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7225A - 5g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资源分配 - Google Patents

5g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资源分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7225A
CN111357225A CN201880073942.9A CN201880073942A CN111357225A CN 111357225 A CN111357225 A CN 111357225A CN 201880073942 A CN201880073942 A CN 201880073942A CN 111357225 A CN111357225 A CN 111357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si
harq feedback
resource element
resource elements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39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7225B (zh
Inventor
黄轶
P·盖尔
陈万士
R·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357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7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7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7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在一些方面,用户装备可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其中第一资源元素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分配的资源集中;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二资源元素,其中第二资源元素在该资源集中;其中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HARQ反馈并且与第一资源元素不同;以及根据这些映射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CSI和HARQ反馈。提供了众多其他方面。

Description

5G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资源分配
根据35U.S.C.§119的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17日提交的题为“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RESOURCE ALLOCATION IN5G(用于5G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资源分配的技术和装置)”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588,301以及于2018年11月15日提交的题为“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RESOURCE ALLOCATION IN 5G(5G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资源分配)”的美国非临时申请No.16/192,482的优先权,这些申请由此通过援引明确纳入于此。
公开领域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并且尤其涉及用于5G中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资源分配的技术和装置。
背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接发、和广播等各种电信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等等)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技术。此类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以及长期演进(LTE)。LTE/高级LTE是对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颁布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集。
无线通信网络可包括能够支持数个用户装备(UE)通信的数个基站(BS)。用户装备(UE)可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来与基站(BS)进行通信。下行链路(或即前向链路)是指从BS到UE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即反向链路)是指从UE到BS的通信链路。如本文将更详细描述的,BS可以被称为B节点、gNB、接入点(AP)、无线电头端、传送接收点(TRP)、新无线电(NR)BS、5G B节点等等。
以上多址技术已经在各种电信标准中被采纳以提供使得不同的用户装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共同协议。新无线电(NR)(其还可被称为5G)是对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颁布的LTE移动标准的增强集。NR被设计成通过改善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利用新频谱、以及与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具有循环前缀(CP)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CP-OFDM)、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CP-OFDM和/或SC-FDM(例如,还被称为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以及支持波束成形、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和载波聚集的其他开放标准更好地整合,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因特网接入。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存在对于LTE和NR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的需要。优选地,这些改进应当适用于其他多址技术以及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
概述
在一些方面,由用户装备执行的用于在时隙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可以包括: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其中第一资源元素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分配的资源集中;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二资源元素,其中第二资源元素在该资源集中;其中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HARQ反馈并且与第一资源元素不同;以及根据这些映射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CSI和HARQ反馈。
在一些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装备可包括存储器以及耦合至该存储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存储器和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其中第一资源元素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分配的资源集中;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二资源元素,其中第二资源元素在该资源集中;其中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HARQ反馈并且与第一资源元素不同;以及根据这些映射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CSI和HARQ反馈。
在一些方面,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指令。该一个或多个指令在由用户装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可致使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其中第一资源元素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分配的资源集中;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二资源元素,其中第二资源元素在该资源集中;其中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HARQ反馈并且与第一资源元素不同;以及根据这些映射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CSI和HARQ反馈。
在一些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的装置,其中第一资源元素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分配的资源集中;用于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二资源元素的装置,其中第二资源元素在该资源集中,其中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HARQ反馈并且与第一资源元素不同;以及用于根据这些映射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CSI和HARQ反馈的装置。
诸方面一般包括如基本上在本文参照附图和说明书描述并且如附图和说明书所解说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基站、用户装备、无线通信设备和处理系统。
前述内容已较宽泛地勾勒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特征和技术优势以力图使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被更好地理解。附加的特征和优势将在此后描述。所公开的概念和具体示例可容易地被用作修改或设计用于实施与本公开相同目的的其他结构的基础。此类等效构造并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本文所公开的概念的特性在其组织和操作方法两方面以及相关联的优势将因结合附图来考虑以下描述而被更好地理解。每一附图是出于解说和描述目的来提供的,且并不定义对权利要求的限定。
附图简述
为了能详细理解本公开的以上陈述的特征所用的方式,可参照各方面来对以上简要概述的内容进行更具体的描述,其中一些方面在附图中解说。然而应该注意,附图仅解说了本公开的某些典型方面,故不应被认为限定其范围,因为本描述可允许有其他等同有效的方面。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可标识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图1是概念性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概念性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基站与用户装备(UE)处于通信中的示例200的框图。
