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1423B - 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 - Google Patents

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1423B
CN111371423B CN202010459996.8A CN202010459996A CN111371423B CN 111371423 B CN111371423 B CN 111371423B CN 202010459996 A CN202010459996 A CN 202010459996A CN 111371423 B CN111371423 B CN 111371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esistor
signal
low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99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1423A (zh
Inventor
杜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anfang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outhern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outhern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outhern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99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1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1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1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38Impedance-ma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7/00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e.g. 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6Multiple-frequency-chan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638Special circuits to enhance selectivity of receiv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该抗混叠滤波器包括至少一个低通滤波模块、陷波模块以及控制模块,陷波模块连接于低通滤波模块,控制模块连接于陷波模块,陷波模块包括模拟电感电路,模拟电感电路包括一电阻子模块,电阻子模块接地,且电阻子模块的电阻值可变,控制模块连接电阻子模块,并通过控制电阻子模块的电阻值变化,改变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以改变低通滤波模块的带宽,这样根据控制模块控制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从而改变抗混叠滤波器的通带带宽,使得输入混叠信号和邻道信号的频率落入抗混叠滤波器的阻带频率范围内,通过一个陷波模块即可使抗混叠滤波器调整带宽,来适配不同带宽模式下滤除带外各种不同频率的干扰信号。

Description

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例如符合无线宽带(Wireless Fidelity,WiFi)IEEE802.11协议的接收器架构中,在接收2.4G~2.5G赫兹(Hertz,Hz)的无线网络信号时,一般接收器中的信道带宽为20MHz,其模数(AD)转换器的采样速率(Sampling Rate)大小设定为40MSPS(samples per second),即采样时钟频率为40MHz;而802.11n协议允许信道带宽为40MHz,则模数转换器的采样速率大小需至少设定为80MSPS。如果在同一个接收器中,对20MHz与40MHz的信道带宽均采用相同的AD采样速率80MSPS,则需要对抗混叠滤波器的通带带宽进行相应调整,以减少邻道干扰和采样信号的混叠干扰。但调整现有抗混叠滤波器中的有源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带宽,通常需要改变几个元件参数,不易调节;实际中,接收器通常采用复杂的可编程数字滤波器或者对于上述20MHz与40MHz两种信道带宽分别采用不同固定带宽的滤波器,这样又会使得芯片接收电路成本增加和面积增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调节抗混叠滤波器的通带带宽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抗混叠滤波器,包括:至少一个低通滤波模块、陷波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陷波模块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陷波模块,所述陷波模块包括模拟电感电路,所述模拟电感电路包括一电阻子模块,所述电阻子模块接地,且所述电阻子模块的电阻值可变,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阻子模块,并通过控制所述电阻子模块的电阻值变化改变所述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以改变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的带宽。
进一步地,所述陷波模块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且第二端接地,所述控制模块为开关,所述开关通过接通或断开与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改变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总阻值,以改变所述中心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陷波模块的模拟电感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三电阻以及第一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以及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低通滤波模块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第一端连接输入端,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容的第一端;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当所述低通滤波模块未连接所述陷波模块,则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当所述低通滤波模块连接所述陷波模块,则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陷波模块的模拟电感电路;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以及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低通滤波模块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级联,所述陷波模块连接于除连接信号输入端之外的其他所述低通滤波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陷波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对应设置有多个,每个陷波模块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控制模块,各所述陷波模块分别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信号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混频模块以及微处理器、转换器以及上述抗混叠滤波器;
