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0886B - 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0886B
CN111370886B CN202010190716.8A CN202010190716A CN111370886B CN 111370886 B CN111370886 B CN 111370886B CN 202010190716 A CN202010190716 A CN 202010190716A CN 111370886 B CN111370886 B CN 1113708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onnecting arm
elastic
movabl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07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0886A (zh
Inventor
林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07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08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0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0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0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0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01R12/718Contact members provided on the PCB without an insulating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1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conductive elasto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2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antenna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臂、第一连接臂和活动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臂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臂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活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活动臂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活动臂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位置时,即该连接处位于固定臂所在的平面,且该连接处位于固定臂之外,从而减小了弹性连接装置的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设备上设置的元器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导致电子设备上具有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由于电子设备的体积有限,所以电子设备上的元器件之间通常可以采用连接片来进行连接。在实际的使用中,弹性连接装置一般具有多层折叠层,而多层折叠层可以依次层叠设置,从而导致弹性连接装置的厚度较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弹性连接装置的厚度较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包括:
固定臂;
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臂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臂相对且间隔设置;
活动臂,所述活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活动臂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
所述活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固定臂所在的平面且位于所述固定臂之外,所述第二位置为远离所述固定臂所在的平面的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印制电路板和上述的弹性连接装置,所述壳体的盖板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弹性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印制电路板之间的间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臂、第一连接臂和活动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臂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臂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活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活动臂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所述活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固定臂所在的平面且位于所述固定臂之外,所述第二位置为远离所述固定臂所在的平面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活动臂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位置时,即该连接处位于固定臂所在的平面,且该连接处位于固定臂之外,从而减小了弹性连接装置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现有技术中又一种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包括:
固定臂10;
第一连接臂20,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臂10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臂10相对且间隔设置;
活动臂30,所述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活动臂30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固定臂10和所述第一连接臂20之间;
所述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固定臂10所在的平面且位于所述固定臂10之外;所述第二位置为远离所述固定臂10所在的平面的位置。
其中,固定臂10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以相邻设置,第一表面对应第一连接臂20设置,第二表面的第一区域与第一连接臂20错位设置,第二表面的第二区域与第一连接臂20相对设置。
当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位置时,活动臂30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二表面的第一区域内,当然,活动臂30的全部结构也可以位于第一区域内,或者,活动臂30的部分结构伸出第一区域。具体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以下表述:
当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至第一位置时,该连接处可以与固定臂10位于同一平面(即固定臂10所在的平面可以被称作为第一平面)上,且该连接处伸出于固定臂10之外,与上述连接处位于第一位置时,连接处与固定臂10层叠设置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少上述连接处位于第一位置时,整个弹性连接装置的厚度。