图3A是概念性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帧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3B是概念性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示例同步通信层级的框图。
图4是概念性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具有正常循环前缀的示例子帧格式的框图。
图5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下行链路(DL)中心式子帧的示例的示图。
图6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上行链路(UL)中心式子帧的示例的示图。
图7A和7B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5G中的PUSCH上的UCI捎带的资源分配的示例的示图。
图8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5G中的传送带有UCI捎带的PUSCH的系统的示例的示图。
图9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例如由用户装备执行的示例过程的示图。
详细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然而,本公开可用许多不同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解释为被限于本公开通篇给出的任何具体结构或功能。相反,提供这些方面是为了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公开的范围。基于本文中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领会,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本文中所披露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不论其是与本公开的任何其他方面相独立地实现还是组合地实现的。例如,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实践方法。另外,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使用作为本文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补充或者另外的其他结构、功能性、或者结构及功能性来实践的此类装置或方法。应当理解,本文中所披露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可由权利要求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来实施。
现在将参照各种装置和技术给出电信系统的若干方面。这些装置和技术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行描述并在附图中由各种框、模块、组件、电路、步骤、过程、算法等等(统称为“元素”)来解说。这些元素可使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此类元素是实现成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注意到,虽然各方面在本文可使用通常与3G和/或4G无线技术相关联的术语来描述,但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在包括NR技术在内的基于其它代的通信系统(诸如5G和后代)中应用。
图1是解说可以在其中实践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网络100的示图。网络100可以是LTE网络或某个其他无线网络,诸如5G或NR网络。无线网络100可包括数个BS 110(示出为BS110a、BS 110b、BS 110c、以及BS 110d)和其他网络实体。BS是与用户装备(UE)通信的实体并且还可被称为基站、NR BS、B节点、gNB、5G B节点(NB)、接入点、传送接收点(TRP)等等。每个BS可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在3GPP中,术语“蜂窝小区”可指BS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该覆盖区域的BS子系统,这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
BS可以为宏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和/或另一类型的蜂窝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数千米),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微微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毫微微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住宅),并且可允许有约束地由与该毫微微蜂窝小区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订户群(CSG)中的UE)接入。用于宏蜂窝小区的BS可被称为宏BS。用于微微蜂窝小区的BS可被称为微微BS。用于毫微微蜂窝小区的BS可被称为毫微微BS或家用BS。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BS110a可以是用于宏蜂窝小区102a的宏BS,BS 110b可以是用于微微蜂窝小区102b的微微BS,并且BS 110c可以是用于毫微微蜂窝小区102c的毫微微BS。BS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蜂窝小区。术语“eNB”、“基站”、“NR BS”、“gNB”、“TRP”、“AP”、“B节点”、“5G NB”、和“蜂窝小区”在本文中可互换地使用。
在一些方面,蜂窝小区可以不必是驻定的,并且蜂窝小区的地理区域可根据移动BS的位置而移动。在一些方面,BS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回程接口(诸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和/或使用任何合适的传输网络的类似物)来彼此互连和/或互连至接入网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BS或网络节点(未示出)。
无线网络100还可包括中继站。中继站是能接收来自上游站(例如,BS或UE)的数据的传输并向下游站(例如,UE或BS)发送该数据的传输的实体。中继站也可以是能够为其他UE中继传输的UE。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中继站110d可与宏BS 110a和UE 120d通信以促成BS 110a与UE 120d之间的通信。中继站也可被称为中继BS、中继基站、中继器等等。
无线网络100可以是包括不同类型的BS(例如,宏BS、微微BS、毫微微BS、中继BS等等)的异构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BS可具有不同发射功率电平、不同覆盖区域,并且对无线网络100中的干扰产生不同影响。例如,宏BS可具有高发射功率电平(例如,5到40瓦),而微微BS、毫微微BS和中继BS可具有较低发射功率电平(例如,0.1到2瓦)。
网络控制器130可耦合至BS集合并可提供对这些BS的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以经由回程与各BS进行通信。这些BS还可以例如经由无线或有线回程直接或间接地彼此通信。
UE 120(例如,120a、120b、120c)可分散遍及无线网络100,并且每个UE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UE还可被称为接入终端、终端、移动站、订户单元、站等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例如,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平板、相机、游戏设备、上网本、智能本、超级本、医疗设备或装备、生物测定传感器/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眼镜、智能腕带、智能首饰(例如,智能戒指、智能手环))、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电)、车载组件或传感器、智能仪表/传感器、工业制造装备、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者被配置成经由无线或有线介质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
一些UE可被认为是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或者演进型或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eMTC)UE。MTC和eMTC UE例如包括机器人、无人机、远程设备,诸如传感器、仪表、监视器、位置标签等等,其可与基站、另一设备(例如,远程设备)或某个其他实体通信。无线节点可例如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来为网络(例如,广域网,诸如因特网或蜂窝网络)提供连通性或提供至该网络的连通性。一些UE可被认为是物联网(IoT)设备,和/或可被实现为NB-IoT(窄带物联网)设备。一些UE可被认为是客户端装备(CPE)。UE 120可被包括在外壳的内部,该外壳容纳UE 120的组件,诸如处理器组件、存储器组件等等。
一般而言,在给定的地理区域中可部署任何数目的无线网络。每个无线网络可支持特定的RAT,并且可在一个或多个频率上操作。RAT也可被称为无线电技术、空中接口等等。频率也可被称为载波、频率信道等等。每个频率可在给定地理区域中支持单个RAT以避免不同RAT的无线网络之间的干扰。在一些情形中,可部署NR或5G RAT网络。
在一些方面,两个或更多个UE 120(例如,示为UE 120a和UE 120e)可使用一个或多个侧链路信道来直接通信(例如,在不使用BS 110作为中介来彼此通信的情况下)。例如,UE 120可使用对等(P2P)通信、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车联网(V2X)协议(例如,其可包括交通工具到交通工具(V2V)协议、交通工具到基础设施(V2I)协议、等等)、网状网络、等等来进行通信。在该情形中,UE 120可执行调度操作、资源选择操作、和/或在本文别处描述为如由BS 110执行的其他操作。
如以上指示的,图1仅是作为示例来提供的。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不同于关于图1所描述的内容。
图2示出了BS 110和UE 120的设计的框图,BS 110和UE 120可以是图1中的基站之一和UE之一。BS 110可装备有T个天线234a到234t,并且UE 120可装备有R个天线252a到252r,其中一般而言,T≥1并且R≥1。
在BS 110处,发射处理器220可从数据源212接收给一个或多个UE的数据,至少部分地基于从每个UE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来为该UE选择一种或多种调制和编码方案(MCS),至少部分地基于为每个UE选择的MCS来处理(例如,编码和调制)给该UE的数据,并提供针对所有UE的数据码元。发射处理器220还可处理系统信息(例如,针对半静态资源划分信息(SRPI)等等)和控制信息(例如,CQI请求、准予、上层信令等等),并提供开销码元和控制码元。发射处理器220还可生成用于参考信号(例如,因蜂窝小区而异的参考信号(CRS))和同步信号(例如,主同步信号(PSS)和副同步信号(SSS))的参考码元。发射(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230可在适用的情况下对数据码元、控制码元、开销码元、和/或参考码元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并且可将T个输出码元流提供给T个调制器(MOD)232a到232t。每个调制器232可处理各自的输出码元流(例如,针对OFDM等等)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个调制器232可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至模拟、放大、滤波、及上变频)输出采样流以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232a至232t的T个下行链路信号可分别经由T个天线234a到234t被传送。根据以下更详细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利用位置编码来生成同步信号以传达附加信息。
