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6002B - 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6002B
CN111386002B CN201811642092.8A CN201811642092A CN111386002B CN 111386002 B CN111386002 B CN 111386002B CN 201811642092 A CN201811642092 A CN 201811642092A CN 111386002 B CN111386002 B CN 111386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temperature data
structural plate
structur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20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6002A (zh
Inventor
张腾
杨倩
牛景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6420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60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6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6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6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6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09Thermal management, e.g. fa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第一结构板、第二结构板和分离结构件,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通过分离结构件相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发热器件集中在第一结构板,热敏感器件集中在第二结构板上,由主控制器根据监测到的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的温度数据,通过控制连接在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之间的分离结构件,将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之间的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进行自动切换,既有效解决了由于终端产品发热对产品本身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网络,从社交聊天到外卖点餐,我们都希望在任何地点都可以流畅的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来访问互联网,现在可以供我们选择的上网方式,一种是使用运营商流量上网,另一种就是使用WiFi上网,WiFi上网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无线路由器也是需要连接有线网络才能上网,而运营商流量上网使用无限流量套餐,如果单一设备使用网络,资费相对较高,虽然手机可以共享热点,供多台终端设备上网,但开启共享热点手机的耗电量及发热量就太大,这时候无线热点装置也就应运而生。
由于无线热点装置有便携的需求,它的体积要比家用的有线的热点装置的体积要小很多,其功耗和发热问题一直是硬件攻关的难点,并且由于硬件发热导致的无线热点装置的可靠性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发热器件与热敏感器件距离较近,因此导致无线热点装置中的热敏感器件在受热后性能和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热点装置中发热器件与热敏感器件距离较近,所导致的热敏感器件在受热温度超过一定的范围后,性能和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包括:
主控制器、第一结构板、第二结构板和分离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板与所述第二结构板通过所述分离结构件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板上设置有发热器件和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二结构板上设置有热敏感器件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结构板的第一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结构板的第二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温度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控制所述分离结构件的伸缩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热点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无线热点装置中的第一结构板的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结构板的第二温度数据;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控制所述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件的伸缩状态,以使所述第一结构板上设置的发热器件和所述第二结构板上设置的热敏感器件相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第一结构板、第二结构板和分离结构件,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通过分离结构件相连接;其中,第一结构板上设置有发热器件和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二结构板上设置有热敏感器件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结构板的第一温度数据,并将第一温度数据传输至主控制器;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二结构板的第二温度数据,并将第二温度数据传输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控制分离结构件的伸缩状态。通过将发热器件集中在第一结构板,热敏感器件集中在第二结构板上,由主控制器根据监测到的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的温度数据,通过控制连接在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之间的分离结构件,将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之间的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进行自动切换,既有效解决了由于终端产品发热对产品本身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热点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热点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热点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热点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热点装置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通过将发热器件集中在第一结构板,热敏感器件集中在第二结构板上,由主控制器根据监测到的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的温度数据,通过控制连接在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之间的分离结构件,将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之间的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进行自动切换,既有效解决了由于终端产品发热对产品本身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捷性。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热点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主控制器101、第一结构板102、第二结构板103和分离结构件104,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通过分离结构件104相连接;
其中,第一结构板102上设置有发热器件1021和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第二结构板103上设置有热敏感器件1031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上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与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分别与上述主控制器101相连接;
具体的,由于装置中的热敏感器件1031容易受到发热器件1021产生热量的影响,从而导致当热敏感器件1031的温度超过一定的温度范围时,热敏感器件1031的性能将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整个装置的性能不稳定,基于此,本发明中将发热器件1021与热敏感器件1031集中分布在不同的结构板上,同时在这两个不同的结构板上设置有分离结构件104,主控制器101可通过上述分离结构件104完成将这两个不同的结构板之间的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进行自动切换。
其中,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用于检测第一结构板102的第一温度数据,并将第一温度数据传输至主控制器101;
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用于检测第二结构板103的第二温度数据,并将第二温度数据传输至主控制器101;
主控制器101,用于根据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控制分离结构件104的伸缩状态,其中,主控制器101为整个无线热点装置的核心部分,设置于第一结构板102上;主控制器101还用于处理由USB、PCIE等接口输入的信号,数据运算,显示控制等;
