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2552A -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2552A
CN111362552A CN202010299003.5A CN202010299003A CN111362552A CN 111362552 A CN111362552 A CN 111362552A CN 202010299003 A CN202010299003 A CN 202010299003A CN 111362552 A CN111362552 A CN 111362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dehydrating
dehydrating agent
dry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90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吉松
陈治城
丁以钿
刘五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ou Ecolog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ou Ecolog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ou Ecolog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ou Ecolog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90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2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2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2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02F11/12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using filter pr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4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 C02F11/148Combined us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substances, being added in the same treatment ste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1)将第一脱水剂和一半的第二脱水剂混合均匀,得到复合脱水剂;(2)将复合脱水剂加入待处理的制罐工艺废水污泥中,搅拌加入剩余的第二脱水剂,搅拌再加入第三脱水剂,搅拌;处理后的污泥的调节pH为6.5~7.5;(3)将处理后的污泥投入压滤机进行机械脱水;(4)经机械脱水处理后污泥中加入污泥干化剂,混合均匀后发生放热反应,然后得到干化的污泥。本发明成本小耗能低,对环境友好;解决了污泥含水率高、干化成本高等问题,并且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制罐工业化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属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制易拉罐生产产生的废水处理后产生大量的污泥,目前污泥的处置主要方法有三种,为稳定填埋、土地利用、焚烧。污泥的产出量较大,含水率高且为液一固相混合浆态,仅靠污水处理厂的机械脱水处理只能将其含水率降至80%左右,给运输和最终处置带来困难。
脱水后的污泥,其中所含有的有机物和病原菌、重金属等未经稳定化处理。如用于填埋,容易造成填埋作业困难、地下水水质恶化和填埋堆体不稳定。如采用焚烧处理,则由于污泥含水率高、热值低,需要大量的辅助燃料。因此,减量化和稳定化是脱水污泥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前提。
脱水污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干化和堆肥化两大类。干化是常用的减量化手段,污泥干化技术主要包含自然干化和热干。目前污泥干化方法主要有热干化、生物干化和无机材料干化,其中热干化技术使用最为普遍,但其耗能高;无机材料干化应用比较多是石灰和水泥等进行干化,但是干化时间长、干化后污泥耐水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优化干化剂的性能,使其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处理的制罐工艺废水污泥的取样,计算制罐工艺废水污泥干重,按照质量比例量取第一脱水剂、第二脱水剂,第一脱水剂的用量为污泥干重的0.3%~1.2%;第二脱水剂的用量为污泥干重的14%~25%;将第一脱水剂和一半的第二脱水剂混合均匀,得到复合脱水剂;
(2)将复合脱水剂加入待处理的制罐工艺废水污泥中,搅拌时间为10min,加入剩余的第二脱水剂,搅拌8~15min,再加入第三脱水剂,第三脱水剂的添加量为污泥干重的0.6%~0.9%,搅拌8~15min,得到处理后的污泥;处理后的污泥的调节pH为6.5~7.5;
(3)将处理后的污泥投入压滤机进行机械脱水,压滤机的滤板面积为0.5~1m2,进料压力≤1MPa,压榨压力≤4.5MPa;经机械脱水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为65~75%;
(4)经机械脱水处理后污泥中加入污泥干化剂,污泥干化剂的用量为步骤(3)机械脱水处理前污泥质量的10~30%;混合均匀后发生放热反应,然后得到干化的污泥;所述干化的污泥的含水率为15~25%。