在UE 120处,天线252a到252r可接收来自BS 110和/或其他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可分别向解调器(DEMOD)254a到254r提供收到信号。每个解调器254可调理(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收到信号以获得输入采样。每个解调器254可进一步处理输入采样(例如,针对OFDM等等)以获得收到码元。MIMO检测器256可获得来自所有R个解调器254a到254r的收到码元,在适用的情况下对这些收到码元执行MIMO检测,并且提供检出码元。接收处理器258可处理(例如,解调和解码)这些检出码元,将针对UE 120的经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阱260,并且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和系统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280。信道处理器可确定参考信号收到功率(RSRP)、收到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参考信号收到质量(RSRQ)、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等等。
在上行链路上,在UE 120处,发射处理器264可接收和处理来自数据源262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280的控制信息(例如,针对包括RSRP、RSSI、RSRQ、CQI等的报告)。发射处理器264还可以生成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参考码元。来自发射处理器264的码元可在适用的情况下由TX MIMO处理器266预编码,由调制器254a到254r进一步处理(例如,针对DFT-s-OFDM、CP-OFDM等等),并且传送给BS 110。在BS 110处,来自UE 120和其他UE的上行链路信号可由天线234接收,由解调器232处理,在适用的情况下由MIMO检测器236检测,并由接收处理器238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经解码的由UE 120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接收处理器238可将经解码的数据提供给数据阱239并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240。BS 110可包括通信单元244并且经由通信单元244与网络控制器130通信。网络控制器130可包括通信单元294、控制器/处理器290、以及存储器292。
在一些方面,UE 1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被包括在外壳中。BS 110的控制器/处理器240、UE 120的控制器/处理器280、和/或图2的(诸)任何其他组件可执行与5G中的CSI和HARQ反馈资源分配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技术,如在本文中他处更详细地描述的。例如,BS110的控制器/处理器240、UE 120的控制器/处理器280、和/或图2的(诸)任何其他组件可执行或指导例如图9的过程900和/或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其他过程的操作。存储器242和282可分别存储供BS 110和UE 120使用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246可以调度UE以进行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包括用于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的装置,其中第一资源元素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分配的资源集中;用于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二资源元素的装置,其中第二资源元素在该资源集中,其中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HARQ反馈并且与第一资源元素不同;以及用于根据这些映射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CSI和HARQ反馈的装置等等。在一些方面,此类装置可包括结合图2所描述的UE 1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
如以上指示的,图2仅是作为示例来提供的。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不同于关于图2所描述的内容。
图3A示出了用于电信系统(例如,NR)中的频分双工(FDD)的示例帧结构300。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每一者的传输时间线可被划分成以无线电帧为单位。每个无线电帧可具有预定历时,并且可被划分成Z(Z≥1)个子帧(例如,具有索引0至Z-1)的集合。每个子帧可包括时隙的集合(例如,在图3A中示出每子帧两个时隙)。每个时隙可包括L个码元周期的集合。例如,每个时隙可包括七个码元周期(例如,如图3A中所示)、十五个码元周期等。在子帧包括两个时隙的情形中,子帧可包括2L个码元周期,其中每个子帧中的2L个码元周期可被指派索引0至2L–1。在一些方面,用于FDD的调度单元可以是基于帧的、基于子帧的、基于时隙的、基于码元的、等等。
虽然本文中结合帧、子帧、时隙等等描述一些技术,但这些技术可等同地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无线通信结构,这些无线通信结构在5G NR中可使用除了“帧”、“子帧”、“时隙”等以外的术语来引用。在一些方面,无线通信结构可以指由无线通信标准和/或协议所定义的周期性的时间限界的通信单元。附加地或替换地,可以使用与图3A中所示的那些无线通信结构配置不同的无线通信结构配置。
在某些电信(例如,NR)中,基站可传送同步信号。例如,基站可在用于该基站所支持的每个蜂窝小区的下行链路上传送主同步信号(PSS)、副同步信号(SSS)、等等。PSS和SSS可由UE用于蜂窝小区搜索和捕获。例如,PSS可由UE用来确定码元定时,而SSS可由UE用来确定与基站相关联的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以及帧定时。基站还可传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PBCH可携带一些系统信息,诸如支持UE的初始接入的系统信息。
在一些方面,基站可根据包括多个同步通信(例如,SS块)的同步通信层级(例如,同步信号(SS)层级)来传送PSS、SSS、和/或PBCH,如以下结合图3B描述的。
图3B是概念性地解说示例SS层级的框图,示例SS层级是同步通信层级的示例。如图3B中所示,SS层级可包括SS突发集,其可包括多个SS突发(标识为SS突发0至SS突发B-1,其中B是可由基站传送的SS突发的最大重复次数)。如进一步所示,每个SS突发可包括一个或多个SS块(被标识为SS块0到SS块(b最大_SS-1),其中b最大_SS-1是能够由SS突发携带的SS块的最大数目)。在一些方面,不同的SS块可被不同地波束成形。SS突发集可由无线节点周期性地传送,诸如每X毫秒,如图3B中所示。在一些方面,SS突发集可以具有固定或动态长度,如在图3B中被示为Y毫秒。
图3B中所示的SS突发集是同步通信集的示例,并且可结合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使用其他同步通信集。此外,图3B中所示的SS块是同步通信的示例,并且可结合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使用其他同步通信。
在一些方面,SS块包括携带PSS、SSS、PBCH和/或其他同步信号(例如,三级同步信号(TSS))和/或同步信道的资源。在一些方面,多个SS块被包括在SS突发中,并且PSS、SSS、和/或PBCH跨SS突发的每个SS块可以是相同的。在一些方面,单个SS块可被包括在SS突发中。在一些方面,SS块的长度可以为至少四个码元周期,其中每个码元携带PSS(例如,占用一个码元)、SSS(例如,占用一个码元)、和/或PBCH(例如,占用两个码元)中的一者或多者。
在一些方面,SS块的码元是连贯的,如图3B中所示。在一些方面,SS块的码元是非连贯的。类似地,在一些方面,可在一个或多个子帧期间在连贯的无线电资源(例如,连贯的码元周期)中传送SS突发的一个或多个SS块。附加地或替换地,可在非连贯的无线电资源中传送SS突发的一个或多个SS块。
在一些方面,SS突发可具有突发时段,藉此SS突发的各SS块由基站根据该突发时段来传送。换言之,可在每个SS突发期间重复这些SS块。在一些方面,SS突发集可具有突发集周期性,藉此SS突发集的各SS突发由基站根据固定突发集周期性来传送。换言之,可在每个SS突发集期间重复SS突发。
基站可在某些子帧中传送系统信息,诸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系统信息块(SIB)。基站可在子帧的C个码元周期中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传送控制信息/数据,其中B可以是可针对每个子帧来配置的。基站可在每个子帧的剩余码元周期中在PDSCH上传送话务数据和/或其他数据。
如以上所指示的,图3A和3B是作为示例来提供的。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不同于关于图3A和3B所描述的内容。
图4示出了具有正常循环前缀的示例子帧格式410。可用时频资源可被划分成资源块。每个资源块可覆盖一个时隙中的一组副载波(例如,12个副载波)并且可包括数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可覆盖一个码元周期(例如,在时间上)中的一个副载波,并且可被用于发送可以是实数值或复数值的一个调制码元。在一些方面,子帧格式410可被用于传输携带PSS、SSS、PBCH等的SS块,如本文中所描述的。
对于某些电信系统(例如,NR)中的FDD,交织结构可被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每一者。例如,可定义具有索引0至Q–1的Q股交织,其中Q可等于4、6、8、10或某个其他值。每股交织可包括间隔开Q个帧的子帧。具体而言,交织q可包括子帧q、q+Q、q+2Q等,其中q∈{0,…,Q-1}。
UE可能位于多个BS的覆盖内。可选择这些BS之一来服务UE。可至少部分地基于各种准则(诸如收到信号强度、收到信号质量、路径损耗等等)来选择服务BS。收到信号质量可由信噪干扰比(SINR)、或参考信号收到质量(RSRQ)或某个其他度量来量化。UE可能在强势干扰情景中工作,在此类强势干扰情景中UE可能会观察到来自一个或多个干扰BS的严重干扰。
虽然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的各方面可与NR或5G技术相关联,但是本公开的各方面可适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新无线电(NR)可指被配置成根据新空中接口(例如,不同于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空中接口)或固定传输层(例如,不同于网际协议(IP))来操作的无线电。在各方面,NR可在上行链路上利用具有CP的OFDM(本文中被称为循环前缀OFDM或CP-OFDM)和/或SC-FDM,可在下行链路上利用CP-OFDM并包括对使用时分双工(TDD)的半双工操作的支持。在各方面,NR可例如在上行链路上利用具有CP的OFDM(本文中被称为CP-OFDM)和/或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可在下行链路上利用CP-OFDM并包括对使用TDD的半双工操作的支持。NR可包括以宽带宽(例如,80兆赫(MHz)或超过80MHz)为目标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服务、以高载波频率(例如,27千兆赫(GHz))为目标的毫米波(mmW)或高于亚6GHz(sub-6GHz)、以非后向兼容MTC技术为目标的大规模MTC(mMTC)、和/或以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服务为目标的任务关键型。