参见图8,当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位置时,该连接处与固定臂10层叠设置,通过对比图8和图1可知,图1中整个弹性连接装置的厚度相对图8可以至少减小上述连接处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的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弹性连接装置可以呈片形连接装置(即弹性连接片),或者圆柱形连接装置等,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而上述外力可以指的是来自于用户或者其他物体对弹性连接装置中包括的各个部件的压力。例如:上述外力可以为用户对第一连接臂20和活动臂30之间的连接处的挤压力,则在外力的作用下,该连接处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当该弹性连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时,例如:当该弹性连接装置分别与电子设备的天线模组和印制电路板电连接时,可以减少天线模组与印制电路板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整个电子设备的厚度,进而减小整个电子设备的体积。
其中,固定臂10、第一连接臂20和活动臂3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可以采用折弯工艺进行加工得到。例如:可以先获取得到一块平板,然后将该平板通过两侧折弯加工,从而得到上述弹性连接装置。
其中,弹性连接装置的材料在此不做限定(即固定臂10、第一连接臂20和活动臂30的材料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固定臂10、第一连接臂20和活动臂30均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如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当固定臂10、第一连接臂20和活动臂30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时,可以使得弹性连接装置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即弹性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两个部件(例如:天线模组与印制电路板)时,该弹性连接装置还可以在上述两个部件之间充当导电部件。
其中,固定臂10、第一连接臂20和活动臂30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固定臂10、第一连接臂20和活动臂30可以均为圆柱体形状,当然,也可以均为矩形柱形状。
其中,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和固定臂10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可以为U形连接件,同理,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和活动臂30的第一端之间也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件也可以为U形连接件,这样,可以使得第一连接臂20与固定臂10之间,以及,第一连接臂20与活动臂30之间均具有间隙。
当然,也可以连接为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折弯,并与固定臂10固定连接,同理,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折弯,并与活动臂3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这样,同样可以使得第一连接臂20与固定臂10之间,以及,第一连接臂20与活动臂30之间均具有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与固定臂10的连接处所具有的角度也可以被称为主力臂转轴R角,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与活动臂30的第一端的连接处所具有的角度也可以被称作为副力臂转轴R角。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位置时,即该连接处与固定臂10位于同一平面(即均位于第一平面)上,且该连接处伸出于固定臂之外,从而减小了弹性连接装置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活动臂30包括弯折部31,所述弯折部31位于所述活动臂30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且所述弯折部31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臂20弯折。
其中,弯折部31的具体折弯角度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弯折部31还可以被称作为内凹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活动臂30包括弯折部31,这样,当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位置时,由于弯折部31朝向第一连接臂20弯折,从而使得弯折部31与固定臂10的端部之间可以具有避让空间,避免活动臂30直接与固定臂10的端部抵接,以对固定部10造成损害的现象的出现(参见图6)。同时,由于活动臂30包括弯折部31,与活动臂30不包括弯折部31的方式(参见图8-10)相比,增大了活动臂30的长度,即增长了弹性连接装置的力臂,且使得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的力臂更为分散,且分布较为均匀,从而提高了弹性连接装置的抗疲劳性能。
另外,对比图8和图1可知,图1中包括弯折部31,这样,如图1所示,当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位置时,整个弹性连接装置的厚度可以等于上述连接处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参见图8,此时整个弹性连接装置的厚度除了包括上述连接处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还包括固定臂10的厚度以及固定臂10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固定层的厚度。因此,图1中所示实施方式很明显可以减小整个弹性连接装置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臂4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40为U形件,且所述第二连接臂40的开口方向为朝向所述固定臂10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之间的间隙的方向。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连接臂40、活动臂30和第一连接臂20为一体成型结构,同样可以采用折弯工艺进行加工得到。
当然,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连接臂40、活动臂30和第一连接臂20也可以为多个独立的部件,并通过粘接剂、焊接或者插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活动臂30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臂40连接,且第二连接臂40为U形件,这样,可以保证活动臂30与第一连接臂20之间具有间隙,避免第一连接臂20除第二端之外的其他区域与活动臂30接触,从而使得第一连接臂20或者活动臂30造成损伤的现象的发生;同时,当第二连接臂40、活动臂30和第一连接臂20为一体成型结构时,可以增强活动臂30与第一连接臂2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连接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和所述固定臂10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臂50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50为U形件,且所述第三连接臂50的开口方向为朝向所述固定臂10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之间的间隙的方向。
其中,第三连接臂50可以参见上述第二连接臂40的相应表述,并具有与上述第二连接臂40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和固定臂10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臂50连接,且第三连接臂50为U形件,这样,可以保证固定臂10与第一连接臂20之间具有间隙,避免第一连接臂20除第一端之外的其他区域与固定臂10接触,从而使得第一连接臂20或者固定臂10造成损伤的现象的发生;同时,当第三连接臂50、固定臂10和第一连接臂20为一体成型结构时,可以增强固定臂10与第一连接臂2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连接效果。
可选的,图2至图7,所述弹性连接装置还包括基座60,所述固定臂10与所述基座60固定连接。
其中,基座60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基座60可以为凹槽基座,也可以为平板基座。