具体的,所述第一脱水剂为阳离子改性剂,聚四烯丙基胺、四烯丙基胺、聚烯丙基胺盐酸盐、丙烯酰胺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脱水剂为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铝钾、铝酸钠、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三脱水剂为月桂醇硫酸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甘胆酸钠、氯化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壳聚糖硫酸酯、壳聚糖谷氨酸盐、壳聚糖硫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污泥干化剂由以下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制成:
生石灰35~55份、高炉矿渣12~15份、聚合硫酸铝7~10份和四烯丙基胺5~9份。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干化剂由以下步骤制备方法制得:
将四烯丙基胺加热到40℃~80℃时加入引发剂,保温,并搅拌,加入高炉矿渣,搅拌速率为250~300r/min,搅拌20~30min,形成半固体状混和料;
再向半固体状混和料中加入聚合硫酸铝,搅拌速率为200~250r/min,搅拌反应7~10min;
最后加入生石灰,搅拌速率为100~200r/min,搅拌混合7~10min,形成固体状的污泥干化剂。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聚合四烯丙基胺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5~4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成本小耗能低,对环境友好;仅需要十多天就能使含水量大于85%的污泥脱水、干化后含水量在35%以下;解决了污泥含水率高、干化成本高等问题,并且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制罐工业化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处理的制罐工艺废水污泥的取样,计算制罐生产废水污泥干重,按照质量比例量取第一脱水剂、第二脱水剂,第一脱水剂的用量为污泥干重的1.2%;第二脱水剂的用量为污泥干重的22%;将第一脱水剂和一半的第二脱水剂混合均匀,得到复合脱水剂;
所述第一脱水剂为阳离子改性剂,聚四烯丙基胺。
所述第二脱水剂为硫酸铝。
(2)将复合脱水剂加入待处理的制罐工艺废水污泥中,搅拌时间为10min,加入剩余的第二脱水剂,搅拌15min,再加入第三脱水剂,第三脱水剂的添加量为污泥干重的0.9%,搅拌10min,得到处理后的污泥;处理后的污泥的调节pH为6.5~7.5;
所述第三脱水剂为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3)将处理后的污泥投入压滤机进行机械脱水,压滤机的滤板面积为1m2,进料压力≤1MPa,压榨压力≤4.5MPa;
(4)经机械脱水处理后污泥中加入污泥干化剂,污泥干化剂的用量为步骤(3)机械脱水处理前污泥质量的14%;混合均匀后发生放热反应,然后得到干化的污泥;所述干化的污泥的含水率为22%。
所述污泥干化剂由以下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制成:
生石灰47份、高炉矿渣12份、聚合硫酸铝9份和四烯丙基胺8份。
所述污泥干化剂由以下步骤制备方法制得:
将四烯丙基胺加热到55℃时加入引发剂,保温,并搅拌,加入高炉矿渣,搅拌速率为300r/min,搅拌20min,形成半固体状混和料;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再向半固体状混和料中加入聚合硫酸铝,搅拌速率为250r/min,搅拌反应7min;所述聚合四烯丙基胺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45%。
最后加入生石灰,搅拌速率为200r/min,搅拌混合7min,形成固体状的污泥干化剂。
实施例2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处理的制罐工艺废水污泥的取样,计算制罐工艺废水污泥干重,按照质量比例量取第一脱水剂、第二脱水剂,第一脱水剂的用量为污泥干重的0.5%;第二脱水剂的用量为污泥干重的18%;将第一脱水剂和一半的第二脱水剂混合均匀,得到复合脱水剂;
所述第一脱水剂为四烯丙基胺、聚烯丙基胺盐酸盐混合。
所述第二脱水剂为聚合氯化铝。
(2)将复合脱水剂加入待处理的制罐工艺废水污泥中,搅拌时间为10min,加入剩余的第二脱水剂,搅拌8min,再加入第三脱水剂,第三脱水剂的添加量为污泥干重的0.6%%,搅拌15min,得到处理后的污泥;处理后的污泥的调节pH为6.5~7.5;
所述第三脱水剂为甘胆酸钠。
(3)将处理后的污泥投入压滤机进行机械脱水,压滤机的滤板面积为1m2,进料压力≤1MPa,压榨压力≤4.5MPa;经机械脱水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为65~75%;
(4)经机械脱水处理后污泥中加入污泥干化剂,污泥干化剂的用量为步骤(3)机械脱水处理前污泥质量的25%;混合均匀后发生放热反应,然后得到干化的污泥;
所述污泥干化剂由以下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制成:
生石灰40份、高炉矿渣13份、聚合硫酸铝9份和四烯丙基胺7份。
所述污泥干化剂由以下步骤制备方法制得:
将四烯丙基胺加热到60℃时加入引发剂,保温,并搅拌,加入高炉矿渣,搅拌速率为300r/min,搅拌20min,形成半固体状混和料;所述引发剂为N,N-二甲基苯胺。
再向半固体状混和料中加入聚合硫酸铝,搅拌速率为250r/min,搅拌反应8min;所述聚合四烯丙基胺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5%。
最后加入生石灰,搅拌速率为200r/min,搅拌混合10min,形成固体状的污泥干化剂。
实施例3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处理的制罐工艺废水污泥的取样,计算制罐工艺废水污泥干重,按照质量比例量取第一脱水剂、第二脱水剂,第一脱水剂的用量为污泥干重的0.8%;第二脱水剂的用量为污泥干重的20%;将第一脱水剂和一半的第二脱水剂混合均匀,得到复合脱水剂;
所述第一脱水剂为聚烯丙基胺盐酸盐。
所述第二脱水剂为硫酸铁、硫酸铝钾混合。
(2)将复合脱水剂加入待处理的制罐工艺废水污泥中,搅拌时间为10min,加入剩余的第二脱水剂,搅拌10min,再加入第三脱水剂,第三脱水剂的添加量为污泥干重的0.9%,搅拌8min,得到处理后的污泥;处理后的污泥的调节pH为6.5~7.5;
