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9054A - 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99054A CN111399054A CN201910003845.9A CN201910003845A CN111399054A CN 111399054 A CN111399054 A CN 111399054A CN 201910003845 A CN201910003845 A CN 201910003845A CN 111399054 A CN111399054 A CN 1113990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ult
- stratum
- determining
- repeated
- judgment resu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7—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attributes, e.g. amplitude, instantaneous phase or frequency, reflection strength or polarit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完井的岩层的岩性数据,确定断层位置;根据所述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图上确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根据伽马曲线图,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解决了采用INPEFA旋回地层分析方法进行地层识别,无法判断完井是否钻遇断层,进而不能准确识别重复地层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层识别方法有Aghassi Smith方法、比功法、INPEFA旋回地层分析方法等,主要采用INPEFA旋回地层分析方法进行地层识别。
图1为INPEFA旋回地层分析方法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INPEFA曲线中的正趋势(曲线数值由左向右变大、曲线形态由左向右升高)代表一个水进过程;曲线中的负趋势(曲线数值由左向右变小、曲线形态由左向右降低)代表一个水退过程。其中,负向拐点(曲线形态由升高变为降低)代表最大海泛面;正向拐点(曲线形态由降低变为升高)代表地层界面。
但是,采用INPEFA旋回地层分析方法进行地层分析,以测井数据作为输入条件,无法判断完井是否钻遇断层,进而不能准确识别重复地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及设备,以克服采用INPEFA旋回地层分析方法进行地层分析,以测井数据作为输入条件,无法判断完井是否钻遇断层,进而不能准确识别重复地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包括:
根据完井的岩层的岩性数据,确定断层位置;
根据所述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图上确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根据伽马曲线图,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包括: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包括:
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的地层属性以及所述下盘的地层属性;
若所述上盘的地层属性与所述下盘的地层属性一致,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包括:
若所述断层的上盘的旋回特征与所述下盘的旋回特征一致,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伽马曲线图的锯齿特征,所述锯齿特征为所述伽马曲线中各锯齿部内的锯齿的数量和各锯齿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根据所述伽马曲线图的锯齿特征,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图上确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之前,还包括:
根据完井的多个地层的岩石的岩性数据,绘制地震剖面图。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伽马曲线图,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之前,还包括:
根据完井的多个地层的岩石的岩性数据,绘制伽马曲线图。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设备,包括:
断层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完井的岩层的岩性数据,确定断层位置;
第一判断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图上确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伽马曲线图,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重复地层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重复地层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的地层属性以及所述下盘的地层属性;
若所述上盘的地层属性与所述下盘的地层属性一致,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断层的上盘的旋回特征与所述下盘的旋回特征一致,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伽马曲线图的锯齿特征,所述锯齿特征为所述伽马曲线中各锯齿部内的锯齿的数量和各锯齿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根据所述伽马曲线图的锯齿特征,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完井的多个地层的岩石的岩性数据,绘制地震剖面图。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完井的多个地层的岩石的岩性数据,绘制伽马曲线图。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完井的岩层的岩性数据,确定断层位置;根据所述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图上确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根据伽马曲线图,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解决了采用INPEFA旋回地层分析方法进行地层识别,无法判断完井是否钻遇断层,进而不能准确识别重复地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INPEFA旋回地层分析方法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伽马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包括:
S201、根据完井的岩层的岩性数据,确定断层位置;
具体的,在钻井过程中,采集多个完井的指定地层挖掘出来的岩石,对采集的岩石的岩性进行化验,确认岩石的成分,获得指定地层的岩石的岩性数据,确定断层位置。
S202、根据所述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图上确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可选的,先根据完井的多个地层的岩石的岩性数据,绘制地震剖面图。通过地震剖面图识别断层位置,确认该完井具有断层,并在地震剖面图上标注出断层上盘和断层下盘位置,通过上盘和下盘的岩石的岩性数据判断该断层是否具有重复地层特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剖面图可以用来解释XX工区A6井北东方向的地层,该地层为奥陶系地层。如图3所示,A6井在钻探奥陶系地层的过程中穿过F1断层。由于F1断层活动,奥陶系内部地层发生错动,F1断层右侧为该断层的上盘,左侧为该断层的下盘。
通过对F1断层左右两侧地层的岩性数据进行分析,即该断层的上盘和断层下盘的岩性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断层的上盘的地层属性以及所述下盘的地层属性,判断上盘的地层属性与下盘的地层属性的一致性,得到第一判断结果。若上盘的地层属性与下盘的地层属性一致,则得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第一判断结果用于确定该F1断层为重复地层。具体的,如图3所示,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初步判断A6井钻揭F1断层上盘的第①段地层和F1断层下盘的第②段地层是奥陶系内部的同一套地层,为重复地层,即A6井钻遇到了F1断层上盘和下盘的同一套地层。