所述混频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模拟基带信号,并将所述模拟基带信号输入所述抗混叠滤波器;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控制信道扫描并获取所述输入信号的频率及其所支持的带宽信息,并依据所述带宽信息更改所述抗混叠滤波器的通带带宽;
所述抗混叠滤波器用于对所述模拟基带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除干扰信号后的模拟基带信号输入所述转换器;
所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模拟基带信号转换成数字基带信号,并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混频模块包括低噪声放大器以及混频器;
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接收信号,并对所述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混频器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所述模拟基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混频器还用于将所述模拟基带信号降频至一指定频段的模拟基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转换器的采样时钟信号频率和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以降低采样时钟信号的混叠干扰。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该抗混叠滤波器通过低通滤波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陷波模块来实现,根据控制模块控制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从而改变抗混叠滤波器的通带带宽,使得输入混叠和邻道干扰信号的频率落入抗混叠滤波器的阻带频率范围内,这样通过一个陷波模块即可使抗混叠滤波器调整通带带宽,来适配滤除各种不同频率信号的干扰信号,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抗混叠滤波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抗混叠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信号接收电路的结构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混叠滤波器100,包括至少一个低通滤波模块110、陷波模块120以及控制模块130,陷波模块120连接于低通滤波模块110,控制模块130连接于陷波模块120,控制模块130控制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具体地,陷波模块120包括模拟电感电路,模拟电感电路包括一电阻子模块,该电阻子模块接地,且电阻子模块的电阻值可变,控制模块130连接电阻子模块,并通过控制电阻子模块的电阻值变化改变来改变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上述电阻子模块为可变电阻,通过控制模块130可控制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变化,从而改变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例如数字可变电阻,控制模块130通过控制数字信号的输入从而控制数字可变电阻的阻值变化;上述电阻子模块也可以为通过开关来实现并联的多个固定电阻,这时控制模块130为开关,通过开关的开合状态改变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如闭合开关,中心频率升高,断开开关,中心频率降低,由于通带的阻带频率跟随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平移,当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变大时,阻带频率随之变大,当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变小时,阻带频率随之变小,而抗混叠滤波器100通过阻带抑制滤除干扰信号,其阻带频率改变,即改变了低通滤波模块110的带宽,从而改变了抗混叠滤波器100的通带带宽。
当接收到输入信号时,可以根据控制模块130控制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从而改变抗混叠滤波器100的通带带宽,使得输入混叠和邻道干扰信号的频率落入抗混叠滤波器100的阻带频率范围内,这样通过一个陷波模块120即可使抗混叠滤波器100调整通带带宽,使其在不同带宽模式下来适配滤除各种不同频率的干扰信号,而且成本大大降低。
本实施例中,低通滤波模块110有两个,分别为第一低通滤波模块以及第二低通滤波模块,陷波模块120以及控制模块130各一个,第一低通滤波模块与第二低通滤波模块二级联,第一低通滤波模块连接信号输入端,第二低通滤波模块连接信号输出端,陷波模块120连接在第二低通滤波模块的下地电容(接地的电容)支路上,上述低通滤波模块110可以为有源低通滤波器,该有源低通滤波器的阶数可以为3~5阶;陷波模块120可以是由模拟电感电路所形成的串联LC谐振电路组成,优选地,上述陷波模块120中的模拟电感电路为低损耗的模拟电感电路,例如通过运算放大器、电阻以及电容所模拟出的电感电路。这样低通滤波模块110和陷波模块120均由运算放大器、电阻以及电容组成,更便于芯片集成。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性能,上述抗混叠滤波器100包括有多个低通滤波模块110,各个低通滤波模块110级联,优选地,陷波模块120连接于除连接信号输入端之外的其它低通滤波模块110,例如连接于中间位置或连接信号输出端的低通滤波模块110,使输入阻抗稳定,更好匹配。本申请不限制低通滤波模块110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低通滤波模块110的个数。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性能,上述控制模块130可设置有多个,对应的,上述陷波模块120也设置有多个,每个陷波模块120分别连接对应的控制模块130,且各陷波模块120均分别连接在上述低通滤波模块110上,如分别连接于不同的低通滤波模块110,当断开的控制模块130越多,对应的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也越低,闭合的控制模块130越多,对应的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越高。