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4639A - 测试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测试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4639A
CN111384639A CN201811616894.1A CN201811616894A CN111384639A CN 111384639 A CN111384639 A CN 111384639A CN 201811616894 A CN201811616894 A CN 201811616894A CN 111384639 A CN111384639 A CN 111384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hell
outer diameter
connector assembl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68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68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4639A/zh
Priority to TW108147973A priority patent/TWI808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4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4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测试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一自动机的具有收容孔的固定件、收容于收容孔内的与收容孔之间设有间隙的壳体、套设于壳体外的弹簧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线缆连接器,壳体具有收容于收容孔内的与收容孔之间设有所述间隙的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的上下两端的外径大于主体部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下表面位于固定件的上侧,第二端部的上表面位于固定件的下侧,弹簧环设于主体部的上下两端且分别抵持于第二端部的上表面与固定件的下侧之间,线缆连接器向下突伸出第二端部的下表面,当线缆连接器作为一探测探测信号时,该间隙可使得固定件能左右微调线缆连接器,使得线缆连接器与被探测信号准确对接。

Description

测试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可自动微调完成与被探测信号准确对接的测试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地区新型专利第TWM328131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固定测试接头和可调测试接头,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由于用力过度或一些外部因素,并不能精准对上对接连接器,在调试过程中,费时费力,并不能完成多通道的信号测试。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能精准配接被探测信号且能完成多通道信号测试的测试连接器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能自动完成精准配接被探测信号的测试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测试连接器组件,所述测试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一自动机的具有收容孔的固定件、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的与所述收容孔之间设有间隙的壳体、套设于所述壳体外的弹簧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线缆连接器,所述壳体具有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的与所述收容孔之间设有所述间隙的主体部及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端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上侧,所述第二端部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下侧,所述弹簧环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端且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件的下侧之间,所述线缆连接器向下突伸出所述第二端部的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弹簧的内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
进一步,所述壳体为中空设置的筒状构件。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分离设置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所述第一端部及自所述第一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的突伸部,所述下壳体具有所述第二端部及自所述第二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所述主体部,所述突伸部插设固定于所述主体部内侧。
进一步,所述线缆连接器具有突伸出所述第一端部的上表面的线缆。
进一步,所述线缆连接器外侧包覆有筒状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具有第一外径的第一筒状部、具有第二外径的第二筒状部及具有第三外径的第三筒状部,所述第二筒状部位于所述第一筒状部上端且所述第二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径,所述第三筒状部位于所述第一筒状部下端且所述第三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径,所述上壳体具有贯通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突伸部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壳体具有贯通所述第二端部的内径小于所述主体部内径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外径等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径,所述第二外径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三外径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突伸部插设固定于所述主体部内壁面与所述第二筒状部外壁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径以令所述第二通孔外侧抵持固定于所述第三筒状部与所述第一筒状部交界处设有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径以令所述突伸部下端抵持固定于所述第一筒状部与所述第二筒状部交界处设有的第一台阶部。
