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0244A -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0244A
CN111370244A CN202010137547.1A CN202010137547A CN111370244A CN 111370244 A CN111370244 A CN 111370244A CN 202010137547 A CN202010137547 A CN 202010137547A CN 111370244 A CN111370244 A CN 111370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post
cavity
guide hole
elastic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75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0244B (zh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75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02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0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0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0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0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9/00Layers
    • H01H2209/046Properties of the spacer
    • H01H2209/052Properties of the spacer elastomeric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其中,按键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背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壳体于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的腔壁设有延伸至外侧面的导向孔;轻触开关,轻触开关设于安装腔内,并面向导向孔设置;按键,按键活动穿设于导向孔;及弹性缓冲件,弹性缓冲件设于安装腔内,并罩盖轻触开关,弹性缓冲件与轻触开关间隔设置,并与按键接触,按键向壳体内移动,以使弹性缓冲件形变并接触轻触开关。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保护与按键相配合的轻触开关,保障电子设备的按键功能的持久性。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和应用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按键,作为电子设备上使用频率较高的部件,其功能的持久性也成为了电子设备的品质的重要评价标准。相关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是按键键帽通过按键导柱直接与轻触开关接触的形式。但是,在这样的设计下,当按键键帽因意外跌落或其他意外情况而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冲击力会通过按键导柱直接传导至轻触开关,导致轻触开关破坏、失效,从而影响按键功能的持久性。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为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和应用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旨在保护与按键相配合的轻触开关,保障电子设备的按键功能的持久性。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背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壳体于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设有延伸至所述外侧面的导向孔;
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面向所述导向孔设置;
按键,所述按键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及
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罩盖所述轻触开关,所述弹性缓冲件与所述轻触开关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按键接触,所述按键向所述壳体内移动,以使所述弹性缓冲件形变并接触所述轻触开关。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背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壳体于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设有延伸至所述外侧面的导向孔;
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面向所述导向孔设置;
按键,所述按键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及
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罩盖所述轻触开关,所述弹性缓冲件与所述轻触开关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按键接触,所述按键向所述壳体内移动,以使所述弹性缓冲件形变并接触所述轻触开关。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弹性缓冲件罩盖轻触开关、并与轻触开关间隔、与按键接触;这样,当按键因意外跌落或其他意外情况而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冲击力虽会通过按键传导至弹性缓冲件,但是此时的弹性缓冲件由于并不与轻触开关直接接触,加之其自身的弹性形变能力,便可起到有效吸收外界冲击力的作用,从而极大地削弱、甚至完全化解外界冲击力,避免轻触开关受到强烈冲击而破坏、失效。即,保护了与按键相配合的轻触开关,保障了电子设备的按键功能的持久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按键结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本申请按键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按键结构再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按键结构 41 第一连接柱
10 壳体 43 第二连接柱
10a 内侧面 50 弹性缓冲件
10b 外侧面 51 抵接部
11 安装腔 53 弹性支撑部
13 导向孔 55 第一连接部
131 键帽安装段 57 第二连接部
133 导柱安装段 60 支架
15 限位柱 60a 安装面
17 通道 61 安装柱
20 轻触开关 63 插接柱
30 按键导柱 70 密封圈
40 按键键帽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出一种按键结构100,其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旨在保护与按键相配合的轻触开关20,保障电子设备的按键功能的持久性。
