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5385B -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85385B CN111385385B CN201811621641.3A CN201811621641A CN111385385B CN 111385385 B CN111385385 B CN 111385385B CN 201811621641 A CN201811621641 A CN 201811621641A CN 111385385 B CN111385385 B CN 1113853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held
- host
- communication module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main 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7—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two body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ojector or beamer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手持端基于当前的移动状态生成移动状态信息;手持端将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主机端;主机端基于移动状态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一显示数据;主机端将第一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外部显示设备基于第一显示数据显示一与手持端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设定图标。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分体式移动终端进行投屏或投影时,利用手持端来对显示画面进行远距离操作,这样可以方便的对大屏幕画面进行操控,使人机交互更加便捷高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人机交互时,现有的隔空手势操作一般采用位于手机上的摄像头,包括深度摄像头、双目摄像头、单目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来检测用户的手势状态,基于机器学习等算法,进行图像识别,与预设的手势动作图像进行比对,来实现隔空手势操作。也有的方案使用红外激光发射器,通过检测接收到的红外反射情况来判断手势状态。
使用摄像头和红外发射装置实现的手势识别,受到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的角度限制,只能在特性范围内产生作用,同时需要结合复杂的图像算法,非常消耗系统资源。另外,使用摄像头和红外发射器功耗较大,不利于在移动便携式设备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手持端基于当前的移动状态生成移动状态信息;手持端将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主机端;主机端基于移动状态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一显示数据;主机端将第一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外部显示设备基于第一显示数据显示一与手持端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设定图标。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该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和至少一个手持端;其中,手持端包括显示屏,主机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模组,通信模组用于将显示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手持端,以及通信模组用于将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手持端和外部显示设备进行同步显示;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手持端基于当前的移动状态生成移动状态信息;手持端将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主机端;主机端基于移动状态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一显示数据;主机端将第一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外部显示设备基于第一显示数据显示一与手持端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设定图标。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分体式移动终端进行投屏或投影时,利用手持端来对显示画面进行远距离操作,由于一般投屏或投影的画面都是大屏幕画面,这样可以方便的对大屏幕画面进行操控,使人机交互更加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是手持端移动状态和外部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的对应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
图11是多个手持端和外部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的对应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验证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十种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十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十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十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10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
其中,该主机端11包括处理器111以及和处理器111耦接的存储器112和第一通信模组113,该手持端12包括连接的显示屏121、第二通信模组122和传感器123。其中,第一通信模组113和第二通信模组122可进行数据交互。可选的,第一通信模组113和第二通信模组122可以是蓝牙通信模组、WIFI通信模组等。可以理解的,图1中的多个手持端12的结构类似,其中仅对一个手持端12的内部结构进行标示。
可以理解的,主机端11上还设置有对外部的另一通信模组,可以利用SIM与外部基站进行数据交互,另外,移动终端中的一些体积较大的元器件均可以设置在主机端11,例如摄像头组件、指纹模组、天线模组等等,而手持端12仅仅提供了显示功能,通过近距离的数据交互获取主机端11发送的显示数据进行显示。当然,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均设置有电池。
下面对本申请分体式移动终端的另外几种结构进行介绍。
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10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
其中,主机端11包括前端面11a、后端面11b以及侧面11c,前端面11a和后端面11b相背设置且通过侧面11c连接;前端面11a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A,用于容置手持端12以实现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的连接。
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10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