在一些方面,可支持100MHz的单个分量载波带宽。NR资源块可跨越在0.1毫秒(ms)历时上具有60或120千赫(kHz)的副载波带宽的12个副载波。每个无线电帧可包括具有10ms的长度的40个子帧。因此,每个子帧可具有0.25ms的长度。每个子帧可指示用于数据传输的链路方向(例如,DL或UL),并且每个子帧的链路方向可被动态地切换。每个子帧可包括DL/UL数据以及DL/UL控制数据。
可支持波束成形并且可动态地配置波束方向。还可支持具有预编码的MIMO传输。DL中的MIMO配置可支持至多达8个发射天线(具有至多达8个流的多层DL传输)和每UE至多达2个流。可支持每UE至多达2个流的多层传输。可使用至多达8个服务蜂窝小区来支持多个蜂窝小区的聚集。替换地,NR可支持除基于OFDM的接口之外的不同空中接口。NR网络可包括诸如中央单元或分布式单元之类的实体。
如以上所指示的,图4是作为示例来提供的。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不同于关于图4所描述的内容。
图5是示出DL中心式子帧或无线通信结构的示图500。DL中心式子帧可包括控制部分502。控制部分502可存在于DL中心式子帧的初始或开始部分中。控制部分502可包括对应于DL中心式子帧的各个部分的各种调度信息和/或控制信息。在一些配置中,控制部分502可以是物理DL控制信道(PDCCH),如图5中所指示的。在一些方面,控制部分502可包括旧式PDCCH信息、缩短的PDCCH(sPDCCH)信息、控制格式指示符(CFI)值(例如,在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上所携带的)、一个或多个准予(例如,下行链路准予、上行链路准予等)等。
DL中心式子帧还可包括DL数据部分504。DL数据部分504有时可被称为DL中心式子帧的有效载荷。DL数据部分504可包括用于从调度实体(例如,UE或BS)向下级实体(例如,UE)传达DL数据的通信资源。在一些配置中,DL数据部分504可以是物理DL共享信道(PDSCH)。
DL中心式子帧还可包括UL短突发部分506。UL短突发部分506有时可被称为UL突发、UL突发部分、共用UL突发、短突发、UL短突发、共用UL短突发、共用UL短突发部分、和/或各种其他合适的术语。在一些方面,UL短突发部分5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附加地或替换地,UL短突发部分506可包括对应于DL中心式子帧的各个其它部分的反馈信息。例如,UL短突发部分506可包括对应于控制部分502和/或数据部分504的反馈信息。可被包括在UL短突发部分506中的信息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确收(ACK)信号(例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ACK、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ACK、立即ACK)、否定ACK(NACK)信号(例如,PUCCH NACK、PUSCH NACK、立即NACK)、调度请求(SR)、缓冲器状态报告(BSR)、HARQ指示符、信道状态指示(CSI)、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探通参考信号(SRS)、解调参考信号(DMRS)、PUSCH数据、和/或各种其它合适类型的信息。UL短突发部分506可包括附加或替换信息,诸如涉及随机接入信道(RACH)规程、调度请求的信息、和各种其他合适类型的信息。
如图5中所解说的,DL数据部分504的结束可在时间上与UL短突发部分506的开始分隔开。该时间分隔有时可被称为间隙、保护时段、保护区间、和/或各种其他合适术语。这一分隔提供了用于从DL通信(例如,由下级实体(例如,UE)进行的接收操作)到UL通信(例如,由下级实体(例如,UE)进行的传输)的切换的时间。前述内容仅是DL中心式无线通信结构的一个示例,并且可存在具有类似特征的替换结构而不必背离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
如以上指示的,图5仅是作为示例来提供的。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不同于关于图5所描述的内容。
图6是示出UL中心式子帧或无线通信结构的示例的示图600。UL中心式子帧可包括控制部分602。控制部分602可存在于UL中心式子帧的初始或开始部分中。图6中的控制部分602可类似于以上参照图5所描述的控制部分502。UL中心式子帧还可包括UL长突发部分604。UL长突发部分604有时可被称为UL中心式子帧的有效载荷。该UL部分可指用于从下级实体(例如,UE)向调度实体(例如,UE或BS)传达UL数据的通信资源。在一些配置中,控制部分602可以是物理DL控制信道(PDCCH)。
如图6中所解说的,控制部分602的结束可在时间上与UL长突发部分604的开始分隔开。该时间分隔有时可被称为间隙、保护时段、保护区间、和/或各种其他合适术语。这一分隔提供了用于从DL通信(例如,由调度实体进行的接收操作)到UL通信(例如,由调度实体进行的传输)的切换的时间。
UL中心式子帧还可包括UL短突发部分606。图6中的UL短突发部分606可类似于以上参照图5所描述的UL短突发部分506,并且可包括以上结合图5所描述的任何信息。前述内容仅是UL中心式无线通信结构的一个示例,并且可存在具有类似特征的替换结构而不必背离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
在一些情况下,两个或更多个下级实体(例如,UE)可使用侧链路信号来彼此通信。此类侧链路通信的现实世界应用可包括公共安全、邻近度服务、UE到网络中继、交通工具到交通工具(V2V)通信、万物联网(IoE)通信、IoT通信、关键任务网状网、和/或各种其他合适应用。一般而言,侧链路信号可指从一个下级实体(例如,UE1)传达给另一下级实体(例如,UE2)而无需通过调度实体(例如,UE或BS)中继该通信的信号,即使调度实体可被用于调度和/或控制目的。在一些方面,侧链路信号可使用有执照频谱来传达(不同于无线局域网,其通常使用无执照频谱)。
在一个示例中,无线通信结构(诸如帧)可包括UL中心式子帧和DL中心式子帧两者。在该示例中,可至少部分地基于传送的UL数据量和DL数据量来动态地调整帧中UL中心式子帧与DL中心式子帧的比率。例如,如果有更多UL数据,则可增大UL中心式子帧与DL中心式子帧的比率。相反,如果有更多DL数据,则可减小UL中心式子帧与DL中心式子帧的比率。
如以上指示的,图6仅是作为示例来提供的。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不同于关于图6所描述的内容。
UE可以传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诸如CSI和/或HARQ反馈)、以及上行链路数据(诸如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例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或即PUSCH)))。一种用于这样的传输的办法是使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来传送UCI。这可被称为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捎带UCI。在一些方面,UE可以执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速率匹配,以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UCI(例如,当UCI是具有多于2比特的HARQ反馈时)。在一些方面,UE可对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穿孔以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UCI(例如,当UCI是具有1或2比特的HARQ反馈时)。
当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捎带UCI时,可能会出现某些挑战。例如,如果太多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资源被紧邻地穿孔,则单个码块(CB)可能被严重地穿孔,由此减小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吞吐量。此外,如果UCI资源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紧邻,则时间分集可能较弱,这可能在某些情景(诸如高多普勒效应情景)中导致问题。更进一步,如果HARQ反馈对CSI进行穿孔,则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性能可能被负面地影响。
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些技术和装置提供用于CSI和HARQ反馈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资源的分配。例如,分配给CSI的资源可以不同于分配给HARQ反馈的资源,其消除了HARQ反馈对CSI的穿孔或反之亦然。此外,用于HARQ反馈的资源可按带卷绕的对角线图案来分配,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其改善了时间和频率分集并且减小了HARQ反馈资源分配对要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传送的数据的影响。更进一步,可以使用频率优先映射规则来分配CSI,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其改善了CSI的频率分集。因而,UCI在PUSCH上的捎带被改善,UCI的时间和频率分集被改善,并且对PUSCH的影响被减小。
图7A和7B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5G中的PUSCH上的UCI捎带的资源分配的示例700的示图。图7A示出了其中不使用跳频的示例,而图7B示出了其中使用跳频的示例。图7A和图7B示出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这些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资源可位于诸如UL长突发部分(例如,UL长突发部分604)之类的时隙的UL区域中。在图7A和7B中,网格的每个矩形对应于资源元素。例如,网格的每一行可对应于频率或副载波(例如,用于CP-OFDM的副载波或用于DFT-s-OFDM的虚拟副载波),并且网格的每一列可对应于码元。因此,在网格中向右移动可增加时间,而在网格中向上移动可增加关于对应资源的频率。
如附图标记705所示,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可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其在图7A中被示为解调参考信号(DMRS)。第一参考信号可以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第一码元中提供,以改善解调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效率。如进一步所示,第一参考信号可占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整个码元。在一些方面,第一参考信号可以是另一类型的参考信号,诸如探通参考信号或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如附图标记710所示,多个CSI信号可被映射在第一参考信号之后的码元中。例如,多个CSI信号的第一CSI可被映射在紧跟在第一参考信号之后的码元中。这可实现对多个CSI信号的第一CSI的更早解码。如附图标记715所示,当跳频不被使用时,多个CSI信号的第二CSI可被映射到紧跟在多个CSI信号的第一CSI之后的码元。例如且如图所示,第二CSI可被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资源元素(RE)。