具体的,主控制器101根据检测到的上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的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的温度数据,通过主控制器101控制分离结构件104的伸缩状态,控制第一结构板102和第二结构板103之间的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进行自动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发热器件1021集中在第一结构板102,热敏感器件1031集中在第二结构板103上,由主控制器101根据监测到的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的温度数据,通过控制连接在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之间的分离结构件104,将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之间的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进行自动切换,既有效解决了由于终端产品发热对产品本身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捷性。
其中,如图2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其中,该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设置于第二结构板103上;
主控制器101,用于在确定出第一温度数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温度数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分离控制指令传输给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
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用于在接收到分离控制指令后,控制分离结构件104由压缩状态切换到伸展状态。
具体的,上述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分别与主控制器101、分离结构件104相连接;主控制器101在读取到第一温度数据时,判断第一温度数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继续判断此时读取到的第二温度数据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若是,则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该分离控制指令发送至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上述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在接收到该分离指令后,控制分离结构件104由压缩状态切换到伸展状态。
例如,第一预设阈值为60度,第二预设阈值为45度,如果该无线热点装置开始工作,同时该无线热点装置正处于充电状态,那么该无线热点装置的温度上升的会比较快,假设在20分钟时,主控制器101读取到的第一温度数据为61度,此时主控制器101会继续判断第二结构板103上的第二温度数据,若此时,第二温度数据低于45度,则上述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仍然保持贴合状态;如果40分钟后,第二结构板103上的第二温度数据上升至46度,则此时主控制器101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该分离控制指令发送至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在接收到该分离指令后,控制分离结构件104由压缩状态切换到伸展状态,以使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处于分离状态,这样在增大空气间隙后,第一结构板102上的热量会被空气阻隔,进一步阻止了第一结构板102上的热量向第二结构板103上扩散,从而对第二结构板103上的敏感器件产生较小的影响。
其中,在上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在进行温度检测前,上述主控制器101,还用于:
在确定出分离结构件104处于压缩状态时,则生成温度检测指令,并将温度检测指令传输给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以使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检测第一结构板102的第一温度数据,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检测所述第二结构板103的第二温度数据。
具体的,在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进行温度检测之前,该主控制器101还需要确定出上述分离结构件104是否处于压缩状态,若处于压缩状态时,则主控制器101生成温度检测指令,并将该温度检测指令传输给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以使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检测第一结构板102的第一温度数据,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检测所述第二结构板103的第二温度数据。
其中,在确定出第一温度数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温度数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上述主控制器101,还用于:
在确定出第一温度数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温度数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分离结构件104是否处于压缩状态;
若确定出分离结构件104处于压缩状态,则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分离控制指令传输给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
具体的,当主控制器101通过接收到的第一温度数据,确定出第一温度数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通过接收到的第二温度数据,确定出第二温度数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首先判断该分离结构件104此时是否处于压缩状态,若确定出上述分离结构件104正处于压缩状态,则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分离控制指令传输给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以使该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控制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处于分离状态,从而保证第二结构板103上的热敏感器件1031的温度不受较大的影响。
其中,为了使分离结构件104在分离第一结构板102和第二结构板103时,分离效果更好,上述分离结构件104包括:弹簧组件;
主控制器101,用于根据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调整弹簧组件的伸展长度由第一数值变为第二数值,其中,第一数值小于第二数值。
具体的,上述分离结构件104在不工作的条件下保持压缩状态,当接收到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的控制操作时,由压缩状态转变为伸长状态,从而使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保持分离状态;该分离结构件104可以为弹簧组件或伸缩杆等具有伸缩功能的器件,优选的,为了使分离结构件104在接收到分离控制指令后,对第一结构板102和第二结构板103进行分离的效果更好,本实施例采用弹簧组件作为分离结构件104;上述主控制器101用于根据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调整弹簧组件的伸展长度,使得弹簧长度由第一数值变为第二数值,其中,第一数值小于第二数值。
其中,由于上述第一结构板102为主板,主控制器101要完成相关的控制操作,上述主控制器101设置于第一结构板102上。
其中,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结构板102上的发热器件1021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0211和射频天线模块10212,电源管理模块10211和射频天线模块10212均与主控制器101相连接;
电源管理模块10211,用于在主控制器101的控制下,给无线热点装置中各组件分配工作电能;
射频天线模块10212,用于在主控制器101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和处理数据业务。
其中,为了使上述装置集成更多的功能,如图4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附加功能模块1024,附加功能模块1024设置于第一结构板102上;
附加功能模块1024包括:存储模块、音频模块、按键模块、指示灯模块中至少一种。
其中,如图5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充电接口1034,充电接口1034设置于第二结构板103上;
热敏感器件1031包括:电源模块10311、晶体、显示屏模块10312模块中至少一种;
电源模块10311,设置于第二结构板103上,用于通过充电接口1034获取外接电源提供的充电电能。
具体的,上述热敏感器件1031包括电源模块10311、晶体、显示屏模块10312模块等,热敏感器件1031晶体、显示屏模块10312模块等都是当无线热点装置在发热严重时,自身参数和性能会发生明显变化的器件。上述电源模块10311主要为该无线热点装置提供能量动力,支持电流双向流动,最高电压大小和容量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无线热点装置的续航时间,该模块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一般的无线热点产品在高于45度的时候会自动关闭充电,因为该电源模块10311在高于45度的时候,其内部材料会发生巨大变化,严重损坏该模块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方案实施例中在设置第二预设阈值时,将45度作为第二预设阈值温度,主控制器101读取到的第一温度数据高于第一预设阈值,同时,读取到第二温度数据高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主控制器101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该分离控制指令发送至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分离结构控制模块1033在接收到该分离指令后,控制分离结构件104由压缩状态切换到伸展状态,以使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处于分离状态,这样在增大空气间隔后,第一结构板102上的热量会被空气阻隔,进一步阻止了第一结构板102上的热量向第二结构板103上扩散,从而对第二结构板103上的敏感器件产生较小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热点装置,包括:主控制器101、第一结构板102、第二结构板103和分离结构件104,所述第一结构板102与所述第二结构板103通过所述分离结构件104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结构板102上设置有发热器件1021和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所述第二结构板103上设置有热敏感器件1031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2,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结构板102的第一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101;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32,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结构板103的第二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温度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101;所述主控制器1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控制所述分离结构件104的伸缩状态。通过将发热器件1021集中在第一结构板102,热敏感器件1031集中在第二结构板103上,由主控制器101根据监测到的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的温度数据,通过控制连接在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之间的分离结构件104,将第一结构板102与第二结构板103之间的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进行自动切换,既有效解决了由于终端产品发热对产品本身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捷性。