其中,主机端11包括前端面11a、后端面11b以及侧面11c,前端面11a和后端面11b相背设置且通过侧面11c连接;侧面11c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B,用于容置部分手持端12的端部以实现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的连接。
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10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
其中,主机端11包括前端面11a、后端面11b以及侧面11c,前端面11a和后端面11b相背设置且通过侧面11c连接;前端面11a和侧面11c上共同设置有第三容置槽C,用于容置部分手持端12的端部以实现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的连接。
上述的几种不同结构仅仅是用于举例,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连接,例如,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可以是物理连接,在连接时,具体可以通过卡扣、弹片、夹持等方式固定,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在连接状态下,其之间通过接触的方式保持电连接,通过电连接实现数据交互。再例如,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连接,如采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连接。
下面通过几种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主机端11由于设置了较多的功能模组,其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不利于携带,而手持端12上仅仅包括了显示屏121、电池等必要的组件,相对较为轻薄化,方便携带。当用户在室内环境下,可以将主机端11放置在一固定的位置,而随身携带手持端12,这样用户可以方便的利用手持端12进行电话、看视频、游戏、上网等操作。
接听来电时,主机端11的天线组件接收到来电信号,对来电信号进行处理,并发送给手持端12,以在手持端12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用户通过触控操作实现来电的接听。在这种应用场景下,手持端12需要设置听筒和麦克风。
观看视频时,手持端12接收用户指令打开APP,手持端12将指令发送给主机端11以便主机端11进行数据处理,并连接外部网络获取视频数据,再转发给手持端12,以便手持端12可以观看视频。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主机端11和手持端12之间的交互方式进行介绍。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主机端11用于将显示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手持端12,以及主机端11用于将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20,以使至少一个手持端12和外部显示设备20进行同步显示。
可选的,在第一种方式下,主机端11可以包括另一通信模组,利用蓝牙或WIFI的方式将显示数据发送给外部显示设备20,以使外部显示设备20进行显示,这里的外部显示设备20可以是LCD显示屏、OLED显示屏等,这里不作限制。
可选的,在第二种方式,主机端11可以包括一投影组件,用以将显示数据转化为光信号并投影到外部显示设备20上以进行显示,这里的外部显示设备20可以是投影屏幕。
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51:手持端基于当前的移动状态生成移动状态信息。
其中,可以通过手持端中的传感器来获取移动状态。
可选的,这里的传感器113可以是加速度传感器或者陀螺仪。
具体地,用户通过手握手持端以带动手持端的移动,其中具体的移动方式可以是朝着某一方面移动,具体可以是向前、向下、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也可以是上述提到的方向之间某个角度的方向。另外,移动方式还可以是一定范围内的来回移动、摇晃等,还可以是以一设定的图形进行移动,比如圆形、矩形、三角形等。
步骤52:手持端将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主机端。
步骤53:主机端基于移动状态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一显示数据。
步骤54:主机端将第一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外部显示设备基于第一显示数据显示一与手持端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设定图标。
结合图6,图6是手持端移动状态和外部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的对应示意图。
可选的上述的设定图标为鼠标指针。可以理解的,在进行投屏或投影的过程中,用户主要是利用外部显示设备进行观看,手持端的显示屏则用处不大,此时,可以利用手持端来进行人机交互。
具体地,人机交互过程中,手持端的移动很难把控好分寸,移动的距离方向都难以掌握。在本实施例中,在外部显示设备上显示一鼠标指针,控制该鼠标指针与手持端同步移动,这样用户可以观看鼠标指针的移动来控制手持端的移动程度。
进一步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71:手持端基于当前的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端的显示屏为触控显示屏。
可选的,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71包括:
手持端基于当前的单击操作生成第一触控信息;或手持端基于当前的双击操作生成第二触控信息;或手持端基于当前的长按操作生成第三触控信息;其中,第一触控信息对应的动态效果为左键单击,第二触控信息对应的动态效果为左键双击,第三触控信息对应的动态效果为右键单击。
步骤72:手持端将触控信息发送给主机端。
步骤73:主机端基于触控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二显示数据。
步骤74:主机端将第二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外部显示设备基于第二显示数据使设定图标呈现与触控信息相对应的动态效果。
如下表所示:
触控操作 | 动态效果 |
单击 | 鼠标指针左键单击 |
双击 | 鼠标指针左键双击 |
长按 | 鼠标指针右键单击 |
结合图6,外部显示设备20上的显示图像中包含了多个可点击操作的按钮,结合图5的实施例,通过移动手持端控制鼠标指针的移动,进一步结合图7的实施例,通过在手持端的显示屏进行触控操作,控制鼠标指针的点击,进而实现利用手持端进行人机交互。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手持端基于当前的移动状态生成移动状态信息;手持端将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主机端;主机端基于移动状态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一显示数据;主机端将第一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外部显示设备基于第一显示数据显示一与手持端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设定图标。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分体式移动终端进行投屏或投影时,利用手持端来对显示画面进行远距离操作,由于一般投屏或投影的画面都是大屏幕画面,这样可以方便的对大屏幕画面进行操控,使人机交互更加便捷高效。
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81:手持端基于当前的触控操作实现文字输入并生成第一文字信息。
具体地,手持端接收用户的指令显示一输入界面,这里的输入界面可以是输入法界面,这里可以包括九宫格输入界面或26字母输入界面,这里不作要求。
步骤82:手持端将第一文字信息发送给主机端。
步骤83:主机端基于第一文字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三显示数据。
步骤84:主机端将第三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外部显示设备基于第三显示数据在显示界面的设定区域显示与第一文字信息对应的文字。