在一些方面,多个CSI信号的映射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伪代码,其中:
l是PUSCH历时(包括用于PUSCH的DMRS)内的OFDM的索引,
k是针对CP-OFDM波形的PUSCH RB指派内的副载波的索引,或者针对DFT-S-OFDM波形的PUSCH RB指派内的虚拟副载波的索引,
Ml是副载波的数目,不包括OFDM码元l处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M是PUSCH RB指派内的副载波的数目,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QCSI是CSI的经调制码元的数目,以及
qCSI是用于经映射的CSI码元的数目的计数器。
1.初始化:设置k=0,l=0,qCSI=0
2.While qCSI<QCSI
2.1.If OFDM码元l是DMRS码元
2.1.1.l=l+1
2.2.Else
2.2.1.If QCSI<Ml
2.2.1.1.设置
Figure BDA0002492038360000181
2.2.2.Else
2.2.2.1.设置d=1
2.2.3.End
2.2.4.While RE(k,l)是PTRS RE
2.2.4.1.k=k+1
2.2.5.End
2.2.6.将CSI码元qCSI映射到RE(k,l)
2.2.7.k=k+d;qCSI=qCSI+1
2.2.8.If k>M
2.2.8.1.l=l+1
2.2.9.End
2.3.End
3.End
在上述伪代码中,在步骤2.1处,UE 120确定CSI的位置,使得CSI不与DMRS交叠。在步骤2.2.1和2.2.2处,UE 120确定用于CSI信号分配的步长(d)。这里,当多个CSI信号的码元数目大于或等于不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副载波的数目时,步长被确定为1,并且当CSI信号的码元数目小于不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副载波的数目时,步长被确定为Ml/QCSI的下取整(floor)。在步骤2.2.4处,UE 120跳过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以使得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不被CSI信号穿孔。在步骤2.2.6至2.2.8处,UE 120将CSI信号映射到增加的频率资源。例如,UE 120可以在物理共享信道的最低频率资源或副载波处开始,并且可以将CSI信号的每个CSI映射到增加的频率或副载波。上述伪代码仅仅是作为示例来提供的,并且在本文中构想了其他方面。
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将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如上面所描述。例如,第一资源元素可以根据步长d来分布在频率中。在一些方面,如上面所描述,步长可以大于1。在一些方面,步长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要映射的CSI的量。例如,如上面所指示的,当多个CSI信号的码元数目大于或等于不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副载波的数目时,步长被确定为1,并且当CSI信号的码元数目小于不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副载波的数目时,步长被确定为Ml/QCSI的下取整。关于图7A中的CSI部分2(例如,附图标记715)示出了步长的示例。在图7A中,CSI部分1具有步长1,而CSI部分2具有步长3。在一些方面,这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要映射CSI部分1所针对的RE的数目和要映射CSI部分2所针对的RE的数目。
上面的算法提供了频率优先、时间其次的映射。例如,步骤2.2.8和2.2.8.1处的条件句致使第一码元的所有资源元素在第二码元的资源元素被映射之前被映射,因为k是副载波索引,M是副载波总数,并且l是OFDM码元索引。此外,在步骤2.2.4和2.2.4.1处的while循环致使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被从第一资源元素中排除。
在上述伪代码以及在下面结合图7B描述的伪代码中,k不一定是物理副载波索引。如果跳频被启用,则从k到上行链路带宽部分(BWP)中的物理副载波索引的映射可以考虑起始资源块(RB)索引和跳频偏移。另外,在图7A中,第二CSI在频域中具有比第一CSI更宽的间隔。这可能是因为第二CSI之间的资源元素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或者因为存在比第一CSI更少的第二CSI。
如附图标记720所示,可关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码元和副载波按对角线图案映射多个HARQ反馈信号。HARQ反馈信号可包括HARQ ACK和/或HARQ NACK。例如,考虑第一HARQ反馈信号(由附图标记720示出)和第二HARQ反馈信号(由附图标记725示出)。可以看出,第二HARQ反馈信号被映射到时间上的下一码元和相对于第一HARQ反馈信号的下一副载波。通过按对角线图案映射HARQ反馈信号,HARQ反馈信号的频率和时间分集被改善。按对角线图案映射HARQ反馈信号被作为示例来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和装置不限于其中使用对角线图案来映射多个HARQ反馈信号的技术和装置。
在一些方面,HARQ反馈信号可以被映射到与被用于CSI信号的资源元素不同(例如,正交、不交叠等)的资源元素。例如,DMRS可以被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第一码元,CSI信号可以被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第二和第三码元,而HARQ反馈信号可以被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码元的其余部分。作为另一示例,HARQ反馈可被映射到被保留用于HARQ反馈的资源元素,并且CSI可以不被映射到被保留用于HARQ反馈的资源元素。这可以减少或消除了HARQ反馈信号对CSI信号的穿孔。
如进一步所示,在一些方面,对角线图案可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时隙边界处卷绕。例如,当对角线图案达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一个时隙边界时(如附图标记730所示),对角线图案可卷绕至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相对的时隙边界(而没有延伸至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DMRS或CSI区域中),如附图标记735所示。这可以在水平方向(由附图标记730和735示出)或在垂直方向(由附图标记740和745示出)上发生。
在一些方面,对角线图案可跳过与参考信号相关联的资源。例如,并且如附图标记750所示,在一些方面,第二DMRS码元可以被包括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在这样的情形中,对角线图案可跳过第二DMRS码元并在下一码元中恢复。
图7B示出了具有跳频的CSI和HARQ反馈资源分配的示例。第一跳频由附图标记755示出,而第二跳频由附图标记760示出。如图所示,可以在第一跳频和第二跳频中提供DMRS码元。
如附图标记765所示,当执行跳频时,可以在第一跳频中提供第一CSI。例如,频率优先资源分配技术可被用来为第一CSI分配资源,如上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如附图标记770所示,当执行跳频时,可以在第二跳频中提供第二CSI。例如,频率优先资源分配技术可被用来为第二CSI分配资源,如上面更详细地描述的。
如附图标记775所示,当使用跳频时,对角线图案可被用来为DMRS信号分配资源。在该情形中,对角线图案可能不关于分开的跳频卷绕。换言之,对角线图案可以从第一跳频中的第四频率资源(由附图标记780所示)延续到第二跳频中的第五频率资源(由附图标记785所示)。
在一些方面,可以根据下面的伪代码来确定对角线图案(例如,具有或不具有跳频),其中:
l是PUSCH历时(包括DMRS)内的OFDM码元的索引,
Lstart是用于HARQ反馈RE映射的起始OFDM码元(假设CSI被映射通过OFDM码元Lstart-1),
Lend是可用于HARQ反馈RE映射的结尾OFDM码元,
k是针对CP-OFDM波形的PUSCH RB指派内的副载波的索引,或者针对DFT-S-OFDM波形的PUSCH RB指派内的虚拟副载波的索引,
M是PUSCH RB指派内的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副载波的数目,
df是频率(副载波)方向上的步长,
dt是时间(码元)方向上的步长,
QACK是HARQ反馈的经调制码元的数目,以及
QACKi是用于经映射的HARQ反馈经调制码元的数目的计数器。
1.初始化:设置k=0,l=0,qACK=0
2.While qACK<QACK
2.1.设置
Figure BDA0002492038360000211
2.2.While RE(k,l)是PTRS RE、DMRS RE、CSI RE、或HARQ反馈RE
2.2.1.l=mod(l+1,Lend-Lstart+1)+Lstart
2.3.End
2.4.将HARQ反馈信号qACK映射到RE(k,l)
2.5.k=mod(k+df,M);l=mod(l+dt,Lend-Lstart+1)+Lstart
2.6.qACK=qACK+1
3.End
在2.1处,频率和时间方向上的步长被确定。可以看出,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和装置不限于步长为1(例如,因为df至少部分地基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副载波的数目和HARQ反馈的码元的数目),尽管对于此处描述的技术和装置而言使用步长1是可能的。在2.2处,UE 120确定要跳过已被用于参考信号(例如,DMRS或PTRS)、CSI、或另一HARQ反馈信号的资源元素。在2.3处,HARQ反馈信号按对角线图案映射到资源元素。如上面提到的,可以使用其他频率和时间资源映射办法,并且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和装置不限于涉及对角线资源图案的技术和装置。
可以看出,HARQ反馈在频率方向上的步长(例如,df)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HARQ反馈的量。这里,步长至少部分地基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副载波的数目和HARQ反馈的码元的数目。此外,HARQ反馈可按频率优先的方式(由k=mod(k+df,M)示出)来映射。
如上文所指示的,图7A和7B是作为示例来提供的。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不同于关于图7A和图7B所描述的示例。
图8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5G中的传送带有UCI捎带的PUSCH的系统800的示例的示图。系统800可以包括以上结合图2描述的UE 120的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如图8中所示,编码器组件805可以对通信(未示出)进行编码。该通信可包括UCI(例如,CSI信号和/或HARQ反馈信号)和/或UCI将在其上被捎带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如进一步所示,调制器组件810可以调制经编码通信(例如,调制到载波信号上)。如附图标记815所示,系统800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HARQ反馈是否包括多于两个比特来(例如,通过速率匹配组件820或穿孔组件825)选择性地执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速率匹配。例如,系统800可以对用于UCI(例如,HARQ反馈信号和/或CSI信号)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进行速率匹配或穿孔。