可以理解地,电子设备可以是但并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书阅读器、MP3(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播放器、MP4(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播放器、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脑、机顶盒、智能电视机、可穿戴设备、导航仪、掌上游戏机等。
下面将对本申请按键结构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按键结构100一实施例中,该按键结构100包括壳体10、轻触开关20、按键以及弹性缓冲件50;
其中,壳体10具有背对设置的内侧面10a和外侧面10b,壳体10于内侧面10a与外侧面10b之间形成有安装腔11,安装腔11的背向壳体10外侧的腔壁设有延伸至外侧面10b的导向孔13(即,导向孔13的开口延伸至外侧面10b);轻触开关20设于安装腔11内,并面向导向孔13设置;按键活动穿设于导向孔13;弹性缓冲件50设于安装腔11内,并罩盖轻触开关20,弹性缓冲件50与轻触开关20间隔设置,并与按键接触,按键向壳体10内移动,以使弹性缓冲件50形变并接触轻触开关20。
具体地,按键包括按键导柱30和按键键帽40;其中,按键导柱30活动穿设于导向孔13,按键导柱30包括背对设置的开关触发端和键帽接触端,开关触发端朝向壳体10内设置,并与弹性缓冲件50接触;按键键帽40设于导向孔13在外侧面10b上的开口处,并与键帽接触端接触。
此时,弹性缓冲件50罩盖轻触开关20、并与轻触开关20间隔、与按键接触;这样,当按键因意外跌落或其他意外情况而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冲击力虽会通过按键传导至弹性缓冲件50,但是此时的弹性缓冲件50由于并不与轻触开关20直接接触,加之其自身的弹性形变能力,便可起到有效吸收外界冲击力的作用,从而极大地削弱、甚至完全化解外界冲击力,避免轻触开关20受到强烈冲击而破坏、失效。即,保护了与按键相配合的轻触开关20,保障了电子设备的按键功能的持久性。
而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当按键键帽40受到用户的持续按压而向壳体10的内侧面10a一侧移动时,按键键帽40便可驱动按键导柱30沿导向孔13的轴线方向向壳体10的内侧面10a一侧移动,此时,弹性缓冲件50因受按键导柱30的持续挤压作用发生形变而朝向轻触开关20移动,最终接触轻触开关20而触发相关的按键功能。可以理解地,轻触开关2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音量开关,此时,按压按键键帽40所实现的按键功能为电子设备音量的增大或减小;或者,轻触开关2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电源开关,此时,按压按键键帽40所实现的按键功能为电子设备的唤醒或休眠。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导向孔13包括键帽安装段131和导柱安装段133;键帽安装段131、导柱安装段133以及安装腔11按照由壳体10的外侧面10b到壳体10的内侧面10a的方向依次设置并依次连通,按键键帽40沿导向孔13的轴线方向可活动地安装于键帽安装段131,按键导柱30沿导向孔13的轴线方向可活动地穿设于导柱安装段133,轻触开关20安装固定在安装腔11内。此时,按键键帽40一部分容置于键帽安装段131内,另一部分凸出于壳体10的外侧面10b,以便于用户按压。并且,按键键帽40以及按键导柱30还可以利用弹性缓冲件50或者其他弹性辅助结构实现按压后的回弹,以回到初始位置。
当然,可以理解地,按键键帽40也可完全容置于键帽安装段131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结构设计的需求合理安排,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按键结构100的壳体10既可与电子设备的外壳为一体结构,一并加工制造得到(例如一体注塑成型),也可与电子设备的外壳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分别加工制造后,依靠组装关系装配在一起。
进一步地,为了有效实现弹性缓冲件50对外界冲击力的吸收作用,弹性缓冲件50可设置为如下形式,如图1所示:
弹性缓冲件50包括抵接部51和弹性支撑部53;其中,抵接部51设于按键与轻触开关20之间,抵接部51的面向轻触开关20的表面与轻触开关20间隔设置,抵接部51的背向轻触开关20的表面与按键接触;弹性支撑部53具有相互连接的两端,弹性支撑部53的一端连接于抵接部51的外缘,弹性支撑部53的另一端连接于安装腔11的腔壁;此时,在按键键帽40的驱动下,按键导柱30向壳体10内移动,弹性支撑部53形变,以使抵接部51接触轻触开关20,从而触发相关的按键功能。
本实施例中,轻触开关20安装固定在安装腔11的面向导向孔13的腔壁上,弹性支撑部53的远离抵接部51的一端也安装固定在安装腔11的面向导向孔13的腔壁上,并位于轻触开关20所在范围之外。具体地,弹性支撑部53的远离抵接部51的一端于安装腔11腔壁的安装固定,可采用卡扣连接、螺钉连接、销连接、焊接、胶接等方式实现。并且,弹性支撑部5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连接在抵接部51的上下两侧,以有效增强弹性缓冲件50的稳定性,并增强弹性缓冲件50对外界冲击力的吸收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弹性支撑部53的远离抵接部51的一端于安装腔11腔壁的安装固定,且保障弹性缓冲件50的稳定性,弹性支撑部53的远离抵接部51的一端与安装腔11的腔壁之间可采用插接固定的方式实现连接,即:弹性支撑部53的远离抵接部51的一端设有限位柱15和限位孔的其中之一,安装腔11的腔壁设有限位柱15和限位孔的其中之另一,限位柱15插设于限位孔内。
具体地,如图1所示,弹性支撑部53的远离抵接部51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安装腔11的面向导向孔13的腔壁凸设有限位柱15,限位柱15插设于限位孔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孔与限位柱15的设置位置还可以互换。
可以理解地,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支撑部的远离抵接部的一端通过限位柱与限位孔的配合固定于安装腔的面向导向孔的腔壁。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弹性支撑部的远离抵接部的一端还可通过限位柱与限位孔的配合固定于安装腔的开设有导向孔的腔壁;或者,定义安装腔的面向导向孔的腔壁与安装腔的开设有导向孔的腔壁之间的腔壁为安装腔的侧壁,弹性支撑部的远离抵接部的一端通过限位柱与限位孔的配合固定于安装腔的侧壁。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按键导柱30在下压过程中发生偏移,按键导柱30与抵接部51之间还可做如下结构设计:抵接部51的背向轻触开关20的表面设有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的其中之一,按键的面向抵接部51的表面(即,按键导柱30的开关触发端的端面)设有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的其中之另一,定位凸起容置于定位凹槽内。如此,便可依靠定位凹槽对定位凸起周向的限位作用,保障按键导柱30的移动方向,避免按键导柱30在下压过程中发生偏移。并且,上述结构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装配快捷,以及稳定性和可靠性优异等优点。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按键结构100一实施例中,按键键帽4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按键键帽40的内侧表面凸设有第一连接柱41和第二连接柱43,第一连接柱41和第二连接柱43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视角为对按键结构100的俯视视角,而图1中的视角为对按键结构100的主视视角。并且,壳体的长度方向即是指壳体的侧边的长度方向,例如手机壳体的侧边的长度方向。