进一步,所述线缆连接器包括具有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插接部的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插接部的若干导电端子、与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的具有对接腔的金属壳体、插接于所述基部后端以令所述导电端子焊接于一侧的电路板及焊接于所述电路板另一侧的所述线缆,所述插接部具有突伸出所述对接腔的凸肋,所述导电端子固持于所述凸肋,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于所述凸肋的对接部、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焊接部及连接所述对接部与所述焊接部的连接部,所述金属壳体套设于所述插接部的部分及所述对接部露出于所述第二端部。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具有供所述导电端子焊接的第一焊点及供所述线缆焊接的第三焊点及位于所述第三焊点的后侧的横向两侧的第四焊点,所述线缆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三焊点的接头、位于所述接头后侧的绝缘部及位于所述绝缘部后端的接地部,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焊接卡持于所述电路板后端的接地件,所述接地件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三焊点的第一焊接脚、焊接于所述第四焊点的一对第二焊接脚及位于所述一对第二焊接脚之间的平板部,所述平板部搭接于所述线缆的接地部使所述线缆的所述各个接头成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焊接脚位于相邻所述接头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线缆连接器设置于壳体中,并且壳体与一安装于自动机的具有收容孔的固定件之间设置有间隙,当线缆连接器作为一探测探测信号时,该间隙可使得固定件能左右微调线缆连接器,使得线缆连接器与被探测信号准确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测试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从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从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测试连接器组件的线缆连接器与外壳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测试连接器组件的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6从另一方向看的图。
图8是本发明测试连接器组件的线缆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8从另一方向看的图。
图10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部分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测试连接器组件的初始状态图。
图13是本发明测试连接器组件的线缆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接触时的状态图。
图14是本发明测试连接器组件下压时线缆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接触时的状态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测试连接器组件 100 线缆连接器 1
绝缘本体 11 基部 111
插接部 112 凸肋 1121
导电端子 12 对接部 121
连接部 122 焊接部 123
金属壳体 13 对接腔 130
焊脚 131 线缆 15
接头 151 绝缘部 152
接地部 153 间隙 2
接地件 3 平板部 30
第一焊接脚 31 第二焊接脚 32
电路板 4 第一焊点 41
第二焊点 42 第三焊点 43
第四焊点 44 外壳 5
第一筒状部 51 第一外径 D1
第二筒状部 52 第二外径 D2
第三筒状部 53 第三外径 D3
第一台阶部 54 第二台阶部 55
下壳体 6 主体部 61
第二端部 62 凸环部 63
第二通孔 64 弹簧 7
固定件 8 板部 81
收容孔 82 套设部 83
上壳体 9 突伸部 91
第一通孔 92 第一端部 93
对接连接器 200 焊板 2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14介绍本发明测试连接器组件100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测试连接器组件100安装于一自动机的具有收容孔82的固定件8、收容于所述收容孔82内的与所述收容孔82之间设有间隙2的壳体、套设于所述壳体外的弹簧7、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线缆连接器1及包覆于所述线缆连接器1外的外壳5。
请参照图5至图10所示,所述线缆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若干导电端子12、与所述绝缘本体11一体成型的金属壳体 13、插设于所述金属壳体13后端的电路板4、焊接于所述电路板4的线缆15 及固持于所述电路板4的接地件3。
请参照图8至图9,所述绝缘本体11包括基座111及自所述基座111向一侧延伸的插接部112。所述插接部112远离所述基座111的一侧突伸形成有凸肋1121。所述导电端子12固持于所述凸肋1121。所述导电端子12包括暴露于所述凸肋1121的对接部121、焊接于所述电路板4的焊接部123及连接所述对接部121及所述焊接部123的连接部122。所述金属壳体13包括对接腔130、套设于所述插接部112的框形部及沿所述框形部的横向两侧向后延伸出所述基座111后端面的焊脚131。所述凸肋1121向前延伸突出所述对接腔 130。所述金属壳体13套设于所述插接部112的部分及所述对接部121露出于所述外壳14的一端并露出下文中的第二端部62。
请参照图6至图7所示,所述电路板4呈“凹”字型结构,包括供所述导电端子12的所述焊接部123焊接的第一焊点41、位于所述第一焊点41两侧的供所述金属壳体13的焊脚131焊接的第二焊点42、位于所述第一焊点 41后侧的供所述线缆15及接地件3焊接的第三焊点43及位于所述第三焊点 43后侧的横向两侧的供所述接地件3焊接的第四焊点44。所述导电端子12 设有八个,所述第一焊点41设有八个。所述焊脚131设有一对,所述第二焊点42设有一对。所述第三焊点43设有七个,所述第四焊点44设有一对。所述第一焊点41、第二焊点42、第三焊点43及第四焊点44在电路板4内有线路将其连接在一起。
请参照图6至图7所示,所述接地件3包括凹设于所述电路板4后侧的平板部30、位于所述平板部30前端的三个第一焊接脚31及位于所述平板部 30两侧的弯折向上向两侧焊接于所述第四焊点44的第二焊接脚32。所述第一焊接脚31焊接于所述第三焊点43。
请参照图5至图8所示,所述线缆15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三焊点43的接头151、位于所述接头151后端的绝缘部152及位于所述绝缘部152后端的接地部153。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缆连接器1具有四根线缆15。相邻两所述接头151之间设有一所述第一焊接脚31。线缆15具有传输信号的作用,而第一焊接脚31用来接地屏蔽,使得信号更好地传输。而所述接地件3的平板部30 连接所述线缆15的接地部153以令四根所述线缆15连接成为一体。当线缆连接器1工作时,所述导电端子12的对接部121接触一需要探测的对接连接器200,进而将八个信号通过电路板4传输给四根线缆15的接头151,同时接地件3的第一焊接脚31用于屏蔽信号干扰,使得信号更好地通过线缆15 进行传输,进而实现多通道测试。
请参照图3至图5所示,所述外壳5部分包覆所述线缆连接器1以令所述线缆15向上延伸出外壳5一端,所述金属壳体13及所述对接部121露出所述外壳5另一端。所述外壳5包括具有第一外径D1的第一筒状部51、具有第二外径D2的第二筒状部52、具有第三外径D3的第三筒状部53、位于所述第一筒状部51内侧与第二筒状部52内侧的交界处设置的第一台阶部54 及位于所述第一筒状部51内侧与第三筒状部53内侧的交界处设置的第二台阶部55。所述第二外径D2小于所述第一外径D1且所述第二筒状部52自所述第一台阶部54向上延伸形成以令所述第二筒状部52位于所述第一筒状部 51的上端。所述第三外径D3小于所述第一外径D1且所述第三筒状部53自所述第二台阶部55向下延伸形成以令所述第三筒状部53位于所述第一筒状部51的下端。