如进一步示出的,UCI映射器组件830可以将UCI(例如,CSI信号和/或HARQ反馈信号)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元素,如结合图8更详细地描述的。在一些方面,诸如当使用CP-OFDM时,UCI可以被映射到诸如物理副载波等副载波。在一些方面,诸如当如图8中那样使用DFT-s-OFDM时,可以在应用DFT扩展并生成输出信号之前将UCI分配至虚拟副载波。虚拟副载波是已知的并且例如在3GPP技术规范36.211(例如,第5.3.3节)中进行了描述。例如,虚拟副载波可以与索引值i相关联,该索引值i可以是针对M个复数值码元d(0),...,d(Msymb-1)的长度的经调制码元索引。这些可被划分成
Figure BDA0002492038360000231
个集合,每个集合对应于一个SC-FDMA码元。可根据下式应用变换预编码
Figure BDA0002492038360000232
从而导致复数值码元z(0),...,z(Msymb-1)的块。变量
Figure BDA0002492038360000233
其中
Figure BDA0002492038360000234
表示PUSCH在资源块方面的带宽,并且应满足
Figure BDA0002492038360000235
其中α235是一组非负整数。
DFT组件835可执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扩展。子带映射组件840可以将DFT扩展的输出映射到输出信号的子带(例如,物理副载波)。IFFT组件845可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以准备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或输出信号以供传输。发射机组件850可以传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或输出信号。
如以上所指示的,图8是作为示例来提供的。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不同于关于图8所描述的内容。
图9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例如由UE执行的示例过程900的示图。示例过程900是其中UE(例如,UE 120)执行用于5G中的PUSCH上的UCI捎带的资源分配的示例。
如图9中所示,在一些方面,过程900可包括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其中第一资源元素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分配的资源集中(框910)。例如,UE(例如,使用控制器/处理器280、发射处理器264、TX MIMO处理器266、MOD254、天线252等)可以将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第一资源元素可以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集中(例如,在时隙中)。在一些方面,第一资源元素可位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参考信号(例如,DMRS)之后。例如,第一资源元素可位于紧接参考信号之后。在一些方面,第一资源元素可位于时隙中的别处。
如图9中所示,在一些方面,过程900可以包括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二资源元素,其中第二资源元素在该资源集中,其中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HARQ反馈并且不同于第一资源元素(框920)。例如,UE(例如,使用控制器/处理器280、发射处理器264、TX MIMO处理器266、MOD 254、天线252等)可以将HARQ反馈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第二资源元素。第二资源元素可以与第一资源元素不同。例如,第二资源元素可以与第一资源元素正交。在一些方面,第二资源元素可被保留用于HARQ反馈。这可防止HARQ反馈对CSI的穿孔。在一些方面,关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码元和频率按对角线图案映射HARQ反馈,其改善了HARQ反馈的时间和频率分集并且减小了关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穿孔的影响。在一些方面,UE可以在将CSI映射到第一资源元素之前将HARQ反馈映射到第二资源元素。在一些方面,UE可以在映射CSI之前确定哪些资源被保留用于HARQ反馈。
如图9中所示,在一些方面,过程900可以包括根据这些映射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CSI和HARQ反馈(框930)。例如,UE(例如,使用控制器/处理器280、发射处理器264、TXMIMO处理器266、MOD 254、天线252等)可传送包括多个CSI信号和多个HARQ反馈信号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此方式,在维持UCI的频率和时间分集的情况下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捎带UCI。此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的捎带的影响被减小。
过程900可包括附加方面,诸如下文和/或结合在本文别处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过程所描述的任何单个方面和/或各方面的任何组合。
在一些方面,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第一时隙边界被达到,对角线图案卷绕至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与第一时隙边界相对的第二时隙边界。在一些方面,第一资源元素位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参考信号之后。在一些方面,第一资源元素分布在频率中。
在一些方面,当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不被配置成用于跳频时,多个CSI信号包括第一CSI和第二CSI,并且其中第一CSI被映射到与第二CSI所映射到的资源元素毗邻的资源元素。在一些方面,多个CSI信号包括第一CSI和第二CSI,并且当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被配置成用于跳频时,第一CSI被映射到第一跳频且第二CSI被映射到第二跳频。
在一些方面,多个CSI信号和多个HARQ反馈信号对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码元进行穿孔。在一些方面,速率匹配被用于多个CSI信号和多个HARQ反馈信号。在一些方面,对角线图案跳过与参考信号相关联的资源元素。
在一些方面,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参考信号之后映射第二资源元素。在一些方面,第一资源元素分布在频率中。在一些方面,多个HARQ反馈信号对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码元进行穿孔。在一些方面,速率匹配被用于多个CSI信号和多个HARQ反馈信号。在一些方面,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被从第一资源元素中排除。在一些方面,第一资源元素和第二资源元素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应步长而分布在频率中,其中相应步长至少部分地基于CSI和HARQ反馈的相应量。在一些方面,其中映射CSI和映射HARQ反馈按频率优先、时间其次的方式来执行。在一些方面,第一资源元素和第二资源元素是正交的,使得HARQ反馈不对CSI进行穿孔。
尽管图9示出了过程900的示例框,但在一些方面,过程900可包括与图9中所描绘的那些框相比附加的框、更少的框、不同的框或不同地布置的框。附加地或替换地,过程900的两个或更多个框可以并行执行。
前述公开提供了解说和描述,但不旨在穷举或将各方面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修改和变体鉴于以上公开内容是可能的或者可以通过实施各方面来获得。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旨在被宽泛地解释为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处理器用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一些方面在此与阈值相结合地描述。如本文所使用的,满足阈值可以指值大于阈值、大于或等于阈值、小于阈值、小于或等于阈值、等于阈值、不等于阈值等。
本文中所描述的系统和/或方法可以按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的不同形式来实现将会是显而易见的。用于实现这些系统和/或方法的实际的专用控制硬件或软件代码不限制各方面。由此,这些系统和/或方法的操作和行为在本文中在不参照特定软件代码的情况下描述—理解到,软件和硬件可被设计成至少部分地基于本文的描述来实现这些系统和/或方法。
尽管在权利要求书中叙述和/或在说明书中公开了特定特征组合,但这些组合不旨在限制可能方面的公开。事实上,许多这些特征可以按权利要求书中未专门叙述和/或说明书中未公开的方式组合。尽管以下列出的每一从属权利要求可以直接从属于仅仅一个权利要求,但可能方面的公开包括与这组权利要求中的每一项其他权利要求相组合的每一从属权利要求。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者”的短语指代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涵盖:a、b、c、a-b、a-c、b-c、和a-b-c,以及具有多个相同元素的任何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c、和c-c-c,或者a、b和c的任何其他排序)。
此处所使用的元素、动作或指令不应被解释为关键或基本的,除非被明确描述为这样。而且,如此处所使用的,冠词“一”和“某一”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目,并且可与“一个或多个”可互换地使用。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集合”和“群”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目(例如,相关项、非相关项、相关和非相关项的组合等),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可互换地使用。在旨在只有一个项目的情况下,使用术语“一个”或类似语言。而且,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含有”、“包含”等旨在是开放性术语。此外,短语“基于”旨在意指“至少部分地基于”,除非另外明确陈述。

Claims (41)

1.一种由用户装备(UE)执行的用于在时隙中进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分配的资源集中;
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二资源元素,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在所述资源集中,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所述HARQ反馈并且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不同;以及