其中,基座60的材料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基座6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塑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臂10与基座60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增强对固定臂10的固定效果,且可以增强固定臂10的连接强度。
可选的,所述基座60为凹槽基座,所述固定臂10与所述凹槽基座的槽底固定连接。
其中,凹槽基座中凹槽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弧形或者矩形等。
其中,凹槽基座可以通过一矩形块进行切割加工(例如激光切割),使得在矩形块上形成凹槽,而上述具有凹槽的矩形块即可以理解为凹槽基座。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基座60为凹槽基座,且固定臂10与凹槽基座的槽底固定连接,这样,使得凹槽基座的侧壁可以对固定臂10形成保护,避免其他部件对固定臂10造成伤害的现象的出现。
可选的,当所述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臂10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均收容于所述凹槽基座内。
其中,当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第一位置时,固定臂10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均收容于凹槽基座内,由于凹槽基座的侧壁的遮挡作用,同样可以减少其他部件对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造成损害的现象的发生。
参见图8-10,若当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第一位置,固定臂10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未收容于凹槽基座内,即固定臂10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显露于凹槽基座之外时,此时其他部件(例如:盖板100)可能会与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抵接,造成该连接处破裂现象的发生。
另外,为了避免上述连接处破裂现象的发生,可以在其他部件上对应上述连接处的位置开设避让槽。参见图8,例如:可以在盖板100上对应上述连接处的位置开设避让槽101。但是这样,会减小盖板100的整体强度,相应的,为了增大开设有避让槽101的盖板100的整体强度,可以增加盖板100的厚度,这样会增加整个电子设备的厚度。
例如:当弹性连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时,且弹性连接装置可以为金属件,即弹性连接装置设置于壳体的盖板与印制电路板之间的间隙,且分别电连接盖板与印制电路板。当盖板与印制电路板的间隙减小,如盖板朝向印制电路板运动时,凹槽基座的侧壁可以与盖板抵接,避免盖板继续运动与活动臂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的连接处抵接,并造成该连接处断裂的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第一位置时,固定臂10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均收容于凹槽基座内,这样,由于凹槽基座的侧壁的遮挡作用,同样可以减少其他部件对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造成损害的现象的发生,即凹槽基座可以对上述连接处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臂10的连接处在所述凹槽基座上对应的部分侧壁为双层侧壁。
其中,上述双层侧壁可以为将一侧板通过折弯形成的双层侧壁,这样,可以增强双层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上述双层侧壁也可以为两块侧壁通过焊接或者粘接形成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与固定臂10的连接处在凹槽基座上对应的部分侧壁为双层侧壁,这样,可以增强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与固定臂10的连接处在凹槽基座上对应的部分侧壁的强度,进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对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与固定臂10的连接处的保护效果。
可选的,参见图1,所述活动臂30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翻边32。
其中,翻边32的朝向在此不做限定,例如:翻边32可以朝向第一连接臂20设置,当然,翻边32也可以朝向固定臂设置。
其中,翻边32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者圆形等,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动臂30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翻边32,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应力在活动臂30的分散程度,从而进一步增强弹性连接装置的抗疲劳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1,包括壳体、印制电路板200和上述的弹性连接装置,所述壳体的盖板100与所述印制电路板200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弹性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盖板100和所述印制电路板200之间的间隙。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因而具有与上述弹性连接装置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弹性连接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上个实施例中的相应表述,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弹性连接装置可以为金属连接片,这样,弹性连接装置可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弹性连接装置与印制电路板200之间可以通过粘接层201(例如:粘接层可以为锡膏)进行焊接,从而可以增强弹性连接装置与印制电路板20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可以保证弹性连接装置与印制电路板200之间的导电性能。
另外,盖板100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天线模组电连接,例如:天线模组可以贴附于壳体上,且天线模组可以与盖板100电连接,而弹性连接装置可以分别与盖板100与印制电路板200电连接,这样,可以在盖板100与印制电路板200之间起到导电作用。
另外,当弹性连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参见图1,当所述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臂10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均收容于所述凹槽基座内,盖板100上无须设置有避让空间,从而增加了弹性连接装置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弹性连接装置的防过压效果,当然,还改善了整个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空间,减少了整个电子设备的体积。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弹性连接装置处于第一位置,即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与固定臂10均位于第一平面上,且上述连接处可以伸出于固定臂10之外。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盖板100与印制电路板200之间通常通过导电泡棉或者导电硅胶弹片进行连接,但是导电泡棉以及导电硅胶弹片的成本高、稳定性差,且在盖板100朝向印制电路板200运动的过程中,导电泡棉或者导电硅胶弹片容易失效。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连接装置稳定性好,抗疲劳性能好,且使用成本较低。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臂(10);
第一连接臂(20),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臂(10)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臂(10)相对且间隔设置;