具体地,在外部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上显示一文字输入栏,其中显示用户输入的文字信息。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手持端进行全屏显示输入界面,这样可以使得输入界面的字符很大,用户能够看得更加清楚,方便输入。
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91:手持端基于当前的语音输入并生成语音信息。
步骤92:手持端将语音信息发送给主机端。
步骤93:主机端将语音信息转化为第二文字信息,并基于第二文字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四显示数据。
步骤94:主机端将第四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外部显示设备基于第四显示数据在显示界面的设定区域显示与第二文字信息对应的文字。
本实施与上述图8的实施例类似,在本实施例中,手持端上设置有语音输入模组,用于获取用户录入的语音信息。
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一个主机端和多个手持端同时进行数据交互,以对外部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手持端基于当前的移动状态生成移动状态信息,以及第二手持端基于当前的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息。
步骤102:第一手持端将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主机端,以及第二手持端将触控信息发送给主机端。
步骤103:主机端基于移动状态信息和触控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五显示数据。
步骤104:主机端将第五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外部显示设备基于第五显示数据显示一与手持端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设定图标,并使设定图标呈现与触控信息相对应的动态效果。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是将上述图5和图7的实施例相结合,如图11所示,图11是多个手持端和外部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的对应示意图。
以一游戏场景为例,我们在进行游戏时,通常需要利用游戏手柄来控制其中的角色的移动和其他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手持端12a的移动来控制外部设备20的显示画面中的角色的移动,利用第二手持端12b中的按钮,通过触摸屏的触控操作来进行其他的操作,例如技能的释放。
具体地,每个手持端可以接收用户指令以进行模式的切换;其中,手持端的模式包括同步显示模式,触控模式和遥控模式;同步显示模式为手持端和外部显示设备同步显示,触控模式为手持端可获取用户的触控操作,遥控模式为手持端可获取当前的移动状态。
在多个手持端与主机端进行数据交互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手持端能够与主机端建立网络连接。
如图12所示,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验证的流程示意图,该验证方法包括:
步骤121:在手持端和主机端为连接状态下,手持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这里的连接是指手持端和主机端通过弹片、导电接触等方式进行数据交互。另外,也可以通过NFC近距离传感方式进行数据交互。
步骤122:手持端将验证信息发送给主机端。
步骤123:主机端判断验证信息是否验证通过。
在步骤123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124。
步骤124:建立主机端和手持端的无线连接。
这里的无线连接可以是蓝牙或WIFI连接。
可以理解的,上述图1的结构中的存储器11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1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具体用以实现如上述图5-图12的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步骤,其原理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再介绍主机端和手持端的几种不同结构:
参阅图13和图14,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131和手持端132。
其中,该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组131a、主机端主控制器131b、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131c。该手持端132包括手持端主控制器132a、手持端话筒132b、手持端听筒132c、与主机端131无线通信模组131c能够通信的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132d。
如图13所示,在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一种工作状态下,来自手持端话筒132b的音频信号,经手持端主控制器132a处理后,被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312d发送出去,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131c接收后,经主机端主控制器131b传送到无线调制解调模组131a,经无线调制解调模组131a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如图14所示,来自空中的信号,经无线调制解调模组131a解调后,经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131c调制后,发射到手持端132中,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132d解调出的音频信号,在手持端主控制器132a控制下,由手持端听筒132c输出。
参阅图15和图16,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151和手持端152。
其中,该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组151a、主机端主控制器151b、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151c。该手持端152包括手持端主控制器152a、手持端键盘152b、手持端显示器152c、与主机端151无线通信模组151c能够通信的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152d。
如图15所示,在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二种工作状态下,手持端键盘152b输出的控制命令,经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152d调制后,发给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151c,在主机端主控制器151b控制下,经无线调制解调模组151a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如图16所示,来自空中的控制信号,经过主机端主控制器151b,由无线通信模组151c调制后发给手持端,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152d接收后,经手持端主控制器152a,在手持端显示屏152c中显示。
参阅图17和图18,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十种结构示意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171和手持端172。
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组171a、主机端主控制器171b、无线通信模组171c;手持端包括手持端主控制器172a、手持端话筒172b、手持端听筒172c、手持端音频编解码器172d、能够与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通信171c的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172e。