请参照图3至图4及图10至图14所示,所述壳体为中空设置的筒状构件。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部93及第二端部62。所述第一端部93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固定件8的上侧,所述第二端部62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固定件8的下侧。所述弹簧7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端部62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件8的下侧之间。所述线缆连接器1向下突伸出所述第二端部62的下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为分离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为整体设置,基本结构与本实施方式中类似,此处,详细描述分离设置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分离设置的上壳体9及下壳体6。请参照图3至图4及图10,所述下壳体6呈圆筒状,其包括所述第二端部62、自所述第二端部62向内凹陷的位于所述第二端部62上侧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部62的凸环部63、自所述凸环部63向上延伸形成的具有一腔体的主体部61及贯穿所述第二端部62且内径小于主体部61的第二通孔64。所述主体部61与所述固定件8的收容孔82之间设有所述间隙2。所述弹簧7套设于所述主体部61上。此处所述的外径及内径是针对下壳体6是圆筒形的情况下,在下壳体6是其他形状的情况下,所述外径指的是外框形状距离最远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内径指的是外框形状距离最近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弹簧7的下端被所述第二端部62挡止,且套设于所述凸环部63上,给予所述下壳体6一个左右和上下的微调力。所述上壳体9位于所述下壳体6上方。所述上壳体9亦呈圆筒状,其包括所述第一端部93、位于所述第一端部93下方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端部93的插设于所述主体部61内侧的突伸部91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部93及所述突伸部91 的连通所述主体部61的腔体的以容纳线缆15伸出的第一通孔92。此处所述的外径及内径是针对上壳体9是圆筒形的情况下,在上壳体9是其他形状的情况下,所述外径指的是外框形状距离最远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内径指的是外框形状距离最近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外径D1等于所述主体部61的内径,所述第二外径D2等于所述第一通孔92的内径,所述第三外径D3等于所述第二通孔64的内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9利用所述突伸部91插设到所述主体部61与所述第二筒状部52之间以令所述突伸部 91贴附于所述主体部61的内壁面且贴附于所述第二筒状部52的外壁面,进而固定所述下壳体6,进而使得壳体成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二通孔64的内径小于所述主体部61的内径以令所述第一筒状部51下端抵持固定于所述第二台阶部55。所述第一通孔92的内径小于所述主体部61的内径以令所述突伸部91的下端抵持固定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为一个整体,亦具有第一端部部及第一端部,以令所述弹簧7保持在主体部61上。
请参照图10至图14,所述弹簧7一端保持在所述第二端部62上设置的凸环部63上,另一端保持在下文所述的固定件8的套设部83上。
请参照图3至图4及图10至图11,所述固定件8套设于所述主体部61 的上端且被所述第一端部93抵持以令所述弹簧7保持在第二端部62及所述固定件8之间。所述固定件8包括板部81、与所述第一通孔92相通的所述收容孔82及位于所述板部81下方的供所述弹簧7套设的套设部83。所述固定件8的板部81两端连接外部的机构,例如自动机等,以便自动完成信号探测。所述固定件8安装固定于一自动机上,当需要探测信号时,自动机通过压缩固定件8,进而固定件8压缩弹簧7,同时由于所述主体部61与收容孔82内侧设置了所述间隙2,可使得收容于壳体内侧的线缆连接器1有一个左右微调的力,以令作为探针的线缆连接器1精准地对上对接连接器200,进行信号的探测。
当将线缆连接器1装入所述壳体,使其露出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部62作探针使用,在壳体的第二端部62和第一端部93之间套设弹簧7,且在壳体的第一端部93固设安装在自动机上的固定件8。当需要探测信号时,以线缆连接器作为探针,与待探测的信号(固定在焊板201上的对接连接器200)对接。而主体部61与固定件8的收容孔82之间的间隙2可在左右方向对壳体作微调,进而带动线缆连接器,使得所述线缆连接器亦能在左右方向微调进而与对接连接器精准对接,实现信号的探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测试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一自动机的具有收容孔的固定件、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的与所述收容孔之间设有间隙的壳体、套设于所述壳体外的弹簧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线缆连接器,所述壳体具有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的与所述收容孔之间设有所述间隙的主体部及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端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上侧,所述第二端部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下侧,所述弹簧环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端且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件的下侧之间,所述线缆连接器向下突伸出所述第二端部的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内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中空设置的筒状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分离设置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所述第一端部及自所述第一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的突伸部,所述下壳体具有所述第二端部及自所述第二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所述主体部,所述突伸部插设固定于所述主体部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具有突伸出所述第一端部的上表面的线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外侧包覆有筒状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具有第一外径的第一筒状部、具有第二外径的第二筒状部及具有第三外径的第三筒状部,所述第二筒状部位于所述第一筒状部上端且所述第二