本申请不限制控制模块130以及陷波模块120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控制模块130为开关,上述陷波模块120的电阻子模块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第一电阻接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并联,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连接,且第二端接地,开关通过接通或断开与第二电阻的连接,改变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总阻值,以改变中心频率,当开关断开后,即第二电阻的接地线断开,这时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总阻值相当于单独连接第一电阻的阻值,当开关接通时,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总阻值为两者的并联后的阻值,这时阻值变小,中心频率随之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中,上述开关的阻值可忽略不计,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开关的阻值不可忽略时,开关闭合时,开关与第二电阻串联,同时该两者与第一电阻形成并联,这时的总阻值为开关与第二电阻串联后与第一电阻并联的阻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陷波模块120的模拟电感电路,由电容、电阻以及运算放大器组成,具体而言,上述模拟电感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三电阻以及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以及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低通滤波模块110。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低通滤波模块110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第一端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当该低通滤波模块110未连接上述陷波模块120,则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当该低通滤波模块110为抗混叠滤波器100中对接信号输出端的低通滤波模块110时,且连接上述陷波模块120时,该低通滤波模块110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对接上述抗混叠滤波器100的信号输出端,此时,上述陷波模块120的模拟电感电路可连接在上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当该低通滤波模块110不为抗混叠滤波器100中对接信号输出端的低通滤波模块110时,该低通滤波模块110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对接下一低通滤波模块100的第四电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2,上述抗混叠滤波器100由运算放大器U1及U2、U3和电阻R1~R7、电容C1~C5、NMOS管Q1组成,NMOS管为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其中第二运算放大器U1、第四电阻R1及第五电阻R2、第二电容C1及第三电容C2组成上述第一低通滤波模块,第三运算放大器U2、第六电阻R3及第七电阻R4、第四电容C3及第五电容C4组成上述第二低通滤波模块,第一运算放大器U3、第一电容C5、第一电阻R5及第二电阻R7以及第三电阻R6、第五电容C4组成上述陷波模块120,NMOS管Q1为开关,BB_IN为信号输入端,BB_OUT为信号输出端,SW_CONTROL为开关控制逻辑输入端。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中第五电容C4既相当于第二低通滤波模块的接地电容,又与模拟电感电路构成上述陷波模块120,即第二低通滤波模块与陷波模块共用上第五电容C4,此处的模拟电感电路由上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3、第一电容C5、第一电阻R5及第二电阻R7以及第三电阻R6组成,当信号的频率低于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时,上述第五电容C4与模拟电感电路在整个电路结构中相当于一个接地电容的作用,当信号的频率高于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时,第五电容C4与模拟电感电路在整个电路结构中等效于电感,当信号频率在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附近时,第五电容C4与模拟电感电路在整个电路结构中相当于陷波器的作用。
具体地,信号输入端BB_IN连接第一低通滤波模块的第四电阻R1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R2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容C1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2的第一端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第二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第二低通滤波模块的第六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低通滤波模块的第二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第六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第七电阻R4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七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五电容C4的第一端以及第三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第四电容C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第三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第三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以及输出端连接于信号输出端BB_OUT;第二低通滤波模块的第五电容C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电容C5的第一端以及第三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第一电容C5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以及第一电阻R5和第二电阻R7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NMOS管Q1的第一端,NMOS管Q1的第二端接地以及连接于开关控制逻辑输入端SW_CONTROL。
其中,陷波器的中心频率
Figure GDA0002718402230000081
R0为第一电阻R5、第二电阻R7在开关断开或接通后的总电阻,该通过开关控制逻辑输入端控制接通或者断开,SW_CONTROL为高电平时开关接通闭合,第一电阻R5与第二电阻R7并联,总阻值变小,陷波模块120中心频率增大,反之开关断开,第二电阻R5单独接入电路,总电阻值变大,陷波模块120中心频率降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抗混叠滤波器100中的运算放大器均采用正负电源供电,若采用单电源供电,加上合适的直流偏置即可,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R0为可变电阻的电阻值,通过控制模块130可使其改变,从而改变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
参考图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电路,该电路包括混频模块200、微处理器400、转换器300以及前述描述过的抗混叠滤波器100,混频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模拟基带信号,并将模拟基带信号输入抗混叠滤波器100;微处理器400用于控制信道扫描并获取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可支持的带宽信息,并依据带宽信息更改抗混叠滤波器100的通带带宽,以使混叠和邻道干扰输入信号的频率落入抗混叠滤波器100的阻带频率范围内;抗混叠滤波器100用于对模拟基带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除干扰信号后的模拟基带信号输入转换器300;转换器300用于将模拟基带信号转换成数字基带信号并输出。