S203、根据伽马曲线图,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可选的,根据多个所述完井的所述指定地层的岩石的岩性数据,先制作伽马曲线图。通过伽马曲线图,确认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的一致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伽马曲线图。伽马曲线用于反映断层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通过判断断层上盘的断层下盘的旋回特征的一致性,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本实施例提供的各完井的伽马曲线图解释对比XX工区8口完钻井的伽马曲线图,来确定是否存在重复地层。可选的,可以选取更多完井的伽马曲线图作解释对比,确定重复地层。本实施例作解释对比的XX工区8口具有有代表性。
如图4所示,奥陶系地层的伽马曲线,A1~A8井左侧的曲线都是GR曲线,发现A6井第①段地层和第②段地层的GR曲线旋回特征是相同的,即第①段地层和第②段地层对应的GR曲线底部表现为锯齿状特征,其他位置的曲线较平直,有少许锯齿,并且少许锯齿的位置都有底部锯齿的相对距离是一致的。
通过对比XX工区8口完钻井奥陶系地层的GR曲线,再次判断A6井钻揭F1断层上盘的第①段地层和F1断层下盘的第②段地层旋回特征一致,得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第二判断结果用于确定断层为重复地层。
S204、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
具体的,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确定断层为重复地层,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断层为重复地层,最终确定该断层为重复地层。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通过地震剖面图判断F1断层的为重复地层,通过伽马曲线图可知F1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所述旋回特征一致,判断F1断层的为重复地层,最终确定F1断层为重复地层。
若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不一致,最终确定F1断层不是重复地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根据完井的岩层的岩性数据,确定断层位置;根据所述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图上确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根据伽马曲线图,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解决了采用INPEFA旋回地层分析方法进行地层识别,无法判断完井是否钻遇断层,进而不能准确识别重复地层的问题。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设备50包括:断层位置确定模块501、第一判断结果获取模块502、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503、重复地层确定模块504。
断层位置确定模块501,用于根据完井的岩层的岩性数据,确定断层位置;
第一判断结果获取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图上确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503,用于根据伽马曲线图,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重复地层确定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
可选地,重复地层确定模块504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可选地,第一判断结果获取模块5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的地层属性以及所述下盘的地层属性;
若所述上盘的地层属性与所述下盘的地层属性一致,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可选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503具体用于:
若所述断层的上盘的旋回特征与所述下盘的旋回特征一致,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可选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503还用于:
获取所述伽马曲线图的锯齿特征,所述锯齿特征为所述伽马曲线中各锯齿部内的锯齿的数量和各锯齿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根据所述伽马曲线图的锯齿特征,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
选地,第一判断结果获取模块502还用于:
根据完井的多个地层的岩石的岩性数据,绘制地震剖面图。
可选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503还用于:
根据完井的多个地层的岩石的岩性数据,绘制伽马曲线图。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设备60包括:
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其中
存储器6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601通过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实现了上述实施例中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6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601集成在一起,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当存储器602独立设置时,该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设备还包括总线60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602、处理器60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模块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电子设备或主控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完井的岩层的岩性数据,确定断层位置;
根据所述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图上确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根据伽马曲线图,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包括: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包括:
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的地层属性以及所述下盘的地层属性;
若所述上盘的地层属性与所述下盘的地层属性一致,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包括:
若所述断层的上盘的旋回特征与所述下盘的旋回特征一致,则确定所述断层为重复地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伽马曲线图的锯齿特征,所述锯齿特征为所述伽马曲线中各锯齿部内的锯齿的数量和各锯齿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根据所述伽马曲线图的锯齿特征,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图上确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之前,还包括:
根据完井的多个地层的岩石的岩性数据,绘制地震剖面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伽马曲线图,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之前,还包括:
根据完井的多个地层的岩石的岩性数据,绘制伽马曲线图。
8.一种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断层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完井的岩层的岩性数据,确定断层位置;