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径,所述第三筒状部位于所述第一筒状部下端且所述第三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径,所述上壳体具有贯通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突伸部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壳体具有贯通所述第二端部的内径小于所述主体部内径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外径等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径,所述第二外径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三外径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伸部插设固定于所述主体部内壁面与所述第二筒状部外壁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径以令所述第二通孔外侧抵持固定于所述第三筒状部与所述第一筒状部交界处设有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径以令所述突伸部下端抵持固定于所述第一筒状部与所述第二筒状部交界处设有的第一台阶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包括具有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插接部的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插接部的若干导电端子、与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的具有对接腔的金属壳体、插接于所述基部后端以令所述导电端子焊接于一侧的电路板及焊接于所述电路板另一侧的所述线缆,所述插接部具有突伸出所述对接腔的凸肋,所述导电端子固持于所述凸肋,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于所述凸肋的对接部、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焊接部及连接所述对接部与所述焊接部的连接部,所述金属壳体套设于所述插接部的部分及所述对接部露出于所述第二端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具有供所述导电端子焊接的第一焊点及供所述线缆焊接的第三焊点及位于所述第三焊点的后侧的横向两侧的第四焊点,所述线缆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三焊点的接头、位于所述接头后侧的绝缘部及位于所述绝缘部后端的接地部,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焊接卡持于所述电路板后端的接地件,所述接地件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三焊点的第一焊接脚、焊接于所述第四焊点的一对第二焊接脚及位于所述一对第二焊接脚之间的平板部,所述平板部搭接于所述线缆的接地部使所述线缆的所述各个接头成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焊接脚位于相邻所述接头之间。
CN201811616894.1A 2018-12-28 2018-12-28 测试连接器组件 Pending CN111384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6894.1A CN111384639A (zh) 2018-12-28 2018-12-28 测试连接器组件
TW108147973A TWI808290B (zh) 2018-12-28 2019-12-27 測試連接器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6894.1A CN111384639A (zh) 2018-12-28 2018-12-28 测试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4639A true CN111384639A (zh) 2020-07-07

Family

ID=71220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6894.1A Pending CN111384639A (zh) 2018-12-28 2018-12-28 测试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4639A (zh)
TW (1) TWI80829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2886B1 (en) * 2000-10-27 2002-07-23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igning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mating connectors
JP6597915B2 (ja) * 2016-12-22 2019-10-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プローブ構造
CN106998024B (zh) * 2017-05-12 2023-09-0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转接器及测试系统
CN107634360B (zh) * 2017-09-28 2023-11-21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盲配射频转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8290B (zh) 2023-07-11
TW202044689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2526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8258484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4362451B (zh) 具有双向插接功能的插座连接器
KR101294607B1 (ko) 전기커넥터 및 그 조립체
JP2018010724A (ja) シールド板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TWI568095B (zh) 插頭連接器
TWM501670U (zh) 電連接器
TWI648916B (zh) 插頭連接器
CN110808490B (zh) 电连接器组件
TWI618321B (zh) 插頭連接器
JP5560981B2 (ja) 基板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11384639A (zh) 测试连接器组件
CN210607747U (zh) 插接连接器
CN109586064B (zh) 一种装有弯式1394接触件的混装插座连接器
KR101967069B1 (ko) 굴곡부에 의해 접지 피스와 접촉하는 단자를 갖는 신호 커넥터
CN114079190A (zh)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111384640A (zh) 测试连接器组件
TW201719979A (zh) 射頻連接器組件
CN212908446U (zh) 一种整合式转接数据线
CN108631118B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12310679B (zh) 架高型连接器
CN211126179U (zh) 一种占空节约的电路板连接器
CN211088606U (zh) 电连接器
CN105811138A (zh) Usb插头
WO2022163007A1 (ja) プロー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