其中,混频模块200包括低噪声放大器210以及混频器220,低噪声放大器210接收射频信号RFS,然后将射频信号RFS与本振信号通过混频器220进行混频,本实施例中,在混频的过程中将混频后的信号降频为一指定频段的模拟基带信号,例如零中频或极低中频的基带信号BBS,以便在后续处理时可直接还原。
微处理器400连接混频模块200、转换器300以及上述抗混叠滤波器100中的控制模块130,并调节控制模块130,以及调节转换器300的采样时钟信号频率,微处理器400通过控制信道扫描获取到输入信号的频率及其所支持的带宽信息,根据接收到的输入信号的频率控制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改变,即可根据不同模式的带宽需求而分段控制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改变,从而改变抗混叠滤波器100的带宽,减少不同带宽接收模式下的干扰,这样多种带宽接收模式可共用一套信号接收电路,减少芯片的面积和成本。
转换器300为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该模数转换器300连接于抗混叠滤波器100,接收模拟基带信号BBS并将其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BBS_D。其中,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Nyquist sampling theorem),模数转换器的采样时钟信号的频率值应至少大于模拟基带信号的最高频率(即频道带宽)的2倍,一般而言,是接收到的基带信号最高频率的2.56~4倍,该采样速率可通过微处理器400来设置,即采样时钟信号频率可通过微处理器400来控制,本实施例中,为了转换效果更好,可将转换器300的采样时钟信号频率设置为频道最大带宽的2倍以上,也即可同步调整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与转换器300的采样时钟信号频率,使两者一致,从而减少AD转换器采样时钟信号对接收基频的混叠干扰。
在另一实施例中,微处理器400可根据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频率和支持的带宽模式来调整转换器300的采样时钟信号频率,只需保证采样时钟信号频率大于基带信号的最高频率的2倍即可。
上述输入信号为无线局域网络信号,或者蓝牙信号等无线数字通信信号。
需知采样速率越高,采样的失真度越小,采样时钟所产生的芯片内部混叠干扰影响也越小,对抗混叠滤波器100的阻带衰减斜率(即阶数)要求就越低,但采样速率越高采样数据量就越大,对数据的后期处理要求就越高。因此如果采用上述接收信号电路的接收机对应频道带宽有多种,例如对应IEEE802.11b/g/n协议中的信道带宽为20MHz,对应802.11n协议的带宽为40MHz,此时AD转换器的采样速率要达到80MSPS,在传统方法中,对于20MHz和40MHz的带宽一般需要2种对应带宽的抗混叠滤波模块,分别对应才达到较佳的抗干扰的效果,这无疑会增加接收机的芯片成本和面积,若两种模式都采用对应40MHz带宽的抗混叠滤波模块,则对于20MHz带宽模式而言,其邻道干扰会较大。而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信号接收电路,在不同带宽模式下,可通过微处理器400控制开关电路,进而控制更改抗混叠滤波器100的带宽,不但抗干扰效果好,且成本低。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S1:接收射频信号;
步骤S2: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模拟基带信号;
步骤S3: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频率信息,依据所述频率信息更改用于滤除干扰信号的通带带宽,并将所述模拟基带信号经过所述通带滤除干扰信号;
步骤S4:将所述滤除干扰信号后的模拟基带信号转换成数字基带信号,并输出。
本实施例中,上述方法通过上述信号接收电路实现,首先接收上述射频信号,然后通过混频模块200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模拟基带信号。与此同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频道接收扫频获取到射频信号的频率和所支持的带宽信息,微处理器可通过设定的逻辑确定用于滤除干扰信号的通带带宽,即更改抗混叠滤波器100的通带带宽,举例地,首先判断是否需要更改当前的通带带宽,如射频信号的频率是否与通带带宽对应,若是,则无需更改通带带宽,直接将模拟基带信号经过该通带滤除干扰信号,若否,则需要更改通带带宽,这时调节控制模块130,使得抗混叠滤波器100中的陷波模块120的中心频率改变,通带的阻带频率随之改变,从而使得射频信号的频率落入通带的阻带频率范围内,然后将该模拟基带信号经过该通带滤除干扰信号,最后再将滤除干扰信号后的模拟基带信号通过转换器300转换成数字基带信号,并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4之前,包括:
步骤S41:判断转换器300的采样时钟信号频率是否与所述通道带宽适配,所述转换器300用于将所述模拟基带信号转换成数字基带信号;
步骤S42:若否,则将所述当前采样时钟信号频率调整至所述通带带宽适配。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微处理器400控制转换器300的当前采样时钟信号频率改变,使其与射频信号的频率适配,兼顾采样效果和效率。首先判断转换器300的采样时钟信号频率是否与通道带宽适配,若适配,则无需调整采样时钟信号频率,若不适配,则将当前采样时钟信号频率调整至与通带带宽适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抗混叠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低通滤波模块、陷波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陷波模块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陷波模块,所述陷波模块包括模拟电感电路,所述模拟电感电路包括一电阻子模块,所述电阻子模块接地,且所述电阻子模块的电阻值可变,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阻子模块,并通过控制所述电阻子模块的电阻值变化改变所述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以改变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的带宽;
所述电阻子模块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且第二端接地;
所述控制模块为开关,当所述控制模块阻值为0,则所述开关通过接通或断开与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改变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总阻值,以改变所述中心频率;当所述控制模块的阻值不为0,则所述开关通过接通或断开与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改变所述开关、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总阻值,以改变所述中心频率;
所述中心频率为
Figure FDA0002718402220000011