所述第三脱水剂为壳聚糖谷氨酸盐。
(3)将处理后的污泥投入压滤机进行机械脱水,压滤机的滤板面积为0.5m2,进料压力≤1MPa,压榨压力≤4.5MPa;
(4)经机械脱水处理后污泥中加入污泥干化剂,污泥干化剂的用量为步骤(3)机械脱水处理前污泥质量的30%;混合均匀后发生放热反应,然后得到干化的污泥;所述干化的污泥的含水率为15%。
所述污泥干化剂由以下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制成:
生石灰35份、高炉矿渣15份、聚合硫酸铝7份和四烯丙基胺5份。
所述污泥干化剂由以下步骤制备方法制得:
将四烯丙基胺加热到80℃时加入引发剂,保温,并搅拌,加入高炉矿渣,搅拌速率为300r/min,搅拌20min,形成半固体状混和料;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再向半固体状混和料中加入聚合硫酸铝,搅拌速率为200r/min,搅拌反应7min;所述聚合四烯丙基胺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5%。
最后加入生石灰,搅拌速率为100r/min,搅拌混合10min,形成固体状的污泥干化剂。
各个实施例的处理效果如下表1:
表1污泥含水量
状态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处理前 污泥含水量(%) 97.25 95.78 97.54
脱水后 脱水后污泥含水量(%) 68.24 71.87 68.97
干化后 干化污泥含水量(%) 32.42 34.74 33.41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地使污泥干化,能得到含水率低的干化污泥。

Claims (8)

1.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处理的制罐工艺废水污泥的取样,计算制罐工艺废水污泥干重,按照质量比例量取第一脱水剂、第二脱水剂,第一脱水剂的用量为污泥干重的0.3%~1.2%;第二脱水剂的用量为污泥干重的14%~25%;将第一脱水剂和一半的第二脱水剂混合均匀,得到复合脱水剂;
(2)将复合脱水剂加入待处理的制罐工艺废水污泥中,搅拌时间为10min,加入剩余的第二脱水剂,搅拌8~15min,再加入第三脱水剂,第三脱水剂的添加量为污泥干重的0.6%~0.9%,搅拌8~15min,得到处理后的污泥;处理后的污泥的调节pH为6.5~7.5;
(3)将处理后的污泥投入压滤机进行机械脱水,压滤机的滤板面积为0.5~1m2,进料压力≤1MPa,压榨压力≤4.5MPa;经机械脱水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为65~75%;
(4)经机械脱水处理后污泥中加入污泥干化剂,污泥干化剂的用量为步骤(3)机械脱水处理前污泥质量的10~30%;混合均匀后发生放热反应,然后得到干化的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水剂为阳离子改性剂,聚四烯丙基胺、四烯丙基胺、聚烯丙基胺盐酸盐、丙烯酰胺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脱水剂为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铝钾、铝酸钠、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脱水剂为月桂醇硫酸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甘胆酸钠、氯化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壳聚糖硫酸酯、壳聚糖谷氨酸盐、壳聚糖硫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剂由以下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制成:
生石灰35~55份、高炉矿渣12~15份、聚合硫酸铝7~10份和四烯丙基胺5~9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剂由以下步骤制备方法制得:
将四烯丙基胺加热到40℃~80℃时加入引发剂,保温,并搅拌,加入高炉矿渣,搅拌速率为250~300r/min,搅拌20~30min,形成半固体状混和料;
再向半固体状混和料中加入聚合硫酸铝,搅拌速率为200~250r/min,搅拌反应7~10min;
最后加入生石灰,搅拌速率为100~200r/min,搅拌混合7~10min,形成固体状的污泥干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四烯丙基胺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5~45%。
CN202010299003.5A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 Pending CN111362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9003.5A CN111362552A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9003.5A CN111362552A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2552A true CN111362552A (zh) 2020-07-03

Family

ID=7120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9003.5A Pending CN111362552A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255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7245A1 (en) * 2001-11-29 2005-04-14 Jean-Francois Blais Method for stabilizing and conditioning urban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sludge
JP2012254430A (ja) * 2011-06-10 2012-12-27 Hymo Corp 凝集処理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汚泥脱水方法