对应上述图1至图5描述的无线热点装置,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图1至图5描述的无线热点装置,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无线热点装置中的主控制器,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接收无线热点装置中的第一结构板的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结构板的第二温度数据;
S6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控制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件的伸缩状态,以使第一结构板上设置的发热器件和第二结构板上设置的热敏感器件相分离。
具体的,由于热敏感器件容易受到发热器件产生热量的影响,从而导致当热敏感器件的温度超过一定的温度范围时,热敏感器件的性能将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整个装置的性能不稳定,基于此,本发明中将发热器件与热敏感器件集中分布在不同的结构板上,同时在这两个不同的结构板上设置有分离结构件,主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上述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通过控制分离结构件的伸缩状态,以使第一结构板上设置的发热器件和第二结构板上设置的热敏感器件相分离。
可选地,上述S6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控制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件的伸缩状态,包括:
步骤一,判断第一温度数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步骤二,若是,则判断第二温度数据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步骤三,若是,则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分离控制指令传输给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控制模块,以使分离结构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分离控制指令后,控制分离结构件由压缩状态切换到伸展状态。
具体的,例如,第一预设阈值为60度,第二预设阈值为45度,如果该无线热点装置开始工作,同时该无线热点装置正处于充电状态,那么该无线热点装置的温度上升的会比较快,假设在20分钟时,主控制器读取到的第一温度数据为61度,此时主控制器会继续判断第二结构板上的第二温度数据,若此时,第二温度数据低于45度,则上述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仍然保持贴合状态;如果40分钟后,第二结构板上的第二温度数据上升至46度,则此时主控制器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该分离控制指令发送至分离结构控制模块,分离结构控制模块在接收到该分离指令后,控制分离结构件由压缩状态切换到伸展状态,以使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处于分离状态,这样在增大空气间隔后,第一结构板102上的热量会被空气阻隔,进一步阻止了第一结构板102上的热量向第二结构板103上扩散,从而对第二结构板103上的敏感器件产生较小的影响。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一,判断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件是否处于压缩状态;
步骤二,若是,则生成温度检测指令,并将温度检测指令传输给无线热点装置中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以使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第一结构板的第一温度数据,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第二结构板的第二温度数据。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一,在确定出第一温度数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温度数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件是否处于压缩状态;
步骤二,若是,则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分离控制指令传输给分离结构控制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接收无线热点装置中的第一结构板的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结构板的第二温度数据;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控制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件的伸缩状态,以使第一结构板上设置的发热器件和第二结构板上设置的热敏感器件相分离。通过将发热器件集中在第一结构板,热敏感器件集中在第二结构板上,由主控制器根据监测到的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的温度数据,通过控制连接在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之间的分离结构件,将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之间的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进行自动切换,既有效解决了由于终端产品发热对产品本身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捷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能够实现上述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热点装置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因此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无线热点装置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无线热点装置的具体结构并不构成对无线热点装置的限定,无线热点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热点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第一结构板、第二结构板和分离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板与所述第二结构板通过所述分离结构件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板上设置有发热器件和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二结构板上设置有热敏感器件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结构板的第一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结构板的第二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温度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控制所述分离结构件的伸缩状态,所述伸缩状态包括压缩状态和伸展状态,所述压缩状态使得所述第一结构板和所述第二结构板处于贴合状态,所述伸展状态使得所述第一结构板和所述第二结构板处于分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分离结构控制模块;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在确定出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分离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分离结构控制模块;
所述分离结构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分离控制指令后,控制所述分离结构件由压缩状态切换到伸展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
在确定出所述分离结构件处于压缩状态时,则生成温度检测指令,并将所述温度检测指令传输给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以使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结构板的第一温度数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结构板的第二温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
在确定出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分离结构件是否处于压缩状态;
