑屏手势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US10834318B2 (en) Automatic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based on use posture
US20150242094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1538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assist reaching screen content
CN109388320A (zh) 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242457A1 (zh) 一种应用页面展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401173A (zh) 移动直播的互动终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70277419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plying to a Message
CN109033100A (zh) 提供页面内容的方法及装置
US10485056B2 (en) Sensor based interface adjustment
CN109547678B (zh) 一种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24988A (zh) 一种基于用户动作执行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1-10 Floor, Building A2, Nanshan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Our Internet Networ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10 Floor, Building A2, Nanshan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Our Internet Networ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