CN105036516A (zh) * 2015-07-03 2015-11-11 天津霍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废渣污泥干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746482A (zh) * 2017-01-19 2017-05-31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污泥脱水复合型调理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CN110818212A (zh) * 2019-12-02 2020-02-21 河北蓝江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干化污泥的高效污泥干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7245A1 (en) * 2001-11-29 2005-04-14 Jean-Francois Blais Method for stabilizing and conditioning urban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sludge
JP2012254430A (ja) * 2011-06-10 2012-12-27 Hymo Corp 凝集処理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汚泥脱水方法
CN105036516A (zh) * 2015-07-03 2015-11-11 天津霍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废渣污泥干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746482A (zh) * 2017-01-19 2017-05-31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污泥脱水复合型调理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CN110818212A (zh) * 2019-12-02 2020-02-21 河北蓝江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干化污泥的高效污泥干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8836B2 (en) Sludge composite conditioner based on iron-containing sludge pyrolysis residue as well a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1746941B (zh) 一种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生物干化处理方法
CN104803546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艺
CN110642494B (zh) 生物质灰作为骨架构建体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及改善造纸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
CN109928603B (zh) 一种污泥绿色脱水药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12520963A (zh) 一种降低污泥基生物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
CN110818212B (zh) 一种用于干化污泥的高效污泥干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8467171B (zh) 一种含亚铁污泥回收利用的方法
CN101565264B (zh) 污泥处理方法及污泥建材资源化及制成肥料的方法
CN106673387A (zh) 含酚污泥的资源化处理工艺
CN105948445B (zh) 一种皮革废水污泥处理工艺
CN102060429B (zh)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调理剂及其脱水方法
CN113292215A (zh) 一种联合微气泡臭氧氧化与薄层干化的剩余污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2153266A (zh) 一种用硅藻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CN111362552A (zh) 一种制罐工艺废水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
CN109264942A (zh) 污泥低增比固体生物环保调理剂
WO2017041326A1 (zh) 一种剩余污泥蒸汽爆破预处理后厌氧发酵产酸的方法
CN105236707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废弃泥的固定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981160A (zh) 一种新型复合污泥脱水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2441714A (zh) 一种污泥热水解-湿式氧化耦合处理方法
CN102649618A (zh) 一种用木屑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CN110511072B (zh) 一种利用有机废物制备营养土的方法
CN111186977A (zh) 机械破壁、芬顿反应和高低压脱水联合处理剩余污泥的方法
CN110803845A (zh) 一种用于提升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质脱水性能的生物调理剂及方法
CN103172250B (zh) 一种污泥多元调质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