根据所述映射在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被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中排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应步长而分布在频率中,其中所述相应步长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的相应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映射所述CSI和映射所述HARQ反馈按频率优先、时间其次的方式来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是正交的,使得所述HARQ反馈不对所述CSI进行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元素在所述时隙中跟随在解调参考信号(DMRS)之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反馈对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码元进行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速率匹配被用于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
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装备(UE),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分配的资源集中;
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二资源元素,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在所述资源集中,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所述HARQ反馈并且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不同;以及
根据所述映射在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被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中排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应步长而分布在频率中,其中所述相应步长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的相应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映射所述CSI和映射所述HARQ反馈按频率优先、时间其次的方式来执行。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是正交的,使得所述HARQ反馈不对所述CSI进行穿孔。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被映射在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参考信号之后。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反馈对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码元进行穿孔。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速率匹配被用于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
1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装备(UE),包括:
编码器组件,所述编码器组件用于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编码以生成经编码通信,其中所述UCI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或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中的至少一者;
调制器组件,所述调制器组件用于将所述经编码通信调制到载波信号上;
UCI映射器组件,所述UCI映射器组件用于将所述UCI映射到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元素,
其中所述CSI被映射到所述资源元素的第一资源元素,
其中所述HARQ反馈被映射到所述资源元素的第二资源元素,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所述HARQ反馈并且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不同;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组件,所述DFT组件用于执行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DFT扩展;
子带映射组件,所述子带映射组件用于将所述DFT扩展的输出映射到输出信号的子带;
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组件,所述IFFT组件用于对所述输出信号执行IFFT;以及
发射机组件,所述发射机组件用于传送所述输出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被映射在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参考信号之后。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分布在频率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反馈对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码元进行穿孔。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速率匹配被用于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被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中排除。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应步长而分布在频率中,其中所述相应步长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的相应量。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映射所述CSI和映射所述HARQ反馈按频率优先、时间其次的方式来执行。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是正交的,使得所述HARQ反馈不对所述CSI进行穿孔。
2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分配的资源集中;
用于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二资源元素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在所述资源集中,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所述HARQ反馈并且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不同;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在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的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被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中排除。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应步长而分布在频率中,其中所述相应步长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的相应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映射所述CSI和映射所述HARQ反馈按频率优先、时间其次的方式来执行。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是正交的,使得所述HARQ反馈不对所述CSI进行穿孔。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被映射在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参考信号之后。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反馈对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码元进行穿孔。
3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速率匹配被用于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
34.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指令包括:
当由用户装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用户装备执行以下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指令:
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一资源元素,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分配的资源集中;
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分布在频率中的第二资源元素,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在所述资源集中,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被保留用于所述HARQ反馈并且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不同;以及
根据所述映射在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被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中排除。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应步长而分布在频率中,其中所述相应步长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的相应量。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映射所述CSI和映射所述HARQ反馈按频率优先、时间其次的方式来执行。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是正交的,使得所述HARQ反馈不对所述CSI进行穿孔。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元素被映射在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参考信号之后。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反馈对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码元进行穿孔。
41.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速率匹配被用于所述CSI和所述HARQ反馈。
CN201880073942.9A 2017-11-17 2018-11-16 5g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资源分配 Active CN111357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88301P 2017-11-17 2017-11-17
US62/588,301 2017-11-17
US16/192,482 US11122549B2 (en) 2017-11-17 2018-11-15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5G
US16/192,482 2018-11-15