第一判断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图上确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岩性数据,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伽马曲线图,确定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并根据所述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旋回特征,判断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重复地层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所述断层是否为重复地层。
9.一种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03845.9A CN111399054B (zh) | 2019-01-03 | 2019-01-03 | 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03845.9A CN111399054B (zh) | 2019-01-03 | 2019-01-03 | 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99054A true CN111399054A (zh) | 2020-07-10 |
CN111399054B CN111399054B (zh) | 2023-06-30 |
Family
ID=7143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03845.9A Active CN111399054B (zh) | 2019-01-03 | 2019-01-03 | 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9905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10993A (zh) * | 2015-12-23 | 2016-04-2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前陆盆地深埋挤压型复杂膏盐岩层识别和分布预测方法 |
CN106707336A (zh) * | 2015-07-13 | 2017-05-2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油田开发区的区分断层上下盘的方法 |
CN108318936A (zh) * | 2017-12-27 | 2018-07-2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地层划分处理方法和装置 |
US10139508B1 (en) * | 2016-03-24 | 2018-11-27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faults on noisy seismic data |
-
2019
- 2019-01-03 CN CN201910003845.9A patent/CN1113990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7336A (zh) * | 2015-07-13 | 2017-05-2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油田开发区的区分断层上下盘的方法 |
CN105510993A (zh) * | 2015-12-23 | 2016-04-2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前陆盆地深埋挤压型复杂膏盐岩层识别和分布预测方法 |
US10139508B1 (en) * | 2016-03-24 | 2018-11-27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faults on noisy seismic data |
CN108318936A (zh) * | 2017-12-27 | 2018-07-2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地层划分处理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刘栋梁: "如何提高测井曲线解释断层的可靠性", 《中国煤炭地质》 * |
杨永泰等: "多种方法确定单井中的地层重复—以吐鲁番—哈密盆地鄯科1井三叠系为例", 《地层学杂志》 * |
江级辉: "走向断层造成地层重复和缺失的简捷判断法",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 |
裘亦楠等: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 30 April 2001, 石油工业出版社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99054B (zh) | 2023-06-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67471B2 (en) | Resource density screening tool | |
US20180171762A1 (en) | Horizontal well design for field with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 | |
CN110397402B (zh) | 钻井方法及装置 | |
CN103098062A (zh) | 用于页岩气储集层中的低硫区标识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3221347B (zh) | 一种井壁稳定性钻井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22011015A1 (en) | Optimization of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dfn) using streamlines and machine learning | |
CN111399054A (zh) | 井震结合识别重复地层的方法 | |
CN110208861B (zh) | 一种构造软煤发育区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 |
US20130179081A1 (en) | System and Algorithm for Automatic Shale Picking and Determination of Shale Volume | |
CN112394416A (zh) | 非均质断裂控制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 |
Moradi et al. | Learning from Behavioral Frac Maps: A Montney Case Study in Integration of Modern Microseismic and Production Data Analyses | |
CN116973630A (zh) | 一种多层填充洞穴电阻率反演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Levon et al. |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Well Spacing and Treatment Design Optimization in the Midland Basin Using Lateral Pore Pressure Estimation and Depletion Modeling | |
CN113495303A (zh) | 剥蚀量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622904A (zh) | 用元素俘获谱测井氯离子含量识别测井流体类型的方法 | |
CN115130267A (zh) | 有利储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
US20240392677A1 (en) | Rate of penetration prediction and uses thereof | |
CN118091786B (zh) | 基于井下测井资料的裂缝线密度校正方法和装置 | |
US20240280461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secondary porosity | |
CN113031073B (zh) | 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2214973A (zh) | 油气层识别方法及设备 | |
CN117805887A (zh) | 一种储层分布测井数据优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1594153A (zh) | 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14718554A (zh) | 玄武岩储层裂缝判别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660125A (zh) | 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