此时,为了缓解按键键帽40一端被按压时、另一端翘起而导致的按键键帽40晃动的问题,弹性缓冲件5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55和第二连接部57,第一连接部55具有相互连接的两端,第一连接部5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柱41,第一连接部55的另一端支撑于抵接部51的外缘,第二连接部57具有相互连接的两端,第二连接部57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柱43,第二连接部57的另一端支撑于抵接部51的外缘。
具体地,抵接部51也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形成左端和右端。并且,第一连接柱41和第二连接柱43分别位于按键键帽40的两端。此时,按键导柱30位于第一连接柱41与第二连接柱43之间,第一连接部55的远离第一连接柱41的一端连接于抵接部51的左端,第二连接部57的远离第二连接柱43的一端连接于抵接部51的右端。
这样,按键键帽40的两端便通过第一连接柱41、第一连接部55、抵接部51、第二连接部57、第二连接柱43实现了桥接。由于这些起桥接作用的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刚性,此时再按压按键键帽40的一端时,按键键帽40两端之间起桥接作用的这些结构便会带动按键键帽40的另一端朝向相同的方向运动,从而避免了一端按压、另一端翘起的晃动问题,实现了防晃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为了便于第一连接部55和第二连接部57的安装,可以在安装腔11的沿壳体10长度方向并排的两个腔壁上分别开设一连通(导向孔13的)键帽安装段131的通道17,用于容置第一连接部55、并实现第一连接部55与第一连接柱41和抵接部51的连接、且为第一连接部55的移动提供空间,以及用于容置第二连接部57、并实现第二连接部57与第二连接柱43和抵接部51的连接、且为第二连接部57的移动提供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弹性缓冲件50的生产制造,弹性缓冲件50包括骨架和包覆于骨架表面的弹性缓冲层。其中,骨架具有一定的刚性,可起到抵御冲击的作用,并且还可起到更好地桥接第一连接柱41与第二连接柱43的作用;弹性缓冲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使得弹性缓冲件50在受到持续压力作用时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从而保障弹性缓冲件50与轻触开关20接触,即保障弹性缓冲件50对轻触开关20的触发能力。此时,弹性缓冲件50便可由骨架模内注塑固化成型得到,简单、便捷、且可靠。
并且,为了更好地保障弹性缓冲件50与轻触开关20接触,即为了更好地保障弹性缓冲件50对轻触开关20的触发能力,提升轻触开关20的触发便捷性,弹性缓冲件50的弹性支撑部53可为弹性材料件,例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件;而抵接部51、第一连接部55、第二连接部57均可采用由骨架和包覆于骨架表面的包覆层构成的结构,包覆层可由与弹性支撑部53相同的弹性材料构成;此时,包覆层与弹性材料件构成前述弹性缓冲层。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第一连接部55与第一连接柱41的组装,以及便于第二连接部57与第二连接柱43的组装,第一连接部55和第二连接部57还可做如下结构设置:
第一连接部55的朝向第一连接柱41的一端端面开设有组装槽,第一连接柱41的背离按键键帽40的一端插设于组装槽内;
第二连接部57的朝向第二连接柱43的一端端面开设有组装槽,第二连接柱43的背离按键键帽40的一端插设于组装槽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按键结构100还包括密封圈70,密封圈70密封于按键导柱30的外侧壁与导向孔13的内侧壁之间。由于密封圈70始终抵触按键导柱30的外侧壁和导向孔13的内侧壁,水流难以通过导向孔13渗入壳体10内部,从而使得按键结构100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密封圈70能够很好地密封于按键导柱30的外侧壁与导向孔13的内侧壁之间,即为了保证密封圈70始终被压紧在按键导柱30的外侧壁与导向孔13的内侧壁之间,密封圈70与按键导柱30的外侧壁之间为过盈配合,密封圈70与导向孔13的内侧壁之间为过盈配合。此时,密封圈70被挤压后会产生朝向按键导柱30的外侧壁的回弹力和朝向导向孔13的内侧壁的回弹力,从而实现更加紧密的密封效果。再一方面,按键导柱30的外侧壁和/或导向孔13的内侧壁还设有收容槽,用于收容密封圈70。密封圈70被限制在收容槽内,增强了密封圈70的设置稳定性,提升了密封圈70的密封性能,提升了按键结构100的防水可靠性。可以理解地,密封圈70可采用例如硅胶、橡胶等弹性材料。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按键结构100一实施例中,按键结构100中还新增了支架60,即:按键结构100还包括支架60,支架60设于安装腔11内,并具有面向按键的安装面60a,轻触开关20设于安装面60a,弹性缓冲件50设于支架60。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视角为对按键结构100的主视视角。
具体地,轻触开关20可采用卡扣连接、螺钉连接、销连接、焊接、胶接等方式安装固定在安装面60a上,从而实现与支架60的连接;弹性缓冲件50可采用卡扣连接、螺钉连接、销连接、焊接、胶接等方式安装固定在支架60上,从而实现与支架60的连接;支架60可采用卡扣连接、螺钉连接、销连接、焊接、胶接等方式安装固定在安装腔11的腔壁上,从而实现与壳体10的连接。
此时,由于支架60的引入,轻触开关20、柔性电路板、弹性缓冲件50等结构均可预先安装在支架60上,装配成为一个组件,再将该组件装配到壳体10的安装腔11内;如此,便可有效降低按键结构100的装配难度,提升装配便捷性和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安装面60a的外缘凸设有安装柱61,弹性缓冲件50的外缘固定于安装柱61的背离安装面60a的一端。此时,弹性缓冲件50直接与安装柱61的自由端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弹性缓冲件50于支架60的安装,避免了将弹性缓冲件50安装至安装面60a的麻烦,提升了装配便捷性。此外,由于安装柱61的凸出设置,弹性缓冲件50的安装过程得以适当远离轻触开关20,从而避免了安装过程可能造成的轻触开关20的损伤,保障了按键结构100的正常功能。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弹性缓冲件50与安装柱61的装配便捷性,安装柱61的背离安装面60a的一端端面设有插接柱63和插接孔的其中之一,弹性缓冲件50的外缘设有插接柱63和插接孔的其中之另一,插接柱63插设于插接孔内。
具体地,如图3所示,安装柱61的背离安装面60a的一端端面凸设有插接柱63,弹性缓冲件50的外缘开设有插接孔,插接柱63插设于插接孔内。并且,插接柱63与插接孔的孔壁之间还可进一步采用过盈的方式实现紧配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接柱63与插接孔的设置位置还可以互换。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按键结构100,该按键结构100的具体结构详见前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背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壳体于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设有延伸至所述外侧面的导向孔;