PCT/US2018/061471 WO2019099794A1 (en) 2017-11-17 2018-11-16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5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7225A true CN111357225A (zh) 2020-06-30
CN111357225B CN111357225B (zh) 2022-10-21

Family

ID=66534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3942.9A Active CN111357225B (zh) 2017-11-17 2018-11-16 5g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资源分配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1122549B2 (zh)
EP (1) EP3711226A1 (zh)
JP (1) JP7383610B2 (zh)
KR (1) KR20200080261A (zh)
CN (1) CN111357225B (zh)
BR (1) BR112020009730A2 (zh)
SG (1) SG11202003419VA (zh)
TW (1) TWI771526B (zh)
WO (1) WO20190997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2015A (zh) * 2020-05-18 2022-12-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基于harq的重传的经量化的cqi反馈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2782B (zh) * 2017-11-17 2021-05-1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BR112020020999A2 (pt) * 2018-05-08 2021-01-1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e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US11233620B2 (en) * 2018-11-30 2022-01-25 T-Mobile Usa, Inc. Scheduling HARQ transmissions in mini-slots
US11133909B2 (en) * 2018-11-30 2021-09-28 T-Mobile Usa, Inc. Scheduling HARQ transmissions in mini-slots based on fading conditions
US11589348B2 (en) * 2019-08-27 202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ption of overlapping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ommunications
CN114788206A (zh) * 2019-10-01 2022-07-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侧链路反馈传输和反馈资源确定
WO2021066571A1 (ko) * 2019-10-04 2021-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r v2x에서 사이드링크 harq 피드백과 관련된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5174001B (zh) * 2022-07-19 2023-05-02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r5g中dmrs符号空闲re的使用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572A (zh) * 2012-09-18 2015-05-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57856A (zh) * 2015-06-19 2016-12-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WO2017019132A1 (en) * 2015-07-30 2017-02-02 Intel IP Corporation Ofdma-based multiplexing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581B (zh) * 2010-03-22 2018-04-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物理数据信道中复用来自用户设备的控制和数据信息
CN103095398B (zh) * 2011-11-04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9107191B2 (en) * 2011-11-11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imultaneous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s
CN103795509A (zh) * 2012-11-02 2014-05-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harq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3335357B1 (en) * 2015-08-14 2020-06-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acilitated position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0492184B2 (en) * 2016-12-09 2019-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physical uplink data channel
US10440698B2 (en) * 2017-02-06 2019-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121825B2 (en) * 2017-11-26 2021-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o uplink data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572A (zh) * 2012-09-18 2015-05-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57856A (zh) * 2015-06-19 2016-12-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WO2017019132A1 (en) * 2015-07-30 2017-02-02 Intel IP Corporation Ofdma-based multiplexing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DIATEK INC: ""R1-1718342_Discussion on UCI multiplexing"", 《3GPP TSG_RAN\WG1_RL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R1-1718565 Multiplexing of PUCCH and PUSCH"",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2015A (zh) * 2020-05-18 2022-12-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基于harq的重传的经量化的cqi反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99794A1 (en) 2019-05-23
KR20200080261A (ko) 2020-07-06
JP7383610B2 (ja) 2023-11-20
US20190159194A1 (en) 2019-05-23
TW201924257A (zh) 2019-06-16
BR112020009730A2 (pt) 2020-11-03
US20220095298A1 (en) 2022-03-24
CN111357225B (zh) 2022-10-21
SG11202003419VA (en) 2020-05-28
JP2021503835A (ja) 2021-02-12
EP3711226A1 (en) 2020-09-23
US11122549B2 (en) 2021-09-14
TWI771526B (zh) 202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7195B2 (en) Selectively multiplexing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an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communications
CN111357225B (zh) 5g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资源分配
TWI813682B (zh) 用於子時槽時域資源配置的訊號傳遞
CN112136287A (zh) 提供针对具有子时隙周期性的下行链路半持久调度(sps)的确收/否定确收(ack/nack)反馈
US10917226B2 (en)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for dual-rat communication
CN112088516A (zh) 为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分配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
CN112005509B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有效载荷大小
CN112204914A (zh) 非正交多址ue标识和带宽部分配置
US11470598B2 (en) 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ntrol channel
US11172430B2 (e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4946127A (zh) 虚拟带宽部分内的跳频
CN111742602A (zh) 免授权上行链路重复期间的授权处理
CN112055947A (zh) En-dc时分复用和载波聚合
CN113728574A (zh) 针对侧行链路通信的harq反馈
CN111357363A (zh) 用于5g中基于时隙和基于非时隙的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16747B (zh) 用于随机接入规程消息的资源分配
CN112805944A (zh) 使用非授权频谱新无线电中的宽带传输的多信道先听后说
CN111954992A (zh) 在随机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传达消息的多个实例
US10856284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STTI) system
US11419041B2 (en) Cell acquisition subframe enhancements for cellular broadcast services
CN112805948B (zh) 确定用于多传送接收点(trp)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过程
CN114556857A (zh) 避免与参考信号的冲突
CN111357331A (zh) 用于在5g中提供关于快速休眠能力的指示的技术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