若确定出所述分离结构件处于压缩状态,则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分离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分离结构控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结构件包括:弹簧组件;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调整所述弹簧组件的伸展长度由第一数值变为第二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小于所述第二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器件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和射频天线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射频天线模块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下,给所述无线热点装置中各组件分配工作电能;
所述射频天线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和处理数据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附加功能模块,所述附加功能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板上;
所述附加功能模块包括:存储模块、音频模块、按键模块、指示灯模块中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结构板上;
所述热敏感器件包括:电源模块、晶体、显示屏中至少一种;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充电接口获取外接电源提供的充电电能。
10.一种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热点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无线热点装置中的第一结构板的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结构板的第二温度数据;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控制所述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件由压缩状态切换到伸展状态,以使所述第一结构板上设置的发热器件和所述第二结构板上设置的热敏感器件相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控制所述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件的伸缩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数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判断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若是,则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分离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控制模块,以使所述分离结构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分离控制指令后,控制所述分离结构件由压缩状态切换到伸展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件是否处于压缩状态;
若是,则生成温度检测指令,并将所述温度检测指令传输给所述无线热点装置中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以使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结构板的第一温度数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结构板的第二温度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出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无线热点装置中的分离结构件是否处于压缩状态;
若是,则生成分离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分离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分离结构控制模块。
CN201811642092.8A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 Active CN111386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2092.8A CN111386002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2092.8A CN111386002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6002A CN111386002A (zh) 2020-07-07
CN111386002B true CN111386002B (zh) 2022-09-02

Family

ID=71220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2092.8A Active CN111386002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600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103A (zh) * 1997-01-02 1998-07-08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用于加热和冷却电子器件的设备
CN101500391A (zh) * 2008-01-29 2009-08-05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包含该散热组件的芯片以及芯片散热方法
CN102484957A (zh) * 2011-06-14 2012-05-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具有隔热结构的装置
CN102655728A (zh) * 2011-03-01 2012-09-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散热控制方法
CN108207097A (zh) * 2018-02-09 2018-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装置和电子产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103A (zh) * 1997-01-02 1998-07-08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用于加热和冷却电子器件的设备
CN101500391A (zh) * 2008-01-29 2009-08-05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包含该散热组件的芯片以及芯片散热方法
CN102655728A (zh) * 2011-03-01 2012-09-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散热控制方法
CN102484957A (zh) * 2011-06-14 2012-05-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具有隔热结构的装置
CN108207097A (zh) * 2018-02-09 2018-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装置和电子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6002A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1838B2 (en) Non-connection state measurement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0305087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ssembly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650492B (zh) 一种测量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19141058A1 (zh) 侦听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TW201724690A (zh) 控制充電的方法、裝置、電源轉接器和移動終端
JP2021520129A (ja) チャネル伝送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EP3920577A1 (en) Measurement method, terminal, measurement ind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0838748B (zh)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系统
JP6386189B2 (ja) 電力管理方法、電力管理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EP3836284B1 (en) Method for low-temperature prote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1519030A (ja) ビーム失敗検出方法、情報配置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JP7448636B2 (ja) 状態情報の報告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KR20200132161A (ko) 전자 장치의 발열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N111613854A (zh) 电池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1653227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ment of neighboring cel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9217487B (zh) 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WO2018218686A1 (zh) 一种检测可再充电电池鼓胀的方法和便携电子设备
CN109038863B (zh) 电子设备
CN111386002B (zh) 一种无线热点装置及隔离发热器件的实现方法
WO2015070718A1 (en) Communication number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190641B (zh) 充电控制电路、终端设备及数据线
JP2022527779A (ja) 報告方法、配置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CN111432387A (zh) 多对多转接模块、多机无线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12867078B (zh) 一种基站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613762B (zh) 电池组、电子设备和充放电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