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面向所述导向孔设置;
按键,所述按键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及
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罩盖所述轻触开关,所述弹性缓冲件与所述轻触开关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按键接触,所述按键向所述壳体内移动,以使所述弹性缓冲件形变并接触所述轻触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
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按键与所述轻触开关之间,所述抵接部的面向所述轻触开关的表面与所述轻触开关间隔设置,所述抵接部的背向所述轻触开关的表面与所述按键接触;
弹性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撑部具有相互连接的两端,所述弹性支撑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抵接部的外缘,所述弹性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
所述按键向所述壳体内移动,所述弹性支撑部形变,以使所述抵接部接触所述轻触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
按键导柱,所述按键导柱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所述按键导柱包括背对设置的开关触发端和键帽接触端,所述开关触发端朝向所述壳体内设置,并与所述抵接部接触;
按键键帽,所述按键键帽设于所述导向孔在所述外侧面上的开口处,并与所述键帽接触端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键帽的内侧表面凸设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弹性缓冲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抵接部的外缘,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两端,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抵接部的外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端面开设有组装槽,所述第一连接柱的背离所述按键键帽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组装槽内;
且/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端面开设有组装槽,所述第二连接柱的背离所述按键键帽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组装槽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部的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设有限位柱和限位孔的其中之一,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设有限位柱和限位孔的其中之另一,所述限位柱插设于所述限位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部的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通过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固定于所述安装腔的面向所述导向孔的腔壁;
或者,所述弹性支撑部的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通过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固定于所述安装腔的开设有所述导向孔的腔壁;
或者,定义所述安装腔的面向所述导向孔的腔壁与所述安装腔的开设有所述导向孔的腔壁之间的腔壁为所述安装腔的侧壁,所述弹性支撑部的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通过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固定于所述安装腔的侧壁。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的背向所述轻触开关的表面设有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的其中之一,所述按键的面向所述抵接部的表面设有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的其中之另一,所述定位凸起容置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具有面向所述按键的安装面,所述轻触开关设于所述安装面,所述弹性缓冲件设于所述支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的外缘凸设有安装柱,所述弹性缓冲件的外缘固定于所述安装柱的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的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端端面设有插接柱和插接孔的其中之一,所述弹性缓冲件的外缘设有插接柱和插接孔的其中之另一,所述插接柱插设于所述插接孔内。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骨架和包覆于所述骨架表面的弹性缓冲层。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2010137547.1A 2020-03-02 2020-03-02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370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7547.1A CN111370244B (zh) 2020-03-02 2020-03-02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7547.1A CN111370244B (zh) 2020-03-02 2020-03-02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0244A true CN111370244A (zh) 2020-07-03
CN111370244B CN111370244B (zh) 2022-04-12

Family

ID=71211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7547.1A Active CN111370244B (zh) 2020-03-02 2020-03-02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02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5025A (zh) * 2021-07-05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282516A (zh) * 2022-08-11 2022-11-04 东莞市唯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可穿戴空气净化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03545A (en) * 2008-09-09 2009-01-16 Kinpo Elect Inc Keypad structure