如图17所示,在工作状态下,来自手持端话筒172b的音频信号,经手持端音频编解码器172d编码后传输到手持端主控制器172a中,经手持端主控制器172a控制下,被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172e发送出去,由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171c接收后,在主机端主控制器171b的控制下,传送到无线调制解调模组171a,经无线调制解调模组171a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如图18所示,来自空中的信号,经无线调制解调模组171a解调后传送到主机端主控制器171b中,在主机端主控制器171b的控制下,传送到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171c中,经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171c调制后,发送到手持端172中,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172e解调出的音频信号,在手持端主控制器172a控制下,经手持端音频编解码器172d解码后,由手持端听筒172c输出。
参阅图19,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十一种结构示意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191和手持端192。
主机端191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组191a、主机端主控制器191b、无线通信模组191c;手持端192包括手持端主控制器192a、与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191c能够通信的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192b;手持端192能够通过主机端191接入通信网络。
参阅图20,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十二种结构示意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201和手持端202。
主机端201包括主机端主控制器201a、主机端第一无线通信模组201b、主机端第二无线通信模组201c。手持端202包括手持端主控制器202a、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202b,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202b能够与主机端第一无线通信模组201b通信进行通信;主机端第二无线通信模组201c能够与基站(Base Station)通信。
参阅图21,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十三种结构示意图,该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211和手持端212。
其中,该主机端211包括主机端主控制器211a以及与其连接的无线调制解调模组211b、主机端存储模组211c、主机端充电电路及接口211d、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211e、扬声器211f、主机端键盘211g。
其中,该手持端212包括手持端主控制器212a以及与其连接的手持端充电电路及接口212b、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212c、手持端存储模组212d、手持端话筒212e、手持端听筒212f、手持端显示器212g以及手持端键盘212h。
其中,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211e与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212c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主机端充电电路及接口211d与手持端充电电路及接口212b可以进行连接并充电。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主机端211对手持端212进行充电。
另外,主机端211还包括第一电池211i,用于对主机端211的各个模组进行供电,手持端212还包括第二电池212i,用于对手持端212的各个模组进行供电。
参阅图22,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存储介质2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221,计算机程序221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图5-图12的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步骤,其原理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和多个手持端,所述多个手持端至少包括第一手持端和第二手持端;所述手持端包括显示屏,所述主机端用于将显示数据发送给所述多个手持端,以及所述主机端用于将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所述多个手持端和所述外部显示设备进行同步显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手持端基于当前的移动状态生成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手持端基于当前的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息;
所述第一手持端将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机端,以及所述第二手持端将所述触控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机端;
所述主机端基于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触控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五显示数据;
所述主机端将所述第五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所述外部显示设备,以使所述外部显示设备基于所述第五显示数据显示一与所述手持端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设定图标,并使所述设定图标呈现与所述触控信息相对应的动态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图标为鼠标指针,所述动态效果包括左键单击、左键双击或右键单击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手持端基于当前的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手持端基于当前的单击操作生成第一触控信息;或
所述第二手持端基于当前的双击操作生成第二触控信息;或
所述第二手持端基于当前的长按操作生成第三触控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信息对应的动态效果为左键单击,所述第二触控信息对应的动态效果为左键双击,所述第三触控信息对应的动态效果为右键单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机端响应所述触控信息对显示界面的操作,并生成对应的第三显示数据,将所述第三显示数据发送给所述手持端,以及将所述第三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所述外部显示设备,以使所述手持端和所述外部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同步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手持端基于当前的触控操作实现文字输入并生成第一文字信息;
所述手持端将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机端;