R0为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总阻值,R6为所述陷波模块的模拟电感电路中的第三电阻的阻值,C4为所述低通滤波模块中的第五电容的电容值,C5为所述陷波模块的模拟电感电路中的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混叠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陷波模块的模拟电感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三电阻以及第一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以及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混叠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级联,所述陷波模块连接于除连接信号输入端之外的其它所述低通滤波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混叠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第一端连接输入端,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容的第一端;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当所述低通滤波模块未连接所述陷波模块,则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当所述低通滤波模块连接所述陷波模块,则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陷波模块的模拟电感电路;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以及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混叠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陷波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对应设置有多个,每个陷波模块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控制模块,各所述陷波模块分别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上。
6.一种信号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混频模块以及微处理器、转换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抗混叠滤波器;
所述混频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模拟基带信号,并将所述模拟基带信号输入所述抗混叠滤波器;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控制信道扫描并获取所述输入信号的频率及其所支持的带宽信息,并依据所述带宽信息更改所述抗混叠滤波器的通带带宽;
所述抗混叠滤波器用于对所述模拟基带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除干扰信号后的模拟基带信号输入所述转换器;
所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模拟基带信号转换成数字基带信号,并输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频模块包括低噪声放大器以及混频器;
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接收信号,并对所述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混频器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所述模拟基带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频器还用于将所述模拟基带信号降频至一指定频段的模拟基带信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转换器的采样时钟信号频率和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以降低采样时钟信号的混叠干扰。
CN202010459996.8A 2020-05-27 2020-05-27 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 Active CN111371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9996.8A CN111371423B (zh) 2020-05-27 2020-05-27 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9996.8A CN111371423B (zh) 2020-05-27 2020-05-27 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1423A CN111371423A (zh) 2020-07-03
CN111371423B true CN111371423B (zh) 2020-11-24

Family

ID=7120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9996.8A Active CN111371423B (zh) 2020-05-27 2020-05-27 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1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6332B (zh) * 2021-08-18 2023-07-07 上海聆芯科技有限公司 锁相环电路参考杂散消除方法、消除装置及锁相环系统
CN114253249A (zh) * 2021-12-13 2022-03-2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型位置传感器模拟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205818U (zh) * 1985-12-30 1987-03-11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12导心电遥测袖珍发射与接收机
CN2101867U (zh) * 1991-09-07 1992-04-15 江西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 带表面波陷波器的桩基质量检测仪
JP2005063362A (ja) * 2003-08-20 2005-03-10 Yaskawa Electric Corp サーボ制御装置
CN1976239A (zh) * 2005-12-02 2007-06-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
CN101277121A (zh) * 2008-05-22 2008-10-01 高拓讯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动态检测阻塞干扰信号的低功耗接收机
CN101507665A (zh) * 2009-03-20 2009-08-19 吉林大学 具有感知冷热和触滑觉的智能假肢系统
US8796605B2 (en) * 2012-05-04 2014-08-05 Princeton Lightwave, Inc. High-repetition-rate single-photon receiver and method therefor
US9467113B2 (en) * 2012-08-30 2016-10-11 Avatek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filtering and for improving properties of electronic devices
CN106236081A (zh) * 2016-08-24 2016-12-21 滁州学院 基于dsp、arm的便携式脑电仪