活动臂(30),所述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活动臂(30)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固定臂(10)和所述第一连接臂(20)之间;
其中,所述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固定臂(10)所在的平面且位于所述固定臂(10)之外,所述第二位置为远离所述固定臂所在的平面的位置;
所述弹性连接装置还包括基座;
所述基座(60)为凹槽基座;
当所述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固定臂(10)与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均收容于凹槽基座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30)包括弯折部(31),所述弯折部(31)位于所述活动臂(30)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且所述弯折部(31)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臂(20)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臂(4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40)为U形件,且所述第二连接臂(40)的开口方向为朝向所述固定臂(10)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之间的间隙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和所述固定臂(10)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臂(50)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50)为U形件,且所述第三连接臂(50)的开口方向为朝向所述固定臂(10)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之间的间隙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10)与所述基座(6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10)与所述凹槽基座的槽底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活动臂(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臂(10)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均收容于所述凹槽基座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20)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臂(10)的连接处在所述凹槽基座上对应的部分侧壁为双层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30)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翻边(32)。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印制电路板(200)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装置,所述壳体的盖板(100)与所述印制电路板(200)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弹性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盖板(100)和所述印制电路板(200)之间的间隙。
CN202010190716.8A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370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0716.8A CN111370886B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0716.8A CN111370886B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0886A CN111370886A (zh) 2020-07-03
CN111370886B true CN111370886B (zh) 2021-12-03

Family

ID=71211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0716.8A Active CN111370886B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088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94903U (zh) * 2015-11-03 2016-04-27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接触端子
CN207398373U (zh) * 2017-10-24 2018-05-22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型弹片
CN208111685U (zh) * 2018-03-08 2018-1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94903U (zh) * 2015-11-03 2016-04-27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接触端子
CN207398373U (zh) * 2017-10-24 2018-05-22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型弹片
CN208111685U (zh) * 2018-03-08 2018-1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0886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93471B2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US7989045B2 (en) Elastic sheet structure and array type elastic sheet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6256426B2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US8926338B2 (en) Contact member
EP2863481B1 (en) Connector
US7980893B2 (en) Coaxi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device
US9502797B2 (en) Contact
US74020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shell
US10411408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improved latch member easy to operate
KR101451532B1 (ko) 전기 커넥터
US9887480B2 (en) Contact including deformation preventer for preventing deformation of connector support
CN111370886B (zh) 一种弹性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US6332618B1 (en) Double sided gasket
WO2022190986A1 (ja)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KR101433217B1 (ko) Pcb 컷 타입 접속장치
US20180062288A1 (en) Contact and connector
KR102639004B1 (ko) 커넥터
KR102639003B1 (ko) 커넥터
KR101812421B1 (ko) 전자부품 접속용 커넥터
KR20200060249A (ko) 기판 간 동축 커넥터
CN215646887U (zh) 连接组件、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2190987A1 (ja)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217405750U (zh) 弹片连接器
JP6894632B2 (ja) コンタクト
TWI404490B (zh) 彈片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