所述主机端基于所述第一文字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三显示数据;
所述主机端将所述第三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所述外部显示设备,以使所述外部显示设备基于所述第三显示数据在显示界面的设定区域显示与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对应的文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手持端基于当前的语音输入并生成语音信息;
所述手持端将所述语音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机端;
所述主机端将所述语音信息转化为第二文字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二文字信息生成相对应的第四显示数据;
所述主机端将所述第四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所述外部显示设备,以使所述外部显示设备基于所述第四显示数据在显示界面的设定区域显示与所述第二文字信息对应的文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式还包括:
所述手持端接收用户指令以进行模式的切换;
其中,所述手持端的模式包括同步显示模式,触控模式和遥控模式;所述同步显示模式为所述手持端和所述外部显示设备同步显示,所述触控模式为所述手持端可获取用户的触控操作,所述遥控模式为所述手持端可获取当前的移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手持端和所述主机端为连接状态下,所述手持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所述手持端将所述验证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机端;
所述主机端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验证通过;
若是,建立所述主机端和所述手持端的无线连接。
9.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可相互通信的主机端和多个手持端;
其中,所述手持端包括显示屏,所述主机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模组,所述通信模组用于将显示数据发送给所述多个手持端,以及所述通信模组用于将显示数据发送或投影至外部显示设备,以使所述多个手持端和所述外部显示设备进行同步显示;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端还包括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手持端的移动状态并生成移动状态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端的显示屏为触控显示屏,用于获取触控操作并生成触控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组、主机端主控制器、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
所述手持端包括手持端主控制器、手持端话筒、手持端听筒、与所述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能够通信的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
在所述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一种工作状态下,来自手持端话筒的音频信号,经手持端主控制器处理后,被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发送出去,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接收后,经主机端主控制器传送到无线调制解调模组,经无线调制解调模组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来自空中的信号,经无线调制解调模组解调后,经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调制后,发射到手持端中,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解调出的音频信号,在手持端主控制器控制下,由手持端听筒输出。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组、主机端主控制器、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手持端包括手持端键盘、手持端显示器;
在所述分体式移动终端的第二种工作状态下,手持端键盘输出的控制命令,经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调制后,发给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在主机端主控制器控制下,经无线调制解调模组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来自空中的控制信号,经过主机端主控制器,由无线通信模组调制后发给手持端,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接收后,经手持端主控制器,在手持端显示屏中显示。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组、主机端主控制器、无线通信模组;
所述手持端包括手持端主控制器、手持端话筒、手持端听筒、手持端音频编解码器、能够与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通信的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
在工作状态下,来自手持端话筒的音频信号,经手持端音频编解码器编码后传输到手持端主控制器中,经手持端主控制器控制下,被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发送出去,由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接收后,在主机端主控制器的控制下,传送到无线调制解调模组,经无线调制解调模组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来自空中的信号,经无线调制解调模组解调后传送到主机端主控制器中,在主机端主控制器的控制下,传送到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中,经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调制后,发送到手持端中,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解调出的音频信号,在手持端主控制器控制下,经手持端音频编解码器解码后,由手持端听筒输出。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组、主机端主控制器、无线通信模组;
所述手持端包括手持端主控制器、与主机端无线通信模组能够通信的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
所述手持端能够通过所述主机端接入通信网络。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体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端包括主机端第一无线通信模组、主机端主控制器、主机端第二无线通信模组;
所述手持端包括手持端主控制器、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手持端无线通信模组能够与主机端第一无线通信模组通信进行通信;所述主机端第二无线通信模组能够与基站通信。
1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21641.3A CN111385385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21641.3A CN111385385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85385A CN111385385A (zh) | 2020-07-07 |
CN111385385B true CN111385385B (zh) | 2021-03-30 |
Family