CN108051092A (zh) * 2017-11-30 2018-05-18 广汉科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热敏电阻型高速轴温探测器的光学调制与解调系统
CN108075777A (zh) * 2016-11-13 2018-05-25 美国亚德诺半导体公司 用于模数转换器前端的动态抗混叠滤波器
CN110277994A (zh) * 2018-03-14 2019-09-2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采样周期进行离散化的抗混迭滤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06499B2 (en) * 2007-12-03 2012-11-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High-frequency filter
CN204334510U (zh) * 2014-12-18 2015-05-13 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一种抗混叠滤波器模拟电路
CN210225363U (zh) * 2019-05-31 2020-03-3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通滤波器、接收机及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205818U (zh) * 1985-12-30 1987-03-11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12导心电遥测袖珍发射与接收机
CN2101867U (zh) * 1991-09-07 1992-04-15 江西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 带表面波陷波器的桩基质量检测仪
JP2005063362A (ja) * 2003-08-20 2005-03-10 Yaskawa Electric Corp サーボ制御装置
CN1976239A (zh) * 2005-12-02 2007-06-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
CN101277121A (zh) * 2008-05-22 2008-10-01 高拓讯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动态检测阻塞干扰信号的低功耗接收机
CN101507665A (zh) * 2009-03-20 2009-08-19 吉林大学 具有感知冷热和触滑觉的智能假肢系统
US8796605B2 (en) * 2012-05-04 2014-08-05 Princeton Lightwave, Inc. High-repetition-rate single-photon receiver and method therefor
US9467113B2 (en) * 2012-08-30 2016-10-11 Avatek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filtering and for improving properties of electronic devices
CN106236081A (zh) * 2016-08-24 2016-12-21 滁州学院 基于dsp、arm的便携式脑电仪
CN108075777A (zh) * 2016-11-13 2018-05-25 美国亚德诺半导体公司 用于模数转换器前端的动态抗混叠滤波器
CN108051092A (zh) * 2017-11-30 2018-05-18 广汉科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热敏电阻型高速轴温探测器的光学调制与解调系统
CN110277994A (zh) * 2018-03-14 2019-09-2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采样周期进行离散化的抗混迭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1423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1087B2 (en) Receiver and receiving method of receiver
JP3906173B2 (ja) 可変利得増幅回路
US9191127B2 (en) Signal filtering
CN111371423B (zh) 抗混叠滤波器及信号接收电路
US7756219B2 (en) Low-if multiple mode transmitter front end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US2010007430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100679079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대역 수신장치
US20090170466A1 (en) Circuit with programmable signal bandwidth and method thereof
CN210225363U (zh) 一种带通滤波器、接收机及通信装置
KR101699348B1 (ko) 동적으로 확장되는 대역폭에서 선택된 채널로부터 신호를 송신하고 수신하기 위한 광대역 송수신 디바이스
US10305517B1 (en) Current-mode filtering with switching
US8401116B2 (en) RF receiver
US10523254B2 (en) Mixer S11 control via sum component termination
EP3881435B1 (en) A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080310456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over a Power Line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11903100B (zh) 一种抗混叠滤波器、相关设备及抗混叠滤波器的控制方法
CN112822131A (zh) 邻信道抑制电路及邻信道抑制方法
CN218006210U (zh) 带通滤波器、电子设备及收费装置
Maurer et al. A digital front-end supported frequency agile multi-standard wireless receiver
US10630328B2 (en) Current-mode filtering using current steering
WO2006137007A1 (en) Transmitt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2176372A (ja) 無線通信装置
Li et al. Multi-Standard Receiver Analysis
CN116346083A (zh) 一种射频信号输出电路、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ndrijevic et al. Multistandard receiver for home networking and digital med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601, block B, garden city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Yanshan community, merchants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Nanfang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501A, block B, huayuancheng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outhern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