US20090224948A1 (en) * 2008-03-04 2009-09-10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Keyboard
CN201663081U (zh) * 2009-10-26 2010-12-01 深圳市多精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脑键盘的按键结构
CN204668207U (zh) * 2015-06-18 2015-09-2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5489427A (zh) * 2016-01-06 2016-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6194613U (zh) * 2016-10-17 2017-05-24 东莞市旭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键盘的字键结构
TW201743357A (zh) * 2016-06-13 2017-12-16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CN109545598A (zh) * 2018-11-26 2019-03-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
CN209266257U (zh) * 2019-01-11 2019-08-16 江西丰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外装防水硅胶按键
CN110277263A (zh) * 2019-06-11 2019-09-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组件、电子设备及壳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10444424A (zh) * 2019-07-30 2019-11-1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24948A1 (en) * 2008-03-04 2009-09-10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Keyboard
TW200903545A (en) * 2008-09-09 2009-01-16 Kinpo Elect Inc Keypad structure
CN201663081U (zh) * 2009-10-26 2010-12-01 深圳市多精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脑键盘的按键结构
CN204668207U (zh) * 2015-06-18 2015-09-2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5489427A (zh) * 2016-01-06 2016-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TW201743357A (zh) * 2016-06-13 2017-12-16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CN206194613U (zh) * 2016-10-17 2017-05-24 东莞市旭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键盘的字键结构
CN109545598A (zh) * 2018-11-26 2019-03-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
CN209266257U (zh) * 2019-01-11 2019-08-16 江西丰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外装防水硅胶按键
CN110277263A (zh) * 2019-06-11 2019-09-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组件、电子设备及壳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10444424A (zh) * 2019-07-30 2019-11-1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5025A (zh) * 2021-07-05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282516A (zh) * 2022-08-11 2022-11-04 东莞市唯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可穿戴空气净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0244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0244B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1572197B (zh) 按键结构
CN111430166B (zh) 按键组件、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CN211828564U (zh) 电子设备
CN110517918B (zh) 电子设备
CN104900437A (zh) 一种终端的侧键结构及终端
CN212848133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2750640A (zh) 电子设备及其外壳
CN111668051A (zh)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444424B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8696782B (zh) 一种线控组件及线控式蓝牙耳机
JP2013258088A (ja)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CN214012793U (zh)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5731424U (zh) 中框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CN211858472U (zh) 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
CN211604997U (zh) 电子设备
CN210296184U (zh)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CN211858468U (zh) 按键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1385401B (zh) 一种防水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4724876A (zh) 按键组件、按键装配结构以及终端设备
CN210156286U (zh) 按键和电子设备
CN113794964A (zh) 蓝牙耳机装置
CN220065505U (zh) 终端设备
CN214281623U (zh) 耳机按键防水结构和耳机
CN219534356U (zh) 按键组件以及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