ID=71217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621641.3A Active CN111385385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85385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31841A (zh) * | 2011-09-28 | 2012-01-25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机顶盒控制系统 |
CN102945065A (zh) * | 2012-10-05 | 2013-02-27 | 罗天成 | 一种新型分体式平板电脑 |
CN103207760A (zh) * | 2013-04-07 | 2013-07-17 |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手持移动终端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与系统 |
CN203289591U (zh) * | 2013-04-07 | 2013-11-13 | 杭州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 带多点触控显示屏的智能遥控装置 |
CN104714751A (zh) * | 2015-03-25 | 2015-06-17 |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070478A (zh) * | 2017-03-31 | 2017-08-18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分离式通信设备和移动主机 |
CN107147769A (zh) * | 2016-03-01 | 2017-09-0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9011570A (zh) * | 2018-06-14 | 2018-12-18 | 广州市点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体感游戏互动方法与系统 |
CN109085927A (zh) * | 2018-09-10 | 2018-12-25 |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体感的操作控制组件、方法、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015402B2 (en) * | 2014-09-08 | 2018-07-03 | Nintendo Co., Ltd. | Electronic apparatus |
-
2018
- 2018-12-28 CN CN201811621641.3A patent/CN1113853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31841A (zh) * | 2011-09-28 | 2012-01-25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机顶盒控制系统 |
CN102945065A (zh) * | 2012-10-05 | 2013-02-27 | 罗天成 | 一种新型分体式平板电脑 |
CN103207760A (zh) * | 2013-04-07 | 2013-07-17 |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手持移动终端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与系统 |
CN203289591U (zh) * | 2013-04-07 | 2013-11-13 | 杭州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 带多点触控显示屏的智能遥控装置 |
CN104714751A (zh) * | 2015-03-25 | 2015-06-17 |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147769A (zh) * | 2016-03-01 | 2017-09-0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7070478A (zh) * | 2017-03-31 | 2017-08-18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分离式通信设备和移动主机 |
CN109011570A (zh) * | 2018-06-14 | 2018-12-18 | 广州市点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体感游戏互动方法与系统 |
CN109085927A (zh) * | 2018-09-10 | 2018-12-25 |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体感的操作控制组件、方法、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85385A (zh) | 2020-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455382B1 (ko)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JP2018504798A (ja) | ジェスチャ制御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 |
US9329698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key input | |
KR20150095124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 |
CN111414097A (zh) | 一种交互方法、交互系统和显示设备 | |
KR20150084133A (ko)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11447598B (zh) | 一种交互方法和显示设备 | |
CN111209072B (zh) | 应用分享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142998B (zh) | 后台应用的分享方法及电子设备 | |
KR20160092820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11385385B (zh) |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9309741B (zh) | 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811177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 | |
KR101570424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 |
CN111385404B (zh) |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
KR20180031238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KR20170055225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KR20150146297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KR20150094243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KR20170025563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KR101804924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KR20160076296A (ko) | 이동단말기 | |
KR20160088033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KR20150090424A (ko)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KR20160012825A (ko) |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